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师制培训方案

导师制培训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导师制培训方案

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3-02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来,双导师制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落实双导师制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落实双导师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2.学校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3.校内导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专硕的需求;4.校外导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5.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和沟通,合作意识较弱,合作机制缺失;6.双导师的选聘不够严格,缺乏有效调动校内外导师积极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首先应厘清落实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建设这些要素;其次,要采取符合不同高校和专业实际情况的运行模式,使双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

一、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涉及学校师资、科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在师资上,涉及校内外导师的观念和能力情况;在科研上,涉及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在教学上,涉及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情况;在管理上,双导师制运行的各项机制,对落实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导师的观念和能力要素

该要素主要包括:1.校内导师的观念,即校内导师应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具有充分的认识,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对如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校内导师的能力,即应及时把握业界的动态,开发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材,积极应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3.校外导师的观念,即应积极转变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指导;4.校外导师的能力,即应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平台的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应将实践平台建设成为学校、校外机构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平台,成为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等多方努力,其中政府应积极为学校和企业等搭建桥梁,从政策、资金上对建立实践基地的企业等给予支持;学校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等校外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

(三)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精心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引导校内外导师共同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使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无缝衔接,并引导校内外导师进行合作;其次是积极推动校内导师走入实践基地,及时了解业界的动态和实际,与校外导师共同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改革教学内容,编写体现实践性的教材和教案,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机制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各种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内外导师选聘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是落实双导师制的关键要素。

1.双导师选聘机制。一是明确选聘的条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校内外导师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制定选聘的程序,严格选拔校内外导师,保证导师的质量,并与校外导师签订聘用协议,明确校外导师的地位和责任;三是学生和校内外导师采取双向选择,以学生为中心合理配置校内外导师。

2.双导师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校内导师深入基地顶岗实践,加强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并了解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引导校外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比如参与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开发、开设实践类的课程或者讲座,及时反馈和沟通学生实践情况,参与学生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环节等。

3.双导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是要根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制定考核细则,采取自评、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校内外导师指导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校内外导师进行激励,筹措专项经费,保证双导师队伍建设经费,使尽职尽责的校内外导师获得相应的报酬,并给予校外导师相应的头衔,而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

4.双导师培训机制。校内导师培训主要以研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律、把握业界发展动态、增强实践能力为主,形式可采取专题培训、讲座和挂职、实践锻炼等;校外导师培训主要以加强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交流活动等。

二、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目前各高校在把握各要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联合培养模式、导师组模式和导师转型模式等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落实。

(一)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学生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然后在企业等校外机构进行一年左右的实践,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学校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学生长时间浸入式地在基地进行实践,实践的时间和质量更有保证,尤其适合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联合培养模式的校内学习、基地实践和毕业论文三个阶段应该是有机统一,而不是是校内和校外割裂的。这需要校内外导师定期沟通和合作,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毕业论文等;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基地实践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基地实践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需要校内导师积极与基地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使学生基地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灵活组合为特点的导师组模式

导师组模式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导师组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其中包括一名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名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等不同组合形式。比如有些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一名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组,校外导师组是由各轮转科室的导师组成,各轮转科室导师负责学生在本科室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些高校采取由一名校内导师为组长,若干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为组员的导师组;有些高校的导师组由同一学科方向或课题组的校内导师组加上校外实践基地同一项目组的校外导师组。导师组模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导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应同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导师组管理机制。

(三)以分类为方式的导师转型模式

导师转型模式是指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培训宣传等引导校内导师更新观念,并且通过实践锻炼、横向课题合作等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具备一定实践经验,主动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念和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有些高校采取对导师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有效激励措施,促使部分校内导师主动转型,在落实双导师制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各高校应该以重点建设某一个或若干个要素为切入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创新模式,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从而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2):75-79.

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本科导师制 对策 实践教学

一、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

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高等教育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发展成为现在的大众教育[1-4]。虽然高等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多年一成不变的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得高校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扩招带来教育的新问题。近十年的扩招,导致教育资源不足,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增大,以往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教育,被现在批量化教学取而代之。面对教室里黑压压的人群,任课老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2.用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内学时严重不足。随着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课内学时压缩,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工程联系,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依托于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实际工程课题依赖于专业方向上多门课程的支撑,仅仅学完一门课程就进行实践是不充分的,无法掌握实际工程技能的精髓,而且短短几周的实践教学也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发挥不出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

3.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高校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本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就业单位对专业技能的过分强调,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前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能。并能通过这项技能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

二、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对应届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科导师制的提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国最早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是北京大学,之后各地高校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了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认可的一种人才培养辅助形式。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发现现存的本科导师制存在很多问题。

1.大部分学校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对导师的职责和功能过于求全,使得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内容“全”而空乏。更是使得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在本科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虽然明确了导师的职责,但是对于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怎样才算称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得导师工作流于形式,名不副实。

3.个别院校曾取得一定成绩,但局限性较强,无法推广。比如有些高校通过本科导师为研究生教育储备资源,很多专业的大四学生就开始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的研发,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多元资源,参与导师的工作,让学生可以更早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学术动态,有利于在本科生阶段就开始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本科生直接就业帮助有限。

三、我校物理系独具特色的本科导师制培养策略

在此基础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物理系各专业经过三年的实践,摸索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建立了本科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并提出解决本科导师制培养中核心问题的方法。既不过分增加导师负担,又使本科导师可以真正地指导学业,规划职业,促进就业。主要特色如下:

1.建立本科导师制工作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对多”的工作模式,形成“多对一对多”的高效本科导师指导方案。实现多名导师盯项目,多名学生学项目,以项目为主线的分支结构。让所有和项目相关的一线优秀教师参与进来,不是对学生直接负责,而是对项目负责。而学生也不再是直接面对某一导师,而是直接面对这一项目,项目相关的导师共同提供指导,通过一门技术,一个项目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导师负担,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独立于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课外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打破课程界限,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和课余时间将所学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做到所学即所用。让学生通过参与研发明确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专业培养是学习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组是学习一项专业技能,通过本科导师的指导可以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既能解决单纯课程实践教学的低效率问题,又能将所学变成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实施“分类培养,建立梯队,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培养方式。成立学生研究梯队,打破学生年级界限,形成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学生研发团队;将导师从重复的培训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梯队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传递,让每一届学生都是在上一届甚至几届学生完成的课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发,不断提升研发难度和深度,坚持“因人施训”、“因需设训”的原则,逐渐形成专业培养特色。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帮助导师开阔思路,促进导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建立了我校物理系本科生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和本科导师制有效结合,解决研发时间难以保障的问题。适当增加毕业设计的难度,最好是独立完整的工程项目,而不是传统的依赖于某一门课程的设计,并将毕业设计内容提前到大三准备。利用大三下学期和暑假的时间进行研发,确保在就业高峰期时完成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实践能力,从而为顺利就业保驾护航。最后经过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深入的研发,完成课题,顺利与工作或研究生科研接轨。

5.建立并完善了本科导师制的师资队伍,本科导师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能够将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本科导师制有机结合,使两者的目标趋于一致,让一线教师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坚持个人努力与团队智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2~3年的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基础知识视野宽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愿意无私奉献的本科导师队伍。

6.建立完善了本科导师制工作管理考核模式,给予导师以相应的活动经费,并且将导师的工作按照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记入教学工作量之内。通过学生参与面,学生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就业情况衡量导师业绩。制定相应活动规范,并通过定期举行本科导师活动讨论会不断修正完善。通过几年的努力,加强了本科导师制的全程化管理和工作记录,建立了导师管理的约束机制,成立了导师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考核评价小组,对评出的优秀导师进行物质奖励,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以制度作保障,才能有效调动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加强本科导师制的全程化管理,增强教与学的自觉性、主动性。

7.组织团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只学习基础知识,而我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掌握的专业技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准备得会更充分,获奖的可能性也会更大。通过获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8.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本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返校与学生座谈,并利用休息时间指导本科生进行研发,使得团队研发的项目可以紧跟社会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就可以直接上岗,从而大大缩短了试用期限,节约了相应的培训成本,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提高了我校物理系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结语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迫切希望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实施“本科导师制”或开展实践教学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不增加教学负担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经过我校物理系几年的实践,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通过本科导师制活动,可以做到:

1.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与就业单位接轨。

2.导师更多的创新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实现。从而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师生互赢的实践。

3.在各级别竞赛中取得更明显的优势。我校物理系本科导师制实施以来,学生参加的各级别竞赛均能获奖,并获得多项专利。

综上所述,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有效结合,毕业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了就业单位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从而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并值得推广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冬冬.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的几点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Vol14No.10Oct.200276-77.

[2]洪秋妹,任慧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探讨.理论观察,No.4,2013SerialNo.82144-145.

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校企 团队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一、“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共建专业为载体,以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抓手”培养高技能、高素养人才。

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随着招生途径的多元化,学生个体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学校不是工厂,不能将学生变成流水作业的批量产品,应在关注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企业的需求,拓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使之具备本专业的某种技术特长和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方式姑且称之为“小批量订单”培养模式。可以说,由“大批量定制”培养向“小批量订单”培养转变,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建立符合高职特色且能因材施教的“小批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引企入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开始尝试引入“团队导师制”作为重要途径,这是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二、团队导师制的基本架构

导师制起源于19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与学分制、班级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注重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导师制具有四大特点,即重思想见解、重导师指导、重博览群书和重因材施教。

“团队导师制”在校企双专业导师基础上,增加职业导师为辅助,构建“企业专业导师+校内专业导师+职业导师”综合导师团队,在基本架构上呈现“2+1”的形态。它是以高职学生个性特点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为宗旨,实施以项目训练为主要途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实行双专业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校内导师组,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建立若干个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的导师组,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导师,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配备职业导师,主要在学生职业准备及决策等不同阶段,职业导师提供学生就业前的知识、技能、心理、信息整合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深入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倾向,指导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团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及综合素质选择导师团队,填报志愿,导师团队再从学生志愿中选择指导对象,最终一个导师团队指导多名学生,形成“多对多”的指导模式。

“团队导师制”与传统的“辅导员制”不是重叠,也不是替代,而是构建专业导师与政工辅导员“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育人新机制,变辅导员的“一对多”为导师团队的“多对多”,形成工作合力,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人生规划、专业发展、技能训练及就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三、“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的构建

(一)“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构建。

项目组成员就制度的设计开展了大量调研,走访了国内外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院校,在目标定位、实施路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质量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

通过系统的设计,重点确定导师的选聘条件和方式,明确学校专业导师、企业专业导师的职责,与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导师的激励措施、考核方案等方面的内容,对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在遵循共性培养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潜质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以生为本,针对学生入学后的不同学习阶段,拟订对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校内、外专业导师与职业导师本着职责上相互补充、互动交流的原则,共同实施指导。

(二)“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的构建。

1.实施原则。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训练,每个学生通过参与导师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参加每学期由导师团队制定的专业训练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技能水平。学生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每一学年完成一定的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

2.实施方案。在“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遵循“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级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将三个学年划分为六个阶段,紧密相连。在运行体系上,“团队导师制”的实施期为学生在校全过程,在各学习阶段,校内与校外专业导师及职业导师的作用与分工侧重点不同。在第一学年入学到第一学年结束时,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第二、三学年增加配备校外专业导师。每个导师团队所带学生不超过20人,每个教学周指导获听取学生汇报1次,由导师团队和学生共同约定指导时间和方式。

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生产特点,在销售和维修的淡季,聘请企业导师进行教学,在企业经营旺季,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习,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双方共赢,实现工学交替。

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通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培养,通过基本技能(一级)、专业技能(二级)、综合技能(三级)的递进式在学校和企业的交替学习和工作,完成9项主要学习或工作任务,形成“三级六段式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三级六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四、“团队导师制”实施途径的建立

在如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难题上,通过以下途径有效解决。

(一)与合作企业共建“订单班”。

与订单培养企业共建“技能实践中心”,与企业联合制订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在三学年不同的阶段有对应的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紧密结合订单企业实际,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订单班”搭建了“团队导师制”深度实施的平台,全过程实现了“三级六段式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平台为载体,以项目引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校企双导师制”成功实施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近年来,在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础上,成立了学院、系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建立了专业创新实验室和开放性实验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省教育厅、学院和合作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实施效果显著,并近十次获得省教育厅立项,其中申请国家专利二项,还获得市首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产品“一等奖”,有关作品多次参加省与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产品展,获得广泛好评。

(三)创建大学生创业训练平台,提高自主创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是“团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学院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规划平台,主办创业规划大赛,提供适当的创业基金,引入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汽车专业利用汽车实训中心平台成立了“汽车专业学生实习创业中心”,面向学校及教职工的车辆提供汽车常规检测与保养、汽车美容、洗车服务等。为了提高该中心的实际运营水平,引进有汽车维修资质的企业支撑中心的发展,支撑企业派出工程师和汽车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创业学生,这些举措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以技能大赛训练为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搭建技能训练平台,是“团队导师制”实施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汽车拆装、检测与故障排除、汽车营销等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在培训、选拔、集训的系列过程中,通过校内外专业导师的直接指导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并多次在全省的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参加集训和竞赛的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体现出突出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通过订单班培养和实践平台的建立,将“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特色人才方面落到实处,加强导师团队的自身建设。

五、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团队导师实施保障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具有完善的评价与保障机制,应该包括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和对导师团队的绩效考核两个方面。

(一)导师团队绩效考核。

围绕导师团队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导师岗位职责,充分考虑团队内各导师的特长、优势和学术背景,综合多重因素,按学期或年度分别对导师团队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估。首先,制定科学统一的考评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考核可以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系部考评、导师互评、学生评价、自我评估等方式,对导师团队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另外,对导师工作的考评,要激励与约束并重,最终考核结果,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校内导师工作折算工作量,作为纳入年终考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反映工作能力弱,又特别不负责任的导师,给予一定的惩处。奖惩并重,以期达到更好的人才培育效果。

(二)培养质量评估。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从评价“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团队导师评价机制,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及职业导师联合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避免以往“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三)跟踪反馈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机制。以学生为对象,以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参考,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知识、能力、素质)的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实践考核、大赛训练及成绩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及时收集信息,获取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状况,并与设定的培养目标适时比较,分析、明确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六、结语

“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2+1”的内在架构形式构建全程化、系统化和开放化的学生培养体系,着重打造团队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实践素质等的培养与训练,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不同的成长诉求,特别是有效解决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化,如何因材施教的难题。这不仅是社会发展、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更是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新科,王斌.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J].职教论坛,2012(5).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研究,2007(2).

[3]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和运行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4]潘莉.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5).

[5]邓明阳.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6]张伟萍.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3).

[7]郭嘉,张嵩,罗玲玲.基于团队的新型导师制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

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MIB;双导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31-02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商务专业人才,国家特设置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MIB)。近几年社会上的国际商务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因此,能够合理的利用“双导师制”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专业型国际商务人才至关重要。

一、MIB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国际商务纵向岗位设置,国际商务人员需要掌握跨国经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管理、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其中,国际商务基础知识、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语言基础学习,需要以系统的教授方式获取;而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运用能力要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熟练和固化,最终获得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因此,国际商务等专业硕士培养引入了“双导师”制度,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培养。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没有对校外导师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对校外导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校外导师管理的很多环节处于缺位状态。导师与学生间缺乏沟通机制导致职责划分缺位现象明显。同时,生源情况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差异,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有更强的自主意愿和相对明确的目标,使得“双导师制度”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培养效果。

二、MIB“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优化分析

(一)学生管理的优化路径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要考虑招生环节的优化。入学考试应该针对考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进行有侧重的考查。应届毕业生重点考查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对于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应侧重其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教育部可以制定开拓招生渠道的计划,允许高校在典型企业设立试点实验班,设计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内容,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在入学前要对生源进行深入调研,这是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高校要在入学前了解应届生的专业知识背景,挖掘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的时间能力,充分了解即将入学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优势和就业意向等。观念的转变则体现在要以就业为核心导向,专业知识与实践实习并重。就业是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一切课程安排和实践计划都要围绕就业这个核心。同时,专业硕士不仅要单方面的注重实践,这样会忽视专业知识的教育,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宗旨,也会浪费校内导师学术专业知识指导方面的优势。

(二)双导师管理优化路径

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在确定需要进行研究生培养后,都要进行一定的上岗前培训,同时两位导师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情况,校内导师要将高校制度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信息告知校外导师。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合作。要明确双方的主要职责范围,即校内导师负责理论知识传授,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技能指导。与此同时,校内导师的理论教学中要渗透适应实践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的教学模式,校外导师在时间精力允许的范围内也要参与理论教学。校外导师应该拓展实习实践方式,尝试观察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和项目制实习等方式,其中观察式也可以以课程教学的形式传授给专业硕士。

(三)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

培养体系要更加适应“双导师制”发挥双导师的优势,那么就要求培养方案和制度体系更加优化。培养方案改革中,要注意课程内容需要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毕业环节要以项目为基础。也就是说整个课程内容、实践内容计划和毕业设计都要围绕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学生真正参与项目执行,同时为了项目执行制订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要相互渗透的培养方案。实现双导师制度不仅仅是“1个校外导师+1个校内导师”,而是“1+1>2”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同时,将校外导师管理中缺位的选拔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反馈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构建起来并不断完善与优化。

三、结语展望

“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培养的创新培养机制,是符合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和目标的培养模式。要从制度层面优化学生管理制度、明确两个导师职责和优化培养体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缺位现象和制度不足。这样才能够真正筛选并培养出既符合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又满足就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将两个导师的专业和实践优势有机结合发挥出1+1>2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健,韩忠燕.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10).

[2]邓艳,林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实施优化方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

[3]郝淑丽.MIB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

导师制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高校的音乐专业受到了极高的重视,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我国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培养目标和模式有所改革与创新,其重点培养音乐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的综合素养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方案,对音乐专业本科生的价值观念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始探索和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促进我国音乐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管理和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各个高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理论,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本科生导师制在促进音乐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一、本科生导师制对音乐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音乐专业的教育特点,推动着音乐专业教育理念的创新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既包含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包含了音乐教育理论,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因为音乐专业人才大部分将踏入音乐教育行业,因此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也比较重视,学生只要全面提高音乐技能,同时又要掌握基础的教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既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同时又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音乐专业的教育特点,因此有利于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本科生导师制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自由的发展环境和提升空间

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同时他们一般具有鲜明的个性,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最大限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拓展他们的学习领域,帮助其打好音乐理论基础和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另外,音乐专业课程都是采取小课授课的形式,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避免了集体授课一起抓的弊端。

(三)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推动我国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改革

我国各大高校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之后,需要在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的改革。在顺应教育规律,依据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多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关注教学实践,同时又注重音乐领域的理论研究,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基础目标,创新音乐知识结构合教育模式,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分析

(一)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理念

它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参与力度,以实现多样化和深层次的教学设计,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度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把个人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具有相比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特点。并且这一制度具有由点到面的特性,能够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某一技能点的基础上呈现面式的扩展,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本科生导师制具有鲜明的培养目标和方针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需要导师进行重点指导,导师可以对所带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点拨,学生无论是在音乐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在技能实践方面,都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指导,并且能够在导师的帮助下对自身进行科学的定位,从而更快地找到学习方向和目标,因此能够提高音乐专业课程的质量和人才发展的科学性。同时,导师可以在点对点的具体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特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程教学的质量,还有助于导师在学术研究中具备更加宽广的思路,创造更多的学术成果。

三、当前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出现的问题

1.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导师,师生数量差距过大导致导师制度效果不明显

虽然各个高校都有一些教学经验相当丰富、音乐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但是学生数量过多,往往一个导师可能要带许多个学生,这样就容易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导师不能够对所带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从而影响这一制度落实的效果。同时我国各大高校组建了一批年轻的导师团队,适应了教学实践发展的需求,能够良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但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很多年轻导师在教学工作中过于僵化,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有些导师缺乏足够的工作耐心,对所带学生没有尽到导师的责任,还有些虽然教学态度良好,但是工作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音乐专业的发展需求,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2.有些高校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管理力度,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效果

具体表现在有些大学并没有建立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缺乏相应的参考标准,盲目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校级管理制度在各院系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基层教学工作不到位。同时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导师工作衔接不当,导师的日常配套服务政策得不到落实,导致很多导师不能够正常地开展教学工作。另外,许多高校在聘任导师的制度上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有些导师的工作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并且工作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因此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同时也会降低教学质量。

3.大学音乐专业与本科生导师制没有良好的融合,在具体实践上缺乏改革与创新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制度,对我国大学教育来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我国高校根据具体的教育实践来进行调整和创新。然而很多大学在应用这一制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生搬硬套国外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本校的教学实际,导致教学工作和制度目标脱节,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大学音乐专业具有独特的专业特性,很多教学工作需要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味照搬现成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也会降低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完善音乐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措施

1.完善高校导师队伍建设,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为了增加生源,普遍实施了扩招政策,导致师生数量差异过大,导师数量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增加导师的数量。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做好导师队伍的组建工作,有计划地对音乐专业导师团队进行培训,提高导师们的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导师的思想素质教育,重点关注音乐专业导师的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要明确导师的责任,既要做好自身的科研工作,同时要做好教学工作,导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全面学习有关领域如教育、心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使导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做好本科生的导师工作。三是要优化导师聘任制度,灵活地进行导师的录用措施,避免按照单一的标准聘任导师,对于部分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可以放宽聘任条件,另外还可以从本校或其他高校中选择优秀的研究生来管理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2.大学要科学的处理本科生导师的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划分好导师的工作责任,加强教学工作与教务工作的协调性

音乐专业具有鲜明的特点,需要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案。采取本科生导师制能够良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但同时可能增加教务管理工作的压力,因此如果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衔接不当,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各个高校要注意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尽量处理好导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的问题,划分好二者的工作责任。导师既要负责好自身的科研工作,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还要加强教学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音乐专业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同步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要配合好导师的教学工作,为教学提供高效便利的环境。各个高校要逐步建立与本科生导师制配套的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体制,促进我国高校在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下进一步根据本校实际找到合适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使音乐专业人才能够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管理环境,更好地发挥学习主动性。

3.高校要完善导师的管理制度

从聘任、教学和考评等环节抓好管理工作,规范导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导师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做好教学工作,提高音乐专业课程的质量。一是要规范化与合理化导师的任职条件,对于没有达到导师聘任标准的教师坚决不能任用。与此同时要科学地进行导师选择,避免单一的不合理的标准将优秀的导师排除在制度门槛之外。二是要将导师的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导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导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案,同时允许导师在许可范围内变通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三是要规范导师的评价体系,要从教学质量和学生反馈两个方面重点进行考察。教学质量关系到高校音乐专业未来的发展动力和方向,因此要重点进行考评,将导师的各项教学工作都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科学评价。学生反馈关系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积极性,是考察导师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高校也要引起充分重视,定期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反馈工作,积极听取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