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

现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媒体运营网站和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媒体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我国将大力支持数字媒体的发展,在数字媒体的技术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这个发展方向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于有数字媒体专业的高校,根据这个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专业的介绍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它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数字媒体根据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过程中,又分为逻辑媒体和实物媒体。逻辑媒体是文字、图形、声音等等能够让人们产生感觉的一种编码媒体。实物媒体是基于逻辑媒体信息传输、信息显示的新媒体。逻辑媒体与实物媒体相结合,构成了新时代的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专业是指培养具备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综合素质人才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着重技术、艺术素质的培养,以求能够让学生适应新媒体的技术创新,艺术创作等等。

二、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的方向

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相关的影视、图书、新闻等等文化媒体行业。当然,还有国家机关部门,高等院校、电视台等等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创新制作方面的企业。无论是媒体行业还是媒体企业,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是明确的,这就表明,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基于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导向。

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培养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国际数字媒体专业学校合作,借鉴先进教学方法,实行双语教学,聘请知名数字媒体的教师,加强学生的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已经成为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主要模式。我国数字媒体专业高校携手国际知名高校,同时加强与数字媒体企业合作,在达到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后,跟企业签署双方合作协议,培养技术型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无论是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都是为了数字媒体市场的需求,拓宽数字媒体专业的就业之路,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以此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导向。

三、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了解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数字媒体数字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

从数字媒体专业就业方向来分析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虽然比较单一,但是也能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当然,数字媒体市场的广阔,也显现出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虽然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但是由于借助西方国家的经验,凭借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不断增长。就拿我国影视媒体产业为例,现今影视产业推出大批的影视明星,这些明星通过公众形象和社会舆论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这种“产业链”的效应表明,数字媒体理念可以渗透于每个文化媒体行业,也可以进军每个创新制作企业。

数字媒体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是很有希望的,国家自从近几年支持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开始,数字媒体产业被定为媒体专业技术的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沿海城市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猛,相关院校新增数字媒体专业,根据沿海城市自媒体发展的速度,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改善数字媒体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据预测,沿海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政府大力支持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旨在培养有一定艺术修养和理论基础,又有高素质专业技术的学生,带动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沿海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的目的。

数字媒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一方面能够打开数字媒体的潜在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广而多,就业选择易而多。

现在社会是信息技术社会,人们生活当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从“道听途说”变成影视广告,新闻播报等等。影视是数字媒体技术专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一种有声、有图的信息传播。现今影视广告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商场、学校、车站等等公共场所,可见数字媒体技术覆盖率宽广。那么,这种覆盖率就可以表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广泛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相较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注重内在的“涵养”。据业内人士统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求市场不比技术专业小,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是大的,每年约15万人。一般设计类和传媒方面的公司对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这种需求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方向很明确,发展前景广阔无比。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把握机遇,明确就业方向,成为数字媒体市场需要的技术含量高,艺术修养好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尹贵.浅析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226-227.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垂直网络广告;现状;优势;趋势

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第四,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更低。从垂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目标用户的广告价格、用户数量、曝光成本方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因此单位成本也比较高;与此相反,垂直网络广告的单位成本不仅低,而且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因此,无论做品牌推广还是做产品推广,垂直网络广告都可以从传统广告商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前景分析。目前总的来看,综合门户在网络营销市场仍具有显著优势,但垂直服务应用的兴起,对综合门户的优势具有明显分化的作用。综合DCCI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数据来看,作为广告载体,搜索、视频、社区的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另外,DCCI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和搜索引擎广告收入规模分别为5.9亿元、7.8亿元、70.1亿元,同比增长73.5%、18.2%、37.9%,预计2010年涨幅将分别达67.8%、47.4%、42.2%。因此,随着搜索、视频、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关广告产品的发展完善,网民对相关广告产品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搜索、视频、社区等领域网络营销的增长潜力是显著的,并将成为2010年网络营销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未来3年,垂直网络广告将占据国内网络广告市场50%以上的份额,数额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部分广告主较信赖的投放方式,同时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国内领先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已经研发出领先的网络广告投放技术,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针对青少年、女性、汽车、金融等精准定位的垂直网络广告服务。随着众多专业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不断涌现,相信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迎来广告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

[3]马燕妮,杨瑾.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一、我国打车软件发展现状

自 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位置服务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出行服务开始迅速发展,继国外打车软件Uber出现后,我国打车软件平台也相继成立,例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我国打车软件开始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始,随着各大投资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整个行业竞争态势明显,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首的各平台间发生一轮轮补贴形式的用户争夺战,而后滴滴快的的合并使之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市场老大;2015 年之后,打车软件市场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合并后的滴滴继续以80.2% 的市场份额仍处于领跑地位,Uber和易用到车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二、我国打车软件盈利模式分析

(一) 基本盈利点:合作提点及推介佣金

决定产品盈利点的是产品本质,而打车软件的最初基本载体即手机APP,其基本赢利点就是相关利益者的合作提点及互推佣金分配。无论用户在哪里下载应用,在APP 后台都有完善的下载链接和应用链接的追踪记录,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合作商的线上流量,还会为打车软件后续的融资提供潜在支持;此外,打车软件逐渐投入到各种新功能的开发,从最初的完成乘客与司机之间的对接,到后来地图导航的持续更新,并与各大地图软件开发商完成合作对接,打车软件各种附加功能的开发体现了互联网产品盈利的新颖性和灵活性。

(二) 衍生盈利点:广告

互联网运营商获取利润的最普遍的渠道就是广告,从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到各种休闲娱乐的手机软件,都依靠广告获取收入,打车软件也不例外。广告形式包括:1.植入广告,广告以弹窗等形式在等候或叫车界面不时出现。例如,滴滴打车就曾先后与京东、蒙牛等公司合作,获取广告收入。2.推送广告,即通过APP、短信、微信等形式向用户推送广告。3.积分换购。用户在打车软件消费后可以领取其他网站的优惠券,同时其他网站分成给打车软件。

(三) 潜在盈利点:资本运作

滴滴和快的为了吸引用户而发起的一轮轮价格战,究其本质,是滴滴+ 微信支付+ 腾讯与快的+ 支付宝+ 阿里巴巴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两大巨头看似两败俱伤,却还持续追加投资,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其移动支付平台,当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形成后,新型的盈利模式便形成了。在前期,打车软件通过补贴培养了大量用户,和支付体系紧密结合,司机在打车软件获取的收入以及乘客获得的补贴一般不会立即提现,这使得现在很多乘客和司机的资金在打车软件平台上滞留,与国美模式相似,打车软件可以利用账期和现金流进行资本运作,以此获利,即使年化收益率不高,收入依然可观。

三、我国打车软件前景分析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随着“xx”即将结束,“十三五”发展目标与纲领陆续出台。近日,据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低碳环保将是主线。与此同时,在冬奥会的助力下,张家口将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上述利好事件下,预计我国新能源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的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与汽车新能源等。近年,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十三五期间国家依旧“主打”低碳绿色,从产业角度来看,光伏、风电与核电等清洁发电产业将获得利好。

光伏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简称,指的是可以将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电能为用户供电的系统,分为并网与独立式,并网式具有成本低、环保等特点,正成为光伏行业主流。并网式发电又分为地面电站与分布式光伏,我国太阳能市场以地面电站为主,分布式光伏只占有20%市场。不过考虑到地面电站需要大量土地,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并不适用地面电站,因此分布式光伏近年被大力推广。

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并网式太阳能发电装机为1758万千瓦,为去年同期的4.4倍,西部地区地面光伏电站建设对其贡献巨大,而受融资、并网以及商业模式等因素困扰,我国分布式光伏进展缓慢。不过,光伏“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预计在政策影响下,光伏累计装机目标可能由最初的100GW进一步上调,分布式光伏难题将逐步解决。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地与海上可开发与利用风能共计10亿瓦,业界统计如果风能被全部开发,可以满足我国目前的用电需求。我国是全球风电装机增长速度最快、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国家,风电并网装机已达到7500余万千瓦。不过,作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局部地区弃风的“生长痛”也困扰着业界。

对此,业界认为,解决弃风问题要追根溯源,理清上游规划环节,加强管理与科学规划,让风电发展和电网消纳均衡同步;建设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通道,构建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风电消纳市场。根据国家规划,风电十三五累计装机目标大概率将上调到250GW,风电行业有望破局。

核电采用核裂变的方式释放巨大能量发电,与光伏和风电相比,核电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又不存在水电季节性等弊端,因而正成为我国重点推广的新能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役核电机组数量达23台,从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事故与事件;在建核电机组为26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建机组质量受控。20xx年一季度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约为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2%,这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带来想象空间。

随着沿海核电项目不断建设、内陆核电释放开启信号,预计至2030 年,国内核电总装机量将达到1.5~2亿千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6%至8%。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五、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市场现状及需求前景分析

三、市场需求预测

四、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 产品介绍

一、产品简介

二、产品特点

第五章 技术工艺

一、技术方案介绍

二、技术路线

第六章 项目运营及发展规划

一、运营模式

二、组织架构

三、劳动定员

四、盈利模式

五、发展规划

第七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第八章 工程建设方案

一、工程布局

二、设计依据

三、项目用地规划

四、用地规划指标

第九章 节能、节水

一、编制依据

二、节能措施

三、节水措施

第十章 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三、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第十一章 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安全卫生

(一)设计依据

(二)危险因素分析

(三)安全卫生措施

二、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二)消防设计

(三)消防措施

(四)消防人员

第十二章 项目建设进度

一、项目实施各阶段

(一)前期工作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四)施工准备

(五)土建施工

(六)竣工验收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投资估算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一、基本假设

二、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一)收入与税费预测

(二)总成本预测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财务评价小结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新媒体运营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手机二维码;广告业

一、媒介融合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传播、电信传播、广播电视传播以及纸质媒介传播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新老媒体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于1983年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媒介融合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加强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产生了许多功能强大的新媒介形式,它改变的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从而使得受众一改往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成为了信息的内容制造者和主动传播者。

在这一大背景下,二维码迎合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其应用过程中主动去打破了各媒介之间的壁垒,当然,它也给媒介融合过程起了推动促进的反作用。它是一个跨媒体的通道,不管是报纸、杂志、户外、液晶媒体等只要在上面有一个二维码,就可以通过二维码来与人群进行互动,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手机二维码与广告业

(一)手机二维码

二维码,是指用特定的集合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进行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和手机终端相结合的产物,即手机二维码。它将相关信息用二维码进行编码,使信息在手机里存储、阅读、传播。而手机,既可以作为二维码信息的载体结合二维码识读设备加以应用,也可在手机中内置或下载二维码识读软件来识读商品上的二维码标识,从而获得相关的有效信息。

从全球范围来看,手机二维码业务主要在亚洲和欧美地区展开。其中,日本和韩国的手机二维码技术已发展得很成熟,如在日本街头,二维码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也催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即手机二维码广告。

(二)手机二维码广告的特点

1.互动性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因技术、内容和渠道的融合情况下诞生的二维码有意识地突破单向传播和忽视受众反馈信息的劣势问题,强调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感知与行动。手机二维码在广告业的应用极其广泛,使用手机二维码获取信息的过程则是增强广告商和受众的互动体验,增加用户的体验感,避免了被动接受广告等繁杂繁琐信息的情况。

2.便捷性

与以往所有的营销手段相比,包括短信广告、彩信等形式在内的移动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就像一间“移动商铺”。在手机二维码广告业务中,二维码也一样具有这个特点,企业与商家可以在现有的任何形式的广告中设置二维码,只要消费者扫描了二维码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产品进行了解。

3.信息丰富

户外广告有面积的限制,平面媒体有版面的约束,电视广告则有时间的考虑,而二维码广告则不用考虑这些,它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可以用手机浏览网页上的所有内容。用户对二维码所包含的产品信息的了解是全方位的,不是原有的简单的一个户外或平面媒体的广告内容可以相比的,也不是短短的几十秒的广告可以表现的。

4.精准定位

在信息时代,用户成为稀缺资源。市场的碎片化使得精准的营销显得非常重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的消费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可透过数据挖掘分析获取手机用户的兴趣点、收入状况、消费领域及接触心理和习惯的信息,从而采用分众化的营销策略,对于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有利的一面。

(三)手机二维码对广告业的影响

1.广告传播方式:从“推”到“拉”

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的“入侵性”与“强制性”会导致用户的抵触心理。手机二维码广告则是通过二维码技术使得用户看到的是与广告产品密切对应或者说专属广告产品的网页,它将受众的信息消费方式从原来的单向、被动转化为主动、索取,受众是主动地拉出(pull)信息,而非被动接收(push)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广告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受众有一种专属感。进一步说,手机用户的主动权的行使又是在想要了解广告信息之后才产生的,这对广告传播方式的发展有着变革性意义。

2.广告传播内容:从单一到多样

目前传统的手机广告形式受到版面或空间的限制,信息承载量非常有限,不能放很多内容,表现形式只能以文字、图画或者声音等一种形式为主。不同于传统广告具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和空间,手机二维码的广告信息具备及时、激动、索取、简约的特性,受众不再囿于是空的限制,可随时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形态为产品即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度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是创造品牌的体验。以雪铁龙某款汽车平面广告为例,受众通过手机摄像头对准广告右下角的二维码就能够进入有关此款车型的专门WAP网页,了解这款车型的各种信息,并体验新媒体视觉的冲击。

3.广告传播效果:从难以评估到精确定位

在传统广告的传播中,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广告效果同样是大打折扣。商家可根据需要为产品设置不同的手机二维码信息,由此而监测不同广告的投放效果。它可以精确地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媒体、每一个访问者的记录,包括访问者的手机机型、话费类型、访问时间、地点、访问方式以及访问总量等,并为企业提供最优媒体、最优广告位、最优广告投放的地点、媒体类型的数据,从而为商家制定更高效的广告投放策略。

4.广告传播创新:从传统营销到广告创新

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创新性在于其拓展了广告投放的空间,使日益丰富的广告内容不再去挤传统媒体的“独木桥”,摆脱了传统媒体有限的“黄金时段/版面”的束缚,大大延伸了广告投放和作用于受众时间,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和空间。同时,手机二维码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注意力。而且通过手机二维码,可以把现有的主要媒体关联起来,成为“超级媒体”。

三、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前景分析

手机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传达渠道,借助成熟的技术条件,扩大应用范围,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的推广与营销效果,发展前景广阔。

(一)技术条件的成熟

2013年伊始,中国的移动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使手机接入互联网更加便捷,为二维码广告的推广提供低成本的制造传输方式。另一方面依靠技术支持,广告主可与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从而建立用户数据库。广告主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从而获取手机用户的收入水平、感兴趣的领域等信息,进而得出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整合社会渠道,进行分众化营销。

(二)应用范围的扩大

目前手机二维码广告的成功应用的范围可推广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在电子票务、电子VIP、积分兑换、电子优惠券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商家可利用手机软件进行二维码扫描获得相应的电子优惠,从而驱动受众进行实体店的消费。

2.适时购物

二维码扫描的购物形式,既为企业做广告又方便受众,代表了一种最先进技术的手机购物方式。上海率先在地铁站里推出了“虚拟超市”。这是一面陈列着商品图片的“商品墙”,消费者如果看中某一款商品,只要用手机拍摄商品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实时购买。

3.移动广告

移动广告是基于移动时代的一种新兴产物。传统的平面广告已经很难很好地表达产品的内涵,因而结合声音、视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营销也越来越受大众关注。一个比较成功的营销案例就是“Victoria’s Secret”内衣广告。通过在模特的身上打上Victoria’s Secret公司的二维码,利用人性的好奇心触发动作,并使用二维码技术进行链接,成功营销。

(三)产业链的构建

整体产业链上参与者们与运营商是否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有效运作。手机二维码业务可以建立纵向合作伙伴关系与跨产业合作协定战略联盟。纵向合作伙伴关系可通过提高手机二维码广告品质、促进创新和削减成本以提高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而跨产业合作协定指的是将来自多个不同产业的企业的能力与互补性资源相融合,拓展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创新思路,形成新业务。

参考文献:

[1]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1),81

[2]郭全中.二维码的现状与未来.新闻与写作,2013(7),22

[3]慕艳平.“超级媒体”手机二维码的移动营销价值及应用.现代商业(市场营销版),2012(29),72

[4]余霖.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变革对广告传播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0(1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