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体育的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幼儿记忆的发展中,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幼儿接受直接刺激并进行操作活动,获得很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幼儿回忆起来更容易成功。那些由手指完成的精细活动,在训练手指灵活性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刺激大脑皮层的各个反射区,促进大脑发育,如“筷子分豆”、“串珠”、“捏橡皮泥”等游戏活动,还可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意志力。另外,幼儿的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操作物体的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思维的丰富和发展建立在言语和非言语的表征和“象征性”表征的积累上。
二、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幼儿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任务则是目的的具体化,人们是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目的的。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功能,是确定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幼儿健康,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幼儿体育活动要完成下列基本任务。
(一)全面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他们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则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正确姿势的培养。身体的发育是发展动作的基础,发展动作又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它们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不应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但也不应消极地等待、适应,任其自然发展。这就需要研究在什么年龄时期,发展哪些身体素质效果较好;幼儿身体发育到什么水平,就应相应地对动作提出什么要求,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以适应和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二)使幼儿掌握生活的基本实用技能
本文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幼儿园健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及当前幼儿园健康活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幼儿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对健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认为幼儿园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创设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环境的关键所在。提出了幼儿园健康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 健康活动 现状与对策
一、幼儿健康的基本概念
所谓健康,是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
幼儿健康是指幼儿期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2】。幼儿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也需要幼儿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
二、当前幼儿园健康活动现状
幼儿园应为全体幼儿营造安全、愉快、促进其主动地健康学习、增强体质的环境。但当前一些幼儿园在营造适宜的健康教育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非常严重的疏漏与隐患【3】。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可能会给幼儿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乃至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1.安全是每个学校特别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由于幼儿对自身的防护意识甚少,所以体育锻炼对幼儿来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眼中的孩子是冷不得、热不得、晒不得、吹不得,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个小小的跌损。所以孩子在幼儿园一旦有个磕磕碰碰,就极易导致家长对老师指指点点,甚至到学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去投诉,所以这一现象导致老师为了避免出现没必要的麻烦,干脆和孩子们群居教室,一天不出门,或者即使出来了,也是这个不允许动那个不允许玩,这样的话,过于注重幼儿的安全因素,影响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到哪里去谈幼儿体育锻炼【4】。
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很丰富,体育课、户外活动、早操和运动会等,但是这些都是以游戏形式来完成的。造成了幼儿的运动负荷不足,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幼儿园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没有开展体育课,甚至没有早操,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过于注重求稳的安全因素,导致了在教育工作中的失误,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所以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通过户外活动来完成,形式自由,以“空手道”的“放羊”式为主要组织形式,幼儿的成长、身体的健康和运动的发展规律,是不断变化的,在教育的过程中随意选择内容,不懂得因地制宜,就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和幼儿素质教育的更好进行【5】。所以就出现教师不知道如何选择和组织幼儿游戏,这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不科学的,甚至还会使幼儿的身心受到伤害,从而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三、幼儿园健康活动的对策
1. 选择兴趣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应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样应该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的强大吸引力与发展价值,实现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体验中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果在运动区,老师和孩子们的平衡可以在有限的场地安排“勇敢的方式” ,设有一个“沼泽、泥泞的道路、桥梁、雷区、山坡上”等,要求孩子们进入这个“道”时 ,必须仔细勇敢,想办法保护自己前进,而不陷入“危险”地带。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运动场景,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尝到幸福的胜利,而且让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幼儿园体育活动也可以采取民间游戏的形式,民间游戏形式多样,不仅具有广泛性,形式简单,而且不受物质、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一块石头,一根绳子,便可游戏了,为教师举办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如为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教师可以选择“盖房子”“十字绣线”“打青稞”等民俗游戏,为孩子们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平衡,教师可选择“跳皮筋”“抢沙包”等热门游戏。这些民间游戏,通过创造新的玩法,新游戏材料,作为民间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实现民间游戏锻炼和发展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要价值【6】。
2. 选择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多样性的含义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选用的指导方法也应该丰富多彩,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指导方法的优势,更好地完成体育活动任务。第二是通过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和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幼儿的生活,幼儿园最常见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有早操,体育课和户外体育活动,还有区域活动,室内活动,体育游戏,小型运动会,远足和短途旅行等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任务和目标,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幼儿体育活动任务,必须依靠各种组织形式的相互补充和配合,才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视野,更好的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健康,共同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7】。而且幼儿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能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求全面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任务,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3. 适当开展特色体育活动
除了开展常规的体育活动,保证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锻炼与发展外,为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与兴趣,幼儿园也可适当组织一些当前流行的、儿童很感兴趣的运动。如“溜冰鞋”是新近流行的,融健身、体育、娱乐和冒险于一体的新兴的体育项目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的平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爆发力,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喜爱。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冰鞋活动给他们带来“身轻如燕飞”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参加溜冰鞋,不仅饭吃得香、觉睡得好,而且上课思维活跃,出勤率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常规体育活动无法达到的效果【8】。但是要注意,这种类型的专业运动,虽然它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但幼儿园必须警惕的推进,充分调查和深入地了解,并制定一个长期合理的规划,然后进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胡咏梅.县(市)级幼儿教育社会化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尹冬冬.幼儿园开展幼儿基本体操教学目标内容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
【4】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5】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孙亚青.河南省城市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 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体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 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 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 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 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 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 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后者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 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 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 。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 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 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 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 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 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 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 分,有的幼儿仅168 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 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 、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 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 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 线上,游戏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 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 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 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 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 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 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 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 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 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 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 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 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 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 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 ,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 认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 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对意志负荷,学习新 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 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 效果。
3.灵活运用教法。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体育课时应精讲 让幼儿多练,应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幼儿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 %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幼儿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 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幼儿的 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 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幼儿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在各个年龄班,尤其是小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 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中大班幼儿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 ,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幼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 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 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幼儿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 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幼儿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幼儿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 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幼儿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 交代任务、评价、幼儿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幼儿的休息时间。
4.充分利用场地、器械。事实上,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体育场地上,有的幼儿园还达不到 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幼儿的练习密度。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健康;体能;兴趣;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63-01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幼儿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体育活动有效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和肌肉骨骼的良好发育,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幼儿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创新体育游戏活动内容,利用废旧材料创新制作体育器材,可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协作能力和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幼儿因为胆小内向,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并多鼓励幼儿参加,让胆小、内向、体弱的幼儿参加。在活动中,教师的不断鼓励,可以使内向体弱的幼儿受到鼓励后慢慢尝试和其他幼儿一起参与游戏,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晨练时,幼儿们听到老师要带他们做早操时,都兴奋不已,每个小脸蛋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幼儿们做起动作来虽然不是很到位,但却很认真、很夸张,伸出的小手舞呀舞,垫起的小脚跳呀跳,挺直的腰儿扭呀扭,浑身上下都渗透着喜悦的表情。这时,教师就不要吝啬,及时给予幼儿们表扬及肯定。
二、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克服不同困难的情境,如游戏“夺红旗”,幼儿们按照老师首先布置好的活动场地,先钻过隧道,爬过草地,翻过高山,跳下高高的木马,再匍匐爬到达终点夺到红旗,最后才算胜利。面对游戏场景,当幼儿们看到一道道艰难的障碍时,心理上会产生恐惧。这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勇敢坚强,克服困难。幼儿经过不断努力后逐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会养成他们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也坚定了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幼儿的专注力是有限的,总有坐不住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来提醒幼儿,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并且坚持到游戏结束,培养他们的自信。
三、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在体育游戏中也变化着,开始是一个人游戏,后来就会两人三人一起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协作精神。这时,教师都会在一旁指导幼儿们一起合作游戏。如游戏“编花篮”“两人三足”“三人四足”等,可根据情况及时表扬鼓励幼儿们的进步,他们会有满足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并在以后的活动与生活中广泛应用。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平时可以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这样既可以培养出他们与同伴的和谐相处,还可以增进他们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幼儿园应充分调动各种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让幼儿“一物多玩”,鼓励幼儿在想象、探索各种玩法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如幼儿由“老鹰捉小鸡”想出了“猫捉老鼠”“青蛙捉害虫”等新游戏,并将“舞龙”“蹴鞠”“吃毛桃”“跳皮筋”“滚车轮”等传统游戏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改编。
四、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有效地促使肌肉更加强健,刺激骨骼的生长,使幼儿的身体长高,体质变得更加强壮。户外运动能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增强幼儿皮肤的抗病能力。经常照射日光,还会减少幼儿缺钙的比例和佝偻病的发生。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人体新城代谢与生命的必需物质,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空气浴,即利用气温和人体表面的温差进行反复的刺激,从而增强身体的调节功能和适应性。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游戏还能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教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制定合理的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组织幼儿去晨练先跑步,再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早操音乐做早操的习惯,根据幼儿的情况,询问幼儿最喜欢做什么运动,然后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早操活动。课间操时间大中班幼儿器械操、小班幼儿模仿操,并在幼儿做完操后自主选择体育游戏器材、自主游戏。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体质,又培养了幼儿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五、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每日进行户外活动两小时,并不断创新游戏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器材,有效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俊鸣.把握体育活动特点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J].幼儿教育,2009(13). [2]曾桂兰.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J].贵州教育,2009(17).
一、让活动从遵循原则开始
(一)整体性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为此,一方面,尽可能的挖掘美育与体育的内在联系,将其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美育和体育的手段,将体育与审美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动作性原则
体育的美是运动的美,动态的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尽量让孩子们去“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再动一动”。比如跳绳、拍球比赛,老师让幼儿听着音乐节奏活动,看谁反应快、动作灵活,既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又感受到音乐节奏和旋律变化的美。
(三)积极性原则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始终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中,才能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在实施教育时,要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中。比如,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设置若干个不同内容的游戏区,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一项或多项游戏,在游戏和自由选择的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活动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支柱,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幼儿体育活动的审美教育中,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十分有益。
(一)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运动能力和发展趋势,选择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体育活动“好玩的呼啦圈”,让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体验创造性乐趣。
(二)创设审美情境,让幼儿在体美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幼儿在对象审美属性诸如色彩、节奏等直接刺激下,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情感感受。在体美活动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创设一种审美情境。如小班体育活动“小蚂蚁”,让幼儿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爬,引导幼儿在自然协调爬的基础上学习向不同方向爬,听信号爬,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提供多方位的视觉感官,感受体育中的美
幼儿的审美感受是建立在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基础上的,它是以幼儿为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是对杂乱无章或井然有序的事物的一种直觉整合。在体美教学中,通过让幼儿观看静态的照片、图片,动态的录像、表演等,让幼儿感受体育运动的敏捷、矫健,从中得到力量的鼓舞和精神振奋,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四)提供平台,让幼儿体验体育活动中的美
幼儿体育审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仅仅通过有意识地观察施教者的示范是不够的,必须把观察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可以巩固提高观察成果,增强美的体验,还可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提高幼儿对正确姿态的认识时,不仅让幼儿看体育表演比赛的录像或照片,观察班级中每个同伴的站姿、坐姿,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编排了特色的小班韵律操和中大班的艺术体操,在观察和实践中让幼儿体验姿态美。
三、家园智慧碰撞,为活动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