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教育教学 理念 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这就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以“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严谨性,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着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和倾向。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它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强调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会计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注重在会计职业教学中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更能够为就业做好准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也有利于会计职业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

教育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念。施教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和观念,并在该种看法和观念的指引下选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为了使受教育者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必须要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会计岗位经验及会计职业证书是目前企业招聘会计人才的刚性要求,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职业判断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及业务操作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面对会计实业界对会计人才较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会计教学界不得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把职业教育与职业考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职业操作相结合,培养受教育者持续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1.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构建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学习领域。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会计职业工作过程”的培养原则,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自行处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实现“做中学”。学习结束后师生还可共同评价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为了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在实际职业环境中进行工作,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

1.3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工学结合,即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又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工学结合思想的指引下,除了要解决观念、制度和实习基地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还应当积极探索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资源配置模式。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优化师资力量,拥有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才能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因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现场去工作、去学习,以使专任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要从校外聘请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人士来校兼职,使之承担一部分课程讲授和实习指导工作,并可参与教育教学计划及方案的制定。

2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定位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应主要突出“能力”的培养,即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思想倡导发展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绝不是某种职业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这种能力就其内涵与外延来讲,主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体现在目标追求上,它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二是体现在人才规格上,它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培养,实质重视的却是人的持续全面发展,即“以人为本”。

2.1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选择原则。①教育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原则。高职会计专业在确定教育教学目标时,要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有效需求,根据区域及行业的实际情况,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确定合理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②教育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相匹配原则。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选择要与职业标准相匹配,为企业培养的适合职业要求的会计人才;③教育教学目标与宽泛职业相一致原则。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要针对宽泛的职业岗位或职业群培养人才,能够使受教育者具备弹性的、可广泛迁移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宽泛的职业需求。

2.2 基本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面临的重大变革,以及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选择原则的分析,本文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会计职业标准相匹配的,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能力、扎实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宽厚的职业发展能力的有素质、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过确定并执行能力本位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需求。

由此可见,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提高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效率,保证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并明确定位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本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G201202078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关于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人教育,

2007(5)

2 孟凡芳.基于能力本位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J].会计之友,

2011(1)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数学能力

[作者简介]宗慧敏(1979- ),女,河北怀安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王月华(1980- ),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刘微(1980- ),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运筹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89-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源质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全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高职数学“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困境。高职数学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是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给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等,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高职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生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生数学成绩大多在六七十分,尤其是有些学校逐步实行注册上学,学生数学基础更差,甚至出现数学单数分的现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慢,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学习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薄弱。再加上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后,学习动力不足,薄弱的学习基础使他们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陈旧的数学教学模式。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实施的现状来看,学生从中考、高考一路走来,数学教学的“题型中心论”教育教学观在他们的意识中已深深扎根;高职数学教师基本毕业于本科院校数学系,多数是学士、硕士或博士,在他们的教学理念中,不同程度地沿袭着数学学科从公理系统出发,用逻辑方法演绎知识体系,过分强调逻辑上的严密性,符号形式下的高度抽象性,推理论证的严谨性等特征。这种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与高职培养目标不适应,误解了高职教育设置数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3.尴尬的数学课程处境。课程建设改革尚未触及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不清晰,教育观念不明确;项目化教学等在数学教学中难以实施,造成“学生想学好,但不知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想教好,但不知教什么、怎样教”的局面。

4.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数学课程功能。数学课程与专业课融合不足,对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支撑不够;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综合素质提升作用不明显;通识教育基础薄弱,不能满足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造成数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脱节。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思路

1.转变观念,校正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立足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企业未来的“高级蓝领”。在教学中,在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的同时,更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问题解决与问题驱动两种配套途径来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问题解决在于强调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主要概念的引入和提出,尽力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感兴趣或熟知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使问题回归自然和本源,将概念形成于实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中,突出知识产生的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概念、定理、公式等相对完整知识体系形成后,不仅要通过理想化形式的例题练习,更要适度设置实际问题分析求解,使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上,贯彻应用为重点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取舍和重新整合高等数学内容,增强数学的应用性。目前所用的教材大多是高校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或精编版,理论性、系统性较强,教材中与专业相衔接的实例较少,不能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一是教材通过引例、例题、课后练习题以及实训应用题等途径,强化数学应用,注意贴近专业背景实际应用问题的设置,以便使数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相衔接,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表达或解释工程问题,以达到应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数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教材“内容模块化”,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对内容进行剪裁,以便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和考核,利用模块化的知识平台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三是“淡化理论,强化直观”,舍弃不必要的理论证明或推导,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突出直观性。

三、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1.关注学生,培养兴趣。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传统习惯形成的倾向强调教师的“教”转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结构;注重兴趣与信心培养,创造使学生有成就感的机会,培养自信;因材施教,由原来的“教师备课”转化为“教师备学生”,由原来的“教师教什么”转化为“学生学什么”,力争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激发兴趣,拨动心弦,唤醒自觉,促进自主学习;设计情景,优化方法,筛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相衔接,让他们够得着,学得会。

2.培养能力,突出应用。一是高职数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和价值决定其工具功能,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服务功能。二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淡化理论,强化应用”决定的。三是数学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把应用能力作为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应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广泛、深入参与为着力点,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分层教学,各取所需。选取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2012级学生,按照考虑学生基础水平及尊重学生资源的原则,对数学课程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总结出许多经验,摸索出一些办法,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明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需,提升了数学能力。

4.创新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是对学生获取知识情况及能力提高情况的一种检验,考试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地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是一个过程,考核成绩重点应放在平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自觉性,纠正学习中的惰性,克服逃课、溜号等现象。平时成绩应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综合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甚至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各占50%)。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考核手段,其试卷内容不仅要包括基础知识,更应体现应用能力,考核结果要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统一。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是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优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真正实现专业人培养目标中高职数学课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玮,顾晓夏.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团队课程评价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高等数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教学,使原本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理念必须更新。

一、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应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的特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加强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技能与应用的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为目标,坚持突出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坚持突出教学内容与高职学生认知基础的适应性、坚持突出与高职整体培养目标体系的适应性、坚持突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坚持突出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性、坚持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坚持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将高等数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数学技术课”三大块。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内容体系上,以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案例为主线,突出模块化思想,照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原有的单一理论模块的基础上,增加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的内容,从而加强了数学的应用功能。案例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即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解决生活、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使数学服务于专业不再成为一句空泛的理论。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原则与“互动、参与、提高”的现代教学思想相融合;增加数学实验课程,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广泛组织数学建模活动,教给学生使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师生互动,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形成了以“启发和参与讨论相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分类分层”等为代表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经验,建设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考试系统以及网络课程等完整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实现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必备条件。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指导学生成立了课外社团,拓展教学实践的范围,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充分利用作业平台,规范化要求学生完成高等数学课程作业,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利用布置思考题与教师富有启发性的答疑等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科学化的课程标准

遵循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基本保证数学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兼顾三个服务:即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彰显工具课的作用;服务于素质教育,彰显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服务于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专业课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能力;二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三是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达到以上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建模训练、必须结合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进行教学。数学是最好的思维体操,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欣赏数学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合理化的教学团队

一项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团队的力量。教学团队建设是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须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必须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树立先进的团队理念,建设一个奋进、彰显自我价值、创新的学习型团队。

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组成教学团队,年轻教师是教学团队的生力军,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激情,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数学讲座,数学竞赛,帮助学生成立数学建模协会,积极组织数学建模培训并参加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去,形成一股数学学习的热潮。注重探索一套师生共赢的发展方案。从而形成集教学、教研、科 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科研体系。以“做事”促“管理”的团队管理理念,使得团队在“做事”中提升凝聚力。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荣誉的获得能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科研工作的热情,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把数学教学团队发展成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整体,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注重师资培训是团队建设的关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自我培训等多元化的内容体系、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坚持自我培训,整体稳步提升,学习来先进理念、学习最前沿的高职理念以及它们成功的经验。由专业课教师定期进行各专业背景的培训学习,为各专业提供良好的数学基础支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对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四、构建规范化的课程评价

规范科学的课程评价是教学的试金石。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建立高等数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必须符合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要遵循教学规律,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减少主观评价。评价的方法和内容需要清晰明了、独立、完善,不同的指标内容不应该有交叉现象的出现,不应该有因果关系的出现,指标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所有的评价指标内容都能够反映出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高等数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学进行不断改进,把高等数学评价指标变成教师工作中更为有力的指导工具。学生是评价体系的主体,学生的评价最具有权威性。

高等数学课程评价一定要以设立的理论评价体系为标准,兼顾教学实践环节,要以理论内容作为主导,而且要贴近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评价体系,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评价体系, 必将推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殷。高等数学教改的几个问题⑴.凉山大学学报,2004, 151-152。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第4篇

一、转变好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双向交流可有可无,极而言之,教师可以无视学生的存在。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的飞速发展,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师道尊严的角色转化为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指导者和朋友。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而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萌芽。请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化学学习。

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一些特点。例如,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身边的生活现象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及现代化学科学技术成果有较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教学《中和反应》时,让学生先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红色,这时学生能用上节学过碱的知识来解释。让他们继续滴加另一种液体(盐酸),结果溶液的颜色逐渐减退,直至变成原来的无色。为什么滴加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变无,学生的思维矛盾自然产生,兴趣高涨。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

目前,课堂仍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以自学为主,以练为主,因材施教。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点。1.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根据初三学生心理特点,上课后5至20分钟这段时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情境,突出教学目标5分钟;新课教学15分钟,新课小结2分钟;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拾遗补救7分钟左右。这样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达到了最佳学习效果。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课堂上存在多层矛盾:一位教师与几十位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与繁多的内容,浅显内容与深层知识,优秀生与中差生,刻苦的与偷懒的,爱动手的与爱动口的,等等。面对这诸多的矛盾,能用一种姿态和一种模式解决吗?绝对不能。表面看来,用教授法教起来省劲,学生学起来省事,其结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不是学“生”,而是学“死”。这是造成初三学生学习化学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主张“智育”“注重自学”。不要担心学生仅凭自学理解不透,掌握不住要领。陶行知先生借用“点石成金”的故事,讲道:“徒弟不要师傅的黄金,而要他的指法。”因此看来,引导学生自学和做,要比单靠教师讲授更重要,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了学生的自主,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一次在讲实验室制CO2的步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检查这套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与制O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一样吗?”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只有制O2的装置介绍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这个学生很善于提出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种方法:(1)用止水夹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口处加水,看水是否进入锥形瓶中,进水——漏气,否则不漏气。(2)先向锥形瓶中加水,封住漏斗下端管口,然后微热发生装置,看伸入水中的导管口端是否有气泡冒出。(3)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密封漏斗上口,然后用双手握住锥形瓶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4)将漏斗上端口封住,用肥皂水涂抹装置的各衔接口处(如双孔塞的玻璃管与孔衔接处、玻璃导管口与胶管的衔接处等),然后用嘴从导管口处向里吹气,看是否有肥皂泡产生,等等。讨论问题,教学相长,师生的关系非常和谐,使得教学向纵深发展。课堂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还要以练习为主。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通过做练习,能当堂进行信息反馈,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善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与策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化学规律的技能。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在实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能否与盐反应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技能。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在讲“物质的溶解”时,物质溶解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我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氯化钠溶解的微观过程,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成动画插件,在教学中播放,使学生对物质溶解过程有一个深刻理解,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就一定能逐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赏识教育;方法;作用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还是遵循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特长也不同,所以严厉的批评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教育的效果。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引入赏识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老师表扬中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更有动力去改变现有的不足,努力学习和锻炼体育的动作和知识。所以,赏识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法

(一)师生之间互相接纳

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或缺,所以想让体育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就要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互相接纳。这就需要运用到赏识理念,老师和学生互相欣赏,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课程的融洽,也只有保证师生之间相互接纳,才能在接下来的教育中互相配合,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才能保证学生心情愉悦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样对学生锻炼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知识十分的重要。因此,只有运用赏识教学理念,才能让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的人性化,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二)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十分的重要,如果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会在学生发生思想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传统的思想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学生并不配合。因此,需要引入赏识理念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时候,可以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的学习和活动。对学生来说,赏识理念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表扬中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从而进行自我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属于自我反思,更有利于学生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也是不同的,老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根据这些优点来表扬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由于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赏识的优点是不同的,所以,其它的学生想要让自己的更优秀,让老师更关注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体育训练和学习上,会更加的刻苦,来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和掌握体育技能的特点。这就是赏识理念所带来的教育成果,让学生在保有自尊心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得更加努力,要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四)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赏识教育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思维和心理等各方面的不同逐渐的显露出来,所以,老师不能运用同样的赏识办法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是在敷衍学生,而不是认真观察学生而得到的结果。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决定采取何种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觉得老师在重视自己,观察自己,为了让老师更加的满意,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能和其它的同学互相学习和比拼,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不同的赏识教育才能对不同的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

(五)掌握赏识的程度

赏识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接受表扬,在老师赏识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更好,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能够有效的减少。但是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要接受赏识,老师应该掌握一个程度,不能过于泛滥的赏识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不到赏识的重要性,这样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松懈的心理,对表扬和赏识不在乎。因此,老师应该掌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重视赏识教育,知道只有自己做的更好,或者是某方面符合老师的赏识标准,才会获得老师的赏识,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良性竞争,让自己表现的更好,对体育学习更认真,从而获得老师的赏识。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

高职院校是学生成长的温床,但是学生不能因为学校的环境安逸,就缺乏竞争意识,这样的学生是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促进学生更努力的锻炼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老师采用的赏识教育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下,创建合理的良性竞争的条件,让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赏识而不断的努力,而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竞争情况,而不断的提高赏识的条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的加强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的加强,以便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不是单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除了自我锻炼以外,还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尤其是团体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篮球和足球的教学,都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老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办法,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能够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团队之中,老师采用赏识教育,可以让表现不突出或是拖累团队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的办法,并且可以和其它的人一起锻炼体育技能,这对于整体技能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引入效果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有一定的不自信,所以,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就要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体育成绩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特点,以及掌握体育技能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老师不断的鼓舞下,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最好的办法。因此,老师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使用和引入,而且一定要注意赏识教育使用的次数和长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使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体育技能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体育学生中的弱势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因,导致体育成绩不理想。这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成绩不好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从而采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主题,并且让弱势群体的学生,去教导其它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改变弱势情况。

(三)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不应该是痛苦的。所以,老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让学生快乐。所以,老师可以引入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把赏识教育穿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喜欢上体育教学,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兴趣,这样潜移默化间,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因此,赏识教育可以创建快乐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四、结语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引入到高职教育的,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接受表扬从而改变自己的效果要比接受批评的效果好。尤其是体育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因为体育训练强度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表现,而老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异性,寻找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进行赏识学生,在从中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发觉自己的不足,然后接受老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因此,赏识教育对于体育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作者:李贝贝 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宾.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的融入及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02-103.

[2]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