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习生:03(5)班,余雁华
实习学校:海口七中初一(6)班
指导老师:孙喜军
指导班主任:陈宗岱
实习时间:2006-10-09到2006-12-01
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仿佛是昨天才写的实习计划,今天就要做总结了。现在回头看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自己的确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来检测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这个过程是课本上学不到,但又相当重要的经验。缺乏经验是现代大学生普遍的弊端,这也是造成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尽量让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并不是说在大学里课本上学的知识可以让人很快成材,而是指大学里有很多自由空间可以让莘莘学子充分投入到实践当中,为以后自己的未来积累足够的经验,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去面对初入社会是遇到的挫折。对于师范生来说,当实习老师无疑是毕业前最好的练兵。如何教别人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从实践中取得经验,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一步一步地完善教学。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担在教师的肩上,然而,教师不只是要教书还要育人,从这次的实习当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当老师的辛苦以及应负有的责任,也让我对以后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这次的实习我被分到海口七中的初一(6)班,由对学生和老师的不熟悉,到了解,再到依依不舍地分别,这期间,我努力做到接触班上每个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和班主任一起管理班机并体验班主任工作,认真对待每项任务和教学工作。
首先,我对班集体进行了了解,在观摩指导老师的课堂上,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如何以及指导老师的教学模式。课后,与指导老师常联系,询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对教材的看法和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我还主动找学生谈话,直接了解他们在课堂上接受了解知识的多少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从这些途径当中,我很快就获得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课堂表现和学习英语的习惯,这样就对我接下来的备课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设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在这两个月当中,我做了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包括班会,组织活动,监督学生们的自习课,参加家长会等。让我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初步体验了如何管理一个班级。与班主任交流工作经验,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通过班主任工作,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刻。第二,充分了解学生之后,开始了我的实习教学工作。这也是这次实习的主要工作。因为我么们是没有任何教学的,所以我积极地向指导老师请教如何设计教案,如何控制课堂,并把自己所学的教学法知识融入其中,挑战自己的想法;向指导老师学习控制课堂是很重要的,否则一堂课很难顺利地进行。课前,我经常和组员一起讨论教材,做教具,备课。并在上课之前做好试讲,并互相提出意见,改进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为每一堂课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到让自己沉着冷静地面对每一个突发的情况,与学生们积极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我主动向指导老师要求为自己的课堂进行评价,请教自己课上出现的问题,并听取指导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虚心接受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进,让我慢慢地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且在课后与组员进行讨论课堂上所有的问题,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会记下所有的问题,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写在反思报告中,并时刻提醒自己在后面的课堂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我归纳出了自己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和组员讨教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是我行动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自身进步的一个重要源泉。
在实习的阶段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自己上的第一堂课。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可是在上课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四十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而来,即使偷偷地深呼吸也无济于事,只能一个劲地重复着教案里的内容,眼睛始终只敢盯着教案,生怕漏了一个字,哪怕教学的内容早在上课前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许久,备课时设想的提问、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已全然抛到九霄云外。好不容易下课铃响了,我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我“竟然”完成了我第一个教学课时。课后指导老师正面指出了我的不足,同时也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吸取第一次课的经验教训和老师的指导,我的第二次课明显进步很多,我终于可以自然地面对学生,而不再是一味地盯着教案。没有了紧张的干扰,我上课的语速明显放慢,音量也自然地提高,台下学生的反应也比较积极。指导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让我信心备增,并带着这份信心顺利地上好以后的课。
都说实践才能出真知,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教育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才发现以前都只是纸上谈兵,而老师们对素质教育深刻的独到的理解都让我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一直向我们强调,无所谓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这些都是他们反复向我们强调并要求我们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育理念。
而老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更是让我佩服不已。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认为枯燥的书本内容变成是生动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兴趣,老师们都要花上几倍的时间来备课,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仔细的批改,指出错误的地方,更关键的是从作业看出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实习的期间,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收获良多。老师们上课时生动活泼,教学内容详略得当,侧重点分明,这些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就可以窥见一二。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是书本上没有教给我们的。
(一)调整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实验环节,注重其实际应用效果
首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将其主干课程调整为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技术概论、食品工程原理六门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辽宁省的资源优势和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为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和食品生物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及其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环节,培养更加专业化食品科技人才。
其次,按照本科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类型,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中的实验环节,例如将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原料学、食品分析和食品微生物等五门必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食品基础综合实验课;将粮油加工方向中的谷物加工学、淀粉化学与工艺学、蛋白质工艺学、油脂工艺学和粮油贮运学等五门限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粮油加工综合实验课。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进一步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食品学院还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实验课教学。
再次,大量收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需要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总结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本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并邀请与本专业有关的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参与专业实践和实验指导方案、考核制度等内容讨论、研究和修改。
(二)通过改革实验实践环节设置和实施方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首先,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核方式。教学实践环节整合后设立专职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由以往的和理论课程结合形式调整为独立设课,改革后的实践教学如果仍采用传统考察为主的考试方式则不适应实践环节学习成绩在总成绩所占比例的改变。因此,在实际考核中,实践教学确定的考核方法为平时操作和实验、实践表现为主,预习情况、实验理论成绩为辅,而且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的考试方式改革为提问、口试、笔试等多种考核类型,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态度。同时鼓励大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例如,在每个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大学生评价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技能训练程度和水平,引导大学生关注教学实践中检验操作变化[8]。
其次,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在以往的教学实习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只重视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开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很少有人主动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其结果是大学生能够按期提交科研报告,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自2010年起,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实践环节改革之后,提前一、二个月为师生布置科研实践、教学实习任务,要求大学生在停课实习之前,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与科研内容相关文献的检索、试验方案的设计等准备工作。在教学实习期间,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动手做准备试验,完成一部分毕业论文试验,得出部分试验结果,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调整开题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最后撰写开题报告。通过这样的科研实践实习环节,不仅提高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也使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二、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设计和实践方式
(一)建立校内中试实验基地,增强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9]。在原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根据专业建设情况积极建立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包装工程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中试基地。2010年起建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引进焙烤食品生产线、乳制品生产线、纯净水生产线、果酒生产线等成套生产设备,利用对2007级和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食品科学教学实习”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在食品企业进行的生产实习一部分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由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工业化生产面包、饼干、果汁、纯净水、发酵葡萄酒等食品,解决了大学生在企业“走马观花”式参观方式所导致的对重要的生产工艺及其参数了解不全面的现实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对各个单元操作环节的实践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效果。
(二)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管理细则,全面落实实习计划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特点和学校的具体要求,科学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管理细则,安排大学生到沈阳周边地区的乳制品、肉制品、粮油、粮油食品、酒类、调味品、果汁、冷饮生产等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食品企业参观和实习。完善具体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包括培训实习指导教师;专人负责联系生产企业,逐一落实各教学实习点的实习内容、时间、要求、人数、食宿安排等情况;专人负责联系接送师生往返的车辆;提前召开学生实习动员会,安排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地点、出发时间;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实习点监督、考察,检查大学生专业实习情况、状态和调研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负责批改实习报告、登陆学生的实习成绩;及时召开由企业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参加的实结座谈会,通过企业、大学生和指导教师反馈意见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等。
(三)根据实验、实践课程的重点环节,有的放矢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素质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实践教学首先明确各个实验、实践环节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素质。首先,通过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分析检验等实验课,研究食品组成成分、性质以及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通过食品工艺学系列实验,研究各种单元操作加工对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和加工条件。其次,实践环节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认识实习参观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初步了解食品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和设备装置,体会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再次,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后,进行为期三周的生产教学实习,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大学生亲自的动手操作,使他们真正掌握各个食品生产线的操作方法和典型食品的工艺特点。在市场调研实习中,通过市场调查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培养大学生了解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美味、安全、方便等各方面的需求,让大学生了解企业进行食品开发研究和销售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内容。在科研实践的实习环节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查找资料、分析数据、进行预备实验、撰写开题报告各个环节着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
三、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一)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密切联系,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企业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实习场所和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技术水平,真实反馈毕业生状况、企业用人信息;企业参与研究制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在每年毕业生求职就业期间,学校组织一批相关食品企业与大学毕业生见面,在企业掌握了大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后,学校组织教师与企业的座谈,听取企业的用人反馈,尤其对大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重要参考;参与指导、考核和实习指导书的编写。食品学科聘请来自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实习过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内容提供合理的调整建议。
(二)增强师生对食品企业的技术服务,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名师方能出高徒,实践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教师的方式还包括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深造和到生产企业、基层锻炼的条件,并以多种方式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大中型企业进修和学习。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议从生产一线引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焙烤食品技师,负责管理校内实践基地,指导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
(三)大力提倡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把产学研合作引入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一方面可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食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现场教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10]。
实施大学生带薪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举措少经费不足部分高校长期以来“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未能从“充实、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角度看待大学生带薪实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图书资源等直接与教育教学过程相关的领域舍得投资,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则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愿在改革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下大力气,不愿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多动脑筋。由于观念落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校没有出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举措,有的高校甚至认为大学生带薪实习无需学校投入,带薪实习就是社会和学生自己的事情。从用人单位来看,很多部门没有从“履行社会责任、为本部门培养后备人才”的角度看待大学生的带薪实习,不少部门都将其看成是一种社会包袱,不愿承接这种“麻烦”。即使因为政府部门的政策性要求而不得不接受大学生的带薪实习,也多是以“讨价还价”的方式尽量少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了学生实习,也是将学生安排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基本不安排或象征性地安排一个或几个指导教师。
(二)职位少需求大,基本只能供应本地学生为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高校的带薪实习多安排在暑假或寒假;高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多为高校附近区县的企事业部门,且大多不提供住宿。从安全角度考虑,高校通常会安排家庭居住地在实习单位附近的同学参与带薪实习。距离学校较近的可每天公交往返,远的需要学生自行解决住宿。因岗位数量有限,每次只有50%左右报名参加的学生能够获得实习岗位,高校通常安排大二大三的同学参加。完整的实习期一般要求在岗30天以上,非高校所在地的大学生一般都要在假期回家与父母团聚,这就导致带薪实习基本上只能满足高校所在地的当地大学生,对非高校所在地的大学生而言,获得带薪实习的机会比较小,这就在事实上造成了实习机会分配上极大的不平衡。尤其是部分来自外地的贫困家庭的同学,因缺少带薪实习的机会,只能通过兼职打工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受众群体的不平衡,使得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大打折扣。
(三)岗位类别单一,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据各高校指导教师统计,带薪实习岗位中,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约占80%,其中包括:资料录入及传送、档案分类与整理、资料审核(查看文件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盖章有效)、填写调查记录、写舆情或者会议纪要、接听电话、咨询服务、接待服务、张贴票据等。工作量较轻,且工作任务大多一成不变,无太多技术含量。对于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而言,认真学习3天至一个星期便可熟练掌握工作,之后的实习期便一直在重复劳作。只有少数同学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车间工作(与正常上班工人同工)、设备日常检查、协助维护电子商务平台、参与方案制定等。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普遍愿意参与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希望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在基层锻炼能力。90后大学生并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眼高手低,积极参与实习的同学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能力,在用人单位懂得起码的文明礼仪,不会挑三拣四。从有关高校的统计来看,尽管工作可能枯燥乏味,但中途无故退出的学生是极少数的,证明当代的优秀大学生具备做好基层工作的能力。带薪实习不同于兼职打工,这是一项以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以获得酬劳为主要目的,岗位设置应该优先考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给予他们在新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我的机会。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带薪实习是企业发现和培养员工能力的途径之一,用人单位通常会拿出不同层次岗位供实习人员顶岗实习,并从中培养和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但从目前国内各高校开展的带薪实习来看,用人单位只愿提供少量的、简单性工作岗位供大学生实习,这就难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四)过程管理缺位,学生在岗实习缺乏有效指导从大学生带薪实习的一般要求看,高校和用人单位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以保障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这也是大学生带薪实习与一般员工岗位工作的根本区别。从实际工作看,校内指导教师的工作主要在于实习开始前与实习单位的接洽。当把全部学生按时送到单位后,指导教师的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后续就剩下实习结束时的材料总结。少数会在实习期间探望学生,探望的重点也主要是查看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状况,处理无故缺勤、安全事故等问题,很少会去指导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工作问题,包括岗位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据有关高校反映的情况综合分析,在带薪实习中,不少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技不如人,在实习期间很难以平和心态正常接受批评,变通能力较弱,处理不好和实习领导关系的时候容易导致较大的心理落差,草率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某方面的工作,从而草率改变自己的就业意向;有的甚至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会因此悲观消极、产生抑郁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及时化解学生实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
解决大学生带薪实习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保障带薪实习的有效开展各高校要从充实完善教育教学环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角度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带薪实习,尽快研究并出台促进大学生带薪实习的有效措施;设立专项经费,为参加带薪实习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交通补助,为校内和用人单位的指导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费用,以切实保障大学生带薪实习的有效开展。
(二)创新举措,增加更多的岗位接纳带薪实习的学生要真正做好带薪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岗位缺乏是制约本项活动发展最大的瓶颈,尤其是要重点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学生带薪实习中去。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制定与大学生带薪实习项目相关的激励政策[3],协调国资委下属企业适当增加实习岗位。通过适当的补贴或者政府财政拨款,鼓励企业对前来实习的大学生提供住宿、住宿补贴或者交通补贴,减轻外地大学生和贫困生参与实习的难度。从学校层面来说,在前期组织选拔阶段,注重安排“一帮一”互助小组,让外地大学生与其较熟悉的本地同学一起参与位于区县的企事业单位实习,通过借住在当地同学家中的方式解决部分外地大学生的住宿问题,进而改善他们缺乏实习岗位的现状。从用人单位层面来说,希望可以更多地帮助参与实习的大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增加住宿补贴或交通补贴的力度,可以让部分离校较近的同学通过公交车上下班,在校解决住宿问题。用人单位和学校也可以加强沟通,由学校提供贫困生证明,针对这部分同学增加生活补贴。希望通过创新举措,各部门群策群力,帮助来自外地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与当地企业相互了解的机会。在提升外地大学生工作经验、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在高校所在地就业提供机会。
(三)政府部门统筹实习岗位,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进行实习岗位名额的协调,让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可以到能较好发挥其个人才能的岗位。对用人单位而言,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加强与院校的交流,扩大自身在高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当前各高校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特色与素质,提前掌握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质量差异,以便以后更好地选拔人才。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是保障大学生带薪实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双方的沟通、合作,可为大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也可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在大学生带薪实习的前期、中期和终期,各高校与用人单位通过座谈会、访谈等形式,从用人单位那里了解用人需求,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4],为学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修订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教学实习是师范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师范生教学实习是指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通常是在中小学实习场所中进行。一般包括实习准备、讲解示范、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总结讲评等环节。它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动手为主、获得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是生物师范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获得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过程。安排生物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在于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实习生在以后成为优秀的生物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高等师范院校的生物教学实习,不仅是基础生物教学师资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部分,也是增强生物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近些年来,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等原因,高等院校生物师范生教学实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成为影响师范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就业前途的关键因素。在参与生物师范专业的三个月教学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和总结,归纳研究了现阶段生物师范生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
1. 教学实习时间相对较短
在我国,目前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是6周~8周,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时间较短。在美国的教师培养计划中,教育实习是16周,法国通常是27周,德国一般是70周。与国外的教学实习时间相比,我们的教学实习时间相对较短,不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短时间内实习生很难真正进入角色。
2. 指导教师相对匮乏
师资匮乏,也是当前教学实习所面临的问题。首先,生物院系缺乏专门的实习教师,往往是一些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师或者任课比较少或者没有任课的教师去带领实习,甚至还有一些缺乏实习经验的年轻生物教师以及非教学人员去承担实习指导任务,无法体现出生物教学实习工作中的指导性和专业性。其次,在确认生物实习指导教师方面缺少严格的标准,生物实习指导教师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很难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在现有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下,作为高校教师的实习指导教师时间有限。他们往往既要上课,又要指导实习,还要忙着读学位、写学术论文以及晋升职称,教师们身兼多职,重任在肩,对生物教学实习的指导工作有时只能投入很少的精力。
3. 组织和管理有时不完善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数量的增加,高等院校多数存在校内大学生数量多、教师教课压力大的现象。许多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很难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走出来负责教学实习的指导工作。因此,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出现组织和管理等问题。
(1)高等院校教学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存在组织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格偏低。实习教师主要是讲师,副教授很少,教授几乎为零。第二,经验少。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多因为身体问题不去带领大学生实习,带队的指导教师以年龄偏低的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工作热情很高,但通常缺少实际教学经验。第三,专业不合理。生物实习指导教师普遍都是生物专业教师,极少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师,不利于提高师范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第四,生物指导教师队伍不固定,指导教师经常发生变动。目前,有的高等院校不是从提高教学实习质量的方面去选择指导教师,而多数是从能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方面考查。一般是哪个教师这学期没有课或课少,哪个教师就去做实习指导,甚至选择非教学人员从事实习指导工作。以上因素,造成指导教师队伍分配不合理,影响教学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降低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2)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管理有时也相对松散。比如生物实习工作开始阶段,一些指导教师在没有对应的生物实习教材时,只对生物实习生做些简单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指导教师仅仅只负责联系实习学校,将大学生送到实习学校后就不负责了,不再对大学生进行任何指导与帮助,甚至从此和实习学校也不再联系。个别实习单位,也对教学实习持排斥的态度。个别实习学校领导不支持、班主任不配合,生怕接纳实习生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效果,拉低学生的升学率,等等。因此,对实习生不点名、不考查、不培养,放任自流,不利于实习生的成长与发展。
4. 有时缺乏完善充足的实习场地
目前,为实习生提供专业训练的教学实习场所相对较少。首先,许多高等院校都选择在每年秋天进行教学实习,一些实习学校要同时接纳大量不同学校的实习生,造成实习学校负担过重,使得教学及办公场所有限。其次,由于条件限制,一些实习学校缺乏设备完善的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学是实验学科,实验条件的缺失使得实习生难以进行实验教学。另外,一些实习学校身处闹市,缺乏生物学标本馆或实验田。实验场地的不足,造成实习生不能有效地全面地锻炼生物教学技能。
5. 评价机制有时不合理
很多学校对实习的评价考查上,通常只关注备课和上课,用课堂上课效果来判定师范生教学实习成绩的好坏,却忽略实验课、标本制作等其他生物教学环节和班级管理、师德培养等工作的监管考查。在对实习成绩进行评级时,除了极少数实习评优,绝大多数评级通常都是良好,这样的评价结果一般不够客观、严格、全面及差异化。这样的教学实习考查,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提高生物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也不利于师范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的实习生早退、迟到、抄袭教案等现象时有发生,但最后还是能顺利毕业。有的师范生虽然在校教学实习成绩非常高,但是工作以后,却难以适应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角色,现实中教学效果不好。
二、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问题的改进建议
1. 注重延长实习时间
师范生教学实习时间太短,使得师范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所以,增加教学时间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可以将教学实习时间延长到20周以上,这样长的教学时间更适合师范生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艺。
2. 注重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多增加一些生物教师的数量。其次,应该培养具有丰富的指导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来帮助实习生,而且尽量给实习生安排一些专门的实习课程或者实习讲座。这样的方式,避免指导教师因为事务繁忙而难以指导实习生的事情发生。
3. 加强组织和管理
可以创立由高等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协助组织管理的教学实习机制。高等师范院校主要负责教学实习计划的制订、实习生分配、实习开始的准备,以及实习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工作的检查及督促工作。实习学校负责分配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实习生日常管理和实习生考核等工作,为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实习时间和相关事宜。各单位协作,是提高教学实习质量的关键。
4. 增设实习场地
目前,实习学校多数分布在城市,较少分布在乡镇。因此,可以选择在乡镇布局更多的实习学校,同时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缺乏和实习学校不足的问题。另外,实验是生物教学实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应该在中小学内增设一些实验室来提高实习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同时,在学校里增加标本馆和实验田,也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5. 完善评价机制
在对大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级时,评级教师应该评价得更加全面客观,不能模棱两可。实验部分在生物学科当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所以,应该注重对实验这一教学环节的考查,着重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