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核心;课程体系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62

[中图分类号]F713.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电子商务专业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力争核心课程设置具有创新性和前导性。改变过去“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并以此为指导,设计和开发新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训项目,使职业岗位面向企业行业需求,动态预测专业发展新方向。

1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服务企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专业各项教学改革,即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

一方面,从课程教学体系上看,针对电子商务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设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训课程体系。改变现在的“计算机+商务+简单实训”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从教学方法上看,要充分利用各种案例、课堂演示等手段使课堂活起来,把学生真正变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入顶岗实习的教学手段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

2 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开发、设计、改革

未来电子商务将呈现多种发展趋势。目前各行各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求贤若渴。企业行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把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专项化、模块化,任务化、项目化,行成人才培养能力集。依此来确定教学体系的核心课程体系,形成动态的能力模块。形成工与学的交替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等,确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3 分析就业岗位,明确电子商务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在校企合作平台基础上进一步紧紧围绕“解决岗位实际问题”核心目标开展广泛的调研,从“三个N”(N指专家、企业、学校的个数)到“四个N”(N指专家、企业、学校、学生的个数)转变。据此确定出适合高职电子商务学生层次的五个就业岗位群:网站建设与维护岗位、网络营销岗位、电子支付岗位、物流管理岗位、其他应用岗位。确定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体系,这些能力的培养将随每年调研的新结果做出动态调整。

4 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1 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丢弃传统的计算机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各占一半的模式,创立新的符合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的教学模式。把专业细分为模块:商务方向(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终端应用、计算机方向等。具体地说,学生应具备搭建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能力,即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维护;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即指构成了网络营销的实质内容。这是两条主线。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交叉现象比较严重。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在电子商务概论中没有必要重复讲解。要把学生培养成“会经营、懂财务、能公关”的人才。同时还要给予学生精神食粮,如一定水准的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做客户的好朋友使客户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4.2 整改与开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传统的软件模拟实训、学生在实习机房利用软件进行模块式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习熟练操作过程(如Dreamweaver、FrontPage、ASP和网上相应的模块操作等)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等这些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而这些课堂教学、实训室练习远远不够,必须从课堂走向企业进入顶岗实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多项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包括网上店铺、跨境店铺注册操作、海外市场调研、跨境电商选品、产品定价、产品、店铺推广与运营、采购和订单管理、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等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学生走上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实际体会一个网上经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按照山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学生兴趣分电子商务开发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2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不同方面和层次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使得企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因此,普通高校应该按照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和定位,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电子商务学科的特性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维度、模块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在对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专业胜任能力基础上,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分解目标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5部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闭环、迭代的过程(如图1所示)。需要根据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果反复修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其他几方面内容。2.1构建多层次、动态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它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动态化的。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必须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线,确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基本认知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2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是一个层次化、模块化的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性较强,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基本认知性实践、专业综合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通过三类实践教学活动的递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研究设计型实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活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教育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功能相互衔接、互补互动。2.3构建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质量监控。2.3.1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2.3.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应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开放性实验教师守则”“开放性实验学生守则”“仪器设备保障与管理办法”“开放性实验考核办法”和“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管理系统。2.3.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由教学实验考核办法、课程设计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办法等环节构成的一整套开放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包括实践教学人员和学生两部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工作态度、完成实践教学工作量、教学总结等;对学生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学习态度以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2.4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3个方面组成,对实践教学起着支撑、保障作用。2.4.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双师型(讲师+导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立足于内部挖潜和培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尽快让教师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型向讲授和实践结合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拿第二证书,申报第二职称。2.4.2切实规范和完善实验室建设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一个新台阶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有关要求,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深化“人、机、教师、实训室合一”的实验环境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2.4.3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确保各种实践活动按计划进行,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到已经建成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间歇性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突破仅限于感性认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使之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教育训练的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改善实习条件,健全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尽可能做到同实习单位相关工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取得校外实习单位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实习工作,努力把实习基地办成教改实验基地、生源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败。2.5构建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具有导向功效,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实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综合评估、实践教学的专项评估、各教学环节随机评价等,形成长效评价机制,在不断的双向反馈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改革。

3总结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校企“双主体”是指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体的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通过上岗学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一切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实践。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学生全面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与客体通常作为相对应的范畴来考虑,相当于客体来讲,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从教育领域来讲,主体,通常是指学生和教师。本文探讨的“双主体”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师生双主体概念,也不同于宏观办学层面上的双主体含义,而是微观教学活动中企业经营、教师教学的“双主体”,即通过真实的企业经营来教学,通过学生的实训来经营。

二、市场营销课程与校园超市合作实施双主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校在校园内投资建设了一个近三百平米营业面积的校园超市,并引进广州市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广州市8字连锁店有限公司入驻独立经营,对超市实施规范化的连锁店管理,承担我校电子商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

(一)实训形式的确定

学生的实训形式分为三种:岗前培训、上岗见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主要是在专业指导老师(兼职副店长)的协调下,由企业经营方安排有经验的超市管理者对即将参加超市见习和实训的学生就经理(店长)、理货员、促销员、防损员、收银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等岗位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以上人员到本企业的其他大型超市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为见习和顶岗实训打好基础。每次培训和现场观摩的学生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上岗见习主要是由校园实训超市的每一个正式员工分别带领1~3名学生上岗工作,正式员工指导安排学生了解和操作本岗位的工作流程。顶岗实习主要是按照校园实训超市的管理规章制度,接受部门管理人员和超市经理(店长)的管理,服从指导教师的训练安排,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轮换制上岗履行职责,完成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因是顶岗实习,经营方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支付工资)。顶岗实训的人数由店长和实训指导老师根据每天运营繁忙的高低谷合理安排,建议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交叉安排上班班次,即每个运营班次中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人数各占一半,或顶岗实训组学生和正式员工交替上班(具体安排双方协商确定)。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障超市的正常运营,又能兼顾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

(二)实训过程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园超市实训平台功能,让同学们在校园超市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各专业学生将逐步完成相应形式的实训要求,具体实施依据如下(以本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实务》36学时课程为例):

1.岗前培训

为更好地为学生实训做准备,岗前培训形式将围绕学生校园实训超市的实训内容展开,并融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培训形式以多媒体录像展示(已录制校园超市后台软件公司培训录像、8字连锁超市运营培训共近30小时录像视频)实训指导教师讲解、市场营销实训网站学习为主。该学习形式与学生上岗见习同时进行,充分做到边学边练。

2.上岗见习

考虑到既不影响校园实训超市正常运营,又能不影响学生本学期其他课程的学习前提下,经过与超市协商,拟采取学生轮班、轮岗见习的形式安排会计电算化专业1-4班(208人)从第2周开始(第1周为准备过度期间)至第15周(17-18周为学生考前复习周,实训停止)安排学生进入超市上岗见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学分要求《市场营销实务》的校园实训超市实训占总体课程内容的一半比例(18学时)折算成时间为:18×45分钟/学时=13.5小时。因此每名上岗见习学生将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超市为期一周的轮班、轮岗实训教学任务。每天工作3小时,累计5天。(2)轮岗安排学生在校园实训超市进行的上岗见习是一个阶段性的技能实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实训的技能要求,采取停课2周集中实训的形式不仅影响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进程,既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又会影响超市正常运营,因此考虑在不停课的情况下,学生采取分组轮班轮岗的形式进驻校园超市实训,每个学生要求实训时间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总学时的一半,折算成15小时。根据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和校园实训超市每天所能容纳的合理限度,将学生分成39个实训小组和一个管理团队12人,每组5人。按照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的原则实行轮班、轮岗见习。(3)管理机构校园超市实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将从2010级会计专业各个班级中均等产生,任期半年(系里发放聘书)。

3.顶岗实习

在上岗见习过程中,超市、实训指导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将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习考核评价,计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根据自愿的原则,下个学期接受报名。为校园超市提供有偿的顶岗实习或负责兼职的校园超市管理工作。

(三)实训内容的安排

本次实训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四)实训效果的评价

校园超市学生实训的考核采用考勤、录像、总结、报告、超市评价等“五维度”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为百分制:其中考勤为20分,完成实训录像30分,汇报总结30分,实习报告10分,超市评价10分。

1.考勤

缺勤一次扣10分,并且按旷课4节处理;迟到每次扣5分;一周实习出现2次缺勤或3次迟到/早退,直接为不及格。

2.实训录像

每名学生在实习周内必须完成三个录像内容:导购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收银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指定超市内某品牌某商品的促销宣传或广告策划,并录制视频(小组或个人均可不超过5分钟)。

3.汇报总结

每名学生结合上述上岗见习内容撰写上岗见结;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实训PPT总结小组完成情况,播放前期制作的实训视频,实训指导教师、系里其它教师参加考核评价给予最终得分。奖励措施:校园实训超市经过最终的评价,将评出若干优秀实习生数名(人数不限),一旦实训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将由经贸系颁发“优秀收银员”,“优秀理货员”、“超市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以日志形式撰写,详细记录每天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的工作、掌握的技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超市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5.超市评价

超市内每名正式员工作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最终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工作质量给予考核评价。

三、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改革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

必须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依托,完善的校企“双主体”生产性课程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资金保障,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安排实训岗位,岗前培训,互利双赢。

(二)学生参与课程实训热情不高的问题

必须完善现有的实训机制,深入探讨现有的“传-帮-带”教学模式,设置分级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轮班轮岗的课程实训安排,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对学生合理分组,最大限度降低对其他课程影响;课程考核采用“五维度”的过程性考评机制,注重能力培养;对学生顶岗阶段给予适当补助和薪酬,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三)课程配套的教材、实训师资少的问题

改革的有效保障是制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撰写面向企业生产工序课程的实训教材。要制定教师参与教学企业实训、指导的管理机制和分配办法。对于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给予充分认可,不断推动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开发。

(四)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创新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高职经贸类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与经济贸易相关的专业,涵盖门类较为广泛,在校人数众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多集中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突出“毕业”的时间概念,具体安排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闭门造车”型,即学生全程“足不出户”,在校内通过资料查询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这种安排的好处是学生身处学校精力集中,指导教师可以全程随时指导、监督,保证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但缺点也很明显,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视野狭窄使得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时局限性很大,学生的热情不高,大部分同学借助网络完成任务,毕业设计的成果重复率高;毕业设计的内容与现实脱节,可操作性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均显示出形式大于内容的态势,毕业设计完全无法起到为就业做铺垫的作用。另一种是在就业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安排的的优点在于选题可以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工作紧张,特别是刚走上岗位,适应期阶段压力大,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学生身处校外,指导教师鞭长莫及,学生突击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过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为了了解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课题组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一方面,课题组对4所高职院校经贸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近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其中学生245份,教师32份。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现行毕业设计安排的不满意程度较高,其中学生中表示不满意的人数为215人,占87.75%;教师不满意人数为27人,占84.38%。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选题脱离实际、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标准不明确等方面;教师方面则主要是集中在毕业设计功能无法发挥、作品重复率高、学生投入度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另一方面,课题组随机抽取了这4所院校经贸类专业近三年不同专业毕业作品各100件,交由一个由经贸类企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从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可行性、前瞻性、经济价值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的毕业设计内容僵化、重复率高、水平低下,没有实际价值。在某些院校,毕业设计甚至流于形式,与国家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想去甚远。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

结合现阶段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实情况,在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安排的基础上,着眼于毕业设计对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课题组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安排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深化校企合作的程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邀请企业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考核全过程,让企业成为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形式的教学主体之一。1、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具体时间视各院校的集中顶岗实习时间而定,不僵化的强调“毕业”这一时间概念。目前,各高职院校在集中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存在区别,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中期,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后期,与就业实习对接。两种安排各有优劣,这里不再赘述。对于顶岗实习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期的院校,可以考虑用“专业设计”代替“毕业设计”概念。2、选题。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主导的选题方式,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类型和主题,突出毕业设计与实习岗位的关联性,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前瞻性等方面的宏观评估。3、指导教师。改变单纯由校内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现状,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教师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负责从毕业设计形式、格式、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指导;校外教师则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产生,可以是单位领导或学生实习的具体指导人员担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负责从可行性、价值衡量、具体细节等方面进行指导。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进行指导,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企业,也可以“送教上门”,集中解决问题。校外指导教师则可以实时指导,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二者互相补充。4、实施过程。改变过去将毕业设计集中在几周内进行的习惯做法,将毕业设计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时长,进行合理划分。准备阶段:了解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方法,结构、相关资料的查找,历届优秀作品的展示等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所需的系列知识。准备阶段在学生离校前完成,预计时间2-4周。选题阶段:学生进入企业后,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断地观察,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构想,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估,以此来确保所选题目的质量。预计时间4周。实施阶段:选题通过后为学生统一分解任务,分期完成。进行进度划分,将毕业设计分为2-3个任务段,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考核。为学生做好时间安排,定期提醒、检查进度。既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操作,又让学生产生紧迫感,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考核修订阶段: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考核组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修订。5、考核。阶段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多次考核成绩按权重计算,得出最终成绩。阶段考核以完成度为标准,期末考核以答辩的方式进行,以成绩组成为导向,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出现匆忙赶工,粗制滥造的现象。制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着重强调毕业设计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与实习企业的关联性和经济效益。对原创性和可操作性的倾斜,有利于学生将毕业设计切实与工作内容相结合,认真思考,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考核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完成。灵活选择考核的地点、时间和方式。6、激励机制。与实习企业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秀设计可以推荐给企业,付诸实践。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专项奖学金的设置让毕业设计变得更有吸引力,毕业设计付诸实践的可能性更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呈现出更优秀的作品。7、制度保障。校方提高重视程度,将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对待,为改革提供便利,也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报告合一,减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业压力。学校的教务部门要加强对各环节的考核和监督。系部作为具体实施者,应积极与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深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提供保障。

三、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价值分析

首先,就学生层面来说,一是加强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切实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感悟、对工作的思考反映在设计中;另一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时刻需要进行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改变以往实习与学习脱节的状态,切实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二是要加强指导教师团队的优化配备,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的强强联手,改变以往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求问无门、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让学生虽身处校外也能够随时咨询。特别是来自校外的专业人士的配备,可以为学生在选题、撰写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从学校到企业都为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更加充分、环境更加宽松。其次,就企业层面来说,一是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优质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通过毕业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帮助,展现了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望。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近年来,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失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通过毕业设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交流加强,感情加深,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留存人力资源提供了新的抓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态度、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发现人才,做好优秀人才储备工作。第三,就学校层面来说,一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在集中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了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要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自主选择跟工作内容相关的题目,有益于启发学生对工作的思考,增强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多样性、增强学生选题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兴趣,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三是要吸引企业参与,优化师资结构。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能够对企业产生吸引力,让企业愿意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来。大量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教师的加入,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师数量的不足,丰富教师来源和类型,优化自身的师资结构。

参考文献:

[1]朱方来•改革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7):36-38.

[2]胡伟心•基于实践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6):66-67.

[3]郭洪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142-143.

[4]潘有志•关于高职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2(17):112-114.

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早在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已提出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高校的实验、实训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4月、2011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先后在杭州和西安举行了“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研讨会、“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与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等,与会专家与教师在研讨中提到了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交流了许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验课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改革尝试,对《统计学》实验课、《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实习等方面进行了立项研究和教学改革,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许多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还有其他很多问题,例如因受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实践教学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不完备。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实践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日常生活实践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部分。为此,应构建完整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通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掌握,具备从事营销策划、管理等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营销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公德及责任意识等。

2.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设文)、参观、调查、分散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市场营销专业第一课堂即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包括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销策划大赛等。第三课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应将专业实践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如相关资格证考试获取证书、等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相关实践环节学分,也纳入学分管理,以实现“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保障。

要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即保障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软件包括实践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是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师资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与实习、实训单位共享资源,聘请其专家、营销骨干兼任实践教学导师。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校区、系(部)的投入和校企、校地共建等方式,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好实验室硬件并配套好电子商务、I6等实习软件。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训基地,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由于主观上的轻视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管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管理,比较复杂。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和运行管理。制度管理指制订一系列关于实习实训的教学管理文件,包括课堂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文、社会实践、营销策划大赛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度,以此作为检查落实的标准。作为具体培养单位的教学学院或系(部),应强化相关文件的制定与落实。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系(部)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运行管理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落实指导教师、经费和场所,妥善准备、科学安排、中期检查、及时评定总结,应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达到实践效果。

5.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