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第1篇

我们在下乡实践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调研,支教,把热情挥洒在这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践行我们的诺言。在服务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民在平时劳动中总结的种植经验,令我们收益颇多。这短短的七天,我和村民们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通过此次下乡,我有如下收获:

一.“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自身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这对我们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长在邓 --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深刻体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去深刻地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提高对xx所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神的理解。

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是难以尽得于书本的;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能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深入了解和亲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随之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认识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

我们在通过大学的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也是我们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二.农家生活感悟

1、农村是一个使人心情趋于平静的地方;

2、与农民多沟通可以使我们打心底感觉到最淳朴的真诚,

3、安全问题应该是农村的一个隐患,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农活掌握时令非常的重要,应引导农民按时令进行生产;

5、一个村屯与另一个村屯虽近但农作物却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农民富裕后,脑子里想的是怎样用农业收入来进行生意投资,相关部门应注意引导;

7、民风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有大的改变。

8、要像农民那样真诚待人事物、踏实做事。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探究;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课程在新课改中成为国家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课程项目,给予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在实践中获取课程的意义与真谛。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在新课改中成为非常必要的一门科目,是国家指定的,扩展学生学习科目到综合实践的一个领域。帮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亲身实践中开拓创新精神,感悟劳动与技术的融合,提升学生自主操作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自主学习,亲身实践的课堂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也能够在实践中获取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新课标改革中的这一举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枯燥课堂的新颖平台,激发了学生面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相较于其他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可能更喜欢更加容易接受这种自己也投入到其中成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这样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强硬进行灌输式的讲课其实并没有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实践所收获到的效果好。教学实践往往能够点燃学生面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使他们全部都置身于课堂中去享受劳动的乐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探究教学方式,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实践操作,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何为探究性学习呢?其实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者是社会生活领域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表达和交流,合作与协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本文就是从社会生活中的众多行为活动中挑选出的一个活动来让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堂上完成实践的过程,充分感受劳动与技术的相互配合以及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些收获。

本次劳动与技术课程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蛋挞的制作,课前已经向学生说明由于时间等问题的限制,我们利用两个课时的实践只能进行蛋挞液的配比制作。而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掌握蛋挞液的配置技术,并且每组完成15-16个蛋挞所需蛋挞液的制作,在最后每组还要完成一盘蛋挞的烤制。教师首先展示蛋挞图片,并提问蛋挞制作的几部分,揭示课堂实践制作的主题。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蛋挞制作的两个部分,明确制作主题。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探究新知部分,教师要学生明确安排意图和职责。根据市场售卖情况,定出每组准备15-16个蛋挞皮。给出学生处理每组多余蛋挞的合理建议,引导学生尊师重道。下一个步骤是播放蛋挞液制作视频,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准备特色蛋挞所需的辅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从视频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制作西点所需的工具比较专业,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学生根据视频,记录做蛋挞液所需要的工具。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通过层层深入,一步一步阶梯式上升,有的放矢总结蛋挞液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学无定法,方法和流程都是根据自身情况优化的。学生填写流程表,进行分工讨论,填写分工表。学生通过直观获得的感受,经过思维内化后,经过笔头落实到纸上,对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铺垫完前面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步骤了。

第一步,用剪刀、量杯和不锈钢盆将事先准备好的鲜牛奶量取100mL,倒入不锈钢盆里;

第二步,用剪刀、量杯和不锈钢盆将事先准备好的淡奶油量取200mL,倒入不锈钢盆里;

第三步,用量勺、筷子和不锈钢盆将事先准备好的糖粉量取50克,倒入不锈钢盆里。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白砂糖,必须打匀;

第四步,用事先准备好的鸡蛋取3个蛋黄,倒入不锈钢盆里。有条件可先打匀;

第五步,用到准备好的工具:筷子和不锈钢盆,将前几步准备好的蛋液原料全部打匀,要求是糖粉要全部融化掉,蛋黄要不结块;

第六步,将打匀的蛋液放置到量杯中,再用量杯将蛋液灌注到蛋皮里,要求是留边一厘米;

第七步,将事先准备好的油纸平整铺在烤盘上,将蛋挞的半成品有序排列在烤盘上;

第八步,带好手套,将蛋挞的半成品小心搬动,送去烤箱,不要打翻,也要小心不要烫伤;

第九步,同样的带好手套,将蛋挞的成品搬出烤箱,过程中还是一样要小心,不要烫到手,脱掉手套,再戴好一次性手套,将蛋挞的成品装入包装盒。

以上就是学生实践蛋挞制作的全过程。在进行完上述基本蛋挞制作过程后,还要完成后续的一些收尾工作。也是劳动与技术学科中实践部分的一个拓展延伸,每组的个性化蛋挞点缀以及精美包装,这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是最后的课堂整理,填写记录表,将桌椅归位,这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责任意识。其实在进行所有蛋挞制作过程之前,学生还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写分工表,具体内容如下:分为工具材料和项目两类,在工具材料的分类下,有蛋挞皮、纯牛奶、淡奶油、糖粉、蛋黄、辅料、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手套、垃圾袋、包装盒、还有剪刀。第二栏分别标明它们的数量。而在项目那一分类栏下面,分别有:量勺、量杯、筷子、不锈钢盆、烤盘、抹布、操作台、用餐区、桌椅、还有垃圾,而在它们之后,要标清针对这些项目器具的卫生要求,量勺要冲洗干净,保持干燥,量杯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倒置,筷子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不锈钢盆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倒置,烤盘要保持干燥,油纸干净整洁,抹布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摊平晾干,操作台要台面擦拭干净,地面清扫干净,用餐区要台面擦拭干净,地面清扫干净,桌椅要求要桌子放整齐,椅子归位,垃圾的要求是将一次性桌布和垃圾袋带出教室,扔到垃圾桶中。这些细节性的要求,都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后的小举动来培养出好的劳动习惯,也透过这些小细节从另一个视角明白做任何事都要细心,并且要有责任感。

在本次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结束之后,学生也都表示受益良多,与其他学科的上课模式相比,对于本次课堂实践的收获与反思是非比寻常的,学生也更倾向于这种能够自己动手实践的课堂模式。在本次课程结束之后,通过总结学生课后提交的课堂反思与收获,我也总结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现今社会中,人类已经步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同时带动了各门学科的发展,使学科内部更加细化,也让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交叉融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知识总量的激增,学科门类的分化增长,促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但是同时现代经济、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如何合理运用跨学科知识,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注重精神和态度的重要一环。劳动与技术就是可以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一门科目,学生在新兴课堂上的实践对于他们独立思维和独立处事的能力是有所裨益的。在蛋挞制作这一课中,学生通过教师前期引导,视频的启发,有了对于行动的初步想法,与同学在一起分工明确地规划蛋挞的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协作完成,从而让他们明白彼此协作的重要性。制作结束之后,收拾整理好工作台,从点滴小事就塑造学生注重细节的品格,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最后收尾时的蛋挞点缀环节中的创新能力都在实践中有所提升,劳动与技术在学生实践中有所融合。总之,教学实践探究实现了它的教育价值,也实现了它作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的作用,从实际应用中实施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实现了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社会和学术相结合。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第3篇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年就要来了。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是这种真实,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寒假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来帮助了我们的社区。过年前的一周,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天 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不少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不少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就。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承担责任,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第二天 刚放假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雪,地面积起了厚达十几厘米的雪,小区里面的路都被雪覆盖了,社区里的人都无法出行,看到一些保洁阿姨在雪地里辛辛苦苦的扫雪,而且天公不作美,还依然下着大雪。看到此景,心里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我去社区,也拿了工具,来帮助她们,一起把路上的雪往两边扫,让小区里的车子可以进出,让路面在第二天不会结冰而滑。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

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第三天在过年的前两天,政府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和年老的老人,给每个社区发了贫困金,让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和老人,我也随同我们社区的主任一家一家的走过来,一家一家的拜年过来,当把一个个红包给他们时,他们的眼中含有泪,满是对政府的感谢,而且也可以让她们都过个开心年,希望在20xx年都可以快乐! 我们还帮助了一些孤独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 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感受到过年的气氛!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几天的社区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这是我第二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我感觉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感觉到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爱,我感觉到了在实践中我得到的快乐和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

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更加应该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二)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年就要来了。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是这种真实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寒假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来帮助了我们的社区,刚放假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雪,地面积起了厚达十几厘米的雪,小区里面的路都被雪覆盖了,社区里的人都无法出行,看到一些保洁阿姨在雪地里辛辛苦苦的扫雪,而且天公不作美,还依然下着大雪。看到此景,心里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我去社区,也拿了工具,来帮助她们,一起把路上的雪往两边扫,让小区里的车子可以进出,让路面在第二天不会结冰而滑。

在过年的前两天,嘉兴政府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和年老的老人,给每个社区发了贫困金,让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和老人,我也随同我们社区的主任一家一家的走过来,一家一家的拜年过来,当把一个个红包给他们时,他们的眼中含有泪,满是对政府的感谢,而且也可以让她们都过个开心年,希望在20xx年都可以快乐! 我们还帮助了一些孤独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 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几天的社区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我感觉到了嘉兴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感觉到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爱,我感觉到了在实践中我得到的快乐和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三)

xx大学生联盟从20xx年成立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做了不少的公益活动。从爱心义卖到阳光午餐,都在为公益付出自己的努力。很荣幸,如今的我也是海大联盟里光荣的一员。

这个寒假地一开始便着手于联盟里的活动,其中感触最深的便是爱心义教的活动了。这个联盟里的成员自发的开始宣传,一开始也许有的家长会担心是否真的是免费的,是否到后来会要收费。被误会过,被拒绝过,但我们依旧不放弃着,还好仍然有人相信有人尝试着接受我们。虽然义教的队伍是有那些师范的大学生组成的,但我也仍在他们身边,看着那群孩子稚嫩的脸庞与声音那渴求知识的眼神,看着联盟里的哥哥姐姐们耐心地教导着。也许义教的内容和他们的课本内容不相关,但是却从别的角度拓宽着孩子们的视野。当然,在义教中也穿插着变废为宝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娱乐中不断成长。我们努力要将教育不断传递下去。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第4篇

四年的大学美好生活就快拉下尾幕,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上,我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劳动实践的收获和感受范文第5篇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与依据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定义

何谓实践?各学科因研究领域不同,视界有别,对“实践”的解读也有所不同。从哲学层面看,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际活动”。基于教学论的视点,可把“实践”理解为:由学生亲历的旨在作用、影响于人或物的包括实验、展示、表演、调查、访谈、角色扮演等在内的种种操作活动以及学生改善、优化自身(含道德行为践履)的种种外显形体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课堂实践活动之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活动。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将课程、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教学主题,转变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实施。

(二) 小学德育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依据

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内在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亦是对其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儿童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2.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对德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德育课程必须深化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需要。新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无疑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应有之义。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

【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

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

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

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三、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 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德育基地包括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青少年教育野外训练基地以及由学校自行与有关乡镇、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等等。

小学德育课程依托实践基地教学,大致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学了某课后,立马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去亲察、亲历、亲为。如学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就带领学生到清江彩印公司的印刷车间,先听公司负责人介绍印刷历史及现代印刷技术变革的最新信息,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当一当彩印工人。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看到新书一页页从机器中印刷出来,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印刷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印刷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第二种,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主题寓于其中。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学校统一安排,主题教育渗透,学生经受磨砺,催升生命体验。”

1. 学校统一安排。如湖北宜都市各级小学主要是依托宋山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实施的。那里除了有较好的营地、比较多的活动设施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基地已经开发出了诸如“让红旗高高升起”、“徒步登山不畏难”、“走访宋山脚下农户”、“野炊进行时”、“篝火晚会展才艺”、“徜徉在花木虫鸟的世界”等颇有特色的野外训练“18课”。学校在一个学期内安排一两次赴校外“基地”活动,时间两天。主要是让学生离开父母,主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以此锻炼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拼争的精神,磨砺其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2. 主题教育渗透。小学德育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我和春天一起玩》、《夏天的小虫》、《秋游回味》、《我不胆小》、《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让危险从我身边走开》、《我们的合作》、《我要攀登》、《我是独生女(子)》 (以上均为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课题)等课的所知所得,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加以确证,并实现进一步地提升。

3. 学生自我磨砺。这种在大自然中上的“18”课,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教育主题彼此呼应、相互沟通。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野外训练,有利于学生自我磨砺,促进他们知与行的统一。

4. 催升生命体验。课外实践基地的训练科目是开放的、鲜活的、多彩的,富有“野味”。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其中,会不知不觉地顿生心灵的感悟,迸发出富有个性的生命感言。

【案例】

宋山笑面岩下,我们架起了炉灶,野炊活动开始了!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来说,这是最具挑战性,又是最富情趣性、最有吸引力的一课,被同学们戏称为“自己动手,丰富餐桌”。

这次野炊活动,暴露了我这个独生女的弱点,在家能说会道,而离开父母,自己切菜做菜时,却成了一个“弱智”。在生活适应和提高生存能力方面我真得加紧学呀!我的心头重又浮现出《我是独生女(子)》这课中“我们的宣言”――“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创造中国未来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代‘中国小皇帝’,我们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代。”通过这次在基地锻炼,深感这不应是纸上的东西,它应成为我生命的宣言。

由于“基地”营造的是与都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多种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风格,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思,引发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基地”孕育的生命性体验,即使通过千百节品德课堂教学都是难于获取的。学生在课堂上孕育的精神种子,可以借助在“基地”的实践锻炼,绽放出耀眼的花朵。

(三) 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加以实施

伴随着国家编制、审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学校一般都编制、开发了德育学科校本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大多以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如配合《我的家乡》的教学,湖北宜都陆城一小开发了《家乡探宝》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中国谜语第一村》、《到蜜桔之乡走走看看》、《参访守敬故居》 (杨守敬,湖北宜都陆城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古籍收藏家)、《遨游奇特的潘湾石林》等。这本校本教材,以家乡探宝为主线,以引领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到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课堂中去亲历、亲为、亲验为特征。学生以品德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到“故居”,与家乡名人“对话”;到桔乡,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饶以及“金果果”给农民带来的“小康”家境和幸福;到民俗村,体验流传上千年的谜语、谜诗、谜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和精彩;到石林,品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家乡江山的壮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接触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进了农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感,真可谓收获多多。总之,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无疑为实践活动扩宽了渠道,增添了新的魅力。

四、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 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包括分析学情,熟悉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收集相关资料,联系调查访谈的单位(人),以及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等。

2. 制订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方案。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场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中相关主题教育的要求,制定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实践内容和活动步骤。

3. 教师要动态地把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况和变化,对活动随时进行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录音、摄像、照相等不同方式作好活动过程的记录。

4.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应围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交流与分享。

五、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