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华文化 英语文化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行战略,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就是利用各种媒体宣扬中华文化,这就必须直面并善于应对英语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
英语是当今世界在全球范围之内通用度最高、受众量极大的强势语言,其所释放的语言文化聚合力也广泛影响了以语言文字为表现载体的诸多文化领域,其中对于媒体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伴随着全球化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汉语媒体在完成商业化重组之后,也开始探索向国际媒体市场进行拓展。而英语文化的强势特性则给予正处于上升期的汉语媒体不可忽视的冲击。
一方面,由于英语文化的全面进入,国内汉语各种媒体都在语义、语境以及表达上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原本纯粹的汉语语法展现形式逐渐演变为中英混杂的呈现形式,诸多具体的传媒运转流程也明显开始效仿英语文化及其传媒运作的套路规则,可谓良莠参半;另一方面,汉语媒体在产品服务设计、生产、输出方面也遭受了英语文化及其媒体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运作形式、传播价值以及经济收益上都因为理念、手段的滞后与单一而被同类竞争对手所打压。
对此,应重新审视汉语文化及其媒体运营的现状与瓶颈,科学认知英语文化及其媒体对于汉语文化及其媒体的影响、冲击,采取一系列途径、措施进行调整改良,借以使承载中华文化主干的汉语文化及其媒体,能够突破英语文化的强势地位,进而扩大汉语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确立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协作共赢的发展战略
英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渗入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族群文化交流频繁、创意理念碰撞多样的媒体行业,既有的族群语言文化体系都处在更新整体运作思路、调整自身经营结构的重大节点,这其中以受众群体居多。而过度粉饰英语文化的全球通用性、高阶性,抑或一味地排斥英语文化的外来渗入性都不是科学的应对态度,立足既有现状、谋求协作共赢才是正中肯綮的可行之策。鉴于此,汉语媒体应当及时确立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协作共赢的发展战略,汲取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媒体的诸多长处,合理规避汉语媒体运作理念滞后、经营方式单一的短板。
一方面,汉语媒体的领导决策层应当通过组建考察团赴外学习探究、召开领导层会议调整部署以及制定汉语媒体与英语媒体合作的方针与制度等途径来牢固确立全新的运作模式,举办宣讲会、交流会以及培训班来强化对于英语文化及其相关媒体的认知观摩,促使汉语媒体行业内部上下都能意识到应变求新、合作双赢的长期益处,继而激发行业人员积极全面地配合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广;另一方面,汉语媒体的管理执行层需要严格而规范地贯彻领导层会议的相关决议,以具体的机制规则来系统考核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对于英汉文化及其媒体协作发展战略的认知程度、落实效果以及运用质量,要督促鼓励行业员工踏实细致地比较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各自优势,紧跟行业潮流、把握市场趋势对于汉语媒体经营运作的重要性,激发其在工作中充分践行英汉文化及其媒体协作发展战略的方针、规则,从而为汉语文化及其媒体远期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交互式的动态机制
取长补短、创新自强是汉语文化及其媒体的优秀运营传统,无论是在信息资讯的采集渠道、处理手法以及传播价值上,都一贯保持着开放兼容、并蓄共赢的积极态度。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英语媒体的冲击,汉语媒体渐感手足无措、疲于应对,仓促选择了拿来主义理念进行运营,常常陷于生硬模仿,忽略了汉语文化交互开放的宏观统筹上的既有优势,最终导致了适得其反的被动处境。针对这一窘况,需要通过创设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交互式的动态机制来充分发挥汉语文化传媒的既有优势,合理借鉴英语文化传媒运作的成功案例,努力实现交互共赢的理想效果。
首先,要系统建立交互互补的管理制度,要程序严密、步骤明确地逐次开展对于英语文化及其媒体运作的产品服务设计、消费市场拓展以及周边产业延伸的剖析研究,择取其中适宜添加汉语文化及其媒体运营的有益成分,并结合汉语媒体的产业实际进行灵活改进,继而形成一系列高效的引入、改良运营体系;其次,要细化汉语文化传媒理念、技术以及人才运营的基本流程,要以开放乐观的整体态度去接触新理念、引进新技术、接纳新人才,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去全面释放汉语媒体的自有潜力,真正实现推陈出新、自主拓展;再次,要制定长期规范的交互监测反馈的经营制度,持续派遣相关专职人员深入国内外的媒体行业进行学习调研,准确把握英语文化传媒运作的最新发展动态趋势、消费人群的多样需求,及时将获取的信息数据反馈给相关管理机构,并通过集体研讨进行产业经营的对策调整,做到紧跟时代潮流、保持领先优势。
完善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吸纳化的经营流程
汉语文化及其媒体之所以在英语文化及其媒体运作的冲击之下遭遇困境,除了汉语难学难用及汉语文化有较强的人群和地域限制外,不可忽视目前汉语媒体固定陈旧的经营流程。对于国外同行先进的语言媒体经营流程的轻视与排斥,导致了汉语媒体行业在当前中国国力明显增强时显得盲目自大、固步自封,而在意识到危机之后,又采取了照搬照抄与闭门造车的不当之策,在产品设计、服务提供以及市场把握上都处于全面落后的不利境地,最终不敌竞争同行也不足为奇。所以,着力完善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吸纳化的经营流程不可拖延。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一整套借鉴汲取、针对创新的有序机制。
其一,要全面创设英汉语言文化及媒体彼此吸纳、相互推进的有机制度,适时通过媒体产品服务的取材制作、处理加工以及经营输出等步骤环节的深层细化去牢固强化这一机制的适配效果,要让学习掌握吸纳共进的全新理念激荡开来、深入人心;其二,要着力优化汉语文化传媒在工作操作、业务开展以及效益创收上的具体应用,集中采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外聘人才入驻指导培训等途径力求稳扎稳打、避免急于求成;其三,要加强对于汉语媒体运营流程的监督考核,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切实把握从业人员领悟和运用该机制、模式的整体程度、实际质量,并对出现的偏差、失误,进行及时纠正、解决,确保吸纳共进、协调推进。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①武欣博:《移动互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比较》,《学术探索》,2012年第6期。
②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③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④高庆丽:《基于语言学谈英语强势语的表现形式》,《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 第12期。
关键词:手机报困境对策
一、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让手机报从业者兴奋的是,政策利好似乎来了。2013年7月31日,国信办在四川召开会议,要求各省借鉴四川手机报经验,打造“一省一报”。手机报第一次被官方定义为“电子党报”,即新媒体党报,而非补充性媒体。那么全新的手机报该如何运营呢?本文从手机报的运营现状入手,分析发展近十年来的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为全新手机报探索多元的盈利模式。
一、手机报的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诞生近十年来,手机报看似繁荣的背后,市场发展杂乱无章、严重失衡。大多数手机报的运营举步维艰,品牌知名度没有建立起来,经营陷入困境。另据数据显示,手机已成为用户的第一上网终端和随身媒体终端,搜狐、网易、新浪、凤凰等四大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下载量均过亿。[1] 而手机报这一手机媒体似乎被时代和广大读者所抛弃,其发展形势似乎每况日下。
手机报的运营发展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依赖运营商,营销模式单一。
目前,由于手机报自身营销推广效果差且成本高,手机报主要依靠运营商推广发行,营销途径单一。例如,运营商对各省下达考核指标,省公司再向各市加压。这些营销方式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大量被“圈进来”和被“绑进来”的用户到期后不再额外花钱订阅,用户流失率居高不下,导致手机报的用户量很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
2、收入靠订阅,盈利模式单一。
众所周知,手机报目前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少量的第三方客户广告投放费。目前,多数手机报营利主要依赖用户订阅费用。
而在收入分配方面,运营商因掌握着用户和平台资源,以传统媒体集团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获利有限。这种局面存在巨大缺陷,也为手机媒体发展埋下隐患。
3、广告现“瘸腿”,发展模式单一。
媒体的经营需要两条腿走路:广告和发行。手机报运营和盈利模式的单一,直接导致手机报的广告“瘸腿”,内容提供商想发展手机报广告,却怕用户退订,很难得到运营商支持;运营商想发展广告又怕广告泛滥影响其品牌形象。
二、市场困境原因分析
手机报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但诞生10年来,却一直不被看好。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业者对手机报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手机报从诞生起,就被定义为第五媒体,其发展自然就不被重视,而导致行业乱象丛生。虽然传统媒体对手机报趋之若鹜,但是对手机报的内容建设和运营却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还是以办报纸、新闻网站的老传统、经验来运营手机报。
另外,由于在手机报的整个运营流程中,承担着手机报内容生产重任的媒体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低收益分配比例也无法激起采编方加强新闻内容品质、拓展个性化服务的热情,很多报社都只安排了四五个兼职人员负责手机报的全部事务。这些兼职人员本身都是传统媒体出身,他们运作手机报自然就只能以老观念来进行,这也严重阻碍了手机报的发展。
2、媒体对手机报的推广处于弱势。
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中,手机报产业链价值必须通过内容提供商(cp)、电信运营商与技术服务商(sp)三方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媒体负责新闻内容的采编,技术服务商负责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最后由电信运营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平台发送给手机用户。
在整个手机报的产业链中,完全掌控着手机报发行咽喉的电信运营商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有限的订阅收入,运营商占绝大部分,媒体占比很小。即便手机报走向“WAP”后,主要控制权仍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手机报阅读流量的计价、内容传播的通畅程度乃至文本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运营商的影响。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成为了电信运营商渠道的附属物,而且绝大多数电信运营商人士认为手机报只是一种无线增值业务产品,而不是媒体,在手机报上与媒体就是一种信息合作的关系。
3、内容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在这个强调“内容为王”的媒介产品竞争时代,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传播的便捷性固然重要,但是媒介文本的个性化和高品质才是赢得消费者和广告商青睐的关键。大多数媒体将经营报纸、新闻网站的老套路照搬到手机报发展中来,再加上手机报本身没有独立的新闻采编权,导致当前的绝大多数手机报都只是传统媒体的翻版或者综合浓缩版,内容缺乏原创性和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
另外,全国手机报定位大致相同,除了少数财经证券、惠农类之外,几乎都是综合新闻,传统报业中同质化问题被变本加厉地植入到手机报运营过程中来,如此宽泛雷同的信息结构自然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订阅量就起不来,盈利当然就上不去。
4、手机报广告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运营商为改变前几年因短信内容不规范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对手机报内容提供商提出严格限制和要求,并制定明确细则,其中一条即为不能随意发送广告信息,这在客观上封死了内容提供商对手机报广告的话语权。
手机报作为新传媒,广告效果如何,广告商更多处于了解阶段,对手机报传播效果尚存疑虑。另外,手机的阅读方式是用户拨动手机键盘逐帧阅读,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一种强制阅读的局面,手机广告夹杂其中,易引起用户反感,甚至会有部分用户选择退订手机报,这也限制了手机报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媒体;发展创新;现状;道路
一、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发展从多方面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造成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下降,同时受众群体中年轻人所占比率越来越少。
(一)受众老龄化。互联网发展的便捷性降低了使用者在空间及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这极大的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媒体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年轻人大多数开始由电视媒体转向手机电视或网络视频等新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或娱乐休闲等。中年人每天使用电视媒体的时间也在逐渐减少,使用电视媒体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更多的是老年人。
(二)收视率下滑。收视率作为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电视媒体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的广告收入以维持后期的运营。而网络视频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视平台的发展和数字化电视的传播等都对电视媒体当前收视率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近十几年内,观众收看电视的人均时间在逐步下降,观众使用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降低,从这种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现阶段电视媒体的发展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信息需求,同时,新媒体凭借强大的资源共享和搜索优势,正在逐渐占据原有电视媒体的受众空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道路
电视媒体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稳定发展,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创新改革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电视媒体发展的时代性。为了更好的对电视媒体进行创新改革,电视媒体应该从加强运营平台的联动、加强复合技术的发展、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加强构建战略管理团队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一)加强运营平台的联动。多维媒体平台的联樱即意味着未来的电视媒体并不独占信息媒体资源,而是链接了报纸、杂志等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介和具有传播渠道优势的新媒体,成为多平动的枢纽,在提供推广链接新媒体资源的同时,也从新媒体的推广中吸收和转化受众,扩大影响力。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网络资源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提高央视新闻的时效性及精确性,央视将手机客户端、网络电视媒体端、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进行相互联动,不仅提高了受众的使用率,而且也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进而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这种联动模式使电视媒体聚集了大量的网络客户,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二)加强复合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的发展就如同网络电视的出现一样,在内容上融合了新媒体的技术和电视媒体的编排,产生新的内容组织方式;在技术方面,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引进网络新闻媒体,打破传统的电视技术限制,对电视技术进行更好的拓展使用,不仅对电视媒体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而且也可以提高与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例如,乐视TV将在近年考虑组织新型电视媒体形式来构建自身的媒体内容建设模式;东方卫视和凤凰网的时事新闻栏目近期正在引入即时信息墙的内容形式,这是电视媒体节目引入即时信息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弹幕形式所产生的革新内容。这表明了电视媒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大力引进数字技术,并且趋向于电视媒体智能化的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合作发展将是二者未来共同前进的重要途径。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电视媒体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分享,扩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同时,电视媒体作为信息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节目资源的优势,将更多的优质节目资源输送到新媒体发展中。电视媒体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不仅能够稳定自身作为信息来源的地位,而且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构建战略管理团队。电视媒体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对电视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地方电视台,都在积极对电视媒体管理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求促进管理团队对电视媒体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电视媒体的管理团队必须具有长久发展的战略眼光及意识。电视媒体管理团队主要由决策、执行、监督等多个机构构成,各个机构必修对自身的责任及义务进行明确,同时,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减少管理团队的层次级别,实现扁平化的管理。这样,管理团队既能够节省人员编制的数量和消耗的资源量,也能够实现对电视媒体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道路的研究分析,明确了电视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电视媒体作为媒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它的稳定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整个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忠.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7,02:82-83+138.
[2]胡晓平.我国电视媒体创新创优发展路径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03:73-74.
三网融合下产业重新布局的危机启示
1.规模化是报业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传媒产业中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悉,2009年电信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423亿元,而有线电视网络收入为391亿元,仅为电信行业收入的4.6%。①面对电信和广电行业规模的悬殊,广电当前最紧要的是全国范围的整合以实现经济体量的成长。聚合信息结点,扩大规模,成为广电行业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竞争的前提。
从现有的产业布局看,电信行业已经完成了跨省和跨业务的整合,形成了全国性的三家企业:移动、联通和电信,它们拥有优质的网络设施和成熟的市场运营能力。广电系统基本上还是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有线电视网被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传输网,其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官办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事不分”。现阶段,广电行业最大的优势是其丰富的音视频资源,但相对于电信行业的全国一张网和高度市场化,其“诸侯割据”的局面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恐怕不仅仅是规模层面的,更关键的也许是其市场运营能力乃至竞争能力的不足。
据有关消息,广电行业已经开始通过行政整合及资本整合两种模式对各地网络进行整合,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安徽及广西等省市已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的网络整合,河南、内蒙古已经整合到地市网络。全国各地广电统一技术标准以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将原有的一个个信息孤岛联通起来,形成一张信息含量丰富的网,同时进行体制性的整合以形成行业合力,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与庞大的电信企业竞争和合作是当前广电行业的紧要任务。
随着行业壁垒的消除,传媒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以及内容生产和网络运营业务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经济体量超大的电信行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将会造成传媒产业内外竞争强度的增加,竞争格局多变,对此,包括报业在内的传媒产业规模的扩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急迫的。
2.坚定了报业走全媒体发展道路的决心
三网融合使得广电行业直面挑战,对于同属传媒产业的报业,由于其主营业务是文字图片,三网融合似乎除了分流报纸读者群以外,对其业务的影响极小。其实不然,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已经或者将成为许多报业新媒体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带来的产业和业务层面的巨大影响,在加剧报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同时,也坚定了报业全媒体发展、全方位打造信息产品的决心。
随着传统媒体发展增速放缓,许多报社都开始寻求新媒体发展战略。3G和IPTV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一些原来以图文为主业的传统媒体涉入互联网电视和手机电视领域,典型的例子是新华社和人民网网络视频业务的开拓发展。在2005年,新华社利用其政府资源和视频内容与江苏电信合作推出IPTV,今年,人民网也推出包括强国论坛、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等数十个视频栏目在内的手机电视。
报业包含内容生产和内容销售两个主要业务,其全媒体发展主要通过内容生产的多元化和内容销售的多渠道来实现的,内容生产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内容的文字化、图片化、视频化和音频化。内容销售的多渠道,主要是指内容不但可以通过纸质的报纸销售,还可以数字化以后通过计算机、手机以及阅读器进行销售。要快速实现报业的全媒体发展,需要在内容生产和内容销售两个方面的创新。
3.稳抓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
视频在计算机、电视以及手机上的销售,只是报业全媒体发展的一个方面,由于文字图片一直是传统报业的优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挖掘这方面的增值潜力,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为报业内容创新提供了契机。
移动互联网在3G的推动下迅速崛起,移动互联网兼具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特性,但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尤其是业务上。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与用户的身份绑定,使用户身份信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甚至是个性化的信息消费偏好都可获取,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免费的公共信息的消费,所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个人化和公共化两重属性。由于互联网的公共化,很多信息都是免费共享的,传统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大致包括免费内容+广告投放、网上商务、信息增值服务,即用户身份注册+信息消费等方式。移动互联网可采纳传统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可利用其个人化特点,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细分,在“分众”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仍在不断摸索。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产业链由网络运营商、服务运营商、内容生产商、终端制造商组成。网络运营商是指电信企业。内容生产商是指内容的生产者,包括传媒产业中的报业和广电企业等,服务运营商是介于内容生产商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环节,如果将网络运营商比作高速公路,服务运营商就是高速路上的车,而内容生产商是车上的货品。终端制造商主要是指手机生产商。由于3G技术的应用,网络运营商已经不甘于仅仅通过提供网络通道收取资费,他们开始向产业链的下端渗透,例如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希望在手机支付应用中占据主导权。同时手机生产商也在向产业链的上端延伸,例如苹果及诺基亚等手机厂商,他们通过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搭建自有的应用平台,并将这个服务平台前置入手机中。另外,传统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生产商也纷纷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例如谷歌,它将搜索业务等服务前置入自己生产的手机中。移动互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新业务处于探索、挖掘和创新阶段,盈利模式亦未确定,对于报业的全媒体发展是一个契机。
截至去年9月,我国手机用户有7.3亿户,互联网用户有3.38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有1.92亿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同比增幅最大,比2008年增长了62.7%。从数字来看,手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报业集团要深入处于初创阶段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除了要加强内容建设,打造独特的信息产品以外,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盟,更快地找到发展位置和盈利点,最终打造以媒体为核心的价值链。
三网融合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报业发展战略
1.加强企业联盟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产业,扩大规模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报业以联盟形式扩大规模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报纸行业内部的企业联盟,另一种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结盟。
报纸行业内部的结盟方式主要是通过业务合作和资本运作的方式完成。对于省报所属的报业集团,现阶段这种结盟对象多以省内的地市报纸为主,例如大众报业集团与潍坊日报的战略合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肇庆市西江日报的合作,以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对浙江省9家县级报的收购。未来随着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报纸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全国性的跨省跨地域结盟也是必然的。
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结盟,主要集中在与新媒体业务相关的企业的结盟。这种结盟以业务互补为先导,以共同为用户提供应用或服务为目的。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淘宝网共同打造网络周刊《淘宝天下》,以及新华社与江苏电信共同推出IPTV。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围绕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新媒体业务不断被拓展,作为内容生产商的传统报业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与上下游企业的结盟尤其值得关注。首先,与网络运营商结盟。报业集团作为内容生产商与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始于手机报业务,电信企业在该业务中占主导地位。随着3G的广泛应用,报业集团可加大与电信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充分利用电信企业所掌握的用户资源,生产定制化、个性化信息以提高盈利。其次,广泛与服务运营商结盟,加大相互嵌入的程度,利用其市场运作能力促进报业集团多媒体信息的产品化。再者,还可考虑与终端制造商合作,努力将自有的独特的个性化信息或者内容平台入口预置到终端,以缩短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另外,报业也可根据新媒体业务拓展加强与其他内容生产商之间的合作。
2.再造采编流程,打造全媒体信息产品和服务
报业的全媒体发展,不但要求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多元化表达,而且也需要信息在内容上有不同侧重,从而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报业的全媒体发展需要内容生产和销售上的双重创新,需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前提,重视用户需求导向下的信息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
随着报业全媒体发展,其用户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受众拓展到以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终端的信息消费者。面对不同的信息消费者,信息的形式不同,信息的内容也需要不同的组合,从而使得信息生产和分发的方式也不同。换句话说,同一个信息源,对于不同的信息用户,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和方式也存在差异。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报业集团需进行采编流程再造,成立统一的采编中心,前方记者尽可能地将同一种信息用多种形式传送到采编平台以供编辑选用,编辑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原有的纸质媒体,而是包含纸质媒体、网站、手机、电子阅读器在内的多平台的媒体束。同时,打通记者-编辑-信息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编辑利用互动平台与信息消费者充分沟通,然后根据消费需求进行信息加工,并将信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时传送至前方记者,使得前方记者的信息采集具有消费导向特征,从而最终将信息消费需求影响纳入包括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在内的信息生产中,这些消费需求包括信息消费的偏好以及消费信息终端的特点等。具体的采编流程见图1。
3.发挥自身优势生产有特色信息产品,打造移动互联网互动平台以促进信息消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许多信息沦为公共信息,被公众无偿消费,作为信息生产商的报业,我们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出个性化的和差异化的有价值信息。首先,要细分用户,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地生产信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对于传统报纸的出版来说,细分用户意味着抓准报纸受众特征,将集团的报纸和杂志打造成为立体群落,每种报纸和杂志都拥有明确的受众群,在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发展。对于新媒体业务来说,细分用户的前提是通过平台打造海量的用户数据库,然后通过分析消费偏好对用户进行分类。其次,要改变原有信息销售模式。在原有的信息销售模式中,信息被用户主动消费,现在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终端,主动推送信息给信息消费者,改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
另外,信息互动平台是吸引信息用户,增加用户粘性,以促进信息消费的保证。报业集团可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平台建设,尤其是依托社区和博客,尽快建设手机社区和手机博客,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互动平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