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 教学实践 市场需求
一、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最新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
作为以internet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其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又是商务平台工具的重要体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而美国2006年8月网上购物的比例已达到了71%。
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额为30亿美元,2000年为900亿美元,到2001年达到1200亿美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8000亿元。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交易规模已由2000年的771.6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75亿元,年增长速度45%以上。
据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
二、国内高校电子商务建设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涉及面广,实践要求高,但其在我国发展时间却很短,这使得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可谓处于“年轻”状态。WwW.133229.CoM所以关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教学内容应如何确立,实验方法应如何改进等一系列问题便接踵而至。
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技术、物流等各个方面,所以各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定位就未明确,无法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正因为该学科的交叉性,而被部分学校理解为简单的“学科拼凑”。以至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面临择业时出现,“找技术类工作不如it类专业,找商务类工作又不如管理类专业”。尽管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我国需要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大学生平均就业率水平。
其次,教学教材良莠不齐,电子商务这一概念由国外引进,因此现在高校书籍来源一是国外原版引进或中文翻译,二是国内学者自己编著,第一类教材可读性不强,甚至有部分学校为求与国际接轨,强制引进原版外文教材,而不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以至于学到最后,弄的学生云里雾里。第二类教材也大部分是由国内学者参照第一类教材编写而成,一些概念和理论过于陈旧,笔者曾经历过,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过程中学校用的教材竟然还是90年代初出版,像这样一门富有时代特征的学科,很多过时的概念和技术在现如今很难与实际要求相适应。另外国内大部分教材也都局限于概念的介绍,至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否适用,交易细节等则很少有见涉及。
另外,专业教师的缺乏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建设的一大瓶颈之一。现在教授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中大部分是从事其它专业的教师,如it类、管理、经济类等。笔者曾亲见一位老教授在给学生讲授“商务网站建设”课程时,竟全程使用课本附送的幻灯片,一门操作要求如此高的课程,竟被生生演化成理论教学,而衡量该门课程是否达标的标准,也就是一门名词解释的考试。
实践教学的缺乏,使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又恰恰是目前高校最主要的培养形式,教师努力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也是影响学生最终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市场需求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
据2004年,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cciebs china)对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15是,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
电子商务按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定义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通晓商贸理论与实务,能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商贸活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按层次又可分为操作层、实施层、决策层。据上海市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需求调查:目前的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主要集中在企业领域,而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最集中的领域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通过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信息(77.54%)、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沟通(72.03%)、订立电子合同的比例很低,只有16.53%。而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具体知识与技能主要按需求的优先排名有:第一位信息资源管理、第二位企业战略管理、第三位客户关系管理、第四位项目策划、第五位资本运营管理、第六位市场营销、第七位网络营销、第八位项目管理、第九位电子支付、第十位标准化管理。结合图表调查情况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整合的发展方向,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技术方向转向复合、实践型。
四、相关问题应对措施
首先,应明确专业方向,各高校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方向分为商务或技术类,并分清方向的重点教学方向,在开设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制定的电子商务专业10门核心课程: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管理、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和电子商务经济法的基础上再突出本学校的优势和其它学校之间的差异。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发展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增加实际操作锻炼能力,引进师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而不要只是停留在教师资格水平上,应重视教师的实际操作应用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主体,培养适合市场实际需求的人才,突出本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突出性。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人数的增多,电子商务这一便捷的、全新的活动方式,必将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熊励.上海市电子商务人才调查报告[r].互联网,2006,6.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平台以及各种传感器,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来源和承载的主要方式,互联网上的数据量正在呈现每两年翻一番。未来,大数据时代将会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等各个领域,而电子商务将无疑是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以阿里巴巴为例,从2010年到2014年,淘宝和天猫双十一单日成交额分别为9亿、33亿、191亿、350亿、571亿。根据国家商务部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4)》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增速(28.64%)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7.4%)的3.86倍;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50%;通过信息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占GDP增长约0.8%。所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突显了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紧缺性。
1、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赢动教育共同调研和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就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超过1680万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会有半数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寻求发展,未来庞大的人才需求将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存量的不足,从而拉大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报告显示,目前有37.68%的电子商务企业急需电商运营人才,有28.5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有17.39%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有18.84%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足的鲜明对比下,我们不难发现电子商务人才供求脱节的原因既有来自电子商务人才自身方面的,也有来自企业的。从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不仅缺乏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状况的了解,而且动手能力比较差,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即使是从事了多年的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也很少会在该领域有所突破或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持之以恒。从企业方面看,急切的求利态度,缺失的发展氛围,以及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电子商务人才新手难以入门,老手不能稳定工作,结果造成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恐惧症,削弱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有效需求。尽管如此,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还是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结合企业需求来进行培养相应的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将有利于缓解企业对电商运营、IT技术、美工、网络推广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缓解一线城市就业压力,拉动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2、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2.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想
坚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观念改革和教育思想为先导,注重应用与研究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子商务活动和专业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运用,破除固守原有的技术培养手段,尝试对“应用型”和“素质型”人才进行突破和创新的培养,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和真实项目实践等多层面的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当前企业和社会前沿信息的接触,促使高校保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2.2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实践
(1)探索建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1+2+1”模式”
因为电子商务专业较为注重实际应用技能,企业对毕业生往往要求其能更快的上手,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减低其人力资本。因此,在结合电子商务应用的特性之后,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应该是促进实训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通过1年基础课程学习,2年专业课的创新“OandO”模式(线上线下模式),1年企业专业定向实习,即“1+2+1”模式,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更多时间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方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企业中,学习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和业务,实现“零距离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2)研究建立数据模型
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纷纷利用大数据来谋求自身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很多高校也在根据社会的发展开设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然而其在专业培养计划设计上往往偏向于热门专业,缺乏对电子商务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数据的收集、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能更好的为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依据。前期的数据收集主要分类采集社会对电子商务总体环境的要求、岗位供给等需求;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素质等的需求;学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数据;学生信息、兴趣、技能偏向等数据。
(3)探索研究“OandO”模式(线上线下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然而大部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能突破企业挂名、高校自主培养的方式。通过大数据模式,将打造一个多层面的企业-高校-学生三者的信息平台,建立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学生可以在“2”模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电子商务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了解电子商务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而企业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高校平台参与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在后“1”模式的实习过程中,高校、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技能水平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和适应情况,进而使高校和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
3、结束语
一、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研究
(一)金华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调查
金华作为传统商业模式的热土,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在当今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热潮中,孕育出了一批明星院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义乌工商学院。该校以创业、创意为特色,以网商培训与教学相结合为抓手,经过多年的经营建设,学校已经形成良好的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氛围。据统计,学校学生课余一年创收2500多万元,60%的在校生生活费用自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对金华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义乌工商学院等高校200名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取得课题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目前金华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金华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者的专业背景主要是经济管理类,约占72%;创业者主要经营服装类产品和化妆品,分别占32%和21%;创业者启动资金在一万元以内的占84%,启动资金在五万元以上的仅占2%;月均销售额主要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之间,占54%;创业雇用人员数量上,集中在雇佣2-3人,占58%;在淘宝网上从事创业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比例达94%;32%的电子商务创业者的创业目的是为了“挑战自我”,24%的大学生创业者把网络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二)金华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环境分析
1.国家政策扶持。总理在2010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物物交换,使人们有望逼近零库存、零废品、零附加交易成本的全新时代。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浙教办学《2009》80号)文件中,对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从认定对象、认定程序、认定标准、相关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就业形势严峻。近两年每年中国大学生新毕业生超过650万,今年更是达到了680万,加上往年毕业尚未就业的约150万名大学生,今年总共超过80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以后如何才能生存,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等现实直逼大学生,创业不失为一种体现个人能力、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创业具有门槛低、投资低、见效快的特点,是大学生最佳的创业平台。
3.行业发展迅猛。自2004年中国的电子商务真正起步到2008年以后的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广大消费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7735.6亿元,较2010年增长67.8%,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商务创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大学生创业的一片“蓝海”。
4.地方资源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丰富的货源以及方便快捷的物流优势为金华地区高校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制约因素
1.竞争日益激烈。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上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电子商务创业人数以一种惊人的趋势显现,相信将呈现激烈的竞争趋势。而大学生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早已走上社会的人群来说,面临这样的威胁会相对更加严峻。
2.交易安全性缺乏保障。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商务活动,大量商务信息通过互联网在计算机系统存放和处理,而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将会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网络交易安全性缺乏保障,很难保证不会造成顾客网上支付的资金流失,虽然各交易平台推出了众多的交易媒介,如淘宝网的支付宝等,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法律条文尚不完善。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不完善,如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问题在网络上不能够完全有法可依,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发挥创造力,局限了大学生的创业领域,大大制约了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开展创业。
(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成功要素
电子商务对计算机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在大学里,计算机是一门必修课程,会对学生开展一定的计算机培训课程并且会要求大学生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大学生都普遍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操作一般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都没有问题。并且,当代的大学生都十分注重鲜明个性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品味,对于商品和时尚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相对较强地把握市场动态和潮流趋势。
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冲破了自身思想上的束缚,上大学不再局限传统思想上的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白热化、待遇的民工化、毕业就是失业已成事实,因此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创业。义乌工商学院也特别重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培养学生先打工后创业、人人皆能创业、创业是更好体现人生价值的意识,通过专门的创业课程和实践指导,提升优秀创业学生的企业家素质,培养“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
(二)电子商务创业使大学生对网络有了重新认识。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过程将虚拟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使其对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网络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虚幻的、杂乱的、不可信赖的、可以放任的世界,而是一个有规则的、受约束的、诚信的、可靠的现实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络不仅是很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是一个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资源平台,这个平台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广阔和更富有意义。
(三)电子商务创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互联网鱼龙混杂,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利用虚拟网络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活动,是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创造经济价值,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网络资源为我所用,这是一个摈弃糟粕、汲取精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
(四)电子商务创业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网络来开展工作和学习是习以为常的事,然而这种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只是其中一部分。
三、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影响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当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已开展的如火如荼,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等。然而,学生所设计的创业计划虽然很漂亮,但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无法通过经历创业实战给他们带来更多收获。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校企联动的电子商务创业实战等类似校园活动,能使创业教育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得以有机结合,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积极就业。近几年电子商务创业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生时尚的就业渠道。据统计,义乌工商学院目前的学生中,有15%的学生是以老板身份毕业,13%的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2010年,该校在第七届网商大会上获得“最佳网商摇篮”的称号。
(三)繁荣电子商务,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在电子商务创业之前,对于涉足哪个行业,在什么载体上运行,需要对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有深刻和专业的认识。此外,在网店日常运营过程中,学生店主必须对整个电子商务流程了如指掌、娴熟操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或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或为电子商务消费者,不管是哪一类,都将为中国电子商务注人充沛的活力元素,进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 工学结合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的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据《2009年阿里巴巴企业名录》统计:我国第三季度31个省市共有201万家企事业单位,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开展网上贸易;各种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正在井喷式的增长。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起步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培养模式还不成熟,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类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抱怨找工作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培养计划相结合,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目前大概有接近50%的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据人民日报报道,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大约20万人,据调研机构IDC预计,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达到966万人。由于电子商务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使得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实际工作中,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有基层和高层之分。具体有技术类人才岗位(网站策划员、网络编辑员、网站设计与开发人员、网站美工人员)、商务类人才岗位(网络营销员、外贸电子商务员、网站运营员、网站推广)和综合管理人才岗位(电子商务项目经理、电子商务部门经理)。在招聘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往往愿意用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技术操作,在这个岗位上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没有优势。通过分析和研讨,我们学样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是“技术为辅,商务为主”。通过两年实践,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有了较大改观。
二、重组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岗位,我们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重点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人员、电子商务交易人员、网站推广人员、网站运营人员、电子商务客服人员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等电子商务操作型岗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学习领域,依据学习领域形成了对应专业课程。
三、串并结合的教学模式
要使工学结合产生实效,必须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工作岗位,了解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从而阶段性的检验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水平是否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以工促学”、“以工强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提出采用“串并结合”教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多条主线并行,而在每一主线上又有由浅入深的过程,通过并行与串行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目的。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一方面是教学与实践并行,其一是让学生在淘宝网上开店,其二是让学生在校园网上通过学校的“虚拟主机平台”建设、维护和推广个人网站系统,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采用“先创业、后毕业”的人才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大学生自办“网上商店”的形式,积极与社会融合,培养其创业精神和能力,把理论教学和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锻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程方法对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学习和创业的氛围,对学生今后开展电子商务十分有利。
四、结论
为了达到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教育改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逐渐改变了“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融课堂教学、技能实验为一体的能力、知识、职业型教学新模式,将实践教学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省略/stock/news/zonghe/200911/t2685409.htm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发展
一、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与人才培养困惑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发展异常迅速,已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大约有40%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需要大量通晓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据调研机构IDC预计,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将高达200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截至2006年,全国已有近300所普通高校批准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本专科生达数十万人。
但问题是与教育界高涨的培养热情相比,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了就业寒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70%毕业生就业率。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却不高。笔者认为,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寻求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思路,会造成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信心缺失而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所急需,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一)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造成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理解上有偏差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许多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尽管他们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经过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事实上经过仔细分析,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以上某个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
(二)师资严重缺乏,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性教学欠缺,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
电子商务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一些学校在热门专业的建设上,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就盲目上马,使学校做出一些追求热门,急功近利的行为。各大中专院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在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在实践环节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用性。另外一些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联系这样的实习基地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学生来说,人数比较多,并且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也不能够解决这么多学生的实习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由于师资严重缺乏,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性教学欠缺,造成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毕业生缺乏有效学习和训练而专业功底欠缺,这样的毕业生只能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而被用人单位淘汰。
三、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信心,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
中国目前仍处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尽管如此,在2006年7月17日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赛迪顾问的《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趋势大型调查报告》中预测,到2010年的时候,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可以超过每年1000亿的规模。易观国际研究表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2007年第1季度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元人民币,2007年第1季度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86.9亿元。以北京地区为例,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北京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约为872亿元,电子商务专业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平台企业交易规模近399亿元。近5年来,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提升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达到1000所,但同时,全国仍有65%的企业处于网络营销人才的饥渴状态,在2007年3月份厦门的一场电子商务人才招聘会上,只能容纳50家单位的场地吸引100多家单位前来报名。据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统计,目前仅北京、石家庄、南京、南宁、南昌、青岛、长沙、西安等八地的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就超过2万人。一边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海水”,一边是电子商务人才奇缺的“火焰”,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教育专家为此敲响警钟:未来10年,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多万。应该说,现在不是市场不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问题,而是电子商务人才如何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要的问题。从学校培养电子商务实战型人才,把做传统贸易的业务人员培养成网络贸易高手,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呼唤。
(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以专业评估作基础,专业细分求发展
电子商务是一门集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学科内容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虽然现在教育部批准开设电子商务本科的学校达到了近300家,但是还没有正式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2年教育部委托西安交大为秘书单位成立了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琪教授任组长。2003年协作组制订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课程的指导意见,因为缺乏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强指导性,所以,这个指导意见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学校的具体取舍。在这种缺乏整体统一部署、安排和要求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的制订就出现了错综复杂甚至混乱的状况。这样,难免会出现有些学校因各种原因(比如,对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缺乏认识、对电子商务教学没有经验、师资力量缺乏等等。)为了应付开设此专业、尽快招生的要求仓促制订(甚至广泛抄袭)教学计划,在许多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招生和教学。所以,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现有的办学条件重新评估,督促各办学单位,从学校的专业建设入手,结合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对电子商务专业围绕特定行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设计专业方向,比如,物流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媒体电子商务、汽车电子商务、地产电子商务等,并进一步按企业岗位招聘的原则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专业化细分,如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平台设计、商务网站设计、美工设计);商务型人才(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创业)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如下图)。
(三)普及电子商务理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
大众化的学校很难培养个性化的人才,而要弥补个性化或者说是特色的不足,需要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和努力。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背景下,学习能力是人才自我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尤其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更重要。第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建立职业感。这表现在:尽一切可能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传统商务运作流程及特点,从中寻觅能够与某些电子商务思想、电子商务技术结合的应用环节。第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具备独特性。应当形成自身的一个或多个优势。除了具备全面的电子商务知识和系统的电子商务思想,应该在软件技术、网页技术、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知识及实践、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方面拥有特长。
学校培养电子商务实战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历史证明,任何一个专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不凝聚数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和努力。本文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和正在学习电子商务的学生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