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为什么要研究负债资金的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因此,负债结构问题,实际上是短期负债在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在研究企业资金结构时,不能忽略短期负债资金问题,这是因为:

1.短期负债影响企业价值。短期负债属于企业风险最大的融资方式,但也是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因此,短期负债比例的高低,必然会影响企业价值。研究资金结构就是要通过分析各种资金之间的比率关系,揭示财务风险与资金成本是否达到均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资金市场和各种融资工具的发展,短期债务资金由于其可转换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更便于企业资金结构的调整。因此,判断企业是否拥有最佳资金结构,已不能完全依靠长期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必须考虑短期负债的影响。

2.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反对将短期负债纳入资金结构研究范畴的人通常认为,短期负债完全是波动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我们认为,在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经常占用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例如,工业企业最低的原材料储备、在产品储备和商业企业中存货最低储备等占用的资金,虽然采用短期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但一般都是短期资金长期占用。一笔短期资金不断循环使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纳入资金结构进行研究。

3.短期负债的偿还问题。从短期负债的偿还顺序可以看出,企业首先要偿还短期负债,其次才是长期负债,而长期负债在其到期之前要转化为短期负债,与已有的短期负债一起构成企业在短期内需要偿还的负债总额,形成企业的偿债压力。所以,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时,要充分考虑短期负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从实践上来看,企业所偿还的均是短期债务,因为长期债务在转化为短期债务后才面临偿还问题。我国目前企业偿债能力较弱,主要是短期负债过度所致。这与理论上不注意研究负债结构有直接关系。

二、长、短期负债优缺点的分析

当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一定时,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就成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分析长期负债结构。

1.资金成本。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的成本比短期负债的成本高。这是因为:①长期负债的利息率要高于短期负债的利息率。②长期负债缺少弹性。企业取得长期负债,在债务期间内,即使没有资金需求,也不易提前归还,只好继续支付利息。但如果使用短期负债,当生产经营紧缩,企业资金需要减少时,企业可以逐渐偿还债务,减少利息支出。

2.财务风险。一般来说,短期负债的财务风险比长期负债的财务风险高,这是因为:①短期负债到期日近,容易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本金的风险。②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利用短期负债筹集资金,必须不断更新债务,此次借款到期以后,下次借款的利息为多少是不确定的。金融市场上的短期负债的利息率就很不稳定。

3.难易程度。一般而言,短期负债的取得比较容易、迅速,而长期负债的取得却比较难,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这是因为,债权人在提供长期资金时,往往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一般都要对借款的企业进行详细的信用评估,有时还要求以一定的资产做抵押。

三、影响负债结构的基本因素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销售状况。如果企业销售稳定增长,便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以便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则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因此,销售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短期负债,而销售大幅度波动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

2.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对负债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则可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来筹集资金。

3.行业特点。各行业的经营特点不同,企业负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流动负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这两项流动资产的占用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如美国矿产行业流动负债占总资金的比重为15.5%,而批发行业为47.1%。

4.企业规模。经营规模对企业负债结构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大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少,小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多。大企业因其规模大、信誉好,可以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长期资金,因而,利用流动负债较少。

5.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较少使用流动负债;反之,当长期负债的利率远远高于短期负债利率时,则会促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便降低资金成本。

四、负债结构的确定

1.确定负债结构的基本假设。在研究负债结构时,为了顺利地进行分析,我们可作如下假设:①利用短期负债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报酬;②利用短期负债会增加企业风险;③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已经确定;④企业的营业现金流量可以准确预测。上述假设中的前两项假设说明在财务风险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利用短期负债。第三项假设排除了负债结构与资金总量、负债与权益结构同时变动的可能性,有利于简化分析过程。第四项假设说明的是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因为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要通过营业现金流量来偿还,如果现金流量无法预测,我们便无法确定负债的结构。

2.传统分析方法的缺陷。在中外财务管理中,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例如,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流动比率,通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速动比率,并根据这两项比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流动负债的水平是否合理。笔者认为,采用上述指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分析思路存在一些问题:①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把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考虑进来。②这是一种被动的分析方法,当企业无力偿债时被迫出售流动资产以便还债,实际上这种资产的出售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3.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作用,合理确定企业的负债结构。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由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来确定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是合理的。在确定企业负债结构时,只要使企业在一个年度内需要归还的负债小于或等于该期间企业的营业净现金流量,这样,即使在该年度内企业发生筹资困难,也能保证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归还到期债务,即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这种以企业营业净现金流量为基础来保证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方法,是从动态上保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以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等从静态上来保证更客观、更可信。

当然,由于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在实际确定负债结构时,可以将流动资产与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使用。这样,确定负债结构便有如下三种计算基础:一是以流动资产为基础;二是以营业净现金流量为计算基础;三是将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作为计算基础。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种方法:①简单最低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低于流动资产或营业净现金流量中较低者。②简单最高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中的较高者。③加权平均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数(权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此时确定流动负债的计算公式为:流动负债=流动资产×b+营业净现金流量×(1-b)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零营运;流动;资金管理;收益;风险;途径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use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to be possible to bring a greater income for the enterprise the viewpoint.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duction in current assets' investment, causes the working capital to account for the enterprise total turnover the proportion tends is smallest,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enterprise the more fundings invested to the income high fixed asset or the long-term investment; through floats a loan the current liabilities to meet the working capital need massively, reduces enterprise's fund cost. from this, increased enterprise's income from two aspects. moreover,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d has realized this management efficient path, enabled it to have the feasibility. finally, the author unifies our country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our country implements several questions which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key word: zero transport business; f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nd; income; risk; way

前言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3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4 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二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 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 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三 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 结构 优化 研究

营运资金,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从广义上讲,营运资金是指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从狭义上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其特点:①周转时间短,企业占用在营运资金上的资金,其周转期一般是较短的,通常是在一年或一个营业期内收回,有时甚至还要更短;②变现能力强,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③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④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与理念

1.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资金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结构、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的结构与流动负债内部各项目的结构。

(1)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

一般来讲,企业的流动资产通常占总资产的40%左右,即1倍的流动资产能配合1.5倍的长期资产来经营。但这只是一般状况,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产期资产的比例关系,会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

(2)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

一般而言,长期融资的实际成本高于短期融资,风险小于短期融资。在进行流动负债的结构性管理时,需要对其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和选择,确定出既能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流动负债结构。合理安排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关系能保持企业的财务杠杆价值,降低资金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应根据企业一定时期的资金来源规模、流动资产和现金周转的状况、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和市场筹资的能力、金融市场状况等综合因素,来充分地估计和测算企业一定时期所能承受的流动负债规模,并结合企业期望的总负债规模,来确定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

(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

如何筹集企业所需短期资金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实质就是理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关系。依照传统的净营运资金理论,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资产规模应略大于企业当期流动负债的规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还可以使企业的短期财务风险保持一个较为稳健的状况。我们建立了流动比率这一财务指标,并将它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确定其经验值为2。如果企业流动比率大于2,就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相反则认为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但事实上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司实际的流动比率值普遍低于这一公认标准。要想掌握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就应对两者的内部进行研究。

(4)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的结构

在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确定后,要保证流动资产的有效运作,就要求流动资产各项目之间保持数量上的合理并存、时间上的依次继起并实现消耗的足额补偿。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除应收账款与企业销售规模相关之外,其它流动资产项目与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企业可利用这一特点,根据以往的财务资料,确定流动资产项目与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安排企业的流动资产投资。当实际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比例发生较大偏差时,应及时调查和采取对策。

(5)流动负债内部各项目的结构

企业的流动负债结构较为复杂,按照实付性分类,可认为实付性流动负债和非实付性流动负债;按照资金成本分类,可分为有无筹资成本的流动负债。企业实付性流动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应付税金和应付工资等,企业必须按期偿还这些短期负债项目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因此,企业必须有效地调整好资金,按时按量地偿还,否则,可能导致企业的重大赔偿或直接破产。而对于非实付性的短期负债项目,可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展期、默许展期等方式延迟支付期限,不会在短期内对企业资金造成重大的压力。此外,企业的短期负债中有一部分是无筹资成本的流动负债,企业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这些无成本资金,再根据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负债的规模,来确定企业有筹资成本的流动负债规模和比例。因此,我们安排流动负债的原则是保持各负债项目之间合理的关系,保证在控制风险和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最充分地利用企业的短期负债资金来源。

2.营运资金管理理念

现代营运资金管理必须具备三方面理念

(1)效益理念。稳定的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更多的利润、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公司类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

(2)成本的理念。从营运资金持有成本研究的角度讲,企业营运资产的持有成本主要有机会成本,利息成本、管理成本和损失成本四种。

(3)风险的理念。风险的理念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最关键的一项指导思想。其实,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就是要在其风险和成本对应中追求和寻找客观存在的最适合的交点,在充分保证企业的风险最小或者讲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确保企业一定时期营运资金总成本最低,这也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的最终目的。

二、优化营运资金结构的途径选择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其实质就是对流动资产的结构性管理和流动负债的结构性管理。

1.流动资产结构性管理

(1)流动资产的盈利性与风险性分析

流动资产结构性管理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愈大,则在流动负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净营运资金愈多,其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愈强,风险也就愈小。另一方面,在某一特定的销售水平下,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越大,其冻结或近于闲置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也越多,其利润自然低于将这些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因而,其盈利能力也就愈低。相反,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愈小。则企业的盈利能力愈大,而风险也愈大。因此,企业的财务经理人员必须在盈利性与风险性之间进行全面的权衡并作出合理的选择。

(2)营运资金投资水平的优化选择

最优的营运资金投资水平,也就是预期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水平。这一水平应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包括:销售水平和现金流动的变动性、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等。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对所有企业都是最优的单一营运资金投资策略。各企业应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其对风险的态度,慎重选择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营运资金投资策略。

2.流动负债结构性管理

(1)长短期融资来源的风险与成本

负债筹资根据其到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两类。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所涉及的风险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利息成本。根据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一个公司负债的到期日越长,其融资成本就越高。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由于长期筹资的实际成本,通常高于短期融资。其次,长期筹资在债务存续期限内,即使在公司不需要资金的时候,也必须支付利息。而短期融资则会使公司在资金的使用上具有弹性。不仅长、短期融资的成本不同,而且它们的风险也不同。 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债务到期越短,其不能偿付本金与利息的风险就越大。其理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公司有可能因现金流量不足,而难于偿还到期债务。其次,短期融资的利息成本具有不确定性。短期融资,在一次借款偿还后,下次再借款的利息成本究竟是多少也难于知道,其利率在各个时期波动较大。

(2)流动负债结构的优化选择

与营运资金投资政策一样,没有一种对所有企业都是最优化的长、短期负债组合。在选择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筹资政策时,企业的财务经理人员也必须考虑其它各种因素,如企业销售及现金流动的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每一个企业只有在根据不同负债结构的报酬与进行全面估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对各有关因素的利害、得失进行综合权衡,才能较合理确定该企业最优的负债结构。

三、优化营运资金结构的对策建议

1.盘活固定资产,调整资产结构

一般过少的流动资产不能充分带动过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转,会使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低下,使企业陷入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大力盘活无效或低效的固定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用盘活所收回的资金,补充流动资产,以此调整资产结构。这也是很多行业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把闲置资产活化、变现,用变现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

首先应对闲置、无效或低效的固定进行全面清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战略调整,采取出售、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加速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对那些残值较低或同型号过剩的固定资产及企业改造拆除的旧设备,可在合理作价的前提下,拿到市场上出售变现;对可在公司内部进行调剂使用的资产,进行优化组合、资产重组、优势互补:用闲置或低效率存量资产通过参股、控股、租赁等多种方式对外联营,从账面资产变为可进入市场的流动资产,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占用资金,充实流动资金。实现企业发展所需的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最佳比例组合。此外,公司在计划安排项目时,要对项目从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证,再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效益相对较好的项目上,坚持干一个成一个,为企业的资金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2.加强流动资产管理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流动资产比,能相应提高企业绩效。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对存货资产的管理。企业的盈利资产以存货资产为主,若在存货资产中,未完工开发产品占比重过大,则会相应地降低开发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保持存货中完工产品与在开发产品的适当比例以及加速完工存货的销售,有利于企业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链。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逾期应收账款甚至呆滞账款过大会造成大量的资产沉淀,资金无法周转流动。所以应当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缩短应收账款的周期,加强对销售对象以及合作者的资信审核,降低坏账率,维护流动资金的安全。

另外,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货币资金的管理。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内部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货币资金的管理和合理运用,能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流动和周转实现增值和效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9年开始在集团内部全面开展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该企业集团是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将多个企业联结为多层次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联合体。该集团以财务公司为资金集中运作平台,以自主研发的集团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基本管理方式,以全额资金预算为主要控制手段,依托商业银行资金结算网络,借助总分账户的实现形式,将集团在国内外的全部所属企业资金统一集中起来,形成统筹运作的“资金池”,保障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率,实现整体资金效益最大化。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后,集团统一对外开户,统一对外进行筹资,由于其偿债能力、收益能力和管理水平都以集团整体水平来衡量,信用较高,相较单一的成员企业具有更强的筹资能力;成员企业则只通过结算中心就能够获得所需资金,节约筹资费用。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1年多来,境内人民币贷款月均余额比集中前下降90-120亿元不等,筹资成本大幅下降,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体现。

仅以该集团下属的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10年上半年该企业开始纳入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体系运作自己的“资金池”,2010年上半年该企业合并报表显示货币资金余额166.95亿元,分布在全国范围上百家分子公司,通过3个月全力推广资金集中上线管理,三季度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下降到115.62亿元,减少了资金沉淀50多亿元,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3.适当增加长期负债比重,充分利用其杠杆效应

很多企业流动负债比较高,大量的流动负债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偿债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公司在确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重中,应慎重考虑其成本与风险,确定合适的流动负债比,以此增加企业绩效。我们可适当降低流动负债比重,增加长期负债,充分利用长期负债的杠杆效应,同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的绝对值增加而增加。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此外,企业利用负债融资还可以起到避税的作用。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使用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并不会影响企业的负债杠杆效益;至于资金成本方面,虽然使用长期负债较使用短期负债会损失部分资金成本(一般情况下,流动负债的资金成本低),但是这部分损失的成本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抵税效应弥补。加之我国一部分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不佳,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较大,而长期负债偿还日期确定,偿还数额确定且有展期的可能性。因此,在对风险、成本与收益相权衡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考虑长期负债这一有利的资金来源。

4.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筹资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与控制

收录日期:2013年4月23日

一、负债筹资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市场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财务状况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以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给企业经营的相关者造成的不利影响。

负债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借款,以使企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投资的需要。这类筹资方式的优点是筹资成本较低,保障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利用杠杆效应增加企业的收益;其缺点是财务风险高,限制条件较多,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点束手束脚。

二、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因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的大小或负债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企业负债规模较大,则利息支出就会增大,若企业的利润降低就会使企业丧失偿付利息的能力,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企业负债规模越高,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大,对企业股东收益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负债规模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等规模的负债条件下,利息率越高企业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在企业收益较差的时期,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同时,利息率越高,企业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高,对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负债期限结构的安排是指企业负债中长短期负债的使用情况,即长期项目上是否用了短期资金,短期项目上是否用了长期资金。若长期资金用在了短期项目上,则企业的资金就会闲置和面临支付高额利息的风险;若短期资金用在了长期项目上,则企业就会面临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的负债过于集中在长期负债或短期负债,那么企业还款时的压力就会增大,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产生的外因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变现为企业能否得到预期的息税前利润。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不同,但它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采用负债筹资方式时,由于财务杠杆对所有者权益的扩张作用,所有者权益的波动性就比较大,企业承担的风险就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就是筹资风险。而且当企业的经营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收益时,也会对企业负债筹资的利息支付产生影响,增加企业还款压力和筹资风险。

2、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的强弱,而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企业潜在的偿债能力的强弱。当企业经营活动不能得到预期现金流入量时,企业就不能按时足额地支付本息,企业就面临着财务风险。此时,企业就会变现其他资产以偿还债务,而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不同的。当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强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相对较小;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大。

3、金融市场。企业要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融资,因此企业的负债经营就会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负债筹资的利息率上,当金融市场的供大于需时,利息率就会下降;反之,利息率就会下降。而且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的波动都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所以,企业在进行负债筹资时,不仅要考虑负债利率的影响,还要综合考虑金融市场的整体情况,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合理的筹资规模和融资来源。

三、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控制

(一)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宏观策略

1、建立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比较晚,各种措施还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法律环境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健全的法律可以为企业提供保障。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民营企业的负债筹资大都来自银行贷款。因此,提高银行经营自是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数量的重要措施。提高银行经营自包括:提高银行选择贷款对象的权利、提高银行自主处理坏账损失的权利和提高银行自主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样就能对企业进行外部制约,减少企业盲目借贷,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起步晚,与国外的管理理念存在差距,因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缩小我国企业与国外差距的重要方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水平,加速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负债筹资风险控制的微观策略

1、企业应确定负债比例。负债比例通常由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总额×100%。负债比例是由所有者和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决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来说30%为安全,40%较合适,超过50%资金周转就会受限,筹资能力就会降低。另外,企业也要考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2、企业要确定合适的资产结构。一方面企业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企业在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借入多少短期资金,多少长期资金,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销售状况。企业的产品如果销售好的话,企业可以多借入短期资金;②资产结构。企业的长期负债多的话,企业应多用长期负债,尽量少用短期负债;③企业规模。企业的经营规模对企业的资产结构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经营规模大的企业,一般很少用流动负债,因为他们可以在债券市场获得资金;④利率状况。如果长期负债的利率与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不大的话,企业一般会选择长期负债;反之,企业就会选择短期负债。另一方面,企业要考虑资金的来源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增多了,企业可以根据融资规模的大小、期限的长短和企业期望利率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进行融资。

3、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10年和2009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阳普公司在这两年内都没有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这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好的,因为这可以说明他们公司的盈利水平较高,资金没有缺口;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从金融机构融资,使公司不能够利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经营的综合成本,其资金利用率较低。

不管是企业的自有资金还是企业从外部筹集的资金,在企业获得这些资金的使用权后,企业应加强对这些资金的控制力度,并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企业的所有人应适时地查看企业账目,做好对其他人的监督工作。另外,如果进行对外投资,企业应首先考察好应投资的项目,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最好选择投入资金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企业筹集资金也不应过多,应根据投资经营的需要做好资金计划,合理筹资。企业还应在项目管理上做好合理的规划,以达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效果。

4、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制度,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健全的财务风险制度可以使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时更加的得心应手,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将风险意识引入到企业的财务制度中,可以让企业的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行使其财务风险控制的权力,获得财务风险收益。对于企业经营者:①在法律和经济上明确经营者的责任,引导他们树立风险意识,居安思危,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加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②企业的所有者要给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营、财务以及资金的使用权限,使企业的经营者能够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实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增加企业经营的灵活性;③给企业经营者一定的风险报酬。权、责、利分明,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健全的财务风险制度也要求企业内部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另外,健全的财务风险制度也要求企业在进行融资投资时,企业内部有一定数量的备用金,以应对一般的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5、根据企业状况,制定企业的负债计划。根据企业的资产状况制定企业的负债计划,是企业理性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当按照资金的需要量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行筹集计划的制定。同时,还应根据各种负债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的还款计划。负债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企业还款的压力,当企业经营不善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负债很少或者是没有负债,企业的资金结构就不够合理,企业经营的综合成本就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合理的负债会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财务杠杆收益,而且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陆磊.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困境及其突破[J].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

短期负债筹资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筹资风险;外部风险:内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内容的筹资风险,是由筹措资金不能落实、筹资成本过大、预期效益过低造成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风险。筹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是筹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筹资风险的识别又是筹资风险评估、应对的前提。企业的筹资风险按照受控与否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本文将与筹资有关的企业外部风险归为与筹资的时机选择相关的风险类别:筹资内部风险主要包含负债筹资风险和权益筹资风险。

一、筹资时机选择风险,即筹资外部风险

与筹资时机选择有关的风险主要是因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政策、市场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发生变动带来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局变化、政权更迭、战争、动乱、武斗等政治因素而使企业蒙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政治环境往往能影响经济环境,例如政府行动可以影响国际资本市场和引致通货膨胀,所以在考察筹资时机是否合适时要考虑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因素变动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影响筹资风险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紧缩、金融危机、经济改革措施的出台与实施等。如,不同的经济周期对企业融资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放宽银根,降低利息等,这时企业筹资较为容易且成本低: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市场需求减少,国家紧缩银根,这时的筹资活动尤其是长期筹资,会受到严峻挑战。

法律政策风险是指由于企业适用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变动而给企业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相关法律政策的变动往往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使企业承受一定的风险,如利率汇率调整。央行调高利率,就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反之会给企业筹资创造便利。税收制度对企业筹资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企业应该很好地利用税收政策,合理安排资金的调度与使用。例如,对于负债筹资而言,利息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有抵税作用;而股息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税收对这两种筹资方式的成本的影响显然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以降低资金成本。税收制度中一些灵活性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和方法,以减少当期应纳税额,从而降低筹资成本和减轻税收负担。比如,税收制度允许某些行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企业可以通过当期多提折旧使纳税点后移,使企业早期产生更多的现金流入量。其他法规政策,如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最主要的是公司法、证券法等,这些法律规定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条件以及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违规的法律后果等。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寻找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供求变动、竞争、利率等市场因素变动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是企业筹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也有供求的平衡问题、竞争问题和价格变动(利息率)问题。如果供大于求,供方竞争加剧就会出现需方市场,利息率就下降,这时对资金需求者有利;反之则不利。

二、筹资内部风险

(一)负债筹资风险。负债筹资是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与权益资金相比,负债资金的特点是:不分散企业的控制权、成本低(减税作用、财务杠杆效应)、融资速度快。负债筹资虽然具有这些特点,但也是有风险和代价的。其主要表现为:利息率风险、期限结构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数量不当风险、偿还风险、资本结构风险。1、利息率风险。企业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负债筹资必须向债权人支付本金、利息,而不管企业经营状况如何。这造成企业固定的利息负担,影响资金周转。如果利息率较高,则会导致财务杠杆系数增大,造成企业较高的财务风险,企业付息的压力和破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2、期限结构风险。企业负债筹资按使用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负债筹资和长期负债筹资。短期负债筹资是指采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长期负债筹资指采用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资。一般来说,长期负债利率较高,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较大,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比如应该用短期借款却用了长期负债,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如果企业负债筹资的还款期限不合理,造成还款期过于集中而导致资金流断裂,也可能产生此类风险。3、流动性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企业为了还债或防止破产可将其资产变现,由于各种资产的流动性不一样以及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当企业拥有较多的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其财务风险就较大。4、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数量是指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过度负债,不仅要支付大量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筹资数量过少,则会资金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5、偿还风险。偿还风险包括长期偿债能力风险和短期偿债能力风险。企业往往重视长期偿债能力而忽视短期偿债能力。其实,短期债务也会影响长期债务,即使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如果资金调度不当不能及时还款,也有破产的危险。所以,无法保持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企业,同时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也存在问题。6、资本结构风险。所谓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之比。长期负债过多,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增大财务风险;长期负债过少虽能提高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并减小财务风险,但放弃了借款利息的抵税作用。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二)权益筹资风险。本文讨论的权益筹资风险主要是股票筹资风险。股票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股票发行时机选择欠佳,发行数量不当、发行价格过高或过低、筹资成本过高及股利分配政策失当等给公司造成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性。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股东发行的一种权益证书,是投资者投资并取得股息的凭证。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资金普遍而重要的手段,它能使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在短时间内被企业所筹集并能够在企业存续期间内被企业运用。一般认为,股票筹资无需还本,因而没什么支付风险,其实不然。股票的资金成本由筹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