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幼儿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础,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民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及改制幼儿园等多种办学主体的复杂局面,导致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甚至某些幼儿园贪图费用压降,聘用没有教师资质的人员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整个师资队伍良蔫不齐。在当前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狠抓入口关和后续管理,打造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首先要在幼儿教师录用环节严格把关,对于公立幼儿园的师资配备,可以采取选调、公开招录的形式进行,确保将学历达标、有教师资质、业务能力强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实到教育教学岗位之中。民办、私立幼儿园也应当建立教师聘用备案制度,保证师资力量符合标准。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辖区内幼儿师资的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履职能力,提升整体队伍素质。
二、强化教学研究工作,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部分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教学研究,导致一些教师不能站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及学前教育最前沿进行研究,工作停留于老经验、旧模式,制约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提升。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强化教学研究工作,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将教研活动安排到每一个月、每一个周,涵盖不同学科,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其次,要建立园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炼教学经验,推广先进模式,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还要活化教学研究的形式,不局限于读刊物的形式,采取谈体会、观摩课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相互学习研究,并邀请上级教育部门专家及重点幼儿园的教师开展传经送宝,对园内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及经验方法等方面的传授,提高教师的岗位履职能力。还可以选送教师到上级幼儿园进行跟班学习,或者脱产参加教育院校的培训,多渠道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日常规范管理,为教育质量提升夯实坚实基础
日常教学管理在整个幼儿园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管理者要强化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督导工作,将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天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为教育质量的提升积蓄力量。首先,要坚持每日教学检查,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了解,通过推门听课、翻阅资料、幼儿交流等方式了解全园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做好记录,形成详细台账。其次,要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考核量化日常教学工作,建立百分量化考核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量化,将管理工作渗透到全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还要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成效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对教师德能勤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折算成分值纳入教师的综合考核之中,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正确的导向,激励广大教师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安全措施落实,为教育质量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安全是幼儿园办学的重中之重,强化安全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管理层与一线教师应当重视安全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为孩子的安全筑牢屏障。首先要完善接送交接制度,幼儿到园要有记录,离园要有手续,坚决不得存在随意、松懈或者疏忽心理,接送一旦出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其次要强化园内设施的安全检查,小到教室物品的安全性,大到教学楼、室外游乐设施的安全工作,都要高度重视起来,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小的隐患也不放过。另外,还要注重食品安全工作,无论是采购的腰餐食品还是幼儿园食堂加工的食品,都要严格履行操作标准,三无食品不得进入园内,加工过程要保证卫生达标,以及操作人员证件齐全。幼儿园还要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强化对外结对共建,为教育质量提升整合优质资源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教育;“三教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9-0035-05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主要实行二教一保制,即由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分别承担班级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提出了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但是,受保育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她们大半只能承担起清洁班级卫生、保管班级物品、关照幼儿生活等工作,而难以履行“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职责。教师与保育员配备的双轨制,造成了实际上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分离,不仅影响了保育工作质量,也使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难以落实。针对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及其工作现状与问题,一些幼儿园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三教制”保育模式,即各班不设保育员,由所配备的三名教师共同承担本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也称“三教共育”或“三教共保”。如何实施三教制?三教制这一保育模式对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何种优势?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为此,笔者深入兰州市两所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实行三教制的幼儿园(以下简称A园和B园)进行了深度调查。
一、实施三教制的步骤与方式
1、调整保教人员配置原则,优化组合“三教”
A、B两园过去均实行逐级聘任、优势互补的保教人员配备原则。逐级聘任,是指由园长、教研组长、班组长直至教师层层聘任;优势互补,指两位配班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特长及性格特征上具有互补特点。实施三教制后,两所幼儿园仍然执行从上到下逐级聘任的制度,但对各班三位教师间互补的要求和范围有所提高和扩大,教师的年龄、保育及生活经验与能力都要加以考量,以保证三位配班教师在保育工作经验与能力上能够互补,从而确保班级保育工作质量。
2、确定三教制保育、教育工作职责及轮换方式
两园将各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分为主班(教育)、副班(教育)和副班(保育)三类,三位教师为一组。分别按周或天依次轮换承担每天的工作。主班(教育)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制定和组织主班周或主班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游戏等各项活动;副班(教育)教师的职责是配合主班教师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准备与实施工作;副班(保育)教师则承担班级清洁卫生、班级物品管理、管理幼儿生活以及保育中的教育等项工作。A园以周为轮换周期,B园则每天轮换。
3、加强对保育工作的监督、考核
推行三教制后,两所幼儿园都发现,班级的内务整理、物品管理,特别是卫生工作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按天轮换的B园,教师易产生依赖心理,工作中拖沓、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两所幼儿园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大了对班级保育工作尤其是卫生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
A园除执行原有的每周定期的卫生检查外,还新建了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制度。保育检查小组由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年级组长和保健医生组成,每次的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由保健医生和检查组的其他两名成员承担,检查内容依据本学期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及当时保育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而定。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的综合评分结果作为考核班级保育工作质量的依据。制定和执行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制度,使实行三教制后呈现下滑趋势的A园保育工作有了较大改观。
B园聘请了专职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餐具消毒转由厨房负责,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针对保育工作中出现的滑坡现象,制定了专项随机检查和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每周由一名园领导和保健医生组成检查小组,针对保育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随机抽查。三位一体的班级考核制度是指每班的三位教师为责任共同体,每位教师的保育、教育工作成效影响班级的整体考核结果,反之,班级的整体考核结果又会影响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旨在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调动教师从事保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三教制的优势
1、有利于幼儿园保教结合、保教并重工作原则的落实
保教结合、保教并重是《规程》和《纲要》明确提出的幼儿园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把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但是,由于目前幼儿园保育员队伍普遍存在流动性大、学历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诸多问题,许多保育员只能做幼儿园的清洁工、孩子的保姆,保育工作范围被窄化、简单化,保中有教、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往往成为空谈。
三教制的实施,为幼儿园落实保教并重工作原则创造了条件。教师兼具保育员的角色,能够增进教师对保育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加强教师的保育工作意识与能力,使教中有保工作原则得以落实: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使其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在与幼儿更多的“零距离”接触中,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与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使保中有教工作原则落到实处。
2、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以及一定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教师担当保育员工作,对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
保育工作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零散、琐碎、费时费力,要求教师能够吃苦耐劳,具有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变化快,个体差异大,要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难度也不小,教师担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责任,有很多师幼间的互动机会,教师兼做保育工作,可促使自己更加细致地观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更加深入地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每位幼儿的个性,并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随机教育,从而真正做到保中有教、以保促教,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并为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施三教制后,教师兼负保育责任,适度减少了教育教学工作量。A园实施的是分科教育。每位
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活动由原来的三门或四门减少到二门或更少,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质量因“业有专攻”而进一步提高;与实行二教一保制时相比,两所幼儿园教师由原来的隔周或隔天带一次班变为隔两周或隔两天带一次班,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学习,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或开展课前、课后讨论、交流。
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影响着班级的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对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自我管理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实行二教一保制时,教师、保育员各司其职,两位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也比较简单。实行三教制后,参与班级保育、教育工作的机会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难度也随之加大了。对于教师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A园、B园保育、教育工作按周或日依次轮换,教师必须按时尽职尽责完成自身工作,以保证班级工作正常交替进行下去;教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理智对待同伴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与问题;教学工作需要前后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促使教师在工作中形成大局观,人人以班级工作为重,存小异,求大同,齐心协力,以保证班级保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切实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有益于幼儿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前期是幼儿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实行二教一保制时,保育员受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制约,工作中多以方便自己为出发点,对幼儿在进餐、起居、如厕等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或包办代替,或得过且过,常常剥夺幼儿历练自身生活能力的机会,容易使幼儿养成依赖、胆怯、挑食偏食等不良心理与行为习惯。实施三教制,一方面便于教师将进餐、起居、如厕等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与健康、社会等领域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生成”为教育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领域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出现的不良心理与行为,为其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个性的健全发展有赖于教育环境的协调、一致。实行二教一保制时,大半保育员对幼儿只保不育,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求还存在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以及与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求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幼儿言行不一、看人行事等不良心理或行为习惯。教师兼做保教工作,保证了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具备基本专业素养的三位教师之间也便于沟通、配合,协调教育要求与方法,为幼儿营造积极、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调查发现,实行二教一保制时,按照两所幼儿园的用人规定,新人职人员须在保育员岗位上任职满两年甚至直至有教师岗位空缺时方能转入教师岗位。尽管A园和B园的办园条件在本地区位于前列,新人职人员做保育员期间的福利待遇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并非由保育员和教师之间的不同身份导致,但幼儿园重教轻保,保育员无形中被边缘化的现实,还是使这些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的自尊、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有的因此对自身前途充满忧虑。一旦有其他选择,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倾向于另谋他就。实施三教制后,新人职人员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感受到了同事、幼儿家长对自己工作的尊重、支持,感受到了幼儿对自己的喜爱、认可,激发出工作动力,更安心于本职工作。
知识是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须在一种开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体现。实施三教制,将具有不同专长、不同经验、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一个教育团队,为教师之间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分享、学习老教师经验、获得老教师悉心指导的机会,缩短了青年教师对工作的适应、磨合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三教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1、教师保育意识淡薄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保教并重原则能否在幼儿园工作中得到切实贯彻落实的前提是教师是否真正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两所幼儿园在实施三教制后所发现的共同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班级卫生上,主要表现有:(1)教师忙于教学工作而疏忽了班级卫生工作质量。(2)班级卫生工作质量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卫生工作并非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全部,但卫生工作质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保育意识的淡薄,说明教师并未真正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教师保育意识淡薄,与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重教轻保现状有关,也与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及社会对幼儿园以教为主的评价倾向有关。
要加强教师的保育意识,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进一步帮助教师明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明了幼儿园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并通过组织开展有关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观摩学习、专题讨论等各种活动,在园内积极营造学习保育知识、研究保育工作的氛围,帮助教师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对教师的保育工作职责要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如评优争先、奖励惩罚等方面体现出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同等重要性;同时,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通讯、“开放日”活动及网络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保育工作。
2、保育、教育工作轮换方式不够完善
A园和B园分别采取以周或天为轮换周期的保育、教育工作轮换方式。
按周轮换的A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因轮换周期较长,新入园幼儿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适应期延长;二是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逻辑性,一至二周时间的延搁,会影响数学领域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按天轮换的B园,除数学教育活动也存在与A园类似的问题外,保育、教育工作中还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综合性教育活动因教师的频繁流动,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相互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三位教师按天依次轮换,会有工作繁杂、忙乱之感,幼儿也不易适应;第三,班级保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频繁的人员变动而难以究责,教师在工作中易产生投机心理,有时会出现工作拖沓、相互推诿现象,甚至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
针对按周轮换和按天轮换方式存在的问题,两所幼儿园都将原来的数学教育活动由三位教师轮换承担改为由一位专任教师承担;B园进一步明确了对三位教师的具体分工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这些举措在两所幼儿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如何解决幼儿因轮换周期而出现的适应上的困难,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教师保育技能欠缺
调查发现,以往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保中无教问题,在教师承担保育工作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随之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的保育技能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欠缺诸如食具消毒、被褥拆洗、内务整理等基本的保育工作技巧。这既与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育、轻保育的职前培养模式有关,也与教师职后培训中保育内容的缺失有关,还受青年教师自身生活能力不足的影响。
A园和B园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专题讲座、实际演练、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的保育技能培训,使保育工作质量有所改观,但教师中也还或多或少存在工作不细致、不熟练等问题。看来,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职前教育要设计一定的保育课程,让幼师专业的学生掌握起码的保育理论与实践知识。要加强职前教育中有关卫生保健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同时,幼儿园要加强教师的保育技能培训,幼儿园的培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现有基础和条件,灵活确定培训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可能因特殊的成长环境,清洁卫生、内务整理等基本生活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幼儿园可通过加强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激励青年教师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保育技能。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2010-11-06].省略.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所以随时密切注意学生一举一动,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
1.幼儿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以石油大学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为例,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教师职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可以决定教师职业素质的优劣,对于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质量的好坏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三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淡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始终重视师德建设。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在准备期,新入职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工作虽简单,但烦琐。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2)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刚出校门,对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了解,更不会“上课”。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2.如何进行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从目前的教师现状出发的,以解决每年所招聘的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慢、能力弱,特别是专业技能方面较弱等问题。
2.1师德师风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思想上提高教师的觉悟,初步形成新教师在思想上的爱幼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理念;其次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师行业的法律法规,书写心得体会,在新教师入职后再通过如幼儿园团支部活动、业务学习、师德师风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与交流,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件发生;最后老教师要有榜样模范作用,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与爱心。
2.2规章制度培训
发放新教师《西安石油大学幼儿园教师入职引导》手册,引导其手册内容包括入职手续办理程序、办园理念、试用期制度、转正制度、请假制度、转岗制度、离职制度、奖励制度(、做课题、家长送的表扬信或锦旗、技能大赛、观摩课及说课的奖励细则)、处罚制度(旷工、迟到、幼儿意外伤害、家长投诉的处罚细则)、考核制度(月考核、学期考核、年终考核)等,使新入职教师可以在手册中寻找到刚入职所需要的一切答案。
2.3安全培训
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理念,才能谈得到让家长放心。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本着“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无备有患”的原则,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开展每一个活动,因此,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站位培训,例如,排队(做操、升国旗、户外活动)成一字形站位,主班老师前面带队,保育老师走后面观注后面的幼儿;再如,吃饭呈三角形站位,各负责一部分孩子,当有孩子吃完后,主班老师带领孩子先进行饭后活动,其余老师关注其他还在吃饭的孩子并为幼儿抬床等。
2.4班级分工与合作培训
幼儿园实行“两教一保制”的班级配班制度,每班配备三名保教人员。三位老师之间应和睦相处、精诚合作、取长补短,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力量,建设一个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为幼儿营造一种宽容、理解、尊重、合作的良好精神环境,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改变班级教师对合作现状的不正确的认识。教育管理专家戴・W.约翰逊就指出,“合作不是让成员们肩并肩坐在同一张桌前相互谈论,而同时却各做各的事情”。班级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为了完成自己工作任务而简单的合作,要从单纯地做事中意识到所做的不仅仅是事,而是一种主人翁精神,是对这件分配给我们班工作的一种主动关心、献策、执行与必须保质完成的态度。只要有了这种班级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班级是我家的态度,这个班级必定会是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集体;其次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教师合作的基础。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流程中,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放任自流,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默契地配合,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
2.5卫生保健培训
保健医生对新入职教师与保育员首先进行幼儿意外伤害紧急救治培训,当幼儿突发意外如抽风、惊厥、鼻出血、烫伤等问题时不会无从应对,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其次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培训,使老师们掌握各项卫生工作如何做,如擦桌子要先拿配比好消毒液的水先擦洗一遍,过五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洗两遍,让每位新入职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进行营养保健培训,使老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营养摄取量应是多少,在此年龄应如何进行营养保健等问题。
3.结论
一、高标准,严要求,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从今年开始我们重新制定了教师考核制度,明确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做到检查考核有据可查。另外我们把以往的一年一次教师考核改为一月一次,学期末再把平时考核成绩与效果考核成绩综合,便于我们对教师各个时期工作情况的掌握,一督促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通过采用此方法,本年度教师工作完成率基本达到100%,大部分教师都能按时完成教案,笔记,家长工作,制作教具等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也都补完)。各班的常规较好,幼儿在各方面的常规都有所进步,常规合格率达到95%。本学期的效果考核采用的是考智力和考核教师所教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既对教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又能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了能力的培养。通过考核教育教学计划完成率达到98%全园90%的幼儿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较好。
二、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今年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本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把学习重点放在了本园教师的薄弱环节:计算和音乐教法上。我们根据教学中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了计算和音乐教学。再学习完计算教法理论后,再让教师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组织了计算课观摩教学;在学习音乐教法时,我们把教师的音乐课录下来,教研活动时全体教师进行观摩,针对课的优缺点进行评议,使教师在讨论中明确音乐教法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使用。另外我们还采用了课前会琴制度,促进教师在课前练好琴,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还利用星期天开展了读书活动,大家在活动中通过自学和讨论提高理论水平。通过教师们的努力我们的学习实践见到了成绩。在十一月巴州地区幼儿园的观摩交流活动中,我们的一节计算课和一节音乐课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全园教师的计算和音乐教学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三、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为使家园更好的配合一致,今年我们狠抓了家园联系工作。要求教师每月做一次家访、每周发放两次家园联系表、每月更换一次家园联系栏。在“六一”和“元旦”我们还分别组织了庆“六一”幼儿文艺汇演及画展;庆“元旦“家园联谊会等活动。各班教师积极准备,向家长汇报了幼儿在园的成绩,密切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也能更好的促进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存在不足。
今年教研组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今年定计划的时间比较紧张,造成个别班计划订的不太完善,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组织能力差。
3、教师中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4、个别教师的琴法、绘画等基本功教差,评课不能深入分析,只能从表面分析。
五、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下学期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狠抓教师的组织能力,上课时杜绝废话,把握上课时间,引起幼儿兴趣,做到每个环节目的教师心中有数。
2、每周观摩一位教师的一节课,大家共同探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引导教师评课方法的改进,变教师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把好计划的质量关,不合格的一定要修改至合格为止做计划时要考虑计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
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I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I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
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I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I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问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
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问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其次,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高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某种压抑。改革后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须实现从“教”向“学”转变,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高师教师自身要密切关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如目前许多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但时至今日,高师教学中依然回避这一有争议的教育现象,致使高师生毕业后虽有较好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但仍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活动。对于这些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引导高师生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中,我们提倡案例教学,通过大量详实的活生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激发高师生积极思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