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费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成本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针对医院的支出做出了详细的解释:支出就是指医院在进行其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院的财产和资金的损耗。医院的支出包括使用的药物用品、医院员工的工资、无形资产的摊销、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等。我国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关于成本管理又是这么解释的: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分析,制定出控制成本的措施,降低医院医疗成本的活动过程。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支出管理和成本管理都是很重要的,两者都是现代社会中医院进行财务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院要想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就需要在支出管理和成本管理上花大力气。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新医院财务制度在改革进行中,但是我国医院的支出管理现状还不是很乐观。我国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的大致现状:医疗物品的使用损耗费用过大,目前医院中对于医疗药品的支出管理是医院支出中的最大一部分;医务人员的工资支出过于庞大。大多数医院的医务人员多且复杂,医院支付于各种医务人员的薪酬数目是很庞大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大。对于无形资产的支出是看不见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医院的自主科室研究开发,其成果研发的过程需投入大量资金,摊销过大;固定资产的折旧程度大。在医院里,医疗设备的损耗就需要及时更新或是要与时俱进地更换设备保障患者受到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设备和设施的更换是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也会给医院财务支出管理带来很大的负担。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的改进措施
我国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是实现财务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支出管理的现状急需解决,解决措施大致如下。准确预算和严格控制财务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支出。对于各项资金的运用都要有一个准确的预算,预算可以使医院详细了解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同时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详细地列支,使支出项目一目了然,不漏一个死角,在后期审核中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还可以反思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进而改进;对于医院各员工的薪酬标准依照工作质量的考核来制定,避免医院人员有拿工资不干活的现象出现,也大大降低了在薪酬发放上的支出浪费;对于科室的研究投入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资金投入后,科室工作人员需要自觉节约,可以避免的浪费尽量不要使其出现。还有科室人员在申请经费时,各部门需要严格审核,确定其项目所需费用的真实。在研究经费发放下来的使用过程中也要详细地列表上报;对于大型贵重的医疗设备和设施的购置和更换,要先进行科学数据的考核和专家的建议,再提出方案来上报相关部门申请费用。在费用发放后还要有相关领导和部门专门监督,使资金落实到位,用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现状也不是很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成本核算的数目不完整和精确。相关规定中要求医院核算的成本有药品成本和医疗设施成本,但是对于卫生材料的成本核算没有明确规定,医院各部门容易忽视卫生材料的成本核算,卫生材料的资金也是很大的成本;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定和规定。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支出有预算,但是对于成本的预算,对于科室研究成本及各项项目的成本都没有核算,这对于医院成本的管理是有很大阻碍的,使医院在成本管理上无法前进;成本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医疗效果和成本的运用不成正比。往往成本很大,取得的医疗效果却很一般。还有医院人员在工作时没有节约意识,对于在不影响卫生的前提下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当一次性用品或是设施设备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频繁更换设备,资源浪费的同时还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往往造成了医院医疗成本的数目过于庞大,使医院的经济负担过重;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相关部门没有认真监督,对于资源浪费这种增加成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成本无法降低。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上的改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探讨:对于成本的核算一定要全面准确。对于在医院里所有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项物品的使用费用一定要准确详细地上报上级部门,不可忽视或漏掉一个细节,细节也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小的支出积少成多都可能是一笔很庞大的成本费用。同时成本核算的准备全面使上级部门有参考依据,可以作为考察医院效益的一部分,制定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体系。医院可以采用单、科、院三级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成本有一个相对明朗的规定制度,采用先进的、准确的、科学的核算方法。严格按照规定来制定管理,落实制定的要求,达到新医院财务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加快财务改革的进程;坚持勤俭节约,为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考虑,减轻医院庞大的成本经济负担。医院实行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制定相应措施,降低医疗成本。对医务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培养医务人员勤俭节约,能够主动地为医院效益考虑,节约医疗成本;加大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作用,严格控制医疗成本。对于医疗或科研中的成本浪费行为,医院各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减少成本浪费的行为,最大地发挥各监管部门的作用。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医院在财务制度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行在大部分医院里都很有难度。尽管新财务制度的实行在现阶段不是很简单的任务,但是各医院都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主进行医院内部的财务改革来维护医院的经济效益。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发展医院的各项机能结构,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发展自身经济,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将会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范新,赵维,孙旭南.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1(6).
2.朱建玲,王蜀平.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J].齐鲁医学杂志,2011(1).
3.刘欣.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支出管理与成本管理有关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1(8).
4.董绗.何如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
当前监狱财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
我国监狱系统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现行粗放式的预算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直接导致了监狱经费资金的短缺或过量,加大了财务执行过程中的难度,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支出功能。
(二)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
监狱独特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定位,造成监狱系统的经费支出名目繁多,涉及面很广,由于存在大量的政策性强制支出,带来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之间、专项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以及经常性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界限难以确认,极大的增加了财务制度的执行难度。如在经常性费用项目中,监狱警察的狱内侦查费用、罪犯特情费用等是计入监狱警察经费的公务费还是狱政业务费,就难以界定,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就势必会影响监狱各项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形中也加大了财务制度执行的困难。
(三)监狱特殊人员费用开支难以处理
监狱是执行刑罚的特殊政府机构,为了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改造,需要长期驻有武警、检察院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员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在现有的监狱财务制度中,并没有对这些长期驻守人员的水电气等公用经费进行明确规定,以致常驻人员的补助经费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类似的难以进行会计确认和账务处理的经费支出普遍存在,也增加了财务制度执行的难度。
(四)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脱离实际
我国现行的监狱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按照现有的规定,实际工作中的很多资产,即使是使用了一年以上的物品,都是难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的,如按照相关规定,监狱自行采购的图书是视作监狱固定资产的,但是如果丢失了一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图书,因其单位价值达不到规定标准,同时又非大批物资,是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流程进行处理的,但是积少成多,类似的情况多次发生同样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加强监狱财务制度执行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
与普通的企业类似,监狱的财务预算是监狱依据其职责以及工作任务的具体需要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监狱的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能有效地指导监狱的各项财务活动。提升监狱的财务制度执行,就要真正强化监狱的预算管理,并从预算的编制工作着手进行预算全流程的监督,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化的发挥预算经费的效益,也能直接促进监狱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对财务经费的分类管理
监狱系统现行的财务制度对各类经费的划分不明确,经常出现资金混用、错用的不规范现象,直接造成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难度加大。以监狱目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为例,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实际管理中难以把握,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监狱系统要分类管理各类资金资产,划定可行、适度、合理合法的经费支出界限,尤其是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的区分,前者主要区分设施维修费用、技术装备费用以及各明细科目,后者主要区分罪犯改造经费与监狱执法经费等。在各项经费分类管理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监狱经费的使用。同时对一些管理方式已经落后或者不适应监狱自身实际的某些经费管理办法,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减轻监狱财务人员在制度执行中的困难。
(三)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控制监督
监狱财务制度的目标化、具体化程度直接关乎财务制度执行的力度,因此监狱系统要不断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建立起适应时展要求的内部稽核制度。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任务分工,既要做到高效运作、相互协作,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制衡监督,防止监督缺失带来的违纪腐败。此外,加强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也是切实做好内部控制监督的基础性工作。
(四)加强会计人才体系建设
一、建筑业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公平竞争,而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在不同类型企业间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在折旧年限上:国营企业的机器设备平均14年,外商企业的机器设备最短10年,电子设备、运输车辆5年,股份制企业可以在国营企业基础上加速30%,集体乡镇企业比照国营企业执行。折旧对固定资产的更新、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而上述规定则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2.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而传统的财务制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限制了企业自的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自虽然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资金管理上,资金占用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在资金来源上划分为: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项基金,并且规定资产不能相互流用,专项基金实行专户存储。这些都限制了企业理财的积极性。
3.市场经济要求扩大开放,而我国传统财务制度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我国传统财务制度有许多地方与国际惯例不一致。例如,在成本核算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我国采用“完全成本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上,国际上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我国大多实行的是直线折旧法。
4.市场经济要求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传统财务制度没有体现资本保全原则。资本保全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我国传统财务制度中没有体现资本保全原则。例如,传统财务制度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求冲减固定基金,投资者投入企业的基金,随着折旧的提取而减少。这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本金情况。
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过去集中的直接管理为分层次管理。传统财务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颁发,下面照章办事。改革后,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法规,是财务部门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绳。第二个层次: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的《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即所谓的行业财务制度。第三个层次:企业根据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也就是说,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将建立起:以《企业财务通则》为基本原则和统帅,以《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和基础,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为补充的合理、协调、科学、有序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2.建立资本金制度。企业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总额。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并且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金额。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流通批发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从事商业零售的企业注册资金最低金额为人民币30万元,从事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股份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金额为人民币1 000万元,有外商投资的注册资金最低金额为人民币3 000万元。
3.在资金管理上取消专款专用和专户储蓄制度。《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打破了固定资产、固定基金、流动资产、流动基金、专项资产、专用基金三段平衡关系。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将企业资金来源划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这种分类的优点是:①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②有利于全面反映资产和负债的情况;③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理财自;④符合国际惯例。
4.改革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主要是缩短了折旧年限,提高了折旧率,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内确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企业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选择具体折旧办法,同时取消了计提大修理的基金制度。
5.改革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全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②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③调整了部分成本、费用开支项目。
关键词:地质勘查会计核算财务制度收入支出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两种制度并存导致账表严重不符
1996年为了适应地质勘查业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地质勘查单位逐步向企业化管理过渡的要求,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地质勘查单位的特点,制定了《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是地勘行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促进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快企业化步伐。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属于企业会计制度领域的一个范畴,具有浓重的企业特色。但是,地勘单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事业属性日渐突出,地勘单位会计人员平时按照企业类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年底编制事业类会计报表本身就是巨大矛盾。这是导致账表严重不符的致命原因。
(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目前会计核算的要求
1.《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固守不求变。自《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出台以来,地勘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允许地勘单位承担国家预算内地质勘查工作有节余额,节余额留在地勘单位可以按照4∶3∶3的比例分到地勘发展基金、公益金和应付工资三个科目内,而目前实际工作中预算内地质勘查工作如有节余,必须返还财政。另外,目前地勘单位又出现了许多新型业务,比如:探矿权、采矿权等问题,地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至今也没有就这些业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提出有效的办法。相对于近年来财务会计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而言,《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十余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显然早已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成为地勘单位财务领域发展的障碍。
2.地勘费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1996年财政部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是为当时的地勘单位企业化发展量体定做的,很适合当时的情况。当时,地勘经费很少,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地勘项目经费都不能满足需要,更谈不上在职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会计核算相对简单,资金拨入主要使用“地勘工作拨款—中央预算拨款”科目,资金使用主要使用“地勘生产”和“其他经费支出”两个科目就能满足核算要求。属地化管理以后,地勘单位事业属性更加浓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勘费拨款有较大幅度增长,拨款内容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地勘工作拨款除了有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地勘项目经费以外,新增加了在职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内容。资金拨入时,增加“地勘工作拨款—中央预算拨款”,费用发生以后,现行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中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对这些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地勘单位会计制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个别业务无法处理。地勘单位事业账册部分还有部分业务账务处理亟待解决。如:计提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
目前,地勘单位事业部分财政支出严格按照预算开支,专款专用,资金不能混合、交叉使用。预算资金中没有拨付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固定资产折旧。但是,《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必须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也必须按月计提。三者均形成费用,出现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计提的工会经费要上交工会组织,但按照《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与当年的使用数经常不等。按照《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购买资产时,增加“固定资产”科目,资金被使用但没有形成费用,计提折旧时,增加了当期费用但没用占用资金,这三者均导致账、表严重不一致。
二、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核算方式的思考
《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适用于纳入事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各级各类国有地质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地质勘查主管机构;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监测等基础、社会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事业单位;专门服务于地质工作的事业单位。由此可见,凡是国有地质事业单位均可执行《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十五条地质事业单位收入包括:
财政补助收入,即地质事业单位直接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地质事业经费,包括地质事业费及各类专项经费。
上级补助收入,即地质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即地质事业单位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地质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地质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以上几种收入,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地勘单位所有的收入。按照《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地质事业单位收到各种资金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收入类会计科目)
《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十八条地质事业单位支出包括:
事业支出,即地质事业单位在开展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经营支出,即地质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以上两类支出,也基本上涵盖了地勘单位各项支出。“事业支出”科目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按照费用类型设明细科目,如:事业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或公务费等。
费用发生时:
借:事业支出(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
“经营支出”科目可以按地质项目设一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性质设二级明细科目,如事业支出——XX县城及周边地热资源调查——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或材料费等。
费用发生时:
借:经营支出——XX县城及周边地热资源调查-基本工资(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1996年《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还是1998年《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其使用范围均做了明确规定。地勘单位所属的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多种经营企业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相应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不属于本制度的核算范围。
笔者认为,属地化管理以后,地勘事业单位事业法人账套不应再执行1996年《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改为执行1998年《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较为合适。只有执行《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地勘单位财务才能从根本上与财政厅的管理协调一致;只有执行《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财务人员才能正确核算财政资金拨付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疗保险资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只有执行《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才能使账、表趋于一致。超级秘书网
1996年《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地勘单位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含独立核算多种经营企业)资本50%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将其一并报送,而不是汇总报送。个别单位年终将事业法人会计报表和企业法人财务报表予以汇总上报是极端错误的。年终,各地勘单位应将事业法人账套按照财政厅要求编制报表上报财政厅,如果财政厅要求将企业法人账套内容一同上报,也不能编制汇总报表,应附后一并报送。如果财政厅没有明确要求,企业法人账套有关报表不予报送。
但是,《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毕竟是1998年出台的,十年来地勘单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探矿权、采矿权等问题。中国会计学会地质分会已将“全国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研究”作为2009年学术年会的主题进行研究非常必要。但愿研究结果能给不知方向、正在迷茫中徘徊的地勘财务会计队伍指引方向,正确指导全国各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昶、管云鸿、邓浦之,浅析地勘企业探矿权和采矿权会计处理.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12).
首先总结财务日常核算和管理:财务部在公司一年中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克服人员少,基础差的困难,不断改善日常财务操作规范,从费用报销、支付、凭证制作、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纳税申报、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明显的提高。资产的清查和管理成为制度化,固定资产等物质的盘点和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日常工商、技监、保监、统计、税务报表报送准确、及时,年度检查工作、年度税务清算工作按时完成,与有关的税务、银行的关系维护良好。
每月工资核算会同人事部门按时、准确发放到位。其次是财务制度建设和执行:今年先后编制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试行稿)”,“关于外地项目费用支出的暂行规定”,“*****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费用报销基本制度及基本流程”。
在执行中,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面对面的宣讲,公司网络的宣传等方式,使得上述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和理论的依据。第三,成本、费用、资金的控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年初制定的预算,财务部在日常工作中着重的资金调配时尽可能做到平衡,成本、费用支出严格把关,并按不同的项目进行分别核算,为公司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财务部协助公司领导为一系列新项目的开发上,提供财务上的支出。具体体现在新项目的资金使用上的支持,费用统计台账的辅导,尤其是**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人员的培训,财务日常操作的辅导、检查。第四,财务状况分析和预算:财务状况分析和预算是今年财务工作的重点。
财务部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季度分析、年度分析、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表5份,编制财务预算表4份,并根据经营情况的变化对财务预算进行完善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