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治疗厄贝沙坦左旋氨氯地平
近年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血压控制是控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环节。脉压增宽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作用甚至比动脉血压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还强,因此减少脉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①②。本文观察了24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脉压的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近5年来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高血压病1、2级患者共244例,男125例,女119例,年龄44~76岁,平均(64.8±11.2)岁。厄贝沙坦组124例,左旋氨氯地平组12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诊断标准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及肿瘤患者。
1.2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未服用或停用所有降压药物1周(降压药物洗脱期)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厄贝沙坦组每日晨服150mg(商品名安博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4周后若舒张压仍≥90mmHg,则加量至每日300mg,左旋氨氯地平组每日晨服2.5mg(商品名施慧达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4周后若舒张压≥90mmHg,则加量至每日5mg,总治疗时间半年,期间不合用其它降压药物。
1.3观察指标:按国际标准要求测诊室血压,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并计算PP。全部患者在试验前后常规行心电图,胸部X线及生化检查。
1.4疗效评价将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进行比较,组间组内计量数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2.结果
2.1治疗半年后,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厄贝沙坦脉压下降明显,左旋氨氯地平组脉压下降无差异,但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图表)
3.讨论
ALLHAT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关键在于血压的满意控制,如药物存在独立于降压以外的作用,也应建立在满意降压的基础上。本文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来说,均能有效控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与报道一致。脉压增大是一个能较好反映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变化的指标,动脉硬化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PP增大,使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灌注不足,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生理基础,同时脉压增宽也增加了动脉的牵拉,使血管壁弹性成份容易疲劳,断裂,造成内膜损伤,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④。而厄贝沙坦能够缩小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反映了它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受体干预效应,激活激肽-NO-CGMP系统,引起血管舒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内皮素过度分泌,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生长因子受体的密度和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本文试验结果证明厄贝沙坦降低脉压短期优于左旋氨氯地平,但本试验为小样本数,且观察时间短,不能提供脉压差与远期预后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① Verdecchiap,SchillaciG,ReboldiG,etal,Differeutprongnostic impact of 24-hour mennBp and palse prpessure on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diseaseinessentialhy.pertension[J]:Circulation,2001,103:2579-2584
② 屈正俊,骆勤正,彭丽春等.高敏反应蛋白及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探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20-22.
湿热炎夏的来临,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生产一线员工职业性中暑的易发与高发。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了解并掌握突发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原则,是夏季企业做好职业病预防、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完善本单位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
在夏季三伏来临之前,企业安技部门应当提前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
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的主要指导性文件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以及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G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GBZ/T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还有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2年6月1日起施行的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在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时,企业安技部门不能仅仅靠照搬照抄上述文件标准,而必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作业人员的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各作业现场的高温高湿环境与通风情况等实际,来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
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的实施
企业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应主要包括: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部分规定。
在高温中暑气象等级方面,应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结合本地区气候背景资料、高温持续时间,以及各作业场所高温高湿环境的监测数据、劳动条件与高温作业分级、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4个等级。
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方面,参考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制定的《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将预警分为4级。一级预警(红色预警)提示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提示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提示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提示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企业在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启动实施时,除了应依据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联合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的同时,还应当考虑本单位各作业场所高温高湿环境监测,各作业场所高温作业分级,各作业场所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具体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保障措施方面,安技部门应通过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积极协调企业分管人、财、物,以及生产与维修等职能部门,做好通风降温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为高温中暑的预防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职业性中暑的现场处置
现场初步判断
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两个过程总是维持着动态平衡,以使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职业性中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高温、高湿与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机体内的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出现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的一系列损害的结果。当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4℃时,作业人员就有可能发生中暑;有时虽然作业环境温度未超过34℃,但湿度高达60﹪时也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的发生又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
卫生部的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的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规定,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该标准还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划分为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型。重症中暑发生时,一般都以单一类型出现,有时亦可几种类型同时并存。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的症状为: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主要症状为:中暑先兆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
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是由于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时,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的水、盐大量损失致使肌痉挛。其特点是有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体弱或年岁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其特点是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现场应急处置
对于先兆中暑患者或轻症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理原则是,首先应迅速将其移离高温场所,松解衣扣,放置荫凉处休息;如果患者清醒,无恶心、呕吐,应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轻症中暑患者经上述现场处理,一般多在30min至数小时即症状减轻并逐渐好转,休息1~2天即可康复;如上述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或怀孕,或年岁大一些,在进行上述现场处理措施的同时,应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需注意的是,对于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患者的现场处置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因患者经上述现场处理自觉症状稍有缓解,就又立即安排其回到作业场所进行高温作业,这是现场处置的误区。因为如此处理,有些患者会进一步向重症中暑方向发展。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风险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又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类型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 80例,我们从病人自身的风险因素 (年龄、合并疾病、性格、心理状态等)、环境的风险因素 (病床、地面)、给药的风险因素、 病人交接的风险因素、便器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危险因素、工作流程上的风险因素等几方面来评估病人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了风险的发生,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的护理风险:由于老年人自身适应性、协调性下降,主动活动减少加上年龄偏高,生理调节、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常伴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等疾病,治疗常常涉及多专科用药、治疗;护理上涉及多专科护理,工作上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有时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会存在风险[1]。如:各型糖尿病的专科治疗、各种胰岛素使用和注意事项,如没有经过专科的护理培训,注射胰岛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容易引起低血糖、低渗性昏迷等护理风险。
1.2 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常见潜在护理风险: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出血性休克、骨折部位移位、术后内固定物(螺纹定、钢板、植入骨片等)松动、人工髋关节脱位、伤口感染或髋关节感染等相关知识,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规范各工作流程;对涉及它科的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采取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组织专科讲课、参加院内相关知识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士处理风险的应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
1.3 制定科内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各种报告制度:根据科内常见潜在和存在护理风险,制定猝死、误吸、跌倒、坠床、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并经常组织学习及在晨会期间或床旁交接班时抽查提问,同时组织全科护士演练误吸、摔倒、坠床等常见风险预案及处理程序,使全科护理人员通过观看演练,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
1.4 组织实施,防范于未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疼痛、肿胀等刺激,病人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过去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很少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风险性,以及解释需要配合的方法和原因等。而风险管理则强调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在护士和病人、家属间透明化,使“家长制”管理转变为“理解配合”型,达到护患双方互利的目的,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2]。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工作,对压疮好发的骨隆突处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对院外带入的压疮要写好护理记录,并填写高位压疮评估表及压疮报告单,留家属陪护,详细做好入院须知宣教及健康教育,告知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因未尽告知义务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5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病人入院后及时评估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原始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入院初期,由于骨折致局部剧痛、肿胀,病人往往拒绝翻身、抬臀、活动患肢。患者骶尾部、足跟部、内外踝等受压的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同时由于疼痛的刺激,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拒绝配合的情绪变化,有发生坠床、摔倒等风险。疾病初期护理措施的重点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讲解压疮危害及防范措施,根据病情帮助或协助病人翻身、抬臀,受压部位予垫水垫或气垫,减轻局部受压。烦躁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带、加防护床栏、专人看护、关心安慰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防止坠床、摔倒等护理风险的发生。其后应根据疾病各期特点,动态式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非本专科能解决护理问题,采用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等方法寻求解决措施。整个管理过程,应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各项护理流程[3]。
2 体会
2.1 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各种应急预案,护士既是创造者,也是使用者和受益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各项应急预案从评估制定实施,整个过程由科内护士直接参与,整个过程护士心中有数,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能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并积极投身到风险管理中去。
2.2 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工作时能更有效地对重点病人、重点病种、重点的治疗、重点护理、重点时段及时有效地监控。根据我科部分病人并发糖尿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期过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低血糖,但夜间多于白天[5]的特点,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都会被列如夜间重点监控的对象;同样地当天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早期可因术口出血量多而有出现失血性休克可能,也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预报及各项专科应急预案的制定,使护士工作更有目的性,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的工作中去,克服盲目性、依从性,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2.3 风险意识增强,保护意识、自律性高;病人入院体格检查、皮肤情况的检查由马虎应付式主动检查和汇报;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强化了护士护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克服了随意性,盲目性,使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2] 钟煜.普外科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9):89-90
[3] 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7-39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部署,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进一步落实各项卫生防病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现将近年我们的主要做法报告如下:
1 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在2005年完成公共卫生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和2008年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以来,根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要求,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认真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后规程。开展传染病疫情等鉴别、分析、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警预测。继续实行24小时疫情网格直报,实发疫情报告处置及时率达100%。加施消杀药品、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储备,添置了检测设备、防护装备,消杀器械等应急设备。调整充实了应急队伍,组织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培训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
2 传染病预防控制继续巩固
近年来持续开展各春季肝炎,呼吸道传染病和夏季肠道传染病等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防控和管理及时率达100%,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医疗单位传染病24小时无漏报,发病率控制在145/10万以下。无暴发疫情发生。传染病流行病经调查率98%以上。认真落实血收要病防治目标责任制,年监测查爆20万m2.积极推行结核病防治规范化管理。DOTS策略覆盖率100%,完成新发涂阳,复治涂阳全年目标任务均达96%以上,治愈率93%以上,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每年完成高等人群艾滋病监测200多人,免费咨询监测100多人。继续强化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具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覆盖率稳固在100%,其它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
3 加强卫生监测
以食品卫生安生为监测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率达85%以上,公共场所监测率75%以上,饮用水卫生监测率100%。公共场所从人员健康让持让率90%以上。
4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全县8个镇在主干道人员窑集处设有健教专栏,108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立了健教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有固定的宣传栏和黑板报,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全县中小学校每2周开设健教课1次,开课率100%。2009年以来,全县认真开展健康教育资料入户活动,充分结合农村“三下乡”和地方集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入户率达80%以上,居民及学生健康行为形式率达85%以上。
5 居民健康建档及慢病管理
2009年以来,着力推进居民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慢病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全县居民健康建档达40%,60岁以上居民健康档率为65%以上,高血压病、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0%以上。
虽然我县近年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以级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①由于一些村级医生养老保险未能解决,非传染病村级网络建设管理还需加强。②居民健康档案和高血压病、糖尿病管理还未达到上级要求,团队管理人员和工作质量均需要加强。③继续强化10室计划免疫门诊工作,保诗儿童计划免疫疫苗较高的接种率。④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做好广大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参考文献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高血压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区、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6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 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4. 发挥卫生室的作用
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