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并购融资 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
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并购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再者,我国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并购,要并购,须融资,必定存在融资风险,而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必须规避风险,调动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并购被公认为追求市场份额及实现规模经济的捷径,企业的并购重组,是其适应市场、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和着眼长远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是中外国有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经之路。
一、企业并购融资的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内涵
企业并购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他企业保留或者消灭法人资格。通常,人们习惯把兼并、收购和合并三个词语统称为并购。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者债券等支付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互相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
(二)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
1 债务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其中,债务融资又可分为营运资本融资与资本性支出融资。
2 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是指向其他投资者出售公司的所有权,即用所有者的权益来交换资金。这将涉及公司的合伙人、所有者和投资者间分派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责任。权益融资不是贷款,不需要偿还,实际上,权益投资者成了企业的部分所有者,通过股利支付获得他们的投资回报,权益投资者一般具有三年或五年投资期,并期望通过股票买卖收回他们的资金,连同可观的资本利得。因为包含着风险,权益投资者要求非常苛刻,他们考虑的商业计划中只有很小的比例能获得资金。
权益投资者认为,具有独特商业机会、高成长潜力、明确界定的利基市场以及得到证明的管理层的企业才是理想候选者。未能适合这些标准的企业,获得权益融资就会很艰难。许多创业者不熟悉权益投资者使用的标准,当他们被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者不断拒绝时就会变得很沮丧。他们没有资格得到风险资本或天使投资的原因,经常不是因为他们的商业建议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未能满足权益投资者通常使用的严格标准。
第一,权益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特点,无到期日,不需归还。项目资本金是保证项目法人对资本的最低需求,是维持项目法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二,没有固定的按期还本付息压力,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经营效果而定,因此项目法人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融资风险较小。
第三,它是负债融资的基础。权益融资是项目法人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体现着项目法人的实力,是其他融资方式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采用权益性融资方式,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将有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影响这种情况发生与否的因素主要在于支付给被并购企业股票的数量与这部分股票能为合并后企业增加的盈利的价值比较。另一方面,权益融资中除了要关注EPS与市盈率等指标的影响以外,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企业控制权的分散程度的影响,必须合理设定一个可以放弃的股权数额的限额,以避免控制权又落人他人之手的风险。
(三)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相同点企业融资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一定量资本是必须支付的代价。筹资成本是筹集资本时发生的费用,诸如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等就是典型的筹资成本。而用资成本则是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其典型形式有资本的股息和红利、债券的债息、银行借款的利息等。用资成本的特征是定期多次发生于每一会计期间。从理论上讲,资本成本应该是筹资成本加上用资成本。因为筹资成本数额小,因而一般所考虑的资本成本主要是用资成本。用相对数形式来表达资本成本时,有如下公式:
资本成本(率)=实际用资成本/(实际筹资额-实际筹资成本)
上述公式的各项,一般按年确定指标口径,而且在计算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具体每一种形式的资本成本时,上述公式中的实际用资成本是指企业因之而必须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量。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具体成本计算公式的区别。这一区别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否属于税前抵扣项目,所有基于债务融资而发生的成本,按照各国例行税法,均属于税前抵扣项目,因而具有所得税抵减效应,具体而言,企业在权益融资上所实际支付的资本成本就是其所支付的股息、红利的账面金额;而在债务资本上所支付的资本成本则是其所支付的利息、债息等的账面金额再扣除其按所得税比例计算的部分。通俗地说,就是企业所支付的债息、利息等基于债务资本所产生的资本成本,其巾相当于所得税率比例的部分是国家以其所得税支付的。这就是税前抵减项目的所得税抵减效应,依据上述分析,可以分别得到:
(1)权益融资的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
优先股资本成本=优先股年股利/(优先股实际融资额一实际融资费用)
普通股资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实际融资额一实际融资费用)
如果一个公司的股利是按照一个既定比率每年增长,则还有如下公式:
普通股资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殷实际融资额一实际融资费用/既定增长率)
(2)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
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则需要考虑所得税抵减效应。通常在债务成本资本诸如利息、债息等内容的名义数额上乘以所得税抵减效应系数“1-所得税税率”即可。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借款利息+(卜所得税税率)/(银行借款实际融资额一融资费用)
公司债券成本=债券利息率+(卜所得税率)/(债务实际融资额一融资费用)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并购融资成功的前攮固然极尽诱惑,但是,并购融资的失败同样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和沉重的打击,比如资金链断裂而引起企业整体的坍塌等。将目前企业并购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而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资金困难,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从分析财务风险人手,阐述其含义、特征以及种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诸方面;从而提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通应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通过防范内部制度,建立约束机制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五个方面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及自我保险、多元化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降低五种技术方法。只有控制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财务风险的成因
其一,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一国经济或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2)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造成的融资风险。企业资金来源无非是自有资金和对外融资两种方式。在各种融资方式中,银行信贷又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银行在国家金融政策以及自身体制不健全等情况的影响下,普遍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使其贷款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其二,内部原因:
(I)盲目扩张投资规模。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仅凭经验判断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扩大,忽略了公司内涵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投资时资金的重大浪费。
(2)投资决策失误。对企业来说,正确的产业选择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起点。但一些企业在选择产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产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念,不能敏锐地把握产业演变的趋势和方向。
(3)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台作伙伴的资质、信誉,并应具备承担相应风险能力。
(4)诚信不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
2 融资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企业必须做出: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对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措施是转换企业并购中的职能,赋予企业更多的决策权,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并购战略。充分重视企业并购中的尽职调查,细化和强化企业甄选过程,尽可能的规避因为财务报表局限性所带来的信息部对称。采用恰当的估价方法合理确定企业并购中企业的价值,运用模糊决策法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融资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是:尽快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并购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丰富融资工具,开发更为灵活的股权融资工具。企业尽量选择运用混合型并购支付方式;对并购后期的财务整合风险的防范措施,是通过建立网络式的三级财务管理体系,以及通过加强存量资产、现金流量和债务整合的质量降低财务整合的风险。
三、结论
所谓资本结构,狭义地说是指企业负债和权益资本依所占的不同比例所形成的企业资本构成;广义地说是指企业多种不同形式的负债和权益资本的多种多样的组合结构。在预期营业收益即定的情况下,负债程度亦即狭义资本结构的适当水平应该如何确定才最符合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直是西方财务经济学力图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2资本结构的重要理论
2.1MM理论
MM理论。MM理论认为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莫顿•米勒以馅饼为例解释了MM理论:把公司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比萨饼,被分成了四份。如果现在你把每一份再分成两块,那么四份就变成了八份。MM理论想要说明的是你只能得到更多的两块,而不是更多的比萨饼。
2.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双向的。负债可以通过所得税的减税作用和减少权益成本来提高企业价值。与此同时,负债会产生财务困境成本,包括破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债券成本等,债券成本包括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护性约束条款限制企业的经营,影响企业效率,导致效率损失以及监督企业实施保护性约束条款发生的直接监督成本。并且个人税对公司税的抵消作用会部分或完全抵消公司税的减税作用。因此权衡理论实质是把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与各类与负债成本相关的成本之间的均衡。
2.3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由局限于研究资本结构及收入流关系的成本扩展到资本结构与公司剩余控制权分配的内部制度设计上的结果。激励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会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收入和公司市场价值。如果企业负债率较高,则企业的资金依赖债权人,可使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企业,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由于债务和股票对经理提供了不同的激励,股东将债务视为一种担保机制,这种机制促使经理努力工作。从而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
2.4优序筹资理论
优序筹资理论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作为一种信号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是如何影响投资,从而影响筹资顺序,而不同的筹资顺序又会对资本结构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当公司以不会被市场低估的方式筹资,那么新投资项目会被现有股东所接受。而且,即使举债提高财务风险的债务,也优于发行新股。Myers把这看成是融资的“顺序”,即为新投资项目筹资时,为避免发行新股被市场认为是经理对当前股价信心不足的信号,经理被迫优先考虑内部资金,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这一结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美国公司筹资结构。
2.5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怎样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号,以此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人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和投资机会等的私下信息。信号模型虽然在直觉上很有吸引力,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资本结构问题。对其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模型对实际行为的预测能力很差,与其理论预测相反,杠杆作用率在差不多每个行业都与其盈利负相关。信号模型预测成长机会较多的和无形资产较多的行业比那些成熟的、固定资产比较多的行业更多地运用负债,这与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正好相反。信号模型的主要缺陷还在于它虽然说明某种特定的财务工具可以被作为一项信号,但却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财务工具。另外信号传递的实际程度以及信号模型对于解释所观察到的企业财务决策的贡献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实证研究问题。
2.6控制权理论
控制理论是从剩余控制权的角度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该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组织。由于无法预知未来,使得契约无法化解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差别和冲突。实现利益的关键在于剩余控制权,债务是企业的固定支出,债务过重,留给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剩余收益就少。
3评价
尽管不同的理论对企业融资的认识视角不同,但都对负债融资形成共识:适度负债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激励理论认为负债可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控制权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阻止经营者滥用相机决策权,加强经营者的努力。纵观MM以来40多年的资本结构研究,大部分是围绕MM定理并放松其假设进行的。虽然非对称信息论的引入,考虑了个人行为动机,使资本结构理论有了一次大飞跃,但也因其缺乏来自经验的实证支持及各种解释变量之间不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等,研究难有突破而陷入停滞,至今仍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来解决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脉络与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密切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4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
(1)资本结构概念的界定。资本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长期融资方式的组合,忽略了短期负债。短期负债数量不稳定并且流动性大,可能成为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时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为偿还短期债务而筹集长期资金,改变资本结构,导致企业市场价值变化或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转移。
【关键词】证券;筹资成本;研究
1.引言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保持拥有足够的资金,但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种形式。通常,所有者权益指普通股和优先股,负债指长期借款和发行债券。筹资不仅要考虑资金的结构,也要考虑资金的成本。因此,筹资成本的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尽管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种筹资方式的成本计算,早有定论,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债券筹资、优先股筹资以及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计算时一些较为特殊的问题。
2.公司债券筹资成本
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s)是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付息还本的有价证券。它表明发行债券的公司和债券投资者之间商业化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的持有者把资金借给公司使用,是公司的债权人,而公司则为债务人。债券持有人有按约定条件向公司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取得利息优先于股东分红,公司解散或破产清算时,也优先于股东而收回本金。
公司债券的主要特征是付息还本,这是与其他有价证券的根本区别。公司债券首先反映的是企业向投资者(出借资金者)借入资金,即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出借资金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公司发行债券是一种商业借贷形式。其次,借贷的资金到期是要偿还的,即要付息还本。有借有还,天经地义,公司债券到期一定要偿还本金。不仅如此,而且还需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是公司支付给投资者(出借资金者)出借资金期间使用权的“买断费用”;通常也理解为,投资者(出借资金者)将自己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转让给债券发行人使用的“报酬”。对投资者(出借资金者)而言是“投资收益”,对发行公司来讲,则是使用资金的用资成本,即资金成本。
利息通常有固定利息和浮动利息两种形式。付息形式,有到期一次付息和间隔付息两种。常见的间隔付息形式,有每年付息一次、每6个月付息一次两种。
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借贷行为,借贷资金必须偿还,即“有借有还”,这就要确定经过多长时间偿还。一方面,公司债券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工具和作为一种长期资金筹集形式,期限通常都在一年以上。此期限既包括公司债券的存续期限,也包括公司债券付息期限。另一方面,虽然期限是一定的,但也可能会有变化。如在发行时,可在发债说明书中规定提前赎回条款、延迟兑付条款等,这些都是在“一定期限”基础上事先确定的变化。
发行公司债券的筹资成本,与其发行规模、期限、利率、还本付息方式直接相关,可按式(1)计算:
式中:为公司债券筹资成本;为公司债券年利息;为公司债券筹资获得的资金数额(或公司债券市场价格);为公司债券筹资费用率;为公司债券面值;为公司债券期限;。
式(1)中,公司债券未来各年利息现值的计算,既可以按各年利息乘以相应的折现系数后再相加,求出各年利息现值之和;也可以按照用利息乘以年金现值系数的方法,得到各年利息的总现值,其原因是各年利息相等。虽然两种方法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但各年利息分别折现之后求和方法的局限十分明显,一是各年利息分别折现计算次数多,其累积误差大;二是计算次数多,出错的几率也大。尤其债券期限较长时,特别明显。作者认为,公司债券未来各年利息现值的计算,应该选用已知普通年金求现值的方法。
[实例1]A公司发行年利率为10%,5年期债券200万元,发行费率5%,采用一次还本,按年付息方式。所得税税率为25%。试求其筹资成本。
有观点认为,该公司债券的筹资成本,应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1)试算
[实例1]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一般情况下,公司债券是有面值(par value)的,债券总价格200万元,是按面值发行的吗?实例没有说明。公司债券的发行,发行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面值,也可能等于面值,因此首先应该明确其面值。其次,公司债券利息是固定的常数,它应根据债券票面年利率,以公司债券面值为基础来计算的。其三,因为获得债券利息是必须纳税的,考虑到负债成本与所有者权益成本的比较一般为税后,故应考虑交纳公司所得税的计算,但仅仅只应该计算利息纳税。
综合考虑上述分析,[实例1]经完善整调完如下。
[实例2]A公司发行年利率为10%,面值200万元5年期债券,市场价格200万元,发行费率5%,采用一次还本,按年付息方式,所得税税率为25%。试求其筹资成本。
该公司债券的筹资成本,应该按插值法,进行以下计算。
(1)试算
事实上,这一成本值只是客观成本值近似的拟合。与[实例1]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实例2]给出债券的面值,并明确债券利息是以面值为基础来计算的;另外,债券成本是纳税后的,这里纳税仅仅针对利息,更符合实际,使用十分方便。
3.优先股筹资成本
股票(stock)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措股权资本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或净资产)的凭证,它代表持股人在公司拥有的所有权。股票按权利和义务分为优先股(preferred stock)和普通股(common stock)。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是一种混合融资形式,兼有债券和普通股的特点。其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持有优先股的股东,先于普通股股东享受分配,通常为固定股利。优先股收益一般不受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企业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对资产的索取权仅次于债券人,而优于普通股股东。概括地说,它享受固定收益、优先获得分配、优先获得公司剩余财产的清偿、无表决权,这就是优先股的主要特征。
优先股股利用税后利润支付,每年股利固定不变,与债券利息相似,可看作永续年金。其筹资成本可按式(2)计算:
式中:为优先股筹资成本;为优先股年股利;为优先股筹资获得的资金数额(或优先股市场价格);为优先股筹资费用率。
[实例3]B公司发行优先股,总价格15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6%,年股利率为15%。
试求其筹资成本。
有观点认为,此优先股的筹资成本,按式(2)计算为:
[实例3]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一般情况下,优先股是有面值的,优先股总价格1500万元,是按面值发行的吗?通常情况是,发行价格可能高于面值,应该明确其面值。其二,优先股股利是固定不变的,股利是根据年优先股股利率,以优先股面值为基础来计算的。
[实例3]经完善调整如下。
[实例4]B公司发行优先股,总面值为1000万元,总价格15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发行价格的6%,年股利率为面值的15%。试求其筹资成本。
则此优先股的筹资成本,应该按式(2)计算为:
值得注意的是,从分式的分子可以看出,优先股的股利,是根据优先股的面值乘以其股利率得到的。
4.普通股筹资成本
普通股(common stock)代表股东享有发行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它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的股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按公司法规定,普通股的基本特点是股东的投资收益(股息和分红)不是事先约定的,而是根据股票发行公司以后的经营业绩来确定。公司的经营业绩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经营业绩差,普通股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基本的股份,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股份。
普通股的筹资成本,一般按式(3)计算:
式中:为普通股筹资成本;为普通股第1年股利;为普通股筹资获得的资金数额(或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
[实例5]C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发行价格5元/股,筹资费率6%,第1年股利率8%,以后每年股利增长4%。求该普通股资本成本率。
有观点认为,此普通股的筹资成本,应按式(3)计算为:
[实例5]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一般情况下,普通股是有面值的,发行价格5元/股,是按面值发行的吗?通常情况是,普通股的面值为1元/股,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的,应该明确面值。其二,普通股第1年股利是根据年股利率,以普通股面值为基础来计算的。
[实例5]经完善整调如下。
[实例6]C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面值1元/股,发行价格5元/股,筹资费率6%,
第1年股利率8%,以后每年股利增长4%。求该普通股资本成本率。
根据式(3),C公司发行普通股的筹资成本,应该计算为:
值得注意的是,从分式的分子可以看出,普通股的股利,是根据普通股的面值乘以其股利率得到的。
5.结论
综上所述,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等证券筹资成本计算的特殊问题,主要在其利息(债券利息和股息)的计算,这是很容易出错的。关于解决证券筹资成本计算的特殊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1)债券利息,应该以票面利率和其面值为基础来计算,所得税交纳主要针对利息;(2)优先股和普通股股利,应该分别以各自股利率和其相应的面值为基础来计算。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2010.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公司业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11―01
1引言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在筹资管理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资管理的主要人任务之一。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的筹资方式虽然很多,但总的来看分负债方式筹资以及发行股票等的权益方式进行筹资,因此,资本结构的问题总体而言即负债资本比率的问题,即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实务中,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结构;广义的是指全部资本包括长期和短期资本,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内涵。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往往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公司有上市公司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对它们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2资本结构理论
2.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MM理论。
莫迪利安尼――米勒模型。他们提出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额的市场价值无关,简称MM理论。该理论认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或公司金融理论的基石,他们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论证方法对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权衡理论。
现实的企业中基本是没有百分之百负债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企业无限扩大负债比率,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试图解决的一个谜,在探索此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权衡理论。权衡理论实际上是在MM理论的基础上引进财务困境成本和成本后修正的一种模型。
2.2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净收益理论: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杜兰特最先在名为《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一文中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一般而言债务方式筹集资本成本往往要比权益方式筹集更低,所以通过债务筹资的方式可以达到降低企业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的目的,而且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金成本就越低,此时企业价值就越大。若按照该理论,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企业达到最大价值。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是荒谬的。
净营业收益理论:此理论讲到,无论财务杠杆变化如何,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保持不变的,因此公司的总价值亦保持固定不变。就不会因为负债比率的提高使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而是维持不变。因此,公司没有办法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改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就无法通过改变资本结构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应是其营业收益才能够对公司价值起到决定作用。
折中理论:以上两种极端情况的折中情况。
3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
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且在负债中,流动负债所占比重较大,而长期负债所占比重较小,甚至有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为零,负债全由流动负债组成。也就是说,创业板上市公司多采用股权融资而非负债融资。另外,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股占比中,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占比远高于机构持股者的占比,且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明显,这与同期的主板以及中小板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区别。
在一份对2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调查中显示,有200家都是家族企业,其发行上市前平均第一大家族股东平均持股比例高达54%。持股超过70%的有51家,50%-70%的有64家,30%-50%有61家,30%以下的仅有24家。其中雷曼光电公司李跃宗家族,发行前持股99%,发行后持股74%。
4优化资本结构对业绩影响及建议
观察得出上市公司现有的资本结构特征和我国国内一些学者所公认的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容。笔者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的考察分析,不难得出该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病症归根到底在于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根据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病源可以推知,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股权融资的不足,而却不在其“圈钱”这种行为的存在。优化资本结构能有效使得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改善经营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资本结构优化建议:
(1)优化产权比例,加大股权融资的力量。发现的债权资本过于高的一些公司,剖析确定其原因,确定是否确实有必要降低负债率。适度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所设定的某些限制放松、提高股票市场的扩容速度,有利于促进并且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使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冲向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2)积极培育接管市场,推进上市公司重组。控制权理论认为,促进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外在力量当然少不了对于接管市场的方式。由于存在接管市场的压力,经理人员会迅速有效调整企业内部资本结构,进而使资本结构的形一种内在的优化机制。
参考文献
[1]Booth,Laurence.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Finance,2001.
《财务管理》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结合理财实践的需要,将原教材中投资与筹资的顺序对调,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适当删减和增加。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本章变化较小,主要是把原来四节内容调整为三节,将原教材中财务管理环节的内容合并到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全面介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由此搭建“干”字型课程体系。“干”字型字头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纵向是财务管理环节,横向主干是财务活动。调整了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顺序,先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并强调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其他群体利益,然后再介绍财务管理的环境,并在法律环境中添加公司治理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相当于把原来教材第二章的第二节的风险价值,和第五章投资概述的相关内容重新组合成一章。从内容上来讲删除了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的介绍,补充了风险偏好。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这一章内容主要是将原教材中第二章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原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即股票评价和债券评价重新组成一章新的内容,主要讲关于债券和股票价值估价和收益率计算的问题。在结构上也是做了调整,主要补充了“股票估价的三阶段模型”。
第四章项目投资,是原教材第六章内容。这章最大变化是计算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公式,将原书中以“净利润”为基础调整为新教材以“息税前利润”为基础,等于将原来的“利润总额”调整为“息税前利润”,将原来“净利润”调整为“息前税后利润”,并在运营期现金净流量计算公式法的最后部分减掉“该年维持运营的投资”,这章变化较大,考生应引起注意。
第五章证券投资,相当于把原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和第七章的有关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主要介绍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的一些特点,基本不涉及计算,与此有关的计算指标在新教材第二章中掌握。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新增了第五节“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涉及到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投资、认购股权证、优先认购权和可转让债券等,并在第二节股票投资里增加了“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及其两者区别”方面的内容,所以本章新增内容比较多,考生也要特别关注。
第六章营运资金,是原教材第八章的内容。本章最大的变化就是第四节“存货的管理”将原来存货日常管理模式中的储存期控制方面内容删除,将ABC分析法调整到存货控制方法中,并增加了关于“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保险储备和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等内容。
第七章筹资方式,是原教材第三章内容。本章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将原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权益筹资中的“认股权证”和第三节负债筹资中的“可转换债券”抽出,单独组成了第四节“混合证券筹资”;二是把原来“负债筹资”进一步划分为长期负债筹资和短期负债筹资,分别用两节内容来介绍(其中在第五节中新增了“短期融资券、应收款项的转让”等一些短期筹资方式,并在第五节新增了关于“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组合”策略);三是将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中关于“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内容也调整到本章相应筹资方式下。
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主要介绍原教材中第四章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的内容。所做的调整:一是将原第一节“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内容调整到第七章;二是把原“资金结构”改为“资本结构”,主要介绍长期资本结构;三是在资本结构理论中原来七种理论减少为五种理论,删掉了“平衡理论”和“传统的折衷理论”。这章虽然变化较大,但没有增加新内容。
第九章收益分配,就是原教材第九章的利润分配。本章变化主要有:第一,在第三节“利润分配的程序”中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而是在“提取任意公积金”中描述;第二,将原书第一节三种股利理论(股利重要论、股利无关论、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理论)重新调整概括为四种理论(股利相关论、股利无关论、所得税差别理论和理论);第三,对股票回购的动机、股票回购的影响,新教材重新做了表述。
第十章财务预算,是原教材的第十章。这一章变化最小,只在个别文字和个别表述方面做了适当完善。
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这章也是原教材中的第十一章。这章变动最大的是新增了第三节“成本控制”,内容涉及到“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种类以及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这一补充非常重要,应该重点关注。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相当于原教材第十二章财务分析的内容。这章变化主要有:第一,在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中增加了一些指标,如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增加了“或有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营运能力增加了“其他资产质量指标”,发展能力中增加了“技术投入比率”等;第二,将原书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的内容调整到第三节;第三,增加“业绩评价”一节。
以上是根据新的考试大纲,就各章节一些主要变化给考生做的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其中提到需要特别注意的章节,将可能是今年考试的重点,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二、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针对今年的教材变化,考生在今后的复习当中哪些章节是要着重注意的?从历年考试的分值分布情况看,各章内容都会考到,但分值相差悬殊,一般考试的重点在决策章节和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几章。结合今年的具体变化,建议考生重点关注下面内容: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尤其是其中股票估价的三阶段模型);第四章项目投资;第六章营运资金(尤其是其中存货管理);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尤其是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这几章是比较容易出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地方。
三、学习方法及应试技巧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考生普遍认为公式难记。实际那些公式是有群族特征的,考生一旦理解公式的根本,就能举一反三。
例如:(1)学会时间价值,清楚现金流量、具体发生时间点及折现率等因素,掌握终值和现值的概念,那么第三章中股票、债券的价值计算、收益率的确定和第四章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动态指标,包括在决策中应用到差额内部收益率、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计算期统一法等都是依据时间价值推的,掌握了时间价值这个“根”就掌握了一系列计算公式,所以考生切忌死记硬背;(2)营运资金管理一章所涉及到的公式多与计算利润的指标有关,但由于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和最佳存货批量等问题,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应收账款的管理则以利润最大为出发点,所以只要掌握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相关成本”,这章的公式就迎刃而解了;(3)如果掌握了成本按习性划分的原
理,那么第六章中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第七章中用资金习性分析法确定现金需要量、第八章中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等一系列公式就因为成本习性这个“根”记住了;(4)第十章编制财务预算的公式的“根”是“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5)第十一章成本差异的计算以“连锁替代法”为公式的根,只要记住“量差”和“价差”两个公式就可以轻松应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6)第十二章财务指标分析中短期偿债能力的根是“流动负债”,只要将各种短期资产与流动负债相除,就可以得到各种短期偿债能力,而长期偿债能力的根是各种不同外延的“债务”,将其与有关资产(净资产)相比,就可以得到一系列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的根则是“营业收入(成本)”,将其分别除以不同外延的资产平均值,就可得到一系列不同资产的周转率指标;而盈利能力则是以“净利润(或息税前利润)”为根,除以占用的相应资源,就可以评价盈利水平;发展能力指标则是对2―3年收入(或利润)进行对比,计算跨期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你搞清楚每一族公式的根和来龙去脉,然后再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建议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快速、准确地掌握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大地节约记忆的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中级经济法》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今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由原来的十二章调整为九章,表面来看“章”变少了,但内容和篇幅非但没少,而且增加了。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新增了第三节“法律行为和”,将去年考试大纲中的第三节“经济法的实施”调整为第四节。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由原来的七节增加至十二节,分别为第一节公司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公司的登记管理、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四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六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七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第八节公司债券、第九节公司财务会计、第十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第十一节公司解散和清算、第十二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其中每~节在内容上都与去年相关内容不完全一样,变化相当大,望考生能加以注意。
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删除了去年相关章节中的“企业的概念和分类”一节。调整为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和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其中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根据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在内容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第五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由原来的四节增加至十一节,并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大调整。分别为第一节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破产申请和受理、第三节破产管理人、第四节债务人财产、第五节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第六节债权申报、第七节债权人会议、第八节重整、第九节和解、第十节破产清算、第十一节违反破产法的法律责任。大家在学习这一章时,一定要结合一些案例学习,它们可以帮助你很好的理解相关的制度法规。
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共有证券法律制度概述、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的收购、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等五节内容,并且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在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将原第六章票据证券法律制度分为两章,即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和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在内容和篇幅上比去年增了两倍。
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增加了“票据法律制度概述”这一节,使得这章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
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将第五节“合同的担保”内容细化,增加了有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本章增加了第九节“具体合同”。
“第九章相关财政法律制度”为新增内容。包括第一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第三节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制度。
把去年考试大纲中的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所有关于税收及其征收管理的内容全部删除。根据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中级经济法这四章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
2007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中有些章节的内容变化不是太大。如第一章经济法总论只是增加了第三节“法律行为和”,其他内容变化不大;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几乎没有什么明显调整,其他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复习时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要树立信心,建立一次考过的决心,不要因为内容调整而有畏难情绪。《经济法》内容易变,今年内容调整较大,这并不能保证明年就不变了。应当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经济法》,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其次,去年没有考过的考生,要争取将去年的内容忘掉,不要带着旧内容的痕迹来准备今年的应考。因为今年考试大纲的内容调整太大,很多细节都变了。为此,千万不要用去年的教材和复习资料,以免产生误导。考生可以到北京安通学校的网站的查看最新的辅导班讲义和配套练习。
最后,注意经济法特性:一是需要记的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比较相关内容记忆、做题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二是专业术语多,如不安抗辩权、连带责任、无限责任等,基本要求是弄懂含义,习惯使用,专用术语在答题中有重要意义;三是操作性强,案例题多,选择判断也出案例。
《中级会计实务》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第一章总论,修订了六要素的定义及特征,新增了利得和损失的定义,新增了四个会计基本假设,对十三个会计处理原则作了重新分类,财务报表的体系发生了变化。
第二章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减值计提的变化,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作了调整。
第三章固定资产,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取消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资本化条件参照资产确认条件,修正了“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取消原准则第10条中的“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修订,增加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规定,增加了分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修正了减值的会计处理,引入了残值的界定,设置了“累计摊销”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此章为今年新增内容,考生应该格外加强复习,应该作为考试的重点。
第六章金融资产,本章为新设的章节。涉及过去的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债券投资等,但现在不按过去的分类,而是称为金融资产。按金融资产持有目的不同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准备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及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在教材中所讲的与原来所讲的不仅仅是分类标志不同,而是从内容本质上发生了变化。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发生改变,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变化,权益法下投资方应享有
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确认。
第八章非货币易,无补价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有补价的非货币易中支付补价方的会计处理,有补价的非货币易中收补价方的会计处理和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第九章资产减值,本章为新设章节,其中包括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资产减值的确定方法、可收回价值的确认标准、资产组的减值认定。
第十章负债,本章新增了辞退福利的核算,对应付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主要对以现金清偿债务会计处理原则、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原则、债转股方式的会计处理原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混合清偿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涉及的会计处理原则比较多,考生在记时不要把它们弄混了。
第十三章收入,这一章主要修改了分期收款购入商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第十四章借款费用,单独设置第十四章,与原来相比内容上虽没有过多的增加,但内容却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借款范围、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范围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都与原来的内容有本质的区别。
第十五章所得税,本章为新设章节。较以往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在学到这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在北京安通学校网上安通辅导班上的讲义做为参考资料,上面给大家做了详细的总结。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这一章较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较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十八章外币业务,为新设章节。较以往修改了授受外币资本投入时的汇率选择标准。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报表体系的内容发生了改变:(1)原来的“财务状况说明书”换成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即原来的利润分配表由附注转成了正式报告;(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作了调整、利润表的格式作了改变、现金流量表增加了两项。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新增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核算。
二、复习建议与方法
今年会计职称的教材出版的非常晚,考生在未拿到新教材之前可以先对大纲中变化不大的章节进行提前复习,这些章节包括:(1)存货除后进先出法以外的内容;(2)固定资产除分期付款购入方式及期末计价的核算;(3)无形资产除分期付款购入方式及期末计价的核算;(4)应收及预付款项;(5)负债;(6)收人中除分期收款核算方式外的内容;(7)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8)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核算;(10)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今年是会计职称考试变化最大的一年,很多考生都通过参加辅导班的方式进入了提前复习阶段,尚未展开复习的考生一定要抓紧时间,等新教材下来可能就来不及了,大家也可以到北京安通学校网站上去查看最新的会计辅导资料。
今年特别需要关注的章节及内容主要有:(r)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2)财务报表的编制;(3)合并报表的编制;(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5)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7)应付债券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8)金融资产的核算;(9)会计政策变更、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核算。这些章节出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请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