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是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其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数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心理学、控制论、不定性论、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延,其涉及的学科领域将愈来愈多,它已和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和社会需要此方面的大量人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开设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从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高中信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做一下探讨。

一、高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意义

(1)人工智能定义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己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设计、学习、规划以及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来解决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例如咨询、探测、诊断、策划等。

(2)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意义

现实世界的问题可以按照结构化程度划分成三个层次:结构化问题,是能用形式化(或称公式化)方法描述和求解的一类问题;非结构化问题难以用确定的形式来描述,主要根据经验来求解;半结构化问题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将人工智能课程引入到我国现行的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人工智能基本语言特征、理解智能化问题求解的基本策略过程中,体验、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获得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解决过程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

二、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该学科的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由于中学信息技术师资水平、学校硬软件设备等条件的制约,我国尚未在中学专门开设独立的人工智能类课程,Internet上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中文信息资源也十分贫乏,在教学环境上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条件参差不齐

开设好人工智能课程,就要求安排更多的实践课程和活动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让广大师生切实体会到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些活动大部分要求上机操作或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交流,这就对教学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偏远农村、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学在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上存在很大困难。

(1)对硬件性能的要求

人工智能课程中有较多的实践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这就需要学校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学机房,若其性能较差,会延长学生在线进行人机对话的时间,一旦遇到网络堵塞,可能连网页都打不开,这不仅浪费了仅有的上课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软件性能的要求

为了降低成本,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提供的免费下载软件和免费在线教学网站等进行实践教学,可大大减少自研开发软件和软件维护的费用。但一旦遇到网络不通、网络拥挤或在线网站停止服务等情况,将无法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见,软件的依赖性较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对人工智能科学的认识不足

(1)学生的认识误区

提及人工智能,给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一门神秘、遥不可及的科学。很多学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很高深的科学,离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研究和接触这门科学是少数科学家的事情,从而对该科学的关注程度不高。其实,人工智能学科是一门渐渐成长的科学,它将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去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吸引更多对该学科感兴趣的人去研究和使用它。

(2)教师对人工智能学科开设存在偏见

一些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没有接触过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在接触过后被其中深奥难理解的知识所吓倒,认为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也不易被同学们所接受;而一些在大学接触过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则认为,其理论枯燥乏味,知识内容艰深,不适合放在高中开设。

(三)一线教师经验不足

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开展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大学为数不多,师范类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输出少,所以,缺乏具备一定知识结构、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来担任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人工智能课程的教育工作。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人工智能课程的专业培训,在授课内容上的着重点掌握不好,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授课形式上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寻,这就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网络传递信息的效率,同时加强软件资源建设。鼓励师生上网搜索更多适合AI教学的网站,教师应整理出和AI相关的趣味小故事、电影、光盘等和教材相关的素材,以便更好的配合硬件教学。

(二)端正认识,增强支持

作为教师要树立对高中人工智能选修课程的正确认识。通过对课标中规定的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克服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或恐惧感,理性而客观的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明确在高中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因为该课程的“选修”性质,从而轻视该课程的作用。

作为学生不应该仅仅看见这门课程的娱乐趣味性,应把一些重要的技术理论知识重视起来,不能过分的放松自己而偏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家长也应该支持和赞同学生选择该课程,不能应认识不到这门课程的作用、怕耽误学生主干课的学习而反对学生积极参与。

校方领导也不应条件限制就轻易放弃这门课程的开设,应给予积极的配合。社会各界也应加强舆论与正确引导,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人工智能并予以肯定。

总之,人工智能是一门逐渐成长的科学,开设好该课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校方领导不断努力,互相交流,共同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人工智能技术与“问题解决”[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2]段东辉.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二期2006,6.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的优势;发展现状;具体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最常见的有智能语音助手或者是智能控制家电开关等等。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运用人工智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较为高效的计算能力和超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使得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更进一步自我完善,增强整体对于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处理的效率,可以使计算机更加稳定高效的帮助人们进行工作。

1简述人工智能及其优势

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工智能这几个字,但是许多的人对其并不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就是在运用智能化的机器系统,以及相对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来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的一种模拟化的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人工智能的这种技术,其实就是将网络的技术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进行一个合理的结合,使一部分的人力劳动可以由相关的技术来代替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处理,此技术与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联系非常紧密。对于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来说,其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对于一系列数据进行处理,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帮助计算机提升及信息的处理能力,在网络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大的整体,信息的处理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在信息的处理方面会有非常大的难度,对于所掌握数据的精确程度也很难有一个准确控制。而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有着较强的控制信息的能力,并且对于已经有的数据可以进行跟踪,这样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就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所掌握的数据精确性以及真实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数据模糊不清而造成的处理不到位的情况,极大提升了计算机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

2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计算机网络对数据的处理是否真实是否可靠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对于数据的后期编辑、处理以及管理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在我国的计算机和科技领域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计算机网络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人工智能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此技术的提出不仅仅在文字和图片、视频的处理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使计算机网络更加接近人脑的思维方式,对于劳动力的解放有重大的贡献。此外,人工智能对于数据高效的处理能力,使得人类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促进了整体计划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发展都起到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

3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俄具体应用

(1)维护网络的安全

现如今互联网高速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各家各户都已经用上了互联网,而不断在网络上出现的信息泄露以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被盗取现象,使得维护网络的安全变得迫在眉睫。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数据的高强度整合能力,以及精确的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度,保护个人的信息不被窃取。一方面,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点击到一些钓鱼网站,而使得整体的电脑有木马病毒的入侵,使得计算机的安全受到了危害,及时地进行网络防护墙的设置,可以在计算机遭受到不明病毒攻击时,就及时进行拦截,智能地向用户提醒此网站含有不安全的信息。采取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对于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智能化的处理网络中具有高危险性的IP地址,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记录,这样一旦用户不小心点击了高危险性的网址就可以及时地进行阻止,并采取防止病毒继续扩散的措施。即使感染了病毒,由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拥有良好的查找病毒数据来源的功能,因此可以及时地找到源头,防止整个的电脑系统由于攻击而瘫痪。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使用,不仅仅可以防止病毒的入侵,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垃圾邮件。在日常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用户通过互联网来传送邮件的过程中,经常会收到许多的垃圾邮件,这对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使用,可以在邮件的使用过程中及时对邮件进行分类,一旦邮件的内容涉及危险以及不健康的内容,就可以智能地向用户提醒,加强用户对于邮件信息的筛选以及处理,保护用户网络使用时的纯净感。

(2)提升网络管理的效率

互联网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开始接触到互联网,由最开始的尖端高知识分子人才,才能学会使用的网络技术,到现在甚至是小学生都会用互联网来进行日常的一些交流活动,用户群体变得不断地扩大,这使得网络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因此,及时的提升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系统管理能力,对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感受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其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个分类管理,因此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促进对于网络的系统管理变得更加智能,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极大提升了互联网中对于各种信息的管理及处理效率,使得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舒适。

(3)对于硬件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一台计算机要想正常的运转,除了各种软件不能遭受到病毒的侵害之外,对于硬件系统进行良好的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计算机的组成中对其电路板以及电阻等一系列的微小的电子性元器件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正常的运转,而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应用中,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场景也是非常广泛,其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分析不同的硬件,取保在运行过程中状态都正常,并且对于控制中枢可以智能性的发出相应的指令来控制硬件正常的运转。因此对于网络中的一些核心及关键的设备,应当设置人工智能传感器,一旦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地报警,对于产生的故障进行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危害不断地扩张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对于整个计算机的网络系统实现不断优化的目标,由于基于人工的智能系统可以及时地获取计算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关键性信息,并将其进行整合,在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系统进行控制和不断地完善,保证整体的计算机可以正常和稳定的运行。此外,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想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以及不断调整的行业要求,就必须将传统的企业及时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和转型。对于企业来说,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由于一些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综合性的分析企业目前对于科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系统的分类,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情况以及员工的基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来促进整个企业的人员都可以成为精通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使得企业在行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出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

一、技术演进及受众改变的大背景

1.技术的研发与普及正日益提速

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其对各行各业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无孔不入地渗透,已极大地改变甚至颠覆了众多传统产业。而从历史来看,技术的创新也始终引领着出版业的发展,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将同时代的出版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具体到教材出版领域,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其已经成为改变学习活动形态的重要力量。2016年以来,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5G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加速迎来万物互联的时代,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促使算法水平不断提升,加速人工智能的进化,这些无疑都将大大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其次,伴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等技术的成熟,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利用电脑图像仿真技术,虚拟出与小学生用户充分交互的环境,从而大大丰富学习的体验,这为教材出版的最终呈现形式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对海量学生行为数据的搜集、分类、整理、加工既成为可能,也愈发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

2.学生及家长群体均发生深刻变化

伴随前沿技术的不断普及,小学英语教材的受众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前的小学生群体相比,“10后”一代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包围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数码宝宝”,其对数字技术及其所具有的功能与交互形式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进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后,其对传统纸本英语教材较为单一、枯燥的呈现形式必然会提出更多要求。与此同时,区别于“60后”“70后”的家长,“80后”家长由于其自身对数码产品的熟悉与使用,使得其对前沿技术不存在明显的排斥心理,在可控范围内,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尝试基于前沿数字技术且更为新鲜活泼的学习形式。

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在小学英语出版领域的应用

1.以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教材表现能力,实现用户由纸本向App引流,打造线上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视觉交互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全景成像,形成立体式、全沉浸的视觉映像,受众能置身其中。目前,该技术多应用于视频和游戏领域。

传统出版单位进军数字出版已是大势所趋,但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由于缺乏强势的渠道和具备足够互联网运营经验的团队,互联网企业吸纳线上用户的能力,传统出版机构始终难以望其项背;另一方面,纸本教材的覆盖率和到达率却又常常令互联网企业叹为观止。

以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闽教版小学英语纸本教材为例,其覆盖闽、桂两省逾百万真实学生用户,这样量级的真实用户在当前互联网红利已趋结束、用户争夺日益白热化的时代,具有巨大的价值。出版机构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配套的App,学生在家长或自有的智能终端上下载后,即可通过扫描直接依托纸本构建起虚拟实境,获取纸质教材无法呈现的动画、语音朗读等海量讯息,从而在增加纸本教材交互性,提升其表现力的同时,将线下用户导流至App平台,实践互联网环境下“平台为王”的战略,沉淀用户价值,一改此前纸本图书无法沉淀用户并实现持续经营的弊端,为后续的用户行为大数据采集及人工智能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依托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与合成功能,加深英语教材交互性,获取用户使用行为

整体而言,人工智能领域有三个并存且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计算智能,即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能力;第二阶段为感知智能,即基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与对象进行交互;第三阶段为认知智能,机器已“能理解会思考”。人类就是通过各种智能感知能力与自然界进行交互,交互即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与计算智能阶段的输入端只局限于键盘与鼠标相比,感知智能的交互是多样化的。当前,对小学英语教材出版领域最具应用价值的,是处于第二阶段的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以“百度机器人”和“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系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都是处于该阶段的典型应用。

作为教材出版机构,应该积极与技术方展开深度的合作,注入具有知识产权的教材内容资源,同时依托其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与硬件产品,实现教材内容与学生间的实时交互,既能解决家长自身发音不准而无法示范等困扰,又能扩展英语教材多元化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

3.应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巨大价值

前两个阶段完成后,平台将积累起基数庞大的学生(及其家长)用户,在后善的数据库支撑下,其英语学习行为将因深度的人机交互得以收集、沉淀。在这一阶段,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行为――发音习得、对话练习、眼动停留、成果反馈等进行分析,基于平台上海量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行为,构建“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行为数据库”,同时自内、外两个层面,对数据库展开持续的开发和运营。对内,结合数据挖掘、语义分析、行为侦测等前沿技术,围绕英语学习,面向教材用户输出个性化智能学习指导、基于大数据且逐年对外的《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年度报告》等系列服务,从而以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纸本教材用户学习服务各环节的支撑;对外,将作为开放的大数据平台,与外部不同产业的生态圈之间进行大数据的交换与输出,在完善、提升自身数据价值的同时,通过向政府、第三方机构(如英语培训等)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收取咨询服务费,并通过以大数据为核心资源、共同参与开发运营新项目等形式,获取这一过程中的衍生收益。

三、管控教材生产者与受众两个层面的风险

1.教材生产者面临的主体模糊与被动边缘化危险

第一,在拥抱技术的过程中,作为小学英语教材的编辑,应始终秉承“优质内容为王”的基本理念,以适合小学生具体学情的权威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待前沿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做到不盲动,不冒进,以内容为主,以技术为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内容和小学英语教材的用户服务,而不可被技术的巨大存在迷惑,为应用前沿技术而在内容上予以妥协、迁就,甚至被技术喧宾夺主,沦为附庸。

第二,出版机构在前沿技术领域并不具备优势,其研发实力与运营能力都较互联网或其他技术企业有极大差距,而对前沿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又必须与其展开紧密的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自身在内容、知识产权及纸本用户领域的优势,及时锤炼对技术的理解、应用和掌控力,提升编辑团队的用户运营水平,避免被互联网企业边缘化。

2.引导受众合理对待植入前沿技术的教材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第4篇

聊天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增多

“以目前的技g,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告诉你,某只股票是否跌到了你想要的价位,但是推荐股票还做不到。如果有这样的机器人,我也想要一个。”宁波薄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李明笑着告诉《经济》记者。

诞生于1966年的Eliza是世界上首个聊天机器人,它通过回应用户的命令,用文字回复来模仿人类的对话。也正是Eliza启发了整个聊天机器人领域的开发。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网络工程系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理解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小捷告诉《经济》记者,从技术上看,当前比较时髦的聊天机器人采用端到端的对话模型:“用户说一句,机器人应答一句,但它不关注对话中的信息是否要完成某项任务。”相比之下,还有一类是面向任务的对话模型,如订票、查询天气等。自2016年以来,把端到端的模型与任务驱动的模型进行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话模型,既可解决错误累积等问题,也令人机对话更自然。”

从应用上来看,聊天机器人在客服和个人助理方面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客服机器人是聊天机器人的主要分支,目前国内市场上有环信、小i机器人等厂商,主要是面向金融、电信、销售等不同的行业。阿里和京东也在探索基于电商平台的聊天机器人。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告诉《经济》记者,聊天机器人在呼叫中心、客服、咨询、培训等领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它可以节省约很多人工成本,而且机器人不会因为情绪问题影响接单,但人类会受情绪的干扰。”

“目前客服机器人仍无法完全取代人类,但它帮助人们缓解繁琐、重复的劳动压力。”王小捷告诉记者,在短期内,可以采用双备份的方式,“机器客服回答简单、重复的问题,人工客服在后面监听,机器无法回答时,再做人工补充。”

易观终端入口分析师冯超告诉《经济》记者,在个人和家用领域中的个人助理是聊天机器人的另一个应用趋势。巨头企业各自推出了语音助手,包括苹果的Siri、微软小娜、亚马逊的Alexa、谷歌的Asistant、百度的度秘等。

潜力巨大的语音市场

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在2016年5月4日的《全球及中国语音产业报告2015-2020》称,到2020年全球语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1.7亿美元。

据《经济》记者多方了解,国内的智能语音公司逐渐形成四大梯队。第一梯队是BAT,发力语音搜索引擎的技术和市场份额的实力当仁不让;第二梯队是以科大讯飞、思必驰为首的专业语音技术公司,开发方向为家居、车载、机器人等需要智能升级的领域;第三梯队是针对客服、教育、医疗等打通垂直领域的语言技术服务公司;而第四梯队是近一年出现在细分领域下,做更加垂直语音应用的创业公司,并其不具备语音技术研发能力。

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龙梦竹表示,在B端市场上,未来的家电、智能手机一定会经历智能化升级,语音技术作为智能化升级的发力点,与商业市场进行智能生态结合,能够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改变智能产品叫好不叫座的阶段性尴尬。

目前智能语音在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最有发展潜力。早在2000年,宝马汽车就已经开始应用语音控制技术来控制汽车的电话、导航和收音机等设备。“预计在未来3年内,智能语音将会成为中国市场上10万元左右乘用车的标准配置。”专注语音技术的科学家冯呈表示。

的确,与车载的结合,能够改变和演进人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及信息获取方式。用户在开车时,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完成导航、打电话、收发信息及设备操作等工作。从驾车安全角度考虑,智能语音与车载系统的结合是目前用户最重要的需求。

同时,语音控制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也很广泛。例如,小米推出的智能语音音箱、长虹Ciri语音智能电视,以及美国某语音视听公司推出的智能家居系统,在语音命令下都能随意完成切换歌曲、换台、调音量、开灯、调控温度等操作。

然而,以出门问问为首,市场布阵又形成另一种“站队”局势。各大网站语音搜索引擎、微信等软件语音助手、智能手表都是偏重C端的产品。“这类产品的特征是技术能够直逼终端,或得到用户的第一反馈意见,在技术的迭代更新上反应快速。”出门问问产品团队负责人林宜立说。

B端提升智能升级、C端提高用户体验,是智能语音市场商业模式分化的根本原因。冯呈表示,未来智能语音技术在B端市场主要发力于客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提升效率、解放人力、深耕垂直是行业的发展方向。而C端更适用于拥有庞大用户量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拥有丰富的C端产品经验,加上对用户消费数据的迭代,能够更好地提升产品体验。

绕不开的瓶颈

现实中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离电影《Her》中风趣幽默、善解人意的萨曼莎(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仍相距甚远。

目前,国内外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所建立的模型不相上下。“真正的差距来源于语言本身的难度。”王小捷告诉记者,如英文单词之间的空格,省去了切分的问题。在句法结构的分析上,国内依然沿用英语的研究范式。王小捷还指出了汉语句法结构的特殊性:“应该有更多的研究者用中文的方式,结合语言学的学术研究,建立新的计算模型,但目前涉猎这项基础性工作的研究者并不多。”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汉语切分主要有两大难点,即切分歧义和未登录词。王小捷指出,一直以来,国内在切分歧义上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最难解决的仍是未登录词(未在词典中出现过的词),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的新词,产生的速度非常快,但热度降得也快。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但取得的进展远不及在图像处理或语音识别方面的突破。”

使用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方式,相比过去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来控制机器的方式更为人性化。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告诉《经济》记者,“用自然语言对话聊天只是让机器显得更加智能,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降低了人的学习成本。”然而,现有的人机交互途径通过视觉、键盘鼠标以及触屏来实现,对于某些场景而言并不合适,比如在驾驶或做家务时,语音的介入更可以将手解放出来。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冯冲博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语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人机交互新模式。

未来的搜索引擎会有很大的变革,已有的搜索框或将变成对话框。“现在人们使用的搜索引擎,有时要费心琢磨输入哪些关键词。”王小捷认为,未来搜索引擎会用对话的方式了解人的意图,会更加便捷,体验也更好。谷歌、微、BAT等巨头均有探索,“但真正实现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商业模式仍不清晰

当下智能聊天机器人行业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寻找适宜的商业模式。此外,它到底能创造哪些核心价值,这也是业内人士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目前智能聊天机器人仍是一个小众行业,对于厂商而言,市场仍在培养阶段,用户也在观望阶段。冯冲认为,TO B模式还容易把钱拿回来,TO C则很难收回钱。“尤其是在用户被互联网免费思维惯坏的情况下。”

“实际上,TO B模式也不容乐观。”李明表示,很多家电厂商更愿意与免费提供语音技术的初创公司合作。

目前公认的成功模式是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有国外机构预估,2016年亚马逊售出了600多万台Echo设备。尽管这一销售额暂时让亚马逊领先其他竞争对手。黄畅认为,Echo不过是互联网业务的一个延伸,本身并不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价值的产品,“客户为它埋单,不是因为它有多聪明,而是看重音箱背后的便捷服务。”当未来有一天用户主动为消费型机器人埋单时,才意味着人工智能产业真正形成,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聊天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内容服务为主。然而,大多数用户对它仍缺乏正确的认知。比如我们告诉智能音箱想听某一首歌,它却回复:“抱歉,我没理解你想要的东西”。大多数用户认为它不够智能。但实际上,音箱所连接的音乐客户端中没有这首歌的版权。其本质是底层内容不完善,而非硬件不智能。龙梦竹说:“为了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未来的智能语音产品一定会在内容生态底端发力,内容的完善是这个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不得不提的是,当前市场较为混乱,“聊天机器人一大堆,真假难辨,而且价位不低。看上去高大上,但要依靠它赚钱并非易事。”

“不少项目听起来很好,但忽悠的居多,”ALPHAWOLF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创始人王乃琛认为,目前投资人工智能仍存在巨大风险,还需观望。元航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志勇却认为,目前是智能语音技术的投资黄金期。“不过,语音技术是目前最复杂和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资本奋力鼓吹的同时,其投资的技术壁垒依然很高。”

张志勇表示,国内外对智能语音技术的投资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由于科大讯飞已经开放接口,允许任何应用调用它的语音识别引擎,所以未来资本对底层的语音技术的基础应用和研发投资不会很大,我们会投资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更实际的应用产品。

如何破局?

聊天机器人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朱小燕表示,产业界不应急于求成,还需把产品打磨好,提升用户体验。“譬如,在客服领域,它所涵盖的行业很广,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一队伍中。”

相比客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的难度更大,王小捷认为:“儿童可能随时提出新的东西,既有随机性,也有无限的可能性。”这需要规划好教学任务,即如何把多模态的信息综合在对话进程中,克服语言模型本身的局限。“当机器人教孩子‘麻雀’时,同时显示一张图片。反之,孩子问机器人,当它不知道答案时,孩子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教给机器人。”

在李明看来,聊天机器人展现的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机不同,它是一个互动模式。如果要成为一种教育的改革方式,还需要把教材或课程设置好。此外,孩子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陪伴功能。“能否把陪伴功能做好,或者把聊天机器人训练成外教,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地方。

人工智能学习培训范文第5篇

类器官中的No.1

阿南德等人培育的大脑其实是类器官中的一种,但在重要性上却是位居第一的类器官。类器官是干细胞研究的直接成果之一,因为利用各种干细胞可以培育出种种类器官,供生命、医药研究之用,而且可以成为临床治疗许多顽症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由干细胞培育出来的类器官是一种微型器官,它们具有器官的某些功能。如果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来审视,大脑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器官,因为它是生物的指挥和行为中心。

根据阿南德等人的介绍,培育类大脑的过程似乎比较轻松。一开始,研究人员把成人皮肤细胞转化成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这种细胞可以重编程成任何人体组织。

但是,由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阿南德等人一直不能培育出大脑组织。于是,他们改进技术,把能够发育成神经组织的细胞区分和提取出来,放在一个模拟子宫环境的装置中进行培育。

经过12周培养,长成了相当于5周大的胎儿的完整大脑。通过高分辨成像观察这个培育出的类大脑可以发现,它具有功能神经元、轴突、树突、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同时激活了大脑中具有典型兴奋和抑制功能的神经细胞的标记。

此外,这个类大脑还连接了脊髓,有信号传导甚至视网膜组织。

类大脑的意义

根据形态标准,这个类大脑具有与真正的大脑相似的完整的组织形态和各种神经元,因此阿南德认为这是一颗完整的大脑。过去,研究人员曾培养出近似9周大胎儿的脑组织,但不是完整的大脑。

当然,这次的类大脑也并非完整意义的大脑,因为发育成5周大的胎儿大脑一般需要培育15周时间,但现在只培育了12周,而且只具有人类胎儿大脑中存在的99%的基因。不过,如果让这个类大脑继续发育到16~20周,可能会发育和补齐缺失的1%基因。

但是,继续培育更成熟的大脑需要血液供应,阿南德承认他们的研究团队尚无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制造一个人造心脏来供血,以帮助这个类大脑进一步发育,如此就有可能让这个类大脑发育更成熟,成为拥有完整的人类大脑基因的类大脑。

当然,这只是估计,研究人员能否培育出像真正的胎儿大小一样、功能完备的大脑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其意义也非常巨大。

这个类大脑培育出来最大的意义是避开了使用胚胎干细胞的局限和争论。具有全能分化的胚胎干细胞是研究人员所心仪的生物医学原材料,因为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具有货真价实的质量。但是,胚胎干细胞的伦理争议最大。当今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利用人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也只能限于14天的胚胎,此后就要销毁胚胎,这是各个国家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的基本准则。如果用人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人的各种器官,显然会超过14天,是对这一伦理原则的违背。

所以,阿南德等人的研究采用的是成人的皮肤细胞,并生成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回避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伦理争议,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研究途径和方式。

类大脑的作用

相当于5周大胎儿的类大脑有什么作用?阿南德提供的答案是,这个大脑模型能进行药物试验。在药物上市前必须进行临床人体一至三期试验,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可以用这种类大脑检测研发的新药,其次可以利用这种类大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进行研究,包括这些疾病的大脑生物学原因、病理和环境对大脑影响的研究。

在阿南德等人培育出类大脑之前,能够利用的技术是用干细胞培育出神经细胞来治疗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但是迄今也只是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以帕金森病为例,该病的部分发病原因被视为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受损,这类神经细胞不能制造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多巴胺。对帕金森病死亡患者的解剖发现,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有广泛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以及黑质残存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

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不能制造多巴胺,病人表现为一侧肢体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发展到对侧肢体,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和身体僵硬。而且,帕金森病患者还出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这些也是大脑神经元受损的后果。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移植到患者大脑中就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学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所的高桥淳研究小组在美国《干细胞》杂志发表文章称,该研究小组从猴子受精后1周的受精卵内侧取出一部分细胞进行培养,制作成胚胎干细胞,再让胚胎干细胞生长42天,使其生长为神经细胞,然后再将这些细胞制作成含有35%的能够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团块。

此后,把这些细胞团块分别移植到4只患有帕金森病的猴子脑内。6个月之后,猴子的手足震颤都消失了,从原先抱着笼子不能活动的瘫痪状态变为能够在笼子中来回走动。检查发现,猴子的脑中长成了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2013年,高桥淳研究小组又利用一只猴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多巴胺能神经元,对同一只猴子进行自体移植以及对其他猴子进行异体移植试验,3个月后观察猴子脑部变化,结果显示,接受自体移植的猴子几乎未出现排异反应,并且改善了其帕金森病症状。但在接受异体移植的猴脑内,一部分移植的细胞因排异反应而死亡。这说明,用自体细胞诱导生成干细胞,再定向培育成多巴胺能神经元可以避免免疫排异反应,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显然,无论是用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的多巴胺神经元还是胚胎干细胞生成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移值,都可以有效治疗灵长类动物的帕金森病,下一步需要进行人的试验才能确定这种神经元移植是否可以治疗人的帕金森病。

现在,阿南德等人培育出了5个月大胎儿的类大脑,比此前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这种类大脑的细胞已经基本成形,有成熟的分门别类的神经细胞。因此,可以直接从中脑黑质中提取多巴胺能神经元来进行移植试验,看看治疗帕金森病,甚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如何。这样的方式比干细胞培养和移植治疗疾病能大大前进一步。

类大脑的隐患

类大脑的作用并不只是供移植治疗疾病,它的多种作用人们也许始料不及。对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类大脑提供了生物实物模型。例如,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人类至今都束手无策的疾病,不仅可以从大脑解剖部位来定向定位研究,还可以从大脑组织和大脑物质,包括大脑分泌的种种物质,如蛋白、激素、神经递质,以及大脑的生物电流来研究,从而弄清原因,提供预防和治疗的线索。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培育大脑,也为人们直观地了解大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方式,尤其是对于人脑计划有着重要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美国在2013年发起的人脑计划被视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另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这一计划的内容包括,统计大脑细胞类型、建立大脑结构图、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开发操作神经回路的工具、了解神经细胞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把神经科学试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整合、描述人类大脑成像技术的机制、为科学研究建立收集人类数据的机制和知识传播与培训等。

如果研究人员能全程观察到大脑是如何生长和发育的,对于上述任务以及其他大脑计划任务的完成就提供了实时和真实的模型。例如,海马回是何时长成的,是否对记忆和学习有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都可以在观察大脑中的海马回生长和形成中获得线索甚至答案。

类大脑的最大作用是,它能否作为一个完整的大脑行使人的智慧功能,如果可以,就远比仿制大脑的人工智能或智能机器人要强大得多,但也危险得多。用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培育大脑看似绕过了使用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限制,却进入了更大的潜在的危险之地。

阿南德称,培育出的这个大脑没有意识,也不会思考,相关研究不存在任何伦理问题。而且,基于大脑功能的形成是要与现实形成反馈和神经回路,阿南德也表示,“我们不向这个大脑输入任何感官刺激。这个大脑不以任何方式进行思考”。即便如此,未来利用这种类大脑还是有太多的想象和实施的空间。

如果这个类大脑培育的时间更长,让其发育成拥有人类大脑所有基因的完整大脑,而且在培育这种大脑的同时制备相应的各种人体器官甚至是多种材料的机器人躯体,让这个类大脑能指挥四肢和机器人所有的行动,同时在类大脑发育的后期像人的大脑发育一样,给予其刺激,让其具有成人的思维或超越人类的思维与智力,这就可能形成超越目前为止所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