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 媒体传播 转型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industry background of Internet dissemination for operator, the proposal on media dissemination transition for operator based on Internet marketing wa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difficulties of operator’s Internet dissemination.

[Key words]Internet dissemination media dissemination transition

1 运营商开展互联网传播的背景

1.1 互联网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网络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尤为突出,并于2012年超过互联网用户,这也为企业开展互联网宣传与营销带来新的发展环境。

互联网用户规模扩张带来广告市场结构的重大变革,互联网媒介于2013年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媒体,预期未来互联网广告在市场格局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互联网媒体在广告市场地位逐步提升的同时,受环境与用户影响,不同广告形式之间也存在市场竞争关系,内部结构亦在不断优化调整:图文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主要手段,在更注重营销效果的互联网营销中被逐渐压缩;基于搜索技术的关键字广告依然作为最主要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伴随营销内容富媒体化、娱乐化的需求趋势,视频广告正在成为互联网广告的黑马;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带来微信、微博等新的营销方式发展,但行业稳定性依然不足。

1.2 互联网广告发展趋势分析

(1)大数据应用使企业营销更加精准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营销方式,通过搜索引擎、RTB广告、重定向等,实现精准化营销推送,同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营销解决方案,以提升营销效果。

(2)程序化购买使得找客户方式更优

基于DMP和Ad-exchange平台的程序化购买(DSP),逐步替代传统广告商业模式,使广告投放由媒体购买转向受众购买,并由平台技术实施购买行为,为企业营销节约大量资源和人力成本。

(3)移动互联网发展引领向移动端转移

伴随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迁移,未来移动营销及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时网民对移动端媒体的接触也不断深入,根据IBM数据显示,94%的广告主认为未来移动营销在企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 运营商互联网传播的现状与困境

2.1 运营商拥有强大的自有媒体渠道

运营商具备强大的IT能力,拥有众多的自有互联网媒体渠道。以运营商、银行业、民航业等为代表的品牌行业都具备比较强大的IT能力,自有电子渠道能力领先于一般性行业,且互联网营销起步较早。

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自有互联网渠道种类繁多,管理相对分散,各渠道发声不统一,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内部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微信、网上营业厅、各类数据业务客户端等自有媒体效能,提升资源整合应用能力。

2.2 运营商不断在互联网传播与营销方面开展探索

在一些领先的运营商分公司,通过整合自有渠道资源,搭建社群体系、传播矩阵、分销平台、资源置换渠道,联合外部媒体多种投放模式的立体化传播,建立全方位营销体系,实现引流-导流-全渠道覆盖传播与营销。

2.3 与其他行业对比,互联网传播能力需要提升

传统线下中小企业、电商行业以及品牌行业在互联网营销传播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互联网传播和营销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串联脉冲式传播:传统线下消费行业主要通过O2O模式实现互联网客户转化,以社群体系建立粉丝群,搭建口碑结构,同时借助事件、概念炒作,引起舆论传播和引导,提高品牌曝光,通过线上O2O平成客户转化。

(2)众星拱月式传播:电商行业围绕核心发力聚合资源效能,凭借自身平台优势,以视频、软文、社群互动集人气,借力SEM、DSP等平台引流,实现转化;通过跨平台的媒体资源置换和客户资源置换,提高自有资源商业价值,扩大平台收益。

(3)双流汇聚式传播:品牌行业内外兼修,多方整合资源。以国航为代表的民航业一方面建设自有互联网渠道,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比如与旅行网站合作,建立分销网络;与银行、支付宝等合作,拓展跨界联合营销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营销覆盖面。

2.4 运营商在互联网传播方面面临的困境

根据CNNIC《2013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在互联网营销过程中受到如何选择渠道、如何投入成本、如何平衡投入与收益关系等问题的困扰。具体到运营商来说,结合上文分析,笔者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大困惑:

(1)互联网媒体有什么特点及分类?

(2)各类媒体应该如何开展管理与传播?

(3)目前主流的媒体投放形式是什么,如何进行精准化的投放?

(4)目前运营商营销成本压降,如何科学规划预算资源?

(5)互联网传播效果如何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估?

3 运营商互联网传播转型举措

3.1 对互联网媒体进行科学分类

按照目前互联网传播和营销领域对媒体的分类方法,媒体分为赢得媒体(Earned Media)、自有媒体(Owned Media)以及付费媒体(Paid Media)3类。

笔者认为这3类媒体单纯是从互联网广告传播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的,而一些媒体无法从单纯的广告业的传统商业模式来认识,如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跨界合作营销等。因此,笔者从互联网营销的角度对互联网媒体进行了重新分类,在原有“POE”媒体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媒体(Cooperated Media)”一类,并最终总结了基于互联网营销的媒体分类方法,即“P.O.E.C”,具体为赢得媒体、自有媒体、付费媒体和合作媒体,如图1所示:

3.2 对互联网媒体进行分类管理

(1)付费媒体的管理

针对付费媒体进行TOP化梳理。运营商对于门户类、视频类等媒体一般需要进行品牌类和促销类的营销活动的广告投放,从而进行TOP化梳理,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外部TOP媒体筛选规则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偏好程度:根据用户喜好程度筛选出用户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别;

2)覆盖人群:各类型网站覆盖人数;

3)本地特征;

4)历史效果:结合前期硬广投放效果较好的媒体。

(2)自有媒体的管理

运营商自有媒体一般分散在各个部门,难以做到统一发声。针对自有媒体,需要由一个部门进行扎口化的需求管理,笔者建议由市场部门对各个部门所管理的自有媒体进行搜集,建立联系人清单,同时根据覆盖人群进行TOP化梳理。定期召开互联网媒体投放需求沟通会,在会上收集各个部门的自有媒体的宣传需求,由市场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宣传管理,并由各个自有媒体的管理部门进行具体的投放实施。

(3)赢得媒体的管理

赢得媒体一般为微信、微博、支付宝服务窗等。同一个运营商一般开设多个微信公众账号、微博等,也需要由市场部统一进行矩阵化管理。以微信为例,需要明确各个微信公众账号的定位,整合全公司微信,尤其是营销类微信公众账号,建立联系人清单并进行定期的更新,同时微信粉丝需要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做到宣传统一发声、客户统一管理等。

(4)合作媒体的管理

在运营商互联网营销宣传中,不仅要重视互联网宣传,而且还需要进行跨界合作,拓展和深化合作模式。从业界来看,运营商与合作方的跨界合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1)合作方渠道化,常见的合作模式有互联网分销;

2)资源联合化,比如资源置换与联合营销;

3)后向一体化,比如流量产品的后向经营等。

对于合作媒体,笔者建议成立专门的团队进行媒体合作与拓展。

3.3 进行精准化的媒体投放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入传媒行业,除了传统的硬广直接投放之外,还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媒体投放形式,比如DSP、SEM、EPR等,针对不同的媒体类型,所适合的媒体投放形式也不同。但这些投放形式基本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投放形式,运营商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应当加大对精准类媒体投放的投入。精准化媒体投放模式如表1所示。

3.4 建立既定预算下最优组合投放模型

(1)模型建立的背景

运营商面临营销成本压降、营改增、资费下调等客观因素,营销宣传费用有限;不同类型的营销宣传活动寻求效果不同,不同投放形式与媒体产生的营销效果也不同;经过历史经验测算,每个投放媒体的投放成本与产生的业务办理量都有一定的关系,存在投放拐点,即随着投入增大,收益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投入到达一定量时收益达到饱和状态,再加大宣传投入并不能带来相应效果的增加。

因此,在各类活动投入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规划不同投放形式投入资源,达到资源的精确化使用。

(2)模型建立的思路和过程

1)对历史互联网营销数据进行长期积累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2)使用SPSS等软件建立投放成本与业务量的函数关系;

3)建立最大收益下媒体投放组合函数,指导媒体投放成本分配。

3.5 建立互联网投放活动评估模型

(1)模型建立的背景

投放活动需要分类:依据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通路的7个步骤,结合运营商宣传活动的目的,可将活动分为“品牌推广类活动”、“业务营销类活动”、“其他宣传类活动”3类。如图2所示:

效果需要分类评估:不同类别活动关注的侧重点不同,需要建立营销活动评估模型综合评估活动的投放效果。

(2)模型建立的过程

1)拟定评估指标

参照《中国网络营销(广告)效果评估准则》意见稿,上述3类活动分别可选取以下主要指标:

流量类指标:曝光量、点击量、到达率、跳出率;

转化类指标:浏览时长、访问深度、转化率;

成本回报类指标:CPM(千人浏览成本)、CPC(点击成本)、CPV(访问成本)。

2)设定评价标准

以流量类指标为例,建立如表2所示的评价标准。

3)设置不同类型活动指标权重

品牌推广类和其他宣传类活动重点关注流量类指标,办理销售类活动重点关注转化类指标;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消除主观性强、随意性大、精度不够等问题。不同类型活动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4)评估活动投放效果

将活动投放数据代入公式Score=F活动类型(曝光量、点击量、到达率、跳出率、浏览时长、访问深度、转化率、成本回报),计算得分。

4 结束语

互联网营销正在改变传统的营销宣传模式,但在通信行业总体增速放缓、各大运营商对营销宣传费用压减的大背景之下,运营商进行互联网宣传必须整理思路,重点关注互联网宣传的投入产出,针对不同的互联网媒体规划不同的管理和经营策略,同时利用资源既定预算下最优组合投放模型和互联网投放活动评估模型,使得运营商的互联网宣传工作走上低投入、高转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2-03)[2015-03-20]. http://.cn/hlwfzyj/hlwxzbg/201502.

[2]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 中国网络营销(广告)效果评估准则意见稿[EB/OL]. (2009-06-18)[2015-03-20]. http:///61/8914061.shtml.

[3] 陶洋,裴广信. 基于AISAS理论的网络营销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07(19): 18-19.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体企业,互联网,信息化

一、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由于技术的促进作用得到空前的解放,这使得信息技术正飞快的替代传统行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着生产生活活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密集型国家和资本密集型国家的区分也就不再明显,各个国家的垂直专业化进程由于网络的发达而变得快捷方便。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都在享受着由互联网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截止到2011年,我国宽带上网人数已经达到7000多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网人数增加了30%左右,增长人数为2014万人。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缩短,空间上的拉近,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中由比特组成的虚拟空间和信息世界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生存领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数字化生活空间。我们至此可以预见,我们未来的发展会为网络和计算机所改变,未来的网络对我们的生存来说,会像水一样重要,我们可以找到任何信息,地理距离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之间将无法传递信息,任何工作都不能得以开展。

我们经历了4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革命带给我们的都是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生活质量的飞速增加。当我们进入21世纪以后,第4次革命———计算机技术的革命———已经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所以,如果想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快速的掌握信息技术,运用已有的资源对原有产业进行整合,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的推广首先需要有网络资源做保证。一般认为媒体是最重要的网络资源输送渠道,我们在网上看电影,看新闻,评论,报纸等,均离不开媒体行业的努力,但是本文在研究媒体产业的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媒体产业虽然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但是其本身的运营管理并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反而大多数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技术进行运营管理,这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可行了。所以本文对媒体行业的运营管理进行研究,将互联网的管理信息技术引入媒体行业当中来,以期给媒体行业以参考,提高媒体的运营管理水平,促进运营管理质量。

二、互联网对媒体企业的促进方法

媒体企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单一,业务模式单一等弊病,所以本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传统的网络提升为综合信息的网络,需要多方面协调进行。

首先从效率角度来说,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报告,如果能够提升上网速度,就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20%,创收增加15%,如何提升联网速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使互联网传统的接入业务,如www,FTP,E-mail等业务通过PC+与Cable Modem来提供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上网速度,或者采用专线接入网络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优先级来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保证数据充分交换,达到网络共享的目的。

其次,从业务角度来说,媒体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全方位的网络资源服务系统。比如媒体企业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作相应的媒体资源来满足各种需求。这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上实现,通过媒体挂到网上的各种视频,测试用户的点击率,然后总结归纳出点击率高的视频在制作上,特点上,标题选择上的优势之处,从而达到提高媒体收视率的作用效果。举个例子来说,某视频网站推出一个视频,取名为:“某人的一天”,其点击率就非常低,但是他们在几天后换了个题目,叫:“最不能忍受的时刻”,其点击率在几天内上升了几万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在视频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名字的变更带给企业更多的点击率。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参与,进行技术统计,综合智能分析等,可以引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如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模型库MB,知识库KB等。

第三,从信息共享角度来说,媒体企业之间尤其需要信息的互相提供。正如几天前土豆和优酷合并的案例可以看出,媒体企业想要在中国这个市场做大做强,信息的共享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信息包括第二点所说的点击率的信息,还包括分区域,分行业对各类媒体信息的需求程度。如知识分子比较关注国家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信息,就会点击此类的新闻,学生喜欢看电影或体育,就会多选择电影类或体育类,比如上海的网民绝对不会关注北京某胡同买的炸糕多好吃,他们只会关心上海有什么好吃的地方,这就是地域特点。基于此,网络的作用又凸显出来了。

第四,从时效性角度来说,网络对媒体企业也是极有帮助的。比如某段时间人们普遍关注某件事情,而过段时间往往关注其他的事情。这在媒体的运营过程中非常常见,所以媒体需要通过网络,及时抓住观众的需求,也就及时的抓住了市场的动向,有时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推断出未来观众需求口味的变化。这对于媒体企业未来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三、研究互联网对媒体运营管理的实际意义

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使得信息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此,谁能够率先掌握先机,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企业面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大量繁杂的信息,以及瞬息万变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能够及时应对,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媒体企业的运营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如何使各级管理者以及下属员工从容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突况,使媒体企业的掌舵人如何利用现存的历史数据建立决策模型以定量辅助决策,同时如何利用大量管理专家的经验总结来建立专家系统以定性辅助决策和从海量的数据,从信息中提炼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利润,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推动商业智能技术的发展,本文的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红松.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姜奇平.数字财富[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9.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必将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广泛需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强调“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才是传媒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提供了一种参照,以此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各路精英在新媒体这一魔方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户外数字广告;新媒体;前景分析

自从2003年,分众传媒首创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之后,户外数字媒体特别是液晶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大众的关注。户外数字广告是伴随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诞生的,当然这一广告业蓝海领域的开辟更离不开传媒人的创新理念,户外数字广告在传统媒体和户外媒体之上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广告媒体渠道。

户外数字广告并不是一种凭空出现的事物,从载体上看,其播放广告内容的设备是LED或LCD电子显示屏,是一种区别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的显示设备;从营销方式上来看,也是通过受众的达到率来吸引广告商,获得收益。户外数字广告的创新意义在于它比传统媒体更直接地接触大众空间,丰富补充了广告市场,而又比户外平面媒体多了数字科技,广告展现形式更生动,更吸引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户外数字广告创造了广告业增长的奇迹,也逐渐从“圈地运动”发展到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的状态,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户外数字广告业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2010年以来,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户外数字广告行业又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什么是户外数字广告

户外数字广告是指通过电子显示设备在户外公共场所,如楼宇、机场、医院、卖场等处播放的广告。户外数字广告的运营商多为户外新媒体企业,使用的电子设备主要有视频播放机、框架刷屏机、LED显示屏等。

户外数字广告的分类不一,大致有两种分发,一种是按照播放终端载体不同,一种是按照细分市场行业划分,后一种在行业内更为普遍被采用。

(一)按照播放终端载体分类

户外数字广告根据载体不同,分为LCD类广告和LED类广告。

LCD类广告播放器是指采用液晶面板制作成的播放终端播放的广告,同理LED广告的播放终端是采用二极管发光技术制作成的显示屏。

LCD与LED相比,各有优劣。LCD分辨率更高,能将图片、视频、文字播放更清晰,但防风、防爆性差,因此不适合在露天摆放,多用于楼宇内、卖场内等场所;LED分辨率差,因此不适合近距离观看,多应用在广场、楼宇墙外等露天场所。LCD的价格比同尺寸的LED要偏贵。多数情况下人们所指的户外新媒体如分众传媒,使用的是LCD播放设备。

(二)按照细分市场行业分类

按照细分市场不同,户外数字广告可分为地铁数字广告、公交车载广告、楼宇电梯广告、机场数字广告、医院数字广告等。地铁公交车载广告主要运营商有华视传媒、世通华纳等,楼宇电梯广告则以分众传媒为典型代表,机场数字广告的最大运营商为航美传媒,医院数字广告中以炎黄健康传媒较为突出。

二、户外数字广告市场现状分析

户外数字广告,作为媒体运营有其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而是以空间换时间,以绝对的强迫性来吸引观众眼球。如今这种初期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竞争加剧导致运营商开始寻找新的模式,而技术的变化和新模式的出现也使行业竞争者大大增加,围绕户外数字广告行业形成的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目前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一次销售吸引力降低

户外数字广告行业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数字显示屏点位铺设,卖时间段给广告商。传统媒体是典型的二次营销,即卖内容给观众,再卖注意力给商家。但是数字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它并非依靠内容吸引眼球,而是通过空间的的强迫性来牵制受众的注意力,再将注意力卖与商家,可谓一次销售。只有地方数字电视与传统媒体相似是二次销售的方式,但其内容无论是质量还是丰富程度都远不能跟传统媒体相比。

那么终端摆放场所的选择、点位数量成为户外数字广告营销的重要卖点,但也由于缺乏内容和受众互动过程,加之数字显示屏数量激增,对受众而言数字广告已经从一开始的新鲜事物,变成了司空见惯,因而缺少了最初的吸引力,卖点变少也限制了户外数字广告的盈利方式。

(二)垄断竞争的行业格局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环境下,领头企业身后必然会产生追随者,经济利益必然带来竞争,有限的资源将变得更显稀少匮乏。从现实的经济规律看,绝对的垄断和完全自由竞争都不可能存在,当然中国的户外数字广告也不例外。特别是户外数字广告需要占用公共空间,像楼宇广告占用的是电梯口、大厅的位置,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占用公交车的位置,另外还有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位置,这些位置都是有限且不可再重生利用的,目前一座楼宇电梯门口经常会出现同时摆放2、3台机器的现象,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因此虽然行业整体成本因技术进步而降低了,但是由于可利用资源也减少了,所以进入行业的门槛也提高了。

目前全国有开展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的企业公司有几百家,全国规模运营的知名传媒公司有十几家,地方区域运营的知名公司则更多。全国经营规模的大多是进入行业较早,有相当的户外广告经验的公司,比如分众、航美等。区域性经营成功的,也大多是由本地的广告公司转变而来。因此,从全国范围看,户外数字广告行业是由少数几家公司形成的品牌垄断,而地方区域则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地方广告公司和全国经营规模的公司不断巩固目前市场,开辟新的市场,从空间位置抢占到盈利方式、价格竞争等,竞争者之间不断地探究、革新,以求达到吸引客户占领市场的目的。

(三)跨行业竞争者的出现

户外新媒体最初也是有风投资金注入而日渐发展起来的,每个行业特别是新行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分众传媒也是获得国际著名投资机构SOFT BANK和UCI维众投资数千万美金的投入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有钱的投资者并非局限于风投,许多传媒集团甚至非传媒行业的大集团看好户外数字广告,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像CCTV推出了CCTV移动传媒,地方传媒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推出了杭州移动电视。而中国电信也推出了“114啦”系列的户外数字广告,占据了江苏、浙江的广大一级、二级城市市场。

户外数字广告是建立了新的媒介平台来播放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户外平台的进入难度要容易得多,几乎是只要有资本即可运作这一模式。而目前一些大的品牌公司已经自己投入设备在自己的公司专卖店、卖场里,用于播放自己的广告。一家大型企业,全国连锁店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家,那么完全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广告播放网络,把落地电视广告搬到地面。像贝因美公司,在自己的奶粉专卖店里放置了数字播放设备(广告机),播放自己的奶粉广告、育儿教学等内容,为客户提供最直接的产品介绍和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也成为专卖店特色。而王老吉则是在卖场里自己的专属位置安装了广告机来播放自己的广告,并且这种形式正在行业内展开,那么这些商家同时必然会减少分众在卖场里的数字广告投入。

不仅如此,一些楼宇大厦、公共场所也效仿分众等新媒体,在场所内摆放数字播放设备,正如前面所说,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成为趋势,而在信息的同时,播放商家广告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如果场所的物业本身购买播放设备,那么媒体公司再进入其间时,进场费以及双方的谈判比例将会发生大的变化。

(四)规模经济凸显

尽管08、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分众传媒等户外新媒体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行业的整体格局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只是一些资金薄弱的小型公司因业绩不佳而倒闭,但是分众、航美等几家领头羊在经历了市场重新洗牌之后,仍然掌控着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并在10年开始新的起色。

目前这种格局会有市场波动,但短时间内出现大的变动可能也比较小。而市场空间已经相对饱和,从数量角度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再图新的发展,则主要是从营销方式上改变。营销方式改变,一类是与长期的大客户合作,把大品牌客户做全国范围的广告推广,同时还可以结合商家的业务进行自身业务延伸。

(五)产业链形成

由于数字新媒体行业的诞生,也催生出了一批上游媒体设备供应商。户外数字媒体使用的是电子设备,即前面提到的数字播放器,设备厂家多称其为广告机、数字标牌,而媒体客户多把这些产品按照自己的销售体系来命名,像框架传媒把电梯内平面广告称为框架1.0,把标清小尺寸的数字标牌称为框架2.0,而大尺寸的高清数字标牌成为框架3.0。

目前生产数字标牌的企业众多,其中大多是从传统电子行业转向数字标牌行业,数量以深圳厂家居多,其次为上海及江浙沪周边。生产厂家中又有侧重软件、硬件厂商之分,像上海信颐电子以硬件设备见长,杭州星级网络以软件见长,而宇松科技、厦华电子则以公交车载电视设备见长,在这些厂家上游又有面板厂家、机柜厂家、电子零件厂家、存储卡厂家等。围绕户外数字媒体形成一条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在原来基础上正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户外数字广告的诞生,就是利用了生活中的媒体空白点,结合数字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媒体。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次营销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因为空间是有限的,而行业竞争者增多,传统的市场空间趋于饱和。因此新的竞争者要进入市场,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且有新的盈利渠道和空间,这就使得新的竞争者已经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从蓝海到红海的转变,使得整个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完善,使得其发展规律与多数行业一样具有可分析性。

三、户外数字广告的前景分析

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已经成为广告行业的稳定细分市场,其发展变化遵循行业规律,同时受到产业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户外数字广告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很大,一方面将体现在市场空间扩大,突破目前的楼宇、车载空间,在其他空间上打造全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运营方式的变化,不在是单纯的广告播放,可能效仿传统的媒体围绕内容展开,或者依托某种载体,如饮料机、售货机等,而不在仅仅依托于现有的空间。

在各种调查资料中,均显示出未来数字显示设备的快速增长,据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数字标牌可能增长25%( Display Search 预测26英寸以上已达110万台),从2011至2013年,户外屏幕媒体数量估计能够达到年均增长40%(2013年599万台),如图1所示,这意味着数字广告市场的巨大潜力。从目前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户外数字广告将呈现出如下几个趋势特征:

(一)随科技发展而变化

作为数字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产物,户外数字广告与电子科技的关系很密切,3G应用,甚至4G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户外数字广告经营方式的变革、采用载体以及传播技术的变化都有可能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13]目前精视文化传播公司已经采用了3G网络技术,利用后台统一管理终端信息,而这一模式正在复制到其他数字新媒体公司。

(二)继续垄断竞争状态

这一点在过去几年的数字新媒体发展中也体现了出来,而且根据户外数字广告的市场规模和多数产业的发展规律,市场将会持续垄断竞争状态,分众、航美等企业会继续领军,

在区域性市场会有竞争者不断进入和退出,但总体规模变化不大。垄断竞争是大多数行业的常规市场状态,数字新媒体也不例外。

(三)从单一广告到重视内容

当户外数字广告刚刚出现的时候,在以往空白的区域出现了生动的广告内容,特别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力,而发展到今日,受众对单一的广告播放已经习以为常关注度大大降低。如何能发挥媒体的吸引力作用,并需要从内容上下手。

比如公交车载媒体最为明显,其播放内容与电视台形式颇为相似。而即使是分众传媒这样的领军企业,也在借助网络等其他媒体来整合内容。并且,数字广告吸引受众并非一定要与电视台一样制作栏目,比如一些媒体商与咖啡机结合、与彩票机结合、与镜子结合等,先通过人们必须接触或者经常使用的事物将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实现广告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在单一广告的基础上,会出现很多依托其他载体的集成式广告。

另外,观众互动也受到关注,触摸屏技术发展很快,现在很多广告屏加入了触摸功能,打印优惠券、充手机话费、公交指示等等信息的查询。无论是增加内容还是互动功能,目的都是为了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四)深度营销与多渠道营销

对于目前已经壮大的户外新媒体而言,一方面要稳固目前的市场,而稳固已有市场,一要注意自己的空间位置是否有其他新媒体入驻,因为往往物业公司为了赚取入场费,把同一场地租给多家广告媒体客户;而且还要针对现有客户做深度捆绑式营销,使其成为自己的稳定客户。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发展,必定要通过与其他同行或者跨行业间的资源置换,多渠道营销来获取收益。当然,对于不成熟的公司或者刚刚进入行业的公司,还主要是以占领市场为主。

四、思考与启示

户外数字广告的产生,是一种营销理念和市场细分领域的创新,新型行业的诞生往往是伴随科技而形成的。但是一个新行业的空间有多大,在什么阶段进入又在什么阶段退出是投资者必须要思考的。户外数字广告已经是一个细分市场,在前期进入的企业会获得火山爆发式的增长,而后期跟随者进入的空间已经不大,若要进入除了资本,更重要的要具有广告客户资源、场地资源或者全新的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庆.户外空间的分割:走出家庭的“电视”将广告进行到底[J].东南传播,2008年,第10期:100-101.

(2)Dave Morgan.The End of Advertising and Media as We Have Known It. AdvertisingAge,2006

(3)周三多.市场营销[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105

(4)吴信训.新媒体与传媒经济[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93

(5)肖勇.赢在新媒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199

新媒体运营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一、国内新媒体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访问速度的不断提升,新媒体业务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呈现出分业经营的趋势。国内上市公司经营的新媒体业务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车载媒体。鉴于视频媒体业务涉及网络、手机、车载等各类媒体,我们将其单独进行分析。

1.网络媒体。

互联网传媒行业在国内已经经历了17年的发展,第一代网络公司中已经形成了诸多行业的佼佼者。随着行业龙头地位的逐步确立,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只有真正立足于细分市场的新秀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们选取其中的江苏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六五网”)、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意宝”)进行分析。

三六五网(300295)专注服务于房地产和家居行业,致力于为国内房地产及家居消费者提供行业资讯、产品信息搜索等服务,利用365地产家居网帮助房地产和家居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业务覆盖了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安徽合肥、芜湖及浙江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公司线上业务近三年实现了营业收入59.21%、毛利润58.43%的年复合增长率。线上业务毛利率虽然近三年有小幅下滑,但依旧保持在95%左右的高位。

生意宝(002095)专门从事化工、纺织行业网络信息服务、行业电子商务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拥有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中国医药网等行业网站。近年,公司创建了“生意宝”()网站,开创了“小门户+联盟”的电子商务新模式。近三年,公司线上业务中网络信息推广服务和生意通电子商务的营业收入及利润都实现了一定的增长,网络基础服务基本持平,广告业务的收入和毛利润都有所下滑。

2.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业务在国内也已发展多年,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其业务范围从过去的短信、彩铃、彩信等增值业务发展到目前的手机互联网、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软件等移动运营领域。伴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移动增值业务的市场份额被逐渐吞噬。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娱乐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手机媒体公司都在经历从2G网络向3G网络服务的转型,例如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维信息”)、北京北纬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纬通信”)。

拓维信息(002261)的手机媒体业务包括文化创意类、移动教育类、移动电子商务类和传统增值业务四类。四类业务在20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0.04%、63.71%、85.82%和53.77%.

北纬通信(002148)主要通过短信、彩信、彩铃、WAP和IVR等形式为客户提供基于2G、2.5G和3G网络的增值电信服务。公司与央视(手机电视牌照方)合作,获取中国移动手机视频业务“动漫”门户独家运营权,并投资上海爱魔经营移动电子商务。

3.视频媒体。

视频媒体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播放技术,实现传统电视、电影平台向计算机、手机平台的转换。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视频媒体业务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曙光。我们选取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视通”)、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视网”)进行分析。

百视通(600637)是广电信息于2011年12月对百视通进行资产收购形成的新媒体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媒体“三屏融合”,包括IPTV业务、手机电视业务、互联网电视业务和网络视频业务。2011年,公司IPTV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67.07%、毛利润110.55%的增长,毛利率从70.38%下降为62.67%;手机电视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132.85%、毛利润81.78%的增长,毛利率从47.19%上升为58.78%。

乐视网(300104)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视频服务商,提供网络视频播放、网络视频版权分销、视频平台广告等服务,打造“平台+内容+硬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模式。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的P2P+CDN视频平台和3G手机内容平台。近年,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网络版权分销、高清视频播放和广告。

4.车载媒体。

车载媒体是利用城市公交、地铁以及铁路、长途客车的车载电视进行节目播放的新媒体形式。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600832)涉足了手机电视、车载媒体等新媒体业务。2010年,公司成功实施了东方明珠电视对世博园区近200辆公交车的信号覆盖。

二、国内新媒体业务发展趋势

结合以上对新媒体上市公司的业务分析,我们对国内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1.业务多样。

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形式更多、载体更多,所形成的业务种类也更多。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业务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例如三六五网将传统的房地产营销业务与网络结合形成了房地产网络营销业务;拓维信息将网络课堂与手机相结合形成了移动教育业务。多样化的业务给传统媒体转型以及潜在进入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原有的行业内大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行业领先者,对潜在竞争对手形成了较高的规模、技术、品牌门槛,行业壁垒较为明显。新业务的不断开发为新进入者创造了舞台,其同样可以通过开发新业务的方式进入新媒体行业。只要能够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新媒体领域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