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相近;相关;相反;交叉;综合;有序化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是我们的天职。虽然目前初中生思维能力远不及成年人甚至是高中生,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会筛选、整理、剖析,抓不住有用的信息,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这样就出现了一知半解、随意凑合、应付了事的情况。可见,在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中,如何在学生的思维空间站之间架设思维的连接线是当务之急。

一、相近知识有序化

刚从小学升上来的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科学的热情高涨,但是他们犹如刚出生的羔羊,往往缺乏整理刚学过的一些科学知识的意识,更不用说能做到有序地整理相近的知识。而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恰到好处地为师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案例一: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到《日食和月食》这一节时,他们对这两个很相似的天文现象感到很神秘,尤其是日食现象,发生几率很少。巧的是2009年7月22日8时,千载难逢的日全食光临我国长江流域,在我们的省城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很好的日全食观测点。许多学生在那年暑假与父母一起感受了日全食的整个过程,在我们上这节课时还记忆犹新。可是对月食现象的观测,学生很是陌生,也许是月食不如日食那么引人注目吧。于是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借用一段视频来填补学生这部分内容的背景空白。

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比一比日食与月食现象中日地月的位置、发生时间(农历)、类型、亏损先于哪边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能让这两个相近的知识有序地呈现出来。这样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来体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

此外,七年级上册第2章的许多相近的生物概念如“细菌与真菌”“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以及第4章的“溶解与熔化”“蒸发与沸腾”等一些学生易混淆的相近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仔细辨析,让知识有序化成为七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初步达成的标志。

二、相关知识网络化

对于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步的能力要求不会是他们学科学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些知识大多是简单而静态的,而对于反映事物变化的名称或变化过程本身,由于相关知识之间动态而复杂的关系让他们无所适从。

案例二:七年级上册第4章的1至3节,要学习物态变化的三对互逆过程“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若教师将原理体现于网络中,如把物态变化中能量和状态变化的关系,可以将物态变化形象地看成是上下楼梯,气态最轻,高高在上,固体最重,沉到底部,若要上楼补充能量,能量不足跌下楼来。这样有趣的上下楼活动,让能量和状态变化的规律不言自明,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

三、相反知识深度化

在七年级下册“惯性”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按照教师所说的原理和步骤去解释一些惯性现象。可是遇到下面一题,大家还是都傻了眼。

案例三:在进行“瓶中气泡的运动”的实验时,学生把一瓶装满水的可乐瓶横放在桌面上,发现在顶端有一个大气泡,然后突然向前推动瓶子,发现气泡向前运动,按照惯性原理,里面的气泡应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学生的设想中气泡是要向后运动的,后来经过讨论分析,在瓶向前运动时,应该以质量较大的水为研究对象,原来瓶中的水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状态,水相对瓶子有落后的趋势,所以这时气泡会向前运动。

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上题学生之所以把注意点集中在气体上,原因有二:(1)对瓶中的物质分析不全,无视水的存在;(2)对惯性大小的把握不够,显然水的密度与体积均大于气体,也即水的质量大于气体的质量,所以表现出“液体的惯性”,而气体在此题中仅属配角而已。

四、综合知识辐射化

到了九年级科学总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初中科学的全部内容,在一些习题教学中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已成为必修之功,因为这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志。

案例四:在讲到“检验盐酸根和硫酸根”一课时,最后留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何鉴别纯净水和盐水?”学生可以从化学角度回答(如用AgNO3溶液检验等),也可以从物理、生物等角度回答(如尝一尝;蒸发结晶;比较导电性;比较密度;两个萝卜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孔,分别加入等量的两种待测液体,过一段时间,比较孔内液体的多少等等),想到方法越多的学生就越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五: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出示两个灯泡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两灯均不亮,安培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电路的故障在哪儿?怎样排除故障?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推开真理大门的前奏。于是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由学生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在分析灯的好坏时,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知识,学生不仅提出可用伏特表来检测灯的好坏,甚至提出别的方法来检测。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学生给予激励的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可见,小组合作必须是调动思维参与的真正意义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

五、复杂问题精简化

“统摄思维”是一种用于驾驭各种信息、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它能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也是人类的思维努力达到的最高境界。

案例六:在某二价金属R的氧化物中,该金属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氧化物的式量是多少?

学生一般按常规的解法:设金属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据题意得:x(x-16)×100%=60%,100x=6x-960,x=24,则RO式量为24+16=40,答(略)。如果运用下面方法求解,会更加简便。据题意分析:RO中含R%=60%,则含O%=100%-60%=40%,R的式量=16÷40%=40,答(略)。运用逆向思维解题,使题目简单易解。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适当调整让教材“ 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有效的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处理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因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 再加工”、“再创造”。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1.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教材在编写时,所选取的实例都是经再三斟酌和反复权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接受性。但是,在某些具体的教学中,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更能激起学生共鸣。

    例如,大胆地把学生天天用到的自行车扛上讲台,通过观察自行车的不同部件,认识哪些部件需要增大摩擦,哪些部件需要减小摩擦,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大和减小摩擦。同时研究什么情况会使摩擦发生变化,变化后容易发生怎样的后果及如何解决。由于实物摆在眼前,而且学生有丰富的个人体验所以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各种摩擦力。而且,了解了自行车增大和减小康擦的措施,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教学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全面、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往往会使教学情境变得更真实、有趣,实用,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2.找准切入点化“静”为“动”,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课程改革后,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仪器,使我们教师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课堂充实了,生动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引导学生制订课外观察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器材等,让科学跳出课堂,回归生活。课堂中补充活动星图的制作原理并指导学生制作活动星图,用一年的时间观察和绘制春夏秋冬主要星座的星图。在一年来学生的观测过程中,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课堂中以“ 静听” 为主而“ 能动” 不足的问题。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用绘图的方法表示观测的结果。并且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 科学观察要持之以恒,严谨操作” 等科学的价值观,寓情于教,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有效重组,让教材“ 串”起来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结构优点但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重组。

    1.加强联系,形成系统,让教材以知识为链“ 串”起来

    科学教材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把知识点分散到各册的教材之中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下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人体的系统”教学中,教材在七年级(上)中初步介绍人体的消化系统,在七年级(下)中要求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在八年级(上)中学习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八年级(下)中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在九年级(上)中介绍人体的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并深入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散在五册教材中如何把教材前后内容加以联系,加以有效重组,就显得十分必要。

    2.深挖两线,双管齐下,让教材以思想为链“ 串”起来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初中六册的《科学》教材中。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们不但要深入分析它的显性之线,更要分析它的隐性之线。例如,在八年级科学(上)“水的利用和保护”这一内容教学中,比较明显的一条线是介绍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得出我国水资源紧张这一现实问题,再过渡到要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同时学习了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每一教学内容的显线和隐线这两条线,双管齐下,使教材以思想为链“ 串”起来。

    三、合理补充,让教材“ 宽”起来

    现代课程论主张教学应以课程为目标之“本” ,教材为载体之“本” 。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教材的执行者,每位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本,进行教材的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

    1.增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教材“宽”起来

    如九年级下种群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计算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为此,我们以人这一特殊种群为例,布置学生课外展开调查,然后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本小组调查结果分析计算得出人这一特殊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完成教材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而且能使学生在“ 小型人口抽样调查” 中学到许多教材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收效极佳。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第3篇

表皮组成特点功能表皮细胞大多数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一般不含叶绿体,外壁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便于透光,保护内部,防止水分蒸发保卫细胞肾形、内含叶绿体,成对存在,中间空隙叫气孔。是控制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教师在设计这张表格的初衷是为了简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但仅仅是把课本的知识没有进行简化,而直接搬上了表格中,因此对表格中的文字一定要关键字法的简化,按照这种思路这张表格就变成了这样了。

表皮组成特点功能表皮细胞正方形或长方形,排列无间隙,无叶绿体,有角质层。便于透光,保护,防水分蒸发保卫细胞肾形、含叶绿体,成对,中间有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这样一简化,明显把大表格变成了小表格,使知识简洁明了,学生也就容易了解或者掌握了。三、第三种方法是图解法。这种图与图表法中的图是不一样的,图表中的图是指数学中双轴图,用数学中的双轴图表示科学知识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例如最常见的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图:而图解法中的图特指流程图、示意图、简图,使用流程图、示意图、简图不仅能够简化知识,还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右脑,使用右脑记忆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改善了学生的记忆结构,增加了记忆的容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在处理教材中有意识地运用图解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太阳》这一节教学中,在表述《太阳的概况》时就可以利用图解法,例如叙述太阳的体积大,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用一大一小的两个球来表示,明显学生知道左边是太阳右边是地球,太阳体积大地球体积小,那么大多少呢?可以在图象上写上130万,表示130万个地球体积与太阳体积相当。同样在上面的表格也可以进行这样图解法处理,例如: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第4篇

教科书是学习新知识的依据,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重点内容要精读,通过学习教科书,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1.用“意义建构”来把握要领,挖掘内涵

对科学概念必须细致的逐字逐句的阅读其定义,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这是掌握科学概念的主要环节。所谓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七年级学生要形成“机械运动”这个概念,就要把有关机械运动这类现象,如人走路、乌龟在地面上爬、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鸟在空中飞等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共性,直到思考总结出科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一结论。这样就可以说已经理解了机械运动的内涵,而机械运动的外延,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地面物体的运动等在内。

2.用“意义建构”来联系实际,拓宽视野

只有真正读懂教科书,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挥洒自如。例如:七年级(浙教版)教科书《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一节中讲到:“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阅读这一段后,我们可以将它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联系起来,如:晒衣服时,将衣服放在太阳下、通风处,并将衣服摊开,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把酒精盛在密闭的瓶子里,并置于阴凉处,是为了减小酒精蒸发。这样就可以使教科书更加翔实、具体,既拓宽了知识视野,又强化了理解和应用。

3.用“意义建构”来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科学知识相互联系紧密,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新知识必须靠旧知识来理解。例如:九年级科学教科书(沪科版)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内容一步紧扣一步,前后照应。只有前后联系,逐步深化,才能复习旧知、建立新知,达到融会贯通。

二、用“意义建构”来巧妙记忆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前提,科学的知识点多,采用合适的方法可提高记忆的效率。

1.用“意义建构”来重复记忆

茅以升教授曾经说过:“重复记忆是诀窍”,预习——听课——回顾——作业——复习——测试,这种知识的重复记忆就是记忆的诀窍。

2.用“意义建构”来口诀记忆

“口诀、顺口溜”简单易懂,饶有趣味,如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可编成口诀:“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以及“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须记忆,镊夹砝码须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又如:电流计的使用规则其顺口溜是:“二要、二不、两看清”。“二要”指的是要串联使用,电流要“十”入“一”出;“二不”指的是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最大量程,不能把电流表直接和电源两极相连接。“两看清”指的是看清电流所用量程,看清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例如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分布要均匀;位置安排要适当。导线竖直横要平;矩

形棱角要分明。

又如:学习月相、月食、日食时,可用“上西天、下东海”来理解记忆。学习月相时上指上半月,上半夜,西天指月面凸向西面,下东海,下指下半月,下半夜,东海指月面凸向东面。

学习日食、月食时“上西天、下东海”,上指高或远的太阳,西天指西边先食掉;下指低或近的月亮,东海指东边先食掉。

3.用“意义建构”来对比记忆

科学知识点多,易混淆的知识点也多,许多概念中的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认识其本质,这也是增强记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比,容易剥去伪装,认清其实质,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差生掌握新知识。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时,利用表格将它们的异同点进行对比,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4.用“意义建构”来系统归纳记忆

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体系进行分类排行,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在基础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做好每一章节的归纳小结。在总复习阶段,还应对已学知识进行正向、逆向、横向的联系、归纳,使知识条理网络化、系统化、立体化。例如,在学完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后,可归纳如下框架结构:

三、巧妙用“意义建构”来促进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们掌握和理解知识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经过人脑的加工编码,使之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鲁班上山伐木被丝茅草划破皮肉,回去冷静沉思,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子。达芬奇受到蝙蝠飞行启发而发明了扑翼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其他事物一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普遍联系的,要掌握它,必须勤于思考,认真研究。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科学试题,不难发现,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善于用“意义建构”来深化练习

1.学习科学,做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课后练习和作业,目的就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及时检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特别是在总复习阶段,许多教师热衷于搞“题海”,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解题匆匆,就题论题,食而不化,筋疲力尽,结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视解题数量,忽视解题后的再思考和再反思,忽视解题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做错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地想一想。

2.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习题情境”。许多学生不愿意好好地研读题目,做题目存在一种心态,希望一看到题目,甚至只看到题目开头的几个字,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一道科学习题总有他的科学情境,例如一辆火车在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这句话中蕴含了研究对象是“一辆火车”,科学量是“速度10米/秒”,运动状况是“匀速运动”。情境简单,学生能轻松解决,但随着科学习题难度的增加,会有学生读不懂题目,无法准确地进入题目所呈现的科学情境,从而乱解题。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建构科学情境的能力,这也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1)通过对学生读题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建构“情境”能力

读题是为了搞清题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把题目中非科学学科的语言翻译成科学学科的语言,即学科通用的术语。

能找出题目中涉及的科学概念、科学量、科学条件、科学过程、科学关系,到底是哪一个物体的质量,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哪一个物体的速度,并能把整个问题用科学的语言简洁地、准确地复述。解题能力强的学生,这一点就做得很好,解题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特别对那些学生感到稍有困难的题目的求解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题,当读到题目中的科学量或过程概念时,要求学生马上翻译成科学语言,并在题目上做好标记。

(2)培养学生作图标记的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建构“情境”能力

为了进一步理清问题所给的科学状态、科学过程、科学情景,需要作图并标记。把所研读的问题的科学含义用草图和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国外把这个草图叫做脑图,就是把了解的、有用的信息用图和符号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以便于分析、整理,揭示其中蕴含的关系,这是人们常用的有利于分析思考的方法,这样容易激发出创造的灵感:这种方法的训练应该从学生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但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把这些基本功丢掉了。每个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图示方式,只要自己看懂就行,但是每个学生都要养成利用图示分析问题的习惯,一个图,一个表,都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发现求解线索。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及科学实验能力要求的列表中,“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式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这些条目都与图标手段的应用有关。画图标记这点一定要做好,如果学生养成了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所谓的科学难题,都能在画图标记的过程中突然顿悟、打通思路。

上述用“意义建构”教学的四种方法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用建构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对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生动活泼、宽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我们教学应该追求的远大目标,也是社会对教学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世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衔接;认识;探讨 【abstract】"prim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nk up", see from the typeface meaning, is primary school and high school this two which learn a segment of in front and back and with each other connect with each other;if"link up" this kind of to put "teacher with living, teach with learn" this education teaching of basic antinomy medium go to investigation, "link up" of meaning very extensive, mission very the jian be huge.it is main should solve how to pursue studies to living cushion to take bridge, lead to lead them smooth transition, urge "teach with learn, teacher with liv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against time mutually orientation, moderate operation, strengthen school of development delay effect.

【key words】link up;understanding;study

 

“小学与初中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若把这种“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则非常广泛,任务十分艰巨。它主要应解决如何为学生铺垫搭桥,导引他们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初中招生改革,生源划片、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大,“两极分化”提前,流失学生增加。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无论在课程理念、功能、目标等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小学阶段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实施课程的三级管理等,尤其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的政策出台后,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改革中的一个亮点,随之出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校内“课程菜单”、“课程超市”等自主实践,自觉研究的氛围日趋形成。为此,作为基础教育中基石的小学教育,如何接受新的挑战,如何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产生可迁移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时俱进,这值得研究。

小学生进入初中和初中教师接任初一后,“师与生、教与学”双向适应较差,其原因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从教师角度看:初中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大,学历较高,有居高临下之势;但由于他们对初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管理方式,以及农村的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认识不多,对学生往往估计过高,教育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主导作用发挥不好,以致下力不少,收获不大。从学生角度看: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后,其生心理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幼稚性等错综交织的状态。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眼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象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差异趋大,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学习规范等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落伍,出现滑坡;特别是少数学生由于接受的信息量少,知识面较窄,基础不扎实,顺利完成初中学习生活的跨跃难度就更大。

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种“衔接”进行研究探索,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对导引小学生实现顺利过渡,使他们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以及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等,都是很有意义的。

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是:搞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包括:让初一教师提前“立体”地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系统地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现行的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提前对自己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规范、要求,新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使师生双方都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

我们要了解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根源,摸清初中教育教学的起点,组织研究人员通过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的教材,研究新课标要求,尤其是与初中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小学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达标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的可迁移的教育内容,再通过对小学毕业生进行摸底测试的问卷调查,分析出造成学生知识、能力掌握得差的原因,找到衔接教育的薄弱点,为搞好衔接提供切入点。然后结合初中教育的教学现状,摸清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衔接的最佳方法。

我们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学生管理及评价体系,该体系要跟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个阶段的足迹和进步。它必须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成绩,向参与者提供有关学生进步的有规律的信息。

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观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体系。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研究和帮助后进生,保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发展。突出以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教育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最终探索出对六年级进行衔接教育的最佳理论体系、教学规律及基本模式。发展学科间的联系,教会学生把知识作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延伸学科体系,拓展学科面,设计出语文、数学、英语活动课的衔接内容;编出新课程目标下的校本教材。拟定学校、家庭、校外教育对培养学生顺利进行开放性衔接教育的环境要求。

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开设心理咨询室,激发、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因素,排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用良好的习惯武装学生,用丰富的活动感化学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魅力的课堂。更新评价的手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他们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方面的进步变化;专设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我们要加强中小学教研交流,注重教师衔接意识培养。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但却同是义务教育阶段。同为基础教育,其间必然有很多地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甚少,小学教师不管初中培养目标,中学教师也不读小学教材及课程标准,出现了一些教学脱节现象。各类教学活动,中小学之间少有联系。小学教师不知中学课堂教学形式,中学教师也对小学课堂也没有观察和体验。加强中小学教师衔接意识培养,加强中小学之间教研交流,是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要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 主要靠教师指导, 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制力,学习以记忆为主。进人中学, 教材的容量、知识的深广度以及学科的设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深入钻研, 独立思考。在学习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要求能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 并注意自己学习的质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求有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仍然沿用小学阶段的方法去掌握知识, 就不能适应中学的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再用机械记忆方法进行学习, 势必应付不了多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生仍是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起始年级必须认真扎实地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勇于提出问题,自觉订正作业,及时整理消化等习惯。

我们要研究小学高年级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中学课堂不能只关注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更要关注学生能学到些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七年级教师需要比较系统地钻研小学教材,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学生在小学所学过深度,掌握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在知识上应达到的标准;同时了解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实际掌握了哪些知识,以达到自然衔接。我们要在七年级着力推进课改,提倡“先学后教”,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选择和研制最切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达到课堂上的高效。

我们要研究学生生理与心理变化,促成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生理上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身体长得快;二是能量代谢快, 活动量大, 精力充沛, 好奇心强;三是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及时开展青春萌动期教育, 及时关心他们思想行为的变化, 尽心引导教育, 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这些特殊情况。同时,中学教材本身要求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方面的要求比之小学有显著的提高。而从个性心理来看, 小学生对家长和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但到了中学,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 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 尤其是评价别人的能力发展很快。因此,家长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注意做思想工作时,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要尝试开设“初中预备班”教育教学,探求中小学衔接教学发展的新途径。初中理科及英语学科普遍的问题是教学压力大,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第一年七年级基本处于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期,第三年初三又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中间只有八年级一年过渡,学生一旦跟不上,往往来不及调整,容易造成学习困难和初中阶段的两极分化现象。如果能在小学与初中之间开设预科班,拓宽初中教育的空间,有利于合理安排课程,尤其是中小学衔接过度的内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拓展课等内容。从学生身心特点角度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学龄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普遍呈现提前和早熟趋势。对进入少年初期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继续留在儿童化特点较强的小学环境接受教育已不适合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很多校都是实行四年制初中教育,他们近年来的初中教育改革的经验,也许能为开设“初中预备班”教学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蓝本。相信如有条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是可以为中小学衔接教学寻求到更合理的发展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照搬上海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小学毕业的假期到初中报到之前 开办有针对性的衔接班,这也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案。

如果“衔接教育”能真正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探索出语数外等学科小学与初中知识点衔接的简单渗透层次、整合层次、创新思维层次,并辅以一定范围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既拓宽知识的横纵向迁移,也使各学科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就会大大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与运用的灵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