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基本情况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准,依法执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活动组织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爱岗敬业、悉心育人”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教育法规文件,明确教育目标,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敬业精神。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师德学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结合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积极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座谈会,深刻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化作自觉的行动,进一步促进师德活动的开展。从学校实际出发,把师德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议、领导测评等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评价。
(三)集中培训,强化师德
学校进行全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通过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材料,提高教师执教意识,通过教师自我总结剖析,掌握师德师风遵守规范情况,制订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四)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1、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制度
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师德师风责任落实到位,做到师德师风建设无漏洞。
2、师德师风督促制度
建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平台,由全体教师相互监督、学生监督、家长监督,并设立问题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
3、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学校严格执行《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坚持做好每周督查,期末总结。每月和每期的师德考核工作,坚持由学校考核及学生、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年段岗位考核和教师的职称年度考核内容,与教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提干评优、绩效工资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
三、主要成效
加强监督、及时报告,认真处理,学校认真执行《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完善校内教师相互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
改革六方面的内容
一是将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
二是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要求教师教育院校制订教育实习课程标准、实施计划、实习手册、评价标准等工作规范,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建立师范生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
三是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院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遴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指导教师。
四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教育院校对教师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将中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五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地区师范生规模结构和服务方向,与教师教育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各省(区、市)遴选建设一批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
六是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投入。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完成师范生教育实践任务的需要。
什么是“双导师制”
根据《意见》,“双导师制”即师范生教育实践由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
那么,师范生的导师如何遴选和配备呢?
对于师范院校中的导师,《意见》要求,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安排数量足够的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担任师范生的导师。
对于教学一线的导师,《意见》提出,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协同遴选优秀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此外,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院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遴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指导教师。
为加强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教育强市,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10〕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
(一)理顺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同级人民政府主管教师工作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对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奖惩和档案管理等相关职能。编制、人社等部门负责宏观指导和监督。
(二)加强编制管理。教师的调配、补充应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内进行。严格执行编制标准,配足各学科教师,保证开齐开足课程。编制部门在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下,根据布局调整、自然减员等因素,结合学校实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及时调剂学校编制。制定编制计划时,应向农村学校和特殊教育倾斜。根据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发展、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需要,按有关规定增加相应编制。严禁聘用代课人员。
(三)规范准入制度。按照“有编即补、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和“国标、省考、县选、校用”的原则招聘教师,优先聘用“免费师范生”、“特岗计划”、“农村硕士计划”和定向培养教师(含幼师等)及重点院校的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市外具有中学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和高层次优秀教育人才,可由教育、人社、编制等部门,依据有关规定采取灵活适当的方式进行招聘。鼓励男性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新任教师必须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2年,并作为今后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和5年一轮定期登记制度,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教师的调配。跨县区调配、聘用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编制、人社等部门按人事管理程序审批办理。调入市直中学、小学的教师,其初始学历必须分别具备全日制国民教育本科、大专及以上学历。
(四)创新退出机制。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教师,应及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可自愿申请提前离岗,享受在职工资待遇,不再占编占岗(含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到规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对长期占编不在岗人员,按规定解聘或辞退。对过去聘用的不具备教师资格和不适合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县区政府负责妥善调整到其他系统的合适岗位。
(五)建立交流制度。各县区每个聘期(3年)应安排教师总数10%-15%的比例,在县域内校际交流轮岗。一个聘期结束后方可安排下一轮交流轮岗。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原则上都要交流。交流期间人事关系不变,考核、建档由交流学校负责。开展教育对口支援,鼓励中小学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拔尖人才、“一五二”人才、特级教师参加支教工作。支教期限原则上为2年,期间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并在职称评审和评优树模中优先考虑。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时,原则上要有2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二、加强教师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六)重视师德建设。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准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师德承诺、考核制度。每学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测评,测评结果进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建设成效作为学校和校长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师德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须对学校校长和当事人问责。大力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等评选表彰活动。严肃查处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资料等师德缺失行为。
(七)强化培养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教师教育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委托培养、挂职学习和出境考察学习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每5年开展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对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做好中小学富余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的转岗培训。教师培训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强校本研修,落实校长和教师的责任。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参加学历教育,对计划内在职教师参加提高培训并取得毕业证书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到2020年,全市小学和幼儿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达到规定学历且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达到15%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将中小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级培训。各县区也要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八)建设名师队伍。完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评选、管理机制,培养学科带头人,实施名师、名校长计划。到2020年,培养5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00名名师、50名名校长。力争使每所中小学校至少有一名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个县区有一批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由市政府授予,并享受一定的津贴。对名师、名校长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要承担教师培养任务和市级以上课题研究。鼓励名师、名校长设立网上工作室。各县区也要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九)完善职评政策。继续执行教师职务评聘有关规定,稳步实施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务评聘,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专业技术系列,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人社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职务评聘工作的指导、监督、审核,做好具体实施工作。对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名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在具备申报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晋升高一层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十)提高工资待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提高10%的政策,提高绩效工资核算标准。2012年起,全市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提高10%。中小学班主任津贴不再从绩效工资中提取,由各级财政按每月小学不低于300元、初中不低于400元、高中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专项预算列支。
(十一)落实保障政策。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给农村地区教师每月增加不低于200元的交通补贴(寒暑假除外),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专项预算列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每年应划出一定比例,优先解决城乡无住房教师的住房问题。重视教师子女就业,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
(十二)建立奖励制度。制定和完善教师奖励制度,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或在国家、国际学术创新竞赛中获得重大成果奖的教师给予重奖。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世代从教,对在农村连续任教20年以上的好教师、好校长给予表彰奖励。设立奖励基金,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在高考研究中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校长和学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专项奖励。各县区也要建立教师奖励制度。
四、严格考核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根据国家、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建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结合实际,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弘扬高尚师德,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
一、 调研情况:
1、强化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我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学习省、市、县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学习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教科局严肃处理教师违反师德等问题情况的通报,引导教师严格遵守《教师廉洁自律规范》,坚定职业理想,坚持职业操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严守规矩,淡泊名利,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全校没有发现教师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索请索礼、以教谋私等各种师德失范问题。
2、建章立制,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我校一方面抓思想、抓学习、抓教育,从源头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抓制度、抓管理、抓惩戒,加大对教师的约束力度,规范从教行为,推进依法治教。各学校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考核制度、集中培训制度等。通过解读上级文件、警示教育、专项督查等方法和途径,让全体在职教师增强法规意识和廉洁从教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利益观。结合“四有好教师”评选活动,对教师进行评议。通过“问卷调查”、 “四评”评价、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师德师风情况。重点开展了“治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专项整治工作。学校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原因,责令相关教师认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确保整改效果。
3、开展活动,引导教师做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为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时代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局,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校开展“强师德、正师风、树形象---向师德楷模学习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人生的领航人、最美教师、特色教师”等主题系列活动,举行师德公开承诺暨教师集体宣誓仪式,开展“最美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等评选评比,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领广大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恪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教师肩负重任,奋发进取,追求卓越。
4、成效明显,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新形象。
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进一步提高,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坚持以师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先后获得县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二、 师德师风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师德师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有的教师业务学习能力不强,对教育教学不深入钻研,工作效率不高。二是少数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使命感、责任感淡薄,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三是仍有个别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四是有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善于学习,理论知识储备量不够丰厚,教学方法陈旧,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慢。五是个别教师师德师风败坏,出现违法犯罪现象。六是依然存在“庸懒散浮拖”现象。
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配套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激发教师爱 岗敬业热情、提高教书育人本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教师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爱校如家,为人师表,尽职尽责。
2、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激励长效机制。
建立个人师德考核档案,实行与工资、奖金晋升挂钩。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对师德师风出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认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公开考核标准,公开测评结果,让学生、家长参与测评,接受社会、学校监督。
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对各校的课程表进行检查,是否开足开全及安排是否合理。确保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开足课时,特别是开好实验课、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创建条件开好地方课与学校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2、继续做好教材培训与各科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进一步落实乡镇培训,强化校本培训,学校要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综合规划,走研训一体化之路。一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研修活动,继续抓好小学教师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学习研究活动;二是在各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各科要组织全乡性教研活动至少二次以上;组织教师各类比赛评选活动。
深化课堂改革,深入课堂听课,组织讲课比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积极配合县教研室的活动,与学校通力合作,集中骨干力量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科学性、实效性、高效性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益。一是在全面推广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3-5-x教学策略、“学案导学”策略,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二是各学段、各学科潜心研究研究课、示范课的各个环节,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三种课型教学效率再提高。三是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在各校制定计划、自行组织的基础上,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协助老师提升授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四是认真组织各科教研活动,协助各校业务教干从研究教材,落实策略、备课、上课、作业、单元检测等每一环节进行督促检查,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二、推进科学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评估。
1、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抽考)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各校教师的单元检测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利用效果,在期中考试时对某一个年级进行抽考,全面掌握本乡镇的教学质量情况。
3、落实好考核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龙家圈乡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及龙家圈乡学校考核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过程性的检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4、教研下沉,努力培养骨干教师,并发挥其作用。
各教研员要深入课堂听课,发现培养教学骨干。在全乡举行公开课、示范课。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有影响的名师队伍。
5、继续大力推行蓓蕾读书工程。
各校在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时,必须将蓓蕾读书工程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详细、细致的制定好师生读书计划,并遵照执行。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
1、抓好制度落实。教研室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认真总结教学教研工作的经验,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教学教研工作的好做法,虚心听取学校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调动全体教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研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动全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个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个人建立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注,每人在所包扶学校确立一个教学实践班级,认真备好课,每周到实践班级授课一节以上,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总结并推广富有成效的教学经验,全面提高包扶学校教师及全乡本学科教师的授课水平。
3、以课题带动教研。教研室人人有县级以上课题,各学校校校有乡级以上课题。
4、争创星级教研室。根据临沂市乡镇教研室评定标准,结合我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内部的教学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促进我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争创临沂市先进教研室。
5、建立健全各类业务考核档案。加强教研室档案建设,建齐建全各类业务档案。认真落实乡中心校制定的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公正、公平地对全乡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建立健全全乡教师业务档案。
龙家圈乡中心校教研室
2009年9月
附:
龙家圈乡2009年小学教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