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新媒体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管理;新媒体应用;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秉承“五个对接”的教育理念,就是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标准进行对接、将专业和产业、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对接、学历学位证书与资格证书进行对接,将职业知识和终身学习相对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拓展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们要将旅游管理类课程建设和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强化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信息化课程等手段,达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目的。
1新媒体背景下旅游管理类课程建设的思路
高校在建立专业课程时应该以学生的就业前景为基础,力求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立足于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将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通用性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是在新的技术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移动终端和网络渠道传播信息。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高校可以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平台,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设计出涉及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的课程新平台,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等领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传统的教学平台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高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平台,做到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有序。
2新媒体背景下构建旅游管理平台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时要注意学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对环境的认知,这些属性决定了平台设计的模式,要设计一些基础知识课程,如《旅游业概况》、《语言的表达艺术》和《管理学概论》、《顾客关系与营销实务》等课程,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最专业课程设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基础性平台课程的设置
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进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给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职业性平台课程的设置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职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职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地为后续的学习储备知识。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多种领域,要针对不同的职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3新媒体背景下旅游管理平台课程建设标准优化措施
3.1平台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吸纳最新成果
课程设计不仅仅要重视基础课程还要注意吸收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制定符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对一些职业性的课程要实现课程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案例等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情景教学;第二应该减少理论考试在学生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第三要加强教师对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要着手建立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开放教案、习题、课件等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3.3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
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实践学习的强度,改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专业知识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做到为学生保驾护航,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要做到与时俱进,运用各类技术手段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改革创新,培养出专业性强实践能力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燕妹,亓丽.反思与突破: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2]方芳.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19(05).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3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营销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行更好的营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从电影的创意、传播语境和传播流程来实现营销的目的。微电影作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和快进式的信息消费。虽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产物,但是却发展迅猛,已经从草根制作逐渐成为各大视频网站承载品牌诉求的一种电影模式。
二、微电影广告的内涵
微电影的概念至今没有专业的文献对其进行描述,某些网络资料显示,其为“专门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适合在移动或极短时间状态下观看、具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微型视频短片”。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幽默搞笑、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而微电影广告则是利用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故事情节对某个品牌或产品进行营销。相对于传统广告的拼命宣传,微电影广告则是用故事和创意打动人,在人们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的时候,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视听效果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活性的软植入成为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
三、微电影广告营销现状
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在我国发展迅猛,靠着广告商的赞助,网民的口碑和好评,点击率越高,广告效应越大,但是我们却发现点击率高的微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视频网站的内容需求和广告商们的营销需求一拍即合,使某些微电影走上了过度营销的道路。
1、微电影广告内容观赏价值低。目前,我国很多微电影广告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并没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不乏低俗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观看。
2、微电影传播环境混乱,制作团队专业度低。微电影广告目前的状况是由广告商赞助,制作团队的专业度良莠不齐,致使做出来的微电影的质量也不敢恭维。微电影的传播靠广大网友的分享和转发,也呈现出没有计划性和混乱的情况出现,上传很多不同的版本,甚至许多版本的清晰度不高,造成很多消费者不知权威的身在何处,更不能清晰地了解品牌的内涵所在。
3、微电影广告进入门槛低。微电影广告主要以网络传播为主,互联网的全民参与性致使监管起来很难,在广告传播之前并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查,也没有相关法律的限制,很可能会使微电影处于混乱并最终走向萎缩。
四、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
纵然微电影广告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其营销效果不容置疑,我们应该立足优势,探索出适合微电影广告发展的营销策略。
1、以消费者为主,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消费者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能否打动消费者,创意很重要。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互动则是很好的营销手段。消费者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明星互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营销效果。消费者不仅参与了互动,还参与推广,网民内部的转发数量急剧增长也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最大优势。
2、完善微电影产业链。微电影行业需要商家、视频网站和专业制作公司等多方力量的配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只有在稳定的产业链下,微电影广告的生命力才会更强,微电影广告商的队伍日益壮大,视频网站也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专业的制作公司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从内容、形式和技术上满足不同广告商的需求,丰富品牌的个性,提升品牌的形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微电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强化品牌形象。微电影广告对于品牌的宣传应该是从一性的、长期性的。不能仅仅以产品为宣传中心,应该以品牌的宣传为主。品牌的构建及维护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让消费者无时无刻的感受到品牌的力量所在。长期的对品牌进行宣传,注重品牌形象,品牌文化,融入品牌内涵,使消费者全方位的了解和熟悉品牌。使品牌的理念和产品的诉求结合在一个好的剧本里,以一个动人的故事去帮助消费者理解品牌的内涵。当然,也要把握好微电影广告的度,不能强加诉求,任何消费者都不愿意被营销,应该使消费者不产生逆反心理。
4、整合渠道,多方位营销。仅靠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真正做好营销,需要多渠道多种营销方式的配合。利用好传统广告的营销模式,做好线下营销,提高广告的持续性,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地互动起来,实现立体化的传播,开拓更宽阔的营销渠道。
5、加强微电影广告的监管。微电影广告的平台是开放性的互联网,投放是没有审查程序的,很多微电影广告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应该出台法律法规对微电影广告加以监管,这也是微电影广告得以继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让微电影广告有法可依。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快。微电影广告是新媒体时代网络广告发展的结果,经过几年的发展,微电影广告产生了很多问题,引起无数人的怀疑,我们应该加大各方的合作,为微电影广告的发展步入正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微电影广告向着专业化、产业化的营销道路前进,从而使微电影广告展现更美好的未来,避免昙花一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升民,周艳,赵子忠.媒体策划与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碧清.全面营销传播――新媒体时代营销传播的多米诺变革[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康初堂.“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2.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日语教学;应用措施
现阶段,我国需要大量高素质类日语翻译人士,特别是复合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但由于我国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日语教学重视度不足,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将理论作为讲解的主要内容,缺少一定的课堂互动,致使课堂氛围不佳。同时对于课后实践翻译也不够重视,过于重视口译且忽视笔译,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对日语翻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特热性。但当前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成为当前日语教学方式改革中的一项有力工具。在我国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和融入各个实践教学中,并利用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反馈,对日语教学中新媒体的运用做出更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做出具有参考性的依据和实践性评价。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依照当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作为基础,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各项信息的传播。在学术界及理论界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分析要明确提出,其与传统媒体是相对的概念,在推动人类文明建设中各类媒介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逻辑密切关系,其可以充分运用当前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满足和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利用。在我国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中,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并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很多教师已经着重于各类教学的基本现实条件,引入各类新媒体技术。而新媒体在日语实践教学中不但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还能实现教学预期的目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在利用新媒体传递各类教学信息,在强化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同时,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从而实现学生们良性成长与学习。
二、当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现状
首先,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当前有部分高校在日语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并将日语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表达方面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与现阶段市场发展需求相偏离。在目前中日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日语类的技术管理人才,但是我国未能重视该类人才的培养。其次,高校日语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在高效开展日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都是将有关知识进行机械化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其教学评价也是将卷面成绩为主,使得日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实践内容少之又少,在该类状况下,不能满足当代市场对有关日语人才方面的需求。挨着,日语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我国日语教学体系滞后,所选取的相关课程教材也较为落后,与现阶段企业发展需求很难进行衔接。同时日语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很多,但由于教学设施落后,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满足未来就业需求。最后,校园内的实践培训有很多不足,其教学效果不佳。在与现阶段高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是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中的蛀牙环节,但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致使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日语教学的基本效果。
三、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将整体教学与片段教学相融合
首先,在日语实际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要利用更多精力与实践,关注当代新媒体技术与日语课程教学间的逻辑关系,落实和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等能力,依照学生自身实际状况及需求引导其可以自主学习与查阅,落实后期日语课外教学,并激发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与意见,能够运用日语可以更好地表达其真实感受。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进行日语能力学习时,要积极进行片段式的高效教学,依照日语课程各阶段教学内容和形式调整和创新教学策略,并进行主次分析,实现各类问题的攻克,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与学习,提高学生们学习日语的能力。
(二)雨课堂在日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使用
第一,雨课堂是当前较为广泛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学生可以对手机娱乐及通讯各类功能转为学习功能上。第二,雨课堂还能对日语课堂体系进行智能管控。如老师让学生可以参与自主签到,还能在了解班级出勤状况,在教学中对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提问。第三,在开展雨课堂前,需要给学生一定的预习资料和其他课件以及课后习题等,最后在进行线上辅导及答疑。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学习时间,还能够更好地获取高效课堂应用率。第四,当完成一个主题单元学习时,还可以利用雨课堂开展分组讨论,将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在当前新课改发展背景下,应用雨课堂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改善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习惯,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有益教学方式。
(三)注重微课教学
在我国高校日语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将视频作为主要的载体,并结合某个教学知识重点和教学环节设置更为易懂简短且完善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利用微课制作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于日语相关知识的了解及任职,提升高校日语课堂体系教学工作效率及学习的基本能力。对比传统日语教学模式与内容,微课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很多微视频短小且精悍,可以更好地突出日语学习重难点,还能够在后期运用中实现更加灵活的应用及调整。教师能够依照学生在日语实际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是障碍,重新设计相关食品内容及形式,可以充分体现有针对性且合理性的日语教学模式,保证了丰富且多元化的内容。此外,微课教学还需要将以往的食品作为基础和宜居,将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与以往其他教学资源和模式相比较,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强化各类教学间的交流与互通,并鼓励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强化与学生们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有了解和尊重学生们的整个学习过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平台教学体系。而网上教学要具备支持系统和开发网上课程,以及网络教学管控体系等在实践教学应用功能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教师应充分运用该类教学方式,实现当代新媒体教学的运用,从而确保学生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有价值的收获,调整后期教学方向,并开辟全新的教育教学之路,确保学生们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在实践过程实现其个性化的发展与成长。
结语
总之,在我国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尤为关键,教师应注重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并关注各类教育改革方式的核心内容及要求,强化其各个教学板块间的互通与联系,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确保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日语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吕美佳,黄嘉婧.新媒体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评《新媒体技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25.
[2]王月婷,朱玉萍.新媒体传媒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141-143.
[3]陈唯.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71-73.
>> 新媒体社交文化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新趋势 新媒体在民族院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高校团学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的研究 新时期高校团学工作中的新媒体运用 关于“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中的应用 浅议博客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团学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浅析网络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微信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影响及创新路径研究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学工作探究 新媒体在团青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 论新媒体在团青工作中的应用 网络新媒体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 试论新媒体在铁路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和途径 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团学工作发展 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团学工作初探 新媒体在高校团建工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汤左超.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特点[J].当代社科视野,2010(Z1).
[3] 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82):71-72.
[5]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4-66.
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媒体凭借着它高效、便捷的特点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时间、空间,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模式与方法。但是,高校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它为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针对高校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率先提出。他在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的报告中,他把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等到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就目前而言,新媒体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社会实践。不论是其理论性方面还是应用性方面都已经深入而且广泛的深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了,新媒体会最终扎根于人民生活,也借助生活各个方面使得新媒体存在、发展和不断创新改革其旧有的思维方式体系。尽管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出镜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各学科不断发展中人们对新媒体的认识理解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人们对新媒体的内涵、定义并不能有一个表达清晰、指向明确的表述。在研究任何事物之前,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首先明确该事物的内涵定义才能更利于该研究目的的实现和计划的指定实施,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界定出新媒体的概念,准确把握新媒体这一词的内海以及其所带来的可能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媒体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站游戏、博客、播客、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它们之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态,有的属于媒体软件、新的媒体硬件和新的媒体服务方式。其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当属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本文中所涉及的新媒体也主要指网络媒体和涉及媒体。手机集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这四类媒体的属性和功能于一体,同时还具有其他媒体不具有的独一无二性,所以被称为第五媒体。
2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我们于2015年7月对陕西省的12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的学校:渭南师范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3%。问卷统计分析全部采用SPSS15.0英文版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具体情况如下:
2.1新媒体的使用类型
调查结果如表所示,85.4%的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媒体包括新闻网站、网络视频、博客、微博、QQ等,88.2%的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媒体包括微信、短信、飞信、手机报、手机游戏等,15.2%的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新型电视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
新媒体的出现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其所使用的媒介各有不同。其中手机媒体包括微信、短信、飞信、手机报、手机游戏等最受欢迎,其次是各个网站。手机媒体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手机比较方便快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手机媒体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各种手机APP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带来无尽的乐趣。
2.2新媒体的作用
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在受访大学生中,有76.17%的人认为新媒体的使用丰富了学习资源,有85.49%的人认为新媒体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有62.54%人认为这种新的方式增加了与人学习交流的机会,此外,还有34.45%的人觉得新媒体还有其他的作用:比如可以展示自我、消磨时间等。
本研究的启示主要有:
由于新媒体在如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对高校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创造出新的教育模式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理念上的创新,教育者应当了解并且能够从思想上对于新媒体教育模式的认可,并且能够与时俱进,了解到新媒体教育在时代的重要地位,明白其深刻的时代性。二是从实践方面对于新媒体教学方式的支持与把握,通过了解学习新媒体从而将其与教学课堂结合起来,能够做到更方便、快捷。把握当代主流的文化教育,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更新时代的教育从而向主流教育趋势靠拢。
3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当代是是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更迭变化。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学习方法,新媒体提供的大量资源给学习带来了更大更新的平台,但由于信息的复杂多样,从而给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Ю戳松羁痰母谋洌网络的飞速发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新媒体凭借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替代和传统文化体制进行的一次革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1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18岁到29岁的人群占到了30.4%,在新媒体的用户中,大学生居多,并且大学生人数还在逐年不断的增加,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新媒体将对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不只是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更甚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对于拓展视野,影响思维方式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远远不只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带来的也有对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冲击,甚至于价值观念的颠覆。而由于新媒体以网络为主要代表,而网络具有其很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所以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因此对这些信息的判断不能做到准确合理,从而引发的大学生三观形成,也为社会主义人才建设带来了难度。高校作为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思想政治的起源点,由于其特殊性会优先受到信息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当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的分析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据此提出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教育对策和途径。
4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规范:政府应该提出各种政策,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推进“依法管网”。
(2)学校需要加强引导,青年大学生远离不良信息。因为网络的普遍,有很多不良信息随之传播,这些因素对于有些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要对大学生加强引导教育。
(3)加大市场对高校新媒体的宣传力度。继续完善发展新媒体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高效性,便捷性特点,为当前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当代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筛选信息。因新媒体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并不系统完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市鲇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规范统一其发展模式,借鉴传统教育中的优点,纳入新媒体的发展中去,一点点慢慢丰富完善新媒体,使其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资源。
(4)相关部门应规范改善在网络与数字化信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新媒体特点优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世界,人生在享受新媒体带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被其因不规范方式而传播出的不良文化所影响。高校新媒体在诸多高校中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群体的追捧,究其原因,是新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大学生所需的高速信息更迭需求不谋而合。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化信息呆板、乏闷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更多的让大学生们逃离出这样一种刻板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在拥有更多自由选择权和更多学习方式渠道的天地中,高校新媒体的大学生用户们在体验了这样一种交往和学习方式后,更多的偏爱于新媒体。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大力发展中外优秀文化,让新媒体的大学生使用者们在潜移默化中正确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学会辨识纷杂网络信息中的优劣文化,提高对现实文化以网络文化的接纳和认可度。我们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交往方式与新媒体的交往方式,寻找到一条适合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交往与学习方式,使其既能被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认可,又避免了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
(5)新媒体的发展不应该以取代传统媒体为目标,而是应该对传统媒体的创新与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方面,多元化”发展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以及教学信息技术。灌输式和单一的课堂教学仅仅以学生和老师围绕展开与社会及外界的接触很少,而新媒体技术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另一方面来说,传统的教师教育团队掌握着教育经验和学生信息,因此合理的结合与互相补长则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进行极大的帮助。
(6)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分析判断能力与应用能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应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各个媒介的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媒介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对新媒体的理解不够全面,媒介素养比较欠缺,比如对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媒介判断能力欠缺,利用新媒介学习的水平有待提高,自律意识薄弱等。新媒体的多样性使得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对其功能的学习有所差异,比如不用来学习而是打游戏等。
(7)要培养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的使用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减少他们思考的几率,所以大学生要有效利用新媒体,但要学会思考,不要把它当作一种为自己提供一切的东西。
(8)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不断在各大高校普遍,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应用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报、网站,学生论坛,手机等媒体,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运用新媒体学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及运作流程,掌握信息的传播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用新媒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闫志琴.新媒体―给自主学习插上会飞的翅膀[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14.
[2]张向阳.对学习方法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2224.
[3]向浩.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依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4]王芳芳.手机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速度(上旬),2015.
[5]李江燕.微博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研究[G].华中师范大学,2013.
[6]侯晓舟.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J].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
[7]石晋阳,陈刚.新媒体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
[8]张亚焙.新媒体对网络自主学习影响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