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第1篇

一、全面落实“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

(一)全面完成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华佗中医院、蒙城县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县中医院创省级“示范中医院”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并在年度内完成名医堂、国药堂和养生堂建设工作任务。年底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科床位达总床位数的5%以上。年底前100%的乡镇卫生院及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并至少有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能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到年底,每县、区至少要新设立1所中医诊所,在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中设立至少1所中医坐堂医诊所。

普遍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谯城区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蒙城县开展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

华佗中医院、县中医院新院建设在完成征地、拆迁、总体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开工。蒙城县中医院要想方设法取得县委、县政府支持,争取年内落实130亩以上的新院建设用地。县中医院要加快与县医院老院区的置换进程,并进行认真设计、改造,确保置换工作顺利完成。各中医院在设计、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内涵建设,充分注意中医药文化的体现。

在现有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医骨伤、田氏喉科等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建设。全市每所中医院都要完成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并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

开展“市首批名中医”评选活动,每县、区建立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2个,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工作

(一)认真做好2011年度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自评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紧时间,及早部署,对辖区内中医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各中医院也要加大活动力度,参照市局《关于中医重点工作联合督查情况的通报》及《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的要求,认真自评,补缺补差,以迎接省中医管理局对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抽查。

(二)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准备

各中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要求,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三、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卫生局应督促所属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参加创建活动,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也要认真学习、研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搞好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督查工作,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

在本年度各中医院招聘大学生计划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要占到招聘人员数的50%以上。加强对在职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各县、区要分期分批举办县、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班,重点对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工作。谯城区卫生局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加强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知名中医专家来亳工作。

五、加大中医药行业监管力度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建设项目、“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建设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规范设备采购,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成效。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强化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中医医院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规范中医医疗市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六、着力推进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加强在研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的日常管理,试行开展“华佗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精心组织筛选全市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立项,推荐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二)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增强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感,全力抓好继承、创新、转化、推广工作。加强名老中医医案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总结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针灸、中药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明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并加以推广。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养生保健讲座、开辟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栏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文化科普人才,探索建立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继续开展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在建筑风格、服务理念、病房布置等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第2篇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以大力培育和建议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继承保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时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

树立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时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规范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服务理念。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许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宗旨。行风建设,不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编写了院歌,院歌:集中集体智慧。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

(二)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明确了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诊疗行为规范。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主要是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中体现中医药特色。

院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言语仪表规范。院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制定了员工守则》全体员工中开展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惩办活动,开展亲情服务等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需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提倡文明敬语,禁止使用忌语等等。

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教学传承规范。规范了教学传承行为。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临时发展。教学传承规范,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保守,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锲而不舍、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三)环境形象体系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黄、米、灰、褐色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激进建筑风格。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等装饰方面将充分展示中医文化丰富内涵,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制作一些中医知识宣传栏、展板,要在施工完成后。图文并茂刊载中医典故、中药知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医趣闻等等,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罕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宣传医院办院方向和宗旨,院报通过院报弘扬中医药历史文化。宣传普及中医知识,宣传医院服务特色和品牌,展示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第3篇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县各卫生医疗机构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国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中药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西医结合运用能力,在全县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运用、中医药技术管理慢病,充分体现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廉简便捷”的特色,保障人民健康。

(二)具体目标

在全县各中心(乡、镇、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普及推广应用省中医药管理局已认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县农村和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100%。

三、推广内容

以省《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乡村医生中推广适应我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见病、中医急诊急救知识、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及中医药慢病管理知识。

四、推广方式

以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县中医医院为本实施方案执行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专家巡回指导、讲座、查房和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效果。

五、开展时间

基层推广应用和专家巡回指导(包括义诊、查房、讲座)集中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4月和9月—10月,县级师资培训集中在每年11月,组织考核验收时间为每年12月。

六、管理与考核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成立以本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中医科人员为成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小组,并上报县卫生局。主要职责为:1、组织本辖区内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学习;2、在本辖区内组织巡回义诊、开展中医药干预和慢病管理、健康讲座;3、负责本辖区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4、负责本单位中医工作自评及辖区内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工作的督导考核。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中医药适宜技术健康处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宣传册等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急诊急救的简便有效方法,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和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我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的中医科、10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省级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5、综合(专科)医院100%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6、100%的县(市、区)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不少于1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各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重点强化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将县中医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高邮市中医医院争创三级中医医院。

所有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高邮市实施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试点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10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各县(市、区)要在创建成市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3-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诊疗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区、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继续推进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活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深入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标建设活动,推进综合性医院中医示范科室的创建活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健全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积极推广中医妇儿适宜技术。市一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各县(市、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和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对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要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要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县(市、区)要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县(市、区)要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10场,直接受益群众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中医药服务“六进”活动各不少于2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力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创作不少于1种面向基层群众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组织实施

(一)部署启动(2014年1-3月)

1、制定下发《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考核标准》,并予以部署。

2、各县(市、区)相应制定2014年提升工程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并将实施细则报市卫生局中医处。

(二)具体实施(2014年4-9月)

1、各县(市、区)按照《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开展提升工程的动员部署,努力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2、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提升工程中各项工作任务。

3、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提升工程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好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和目标完成。市卫生局期间将组织抽查。

4、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报送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4年10月)

各县(市、区)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提升工程的自查,同时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自查评分表等材料于2014年10月30日前报市卫生局中医处,并做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四)工作总结(2014年11-12月)

市卫生局于2014年11月组织对各县(市、区)提升工程工作进行考评。2014年年底将各地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负责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实施提升工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组建专门领导班子,领导、协调项目推进工作,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收集、上报实施进展情况。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市卫生局对各县(市、区)的项目实施情况实行阶段或年终抽查,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中医药文化宣传总结范文第5篇

一、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一)大力推进中医医院的标准化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好3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省级中医“名院”,并以此带动其它县(市、区)中医院的规范化发展。

2.开展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关于印发年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中医药〔〕1号)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要求每所中医院至少创建1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此提高中医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3.推动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要求,在各地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单病种拓展计划,要求各地遴选和推广应用10~15个疗效确切,技术规范,水平先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强化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中医“三名”战略。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充分发挥专科专病特长,形成我市中医“名科”群体,要求各县(市、区)今年均开展中医重点专科评审工作,为全市下一轮重点专科评审打好基础;开展县(市、区)“名中医”评选和省、市名中医带徒工作,建立名中医管理制度,建立“名医馆”、名中医工作室,努力为名中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环境;同时,开展“市传统医药民间祖传特色郎中”评选工作,发掘、保护、传承一批确有特色专长的民间传统医药技术。

(三)加强中医质控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持续改进中医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抓好中医质控中心建设。今年,要新组建中医急诊质控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市级中医病历、护理、药事三个质控中心,制订《市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组织相关专家,修订完善四个中医质控检查及评分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四)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院是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办院理念、队伍建设、诊疗活动、建筑风格等方面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各地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温岭市中医院作为我市第三批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更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计划今年在温岭召开全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现场会。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和“等级”评审工作,不断加强内涵质量建设

(一)积极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国家、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年,全市中医医院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年三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年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估细则》,切实指导各地开展活动,并适时组织专家对9个县(市、区)中医医院管理年进行检查评估工作,切实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抓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按照《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版)》的要求,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把等级评审工作作为医院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作为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医护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工具。市局要求原有7家二级甲等中医院都能顺利通过复评,在此基础上,争取1~2家中医院能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新增1~2家二级乙等中医院。

三、认真抓好农村中医药“三进”工程,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近期重点实施细则(~年)的通知》精神,巩固我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成果,重点抓好玉环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争取椒江区或黄岩区创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二)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设置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置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能够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条件的应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今年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市级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推动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三)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家庭活动。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下半年,市卫生局将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周”活动,要求做到“五个一”:即了解一位中医古代名家,会说一句中医名言,熟悉一种养生保健中药,教会一个养生保健动作,推荐一种养生保健膳食。

四、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推进中医药科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