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垃圾分类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44-02
从工业生态学的视角看,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过去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资源(商品)―消费―(废物)丢弃;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在于改变这种模式:资源(商品)―消费―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的必要途径,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城区范围的扩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图1可看到特别是在20世纪90 年代中期之前,城市垃圾清运量增速较快,从20世纪90 年代中期到2000 年其增速明显下降,但到了本世纪初,垃圾清运量增速的又开始加快。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加重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改变垃圾处理方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增长,垃圾组分的含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化的特点:(1)垃圾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厨余垃圾) 所占比例开始下降,到2000年已经下降到43 %左右。(2)垃圾中无机物(砖瓦陶瓷等)所占比例也基本呈下降趋势。(3)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有大幅增长,其平均值由1995年的11.79 %上升到2000 年的26.62 % ,增长了1 倍以上。这种变化趋势显示出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
二、源头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前提
垃圾分类回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回收方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遵循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居民生活源头分类开始(分类收集、装袋);接下来是分类集装运(分类投放到分类回收箱、分类装运);最后根据垃圾不同的成分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可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多环节的一体化系统。具体流程见图2。
居民家庭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从外国的经验看,成功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从每个庭做起的。瑞士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最有效、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瑞士人一般均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垃圾回收点,经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来扔分类的各种瓶子,孩子从父母手里接过废瓶,然后准确地将不同的瓶子扔进不同的回收箱。有些回收站离居民点较远,但当地居民仍会开车将废品运来。日本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五类分别装在不同的塑料袋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垃圾送到指定堆放点。
三、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城市分析生活垃圾回收源头分类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多,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居民的环境意识比较差;居民对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的知识非常有限;垃圾分类收运作业不分类,以及主要以填埋方式处理垃圾,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为了客观的了解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分类难的根源,笔者作了一次实地访谈调查。2008年8月12―14日,笔者在大连市4个放置了分类收集垃圾箱的居民小区随即拦截了20名正在倾倒垃圾的居民,进行了访谈。在这20名居民中,有2位居民把纸质包装箱和饮料瓶子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包装;还有1位居民单独包装了几块电池;有8位居民表示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报纸、纸板还有塑料瓶卖给了收废品的,没有随便丢弃。但他们的垃圾袋里的厨余、塑料袋、还有棉织品、纸张等垃圾都混装在一起,没有经过分类。通过访谈,居民对生活垃圾不分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点:
1.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现阶段中国政府的作用主要还处于提倡、指导阶段,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生活垃圾分类是很不方便的,也会增加生活成本。在分类与不分类两种行为的后果一致的条件下,通过自觉来实现源头分类是很不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是用法律、法规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包括居民的源头分类行为。“限塑令“颁布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对提高环境意识有积极促进作用。
2.环卫作业手段、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缺乏动力
虽然有了分类回收的垃圾箱,但环卫工人的作业方式并没有改变,垃圾装运过程仍然是混装;而且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为主。如文中图2所示垃圾分类回收是多环节一体化过程,源头分类了,运输过程中发生混装就不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所以有的居民说源头分类是毫无意义的。
3.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少,缺乏指导
现阶段中国关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少。大多数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大部分居民不知道所在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的人听说过生活垃圾要分类;对于分类好处和分类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怎样分类才是正确的,了解的人非常少。
4.垃圾分类要求没有落实到户,缺乏规范
根据访谈结果,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比较高了,但是缺乏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动的指导。主管部门对于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规范,结果自然是大家随便扔。
5.对居民垃圾投放情况不进行检查,缺乏监督
在居民区放置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但对于居民丢弃的垃圾是否进行分类,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缺乏监督。
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管理创新
解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管理上的创新。搭建由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应该突出主导作用,是战略的制定者;社区应该是一个策略中心,负责把法规、政策分解为具体措施,并指导监督实施;居民则是基层的执行者,但对于政策、措施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具体见图3。
1.作为主导者的政府:(1)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在宣传、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同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一套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2)支持并推广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如新型可降解的垃圾分类回收袋;适合家庭和办公室进行垃圾分类的废物箱等。(3)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垃圾车辆、箱桶、垃圾处理设备等,改变混合收运和单一填埋的局面。真正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分别处理。(4)推进垃圾回收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实行政府“牵头”、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2.作为策略中心的社区:(1)坚持长期的、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另一方面还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通俗地向每个居民讲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原则,使垃圾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中。(2)把垃圾分类要求落实到户。通过编写实用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方式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日本每个家庭都有政府发放的垃圾分类一览表。表中的栏目有将家庭的用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为便于阅读,使用了很直观具体的小图片;还有指定的塑料袋的颜色,回收的日期、回收中的具体说明等,很容易理解。(3)监督和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由社区组成监督检查组,检查社区内的垃圾堆放点;另外规定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轮值一天做值日生,在轮值日如果垃圾堆存处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就由当日轮值家庭负责进行分类。这种方式有助于居民的培养自觉意识和自律性。
3.作为基层执行者的居民家庭在这个体系中是基层的执行者,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同时居民也有权利对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和社区的行为。
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意愿;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X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21-02
1生活垃圾分类
1.1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1)欧盟:欧盟所有的社区生活垃圾都由市政当局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箱和垃圾收集处理的费用由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及其他税收支付。居民家中一般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一个装有机垃圾,另一个装无机垃圾。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2)美国:美国对垃圾分类收集问题,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美国有 70%居民不分类混倒垃圾,约30%的居民垃圾只分两类收集,一类是资源垃圾(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另一类是其他垃圾。另外,美国政府对办公和校园垃圾,对园林垃圾、餐厨垃圾等分别组织回收利用。
(3)日本: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定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等等很多关于垃圾循环利用相关的法律。居民在丢弃大件垃圾(一般长度超过50 cm)或自行车等物品时,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处理费,在法律上,日本对于非法丢弃垃圾者将按法律规定予以拘留或罚款的惩罚。因此,居民现在都已形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垃圾处理也已变成了良好的产业。
1.2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城市垃圾分类的提出,正式在我国进行试点工作是于2000~2004年,在北京、上海等8个主要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的试点工作,但现实情况依旧是“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我国有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其情况不容乐观。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实施不足,而且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合理化研究也不足。垃圾分类处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以武汉市为例,据相关调查,目前仍有近半数的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武汉市中心城区垃圾收集点形式多样,而一般街镇的垃圾收集则相对落后,基本上是居民随意倾倒,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容器。
1.3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包括二分法和四分法。
二分法分为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指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其余均为不可回收物。
四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类、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厨余垃圾(指剩饭菜和瓜果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本次调研,所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为四分法。
2调研背景及方法
2.1背景
自20世纪90年末期,武汉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其中有3次大规模的试点活动。
1996年,武汉市引进并投放了2 000余个垃圾分类箱。2000年,市环卫局前往我国其他垃圾分类试点地区学习,在洪山广场推行垃圾分类。但由于环卫部门后期分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市民垃圾分类认识度不高,推行效果不理想,于2001年取消。据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武汉市全市主次干道垃圾分类箱2万个,垃圾分类回收率不足5%。
2005年底,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引进民营企业试行末端垃圾分类处理。全市首条垃圾分选线在二妃山垃圾场启用。当时曾预测,分选线每年可回收有用垃圾价值约160万元,使该垃圾场的寿命延长两到三年。但在垃圾转运的过程中,拾荒者已经挑走了其中的可回收物,投资方不愿继续投资,致使这条投资60万元的垃圾分选线仅运行1 d就停止了。
2008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武汉市决定在青山区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将钢都花园地区作为试点,整体推行。青山区钢都花园8个社区共放置了100组共300个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毒垃圾三类进行收集处理。但后期,分类垃圾桶损坏后,小区的分类垃圾桶被普通垃圾桶代替,垃圾分类也未能施行下去。
2013年10月,武汉市东西湖区城管部门拟用4年时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城乡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2014年5月19日正式下达相关文件。博大城市星座小区作为第一个在东西湖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小区,故我们对其居民意识,实施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2.2调研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以常住人口数为分组,分为A(1~2人一户),B(3人一户),C(4人一户),D(五人及以上一户)四组。共发问卷535份,回收476份,有效回收率达89%。
2.2.2实地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测验调查的方式,在居民都领到厨余垃圾桶,小区所有分类垃圾桶安置完毕的情况下,通过检查各分类垃圾桶内垃圾情况,对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拜访东西湖垃圾处理站,对垃圾处理的过程做了解,找出存在的缺陷。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认知度低
在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认知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0.66%的居民选择了“较了解”这一项,但剩余的59.34%的居民选择了“了解模糊”和“不了解”的选项,特别的,有20.33%的居民选择了“不了解”这一选项,半数以上的居民缺乏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知识。
3.2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施行的意愿强
在施行垃圾分类的态度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A,B,C,D 四组选择“愿意”和“非常愿意”选项分别占98.79%,98.27%,98.21%和95.08%,基本完全支持推行垃圾分类;在对于单独将厨余垃圾分开的态度上,四组持支持的态度,选择“愿意”选项的居民分别占96.38%,94.80%,91.97%和93.44%,均超过了90%,同样的,在”取消之前垃圾投放点,改为集中投放”问题居民的态度上,四组都非常支持,选择“愿意”选项的分别占85.55%,90.48%,89.29%和88.52%,85%以上的居民都很赞同这种方式。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超过85%的居民不仅内心支持,在行动上也能为其改变垃圾投放习惯,意愿很强。
3.3垃圾分类的实施需有相应的回馈措施
居民在“垃圾分类之后的回馈活动”这一问题上,四组均有70%以上的居民选择了“积分兑换奖品”选项,分别占79.52%,70.53%,71.43%和73.77%的比例,然而在“参加义务服务的志愿者”这一问题的选项分布来看,四组在“看情况”和“不愿意”的选项比例上占多数,分别为42.17%,41.99%,40.18%和45.90%,基本过半。相对于有偿的服务换取垃圾分类措施的实施,居民更愿意通过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这一方式来实施垃圾分类。
4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4.1居民的自觉性不高
在10 d的守点观察当中,平均1 d有45户的居民没有把厨余垃圾分开扔入分类垃圾桶,占到9.2%的比例。一部分居民仍然没有能够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
4.2管理人员相关知识不完善
在与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工作的10 d中,出现居民拿着未分类好的垃圾询问管理人员如何分类投掷,但管理人员回答不了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的了解。
4.3在垃圾处置环节有缺陷
环卫部门专门设置了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但装置上存在温度的控制,含水量的控制方面的问题,还缺乏对应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同时因为一些原因,处理装置并没有完全开放,只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处理,并没有能够根据其他三类垃圾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5建议
5.1增大宣传力度,细化宣传内容
垃圾分类工程刚刚起步,居民还不了解具体情况,环卫部门应该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手段,对不同的年龄层的居民应采用不一样的宣传手段。如对幼龄层可以采取较生动活泼的方式如做游戏,小品,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对初高中年龄层宜在学校采用宣讲的手段进行宣传;对于中老年人,则应该采用进户宣传的手段进行宣传。社区的专业人员也可以经常性的入户宣讲,这样可以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培养起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意识,从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5.2强化管理形式,加强技术细节
居民在工程的开始需要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区环保部门应该对监督员进行岗前培训,这样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才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于处理厨余垃圾的生物降解装置,对于处理过程中的流程也应加快规范化,将相应的客观条件处理到位,避免出现“造了不能用”的情况。
5.3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非政府组织通过自身活动在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非政府组织为人们创造了新的交互空间和群体依托。如201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与“自然之
友”签订协议,成立了首个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社区垃圾减量项目。“自然之友”通过新型社区绿色账户等新颖做法吸引了数百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实践。通过公开张贴的“绿色账户”、对用户评分、每月优秀评比和奖品馈赠等活动有效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在社区内还可以组织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对社区的居民进行鼓励和监督。
致谢:感谢武汉市东西湖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重庆暄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给予本次协助调研的机会,对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冯源、方雨、朱颖、严钞露、陈显峰、黄子纯、李莹莹、李芷、刘佑对本次调研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赵海波,李飞.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不足的调研报告[J].企业导报,2015(16):58~59.
[2]陈少玲,王彤彤,洪斐佳,等.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调研及解决方案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4):101~102.
[3]曾文胜,吴蕃蕤.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详解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0,19(9):22~25.
[4]陈必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14,22(5):77~78.
[5]曹善新,冷丰收.美国、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J].华章,2011(31).
[6]唐斌,程露.重庆市旅游环境保护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26.
[7]程小文,赵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的设想[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9.
[8]谢红.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J].绿色科技,2014(2):213~214.
[9]梁卫坤.垃圾分类的前景与我国的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对策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日渐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城市生活垃圾作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传统处理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实现对垃圾的妥善处理,致使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加强对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一)填埋技术
填埋技术主要是指将垃圾进行分层填埋,并将土覆盖在垃圾之上,进行压实处理,垃圾在厌氧情况下发酵,是一种无害化技术,也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处理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随着垃圾种类多样化,其中不乏包括可循环利用的垃圾,或者对一部分垃圾进行特殊处理,能够产生可利用能源,但是,填埋地点一般与市区距离较远,增加了运输成本、且占地面积较广,填埋区域恢复时间较长,垃圾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埋下了火灾隐患。
(二)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主要是将垃圾回收,并将其放置在封闭炉中焚烧,具有减量化、无害化等特征,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焚烧技术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然而,由于焚烧必然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二f英等,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伤害,而且,我国垃圾回收属于混合型,在焚烧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燃烧辅料,无形中增加了处理成本,不利于广泛推广和普及[1]。
(三)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主要是指在适合情况下,促使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发挥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成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垃圾进行提前处理,且耗时较长、占地面积广,卫生条件也无法达到标准。
二、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垃圾合理分类
实现垃圾合理分类回收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发挥。因此,城市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城市居民能够明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形式,例如:社区活动,公交广告牌等,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城市居民,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设置不同类别的垃圾箱,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2]。
(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垃圾收费体系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缺少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内容,使得垃圾处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垃圾分类方法等方面的规定,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惩罚垃圾处理不当行为,规范垃圾处理各项工作,提高垃圾处理水平,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垃圾数量日渐增加,处理成本也随之增加。所以,坚持“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将家庭作为单位,收取垃圾处理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城市居民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
(三)落实责任制,实现垃圾市场化运作
针对现行政府针对垃圾处理工作情况来看,大多数部门都参与垃圾处理管理过程中,但是,在出现问题时,却难以追责,缺乏具体管理,导致垃圾处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政府要明确各部门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并将其渗透至垃圾处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加大对垃圾处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单纯的依靠政府实现对垃圾的最优处理是不够的,需要与相关垃圾处理企业合作,共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并增强垃圾处理企业竞争意识,积极投入到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中,提高垃圾处理水平,进而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除上述方式和方法之外,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促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垃圾处理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环保观念,逐渐形成妥善处理垃圾的习惯,例如:废旧电池等垃圾要进行分类,并进行集中处理,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3]。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城市生活垃圾日渐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存垃圾处理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方式,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垃圾分类、回收等行为,并落实责任制,将垃圾处理纳入到政府日常工作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吕一波,梁洋,杨伟东.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2010,18(03):259-261.
关键词:垃圾分类;资源二次利用 ;居民环保意识
一、 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现状
众所周知,城市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由于垃圾污染,使得对城市造成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等表面上的危害,与此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如果处理不好垃圾,会造成水污染,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同时,如果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我国对于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垃圾的混合处理、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的实行性低、
对于可二次利用垃圾的浪费。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并不丰富。大多数居民,虽知道有资源的二次利用,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却很少,导致资源无节制的浪费,个人消耗和支出的增加,国家的损失严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资源二次利用,其国民对于资源保护及利用意识很强,而且效果显著。
因此,如何把“实行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达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目的,成为我国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杭州市资源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情况为例,杭州市内居民对于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不高,依据我们的调查问卷,要么,根本没有想到可回收垃圾资源可以再利用,还有,就是有些居民知道这些废弃物是有用的,但是没有合理便捷的方法来变废为宝,因为嫌麻烦,故而弃之不用。对于居民意识存在的现状,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垃圾分类及再利用也于2012年到来之际,关于印发了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创造杭州的旅游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响应世界的低碳生活,看待杭州市区在居民间实施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前景十分可观,而且城市环境问题也是展示城市面貌的最直接的一个方面,故而政府也非常注重环保这一块。
二、 关于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再利用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调查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再利用的情况,设计了垃圾分类处理问卷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在2010年已做好市区关于杭州市小区垃圾分类的情况调查的89份问卷表,主要分布在杭州的金沙学府,金沙居,多蓝水岸,野风海天域,已有60份填写完毕的问卷调查表;在新雁公寓有7份已填写完毕的问卷调查表;在伊萨卡国际城区域,完成问卷调查表14份,照片46张;在梦琴湾,完成问卷调查表9张,照片71张。主要内容是关于垃圾分类处理,主要针对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状况的调查,以便完成我们课题中关于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12年问卷调查的主要地点也是分布在金沙学府,金沙居,多蓝水岸,野风海天城,新雁公寓,梦琴湾等小区,总共发放130份问卷,最后回收到问卷数有95份,回收率在70.3%,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居民的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状况的调查,对于居民分类垃圾习惯的调查,以及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借鉴邻国日本垃圾二次利用的经验,对于杭州市垃圾资源可回收利用提出意见与建议。相比2010年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2012年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意识提高了很多。
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有80%的人能正确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而这些人平时生活中偶尔会注意垃圾分类,真正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却也很少。而其他的20%的人都几乎不能很好的分辨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或者不是很了解,而他们对待垃圾的方式也就比较随意。其中还包括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虽然知道垃圾分类,但是对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也并不是很清楚。而2012的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人口中,超过90%的人正确的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人们所带来的好处,但是仅有2%的人会偶尔或者经常的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其中85%的人在想丢垃圾的时候会随便的放入垃圾桶而不看分类标识,13%的人则会选择将垃圾随便丢弃。所有受调查者都赞成垃圾分类处理,超过80%的人听说过垃圾分类这回事,也清楚具体情况,52%的人表示如果有关于垃圾分类的讲座就会去听。
显然2010年居民对垃圾分类只是停留在知道上而已,具体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还有些人不知道有垃圾分类这回事的,能自觉的垃圾分类的人少之又少。而2012年居民大部分都能进行垃圾分类再利用,很多人会自觉的去获取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并且对于垃圾分类的前景,被调查的参与者都表示乐观,有很好的前景等积极观点,还表明自己也会积极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宣传中来。
三、杭州市垃圾处理模式的启示
如上所述,杭州市小区居民关于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不高,有待提高,因此,对于解决好杭州市环境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其他市的处理方式,从多种角度去解决垃圾问题:从居民角度看,自觉履行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网络这些手段进行宣传教育,更要加大对儿童的教育,可以从正面的案例进行教育,也可以从历史惨痛地教训吸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技术,形成新的产业。面对垃圾的挑战,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就必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广泛应用高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来说,这将形成一个产业链。从市政府角度看,加强市场机制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力度,完善垃圾资源的 法律体系。环境问题光靠政府提倡、惩处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不重视环保,产品就没有出路,企业就没有出路,从而形成内在的环保机制与内生的环保动力。可以通过能源价格、环保补贴等具体办法加以推进。
总结
杭州市的生活垃圾量十分庞大,而其中以再利用为目的回收的垃圾资源竟还达不到一成,其余的垃圾要么直接燃烧,要么就地土埋。如此严峻的现实,减少垃圾的产量,推进垃圾的可循环利用,构建资源循环性社会极其迫切。这些靠杭州市政府去加强对垃圾处理及回收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居民和企业等积极配合,共同去美化的。
目前,杭州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而这问题的产生则是和废弃物的不合理投放,垃圾的不正确处理等等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的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垃圾问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处理环境问题上,日本的经验十分值得学习,同时必须要以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垃圾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大型垃圾处理设施的构建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作为这一行动的主力军,城市的市民,更要大力支持环境的保护,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袁婷.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J].
(2) 山东工商 学院学报, 2006,20(1):20-23.[M].
(3)《岩松看日本》,华艺出版社2007年9月版[M].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弃物;物流体系;公共治理
一、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现状
据报道世界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达11.35%,高出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2.5一3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年产量为2.02亿吨,并以约9%一11%的年增长率递增。这个增长率与我国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增长率相当:到2011年城市垃圾产生量控制在2.5亿吨。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达4.02亿,共有815座城市,到2011年城市化经将提高到43%。可以预见,如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必须是城市垃圾产生量的年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更大。更何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达印亿吨。约有300多城市被垃圾包围。就全国而言,城市垃圾仍处于没有采取减量化(包括源头和收集系统措施,不能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低且粗放,资源化利用率低且处于起步阶段。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首先,堆肥处理。堆肥处理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固体废弃物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固体废弃物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养分。堆肥处理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但是其规模不宜太大。
其次,焚烧处理。焚烧处理就是将固体废弃物作为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在高温下固体废弃物中的可燃成分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并转化为少量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焚烧的处理效率比较高,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最后,填埋处理。填埋处理分为直接填埋和卫生填埋两种,其中直接填埋就是将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入已挖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各种反应得以分解,其优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是容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卫生填埋法就是将固体废弃物倒入具有一定地形特征的场地中,通过采取防渗、覆土和气体导排设施,消除对地下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其具有投资少、容量大和见效快的优点。
三、城市垃圾一体化防治管理
城市垃圾防治一体化即是从其源到汇(城市垃圾、能流物流的中间产物,次生资源)再到资源化、无害化的全过程中,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理论为基础,垃圾的循环经济为指导,对紧密联系的各环节进行通盘考虑的一种战略思维和行动指南。这是有效控制城市垃圾的战略性措施,并研究市场经济机制下的运行规律和操作细节。大力向规模化和产业化、集体化和民营化方向发展。
1、垃圾减量化
减量化有两层含义,即一是指减少城市垃圾源头的产生量;二是指产生的城市垃圾通过分类收集的减量化,即把可资源化的不作为垃圾对待。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人类享用后产生次生资源及其再利用的全过程中,截源,即减量化是这全过程中防止城市垃圾增加的首要环节。这对减轻城市垃圾的后续处理的压力有重要作用。实施城市垃圾减量化要求制造者和消费者要有共识并承担共同的责任。分类回收再利用。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再资源化,将其纳人垃圾循环经济中。如废旧轮胎;玻璃制品及碎玻璃、各类书本、废旧报纸等纸张类、金属类(包括牙膏皮)、碎布、塑料制品如鞋底、塑料布、化妆品的塑料管等;危险废物如废干电池、日光灯管等。只有排放者定点分类排放,专营公司负责定点分类收集和收购,才能推动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健康发展。
2、无害化处理
不能用于垃圾循环经济模式再资源化的城市垃圾,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生态工程卫生填理法(Sanitarian)、堆肥法(Sanitary I Unfertilized)、焚烧能源化法(Insinuation一Erne Meth,如制衍生燃料,压缩焚烧,热解气化)、生物(蛆蝴)转化法(Bio一transform In atonement)、制免烧砖法等。我国主要以简单填理为主,焚烧和堆肥次之。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要特别关注二次污染的产生。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被认为是一种严重污染,成分很难预测的废水。建造填埋场要事先进行规范设计,防止污染物下渗及暴雨和地面溢流的侧渗而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甲烷和疏化氢气体要用管道引出收集;日常管理要严格操作并最终得到复耕或生态化建设。
3、提高居民环境意识
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基本国策,涉及到千家万户,惠及每个人。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居民做到:尽量减少垃圾,分类存放,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提供方便,鼓励资源回收。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新型选拔机制。首先要以构建足够相对政策优势为目标,持引导,规范产业市场,控制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寻求经济与技术的最佳融汇点,保证垃圾产业充满活力。继续深化环卫单位的体制改革,采取承包或招标方式,将垃圾治理产业化,按市场机制运行,政府监督执行,制订市场规则,协调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其次建立再生产品的质量监管系统。垃圾再生产品名声欠佳,要实现产业化并推向市场,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系统,经认证品质与正常产品相同或更优,方可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同。
实现可持续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和措施。思考如何使郑州市固体废弃物达到有效的管理,按照减少排量、重复循环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是一个涉及到生态和社会全方面的系统工程。随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提高人们对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袁进.固体废物现状与近期规划[R].太原: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
[2]杨健,董珂,李国会.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综述[J].天津科技,2009(36).
[3]刘振华,郭一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再资源化的现状及课题[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