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地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92-03

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地方城市的能源消耗日益加大,社会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恶化,温室效益、臭氧层空洞、酸雨、沙尘等恶劣环境气候的频发,使得国家、地方城市、社会百姓越发关注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内低碳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变,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诸多的难题与考验。

一、低碳经济含义的具体分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鲁宾斯德教授对低碳经济的描述受到广泛认同,他定义的低碳经济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以地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保障,实现新型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并合理利用,进而实现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为特点的生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强调通过自然能源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得到较多的经济产出,有效提升经济效益,进而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低碳经济还强调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有效平衡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综合了人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问题,而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石油这一类经济项目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节能减排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及社会制度的全面创新,转变人类生存及发展观念,进而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及消耗方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及使用并不断追求绿色GDP。

二、低碳经济对地方城市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1.对地方城市贸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地方贸易在出口方面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限制,其他国家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及技术标准,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限制,这造成了我国地方贸易受阻,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世贸组织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前言中有“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的具体条文、规定,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对地方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低碳理念的逐步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低碳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很多地方企业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以制造、原材料生产这一类的产业居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地方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地方企业转换思想,深入研究、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与前景,通过专业、系统的规划,逐步实施技术革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挥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倡导能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3.对社会环境与经济模式的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出口及外销,更多的还是依靠地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刺激来实现。随着“低碳生活”的逐步深入,地方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得到了全面转化,逐步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并将低碳经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购买环保家电产品,出行时放弃驾车,而选择骑自行车,使用老款手机等方式实现能源节约。随着公交系统不断完善,更多地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同时,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视,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并全面改善,将低碳环保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地方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4.彻底改善了地方城市的能源结构。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低碳政策为依据,许多地方企业逐步进行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随着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越发广泛,煤炭、石油这一类传统能源的使用范围越发集中、效率逐步提高,通过能源结构的有效调整,能够有效整合、科学利用新型环保能源与传统能源,有利于地方经济、低碳经济的同步发展。

5.有效促进了地方农业生态的优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上也实现了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生产与低碳经济的全面结合,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对地方财税收入的间接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化石能源行业的技术革新,改革产业布局及工业结构,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全面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地方政府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并大力引导扶持,对可再生能源使用给予了全面优惠,并引导个人消费,对购买低碳产品给予一定补贴及优惠政策,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地方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经济主要强调可持续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各行政主管部门,越发关注低碳经济框架下的企业生存问题、发展途径,以各种科学条款、合理标准来降低运营企业的税务负担。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字:高速公路;优势;地方经济

Abstract: this paper objectiv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Highway, analyzed the highway advantage, 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built and all aspects of the local economy.Key words: highway; advantage; the loc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如今,高速公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一个省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吉林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长平高速公路,它与辽宁省高速公路连接,可直达沈阳、大连、北京。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吉林省通边达海、发展经济,沟通我国南北方物资交流,构筑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具有重要意义。长平高速公路建成以后,高速公路迅捷、舒适、安全的特点凸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吉林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吉林先后建成吉林至延吉等1300多公里高速公路。“十二五”开局之年,吉林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开始进入攻坚时期,省交通厅瞄准制约发展的关键路段,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相继完成了长春到长白山的关键路段―营松高速公路的抚民至靖宇段、通化至丹东的新开岭高速公路、吉林至草市高速公路等。目前吉林省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两千公里以上,并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大的跨越。

高速公路的优势

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的、专供汽车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完全控制出入的公路,是现代化公路运输中新型的运输载体。与传统的普通公路及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高速公路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交通事故发生率比较低。高速公路采取全立交、全封闭、全控制出入的模式,排除了纵向、横向干扰和混合交通的问题。因此高速公路尽管车速很快,但交通事故发生率却比普通公路要低40%―60%。

(二)、行车速度高,交通运输能力大。高速公路是专门供快车行驶的道路,非机动车、行人、拖拉机等均不得入内,道路上没有平面交叉,没有急转弯,车辆不准调头、停车、倒车等,因此行车速度比较快,一般在80km/h-120km/h,而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为40km/h。例如,吉林省的通化至丹东的新开岭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通化至丹东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另一方面,普通高速公路因为是混合交通,在每个交通口达到2000车次时就会出现拥堵,而高速公路在10000车次甚至以上是都会正常高速运转,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为普通公路的5倍以上。

(三)、有利于促进综合运输网络的形成。公路本身具有铁路、民航、港口等无可比拟的灵活便捷性,高速公路成为连接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佳途径。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运输线路,串联起民航、铁路、港口等,形成高标准高速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这对一个城市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速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1、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占地多,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和建材,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高速公路的部分通道涵洞的施工会损坏沿线的道路、排水沟,会临时占用的耕地,对当地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在施工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开挖土地进行施工可能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地硬化,减少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另一方面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等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高速公路一般是高路基、全封闭的,横穿的通道及上跨桥较少,不像地方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那样,可随时随地进出,使沿线路段居民只能望路兴叹,产生不便的同时又对高速公路两侧人们的联系和产业发展产生阻隔和限制的影响。

(二)、高速公路兴建的积极影响

1、高速公路项目涉及到的耕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的补偿费一般会比较高。国家有关的高速公路拆迁补偿办法中规划,区内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以下。这些补偿费用可以作为当地居民投资之本,对改善当地居民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2、高速公路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当地的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劳务收入,对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修建高速公路需要水泥、沙石、木材等材料,另外拆迁户的建房也需要大量的材料,这样就可以带动建材生产企业的发展。公路建设过程中投资拉动带来资金收益,对推动当地的工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3、有利于缓解运力紧张,提高运输能力,助推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优化了路网布局,增加了运输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拉近与周边区域时空距离,改变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相对隔离的现状;有利于路网沿线地区信息、资源、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创;有利于改善地区及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为沿线城市旅游、地产、物流和文化等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提升沿线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加速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5、高速公路对地方长远的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小视。高速公路发展经验表明,一条高速公路建成3-5年后,其两端的城市将沿高速公路走向两侧延伸发展,在沿线每个互通口形成一条经济开发带,并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形成一条经济走廊。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经济带中,一般距高速公路出入口处10至20公里左右,可形成一定的经济圈。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为地方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地区间的可达性,推动区域经济纵深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活动范围,促进城乡人口的流动,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大交通网络发展的建设理念,从细微处着手,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文学.高速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众周刊.2011年第36期

[2]吴志剑.建设高速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利弊探讨.湖南经济.2001年第11期

[3]王文君 王慧觉.高速公路建设对湖北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交通环保.2004年第6期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背景;企业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1-0022-01

随着我国提出“节能减排”政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许多投资机遇。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企业应及时的转变发展方向,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同时,把低碳经济管理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做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自身工作经验,对低碳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详尽的论述。

1低碳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现今全球经济体制都受低碳经济的影响,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我国的企业在低碳背景下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有效的调整管理模式,这是受企业自身需要和环境影响所决定的,所以必须进行转变以使企业能够顺应时代进步的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地。首先,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环境和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集中体现,实行低碳经济可以使企业享受到更多优惠政策,同时帮助企业得到了许多发展机会,可以说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实行低碳经济管理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带来利润。其次,企业受环境发展的制约,需要改变管理模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低碳背景下,企业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强化自身的管理措施,从“节能减排”入手改变运营策略。企业领导层和决策层都应该意识到低碳经济带来的变化,既社会经济大环境变化和竞争力的变化,只有顺应时展的需要,才能使企业保持“基业常青”。企业在发展阶段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达到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思路

低碳背景下企业必须要把握社会的宏观发展方向,通过绿色管理体制的建立来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个长期且持久性较强的过程。绿色管理模式的制定和低碳经济政策的颁布,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进行绿色管理的论述:首先,企业要树立一种健康绿色的企业形象,这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健康绿色的企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得到许多机会,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品牌效应。通过形象的树立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企业,尽而增加了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同时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对员工来说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激励员工的荣誉感,强化了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企业形象的树立可以帮助企业占领产品市场,使产品的占有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效益;其次,低碳环保理念的深入可以带业产品和技术的革新,从根本上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缩小了企业了支出和能耗,推动了企业向绿色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和公众来说都是有非常有益的。因此在绿色管理的指导下,企业就需要依靠技术改造和产品革新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尽可能减少这一过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具体来说,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是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3我国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管理方向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管理方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技术改造问题、产品革新问题、历史移留问题、环境因素问题等。但这类问题都是来自企业自身或外部环境,转变过程可以是循序渐进的,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形期,企业要想“一步到位”很难,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从管理和政策上进行筹划,帮助企业完成低碳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转形。

3.1市场环境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形阶段,市场经济的运作已步入中后期,市场环境的转变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将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使得消费者成为了市场的主宰,而市场占有率的争夺就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市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的转变,可以说是非常艰难。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自身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市场位置,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必须做好宣传与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生产方式的变化

低碳背景下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企业管理发展方向的根本,有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来改变生产方式,这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这种转变在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弊端。首先是技术成本,企业在技术革新时需要进行成本支出,例如:购买新设计、引进技术人员等,这就无形的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次人员安置问题,新技术人员上岗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对老技术人员来说,设备和技术的革新会使这部分人员下岗或跳槽,这也是需要一定的安置费用,无形的给企业带来了成本支出的压力;再次,生产模式的转形会使企业的工作流程产生变化,生产效率会有明显的下降,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激发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创造性和企业的凝聚力。

3.3 性质和规模变化

生产性质和规模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也会有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和社会责任所决定的。我国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同时又因为环境经济的大方向的变革,造成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在管理上采取适当和稳妥的措施,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规模的变化往往体现在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因为管理方式的不同,企业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管理者要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把企业的性质和规模掌握在可控范围以内,使企业能够良性发展。

3.4人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教育水平大大提升,知识面越来越广,接触到的新鲜思想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工作态度。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否在工作中的发挥,而不像传统社会看重的是单纯的经济报酬。所以,单单从经济利益角度来提高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越来越困难,管理人员应该采取多种激励方法。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范文第5篇

由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毫无节制过度开发,导致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加以有效的保护,将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难以想象的毁灭性灾难。因此我国针对这一经济发展现状做出了明确的应对措施,将低碳经济正式纳入到了我国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

一、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主要就是指企业对社会和自己应负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以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相结合所呈现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并将经济、法律、道德、生态等责任相互融合的一种综合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完善的,其与时俱进的特性促使着它以人为本的战略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资源大量消耗,但是企业经济效益却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还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污染物的排放方面,我国大约是发达国家的十几倍,这种状态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低碳经济的提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我国面临的低碳经济挑战。

低碳经济的主要经济模式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然而由于我国的众多客观原因,导致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实施中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能源结构问题。首先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能源结构问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然而真正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极低。比如我国的煤炭资源,虽然整体储量巨大,可是在众多人口的平均下,却只能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而相对于煤炭,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低,所以在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下,我国主要是以燃煤为主。然而我国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低碳意识问题。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大量的低碳产品还依赖于国外的技术,从而令低碳产品的价格明显高出正常人的收入水平,从而令大家很难普及低碳意思。而相对富有的人,更多在追求“面子消费”等,没有形成成熟的消费理念,从而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低碳技术问题。首先由于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较晚,所以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创新。其次是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做保障,而且相对于传统技术的风险较大,并且见效较慢。而企业通常都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的,所以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经济发展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而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重工业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因此这就导致了现阶段的环境污染不可避免。

第二,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

低碳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个:一个是低碳生产,指的是可持续生产的方式;一个是低碳消费,指的是可持续消费的方式。

技术创新。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先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从而提供全新的低碳产品。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清洁及改造,从而在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控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关于产业结构,我们首先要将四大低碳产业做大做强,然后通过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促使企业完成低碳产业的转型,再利用“税收”、“价格”等奖罚机制对其进行约束,从而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产品开发。低碳产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产物,是进行全民低碳宣传的有效载体。所以企业应该不断创新低碳技术,从而降低低碳产品的成本,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加强政府的宣传和扶持力度,令低碳生活真正的渗入到人们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