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第1篇

    市劳动局提出的《关于对部分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全托管若干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对部分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全托管若干意见

    (宁波市劳动局  一九九八年七月七日)

    为了积极推进产权制度等各项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深化改革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现对部分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全托管的若干事项,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范围与对象本意见适用于经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实施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并已参加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国有、城镇县以上集体企业中,因优化劳动组合而下岗且难以再就业的职工,可由市(区)各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实行全托管。具体对象为1997年年末在册的198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即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应退休)的下岗职工。

    二、企业与人员审核凡列入上述范围的市属企业,由市各行业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直接报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再就业办);海曙、江东、江北区属企业,由区各行业服务中心先报区政府审核同意后,再报市再就业办。市再就业办在接到各服务中心申请后,定期会同市财政部门和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各相关工作小组,共同审核。

    经审核符合范围和对象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行业主管部门审定,由企业填写《托管人员花名册》后报各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提供本服务中心与企业和托管人员签订的全托管协议,报市再就业办(区属企业的人员,由服务中心报区再就业办初审,后报市再就业办),由市再就业办审定托管人数、生活费发放标准和托管经费总额。

    三、全托管人员的待遇凡符合全托管范围和对象条件的人员,在进入各服务中心全托管后,其生活待遇按以下标准执行:

    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含2年)的人员,实行准退休,由服务中心按其本人进中心时可计发的月养老金的80%发放其月生活费,不享受养老金调整待遇。月发给的生活费低于1.3倍市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按1.3倍市定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对距法定退休年龄2年以上、5年以下的人员,先实行离岗退养,由服务中心按1.3倍市定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其月生活费,至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含2年)时,改按准退休办法计发其月生活费。

    上述人员托管期间工龄照算,至法定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并按市统一规定计发养老金。

    四、托管经费的构成和来源托管经费由以下二部分构成:托管人员的生活费;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即20%部分)。

    托管经费由企业(行业)、财政和社保部门共同承担。市属国有、城镇县以上集体企业,由企业(行业)、市财政、市社保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海曙、江东、江北三区所属国有、城镇县以上集体企业,由企业(行业)、区财政、市社保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

    筹集的托管经费不足以实际支出时,其不足部分由企业(行业)、财政、社保部门按上述同比例分担。

    五、托管经费的筹集与拨付根据市再就业办审定需拨付的托管经费总额,由各服务中心填写《托管经费汇总表》报市再就业办(凡区属的,先报区再就业办初审,后报市再就业办),经市劳动部门会同市(区)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企业(行业)、财政和市社保机构按各自的出资额,根据企业(行业)改制进度和用款需要,分年度划拨到市(区)再就业工程专项经费专户。凡改制后原企业法人主体不复存在的企业,由接收方企业(即兼并企业的兼并方,破产企业的接管方,解体企业的接受安置方)按上述规定划入市(区)再就业工程专项经费专户,其余企业必须将企业应承担的全部托管经费一次性划入市(区)再就业专项经费专户。

    各服务中心根据企业改制进度填报《托管经费审批表》,经市劳动、市(区)财政部门审核,报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同意后,托管经费从市(区)再就业工程专项经费专户分年度拨付各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按月支付给托管人员。

    六、日常管理工作各服务中心要为全托管人员开设养老保险专户,负责按月在托管人员生活费中扣缴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按月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划缴到市(区)社保机构的养老金专户。在市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前,托管人员的医疗费暂按原支付渠道处理。托管人员的其他社会保险费免交。

    各服务中心必须制定托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市属行业的,每季度末将《托管经费使用情况表》上报市再就业办和市财政部门;区属行业的,每季度末将《托管经费使用情况表》先报区再就业办和区财政部门,由区再就业办汇总后报市再就业办和市财政部门。

    托管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单独设置科目,对暂时不用部分存入银行,其增息部分并入托管经费专户。

    劳动、财政、审计部门要定期组织检查,发现托管经费挪作他用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托管经费的具体测算办法和有关表册由市再就业办制发。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直观论;品德课堂;叶圣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37-03

效在“直观”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精髓之一。“直观”,是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表述。叶老认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也就是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品德教W应该为学生体验生活、充分实践提供场域和契机。

一、课内外结合,创设实践的场域

何谓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还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环境有着共性又有区别。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给学生创设了实践活动的空间,不同的是场域更注重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为某一行为习惯或价值观的养成持续地给予环境支持。品德课程倡导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因此课内外结合的实践场域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指导与强化结合,形成合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这些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品德课程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因此品德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的地方,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并通过课外的强化实践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中,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从学生每天佩戴的红领巾入手,设计了“我会自己系红领巾”实践活动,通过播放大队辅导员演示系红领巾视频、指名上台示范系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等方法,让每一位孩子充分掌握系红领巾的方法,并在“同桌照镜子”的互查中进一步明确系红领巾的要领。以系红领巾这一自己的事情入手,提出了课外实践活动“我会做自己的事情”,采用“小小记录卡”的形式寻求父母的监督与评价。课内的有效指导加上课外的巩固强化和拓展,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实现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2.实践与分享结合,激发热情。叶老认为,教育必须重视直观,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除了学校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课堂以外丰富的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实践的场所,并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分享来提升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一课中,学生课前分小组进行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研究活动,课堂上通过实物呈现、图片对比、视频呈现等形式展示课前实践的成果,交流与分享所思所感,深切感受到家乡变化的巨大,人们生活变化的巨大,也激发了对祖国快速发展的欣喜之情。

3.模拟与实战结合,促进深化。由于品德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有的实践活动难以在课堂中真实进行,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在课堂进行模拟实践,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的方法进行行为的指导。模拟实践是经常运用于品德课堂的一种活动方式,例如打电话这一练习中,安排了课后给外地的亲人或亲戚打电话的实战任务,并采用教师提供的外地号码固定电话前增加相应的区号的要求,提升实践的难度,有效促进了对打电话这一技能的巩固与深化。

4.寻疑与答疑结合,提升能力。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而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来自生活或所处的社会环境,采用课外寻疑、课内答疑的实践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引导学生课前体验班级卫生值日,并回顾体验,充分质疑,学生在体验中产生了不少疑问,如桌椅之间最难扫怎么办?前后门那么高,够不着怎么办?地面上的污渍,怎样才能彻底拖干净?……通过课堂上针对这些劳动体验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的讨论,学生感受到劳动也需要动脑筋、想办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

二、知情意交融,创造实践的契机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形式,也是行的基础、动力和保障,而行则是三者的外部表现,即实践、行为,也是关键所在。叶圣陶先生的“直观论”也指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而做的过程必然需要知、情、意的有效支撑。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会继续促进知、情和意的心理发展,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

1.知而后行,为实践奠基。品德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本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知,即认识,是学生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认知,它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的认知目标,在有效达成的基础上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比如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基本的规则和权利、义务,知道基本的地理和历史常识,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等。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共同的家》一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认知我们国家的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南北和东西跨度距离等,充分感受祖国地域的辽阔。尤其是对南北距离大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哈尔滨和海南为例,进行温度对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出游装备的整理进行探讨指导,并现场进行模拟选择,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生活。

2.以情促行,为实践导航。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直接接触的人、事、物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促进行为实践的正确有效。首先是教师积极正面的影响催生学生实践动力。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某借班上课的老师将班主任请进教室,通过班主任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一天工作情况,学生深刻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勤以及老师乐此不疲的幸福,增加了对劳动感受的深入认识,也树立了尊重劳动者的情感,为接下来的劳动岗位体验活动做好了心理准备。其次是亲历事件,在真实的感受中自觉调整行为方向。

3.意志保障,为实践求效。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勤奋、吃苦、自制、毅力都是意志的具体表现。坚强的意志是治学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习惯的养成靠自励,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靠自得,外力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说明了意志在个人学习和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以意志为保障,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和效果。例如在K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我要攀登》一课中,学生体验“单脚站立”的小游戏,以坚持时间长短来确定胜负,这是对学生毅力和耐力的考验。

三、点线面交织,创新实践形式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受教育者在求知求能的过程中,必须倾注全心全力去求真知和真能,决不能仅止于头脑里能懂、口头上能说,必须行动上真正能做才行。当然,这真知和真能只有在学生的亲历和实践中才能求得。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根据品德课程的目标,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拓展了教学时空,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所以在实践的形式上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点线面交织,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1.重点难点:操作实践来突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话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品德教学在学生参与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有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解古代记事方式的局限性,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尝试契刻记事、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并由其他同学猜想其中表达的意思,在实践中学生感受到古代记事方式不能明晰表达事件,有很大局限性,因而才有了汉字的创生和演变。

2.线上延伸:调查实践来串联。品德课程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因此教学往往表现为前延后拓、线性延展的一个过程。为有效串联活动,可以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科技发展带来进步的调查活动,课堂进行交流。课后则针对“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烦恼是什么?”为主题,指导学生继续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线上延伸中,学生的活动得到延伸,更能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延展和深化。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道德人格;文化实践;文化养成。

所谓道德人格,即作为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断地处理围绕着他本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塑造而成的。其中,社会文化对道德的生成、调适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实践是道德人格的来源。

文化实践是人适应自然、满足自身、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全部活动,包括一定的社会生产实践和个人的生活实践。

道德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知识的熏陶、个人自觉修养逐步形成的。

(一)文化实践是道德认知的来源。

道德认知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生活的理性反映和经验积累,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起点。道德认知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调整其行为动机和现实行为的支持系统。

首先,道德认知是知识与美德的桥梁和中介。在对道德的论述中,苏格拉底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1](p102)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从这一论断出发,苏格拉底对人的善恶进行了分析“,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学和做,就是有益的。如若没有理性地学和做,它们就是有害的。”[1](p102)要使人为善,就必须使人有知识,美德必须伴随着知识。知识以反映、规律为内容,属于认识范畴;美德以善意、正义为内容,属于价值范畴,二者是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角度的揭示,其中,道德认知处于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交界处,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美德,因而成为知识与美德的桥梁和中介。

其次,道德认知离不开人们的文化实践。人只有在进入家庭、社会生活以后,面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由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经过一定的生活实践后,才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p202)在实践中,上升到意识领域的道德认知作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作为一种精神指向,引导着人们把以观念形态存在的道德人格表现出来,变为现实的道德人格,从而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的结合,具体表现为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而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又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形成对现实道德关系的一种爱憎和好恶的情感,这种情感一经形成,就会具有强大动力,影响人的道德行为。

(二)文化实践是道德意志的来源。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作出决择的力量和坚持进取的精神。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手实践能力;活动;多元化

动手实践能力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幼儿时期是身心发育初期,我们应该以科学、健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民国时期的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我从学习他的教育理念中认识到教育要坚持本真,这与现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就要结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敢于动手,乐于动手,敢于通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鉴于此,我联系多年的幼儿园教学实践对怎样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解说。

一、放手实践趣味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停留在耳提面命的说教上,也不能只让孩子们看示范教材。我们要结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形象、趣味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体验,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爱上实践活动,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周末空余时间,我们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到公园或郊外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开设一些动手游戏和实践项目诸如,让孩子们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比一比有什么区别,然后动手制作标本;还可以玩一些亲子互动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合作制作风筝……这些活动家长给予基本的指导,让孩子们的动手实践来体验整个制作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

需要说明的是,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就要将他们带入到恰当的情境中去,这样才能吸引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如果我们硬逼着孩子们去做什么,他们就会有抵触心理,就不会产生动手实践兴趣,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中启发认知

哲人说:实践出真知。动手实践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为了认知和提升能力,当然,认知能力也是为了日后解决实际问题。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要想引导他们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就要唤起他们的动手实践需求,然后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认知到能力的生成和迁移。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一定要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幼师只起指导和组织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幼儿在实践中的关键时刻启发他们认知,这样结合实践的启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简笔画时,有的小朋友多次感觉自己画不好,就有气急败坏的心态出现。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给予他们鼓励,一方面为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指导和启发他们实践技能的进步:“呀,小欣同学画的画进步很大啊,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都快赶上老师的水平了!”“不过这里还要注意一下,这个弯应该拐小点。”……这样的语言通过认可和鼓励让孩子们重建信心,然后再给予技术指导,孩子们就能虚心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但能保持孩子们的动手实践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当然,具体操作中,我们还要给孩子们做好示范:给幼儿们画几个小猪、小狗等容易操作的简笔画,还可以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启发幼儿掌握动手技能:大小两个圆,脖子中间连,撅一撅小嘴,伸一伸双腿,大圆加翅膀,小圆加眼睛。

总的来说,幼儿时期多以形象认知为主,所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不能过多地进行解说,而是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空g,让孩子们通过动手体验发现问题,教师启发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动手能力。

三、多元化实践教育

幼儿处于认知世界和学习动手实践的初期,我们更要注意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动手能力教学不是独立的,要融合在相应的生活和学习中,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唤起学生的动手实践需求,才能驱动他们通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生成动手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借助教师和午休的环境指导孩子们动手整理学习和生活用品,打扫卫生,清洗用具等,以培养他们基本的自理能力。其次,在动手实践教学中我们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初步认知。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全面认知世界新事物,培养良好的兴趣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一定要通过多学科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上面提到的简笔画,还有舞蹈、体育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来激活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是我结合幼儿教学实践对培养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几点看法。总之,动手能力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以鼓励为主,给孩子们创设相对开放的活动环境让他们通过体验学习和生活。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再给予启发和指导,只有这样,多元化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德育的课程性 德育的生活化

一、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和生活化的内涵之界说

1. 德育的课程性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性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知”问题,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表明,学校德育首先是以德育课程为载体的道德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性是学校德育区别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突出特点之一。学校德育的课程性使学校德育具有了程式化样式,它必须有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进度安排、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和德育授课教师等教育教学的主客观要素,才能保证学校课程性德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

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是通过德育教师的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掌握必要的道德理论知识。学校德育课程性为德育主体提供了系统的道德知识学习过程,德育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都是在学校和德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中进行的,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学习的场所主要在课堂之中,掌握道德知识的主要过程是道德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较为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这是学校德育课程性的主要功能所在。但是学生通过课程性德育所学习的道德知识属于间接的道德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它必须通过生活化德育才能实现由“知”到“行”转化。

2.德育的生活化

中职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行”问题,即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问题。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完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行为,是一种非他人指导的道德生活实践;而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道德生活实践。这种师导性道德生活实践是经过学校和教师的设计和安排的,是在学校和教师道德要求的总体框架下发挥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期间通过开展有限的道德生活实践获得较为系统的道德实践经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道德行为转化和道德境界提升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现实生活道德中的主人,则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道德思维和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进行自我设计和反思,能自主、自愿、主动地做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具有道德性的事,用自己的“道行”提高自己的“德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中的师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即教师对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导师作用不是替代学生进行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导行”;同样,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也不是要放弃或摆脱教师必要的、适当的“导行”,放任自我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导行”中自主地开展道德生活实践。

因此,中职学校只有将德育的课程性与德育的生活化有机结合起来,即实现学校德育的“理实”一体和学生道德生活的“知行”统一,才能使学校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而轻视德育的课程性学习或忽视德育的生活化实践,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教学和生活化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职学校德育是课程性德育和生活化德育教育的有机统一,其中德育的课程性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的生活化是学校德育的实践基础,二者既是缺一不可的两面一体,又是密切联系的一体两面。学校德育的课程性和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强调学校德育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1.在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是由德育课的地位与性质决定的。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和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德育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专题教育。

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渗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课程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内隐的、零散的德育内容显性化、系列化,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既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挖掘文化课的德育因素,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教师在把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讲精彩的过程中,还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笔者学校是涉农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还应根据学校涉农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职毕业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学好涉农职业技能对改变三农现状、提升三农水平、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内容。

2.在德育生活化方面,既要注意学生德育生活实践的师导性,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主体性

一方面,学校要注意系统设计学生德育生活的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师导性。学校要从德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使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法纪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团队归属感,提高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自觉性。在系列化德育活动的熏陶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例如,笔者学校对金州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德育材料进行了选择性设计,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金州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金州的过去和现在,了解金州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增强了学生对金州这块热土的热爱。学校还对毕业生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化设计,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内容,以增强学生对职业文化的认同感。

如学校在教学楼每层楼走廊建起了专业长廊、职业墙、职业明星专栏、道德明星专栏,开展各类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如学雷锋月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这些系列化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情怀,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精神,同时还自然而然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学校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的自我实践,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性。生活是第一课堂,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道德践行的功效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做”,来感悟良好的道德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对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生活实践,遵守学校的生活规范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教育学生要主动地将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和提倡的框架内,完成向社会人和合格公民的转变;要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行业企业职业道德要求,完成向合格职业人的转变;要把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转化到家庭美德的范畴中,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热爱劳动,简朴节约,与邻里和睦相处,完成向有家庭美德的人的转变。

在职业学校德育过程中,尽管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内外因素很多,但是课程性德育中道德知识的“师之所授”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生之所受”,德育道德生活化实践中学生道德行为的“生之所行”和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师之所导”,则是职业学校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主体因素。这种主体因素突出表现为:“师”是德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授之主体”,是学生德育生活化实践的“导之主体”;“生”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学之主体”,是德育生活化实践的“行之主体”。

所以,必须将师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特别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人文生命成长、学业事业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是一个人得到社会认可的首要因素。学生只有对这个问题认识到位,才能对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性道德理论学之有知,对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道德行为行之有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生只有把学校德育教育看成是“利我”的道德“自育”,才能真正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志洲.学校德育课程性特征之考量[J].中国德育,2008(3).

相关期刊更多

南大商学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