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绿色供应链
1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2 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与此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要成功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环境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功能发挥的整体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把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企业和社会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和废物的产生,减轻环境压力和物流负载。
3 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政府方面
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运、铁路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机构集中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3.2 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3.3 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如消费者可以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尽力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等不易处理、不易腐蚀的包装物。
3.4 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
(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3.5 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
物流管理主要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按照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就物流活动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的整体效率。现阶段,在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目前物流发展的主流。所谓现代物流就是用最小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全面实现物流的节能减排,它主要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最近几年,我国的物流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可以很好的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过对于现代物流来说,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是一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必将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提倡绿色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而物业领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发展现代绿色物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物流企业只有深刻意识到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完成现代物流绿色管理目标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起来,现代物流产业开始在我国起步并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困惑,例如我国缺少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学术界也没有针对绿色物流有较为重大的研究成果,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管理层也不愿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开展与绿色物流有关的研究,物流的清洁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都较低,缺少规范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对于物流信息的管理、物流追踪和库存管理等都不够完善,物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难以提高,企业绿色化物流管理很难顺利推进。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针对绿色物流管理出台方针政策,缺少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绿色物流并未落实,只是在喊口号,再加上物流企业大多比较看重经济利益,缺少发展绿色物流的内在动力。
在商场经济环境下,物流企业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封闭的产权,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获得的经济效益,应该满足边际私人成本几等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社会利益等于边际私人利益的条件,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并且社会公众分担了物流企业的外部负效应;如果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绿色物流的边际社会成本就是边际外部成本和边际私人成本的总和,而边际社会利益则是边际外部利益和边际私人利益的总和,在这个条件下,物流企业的利润会社会化,而国家并没有针对绿色物流进行利益补偿或者政策支撑,物流企业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就会选择性规避,这也是企业不愿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原因。
对于物流企业缺乏发展绿色物流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度安排,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制约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的外部影响因素,引导正面的外部因素,例如根据征税理论增加外部成本也就是社会的外部性,尽量减少污染产品的数量,让外部的负效应变得内部化,让物流企业能够承担社会成本损失,对于企业的具有正面效应的外部因素,政府可以进行恰当的补贴,对物流企业损失的利润进行补偿,国家和企业都应该为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我国的绿色物流发展来说,如果仅有理论引导,但是缺少创新的机制和完善的规范制度,那么很难保证物流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相关策略
1.政府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绿色物流管理不光是企业需要面对的,还要从政府的角度对现代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要正确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观念,若政府部门并不了解这种观念,就很难制定出相关的整体发展策略。第二,政府要制定相关法规来制约并规范现代物流领域。虽然我国目前有关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有许多,但针对物流领域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只有建立与绿色物流有关的保障体系,才能让绿色物流的发展有法可依。另外政府还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国的仓库储存大部分都是在平房,同时铁路和公路的负载特别重。所以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可以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提高物流送货的整体效率。第三,政府要培养现代绿色物流人才。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绿色物流人才,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企业是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主体,它管理的关键主要在于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企业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的主要措施有:第一,掌握物流配送的所有信息,合理规划相应的配送方案,避免出现配送路线重复的现象。第二,提高主要干线的运输效率,在有效利用运输车辆的基础上,减少主要干线的车辆运行,从而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第三,尽量使用火车运输和货轮运输。第四,加强外包装的管理环节,避免浪费资源,在装卸期间要轻拿轻放,防止物品出现损坏。
3.消费者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绿色管理模式中。绿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不仅人的心情会更加愉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4.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
在当前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社会竞争已逐渐演变为科技和人才之间的较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来说,一定要重视对绿色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首先政府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创设专业培养院校,为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其次,物流企业要对绿色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予以重视,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不仅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物流知识的培养,还要增强他们的绿色管理理念教育,提高对绿色物流管理的认识,从而为我国现代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物流企业在招聘人才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只有专业技能水平高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才能在该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物流;资源;气候
1 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农特产品物产资源丰富,而资源配置效应欠佳。
张家口市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段,地势起伏,地貌复杂,不同区位和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特产资源。辽阔的坝上,是避暑旅游胜地,又是绿色无公害错季菜天然园区。如今的莜麦、土豆和羊肉成为坝上四县的“新三宝”,尚义的“尚亿”牌口蘑以国优产品,胜似野生口蘑,为“草原明珠”的盛誉增添了光环。富饶的坝下,有久负盛名的宣化马奶葡萄,蔚县的杏扁、杏仁等等。
全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产,在国内同一产品中独树一帜,有的是传统的宫廷贡品。但当山东的大葱、大蒜在全球炒得火热之际,而我们的特产却默默无闻。主要原因:一是交易者知识是有限的;二是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三是信息的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依法完善信息宣传法制和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创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在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这是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1.2 从北京市场看张家口市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潜力。
仅以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这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市场。它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个县(市),货源广、货量大、集散快、竞争程度高。有一项调查显示,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供应量逐年增加,而各品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反映出社会需求总量与蔬菜总供给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市场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的趋势。在了解北京市场需求潜力的信息流中,同时看到张家口市地处北京北缘。这种地域资源,具有融入“大北京”经济圈的条件和优势,这为特定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乘势而上,加速全市资源的综合开发中,顺应物流大发展的趋势,组建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美日两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两国的物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 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
一是企业自有型配送中心。二是合作型配送中心,由数家合作管理。三是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社会所有物流单位提供服务。四是合同型配送中心,即通过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五是集约化配送中心,它不仅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2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物流企业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系统与之实行联动。
2.3 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
使之成为支撑整个物流网络的终点,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分拣等物流系统的现代化。
2.4 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注意在宏观上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物流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和物流主管部门、货主企业和运输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了一套物流管理体制。
在物流全球化的今天,概括美国和日本物流业成功的经验为:灵活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运输体系,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政府高效的物流宏观调控与管理。
3 组建配送中心的前期基础工作
要做优做强物流配送中心,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3.1 做优外部发展空间
3.1.1 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引导规范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物流理论的宣传引导,普及现代物流知识。二是制定规划,把全市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设施的布局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包括用地、贷款、租费、工商管理等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3.1.2 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基础信息平台,是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整合运输网络,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和合作,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渠道。二是进一步发展综合通信网络,加快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3.1.3 要发展高水平的物流载体
要规划建设几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将物流园区列入促进经济高效运行的重点设施和开发实验区,吸引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咨询服务企业进驻,互相促进,集约化发展,使园区成为我市物流枢纽。
3.2 做强中心自身素质,发挥整合优势
3.2.1 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物流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3.2.2 要大力推进物流业的标准化进程
尤其在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的标准化,它可以为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合作减轻技术上的障碍。
3.2.3 要大力培养和使用物流专业人才
发展人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准的物流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并对目前具有物流雏形企业进行试点培养。
3.2.4 起步组建配送中心工作
鉴于我市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广大农户尚未融入专业合作化组织,因而起步组建工作应由政府引导组织,由政府职能部门市农业局牵头,市农口部门协助,从人才市场和有关企业选拔胜任配送中心各机构的人员,并由政府协调解决必要的启动资金。
启动后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成为地方对外经济活动的“龙头”组织,在众多企业的联合和连锁经营中,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空间资源均衡共享,互相协调,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求得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2).
关键词:科技进步;创新;物流管理
0前言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突出性地位。先进的科技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建设中使用,就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科技,对于物流企业实际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物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关键。
1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快速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一定优势。物流企业想要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格局相一致,就需要现代物流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取得更加显著性成效,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比例。
1.1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人们越加关注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对于经济建设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关注较晚薄弱,这就造成社会经济在快速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影响,出现了温室效应等众多环境问题。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对于各种生活用品有着较大的市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资源上的浪费,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仅对于自然环境影响严重,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建设。根据这种现实情况,需大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让社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有先进的科技作为保障,在满足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过程中,还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于科技进步及创新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的科技。现代物流管理中,通过一些先进的科技在实际管理中使用,将物流管理中的有限资源最大化使用。
1.2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物流管理进一步发展
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与企业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换句话说,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国民经济与企业效益中都有着推动性作用,我国物流管理模式正在从原始管理模式中向现代化管理模糊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需要科技的进步及创新作为有效支撑,让物流管理模式有效落实。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物流管理工作在实际建设中已经面临了较大挑战,这就需要物流管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物流管理工作将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这就要求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作为有效保障。
2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背景下优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我国物理管理想要向现代化稳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让物流管理人员能够用更加前沿的管理思维进行物流管理,对于先进的管理模式清晰认识,能够根据物流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物理管理。物流管理人员在具有充足的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物流企业可以定期具有管理方面的活动,对于管理工作较为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提高管理人员对于科技进步及创新的关注,进而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2.2为现代物流管理的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想要进步及创新需要全部物流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物流企业能够为物流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能够将物流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保证物流企业能够更加稳定健康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使用先进的科技技术作为辅助,对于管理中使用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物流企业与消费者在观念上的差异,调节电子商家与消费者间的经济矛盾,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想法,进而方便物流企业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针。物流企业在为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的同时,还能够让不同物流企业间可以将资源共享,加强不同物流企业间的联系,管理人员能够将最适合的管理方式进行沟通,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物流企业管理方式将更加与社会经济结构相一致,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也具有使用先进科技的意识,最终让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3结论
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管理模式过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政府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思雄.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5.
[2]孟慧明.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90-91.
[3]陈芳芳,陈辉.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283.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1.1 传统物流管理思想严重,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淡薄,造成物流信息化系统标准不规范,物流化过程难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流之间的供应链经常出现问题,信息共享不足。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大量的投资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逐步发展,目前依然很少有企业把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单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物流管理信息化仅仅是依赖于整个单位,整个的信息化过程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物流知识将成为客户物流体系改革、整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如各种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将成为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知识化和科技化物流”将成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前企业自动化办公环境比较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落后,物流管理信息化设备老旧,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3 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企业面临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来支撑,物流管理信息过程中人才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开始从事物流信息化的员工,均是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仅仅是对物流知识较为熟悉,在现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都是慢慢摸索,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服务很多环节涉及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对此方面的流程和问题考虑不周全,后期问题繁多。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2.1 转变传统物流管理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在现代物流基础之上,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规范的物流信息化流程和物流信息化标准,鼓励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对积极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开发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以降低企业物流信息化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和关注度。企业自身要充实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分类出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部门,设有专人负责。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沟通和交流,多在企业间召开企业信息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会,使企业更加认识、了解信息化。企业间开展广泛的物流信息化交流,沟通,合作,也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王民坚(2010)指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与电子商务链接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企业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以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当标本兼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信息体系,必须重视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公平信息管理平台
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收集来自各处的信息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信息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效率,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朱涅林认为(2007)物流信息系统是对库存、订单、仓库作业、运输配送等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决策分析的人机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DDS) 等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完善物流管理的各个模块,实现一体化建设。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维护)、货源管理系统(货源的登记、货源的运营管理)、物流机构认证(物流单位认证、担保)、货源信息系统、物流单位状态信息系统、物流运输方法建议系统、物料存储方案建议系统、物流咨询系统、物流技术培训系统、物流信息查询系统、网上仓库、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管理系统、GPS管理系统和电子地图维护系统加强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合作的风险;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业务的监督,健全的销售系统平台,能对客户的相关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平台,能累计客户资料,提高物流质量。钱佳(2009)指出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成的,客户的信用一方面是靠外部抽查收集获得,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获得。客户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对分销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好系统库存管理,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在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钱佳,2009)。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灵活的物流管理信息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估价就要发生变化,平台会对市场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能直接有效地预测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状况。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构建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对产品后期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监督和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2.3 提高网络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是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技术。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建设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BF/ID)、便携式数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智能卡(Smart Card);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运作规范化。王林,曾宇容(2005)指出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等构成。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控制。加快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仓储管理信息化、运输管理信息化、订单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代码及参数管理信息化、报表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