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组织管理 考核
大力推行顶岗实习,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力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任务。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上岗操作实习,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提高了学生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根据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文件精神,要在2010年初全国会计人员近1 000万的基础上,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40%,这是近几年会计专业稳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2届毕业生395人,2012级新生已达974人。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别是高职商科学院每届学生都在几百人的规模。由于会计专业的顶岗实多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一次仅能满足2至5名学生实习,进行集中实习比较困难,所以分散型实习是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分散型实习通常是由学校推荐到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或者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联系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分散在多座城市的多个用人单位实习,使顶岗实习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都相当的困难。
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必须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且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会计专业分散型实习实施情况看,三方在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分散型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学生方面
1.实习模式不适合学生。目前会计系的实习基地安排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接受20名实习生,可这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只适合优秀生,其本质还是针对于少数学生的实习模式。
2.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由于许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会计专业不对口,或工作过于简单枯燥,如文员、收银员,觉得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而主动离职;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和企业的严格管理,不得不被动离职。
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望过高。大多数企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岗位都是辅助岗位,工作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学生到岗后往往会产生落差,出现中途离岗,收银、仓管这些岗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般也不接受。另外,工资和住宿等待遇方面往往也期望值过高。
(二)学校方面
1.“双师素质”和有经验的教师缺乏。由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年轻化,很多教师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单位分散,不便于管理。由于学生实际人数和生源等因素,实习生分布在全省各市,有的还在外省,这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加上校内指导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还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实习质量难以监控。
(三)企业方面
1.企业参与意识不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逐利思想使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多在中小企业实习,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辅导实习生力不从心,使实习效果参差不齐。
2.存在学校与企业脱节问题。分散实习是学生个人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校企缺乏必要的沟通,企业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管理和监督。
三、创新和规范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筹及规划这一教学环节时要严抓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时间段的实习任务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价。
(一)顶岗实习前
1. 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实习岗前培训。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了解实习目的、任务等。进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讲信用、守诺言、诚实可信”的道德准则。挑选有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讲授实际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业务,如:新建企业的建账方法;老公司重新建账的方法;红字凭证的运用及营改增等新知识等。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可聘请知名公司相关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实习、就业指明前景及奋斗方向。通过顶岗实习动员校内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的进一步讲解和实习前培训及讲座,使分散实习的学生不再孤单、困惑和迷茫。让学生不仅带着任务和目的,还带着自信去实习,增强实习的效果。
3.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规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实习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总体安排》、《会计系顶岗实习流程图》、《会计系毕业生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等制度和规定,针对分散型实习的学生制定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申请表》和《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要求分散型实习学生承诺在实习期间服从管理、不违反有关规定,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顶岗实习期间
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加强同分散型实习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实习期间,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每个指导教师都按实习小组建立QQ群,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飞信、QQ群等与每位实习生联系。实习小组QQ群为师生提供了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提交实习周报、阶段性任务的布置、提交和反馈、疑难问题的交互讨论及解答等。既保证了指导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思想动态,又保证了信息及时送达和对分散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
2. 加强实习过程工作的检查落实和督促。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要定期检查校内指导教师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与被指导的每位学生联系一次以上,每个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各种信息,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程跟踪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分散型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布置、落实到位、有序进行。
3.实行“双导师制”,明确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针对会计专业分散性实习特点,实习单位要保证为每个实习学生配有企业指导教师。其职责是: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日常考核及实习鉴定,经常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到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巡查和指导。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虽然是分散型的,但我们也要到相对集中的实习单位去实地巡查,在直接深入了解实习生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实习学生。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企业需求,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5.分解实习阶段,实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实习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形成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阶段性考评体系。将整个实习过程分准备阶段(10分)、实习阶段(60分)和总结阶段(30分)分别考核,使学生从参加顶岗实习动员会开始就进入角色和考核。
(三)顶岗实习后期
1.建立校企双考核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考核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实习,从而不断提高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我们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双导师”的考核指标和重点加以区别,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目的。
2. 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标准,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分为6个组成部分:实习准备、信息填报与联络10%(这部分由实习小组学生组长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打分),实习周报15%,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40%,实习报告15%,实结1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10%;总评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考核不及格者,下一年重修合格后方准予毕业。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提交的实习成果主要有:实习周报、选题报告、实习报告(加盖公章)和实结。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表现写评语、填考核登记表(加盖公章)。
3. 创新答辩方式。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毕业实习报告(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要进行答辩。我系毕业答辩采取网上答辩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灵活方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安排答辩时间,又经济实惠――不用组织大量教师参加答辩,也免去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费用和住宿等问题。为了证实答辩的真实、可靠性,保证质量,我系特制定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并要求附网上答辩纪实。
4.表彰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按照院系的有关文件,每个班级按照人数的10%至15%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同学,分别授予了“就业精英”、“创业先锋”和“深造尖兵”的称号。同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专升本报告会,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大一和大二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会上对顶岗实习和毕业作业获得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希望通过他们就业、创业和专升本经验的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指点迷津,明确未来目标,找准人生定位。
5.总结及存档。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按要求上交电子版的学生实习周报、纸质版及电子版实习报告(含初稿)、实结、获得优秀成绩的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确保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真实性。此后,由实习指导小组完成实习报告、总结等毕业作业的终审工作,退回指导不符合要求的毕业作业,完成毕业作业的所有资料的归档工作,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注:本文系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Z]. 2010.
2.王亮.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研究[J].消费导刊,2012,(10).
3.吴从慧.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系统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1,3(5).
一、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每位指导教师负责分配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学生需要上交材料:生产实习手册全部内容,是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习报告,是评定毕业(顶岗)实习成绩的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是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依据。
三、实习单位:学生可以到各种机电设备(矿山、运输、农机、能源、轻工、化工、工具、食品、玩具等机械设备)生产与制造、模具加工、汽车维修单位;各研究院所;机电设备经营、销售与维修等单位实习。学生可以去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四、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熟悉机电产品造型、结构设计;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初具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具备产品零件工艺设计能力和机电产品的基本装配、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使用能力,能够解决机加工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对机电产品设计、加工等工作结果的归纳能力。
五、实习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实习结束时,要求全部完成生产、毕业(顶岗)实习手册的内容。重点注意:
1.实习开始时,必须填写好实习申请表,指导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前安全培训,同时要求学生签定实习申请表。
2.实习结束前要填好“实习鉴定表”,并有实习单位盖章。
3.毕业(顶岗)实习报告内容必须与实习内容完全一致,否则成绩不合格。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格式统一,字数不少于10000字。
六、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要求:
1.指导老师将任务书、论文格式、设计预选题目等文件在学生离校前布置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采用飞信、qq或电子邮件方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每半个月至少给指导老师汇报一次。
2.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指导老师提前通知学生上交毕业设计(论文)时间、答辩时间。
3.答辩委员会组成可以根据老中青结合的原则按专业组合,不得少于2人,并确定组长一人,报教研室。答辩要求XX年4月底完成,成绩上交时间另行通知。
七、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
1.实习学生应牢记“安全第一”,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制度,进入车间必须戴安全帽,并确保服装、鞋子符合安全要求。实习结束前不得提前离开实习单位,严禁下河游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不遵守安全制度造成的事故,由学生自行负责,对工作不负责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2.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企业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一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要取得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病假要有医生证明,否则从严处理。如果在实习期间,由于违反单位的管理规定或因品德表现等原因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则视为实习成绩不及格。
3.学生必须尊重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和安排,对重大问题事先要向实习指导人员反映,共同协商解决,学生不得擅自处理。认真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实习中努力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
4.在实习期间,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服从领导、听从分配,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尊重工地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搞好团结。
5.生活艰苦朴素,不得有任何特殊,爱护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坚持原则,特别班干部、党、团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准搞任何不正之风。
一、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大半大学时光,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电机限公司,在这里进行我的顶岗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电机有限公司,地处市区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多年来集中有限资源、充分挖掘出了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来保证企业高速发展。主要生产电子零部件、计算机设备、电子机械设备,音频调谐器、视频调谐器、调制解调器、电源器件、发送接收模块、光盘驱动器等。主要产品全部出口,为市优秀外商投资企业。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以下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2.实习方式: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3.实习收获: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四、实结及体会:
我怀着美好的期盼来到电机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一开始有些单调,有些无聊,但毕竟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刚开始几天的电子校验工作让我对电子产品有了初步的了解。随着工作不断地复杂化,我不断从老员工身上学习工作技巧,并用于实践。通过两个月的顶岗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创新在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一味的蛮干是行不通的,有时稍加思考会使工作更具效率。
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半年里,我严格按照厂人事部下发的顶岗实纲,认真研读,逐一学习,在思想行动上,努力做到“想实习,会实习,实好习”,把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己任,圆满的完成了本阶段实习任务。
一是加强思想学习,主动与矿领导沟通,努力提高思想水平。
思想是人的灵魂,是人的内在力,要想把实习任务完成好,首先要把思想调整好。领导十分重视大学生成长,为此特地为我们制定了“双导师实习制度”。双导师,顾名思义,就是两位导师,工人导师是教授生产技术的,而领导导师是在思想上引领大学生,为其排忧解疑,指引方向的。在此优势下,我主动与领导进行了沟通,在领导的尊尊教导下,我对实习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更明确了我的工作目标,在思想上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行动上使我对未来人生有了新的规划。
二是注重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大学里所学专业知识和现场实际生产是分离的,它们各有侧重点,一个偏向于理论,一个偏向于实际,但它们之间却又存在着联系,因此,实习中,我们在重温课本上知识同时,将书本中的理论与实际生产部件相对应,将课上公式与实际生产数据相对应,这样不仅可以使理论知识记得更为牢固,还可以在本质上理解生产上各设备、器件的作用、原理,为今后工作中的技术革新,改进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的提高了实习质量。
三是热爱实习岗位,积极承担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实习效率。
“爱岗才能敬业”,热爱实习岗位才能完成好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对实习岗位的热情,珍惜在岗上的每一分钟,努力学习岗位上的相关知识,积极承担岗位上的责任义务,努力做到能够独立顶岗,能够独立完成岗位上的相关操作,对岗位技能知识做到“懂,会,做”。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为大家整理的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一
实习是每1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1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1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1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1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1步。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xx年11月起,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二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量测绘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且认识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用途与功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1.掌握水准仪及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学生在测,记,算,绘等方面的能力
3.充分认识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
4.在测量实习中巩固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遗留的问题,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弥补遗漏掉的知识点。
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以致用是工科专业最核心最基本的学习理念,认知实习就是实践这个理念的最好方法。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和能力,将这些因素逐步融合成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四
毕业实习是我们在大学学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参加的专业实习,它同以往的实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不同点是它所处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段的特殊和重要性。这次毕业实习对于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不仅在实习内容方面,而且在毕业前的学习方面,在职业规划方面,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调整观念,正确认识单位和个人的地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
毕业实习报告开头写作材料五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我是XX有限公司的储备干部,从找工作到找到工作到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体会到很多,相信此次经历多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
关键词:网络平台; 顶岗实习;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31-03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中占据了40%。
笔者通过调查所在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比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得到了强化,“教”方面很薄弱;有些学生在小公司实习,人员流动比较大,自己没有师傅带,还没有等上半年,自己居然成为了“元老”级的员工,更谈不上被引导,职业技能上升空间变得很小。所以顶岗实习阶段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成为学生实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的思想独特,有自己的见解,刚到岗位上容易出现浮躁情绪,受社会经济影响,生存竞争压力很大,在高压状态下容易出现频繁换岗现象。虽然学生在校内接受培训的技能是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到企业以后,面对具体的岗位,内容虽相似但也会有所不同,实际工作要更加复杂,时效性要求更强,工作量要比校内实训大,复杂的人事关系等都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90后的年轻人,突然由一个单纯的“学生娃”变身为“职业人”,较大的反差使得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导致离岗。另外一些学生则因为对岗位期望值比较高,一千多元的实习工资,离自己“挣大钱”的梦想太遥远而离岗。还有一部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被发掘,想去找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因此一直在寻找好单位、好公司,临近毕业也只是一个“短工”。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一门必修的课程,需要被考核,最终导致顶岗实习失去其意义。
2.企业方面
企业是学生在大三一年中主要的学习基地,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同时也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顶岗实习的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校企合作企业,他们平时与学校保持着联系,承担着部分实训教学任务。如果只让学生进入校企合作企业,企业不能提供有些职业技能,或者学生人数过多,超出了企业的承担范围,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类是纯生产企业,他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的产品需要有保障,只能接受少数顶岗实习的学生,对实习学生的需求不多;即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也有可能被当成真正的员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几乎被忽略;有些企业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只安排些跑腿、打杂的工作,更谈不上对学生实习进行教学管理。
3.学校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把顶岗实习学生流放到企业,疏于管理,让学生自由工作,具体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与专业对口,或者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怎么样,学校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也没有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而也有一些高职学校专门成立了指导小组,每周打电话访问,让学生填写实习报告,定期去看望学生,了解实习情况,但最终效果却不显著。究其原因发现,教师对企业、学生的深入了解程度不够,自身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无力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
4.技能方面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虽然应聘的是网络管理工作,但是因为公司需求,他们到岗位上做起了网站美工,干一些处理图片和flas等工作;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生虽然应聘的是后期制作,但同时还需要熟悉代码,更新公司网站。同学们是按照自己的特长选择顶岗实习岗位,但实际岗位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这就导致职业技能与顶岗实习岗位需求产生了差距。
二、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信息平台建设
顶岗实习是校内实训教学的延伸,重点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一门以岗位实践为主题内容的实习教学。顶岗实习应该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来实施,在实践中给予量化,落实到每一个技能模块,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顶岗实习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把大一、大二学习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的任务、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学生的特长、特点出发,拟定有针对性、模块化的实习课程。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想要取得有效性,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深入沟通和合作,及时更新课程信息,建设方便、快捷、高效的电子实习课程资源。
1.顶岗实习课程内容
顶岗实习的课程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遇见的困难和问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应结合IT行业发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内容的制定上,请计算机行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或者近期毕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中。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清楚行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技能的人才,而毕业生总结上一年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能给出最切合实际的知识需求。
课程内容应涵盖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领域:(1)高级办公自动化;(2)数据库应用与管理;(3)程序员;(4)图形图像处理类,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广告设计,淘宝设计等;(5)网络管理;(6)电脑组装与维护;(7)计算机辅助设计;(8)游戏开发设计;(9)IT产品销售;(10)软件测试;(11)多媒体设计类,二维动画、三维建模、三维效果图、影视后期等。
2.编写电子实习教程
如何让企业和毕业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呢?除了传统的交流会、研讨会等,我们还可以引进网络的有利因素,把顶岗实习课程放在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信息平台上,进行远程教育。一些高职院校通过E-mail、qq、qq群、微博、微信等进行教学指导,学术交流等活动,但不能形成电子实习教材。而在顶岗实习平台上企业专家、毕业生、教师、实习生均可以上传资源,教学过程中大家在平台上解答问题的帖子、讨论区的记录也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电子版的实习教程建设者众多,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形成顶岗实习课程“大数据”。通过网络平台,电子实习教程里不仅仅包括学生大一、大二学习过的知识和以上所描述的计算机类专业就业领域的知识,还包含了最新的IT技术、其他专业相关人员所上传的人际沟通、心理学、职场励志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下班后在电脑上,或者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登录并观看教程,在这个顶岗实习平台的开放大学里进行远程学习。
3.远程教育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进入网络与移动学习的时代。远程教育的优点之一是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网络远程教育给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学习或者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实习的岗位有很多类,行政、设计、开发、销售、管理等,需要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顶岗实习平台上不仅仅包含了计算机行业的知识,学校其他专业的远程教育资源也在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顶岗实习中岗位的需求进行学习,如此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总有一个会适合学生的需求。
4.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管理
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来保证顶岗实习规范、科学、合理、有制度地进行。这套办法必须落实到具体地方、具体人员、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才能有效地为顶岗实习服务。(1)制度完善,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责任制度,实习安全管理等;(2)责任落实,专业教师、企业责任人的奖惩制度,课程资源建设量化管理等;(3)岗位监控,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习规范等。
学校应该有专项的实习经费用于顶岗实习平台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支付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酬劳,以及专业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所产生的费用等。
5.考核与评价
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和评价体系是实习指导规范管理和实习质量的保障。考核标准能衡量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是否达到了目标技能,校企合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成果,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实际操作是否熟练,岗位技能提高程度,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考核学生完成实习指导表、鉴定表、实习记录和实结等一系列材料的情况。在学校顶岗实习文件规定的评价基础上,对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指导态度、顶岗实习检查力度、学校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作出评价。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计算机行业有各个领域举行的大赛,学生在实习的过程是否参赛获奖,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有了考核和评价,顶岗实习信息反馈是关键。在平台上延续评教系统,开放顶岗实习信息反馈端口,学生随时可以登录平台反馈企业对其的指导和管理,反馈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他们实习过程的检查、关心和指导情况等。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学校、企业和教师就能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情况,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及时调整一些教学指导工作,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职业技能技术的升级非常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随时保持着“一桶水”。特别在高职院校,注重工学结合和实践性教育,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提倡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让“产学研一体化”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1.团队的组建
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顶岗实习的地方,不仅有校企合作企业还有自主寻找的企业。人员和实习地点相对分散,增加了管理和教学的难度,更需要有一只高效的顶岗实习指导团队。学校应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指导机构,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把学生正在实习的企业统筹规划,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合作力度和管理效率。
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顶岗实习课程,辅助完成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实习进度安排,督促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平台上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鼓励学生参与论坛讨论,多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上传平台,并解答学生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定期到企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与学生实习中的直接负责人沟通。
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一起完成实习指导、实习鉴定、考勤考核、业务能力的提高等工作。而在学生自主寻找的企业中不能过多要求企业负责人做哪些工作,不做哪些工作,但企业也希望聘用一名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可以和他们多沟通,提出学校对实习生的要求,争取把他们发展成为校企合作的对象,向其源源不断地输送顶岗实习学生。辅导员通过E-mail、qq、qq群、微博、微信、电话等各种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感情和生活,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遵守工作制度和规范。
2.教师技能培养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让专职教师定期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更新和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应用水平。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相关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鼓励教师获取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专业能力资格证书,不断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与企业专家、骨干教师沟通、交流,不断地反省和总结,提高科研能力。及时了解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动态,学习计算机类优秀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专业素养。
3.企业资源建设
现在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大多来源于培训机构,在未来,高职院校将是主要的供给方,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这项计划的重要途径。建立师资队伍的目的是在高效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指导和管理工作。良好的企业资源建设是做好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校企资源共建共享。计算机类相关专业需求的岗位较多,实习相对分散,不能像机械、旅游、电子行业能集中实习,需要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需要更多的企业资源。
四、小结
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比较动态化,会根据学生实习岗位、企业文化、学生自身特点等发生变化,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如何进行适度调整,使顶岗实习变得更加高效,是高职教育一直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畅.高职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策略的探究[J].成人教育,2012,3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