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63-01
现代社会人口逐步走向老龄化。据统计,全球老年人口约有6亿人,中国约有1.34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并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1]。人口老龄化极大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做好老年卫生保健服务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种慢性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缺乏保健常识有极大的关系,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保健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开展好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 老年人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将60岁作为进入老年的标准,我国亦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也有根据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健康状态、对卫生保健及社会照顾的需求,分为年代年龄(实际年龄或日历年龄)、社会年龄(社会学)、心理年龄(心理学)和生理年龄(生物学)。按人口学分为:准老年人(55~64岁)、“青年”老年人(65~75岁)、高龄老年人(75岁以上)。
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2.1 生理特点
老年期各器官呈进行性衰老退变,出现一系列的改变,主要为:①器官组织的储备能力下降;②对外环境改变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减退;③躯体内环境对各种性质刺激的反应调节能力削弱;④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退;⑤大脑功能衰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下降、联想速度迟缓、感觉器官老化迟钝等。一些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各种肿瘤等的发病机率显著增高。
2.2 心理特点
老年人一旦离退休,由于社会角色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职业功能改变:社会地位、社交范围发生改变,对老年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②生活环境的改变:从社会、单位的大环境回到家庭小环境,尤其是几代同堂;③经济水平下降,各种收入减少;④生活节奏的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紧张、快节奏、有规律的生活,转变为简单、松弛、单调的生活,如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常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的情绪,导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身心疾病。
3 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还应该达到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好”,因此评价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应该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城市增高的幅度大于农村。上海市老年人患各类心理疾病的人数已从3年前的8%升至现在的19.9%,而其中尤以患神经官能性恐惧症、忧郁症和综合焦虑症居多。据介绍,老年人出现心理失常、心病缠身等心理亚健康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首先,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于是整日心事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心理疾病便“一触即发”。其次,一些老年人喜欢没病找病,“对号入座”,结果使本已比较脆弱的心理更加脆弱,导致忧郁症的出现。再者是各类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成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导火线”,由此而感发严重的官能性恐惧症。
4 老年健康教育的实施
应是政府职能部门及地段医院的职责、义务,需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组成,认真完成传授医疗保健知识任务,确保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到位。健康教育队伍人数不一定要多,而是要精,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帮助社区干部普及医疗保健等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使他们热爱老年健康教育,成为老年人的保健指导者、老年心理问题疏导者。
4.2 建立健康教育专栏
设立教育橱窗、讲座场地,根据不同的季节利用宣传橱窗刊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设点宣传,如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红十字日、结核病防治日等,积极开展咨询活动。
4.3 利用公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
组织专家到电视台、电台讲座,定期开办退休老人专题讲座,利用地段医院资源开办老年门诊健康咨询热线,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出谋划策。利用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把健康教育作为重要课题。利用公共传媒作用提供有关信息,指导老人按时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提供有关刊物上的卫生保健文章供老人阅读,并组织老人们集中学习。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因此,重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方法:以区域社康内的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为目标人群,获得方便样本,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选(做基线调查和体检)。将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及具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干预组,进行行为干预同时利用传统媒介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健康教育;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结果:干预组的慢性病知识掌握、饮食选择、药物使用及求医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结论: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可行性高。
关键词:社区 老年人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评估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29-02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已于1999年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中国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特殊性,造成家庭结构改变,一对夫妇4个老人,给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多不便。老年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患病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多,长期失能与残障,精神卫生,老年伤害,生命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也就成了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中的医疗保健人员除了对这些老年患者提供最基本的药物治疗外,还要考虑到其他重要因素,就是在疾病管理水平、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的心理因素、行为干预等。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改变社区老年人的就医行为、用药规范及饮食选择,将为防治老年慢性病提供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区域社康内的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为目标人群,获得方便样本,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选(做基线调查和体检)。将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及具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干预组,进行行为干预同时利用传统媒介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健康教育;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1.2 干预方法。选择一定时间内(约5天)对100名自愿参与者进行身体检查、血糖、血压筛查。根据个人情况将所选目标人群分为三类,为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糖尿病及高危人群和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疾病并伴有其他合并症人群。并随机将三类人群各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对所选定的干预组老年人进行培训,利用多媒体或寓教于乐的形式等,将慢性病防治的基本知识、饮食选择、有效运动和药物及检测仪器正确使用的方法等技能传授给他们,并给予行为干预,使其学会自身管理;再由老年人管理小组人员,负责社区内老年人的摸底及选择。对实施干预的老年人群反复进行督导,工作内容包括查看受教育者饮食生活习惯、用药规范及就医行为的情况,保证每半个月以电话形式了解干预组人群自我管理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及行为干预,每季度进行一次周期性体检,动态监测血压、血糖及定期摸底测试;并在项目终期负责对干预组及对照组的所有老年人做调查问卷及体检。
1.3 评估指标。
1.3.1 效果评估指标。
1.3.1.1 定性效果评估。每季度评估小组针对老年人慢病及高危人群的现场抽查,可作为小样本的定性效果评估。
1.3.1.2 定量效果评估。
1.3.1.2.1 横断面评估。在项目开展前后,对选择的3家社康所辖下的所有老年人慢病及高危人群,共抽取100名目标人员(方便样本)进行体检。
1.3.1.2.2 对照评估。项目中设置对照组,不进行老年人慢病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但用同样的行为调查问卷、选择相同数量的老年人慢病及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和体检。
1.3.2 干预前后的评估指标。
1.3.2.1 慢病知识知晓率、饮食运动习惯达标率、遵医行为等。
1.3.2.2 生物学评估指标:血压、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计学处理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组慢病知识知晓率、慢病知识均分有显著提高(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遵医行为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按医嘱服药、心理平衡、有氧运动、定时测血糖和(或)血压、定时复诊方面比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这几个方面中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与本次研究的时间期限有很大关系,因为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见表2)。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需要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系统来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式。老年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患病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多,长期失能与残障,精神卫生,老年伤害,生命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庞大的老年群体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特殊性,造成家庭结构改变,一对夫妇4个老人,给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也就成了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促使其养成健康行为,使其学会自身管理,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将为防治老年慢性病提供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社区管辖的2016名老年人健康档案中抽出206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些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频繁觉醒、早醒、多梦,个别患者长期睡眠障碍还表现为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心悸心慌、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最终导致疾病发生,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1.2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睡眠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社区护士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睡眠健康教育活动,以纠正老年人不良生活行为,强化服药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1.2.1 消除心理矛盾因素。睡眠障碍患者常有复兴生活,预防和治疗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是消除患者的心理矛盾因素,指导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行为,如建立有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排空小便,睡前饮热牛奶等。
1.2.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社区护士指导患者的家属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光亮度应适宜,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睡前不抽烟,进食不能过饱及过量运动,看电视时间不宜过久,睡姿以右侧卧位最佳。
1.2.3 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适度的体育锻炼是纠正睡眠障碍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太极拳、游泳、球类等项目,也可安排其参加文娱活动,如读书、看报、下棋、听音乐等。
1.2.4 药物相关知识的指导。老年人服用催眠药的比例较高,经调查发现有50%老年人依靠药物来维持正常睡眠,研究证实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可导致药物依赖、蓄积性中毒、停药反跳性失眠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抑制作用,尤其对记忆力和反应力存在潜在危险。社区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从而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
2 结 果
经过为期半年的健康教育,206名睡眠障碍患者当中168人睡眠状况有所改善,38人由于其他躯体方面疾病,效果不满意,其有效率81.6%。
3 体 会
通过实验表明,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对其行为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但是,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其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内容和形式要从疾病到心理、社会、家庭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另外,目前对社区护士进行有关睡眠障碍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足,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力量还很薄弱。总而言之,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空巢老人 社会参与 老龄化
一、研究设计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空巢家庭老人是对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共同生活的老人的形象比喻。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将自身原因造成的空巢和社会原因造成的空巢家庭老人都纳入我们的研究调查范围内,也即只要是老人独自居住或与配偶共同居住,无论与子女居住距离远近只要是分户居住都是我们论文涉及到的空巢家庭老人。
社会参与是指参与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介入,在社会层面上实现资源共享,满足自身需要并因应社会期待。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涵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特别是参与范围上存在颇多争议。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是一种“全包含式”的参与,即认为空巢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不仅指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家务活动,还包括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及各种社会文化精神活动。
2 样本的选择
本次调查以淄博市张店区为调查单位。目前淄博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66万,其中张店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0440万,占张店区总人口的14%,并且每年以老年人总数3.7%的速度递增。张店区辖区内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72个居民委员会。样本的选择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个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街道再各抽取2个委员会共6个居民委员的,在每个社区居委会随机抽取20户左右家庭进行人户问卷访谈。共发放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3%。在调查的初期使用结构型访谈法,对问卷中的各个问题进行直接询问现场填写。随着访谈的深入,发现典型的案例而选择深入的个案访谈,对问卷中的重要问题和尚存在疑问的问题进行深入追问。取得了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资料。
3 样本的基本特征
被调查的老人中,男性50人,占53.8%;女性43人,占46.2%;年龄在60-69岁的47位,70-79岁的33位,80岁以上的老人13位所占比例分别位50.3%、35.5%、14%,平均年龄为71岁;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63位,占67.7%,丧偶的有26位,占28%,离异的1位,占1%,再婚的3位占3%;工作情况,已离退休在家没有任何工作或兼职劳动的占89.2%,有兼职收入劳动的只有11人。占11.8%;为空巢老人共有子女287个,平均子女数为3.09个,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没有子女的老人。
二、资料分析
(一)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
1、经济活动参与情况调查资料显示。空巢老年人仍然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在问到“您退休后有无继续参加有偿性经济工作?”时只有10名老人选择了“有”。占总数的11.8%,绝大部分老人都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其中在问到工作动机时。有6人选择了“在家无事,属消遣”,5人选择了“赚钱以获得较高收入,补贴家用或儿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空巢老人子女并不支持其继续工作,但在就业意愿上,城市空巢老人愿意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比例却远远大于实际就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一方面反映了随着我国城市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经济上更有保障,不需要再次就业保证生活。但一方面,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提高也说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老年人为提高生活质量而产生的经济需要。
2、文化生活的参与情况调查中将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参加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娱乐、锻炼活动。如散步、读书看报等活动都纳入老年人的文体活动综合起来分析。参加过或正在读老年大学的只有2人。说明现阶段我国对退休后的老人再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调查显示,到住所附近的运动场地去参与活动的比例最高(86%),其次是单位的活动室或社区活动室(8%)。城市空巢老人中最普遍的娱乐项目是看电视\听广播;其次是散步;读书\看报排第三。看电视、听广播是包含信息量最大、受众面最广、最便捷的项目之一,占到调查老人总数的91%散步是老人最钟爱的锻炼方式,平均每个老人每早、晚两个时间段都能散步1个小时,占总人数的74%;在读书看报这项需要一定文化程度的娱乐项目上也占据了老人闲暇活动的半壁江山,占总人数的52%。在老人娱乐项目中,比较普及的还有逛公园(23%)、打牌\打麻将(16%)、太极拳\唱歌、跳舞(11%)等也是老人参与频度较高的项目。由此推断,老人乐于选择经济投入少、体力消耗小都会成为老人首选的项目。对时尚的、技术含量高的运用电脑上网或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虽然比例很小(2%),但可喜的是也有小部分老人涉及到了。
3、社会交往参与情况
空巢老人的交际对象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当被问到“您首先想到的聊天对象是谁?”和“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求援对象是谁?”这两个问题时,回答惊人的一致,几乎都是首选是配偶;其次是子女。当问及“您平时都与什么人交流、来往?”时。选择“老同事、老朋友“的老人占到总人数的45%。表明空巢老人的次级交往群体是自己熟悉的朋辈群体。而选择“邻居”的比例却很小,说明邻里关系在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中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选择遇到困难会找邻居帮忙的确实很少。这说明空巢老人的交往程度有所消弱,交际圈逐渐缩小到以家庭为核心的小圈子,交往方式单一,不愿开拓新的交际网。
在社会互动方面,空巢老人参与最多的是社会公益活动。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老人有70人,占到总人数的75%。当问及“您参与过社会治安活动吗?”,回答“是”的有23人,占24%;当问及“您参与过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吗?”,回答“是”的有15人,占16%。说明大多数空巢老人不怎么参与社区活动,当问及“您是否会代表其他老年人向社区或相关组织反映意见、工作?”时,只有26人表示愿意,说明老年人参与社区的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但是,空巢老人的社会在对老人进一步访谈中,不少老人都有表示“社区里没有什么活动”,或者说“没听说过有活动”,“不怎么跟社区接触”,但得到的结果又是社区似乎没有为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平台。
(二)空巢老人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 1 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及自身素质等都成为影响、限制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主要因素。健康的老年资源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前提条件。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因素是指,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节自我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老年人年龄偏大、体弱多病、文化水平较低、角色转变的适应力差等因素,均会妨碍其参与社会发展。老 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参与适宜的活动与工作,使自己老有所为,青春永驻。
2 对老年社会参与范围的认识狭隘,空巢老人的社会参活动参与水平低、频率很低。很多人仅把老年社会参与简单理解为就业,其实,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范围很广泛,不仅包括就业与再就业,还包括参与社区服务,参加老年社团,接受老年教育等。现在老年人大多只集中在家务劳动以及一些文体活动的参与上,更没有常规性的、高效性的参与机制。老年人的“自愿撤离”社会使得他们更愿过平静的晚年生活,更愿意扮演次要的社会角色,就造成了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情绪不高。老人参与社会频率不高还受自我认知的影响。就是说他们往往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考虑自己是否要参与到社会中来,纵然有参与的动机也很快被打消。
3 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意识普遍淡漠,自身认识或观念上及社会共识上存在误区。有些老年人普遍有种自我暗示认为自己老了已经不中用了,参与社会已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另外现代社会人们尽管认同老有所为,但更多时候仍然把老年人视作被关怀、被照顾的对象,过度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舒适程度,没有很好地挖掘老年人群身上存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将老年人群这一人力资源很好地利用,使老年人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及财富无用武之地。
4 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渠道严重不足,参与组织化程度低。在此次调查中,我们有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对于一些存在很大参与社会热情的老年人来说,不知道如何参与,怎么参与、谁来组织参与都一无所知。参与渠道不畅和制度化程度不高是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颈。现实中由于老年入社会参与缺乏具体的保障机制与制度,增强了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的挫败感,进而弱化了老年人对社会参与的积极认知。这就暴露出社会参与机制存在很大的官区,宣传力度不够、组织力度不够使得老年人的参与渠道受阻。一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身单力薄,孤军作战,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全员参与的组织机构,总体上呈现出参与组织程度化低。
三、建议
1 加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体系建设。老年人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何况是空巢老人,要参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社会参与支持体系的建立必须包括两点:一是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参与活动经费的投入,人力的支持等等。二是要充分发挥媒介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老人社会参与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老年人参与社会还需要正确的舆论环境,尊敬老人、平等对待老年人,不能随意剥夺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合法权利。另外,老年社会参与还需要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施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2 加强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社工介入的思考。老年社会工作是帮助老年人以正向积极的态度追求老年人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促进其生活安定。受生活惯性的影响,许多老年人只要有外力的推动,社会参与就会积极起来。对空巢老人而言,如何通过外在力量,强化他们社会参与意识,对社工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社工在介入老年人的生活后,要遵循个案特别对待的原则。恰当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老年人发现适合自己的参与项目,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寻找所需的参与资源,要担当起咨询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还要注重空巢老人建设性的情感宣泄的发挥,把握空巢老人的心理动态,鼓励老人开发潜能,解决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问题,满足他们的社会参与需要。总之,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潜能、运用社会工作技巧,促进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在外力作用下不断得到提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人社区;乡村社区
自上个世纪末,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成为我国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难题。我国已多次提出“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同时明确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步伐,可见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及应对养老问题的决心。同时多次提到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三种主要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希望分析目前中国城市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特点,探索更适合中国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一、 中国养老服务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构建起一套较为成熟的养老机体系,比较典型的有“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家庭养老模式及问题
其中家庭养老为我国养老最为传统的模式,这是在我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下沿袭下来的养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最为主要的养老模式。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养老 。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的家庭规模不断变小,越来越多的“四二一”或“四二二”家庭出现,年轻夫妇在承担小孩的抚养和教育下,难以承担双方老人沉重的赡养;同时,退休老年人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经济和生活较为独立,这些人退休后大部分不愿意与子女同住。在以上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受到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急需找到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来解决传统家庭结构变化下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二)社区养老模式及问题
若家庭养老的养老服务者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话,那么社区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提供者则是政府。社区养老主要是政府主导,以社区作为养老单位,在社区中设立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虽然这种养老服务模式虽然覆盖面广,且是依托社区投入较低,但由于很难整合社会力量,因此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专业的养老服务,更难以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及护理。
(三)机构养老模式及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急需有专业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照顾和护理,这时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机构养老是将老年人集中在一个地方(通常称为养老院或老人院),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专业的照料和护理。相对以上两种模式,机构养老主要是利用社会力量整合资源,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协助老人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接受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老年人由于需要远离家人,且生活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种“被抛弃”和“等待生命结束”消极感,加上机构养老所需的养老费用较高,因此此模式虽在中国推行几十年,但一直难以得到老年人的认可,导致很多养老院投入很多,但是收入甚微,极大挫伤了社会力量的投入。
以上三种是我国城市养老服务所采用的主要模式,这些养老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探索出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我们需要了解发达国家极具特色的“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二、 发达国家“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老人社区”也称老人社区,此模式在国外并不陌生,最早的老人社区是半个世纪前于美国所开发的“太阳城”。这个老人社区的成功案例引发了全球专门开发针对老年人养老的社区热情。
(一)各国老人社区的介绍
美国最典型的老人社区是“戴尔韦伯型”老人社区,社区是全新开发,老人入住社区是采用购买房子的形式,而开发商对购房者的年龄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满足55岁以上。此社区不仅具备普通社区所拥有的娱乐设施和健身场所,而且还针对老年人提供各种俱乐部活动,甚至让老年人成立志愿者团队,为社会他人服务,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受到美国“太阳城”的启发,德国也建立了针对老人养老的老人社区 ,住在老人社区的人必须是60岁以上退休人员。在这里的老人要尽可能独立自主,同时社区也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护理服务。老人既有自身的独立空间,也可以在公共活动区参与公共活动,受到了老人的高度欢迎。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居全球之首,为了更好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日本根据西方的做法,设计了“长寿村”供老人居住养老。住在长寿村的老人既由自己独立隐私的居住空间,也有类似于“管理中心”的聚会议事的会馆,同时还提供医院、影院、酒吧等类似于城市自由消费的商业街道,犹如一个现代化小城镇。
(二)老人社区的特点分析
老人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发达国家已颇具规模,如美国已有50多个“戴尔韦伯型”社区,这种养老模式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主要都具有以下特点:
1. 在养老过程中既有独立的私人空间,也有公共活动区。独立的空间能够让老人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让老人的活动更为自在放松;同时公共活动区能够让年龄相仿的老人在一起分享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晚年生活。
2. 老人社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较为灵活,与养老院强硬生活作息规定不同的是,这里的老人有更为便利和灵活的生活空间,行动范围更大、生活更随意,迎合了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3. 鼓励老人独立,让老人更有信心。传统的养老院是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防止老年人受伤,久而久之,老人失去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和信心,也缺乏对事务的判断力和自理能力,产生了“等待被上帝召唤”的消极养老心态。而老人社区完全不同,这里是鼓励老人独立,为他人和社区做贡献,充分发掘老人的潜能,提供展示每个人社会价值的平台,让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发挥余热,体现人生价值。
4. 集中且专业的护理给养老人员提供保障。由于老人社区是将老年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社区,因此与普通多代社区不同的是,这里能够提供更为针对老年人的护理和医疗服务,如日本的长寿村就提供建立了集医疗、护理、康复、预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网,为养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
三、 构建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发达国家比中国提前几十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多年的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养老模式,这些模式对我们构建新的养老服务机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构建“老人社区”,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要充分切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在这个大环境下来构建适合我国老人的社区模式。
在城市化进程非常快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使到城市越来越拥挤的同时,城市周边涌现出很多“空巢”式农村。我国城市老人要进行养老,可以采用“逆城市化”的思维,采用“乡村社区”养老模式 。将老人从资源稀缺的城市转移到自然资源丰富但人丁稀少的农村,再配上相应的医疗服务,形成我国别具特色的老人社区。
乡村社区养老模式一方面能够缓解城市资源匮乏,人口拥挤的压力,为年轻人释放出更多城市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养老环境。本课题所设计的乡村社区养老有以下特点:
(一)开发费用低。乡村社区养老不需要如西方一样开发一个全新的社区,而是可以利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大量“空置房”进行二次开发。这种利用已有的村寨农舍进行整修的方式将会极大降低成本,较低的投入成本将会极大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同时由于费用低,老年人的入住费用也将随之降低,这比较符合中国目前养老资金及资源不足的情形,将会得到更多老人的响应。
(二)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能够为老人提供较为宽敞的活动场所,甚至一些勤劳且闲不住的老人可以以低价租一片地用以种蔬菜养家禽,过上与城市那种钢筋混泥土的四面墙壁完全不同的农村生活。劳作成果可以自给自足,也可以与其他老年人分享甚至为在城市的子孙提供绿色食物。这种模式不仅让老人能够体会到劳动成果的喜悦感,而且所租田地还可以成为老人子孙周末劳动基地,成为连接家庭代际情感的纽带。
(三)在乡村社区旁建立老年人医疗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护理、医疗、看护、体检等针对老年人的护理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身体保健网,除却家人顾虑。
(四)将乡村社区设立成为青少年实践中心,青少年在假期时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到乡村社区进行表演、活动、护理老人,作为回报,他们将得到农村的田间作物作为馈赠。青少年实践中心的设立不仅可以为老人社区带来欢声笑语,而且还可以让青少年懂得爱护老人,尊敬老人,提升年轻人素质和修养。
四、 结语
“乡村社区”养老模式是国外较为热门的“老人社区”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人口等特点进行设计的。虽然目前只是停留在设计阶段,但是此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此模式的优势会更加凸显,将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一个强有力的补充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2] 青木.国外养老模式借鉴[J].社会望.
[3] 董金秋,汪丽萍.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老人乡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