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管理工作;重要性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有机结合、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的。可以说,体育管理和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各项任务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现行教育的弊端,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学分至上、升学率至上的国家,所以,体育教师在一些学校里,常常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其实,大家不知道,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工作者,更主要的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所谓的“教书育人”,这个“育”也包括体育方面的培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精力充沛,他们大多数都爱好运动,精力过剩,喜欢叛逆,而体育教师任课的班级多,接触学生的面广,体育课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作风等都易于自然而真实地表现出来,这都是别的学科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要想完成好教育学生的重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谈得上教育学生。

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形式之一。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因此我们要以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从当前教育部编的中学体育教材来看,全学年要学习的内容共有跑步、跳跃、跳高、投掷、基本体操、单杠、双杠、篮球、武术等共十二大项。单有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支持和班主任配合。笔者在教学中,多次亲自上门家访,讲明训练的目的、时间、方法等具体事宜,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在不断提高自己认识的同时,笔者也积极参加其它文化课程班级的评优课、研讨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对学校整体教学任务的认识。

因此,笔者带的班级和球队在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举办的男子足球比赛高中组中,带领的比赛队伍荣获东莞市第一名的佳绩。

2012年7月,笔者再次带领足球队参加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以及市教育局授予了“贡献奖”。在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举办的男子足球比赛高中组中,再次蝉联冠军,实现了两连冠的伟业。笔者作为体育教师,所带的班集体连续多次获得“先进班”、“先进团支部”“文明班”、“精神文明班”、“军训汇操优胜班”等荣誉称号。而学生们也在这些成绩取得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自豪感,让他们更加热爱体育锻练,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校领导的重视、场地设施的条件,以及学生原有的基础等,但最关键的还是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在业务知识上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广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老师要做到:

(一),熟悉教材。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正确的讲解与演示;。同时教师本人要牢固树立“一切从学生出发”的人本思想。

(二)了解学生。能安排合理的运动量和密度,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应有作用。

(三)丰富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器材,让体育课内容不断得以丰富,优化职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学生为特色的教学方式,提高职业中学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组建团队。根据教材、学生和场地器材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体育组织教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职业中学的教学任务,可以组织学校各种运动队,如:游泳队、自行车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跳绳队、羽毛球队、围棋队、国际象棋队等等,让学生多参与比赛,提高凝聚力,让职业中学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提高理论。本人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五人制足球在中职体育中的尝试》经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评定为201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教学方面,本人担任了两个新疆内职班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及高二级的足球选项课。本人根据新疆学生的习惯,以及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制定适合他们的体育训练方法,课堂上狠抓教学常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坚持兴趣与实践双结合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笔者作为一名职中体育教师,勇于挑战,继续担任了10级会计1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上有了自己的理解。笔者针对不同班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职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棘手的学生,在后进生转化方面,笔者采取有效手段,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取得较好效果,让全班54名学生全都顺利实习,顺利毕业,走向了各自的社会工作岗位。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是中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提高非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高中体育教学应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场地设施不完善、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着其体育教学的发展,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主要因素 影响 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劳动一线的工作者,其职业特点是需要长期工作生活在艰苦、复杂的特定环境中,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须具备在特定自然环境和艰苦工作条件的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应承担更为重要的健身育人的重任。近十几年来高等学校体育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借此良机,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培养出体育出色、身体健康的技能型人才。

二、影响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宁波市高职院校由于多数是由中专或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升格后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好,与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的需求。通过访谈了解到影响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体育经费不足、教法落后和内容单一、场地设施不完善。

(一)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宁波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且多数属于“技术实践型”教师,只有少数教师是“技术理论型”。表明我市体育教师已具备体育实践教学能力,理论知识匮乏,科研能力比较欠缺,教学手段、方法比较单一,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再者,宁波市体育教师数量比较少,他们不但专业技能相对较高,而且承担着较大的专业工作量。通过对宁波市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的进修学习,一些新兴的体育娱乐项目的教学水平受到影响,致使这些体育娱乐项目勉强开展甚至无法开展,导致体育课计划安排和项目设置受到限制,体育课教学无法从内容和人数上进行分流,从而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二)体育经费不足

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的调查得知:全国高校体育经费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占教育投资1%的学校,全国仅有三十所左右,其它学校在0.3%—0.5%左右。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经济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经费短缺,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造成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学校体育的开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面貌。而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却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经费不足,导致体育教学的器材配备、补充、更新力不从心。如还要增设新的教学项目,则需要对场地、器材进行大量的经费投入,甚至几年的连续投入,对此多数高职院校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三)体育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在21世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应摆脱以往单一的传教式,运用多种授课方法、手段、形式来进行教学。在其它课程已普及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时候,体育课的教法仍是讲解与示范法、重复练习法、完整与分解法、比赛法和游戏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发现法、程序法、情境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采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已经不能接受以前的体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时代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体育课采用形式教学,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在整体上来说较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宜,需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宁波市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班级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一项体育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致使体育基础差的跟不上,体育基础好的不愿学,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少数高职院校不分阶段的开设较多的实习实训课,导致这些高职院校学生不能正常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有的学校在实习实训期间暂停体育课,体育课学习没有连续性,导致部分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市各级体育部门应予以重视,研究出适合我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模式。

(四)场地设施不完善

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因素。场地不够、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将是无水之船,无法进行。近几年各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但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未能跟上,其影响日益增大,场地不足,给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田径场每次上课容纳班级数量有限,在做准备活动和进行田径专门练习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乒乓球、健美操、技巧等项目也因场地设施不够影响着教学质量;篮、足球场更是人满为患;其他运动场地也不能达到开设教学项目的要求。器材设备的不足,使体育教学和项目设置受到影响,导致体育教学不能正常进行,致使教学效果不好。多数学校没有体操房,单、双杠等器械安置露天场地,风吹、日晒、雨淋,加上年代久远,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为提高我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应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既要按统一的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进行规范建设,还应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锻炼有去处、有器材,同时增加篮球、羽毛球和网球等受学生欢迎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

三、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学是一个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复杂过程,作为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建立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应对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进行继续教育,进行科学的职后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专业理论知识与相邻学科知识相统一,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相统一。与此同时还应拓宽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的渠道,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学习、参观、深造,采用多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重视体育教师的补充,有意识地交流引进有业务特长、学识渊博的中年骨干教师,保证师资整体结构的优化组合,做到有计划、有比例地扩大教师队伍。

(二)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场地设施

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是场馆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北京市高职院校受招生规模扩大的因素影响,体育硬件条件不够,场馆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对体育经费的倾斜,改善场馆设施,学校体育经费应在教育经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经多方论证,希望国家教育部应明显规定学校体育经费约占体育经费。学校应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的标准要求为参考,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体育经费和场馆的标准要求。要多方开发资源,筹措资金,多渠道的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设施滞后的现状。利用体育馆对外开放,进行有偿服务;搞好代表队的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如利用篮球队、健美操队等对外收取活动费;充分加强合作办学,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得到社区、企事业单位支持;校厂结合、校企结合共建体育场馆,达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全民健身、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创造良好条件。

(三)调整教学内容

面对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式,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传教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听课、训练、交往、欣赏、探索、操作等用多样的方法、形式、手段来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新世纪教育改革思想下,教学方法成为一个庞大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的发展呈现一种新的趋势:现代化、心理学化、民主化和个性化,还提倡主动教学法、提倡差异教学法、提倡高质轻负教学法等,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还要开拓思路,引进国外成功的体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构建新的方法体系。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新教法、好教法的普及运用,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养成锻炼习惯的目的。教学内容要更新,打破过去以竞技项目为主要的教材格局,安排切合实际的系列课程,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实用性、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高职院校体育教材,一要遵循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二要符合社会需要,将一些受欢迎、有长期健身价值的体育锻炼项目引进课堂,使高职体育体现时代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配以各项基本运动技术、运动技巧的项目,使学生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宁波市高职院校多数是通过新升格而成,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应加强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运用多种授课方法、手段、形式来进行教学,难度要适宜,需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目前的自然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应靠多方面努力协调,全部或部分实施“三自主教学”。新升格的商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一般较差,应增加投入,努力改替,增加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场地的建设,确保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建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始终坚持具有“三个思想”的课程体系,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以适应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在优化教学结构的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大场地设施的投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内容要尽量改革,迎合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加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教材,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大众体育竞赛活动,努力营造学校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总识。

参考文献:

[1] 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湖南人民版社.2004.4.

[2] 李艳翎.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9.

[3] 谢银儿.论素质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4] 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9(2):34-36.

[5]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毛振明.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

[7]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3号.

高中体育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学生身心特点 准职业劳动者 因材施教 实用性体育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教育办学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体育课教学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总结有效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使中职体育教学更加符合中职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中职体育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学校体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相关专著和论文,收集各学校体育教学资料,并对相关资料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

走访校址在南宁市的五所国家级重点全日制广西中职学校,了解各校办学概况和体育教学现状。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

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入,各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本位,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依托加工制造、商贸服务、小语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水上运输等学校专业资源和国家助学金制度优势,打造特色专业,积极推行“2+1”办学模式,培养大量初中毕业的农村、城镇籍学生,这占全部生源的97%以上,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技能型职业人才。就业率提高,使学校得到规模化发展,各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全日制学生均达到3500至7500人的规模。由此,也带来了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体育如何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新问题。

2.存在的问题

从访谈和收集的各学校体育教学资料数据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体育教学发展滞后,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2+1”办学模式前提下,专业技能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增大。体育课作为基础科目,体育教学学时在相应安排上,各学校应对不一,学时安排有四学期、三学期、两学期,较为混乱,存在随意性。体育教学课时和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到保证,易造成学生高技能、弱体质,难以塑造身心健康适应社会需要的中职毕业生,使得体育教学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教学内容走普高路线,针对性不强,无职业特性。调查结果显示,除交通运输水运类专业专设航海体育课程,各学校均未能针对不同专业职业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没能正确认识学生在中职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准职业劳动者地位,不能选择未来职业所需的实用性体育锻炼内容,造成学生职前不懂体育,职后不会健身的后果,锻炼无针对性,达不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3)教学手段较单一,无法适应教学需要。随着学校生源增多,而师资力量薄弱,场地设施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体育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只能采用传统的教条式、放羊式教学,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建议与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创造条件,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中职体育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体育健康观念的形成,同时兼顾学生闲暇体育生活与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创造性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方法上注意提高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使“教的方法适应学生学的方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较快、较好的培养和主动发展。

教学计划安排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中职学校是培养在生产一线需要的各种中等专门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教学计划、内容既要具有与学生年龄相仿的高中体育特点,又要有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需要的身体锻炼特点。因而,学生不仅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而且开始追求体育锻炼的实用价值,注意探讨体育与人生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所以,中职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中职教育在校学习阶段和今后工作、生活的

需要。

2.实施模块化教学

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学习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进行体育教育工作,结合和借鉴其他中职学校先进的成熟经验,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积极推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中职体育模块化教学,包括基础模块和选项模块(A、B)。

中职学生一般年龄阶段为15―19岁,也称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在生理、心理上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阶段,男女生性别特征差异明显,并有着开始进行职业选择的特点,且学生生源地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和小城镇,普遍存在体育基础较差,身心素质较弱的具体情况。

当前,学生健康的身体作为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参加生产和提高道德精神的载体,其先决地位更为突出。同样,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对健康身体的塑造所起的作用也更为重要,所以,学校中职体育课程应安排为四学期(两年制),每周两学时的基本保障,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编适宜的“校本教材”,制订课程标准,男生、女生分班教学,并安排好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

(1)基础模块要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安排在一年级(两学期72学时),将能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发展体能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应生存环境和体现合作精神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列为基础模块的必修课程,旨在全面锻炼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教材选择。

①理论教材,体育与健康基础、卫生保健知识,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②实践教材,身体素质练习(在整个中职体育教学中统筹安排,与运动项目合理搭配,相辅相成);田径:跑、跳、投;体操:队列队形、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双杠、健身形体操;球类:篮球、排球、足球(各学段任选其中之一项)。

要求:掌握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并能了解比赛规则;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提高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效果。

(2)二年级选项模块(A、B),两学期72~80学时可交替开展。选项模块A:重点在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力,提高力量素质和心肺机能,学生学会掌握两种运动项目技能进行自我锻炼。选项模块B:为了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教材选择具有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职业身体训练的特点,课程内容选择按系列要求教学。

选项模块A教材选用:①理论教材,运动项目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②实践教材,身体素质练习;健身类:有氧运动、武术、形体训练等;保健类:保健操、导引、太极拳等;娱乐休闲和传统类: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等。

选项模块B选修教材:根据学校开设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劳动者工作时身体姿势的主要状态(站立型、伏案型、综合型三种),选择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实用性体育锻炼教材内容,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保证学生生产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比如:钳工专业要加强手臂力量、计算机操作员手指灵活性练习、站立型警察安保专业的防卫运动项目等。

①理论教材,职业劳动与体育锻炼、运动参与和组织、运动和保健按摩。

②实践教材如下。

系列1,站立型酒店服务管理、市场营销、幼儿教育等专业:形体训练、体育舞蹈、有氧健身跑、太极拳、游泳、上肢力量练习等。

系列2,伏案型会计、文秘、计算机操作等专业:强调户外运动项目(健身跑、太极拳、球类)等。

系列3,地质类专业:登山运动、负重行军、天桥、障碍跑、爬绳、野外生存等。

3.实施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按多元化要求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学校以课程评价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按照具体目标提出的多元要求,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静态与动态评价的有机结合原则,对课程的“教与学”效果进行判断,进行身体素质的量化评估,提供准确的教学科学化依据;并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

开展。

4.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职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体育基础,还要了解和掌握学校各专业特点、职业劳动者特征的情况,具备“双师型”素质,才能因材施教,完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何运祥,蔡克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2]刘清黎主编.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