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技能教学

职业技能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技能教学

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第1篇

1.1实践教学体系计划和内容高职地勘类包括较多的专业,现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为例。通过典型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的分析,系统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和项目,根据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系统规划和设计各学习阶段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组织形式。

1.1.1岩石矿物鉴定、构造地质识图实践教学。岩石矿物鉴定和构造地质识图是本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当前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项目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技能特质。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创造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典型工作过程”,以行动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始终,采用情境引领;任务驱动;晶体模型引导法;真实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与职业技能大赛核心内容有效对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常见矿物的鉴定和描述、独立完成常见岩石的鉴定和描述、独立读懂地质图信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实践过程与参与技能大赛结果并重的方法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

1.1.2原始地质编录实践教学。原始地质编录是本专业最常见的野外地质工作内容,是衡量一个地质工作者最基本工作能力的标志,也是对接职业技能大赛的重点内容之一。强化和规范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培养学生实际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基本手段。建立健全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程序,实施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化、探槽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化,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而且还能提高社会地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以学生现场操作过程与完成结果并重评价实习实训成绩。

1.1.3地质填图实践教学。地质填图是本专业野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职业技能大赛必备的内容。地质填图是先由专业教师到野外进行实地勘察,选择典型环境,再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填图实践。要求学生按照地质填图的规范和程序,完成规定的填图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地质环境下,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考查学生实践教学成绩。

1.1.4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实践教学。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是职业技能大赛的典型项目之一,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该实践教学以当前职业技能大赛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的规格为目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运用自主学习与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将野外获得的专业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进行信息化处理,最后以电子图文展示。总之,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当前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层递进、分阶段实施,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技能要进行不间断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

1.2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实践教学资源的支撑。实践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根据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内容,将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典型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将相关的技术文件、作业程序、工作成果、实物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应用于实践教学。建立岩矿鉴定实践教学资源库、钻孔地质编录实践教学资源库、探槽地质编录实践教学资源库、实测地层剖面实践教学资源库、地质填图实践教学资源库等。

1.3夯实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头戏,是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适应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环境,还是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重要保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建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故校行企合作理事会将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作为重要课题研讨。根据职业技能大赛引入的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企业全程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标准制定、技术支持、设备和材料的提供以及培训等[5]。在已有的实验实训教学基础上,认真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人才技能规格和新设备,特别是职业技能大赛所展现的当前急需的技能规格。对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做了认真梳理,对新老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和设计,对基础性的实训、综合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进行整合配套,建设了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验实训基地。将原有的岩石类型比较单一、自然地理及环境条件较差的巢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重新开辟岩石类型丰富的、现代地质作用类型较多的肥东四顶山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质认知实习要求。同时还驱动创新了地质构造与制图实训室、岩石矿物鉴定室等,保证了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还加大了校行企合作步伐,校行企共建融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校、行、企三方联动下还建立了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察局(简称省地勘局)下属生产单位为主的校外实训基地,即在省地勘局安徽地质调查院建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实训基地,在省地勘局327地质队建立矿产勘察实训基地,在省地勘局321地质队建立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分别成立由校、行、企三方组成的实训领导小组。实训内容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有计划的进行调整。实训期间成立实训指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训指导小组下,设立实训管理部、技研部、学习部等,形成校、行、企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为本专业搭建了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指导老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典型项目内容,传递当前行业、企业、社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传递本行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技能、新成果。这是一个激发学生不断创新正能量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满自信,散发热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2结语

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竞赛;会计教学

1目前高职教学的弊端

(1)缺乏职业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院校多数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理念,仍奉行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上课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少互动,教学上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2)忽略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师看到有院内外教师来听课时,就注重课程设计。但平时讲课就很随意,很少有教学设计,查看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学程序、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手段等与课堂教学实际不一致,有的甚至还大相径庭。(3)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灌输比较多的理论知识,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实践环节过少,特别是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更少。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脱离生活,无异于普通的习题训练,影响教学效果。(4)缺少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走访高职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激情讲课,但认真听讲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睡觉的、玩手机的、说话的、看杂志的大有人在,教师在课堂唱独角戏。

2职业技能竞赛对会计教学改革的价值

(1)推动会计教学改革。高职教育会计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在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标准,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边做边学、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促进会计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的改革。近年来,高职院校都在借鉴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和体系,对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的考核体系与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更加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考核体系改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带动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职业技能竞赛为高职院校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交流学习的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个平台,参赛学生和企业进行近距离接触,其中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一方面,要扩大竞赛范围,提高学生参赛率;另一方面,邀请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赛中来,让企业在技能竞赛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从而培养人才、使用人才。(4)推进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技能竞赛与实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把技能竞赛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竞赛需要,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情境。通过承办技能竞赛,完善了实训基地比赛功能,提高了比赛保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将竞赛基地建成职业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

3竞赛对会计教学深化改革的引领作用

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第3篇

(一)有利于培养实用性高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竞赛集中考察了相关专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整体认识。在仿真环境的高压力竞赛中,学生快速成长。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压力不大,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不够;然而在比赛中,所掌握技能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必须精准。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技能时很难获得企业环境的感受,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隔阂。但是,职业技能竞赛创设了一个模拟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接近企业要求的环境里进行竞争,同时增加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实际应用。此外,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生和校内外的教师、同学以及比赛组织方的各种接触交往过程中,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也有很大提升。实践证明,参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中,都较其他同学有明显优势。

(二)有利于职业院校明确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都努力了解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并为此开展了很多尝试性的工作:包括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工学交替环节,一直以来个职业院校都进行的顶岗实习,在教师队伍建设环节增加挂职锻炼等。这些努力和探索,对学校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有所帮助,但还远远不够。无论与企业进行何种方式的接触和了解,都必然受到学校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和学校当地、至多是周边一些城市的个别企业进行交流,这样就导致学校无法对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有全面的把握,尤其是对行业企业的整体认识和发展方向缺乏认识。技能竞赛的开展都是经过与相关行业协会以及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设计的,普遍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学者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做出精准定位,让参赛的学校可以有明确的认知。

(三)有利于开发符合教学使用需求的实训软件

为更好地体现比赛的仿真性,各个比赛的组织方努力和相关企业共同开发更好的仿真软件和设备应用于比赛。软件公司以往多是独立开发软件,或是与院校合作开发软件,很难开发出既贴合工作实际,又符合学校教学使用需求的实训软件。目前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方多是与行业协会和教育部门合作,由行业协会或者教育部门牵头软件企业,进行针对院校需求的行业企业工作情景仿真软件的共同开发,使大批适合学校使用的教学软件涌现出来。

(四)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指导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具备企业知识非常重要。比赛反映的问题多是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中,需要参赛选手应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师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大多数教师会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加强自身的行业企业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在竞赛内容方面,由于比赛方的精心准备和筹划,更好地体现出了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过程中,也同时学习其中的相关内容,对自身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五)有利于检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检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平台,不仅全方位检验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还可以检验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指导老师对比赛的理解,对行业企业以及对职业技能要求的认知。只有指导教师有明确清楚地认识,才有可能对参赛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进而在日常教学中将比赛的内容和精神贯彻到教学当中。在比赛中,参赛选手所表现出来的竞赛能力,不仅仅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的结果,同时也是日常教学的集中体现。因此,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同时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六)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技能竞赛的开展,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企合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在技能竞赛的开展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之间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在赛前和赛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沟通,创造了很多学校和企业交往的机会,为校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竞赛前,学校为准备比赛,指导老师常常带队深入企业一线环境学习,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比赛中的各种场景的由来和目的。有些企业为了扩大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会以各种形式参与技能竞赛,为竞赛的组织方提品、设备、软件支持等。在竞赛过程中,企业代表也会通过观察、挑选本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影响职业技能竞赛作用于教学的因素

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这种作用要影响到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受益,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有限

从校内选拔,再到各级比赛,虽然在层层选拔过程中,很多同学参与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何种层次的比赛,最终能够参加竞赛的只能是极个别的“优秀”学生。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职业技能竞赛离他们有着遥远的距离,即使是很多院校开展的校内竞赛,也不可能做到全员参与。这是竞赛本身的性质要求的,全员参与的是考试,不是竞赛。所以竞赛只能使极少数学生受益,普通学生无法直接获得职业技能竞赛所带来的意识改变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院校及教师参与不够

最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级竞赛只能是个别院校参加,大多数学校的选手在省赛阶段就被淘汰,根本无缘国赛,无法真实感受到国赛中展现出来的行业企业最新动态。这样就导致优势院校能够获得政府和行业企业传递的各类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而其他院校则很难获取这些信息。这种情况导致技能竞赛的引领教学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专业覆盖范围有限

职业技能竞赛只能针对相关专业的主要技能进行考核,无法做到全面的覆盖。各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都非常广泛,而技能竞赛在短暂的比赛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专业知识都融入到比赛当中,只能是就专业的主要要求进行考核。因而职业技能竞赛不是万能的,所体现的只是其引领性。而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除了要将这些突出表现行业特点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将大量的基础性的、拓展性的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有限

有些竞赛的组织方仅仅看到竞赛本身,忽视了竞赛的引领作用,甚至有些比赛的组织方为了增强比赛的竞争性,在比赛前乃至于比赛后都对比赛的内容、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细节进行保密,或者说公开的程度不够。这样就导致参赛队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很难对比赛有全面的认识,大大降低了竞赛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些学校的领导只看到竞赛成绩给学校带来的荣誉,没有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巨大引领作用,为了比赛而比赛,没有很好的把技能竞赛的作用转化到教学当中。比赛指导教师也把比赛的指导看做任务,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只关注比赛本身,没有将比赛的内容和思想及时转化到教学中。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将竞赛体现的指导思想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书面保证,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建立专业标准的载体。每个学生接受的教育培养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具有普遍意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市场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认真领会行业企业发展方向,认识到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又必须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将这些思想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使每个同学在受教育阶段都能得到技能竞赛带来的指导作用。

(二)将竞赛内容分解到课堂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是将技能竞赛的作用转化到教学的最关键、最直接的环节。竞赛指导教师大多是一线教师,在指导竞赛之外,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日常教学一线,直接面对所有学生的教学工作。指导教师是竞赛的直接经历者,对技能竞赛的感受最深,对竞赛内容的了解最直接,可以把竞赛中的具体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分解到课堂,在特定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直接展现给所有学生。

(三)多方位交流,充分理解竞赛精神

竞赛指导教师是竞赛最直接的接触者,但是指导教师毕竟只是一两个人,无法将其在竞赛指导过程中的感受全面传达给其他教师,由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也不能对职业技能竞赛所要表达的指导性有完整的把握。因此,需要各种方式的交流,补充、拓展由技能竞赛带来的各种先进理念和标准。通过参赛师生交流,可以更详细地理解竞赛的细节,了解学生对竞赛的理解,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有针对性。通过校际交流,特别是向一些参加高等级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的院校交流学习,可以弥补对一些观念认识的不足。通过校企交流,可以参考比赛情况,结合生产实际,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现状和需求。

(四)多角度展示高等级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在比赛内容上体现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为考核内容,以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为考核标准,较为全面的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其是高等级的竞赛,因其对各个相应专业的巨大指导意义,要运用各种手段展示给职业院校。展示的内容包括比赛设定的标准及其设定的原因和目的,比赛涉及各种项目的内容、方法、评判标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甚至要说明比赛过程中哪些项目是与真实工作有一定差距的,让选手和指导教师有明确的认识。此外,要让参加比赛的院校有明确的认识,更要让无法参加比赛的院校通过这种展示,了解和感受技能竞赛所引领的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和现实的行业企业生产标准。

(五)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

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第4篇

斐然的成绩,首先是高度重视各类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全力参赛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而又有创新性的日常教学活动才是取得成绩的根源。认识到赛场不仅仅是各高职学院彰显办学实力、提高声誉的一个平台,更主要是通过组赛与参赛来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引导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技能竞赛理念,并通过借鉴紧跟现代新技术,紧贴现代实际生产的省级、国家级竞赛设立的竞赛项目和赛题,引导教师对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和课程教学实施进行思考,推进教学改革与研究,将职业技能竞赛与各项学习活动融合,才能取得长效结果,达到技能竞赛的最终目标。

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与各项学习活动融合,从历年的实践总结来看,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促进。

一、技能大赛与教学进程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受技能大赛环境影响,为应对评价学校“好坏”的技能大赛,不少学校在比赛前突击培训,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过程中出现了“精英化”教学,教学资源大力度的向个别参赛学生倾斜,这种仅为赛而教、为赛而学,是短而浅的目标,取得的效果也只会昙花一现,违背了技能竞赛的初衷。

为真正体现技能竞赛“以赛促改”的理念,使技能赛制惠及广大师生,我院不仅力争参加每年各项技能比赛,还特别设置学院技能节,使技能比赛成为一种常态融入到日常教学进程中。由初赛、复赛和决赛组成,时间由每年的上半年的初赛跨度到下半年的决赛;参与人员由初赛中每专业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到最后甄选的作为参加国家级比赛种子选手的决赛选手。而技能竞赛项目的确定更是必须按严格的申报审批立项制度,确定为技能节竞赛项目的基本原则:一是设立项目必须是能涵盖本专业核心能力、包含两个及以上单项的综合性竞赛项目(从每个专业的由日常教学必修的重难点课程任务及与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的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两方面组成的竞赛题库抽取);二是对接省(部)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或影响力深远的行业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三是对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技能抽查项目;四是分高职和技工、中职两个层次;五是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并重,在全院内组织开展数学、英语、语文、思政等公共课程类竞赛。

这种时间跨度长,参与学生多,对接度高的竞赛项目和机制确保了竞赛与技能考证、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减少不必要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和竞赛效果。

二、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推进融合深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跟从教师的设计,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养成了不爱问,不想问,不知道问的习惯,成了知识的复读机,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当代高职生的特点喜动不喜静,而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就应以 “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成了课堂沉默的原因;同时,一些老师常年不到企业调研,传授的知识与实践脱节,学不能致用,也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

在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中,为了使职业教育与企业更好地对接,大多有企业介入。这就使得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无论是设备的购买、场地的布置,师资的培训,项目的训练都要与企业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深度合作的机会,教师对企业了解加深,掌握了很多专业前沿知识,并把这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项目化的教学。

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的项目化改革:首先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相关企业的专家探讨、总结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出各专业未来从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继而得出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知识、技能,最终得出专业课程设置。其次专业课程教师参照并融合最新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要求、技能大赛要求,将传统的章节内容整合、转化为教学子项目,反映到课堂教学中。而每堂课的内容,也都由浅至深地设计几个与岗位能力相关的项目和任务。

在课堂组织上的项目化改革: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室里,学生分为若干团队,在教师的引领和课前的预备资料帮助下,自主性地逐步完成任务,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出现的问题,评出成绩。一个课堂,变成了一次小的竞赛,不仅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同时感性地掌握了与企业和真实职场相贴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激发竞争意识、培养了职业素养和道德。

三、技能竞赛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扩大融合广度

众所周知,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成功的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兴趣,塑造专长以及锻炼社交活动能力。资料显示,在参加技能大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相关专业方面的社团。在我院,化工协会会员多次参加技能大赛,囊括比赛奖项更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因此,在学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中,除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性的活动之外,也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围绕技能大赛的知识、技能和形式进行开展,同时给予政策、资金等软硬件扶持,并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人。这些举措可以使社团活动更有指向性,也更具实效,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时间接触此类竞赛,将技能大赛的理念和影响普及得更广。

职业技能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职业技能 培养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术人才。具体到中职学校舞蹈教学来说,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一切从学生出发,从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培养幼师生的舞蹈职业技能(即教学能力和创编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1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定位

中职幼教的舞蹈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舞蹈学校不同,其针对性更强,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其人才定位为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中职学校开设舞蹈课,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舞蹈素质与修养,掌握舞蹈基本理论,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我们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如何把所学的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反映幼儿生活,情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歌舞的表现、创作和教学之中。

2在正确人才定位下,精选教材

潘志涛教授说过:“不会跳舞的绝对不会是舞蹈教师”。这说明作为中职幼师生要进行舞蹈教学,自己首先要会跳舞,跳好舞。因此,在正确人才定位下,必须精选教材,选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组织上依据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原则,所学的舞蹈风格种类要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幼师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手位、脚位和中国古典舞手位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特别是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及方法。只有广泛接触各种风格的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的基础上,想象力才会丰富,开阔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思路。

教学内容应围绕人才定位的培养目标来选择,必须抓住重点取舍相当,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舍弃那些矛盾突出和纯功能性身体训练的任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经济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例如在基训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和课时的限制,教学应以训练学生的直、立、灵活、协调为主,腰腿软度和技能练习为辅。在跳的练习中结合幼儿园中的兔跳、青蛙跳等;在训练开度和软度上以压腿和大踢腿为主;转的练习以平转为主,同时再进行不同风格舞蹈训练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幼儿基本舞步、律动。这样下来,不仅使学生有了一定形体基础又广泛接触不同风格舞蹈,为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从开始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起,教师就从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训练性、实用性来进行综合选择。如藏族“踢踏组合”比较有实用性。幼儿喜欢蹦蹦跳跳的,结合踏、踢,对表现幼儿的天真、活泼很有帮助。另外东北秧歌“手中花组合”、傣族手位组合、蒙族“肩”、“马步”以及相关幼儿舞蹈、律动、集体舞、表演唱。这些组合都有一定训练价值和实用性,并进一步增强学生舞蹈的表现力和协调性,丰富其舞蹈语汇,为将来编、教练舞蹈做好准备。

3通过看、听、说、想培养舞蹈教学能力,达到预期目标

3.1 “看”:观察分析示范

舞蹈是时空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学生通过看示范动作掌握要领、规格、形像了解舞蹈术语名称,为舞蹈教学奠定基础。另外通过几个典型动作分析如学习芭蕾舞手位、脚位和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从身体体态、运动轨迹和内在气质及舞蹈风格上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芭蕾舞的特点是“开、绷、直、立”,舞姿长而舒展延伸,与之相比中国舞特点是“圆曲、圆弧”还有回旋,舞姿婉转修长,上下配合,线条曲折。通过对比,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对各种不同风格认识更清晰,更准确,也提高了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

3.2 “听”:化繁为简、整体把握

学生在学习成品舞之前,先让她们听音乐,对音乐有整体的把握。有的舞蹈较长,学生难理解,难把握,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不同情绪分开乐段来学习,那么学生学习动作时能做到心中有底,目标明确也就容易到位了。通过日积月累的听辨、赏析提高学生舞蹈的鉴赏能力。

3.3 “说”: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说”是幼儿园教师最为重要、最基本的教学能力之一。“说”可以为教师说、学生说,说情节、说情绪。舞蹈按体裁有情节舞、情绪舞,也有二者结合形式。一般短小的情节舞或情绪舞让学生听完音乐或做完动作后再说、讨论。学生讨论,讲述是优美或激或欢快的。这样能较好地做到情绪到位。

复杂而较长的舞蹈她们把握不到位,动作又找不到感觉,于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这样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舞蹈除了跳还要说。学生在理解掌握动作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内和课外实践手段来提高。教学课堂提高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要领、目的及舞蹈术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和艺术的讲解能力。教师把这些表达技术动作和规格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用流利语言表达讲解动作。如提问“垫步”动作要领,学生回答“感觉身体踩在弹簧上一起一伏、具有弹性”。通过形像地表达就达到了目的,同时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4 “想”:编排舞蹈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是概括的看世界的一切。舞蹈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锻炼。首先让学生做到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上的不足,力求舒展开放、动作节奏鲜明欢快,利用短小形像生动鲜明、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的舞蹈,构思创编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

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先教给她们基本步、基本动作,再给她们听音乐,让她们分组讨论,根据队形变化等创编后再来表演,并在教学生动作时,学一个动作然后鼓励其去延伸想像,从空间、力度等变化去想像。如学蒙族手位组合,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如平展手位可变化前后手位、上下手位、跪着提压腕、静止的提压腕等这样进行评议总结,与教材中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编舞能力。

4注重教学结果的考查,提高幼师学生教学能力

培养幼师生舞蹈职业技能决定了对教学结果考查方式应随之改变,舞蹈考试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学生的动作表演来检验对舞蹈教材的掌握情况;第二,通过口试、笔试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舞蹈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第三,鉴于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考虑,还要在素材学习基础上对学生教学方法掌握和编排组合的能力进行适当方式考查。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检验学生综合舞蹈教学能力,激励她们达到预期的目标。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舞蹈创编能力

在改进考试方法的同时,要多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舞蹈创编实践,教师有的放矢加以指导,通过单个动作的创编到组合、小节目的创编。每年的艺术节和各种晚会我都鼓励学生参加,让她们从课堂走向实践。有的小节目让学生自行选择音乐,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她们的创编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让学生在舞台上多表演,训练心理适应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走进幼儿园,每逢“六一”“元旦”,让学生积极同园任老师一起编排舞蹈节目,或帮忙化妆做服饰等,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能力,全方位地提高舞蹈职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合格的幼儿教师,去播散舞蹈中高尚纯美的种子。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