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1.1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与工作实际结合太少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与本科、研究生毕业设计要求不同,更加注重其实践性。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理论性内容偏多,有些文字材料甚至是教材内容的搬家,使得毕业论文学术味太浓,这和高职类毕业生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1.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较普遍

大多数院校都将毕业论文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实习的关键时刻,好多学生工作压力大,毕业论文写作精力严重缺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很多类似的论文资料,有些学生为了图方便,将网上获得的论文资料直接复制,严重破坏了论文撰写要求的严肃性,不能起到毕业论文对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1.3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少,论文专业化水平低

目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本科学校毕业再到高职院校工作,自身专业实践较少,在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时导致理论性题目多,专业性强的题目太少,论文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针对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更加认识到毕业设计应改革现有毕业论文这种单一化形式的现状,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2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通过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作品、服务流程优化方案、营销策划方案等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的毕业设计形式改变了论文的枯燥性,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性更强,起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作用。

2.1撰写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是与专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论文撰写途径,进行毕业设计创新的良好方式。实习报告通常是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及工作内容,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实习心得体会进行写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的抄袭,与实习酒店结合紧密,更符合就业导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

2.2设计毕业作品

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需要,为更好检验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毕业设计可以进行作品设计,例如进行酒店主题宴会设计。主题宴会设计一般由主题宴会花台设计和菜单设计两部分构成,两个部分都必须全部完成。主题可从商务宴、寿宴、婚宴、等任选其一。首先宴会设计要利用实习酒店自身优势,凝练主题,同时要注意分析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顾客需求,深受顾客欢迎的主题宴会产品,主题宴会设计要融入现代服务理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好花台、餐具、桌椅等,要求所有设备设施要与主题一致,注意整体的协调性。菜单也是宴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名称要体现宴会主题,要注意菜品的营养均衡,菜肴的品种搭配,结构合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分组完成体现工作的协作性,要求学生形成文字说明材料并利用PPT进行宴会设计的总体展示。

2.3撰写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学生结合实习酒店自身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酒店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服务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应以宾客为导向,体现整体服务的思路,例如有的酒店在客房服务流程的设计中,专业化分工过细,造成客房业务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由几个部门分别运作,人为地破坏了对客服务的连贯性,造成了部门间工作效率低,完成一件工作常常要经过许多部门协调配合,否则就不能正常完成,客房的工作人员多是招聘一些中年妇女,这些员工流失率较高,员工培训与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针对酒店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写出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对客房部的一些部门进行整合,提高员工待遇,组织机构扁平化运作等等,这些服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措施对加强酒店管理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4撰写营销策划方案

酒店营销策划方案是酒店在市场销售和服务之前,为使销售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各种销售促进活动的整体性策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分析营销策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制定系统的营销计划及实施方案,及时评估营销效果,帮助酒店规避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制定圣诞节营销策划方案,确定营销策划主题,明确市场定位、制定产品价格、选择营销渠道、设计促销方式等,帮助酒店增加客源,提高经济效益。

3毕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3.1选题要结合工作酒店实际及岗位需要

不论采用哪种毕业设计形式,题目的选取一定都要结合实习酒店的工作情况,结合自己的岗位去写,有些题目可以和酒店经营管理人员结合共同拟定,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毕业设计内容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3.2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考核

在毕业设计考核方面,应该改革传统评价方式,由实习酒店兼职教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核,并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的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能将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实习任务、岗位工作内容等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实习单位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实习酒店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毕业设计给出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3.3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不可避免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根据酒店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一方面,2009年至2012年,酒店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2011年,酒店人才需求量同比增长74.37%,2012年同比增长64.32%;另一方面,求职人数增长缓慢,2011年同比增幅仅为12.23%,2012年同比增幅仅为27.92%。显然,人才的需求量大于人才的求职量。从人才供求比来看,2009年至2012年,人才供求比一路下滑。由此可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酒店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2014年5月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2013中国酒店投资展望报告》,指出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量以1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其中,五星级酒店的客房供应量发展势头迅猛,复合平均年增长率为20%。相比2000年,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和客房供应量均翻了五倍。截至2012年末,中国共有星级酒店1170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54家,四星级酒店2201家,三星级酒店5545家,一、二星级酒店3306家,共提供客房超过157万间。由此可以看出,酒店业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与此同时,酒店业员工的流失率越来越高。统计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45%。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的33家二星至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调查得知,近5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达23.95%。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缓慢,没有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第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第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大,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尚不完善。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013年,酒店管理各层次专业人才招生约13.3万人,毕业生约12.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本科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902)的高校有104所,全国共招生7533人,毕业766人,在校1.49万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有1067所,共招生4.73万人,毕业4.95万人,在校14.56万人;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近1000所。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共招生2.53万人,毕业2.54万人,在校7.19万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5.13万人,毕业4.59万人,在校11.85万人。虽然酒店管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在职业规划、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1.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度过辛苦的基层工作、克服社会地位低等一系列尴尬局面的精神支柱。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对职业目标及其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学生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掌控,使他们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以便节省时间和精力;它还可以对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促使他们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努力进取。

然而,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更不用说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些高校虽然为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鉴于此,高校应该认识到职业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建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2.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脱节

目前,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具体教学严重脱节。有些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能给予学生相应的实践锻炼和技能保障,致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不能直接胜任管理人员的尴尬局面;有些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基层服务人员,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对未来就业的期待过高,当真正从事酒店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对服务业缺乏理性认识,最后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

3.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太强,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服务水平和其他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致使很多毕业生进入酒店工作后,无法快速适应新工作角色,缺乏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与客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主管的人际关系,也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认同度低,职业忠诚度不高。

4.培养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而是和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一样,大规模地培养同质人才,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同质性强,专业性差,特色不明显。

5.高校不重视培养评价结果

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必须经得住利益相关者的检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而言,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就是酒店。但现在,高校不重视培养评价结果,只一味地按照自身的条件来培养学生,这就导致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不能胜任专业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措施

1.明确职业规划

高校的职责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为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因此,高校应了解酒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并及时将酒店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合理定位。

此外,高校还应不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为学生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建立完善的职业化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设置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内容突出且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课程,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完善课程设计

第一,高校应加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弹性,打通各专业的基础教学,以模块构筑专业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酒店业务流程的结合、教学内容与酒店岗位构筑流程的结合。酒店管理的课程可以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等组成。

第二,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时,突出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就业做好铺垫。

第三,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可靠的实习机会,并辅导和跟进实习过程;完善实习学分认证制度,突显实践学分的重要性。针对就业环节,高校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求职技巧培训选修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单位和就业形式。

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校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

高校应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专业实践。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系每年都会安排专职教师陪同学生实习,教师在带队期间能获取大量的酒店信息,进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4.实施知识相关者评价

瑞士的洛桑模式和澳大利亚HOSPITALITY培训包模式之所有受到世界各地的认可和好评,主要是其输出的人才符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于大学而言,其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知识相关者,是指以知识相关者组织为依托,与知识有关的人员,包括与传播知识、发现知识、转化及运用知识等过程有关的主要人员。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关系分析

通过高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陈述,可以尝试分析该体系当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酒店实践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处于该实践体系的中心地位的只能是目标体系,其直接决定了余下子体系的构建,是该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三大体系都是围绕着目标体系来具体实施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原则分析

1)工学交替。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尽量以实习为主线,上课来深。通过课程教学,安排与高职酒店管理相关的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通过实习,借助理论指引,必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相关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

2)岗位轮换。学校要在实习之前与酒店进行相应的沟通,确保高职学生在实习期能够进行一次或几次岗位轮换,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酒店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轮换,可以使学生增强实习效果,增加实践的接触面。

3)专人监控。要设立一个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及时的与酒店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同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后的生活、思想、工作等进行帮助和指导。

4)动态多元评价。在学生的整个实习结束后,其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指导教师、酒店方、学生三者要有机结合,形成多远的评价主体,评出优秀实习生,得出实习鉴定。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具体方法分析

1)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我国高职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情况下无法与实际相联系,学校及专业负责人必须要顺应酒店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目标设定必须以能力为本质,即实行能力本位教育。本着尽早安排,多用途使用的原则,使得实践教学能够真正的在全真环境中实行。此外,在顶岗实习之初,学校要做好联络相关酒店的工作,尽量寻找不同类型的酒店,如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社等都可以参考。同时,最好允许学生自己联系酒店,给与其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改善高职校内实践设施设备。要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的流行趋势,增加更新目前校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如前厅模拟大堂吧的构建、酒窖的构建以及餐厅等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派上日程,并做到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起期间,酒店专业教师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要尽量多安排一些与酒店行业直接接触的实践性任务。如让学生对周边的各类型酒店进行调查、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由教师带队去相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交流考察,让学生切身感受酒店的真实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酒店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尝试构建新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起三级体系:第一级为基础体系层,第二级为提高体系层,第三级为发展体系层。

1)基础体系层。基础体系层主要是包含了高职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等。其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酒店相关知识如旅游行业知识、外语、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等。使学生对整个旅游大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从而为第二层体系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通过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边的酒店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包括酒店的运营、制度管理、人事体系等。

2)提高层次。提高层次是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目标,一般而言,随着就酒店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得学生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能够胜任中高级管理岗位。据此,应该开设的基础课程的实训项目有:礼仪训练、前厅技能实训、客房技能实训、前厅相关软件的使用、客房服务能力实训、餐饮技能实训等,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发展层次。发展层次主要是指为了最终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而制定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它对于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施起到了具体的导向作用。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部分。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环节是在学校、学生和酒店沟通后由酒店统一安排实习岗位,主要集中的酒店的三大部门即:前厅、客房和餐饮。学生进入酒店后各方面都与在职员工相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践,从而充分锻炼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适应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小结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思路 实施保障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教学活动的实验、实习及实训等。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检验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等转化为实际的技术和工作能力,从而适应行业及职业发展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属于应用型、职业性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践教学不仅满足于验证理论教学的成果,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当下本科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构建“真实环境”认知实践、“洛桑模式”工学交替、“带薪顶岗”专业实习、“康乃尔模式”研究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并阐述其实施保障措施。

1.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酒店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教育既不同于基于技能培养的高等职业型教育,又有别于高等理论研究型教育,主要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满足酒店行业实际需要,即熟悉酒店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系统掌握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职业素养和管理理念,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职业经理人。因此,要求高校酒店管理教育由原先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相结合,构建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基本技能层次:“真实环境”认知实践

酒店管理认知实践是专业基础课,旨在强化专业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在第一学年上学期,学校分别选择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豪华酒店安排学生见习,参观考察,要求学生亲身参与酒店一线对客服务工作,主要实验内容包括酒店服务礼仪、中西餐服务知识、酒水知识、前厅操作知识、客房服务知识等;要求学生观察酒店内外环境,关注酒店产品,熟悉企业文化,增强酒店融入感,使学生初步掌握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熟悉酒店的基本运作。这一层次的实验内容与理论课程结合紧密,研究方法主要是演示、观察和验证。

2.2专业技能层次:“洛桑模式”工学交替

“洛桑模式”工学交替是认知实践的后续发展,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的三、四学期,分为两步:一是将专业课程与酒店工作岗位和岗位群相对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出若干工作板块,教师边讲授边操作,教师充当管理员,学生充当学生服务生或顾客角色,按照酒店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演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设计并展示。二是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进入酒店,按照酒店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现场“体验式”实习,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前厅、客房、中西餐、宴会服务与基层管理,让学生充分接触酒店,进一步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侧重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能力。

2.3综合技能层次:“带薪顶岗”实习

“带薪顶岗”实习是指将学生安排在酒店的某一岗位上,在指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和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六学期、第四学年的第七学期。与普通实习实训有所不同,带薪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履行员工基本职责,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中、西餐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管理、宴会服务与管理、酒吧、茶艺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管理,了解和熟悉酒店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上岗就业积累经验,也给酒店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让酒店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2.4创新创业层次:“康乃尔模式”研究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

“康乃尔模式”研究实践以校外实习基地(酒店)为平台,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学生分散联系实习和就业单位,教师跟踪、指导学生参与酒店经营、策划、营销等管理方面工作,教师与学生搭建起的酒店管理与研究“共同体”,研究实践包括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涉及酒店客源市场的调研、酒店员工、客人满意度的调研、酒店成本控制体系的研究、酒店市场营销策划等,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分析报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整个学习期间相关知识的梳理和观点创新的环节,老师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设计)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并能够将理论论文的观点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中。

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3.1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实践环境主要指校内实验设施设备和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践环境主要指基础实验室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模拟酒店前厅、客房、餐厅管理实训。校外实践环境是指与一线旅游城市的知名酒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其成为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基地,保证不同阶段实施实践教学的需要。

3.2改革实践课的考核、评价制度

改变以实习周记和实结等感受性记录为考核依据的做法,要求学生围绕工作过程逐一梳理具体实习岗位的工作细节,客观反映实习岗位的工作步骤、流程、要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学生自我考评、实习酒店考评、指导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

3.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倡导教学科研一体化。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去国外进修,或到品牌酒店企业挂职锻炼,了解酒店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聘任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酒店企业精英担任实践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酒店人才是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酒店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构建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关系到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深入性,关系到学生择业的正确性,需要学校、酒店、学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胜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究[J].旅游纵览,2015,(7):276-277.

[2]于世宏.教育云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2015,(1):45-46.

[3]李萍,薛兰兰.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专业实习角度分析[J].消费导刊,2014,(4):193-195.

酒店管理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2+1”教学模式 顶岗实习

注:本文为内蒙古财经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育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研究》系列论文

一、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4年招收第一届学生以来,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理论与方式的探索,发展到现在,我们从制度到操作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从理论层面上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理论制度的保障。首先,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重新修订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案中,实训教学内容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实训教学课时分别占到教学总课时的52.03%和52.23%,均高出我院高职教学方案中实训教学课时占总教学课时50%的要求;其次,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实训内容完后成学生必须上交相应的实训报告,老师经过认真批改,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专业教师参与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中均设置了大量的实训内容,充分体现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依托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职业学院酒店管理教研室于2009年7月负责改造和扩建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实训室,实训室涉及了酒店前台、餐饮、客房等各部门的实训内容,可同时容纳约100名学生进行练习,主要完成《餐饮服务技能》和《客房服务技能》两门实训课程。通过讲授、演示和练习等方法,学生掌握了餐巾折花、中西餐宴会摆台、斟酒、前厅预定、做床等基本技能,在寓教于乐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为了配合部分专业课程的需要,我们购置了大量的实训设备。这一方式更好地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也得到了学院相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以校企合作方式为代表的校外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校外实训教学主要体现为从2008年正式开始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截止到2012年9月,我们已经成功地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酒店管理公司、呼和浩特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呼和浩特市喜来登酒店、内蒙古国航大厦、内蒙古兴泰(国航)酒店、内蒙古金仕顿大酒店、内蒙古博曼海航大酒店等用人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并先后输送五届共301名学生到上述几家酒店进行为期四个月到八个月不等的实习,使得学院、学生和酒店三方都获得收益。现在我们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方面已经进入了“多中选优、优中选精、精中选择对学生待遇和发展更有利的”这样一个阶段。与此同时,学生对于酒店行业的认可程度也不断提高,每年实习完成后留在酒店继续工作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直接体现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每年超额完成学院制定的就业目标,均达到90%以上。今后,我们还将尝试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例如“学生的定向培养、酒店类专项奖学金的发放等”。目前,这一事宜正在洽谈过程中。

(四)“2+1”教学模式的成功引入

为了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和符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参考先进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成功运作经验,我们2009年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在职业学院各专业中创新的把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从 “2.5+0.5”模式调整为“2+1”模式,即学生在三年学习生活中,前两年为校内理论课学习,后一年为校外实践课学习,并且我们将学生实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分别为“一年级的认知实习,二年级的顶岗实习和三年级的毕业实习”,这样将更有利于今后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比较不同的是,其他院校多将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二或者第三学期,但这样实行的后果是学生返校后的理论课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和保证。通过研究,我们把这一阶段放在了第五学期,这样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将直接进入到毕业实习阶段,一方面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于酒店行业有了正确的认识,方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五)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实习工作进行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立专门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由职业学院分管院长、经济管理系主任,旅游与酒店管理教研室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即班主任组成,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实行“领导指导、教研室主任落实、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管理方法。

2.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对学生实习内容和考勤制度等进行具体规定。

3.实行“实习与毕业挂钩”制度

学生实习结束后,应填写《内蒙古财经学院学生毕业实习考核表》,该表一式两份,分别由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实习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学生实习考核不及格者,不能按时毕业。

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改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用人单位对于实习生和毕业生都给予较高评价。同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堂实训多流于形式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布在各门课程中,但由于总课时数有限,增加实训课时的同时必须要减少理论课时,这就会出现理论课时不够、内容讲不完等情况,所以很多老师就把实训内容安排到课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影响了效果;其次,很多专业基础课程,例如《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等操作性要求较少,仅仅是为了提高总的实训比例而安排实训内容,结果使得这些课程的实训只能停留在“案例教学”上。第三,部分课程实训内容的落实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例如,前厅操作系统、餐饮收银系统等。以上几点共同导致了很多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流于形式。

(二)专业教师实践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条件。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五名专任教师,承担着三个年级共23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势必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只有两名教师曾在酒店任职,大多数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如果从企业聘请相关工作人员,又会因为时间不规律、教学方法不规范等原因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多数实习环境与理想落差较大

在参与实习的学生中有部分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工作充满憧憬,认为自己可以在酒店行业有所作为。但我国目前大多数酒店存在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人事关系不够和谐、接待对象层次差别较大等现象使学生与课本中了解到的酒店场景产生了巨大落差,严重打消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加之酒店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校没有及时发现和缓解,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感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2.学生主观能动性不高

实习学生在酒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专业知识在酒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学生批评是家常便饭,表扬是凤毛麟角,精神鼓励的匮乏令其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第二,多数大专院校对学生实习采取强制措施,学生实习不能顺利完成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毕业。迫于无奈,一些对实习工作不感兴趣同时又不得不去参加实习的学生就会在实习单位采取各种方式来逃避实习或中断实习。

三、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结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学校和酒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方面

1.专业认可度较低

我院现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可以转专业或者虽进入不了理想专业但可以进入财经大学的心态来学习的,对于专业教育缺乏基本的兴趣。还有个别学生虽然对本专业充满希望,可是行业现实要求必须从一线服务员做起。随着学生在服务岗位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学生所感受到的来自于社会和家庭偏见的压力就越大,一些家长认为子女经过了几年大学教育之后仍去酒店从事服务工作,感觉很没面子,也很不理解,社会也通常认为服务员属于较低层次的工作。这种观念和情绪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2.学生吃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90后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进入酒店工作后,如果赶上酒店旺季,学生没有经过过渡期就直接从事重体力劳动。例如,餐饮部门10小时左右的盯台、客房部门一天14个房间的打扫等,很多学生都无法适应。并且学生实习之前很少接触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面对酒店复杂的环境时,很难自如地处理与领导、与同事和客人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方面

学校在管理和组织方面存在漏洞。首先,学校要求提高实训教学比例,但大多停留在表象,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实训教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以至于很多情况下所谓的实训教学成为老师偷懒、学生缺勤的借口;其次,作为财经大学的二级学院,职业学院评价教师的标准更接近大学的要求,重点放在了科研方面,实训教学成绩如何与老师职称评定、工资定级无关。因此,专业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实践教学;第三,如前所述,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执行不严格。特别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证挂钩制度”一直没能很好执行。很多学生没有参加或没有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但迫于各方面压力,这些学生仍然能够顺利毕业,在学生中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酒店方面

1.酒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呼和浩特酒店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目前全市共有五星级酒店五家,四星级酒店九家,其中香格里拉酒店、喜来登酒店和假日酒店属于国际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不少漏洞。其余酒店多为土生土长,或多或少存在各种管理问题。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后,经营理念的不同、管理水平的差距和管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该酒店和行业的认可度。

2.酒店对于实习学生定位不够准确

大多数酒店,包括高星级酒店接收实习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酒店短期内人力不足问题,往往将学生安排到工作最辛苦、员工最短缺的部门,没有从长远角度看到实习生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也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花菊香.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文萃,2011.2

[2]韦彩萍.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