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劳动实践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留心观察生活
留心观察生活是成就习作本领的第一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而等到写作文时又没东西可写,对此,教师要着力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让学生观察什么呢?① 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比如说校园生活,通过留心观察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课后文体活动和校园环境等,学生会发现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② 观察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像万花筒,五光十色。学生不仅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而且还要观察当地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这样才能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亲身体验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既是他人生的财富,也是他习作的宝贵资源。如何引导学生把看似平常的生活变成有意义的生活呢?我认为,需要学生对生活抱有积极参与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① 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如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文体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② 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如家务劳动、邻里交往、上街购物、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等,从中学会劳动,学会与人打交道。③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到福利院、敬老院、医院等地方去探望需要帮助的人,学会帮助他人。④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等形式,接触各种工作岗位的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和人间的冷暖。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精彩。
3.品味感悟生活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范围总是有限的,如何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品味和感悟生活呢?我认为,教师可在课堂上搭建一些平台,让大家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精彩内容拿出来分享。展示平台的形式主要有:① 多媒体展示。教师可以收集各种适合学生学习和了解的社会信息,将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播放,让学生开拓视野,感悟和品味多姿多彩的生活。② 课前3分钟演讲。教师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每次语文课前让一名学生用3分钟时间上台演讲,演讲的形式不限。学生要做好这3分钟演讲可不容易,平时要经常看书、看报,了解各种时事新闻;上台时还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收集来的资料,谈出自己的感悟。轮流上台,能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家把自己有感悟的内容拿出来分享,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在交流中感悟了生活,开阔了眼界。
4.练笔描绘生活
通过留心观察生活,亲身体验生活和品味感悟生活,学生心中已积蓄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思想情感,此时再拿笔来描绘生活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对小学生来说,在他们刚开始练习作文时,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谋篇构段的技巧,只需要让他们回忆课文,进行简单的模仿即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领悟作文的章法技巧。另外,在写作内容上,也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让他们把自己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向往和追求,把参加各种活动的感悟和体验写出来即可。让学生对作文有了一定的感悟后,教师再进行写作上的具体指导。对于写得不错的学生作文,教师可以把它们推荐到班级的学习园地、学校的广播站等地方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和欣赏,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各种植物亲近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秀美景色,感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感悟劳动光荣的美好情操,接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会实践体验,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一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意义:
1、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2、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3、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5、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关键词:朗读;多种途径;变换角色;对比揣摩;文字功效;尊重个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是,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常会出现朗读训练走过场或者是重感悟轻朗读等欠妥做法,使朗读流于形式。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将朗读指导扎实、有效、深入地落实好,是应该引起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十几年的教学一线工作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朗读不失为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变换角色,感同身受促朗读
只有变换学生的角色,缩短学生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将自己视为文中的一员,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感同身受,学生才能有感而发,以不同的身份来朗读课文。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在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造福而坚强不屈地忍受各种痛苦时,有一个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听者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我马上追问到:“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此时,我仿佛就是普罗米修斯。”他回答到。我及时面向全体学生说到:“将自己当作文中的主人公,走进人物的内心是读好课文的方法之一。”虽然我的话只有短短的一句,可是,它的作用却十分重要,在无形之中,教给了学生一种朗读方法。
二、读中想象,身临其境品中读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有效朗读。如《梅雨潭》一课,课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立足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梅雨瀑、梅雨潭的美丽景色。由于许多学生从未身处其地欣赏过梅雨潭的美景,所以很难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轻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着课文,听着与画面同步的轻音乐,想象着一幅幅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读完后赞不绝口,有的说:“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说:“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此可见,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之中,自然而然便将梅雨潭的美用朗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对文中语句的含意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对比、揣摩,反复体味悟中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教师如果能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合适的“加工”,可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如课文《普罗米修斯》中有一句: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摇摇头,说:“我为人类造福,没有错,我不会承认错误,也不会归还火种。”让学生谈谈哪段话在表达效果上更好?好在哪里?学生们很清楚地体会到原句中“决不会”、“更不会”等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坚定无畏的意志品格。我马上说:“让我们用声音和表情将普罗米修斯的坚定与无畏表现出来。”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正是通过对比读文,才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表情达意的符号,反复体味悟出人物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情朗读。
四、触动心弦,朗读方能表真情
每篇课文都能反映出作者的一份真实情感。那么,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这份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情意点。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一边为学生播放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视频,一边配乐饱含深情地描述到:“绵延的山峰记录着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着聪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小段精彩的视频加之一段深情的旁白,使学生个个如临其境,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在每张孩子的脸上一览无余,我因势利导:“谁能够通过你的感情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此时,朗读训练的指导已水到渠成,有句话说得好:“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使人叹服。”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情意点,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先“心动”而后“口动”。
五、尊重个性,调动情感主动读
关键词 特色学校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一、特色学校建设:云阳教育内涵发展之必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纲领性文件成为发展办学特色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推动当前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县学校正在走“合格学校、示范学校、特色学校”的良性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县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4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在示范级学校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倡导个性化办学,办有特色的学校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云阳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现状
1.现状
目前全县初显特色的学校特色项目有:(1)阅读类 凤鸣中学围绕新老校门及办学历史打造“书院儒风”凸现“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特色点;鹿鸣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物质储备,创设飘满书香的校园,搭建平台,打造浸润书香的师生;(2)体育艺术类 沙沱初级中学“负重拼搏,托举未来”为核心的举重文化,促进学校发展;普安小学太极文化为特色,全面育人;东山中学葫芦丝教育,打造优美的课程文化;盛堡小学的书法教育,使全校师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3)科技劳动类 复兴小学打造科技教育特色,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盘石小学以“象棋课”和“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为载体着力打造象棋和科技两大特色教育。(4)校园文化类 云师附小的楼层文化,对每个楼层、每个班牌进行特色命名;双江小学以“水”为载体,打造“水”文化,体现“上善若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理念;黄龙初中以“黄金人生、龙行天下”为核心,规范学生言行,彰显龙魂龙韵;清水小学以“土家文化”为特色学校建设内容等等。(5)教育科研类 凤鸣小学极力打造“多人磨一课,一课多人磨”的特色;路阳九年制学校的“2-25-10-3”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打造特色高效课堂。(6)文明礼仪类 云阳高级中学创新形式,完善美善法则,开展“道德感悟教育”;杏家湾幼儿园“爱于心,美于行”打造爱和美的主题文化,创设爱和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凤桥小学关爱留守儿童“5+1”教育模式,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2.突出亮点
部分校长围绕学校的发展,从文明礼仪、制度管理、体育艺术、科技劳动、教育科研等方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所在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挖掘本土文化,突显了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云阳中学以“为学勤、为业精、为人正”的“三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道德感悟教育”新模式特色项目,逐步彰显“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一是在全国首次提出“道德感悟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在市内外影响深远;二是成立了云阳县中小学道德感悟工作室,建立了云阳县道德感悟教育网站,组建了云阳县道德感悟教育研究工作室领导机构;三是坚持不懈的道德感悟教育研究与实践。围绕“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礼仪教育”等数十个主题,举办了上百期独具特色的主题班会,全校学生在同时观看、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展板宣传,配之黑板报、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综合立体德育平台,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反响极佳,许多学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沙沱初中“负重拼搏,托举未来”为核心的举重文化。一是挖掘本校体育历史,加强举重运动专业训练。学校09年被确定为“云阳县举重特色项目学校”, 10年被县教委、县体育局联合授予“重庆市云阳县青少年举重训练基地”称号,同年被县政府表彰为“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历年来,学校在市运会上获得一金3银10铜的优秀成绩。二是为适应学校举重队规模不断壮大的要求,新建举重运动场馆,全面发展学生重技体育运动。唱响“负重拼搏,托举未来”的核心理念,提升教师的精气神,为师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3.问题
第一,部分学校对特色学校建设认识不到位,对当下创建特色学校就是抓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停于表层。第二,部分学校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特色学校所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了一定基础的部分学校普遍存在特色建设缺乏系统性,缺乏整体策划包装。第三,特色教师的配置奇缺。教师是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离开了教师,特色学校建设只能是一张写在纸页上的美好规划。
三、云阳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建议
一、广读博览,充实个体语言的库存
名家名篇、各种优秀文章是作者通过生活体验亲身观察而写出的,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精读博览”这些文章,熟读精背大量片断,从中吸取大量的营养,既有文字训练,又有学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表达的素材。所以,我着眼于“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激活语文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同时,还可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懂得表达方法的真谛。与书籍的海洋相比,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可谓凤毛麟角,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不但靠课内,更靠课外阅读,我提倡学生“读万卷书”。在阅读课上,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师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成为学生读书的伙伴。我还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把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圈划出来,在感受深的地方写写自己的体会。这些举措使学生能够与书为友,不断充实学生自己的语言库存。
二、走进生活。寻找个性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走进生活不仅要体验生活,还要用心感悟生活,即善于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独特感受,形成自己作文的源头活水。
1.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处处是可写的景、可叙的事、可抒的情。但小学生常常面对多彩的生活显得束手无策,写作文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教给学生扎扎实实的观察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发展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观察要有目的,就是要根据习作的目的和内容去选择生活的观察对象,做到观之有物。二是观察要有结合,就是观察与阅读结合,把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应用到观察活动中来,做到观之有法。三是要有计划,生活中有些事物的观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视角,因此.要想有全面的认识,就要有长期观察的心理准备,做到观之有恒。
2.搭建学生感悟生活的时空。作文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和实践的起点。带他们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到本市革命老区参加助农劳动;到军营进行军训……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增加了他们的直接经验。同学们在阅读自然、社会这部大“书”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积累了个性化的写作材料。
三、开放课堂,夯实个性作文的基础
作文教学改革只有面向全体学生.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尊重儿童的劳动成果,理解儿童的意愿和见解,才能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1.形式上坚持开放性。让学生有权自己命题,营造开放自由的作文氛围。教师在告诉学生习作内容之后,让学生自由择题,要求只有一个,选择最能反映和表达自己的写作内容及感情的题目.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题文紧密相连,这样学生也就有了选好题、作好文的自信。学生只要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情感,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心得以展现,灵性得以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