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计划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计划 廉政风险 构建要素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F2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76-02

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因素存在于科研规划、科研立项、项目执行、项目验收和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科研工作者、科技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不良行为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对于保障科技计划管理中的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国内文献简述

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渐渐增多。葛平(2010)分析认为,项目审批是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存在着人员风险、程序风险以及体制机制风险,应该从排查确定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推进制度创新、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加以防控。张臻(2011)认为,虽然系统内部评估对于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有积极意义,但是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不够,难以达到外部监督的效果。王江(2012)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时间节点风险、项目过程管理风险、经费的预算和管理风险等四个方面,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管理中的风险类型进行了分析。张东(2013)提出,要加强科技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实行科技计划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模式。逐步加强中期检查,从执行质量、进度、财务支出等方面跟踪控制,尽可能地降低财政风险。孔庆深(2013)提出,要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预警管理制度建设。以提升抗风险能力为基础,强化廉政思想教育的制度;以甄别廉政风险等级为重点,强化廉政风险区域的制度;以规范风险监控为关键,强化从严从实的制度;以考核修正廉政风险等级为手段,强化等级转化的制度。

二、国外经验借鉴

1.健全的制度和法规保障。美国从科技计划的管理程序到相关机构,都有法律法规或制度约束,保证了科技计划实施管理的规范性。科技预算、科技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估、知识产权管理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德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项目审批制度,由政府提出研究框架,经过申报、审查、评估等环节,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研究审批,期间大量的工作由中介组织负责。

2.美国重视科技评估工作。美国科技评估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会科技评估机构,二是州政府科技评估机构,三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评估机构。在美国的科技评估工作中,对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都很受重视,但不同评估机构的职能不同、评估的对象不同,侧重点也不同。评估结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评估的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承担人的评价结果不好将影响所在单位日后申报项目的机会。

3.欧盟注重监控、评估与审计。欧盟从1984年开始实行科技框架计划,从项目立项生效开始,项目委员会就启动对项目的监控,整个监控覆盖了项目团队的分工、变更到项目进程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善的监控机制。欧盟已形成较完善的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评估机制,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予以规范化。欧盟主要是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完成科技计划的审计管理工作,第三方机构的行为受到法律约束,出具的审计报告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4.发达国家重视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政府如果是资助或出资者,则不直接组织验收工作,一般由社会咨询评估机构(独立的中介机构)来实施。在验收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研究内容,其评价目的及方法有所不同,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结题评价科学、严谨、可靠。

三、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作者认为,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是由防控主体、防控运行体系、防控机制建设、防控结点四大要素构成的(见下表)。

1.防控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为代表的科技计划管理机构和人员等。政府是资金下达和监管部门,涉及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和科技管理人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是科研最重要的主体,涉及到直接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间接为科研服务的管理人员、监督和管理科研经费的财务、监查人员等;中介机构是指由中介组织进行的科技计划的立项、监管、评估的科技中介机构。

2.防控运行体系。即五个子体系:第一,查找识别体系是防控腐败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科技管理人员发生腐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分析和推理。第二,分权防范体系是防控腐败风险的关键,建立分权制权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权力规范、安全运行。第三,监督控制体系是防控腐败风险的重要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制衡。第四,预警处置体系是防控腐败风险的重点环节,通过对腐败迹象的及时提醒、严肃处置,把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五,保护激励体系是防控腐败风险的重要工作。是保护和激励科研及管理人员勤政廉政,规范权力行使,树立正确导向。

3.防控机制建设。即加强与完善五个机制建设:包括监督管理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纠错整改机制、责任追究机制、预防教育机制。这五个机制与五个运行体系相互作用与配合,以其达到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的最终目的。

4.防控结点,即建立“三道防线”:前期制定预防措施、中期加强监督管理、后期处置风险等。采用阶段性的防控理念及思路,将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降到最低。

四、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实施途径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制度建设在科技计划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科技腐败风险的查找、防范和预警处置等都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和促进,离开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就不可能建立起科学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包括对科技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系列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如科研人员和单位信誉制度,科学家信誉制度等。在建立制度时要注意:一是要增强制度的完备性,使各项规定形成完整的体系,使之无隙可乘,真正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二是要增强制度的操作性,设计时要对可能出现的违背制度的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约束办法;三是要增强制度的实效性。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令不止的,及时严肃查处,维护制度的权威。

2.健全网络平台,规范工作流程。通过网络平台建设,规范工作流程。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要运用网络平台技术、规范操作。具体包括:一是严格项目申报、项目评审管理。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专家评审,形成专家评审把关、行风监督员和纪检组双重监督的管理机制。二是严格项目立项管理。除了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外,还需要签订项目廉政合同书。三是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利用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平台,对所有在研项目的进展进行跟踪、查询和全程监控。四是严格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对科技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行进展评估;在项目验收过程中,由高校院所的专家,以及科技、财政、纪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组织验收评审会,对项目进行验收。

3.开展诚信教育,严守职业操守。加强对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和信誉管理,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措施督促他们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对于那些不遵守科研伦理道德、违背科研诚信的单位和人员,通过严格的惩处措施和舆论监督,使其难以在学术界立足。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无论是科研人员、科技管理者,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加强法制观念,加强诚信教育,严守职业操守。

4.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积累经验。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没有以往经验可循、没有固定模式可依,这就要求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所以,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破解难题。一是在工作载体上创新。在把握廉政风险防控的总体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工作载体,形成各自特色。二是在方式方法上创新。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防控腐败风险,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实现网络监督、快速预警、流程监控、刚性约束。三是在落实措施上创新。按照内部防范与外部监控、事前防范与预警处置、专防专控与社会参与、科研主体统一管理与部门垂直管理、纪委组织协调与部门具体实施相结合的要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因素存在各个科研主体和科研环节之中。需要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基于系统角度从制度、技术、方法等多层面加强防控运行体系、防控机制建设,建立“三道防线”,有效遏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而提高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本文为2014年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计划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2014年沈阳市事业经费项目“沈阳市科技人员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葛平.项目审批环节廉政风险分析及治理[J].中国监察,2010(4):44-45

[2] 张臻.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3] 王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J].中国基础科学,2012(01):33-36

[4] 张东.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创新思路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7):34

[5] 孔庆深.浅谈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3(4):40

[6] 潘慧.部分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科技,2011(11):91-93

[7] 黄宝中,李莲靖等.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36-138

[8] 陈启杰,吴治富.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监控机制及其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5):78-80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第2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并将高端会计人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国际化提升到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可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今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会计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专业人才尤其是被选为国家或地方会计领军人才行列的,几乎都接受了高等会计专业的教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国际先进的会计标准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滞后的冲突

(一)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计国际化离不开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支撑。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建设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8年和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2010年4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和时间安排,从而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保驾护航、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支撑的“闭环式”标准体系,会计、审计、内控、信息化四大会计标准系统四轮驱动、齐头并进、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与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世界范围来看,欧盟、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实施和采用IFRS,金融危机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启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一系列的磋商合作。可见,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是当前最重要的会计环境特征。

(二)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飞速进展,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自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成为政府及教育者的常用口头标语,国内高校也普遍将国际化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成效显然不如人意。国际化往往只是口号,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即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也只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我国的形势特点。做好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是关键。随着IFRS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会计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了解会计国际化的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和AECC一直强调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且学者们就会计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国际化课程设置经验。可见,我国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严重滞后于海外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改革,与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严重脱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应对加入WTO 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培养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或国际中介机构需要的人才,构筑这类人才教育或后备力量培养的制高点迫在眉睫。但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为此,Bedford委员会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了一系列报告、目标和说明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及其带来的人才新需求,改变和重新构架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已在会计教育界达成共识。笔者以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和等效为背景,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会计学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主要障碍,为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三、会计课程体系现状及重构

(一)会计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滞后,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较多,且内容狭窄,种类不丰富,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于能力的运用方面关注不够,教材难如人意。葛敬东(2009)系统调查了国内30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情况后发现:课程门类划分过细,或按行业、或按业务、或按专题划分,导致会计知识缺乏逻辑衔接而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没有统一学时标准,缺乏对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实务课超重,使学生缺乏会计理论和抽象能力培养。刘永泽、池国华(2008)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和定位不清、理念落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资源投入缺乏动力,以及会计教育的经验交流不足,是导致当前会计课程设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会计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Albrecht & Sack(2000)指出,会计课程要强调基本原理或原则的教育与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孙铮、王志伟(2002)建议专业课程采用国际权威教材。李晓慧(2009)考察了英国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方宝璋(2004)对我国会计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增加国际会计、国际经济法规课程的内容、加大电算化会计和网络化会计课程的份量、开设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等选修课、拓宽专业基础课、精简合并专业课、调整选修课的建议。此外,May et al.(1995)调查研究还表明,会计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尽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已受到政府、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怎样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当前会计国际化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如何应对全球准则趋同的新趋势,如何满足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应该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四、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为了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在国内会计教育具有一定影响的东北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对这10高校负责会计本科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或会计学院/系院长/主任)展开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10所高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0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会计学科综合实力的三个梯队,一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老牌的国家级会计学重点学科,二是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代表国内会计本科教育的一流学府,三是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代表了新升会计本科院校。虽然这10所高校的会计学科排名有所差距,但每所高校的会计学科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自己的会计本科教育特色。10所高校均有硕士点,8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其中4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所为国内从事会计教育最早的学府,1所为地方财经高校的代表。之所以选择学科带头人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深谙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具备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改革方向的战略能力。学科带头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富有一线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笔者旨在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分析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主体内容及当前进行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5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展情况,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内容的重要程度,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调查问卷于2013年4月7日以电子文档形式发放,并于2013年4月16日全部收回。10份问卷填写完整,有效问卷达100%。

(二)10所高校学科带头人概况 10位问卷对象拥有博士学历的9人,在读博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所学专业均为会计学;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平均约为19.3年,其中从事会计教学工作30年以上的1人,20-30年的2人;8人曾教授过国际会计相关课程。被调查对象的背景数据表明,问卷对象均为接受过会计专业教育的高学历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会计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会计国际化视野和会计国际化课程教学经历,而且均为各高校会计学科带头人,掌握所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会计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见解。

(三)会计国际化课程开展情况 10位问卷对象中有9人认为有必要进行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改革,说明国内高校已普遍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会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国内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有如下困惑:

(1)是否将国际化作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10所高校均已将国际化列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说明我国高校均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纳入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会计本科办学特色。

(2)是否设有国际会计专业、是否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设有国际会计相关专业,7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海外资格证书的教育与培训。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国内高校纷纷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如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本科专业设置了国际会计方向,天津财经大学的会计本科设置了ACCA方向,上海财经大学设有美国会计、ACCA和CGA三个国际会计本科专业,江西财经大学也设有ACCA本科专业。在设置国际会计专业的同时,许多高校还积极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有国际会计中澳班(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ACCA班(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CGA班(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

(3)是否有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是否引入海外原版教材。9所高校有专职教师海外研修计划,8所高校引入了海外原版教材。可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各高校制定了各类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或方案,公派校内优秀教师海外进修,促进国际交流。在这方面,普通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资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其可能的原因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展国际交流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而地方高校国际合作起步较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财物以追赶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教师海外研修和海外教材引入方面,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积极与主动。

(4)是否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8所高校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2所高校在既有的会计课程中包含了国际化内容,问卷的10所高校均对会计国际化在课程方面采取了措施。我国高校对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处理方式与美国有较大差异,根据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美国有近2/3的高校是将国际化的内容包含在既有课程中,而没有单独设置专门的国际化课程。我国情况恰好相反,80%的被调查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表明国内高校普遍重视会计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设置的会计国际化课程来看,主要包括:International Accounting、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Accounting Concepts and Principles、Governance,Ethic and Risk等。国内高校较多是将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引进或以某项国际知名认证资格的教材为主,存在英文教材或教学即是国际化的错误认识。目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是,大部分课程本质上为国内课程的英译本,真正涉及会计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并不多。

(四)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内容 会计国际化课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当前国际化趋势最迫切所需的?笔者参考Adhikari et al.(1999),将会计国际化的议题分为11个方面,并按重要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三类进行计分,统计结果见表2。表2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以接近“非常重要”的程度被认为是会计国际化课程中最应该包含(最重要)的内容,9份问卷认为国际会计准则“非常重要”,7份问卷认为国际审计准则“非常重要”。接下来重要性依次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国际财务报表分析、外币业务。区域协调和通货膨胀会计则被认为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内容重要性排名反映了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一致。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会计准则已与IFRS实现了等效,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应该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通货膨胀会计、区域协调、外币业务等内容随着准则的全球化,其重要性越显削弱。但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比较会计制度、外币业务是相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内部控制的开展,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被认为越来越重要。从三类高校之间的差异来看,重点、一流、地方高校对问卷所列内容的评分逐渐增高,即一流高校认为的重要性介于重点和地方高校之间。具体来看,地方高校普遍认为所有内容的重要性高于重点和一流高校所认识的重要程度。对于地方高校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均为会计国际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与不同类高校会计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不同类高校发展的需求不同。

注:“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为1、3、5分。

(五)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 从以上问卷统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认识还基本流于表面,以直接照抄照搬海外内容为主,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会计国际化课程。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障碍可归类为:经费不足、学生兴趣不足、学校(院)意愿不足、市场需求不足、缺少专业师资和当前会计课程已过于繁杂,并将阻碍程度分为“不是障碍”、“一般障碍”和“主要障碍”三类,统计结果见表3。表3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的得分情况来看,表3所列的障碍均未构成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学校(院)意愿不足”的得分仅为1.8,基本不构成障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内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必要。相对来说,当前繁杂的会计课程、专业师资缺乏、经费不足、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学生兴趣不足构成了国内高校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一般障碍。我国当前会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多且交叉重复已饱受诟病,随着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学科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交叉学科的兴起,会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这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课程,使其很难产生多余的兴趣接受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又导致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会计国际化的教学工作,同时众多的课程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教学经费,导致可用于会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变得捉襟见肘。

注:“不是障碍”、“一般障碍”、“主要障碍”分别计为1、3、5分。

五、结论

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并已经着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但对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在设计几个冠以“国际”字样的专业或与海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培养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反映到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上,虽然引进了原版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也实施了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但大多是临摹画瓢,照抄照搬,更多的是将英文教材授课、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会计国际化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是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内高校应组织专家围绕这些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编写教材,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含进已有相关或相近课程中,即“设置专门会计国际化课程”和“将国际化内容包含进已有课程”两种方法并用。另外,应组织培养一批会计国际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引进海外会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加强合作的同时,总结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但该研究仍存在局限。由于属于专项调查,问卷对象、范围的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无法涵盖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所有内容;主要向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供给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缺少需求方(如公司、学生)问卷的支持。

[本文系上海立信会计研究院科研项目“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课程体系研究”(编号:OD104000912G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孙铮、王志伟:《加入WTO 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5]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6]W·克蒂夫·阿尔伯切特:《会计教育的发展对策》,《会计研究》1998年第9期。

[7]方宝璋:《加入WTO与我国会计课程的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4期。

[8]葛敬东:《会计课程设置的乱象与统整——基于30所高校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的调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孙铮:《会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方面的关系》,《中国会计报》2011年9月30日。

[10]郭强华、邱芸:《实话实说:会计教育——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中国财经报》2001年6月14日。

[11]Adhikari A,Flanigan MA,Tondkar RH. A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1999,17.

[12]Albrecht WS & Sack RJ. Accounting Education: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0.

[13]Mary,B. C.,and Mark,A. D. Assess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ccounting education:an application of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3,21.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第4篇

科技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加强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全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当代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究竟如何?基于此,我们选择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开展了一次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调查。调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定量的问卷调查;二是定性的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主要是从定量角度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科技文化素质以及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态度。为了避免抽样误差,把本次调查的总体规模确定为3800人,实际发放问卷3620份,收回有效问卷3460份,回收有效率为95.6%。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如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我们按照学科、年级以及性别依次确定了样本。由于采取了整群抽样的形式确定样本,因而基本可以保证样本性别比符合学校的总体性别比。在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中,采用集中填答法,利用团日活动时间统一填写,强调了在填答问卷时不要互相讨论,以免造成答案趋同,从而导致结果失真。定性的实地访谈主要是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从感性上了解大学生对科技文化素质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并听取他们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此次调查的问卷部分主要从基本科学知识、科技意识、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和行为三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另外,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本次的调查问卷还涉及了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题目。

(一)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基本的科学知识,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及术语理解题。调查的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观点有比较好的掌握,但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出一部分大学生科学知识比较匮乏。

(二)科技意识对科技意识状态的测量是从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看法,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这样三个方面展开的。

1.对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理解。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这一道题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这一问题,这是一道多选题。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本次调查中,占79.7%的大学生肯定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后代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66.8%的大学生能够一分为二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但是好处多于坏处。

2.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对于设置的“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道多选题,被调查者的具体回答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85.3%的大学生选择“实事求是”,84.1%的大学生选择“追求真理”,71.3%的大学生选择“客观公正”,76.1%的大学生选择“理性怀疑”,81.8%的大学生选择科学精神内涵包括"探索创新"。这与学术界所公认的求实精神、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内涵具有一致性。

3.大学生职业选择调查。把政府官员、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企业家、科学家和大学教授这些职业放在一起,让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倾向的职业做出选择,其结果见图2。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仅有12.2%的大学生选择了科学家职业,相比之下,选择企业家职业的大学生比例和选择政府官员职业的大学生比例远在选择科学家职业的比例之上,各占40.4%和27.7%。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从事科学家职业的兴趣不浓厚,同时,这一结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的功利倾向。

(三)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和行为调查设置了四个相关题目,详情见图3~图5从图3可以看出,阅读科普及科幻小说的大学生只占此次调查对象的33.4%。从图4和图5可知,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等的行动并不积极,喜欢到博物馆的大学生只占18.9%,希望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大学生只占33.5%,远不及希望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新闻的大学生比例。对于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的态度,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多选择的是“老师要求的话可以参加”,而不是“迫切想参加”,有值得注意的是,有13.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太浪费时间尽量不参加”,有11.6%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参加”。

(四)对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及科技文化素质课程的选择调查从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对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态度。

1.对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到,92.1%的被调查者认为素质教育也包括科技文化素质教育;91.9%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非常必要,85.7%的大学生赞同“科技文化素质是指人在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知识、精神要素(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当问到“理工科学生应该学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文科学生应该学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85.1%的大学生选择了“同意”这一选项。

2.对科技文化素质课程的选择。调查问卷中,列出了7门有关科技文化素质课程,具体情况见图6。根据图6,把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的科技文化素质类课程按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依次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伦理学、科技文化概论。

三、对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从问卷调查后所统计的数据结果以及实地访谈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当代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迷信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还有一定的残留,二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不够浓厚,三是缺乏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主动意识,四是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成效不够理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教育体制存在缺陷随着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国的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措施不力,初高中阶段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大学期间的教育也存在弊端:其一,虽然融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仍然比较陈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教学的主导形式,这使得学生知识面狭窄且没有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主要是从单学科、单一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因而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养成了定向性思维习惯。其二,虽然开设了一些科技文化素质类课程,但总的来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至少不够健全。其三,虽然将学生能力培养提上了议事日程,但仍缺乏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往往把知识的传授等同于能力的培养,片面地以为知识量的增加自然会带来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校园学术氛围欠浓厚高校肩负着育人与科研的双重职能,而科研水平和校园学术氛围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学术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型、娱乐型活动很多,但科研社团开展的高质量的科技实践活动却相对较少,对校园学术氛围建设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调查中,参加座谈的学生也都认为,学校所举办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统一宣传、规划和指导,学校很少采用激励机制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目前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等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讲,所举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大学生对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认为参加与否无所谓,反正与成绩无关。二是由于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因而在资金、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有关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个体系应该具有相应的层次和结构,其中包括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重构———从必修课、选修课到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第一层次,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科技文化知识普及教育。主要是通过一门必修课性质的《科技文化素质修养》或《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进行。这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导读”的特点,可以达到比较全面地传授一些基本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目的,同时激发大学生进一步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大学生以后有目的地选修科技文化素质类课程奠定扎实的根基。第二层次,开设多门选修课,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进行进一步深入教育。选修教育形式是第一层次普及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结果,是实现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大学生选修课程的随意性比较大,结构欠合理。在实地访谈中,大多数与会的学生都认为目前的选修课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学不到实用的东西,虽然没能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但多数学生认为对选修课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这里强调给学生提供多门选修课,每一门课程又应该包含核心内容和展开性内容,选修课程分别在一至四年级开设,构成一个比较•609•合理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第三层次,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是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拓展视野,进行学术交流,提升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以各种学术新知识为载体,能有效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讲座主题明确、设置灵活,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和主动的参与。与课堂教学相比,讲座内容更加广泛而新颖,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因而是课堂教学的有益扩充。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第5篇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制造业,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变革,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制造业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方案起草组召集人杨海成博士介绍,按照该工程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投入将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将拿出2.5亿元的科技计划资金来支持,同时全国各地省市、行业将配套7.5亿元的资金。同时,科技部还希望地方示范骨干企业能够自主投入4亿元资金,加上其他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将有50亿元左右的资金来支撑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

杨海成分析,其实,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投入要求,50亿元的资金还相对保守。实际上,从“十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推进的过程和全国各地各省市积极响应所确定的国家和地方投入看,已远远超出了这一数字。

制造业信息化效能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科技部在27个省、47个重点城市、5000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副主任胡建生介绍,科技部委托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和天津市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单位,对我国2004年度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调查分析,总共收集到了2954家企业的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制造业信息化正由局部应用阶段向内部集成、管理变革阶段发展。

2.制造业骨干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每百人计算机的拥有量和增长率都超过了意大利等国家,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率等指标都有显著提升。

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有38.69%的企业设立了CIO职位。

4.在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逐年降低的情况下,信息化效能在逐步得到提升。目前,企业更重视如何更好地将信息系统和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效益,而不是简单的投入问题。同时,制造业企业的库存资金占用流动资产的比率逐年降低,2004年已经降低到30%以内。

5.信息化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2003年比2002年平均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6.97%。

6.电子商务应用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和热点。2004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销售的占企业总销售额的17.17%,增长率为119.01%;采购额则占16.67%,增长143%。

7. 软硬件的国产化比率还有待提高,需大力扶持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在2004年,企业应用国产软件的比例达47.22%(按套数计算),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8.集成和协同成为当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关注的焦点。大中型制造企业集团对SCM、CRM等为代表的面向供应链和市场协同技术有迫切需求,并以之为目标。其中,处于市场定义阶段的企业比例增加到6.47%,处于管理变革阶段的企业增加到21.40%,处于内部集成阶段的企业比例达30.80%,而处于个别流程信息化阶段的企业逐年减少,2004年该比例已经降低为41.32%。

《关于推进“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科技部高新司冯记春司长指出,上述调查所显示出的趋势和需求也将是“十一五”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努力方向。“十一五”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顺应国际制造业全球发展的趋势,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发展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创环境”的方针,以“企业是主体,机制是保证,技术是依托,服务是手段,效益是根本”作为工作原则。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是:

1. 以高校、科研单位和创新型研发团队对主体加强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在基础理论方法、公性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和突破,形成一批创新的现代化制造技术及信息化成果,培养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研究队伍,引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2. 以系统集成和专业化应用需求为牵引,与企业应用示范相结合,开发一批集成系统和行业应用产品,促进规模化的应用和推广,着力培养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促进产业化进程,建立产品开发和企业应用相互支撑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3.开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企业示范。在10个以上的行业性集团和企业开展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实现300家以“甩图纸”为标志的设计制造一体化、无纸化和以“甩帐表”为标志的企业信息化流、物流和资金流以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示范企业, 并推动1000家以上的企业推广应用;建立10个左右的ASP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10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网上生产链协作和共性技术资源服务,显著提升中小企业、骨干企业和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4. 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政策、标准等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新型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营造制造业信息化良好应用发展环境,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估工作体系。结合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开展制度化的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企业指数统计调查评测工作,对省市、行业和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评估,建立科学严谨多层面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6. 积极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市场优势和在信息技术领域与国外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大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训,推进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企业在集成应用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技术和产业层面上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国际化进程。

六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顺利进展,科技部建议各地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1.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由于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是一个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产、学、研各方密切协作,加强和完善国家和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协调指导小组”等组织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发展规划研究,在制定规划时明确目标和重点,出台相应保障政策,发挥专家咨询机制作用。

2.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国家和地方要围绕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以大型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的需求为重点,以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相关重大科技计划为引导,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并跨部门、行业、地方联合组织实施。各地对列入国家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安排配套资金,落实推进企业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主体。

3. 以行业和区域为重点,实现协同推进。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我国区域广、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差异大的现状,按照分类示范、分区管理、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选择部分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行业性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企业应用示范工作,实现项目实施的联动和国家、区域、地方的资源整合,协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组织单位联合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专家组等管理、咨询机构,形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

4. 加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示范等各个环节,贯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三大战略。以能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作为计划立项的重要依据,把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作为企业示范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以专家、咨询和培训机构、IT企业为支撑,培养一大批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应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特别要加强企业信息化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形成一支专业化实施队伍。

5. 加强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各地应加强政府引导,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形成工作部署与检查落实、绩效挂钩的工作监督机制,制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办法和激励机制。

6.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意义和作用,展示成果。

机制创新是重点

“实际上,整个‘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要分在三个大的层面开展。”杨海成认为,首先,是以863计划为主来开展前沿技术的跟踪和探索,这就包括智能设计、数字样机、虚拟制造、协同管理以及异构系统集成;其次是要通过863重点项目的开发,进行自身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软件产品及系统开发,这里就包括了电子CVP、制造集成协同信息管理以及产品全方位输出管理等技术,集成我们自主创新的软件产品系列;第三,是我们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是围绕着集团型企业、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来开展集成、应用。当然,这里所指的集成、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制造业。

他进一步强调,多技术的支撑,多体系的连动,多方面的协同,多单位参与是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显著特点,与技术经济和政府各个部门密切结合。从工程特点来讲,在组织方式上也要采取“工业组织,分区示范”的方式来组织好这样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