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这三年来我在学校系统地学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实践经验几乎没有,对于这个重理论更重实践的专业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而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单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如何于社会各方面的人交往,如何应付各种事情是迫切需要学习的,因此,假期的实习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有用的人才,我在暑期到**市第二纺织机械厂实习了十天,应该说这十天的收获还是丰厚的。

**市第二纺织机械厂是我国纺织测试仪器的主要科研基地,具有二十多年开发,设计,制造各类纺织测试仪器的历史,是国内纺织仪器的主要生产厂家,是我国生产纺织测试仪器的国家二级企业,是国内纺织测试仪器高水平的代表。企业加工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是企业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了企业,虽然时间不长,了解地不深,可能也不太全面,但总体结构上还是有一些认识地。该企业刚刚完成了股份化改造,由原先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企业通过选举产生了一名董事长和五名董事以及二十名股东,董事,股东按比例出资构建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合理,能各司其职,权责明确。因为该企业有着几十年的制造各类纺织测试仪器的经验,所以企业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但在决策上也不短视,没有死抓住一棵树,而是利用自己的长项生产了一些延伸性产品,还与国外几家企业联合生产,加工一些仪器,应该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是可以的。此外,企业正在准备通过iso9002的认证,在产品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财务方面也越来越规范。

但企业和一些实力强的企业相比,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我想,人的因素是居首位的,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企业绝大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在大专以下,本科生很少,没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在仪器智能化,产品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企业严重缺乏计算机人才和外贸英语人才,也正是这两点,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规模。没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使得企业的研发能力大受限制,近年来除了吃老本产品外,只能按外商的图纸,用外商的技术来生产一些出口产品,而这些出口产品只能以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给外商,外商赚取了其中的巨大差额,而企业生产任务重,获利少,工人因此也有较多的抱怨,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一点上,我加深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机构设置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就是“工资有保障,国家来负担”。而实际上,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包括无偿或按非盈利原则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还包括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公共企业,而后者又称公用事业。[3]它包括城市的供水、供热、燃气、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工程、城市综合事务等管理。此外,有一些私人企业实际上也在提供准公共服务与产品,如城市出租车、私人承担的公共工程建设。而属于后两种组织的许多单位企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企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未开发的就业市场。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自身面临的挑战第一,专业定位空泛,培养方向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而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专业性差距很大又各自有自己的专业院校,如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教育管理部门,所以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的毕业生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没有自己的专长。强调财经特色,不能与会计、金融专业相比较,强调行政办公能力,又不能和中文、秘书专业有明确的区分度。而在就业市场的招聘中,用人单位重视的是专业性,对于“复合型”并不买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就业与当初预想相差甚远。据调查,只有不到5%的毕业生进入到公共事业单位。90%的毕业生流向企业,大多从事办公室文员、销售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在求职应聘中,毕业生深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被企业了解的尴尬和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苦恼。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量大、内容重复的问题。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认为,一些价值性、导向性的课程学分过多,但在实际中,由于大多数毕业生从事非公共管理的工作,并不能运用。另外许多课程的讲授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少,对此普遍表露出反感情绪。而一些应用性强的核心课程,学生也反映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使学生在就业中并不能体现出优势。第三,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教学与研究开展不够。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其本身又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等许多课程都可以与现实直接对接。然而目前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首先,教学大纲中缺乏严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方案中轻视实践教学课程,虽然有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按实践教学模式操作。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多运用案例教学,不重视情景模拟,实践性并不强,没有真正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实践所学理论。再次,科研活动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有根本性提高。第四,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氛围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工作时间的片断性再加上70后、80后的年龄特点使高校中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性较强的群体性格特征,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教学活动自主性强,缺乏相互沟通和借鉴,没有传承老一代教师多年总结出的集体备课的良好传统,实际上,集体备课有助于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启发理论思维。同样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开展。一些教师虽然有自己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整体氛围,所以难以形成全面的、成熟的新教学方法。第五,师资培训重视理论学习轻视了解现实。许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历水平整体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还有派出教师到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进修,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然而,和教学工作瓶颈相联系可以发现,教师对与专业对口的现实工作运行了解不够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短板,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理论性有余、生动性不够,借用别人的案例讲解苍白,缺乏亲自体验的鲜活。第六,部分学生学风浮躁,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悲观厌学情绪。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极少数学生甚至荒废学业。错误的学习态度使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理论知识过眼烟云,对应用知识方恨当初不认真。而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价值与工具素养带给他们优势。

对影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一)大学的专业建设不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教育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被推向市场,所以,毕业之后是否能就业是衡量今天大学教育的又一重要标准。尤其是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形势下,就业与否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关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不能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必须立足现实,从市场出发,开门办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尤其如此。(二)西方成熟公共管理体制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在我国难以适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公共管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从西方成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来套我国的国情是不合适的。[4]尽管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受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国情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必须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以适应市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本地和周边就业市场来思考专业建设。(三)对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一,观念滞后,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无论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培养目标还不明确,还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在课堂之下。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观念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无论从课程性质、课时量,还是从教学方法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也有特色职能模块的设计,但特色不特,与就业市场不符。另一方面,我们依然习惯于从人才的培养方案出发思考专业建设,而对人才的需求方的情况知之不多。第二,缺乏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不能引导教学方法改进。从上述分析看,我们存在问题的集中点是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强调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但并不等于教学方式就一定是讲授式教学方法。社会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回归”实践以丰富理论,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理论,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虽然少数教师已经在尝试社会调查、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的严格硬性规定,所以这些实践性教学并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严格的课时规定。同时实践性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用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花费的心思要超过常规教学,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教师们宁可选择常规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45-03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71-03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Establish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in Medical University//Zhuang Lihui, Yu Zhenjie, Huang Dongmei, Yin Wenqiang, Wu Bingyi, Guo Hongwei

Abstract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sets up for the training of health management talen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of related disciplines.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not be assimilated to los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s development?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and the course sett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Key words medical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course setti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我国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新增设的一个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整合原来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5个传统专业,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机关、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虽然该专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其中,也有许多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现代卫生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和保证。医学院校公共事业专业涉及范围广,如何做好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同时又不至于被同化而丢失自己的特色,这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3+1”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1]。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培养在卫生事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 “3+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其目的是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2]。

“3+1”专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本科4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年的6个学期,为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最后一年的2个学期,为实践就业阶段。

第一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及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的5个学期时间里,首先,专业所有学生将不分专业方向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而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以理论基础为主线,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所以要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疗保险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其次,在第五、六两个学期的时间里,让学生根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划分专业方向,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社会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经济等多个专业方向。在第五个学期结束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职业分析,确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根据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在第六个学期里划分专业方向,分方向制定培养方案,设定各个方向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目标所需的各种实战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最后一年的第七个学期开始,以学校名义联系实习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一部分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大部分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结合就业选岗,去医院、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第八个学期开始,针对学生就业情况举办专题讲座,讲座的老师主要从政府卫生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事业单位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员担任;邀请国际、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这样既可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可明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性和应用性。在理论基础学习中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更加具有选择性。而专业方向的划分可以让学生有更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性技能,有明确专业方向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选择。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倡学生尽早开始毕业实习,其一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尽早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二可以让学生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学术讲座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就业率,尤其是面试的成功率。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建设

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培养方案,重视通识教育,注意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力求建立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复合型卫生事业创新人才。

3.1 加强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建设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是密切联系的。课程设置的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明确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卫生管理人才的工作范畴以医药卫生事业为基础,以管理卫生资源有效利用为重点,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是卫生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3]。因此,课程设置要体现卫生方面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以其跨学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来构造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本专业培养规格。其次,根据划分的专业方向,强调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联系,按照培养方向,有区别性、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开设相关特色课程,提高以广泛适应性为基础的针对性。再次,适当加大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重,使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最后,课程设置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设实验课,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2 加强实践性教学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卫生事业发展、医院管理、社会医学、健康教育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把握大局,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在前3年的6个学期里,潍坊医学院建立了管理实验室,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分成卫生信息管理、社会医学、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卫生财务管理等几大模块进行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其次,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到医院、福利院等事业单位进行见习,使学生的抽象理论转换为感官认识。在最后一年的2个学期里,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同时,综合素质的获得还依赖于一定的定量分析能力。就卫生事业方面的行政学、管理学发展趋势来看,也越来越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环节中,也紧紧把握和顺应这一趋势,着力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如运筹学和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开设,使教学实践具有更多的直观性、明确性、应用性。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科研训练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当今不光是国外大学重视本科生科研经历,国内大学也开始重视。从本科生开始,就要求“真刀真枪”搞科研,这也是培养卫生事业创新人才的显著特点,潍坊医学院一直设立大学生本科科研计划,并有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从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科研课题,申请成功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着手做科研工作,期限一年。在“3+1”模式中就是前三年的最后一年,在学习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申请课题和开始着手做,但完成正好是最后一年的一学期即实习期完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有时间完成科研工作,更使学生把理论转换成实践,最后又转换成了理论。所以这种科研方式使卫生事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没有申请到科研计划的学生同样要做科研工作,因为最后一年的学生毕业是通过毕业论文实现的。在最后一年中先是半年的实习,学生在此期间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并着手开始调查,下半年要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实习工作和科研工作,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所以严格的科研训练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5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

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重视采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开设本科生研讨课程和实施科研计划。这种研讨课程的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提高了科研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了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晓理论又通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深造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并着力打造“双师型”和“双语型”师资队伍。教师要把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现代教育理念走出大学校门,走向卫生事业管理的岗位。

其次,本专业建立教师教学效果督导制度,设立教师听课督导组,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分成督导组、同行、学生意见三部分;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尤其是本专业教师一个月一次。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网上精品课程、实验课、课后论文作业、到现场见习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最后,在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针对学生的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的教师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等4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来自本校,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政府卫生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事业单位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员担任,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或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卫生事业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

参考文献

[1]蔡永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的构想[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