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第1篇

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1)大赛宣传导向存在严重偏颇。如“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把技能大赛和高考相提并论。高考具有甄别的性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较,在目前条件下,它更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普适性教育。技能大赛和高考相比,显然不妥,违背了举办的初衷。“校校举办大赛、学生个个参与、教师人人辅导”。事实上,中等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有321个,而全国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项目是28项,高职组为31项,有的项目归属于同一个专业,并未全覆盖,怎能做到学生个个参与?有的职业学校面临生存问题,严重缺乏办学经费和专业设备,为节省经费,只好减少学生的实验实训,不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并不具备比赛要求的相关能力,目前根本无法做到教师人人辅导。

(2)过分关注金牌的获得,技能大赛的普惠性未能彰显。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本来有限,为了能在大赛上拿奖夺冠,有的学校动用巨资,购买专门用于比赛的设施设备和工具耗材,高薪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专家指导,调动师资,为少数参赛学生辅导,损害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3)对参加比赛师生的选拔有失偏颇。由于参赛名额的限制,各个学校为了保证有限的精力和财力产生明显效果和成绩,采取“精英式”选拔,绝大多数学生与技能大赛无缘。

(4)普通高中的学科竞赛成绩已经不与升学录取挂钩了,但是技能大赛仍然与免试升学挂钩。很多职业学校的参赛选手确定参赛后便长期脱离所在班级群体,脱离应学的专业课程和素质教育内容,以比赛机器的方式进入了全天候、全封闭的强化训练,同时要求教师给予参赛学生的各门学科免修、免考、给高分,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在师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5)技能大赛没有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性工作。技能大赛制度原本要求技能大赛融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去,要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但随着技能大赛的落幕,集训也随之结束。甚至有学生因为期望值过高,面对自身和学校的压力,枯燥的训练,淘汰赛的压力,产生心理障碍,中途训练遭淘汰后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偏激行为和退学等情况。

(6)比赛项目缺乏科学性,不能体现专业核心技能和创造力。比赛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应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倾斜,应体现产业发展最新动态、紧贴生产实际和切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是技能大赛有的项目没有专业特色,有的项目追求奢华,缺少技术含量,实际单独应用很少。有的学校尽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由于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相脱离,技能大赛的兴奋并没有带来日常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任何改变,从而违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初衷。

(7)比赛过程缺少监管。有的比赛项目不公开评分标准,理论题没有明确的参考范围或出处(依据),甚至出现有争议的题目和标准答案;有的比赛未开始,就内部提议金牌的归属;有的比赛项目被赞助商和专家绑架,有的比赛项目所用设备还会因方案调整而不断变化,学校负担很重,苦不堪言。评委名单基本处于公开状态,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二、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改进建议

(1)技能大赛应该引领职业学校立足实际搞竞赛,大赛项目覆盖本校所有专业。技能大赛应该校本化,基于本校全体学生,基于本校每个专业教师,基于本校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基于本校校内外实训基地。

(2)适当降低比赛难度、增加精度,减少不确定性,增加能够量化考核的指标,减少人为因素,客观公正地反映选手的水平,真正选拔出优秀选手。

(3)比赛工作应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可以通过建立SOP的方式把各项工作条目化,并事先公布此SOP和相关工作进展;赛后总结公布更多的比赛细节。现场直播或录像转播比赛、评分过程,体现公开、公正、透明。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05

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念便开始深入人心,但由于我国曾经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的是所谓“主科”的教学,对于那些所谓的“副科”院校教职员持有的大都是偏见,认为这些副科当然其中就包括体育,对于学生高考没有什么用。于是绝大部分的课程就被那些深受教师喜爱的语数外承包了,留给副科的教学时间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即使院校安排了副科课程,尤其是体育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被置换成上语数外等科目。这种对副科课程的偏见,在高职院校里也是普遍存在的,体育已沦落到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境地。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模糊。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的办学特色,高职主要是为国家培养有技能的人才,它的教学有很强的职业导向,因此,高职院校里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必须与岗位实现对接,也就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和将来的就业岗位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在高职院校学习可以获得岗位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就需要重新审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二者的对接,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审视工作并没有得到实现,高职体育的教学目标盲目地向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看齐。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下几点:1.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2.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技术;3.发展学生的竞技体育技能,为国家储备后续体育人才。这种教学目标和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显然是没有差别的,而且没有凸显出高职体育以岗位作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特色。

其次,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大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短跑、长跑、乒乓球、排球、篮球等,这些教学内容并没有体现一些岗位对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比如,接待工作对整体体型的要求;销售工作对下肢力量的要求等等,在教学方法上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高职体育的教学方法也是采用的大班授课形式,主要是以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然后是示范和练习。再加上院校并不是很注重体育教学,有时候体育课程会被置换成其他的主科,而高职生在第三年的时候面临着找工作、实习等现实问题,体育课更是大大萎缩,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体育课。

再次,高职体育评价方式单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其所受到的家庭因素、教育背景、遗传因素等的不同,其智力、身体素质等都不相同,在体育表现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高职体育老师在评价学生时,总是采用武断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一棍子把有些学生“打死”,看不到这些学生在其他体育项目的表现,而且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对于学生的情感、合作、适应、态度等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体育考试方面,也是学什么、练什么、考什么,有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甚至不需要考试都能得到很好的分数,现如今的这种考核和评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总而言之,高职体育教学评价单一、考试形式单一,不能科学地、全面地测出学生真实的体育水平。

最后,高职体育教学资源缺乏,在建设体育文化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高职体育的教学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教材的选用上,高职体育的教材大都是院校自己编写的,质量不高。而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文化建设更是知之甚少,什么是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这些问题基本上鲜有提及,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自然体育教学效果也不会多好。

二、解决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首先,制定与职业需求相一致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体育教学自然也要体现高职教学的特色,多多开展与职业要求相关的体育锻炼,以满足今后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在笔者看来,高职体育教学可以突出三点教学目标:1.学习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2.使学生获得几项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测试水平;3.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职业需求相关的体育锻炼,以满足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岗位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来开展相应的体育训练,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质,又能使其适应以后职业的需求。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高职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体育老师应该尽自己所能丰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薄弱项目,制定相应的体育训练项目,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或是一个体育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去训练,例如跑步可以分为长跑、短跑、接力跑、800米、1000米等。教学方法上更需要体育老师多下工夫、多琢磨,这需要体育老师更新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育老师还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些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出现把理论和实践分开的现象,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再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体育学习上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每一项体育项目,这就需要教师看到学生的优势,多鼓励他们,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对待体育态度、体育技能,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等,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做好期终评价。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第3篇

烟台地区初中学段采用的是五四学制,使用的教材是改编的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因此我们所用教材的“内芯”来自于北师大,又兼具地方特色.迄今为止,烟台地区新课标的实施已进行了近四年.为了了解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感想、困惑、建议,特对全市(栖霞市是烟台地区的一个县级市)32处学校任教数学新教材的部分教师做了调查问卷,现把结果整理出来,供各位参考.

需特别说明的是:这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产品,多数未加雕饰.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笔者自己的体会、思考、学习的结果.

新教材对新课标精神主要是通过教材功能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观念的变化、新教材栏目的变化、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等来实现的.这是新教材不可磨灭的亮点,这是有目共睹的成果.但仍然有其不可漠视的问题:

1 商榷螺旋式上升的合理性及建议

商榷 《标准》中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与知识特点,在教材编写时,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学习可以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一线教师的具体体会是:

知识不够系统,前后联系不大,内容安排跳跃性过强,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新教材为了体现循序渐进的编写理念,把知识分散于六、七、八、九不同年级讲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安排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遗忘前面相关知识,知识点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教材章节编排不合理,顺序错乱,前后知识连接性差,使学生学得“东一头,西一头”,找不到方向,学习无法深入,不利于相应认知结构的构建.体现不出数学上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思想;

新教材与旧教材比,编排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我们心中既有的系统、规范的体系,知识的呈现零乱,不规范. 虽然我们知道这体现了认知规律,还教学本来面目,但我们担心教给学生知识是杂乱的.因为我们习惯了规范、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教材中对许多规律,法则没有给出统一的规定.尽管我们知道这种开放性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也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但最后教师又装腔作势地作出了民主后的集中,扼杀了所有学生的劳动等等.建议 我们绝不怀疑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学习过程中的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原则的科学性,因为这种原则具有哲学的理性.但我们质疑的是螺旋式上升应采用怎样的节奏、时机、频率会给教学带来的副作用最小,发挥出其内在的科学力量,从而减少智力浪费,减轻教学负担. 这正是教材编写时应慎重考虑的问题.风帆电池广告这样说:“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我们新课改的马、车要跑好跑稳跑成功,还是需要教材这副好鞍好风帆.

2 商榷知识结构科学性及建议

商榷 《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包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体内容,体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展示数学的整体性;教材还应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但一线教师的具体体会是:

知识结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部分的编排上.因为编者的考虑过于简单化,没有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部分知识点,以及例题、习题之间不连贯,出现跨越度过大,台阶过高,断层过多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障碍.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相似形中,多次出现二次根式的运算,尤其是勾股定理中运用比较多,而二次根式在八年级上册最后一章才出现,这不仅在学习上出现一定的障碍.对于教师讲课也增添不少麻烦,让教师纳闷: 该不该讲根式的乘法?该不该讲分母有理化?即使讲又非常仓促,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形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涉及许多问题的证明,而严格的证明和相关的符号表示,却在八年级上册才出现,即学了两年数学再接受规范证明有点晚.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六年级上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四边形性质探索(七年级下册);相似形(八年级上册).虽然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采用的是问答证明题,但其过程就是证明. 由于没有规范的步骤,使证明比较凌乱.而且又对《证明(二)》章节前面学过的平行线、全等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内容又进行了重复的证明.

有个别题型如“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到底是试还是增加学习的难度. 增加教师的难讲度?如购买一样厚皮的大小两个西瓜,在讲解具体的题目的计算过程,学生很难听懂,计算繁琐,耗时过长(讲解几乎需要一节课). 如果在这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本末倒置. 我们总用考或不考;考多或考少;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来分配时间和精力.这种想法来自心底,有时是不自觉行为.

勾股定理课题学习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不学又觉得可惜些.

六年级出现“三视图”“展开与折叠”等学习内容时间较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因此学习时增加了一定难度.

一次函数的知识放在初二上学期讲只能加剧学生的恐惧感,因为函数知识以前放在九年级讲学生都觉得很抽象.

合并同类项的一节中应讲单项式. 多项式的概念.在去括号后是否应适当增加添括号内容?添括号和去括号法则安排有些滞后,对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显得不方便.

建议 把在讲勾股定理之前安排好二次根式的学习,这样既为勾股定理的学习铺好路架好桥又加深了对二次根式的理解和应用.

建议《证明(一)》安排在六年级并且(1)把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放在一起讲,学生接受更容易.(2)应尽早让学生接触有关证明的知识,在六年级一开始就讲严格证明. 许多已经进行新课改的地区已经这样做了,北京四中的谷丹老师给学生讲严格证明,效果不错,学生挺喜欢的.

数学推理证明是数学的精髓与灵魂. 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规范的证明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严格规范的证明方法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几何内容,在代数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从解决几何问题这条明线和解决代数问题这条暗线双管齐下,同时使用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的过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潜移默化的理解推理证明的严谨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掌握用综合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防止学生掌握了用动手拼凑、猜想验证式的问答证明以后,再改严格证明费时费力,并且降低了数学力量.

即使不调整知识结构,我个人认为在《证明(一)》中除了出现的一些新题型需讲解外,其余根本无须讲解,只是增加一下对命题的理解,“已知,求证”增加在证明前就行了.

对于“试一试”和“议一议”的题型要控制好难度;仅仅面向有特殊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以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有关知识与方法,属于高要求,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去完成它们.

“三视图”、“展开与折叠”等内容最好放到七年级以后来学,函数的知识放到八年级或者以后讲.因为随着知识的增多,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越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较易接受.

3 商榷新课标目标的把握性

商榷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一线教师的体会是:

教了十几年书,轻重缓急一清二楚.现在上新课程了,却感觉不知轻重了,不知道哪部分是重点.但无论怎么贯彻课改,中考还是摆在那里的.

课改就像赛跑,发令枪已经响了,运动员也都从起跑线上跑起来了,却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不知道目标.若跑了一半再告诉目标,岂不是会走许多弯路?

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新教材中对具体的内容的要求比较笼统,再加上对于考核、评价的标准无法确定,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所需达到的底线不明确,教师对于各知识点所达到的标准不明确,只能凭感觉进行教学.例如,六年级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三节绝对值是否应当对字母的绝对值进行讨论,课本仅在一个课后练习中出现了一个小题,教参也没提到,作为教师也无法要求.又如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五节平行、第六节垂直到底应该讲解几种做法不够清楚.讲多了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很难把握这个尺度.

七年级的学生学因式分解中只讲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而在习题中十字相乘法,分组法却常常用到,要想补充却又无从下手;“因式分解”课时安排得少了,学生对本章的理解有难度,做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

建议 六年级第一章与第四章应放在一起,否则感觉跳跃性太大.

平方根、立方根及其运算与二次根式及根式的运算分两步进行. 但在练习题中却互相穿插,讲课中教师把握不准该不该把知识向外扩散,如果把两部分合并为一章,前后连接会比较紧密.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顺序调换一下,讲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能更易理解“一次函数”.

以上教师的做法反映了新课标给教师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新教材所提倡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增删,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本身就应该是课程.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改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即教师在实践中要将教学方式与学科整合,这对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诚如一位老教师所说:教了十几年书,轻重缓急一清二楚.那么请问新教材实施近四年怎么才能感知到轻重缓急呢?怎么才能把握哪部分是重点呢?实际上新教材从来就没有预设重难点之分,有这样的议论本身就反映了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理解不深,把握不足.我们认为,实施新课标需要耐心、细心,需要实际行动的体验,需要时间积累经验,积累所谓的感觉. 同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带着些许肤浅的认识,心里稍稍有了底,再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去.教学中时时拿出《标准》,就象中兜里总装着语录一样,不断地翻看,用以修正航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课程改革的路子才能走准了、走正了.套用通俗歌曲的歌词:跟着感觉走,紧抓住课标手,课程改革才能越来越明了.

4 商榷新教材教法及对策

商榷 新课标对新教材的教学建议: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而一线教师的体会是:

新教材中对于许多问题,只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淡化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服务的,最有价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问题的全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同时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许多人却单纯的就问题的过程而讲授或让学生经历问题的过程,不顾其它. 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然而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就势必造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新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一部分学习主动性格外向争强好胜的学生创设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越来越出色,而那些基础差,性格内向,学习不主动的同学,则学习越来越差,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讨论,互相交流后,共同解决, 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而现在教材中,无论问题多么简单,统统要组织讨论,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改革了.

有时我们上课多半时间是学生活动,老师只讲了很少的时间,而且下课后又无作业可做,我们认为的知识点没有落实,一节课下来我们心里空落落的,有时甚至自责,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是一节失败的课.因为大家都有同感,作为数学组长的我,还要强装笑脸去勉励大家说:实际上是不习惯,这正是数学教学的本来面目.嘴上虽这么说,但底气不足.

建议 新教材再好,如果不能很好地实施,也难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要灵活地处理好教材,新知识的出现要自然,新概念要在已有知识的迁移中掌握牢固.不要什么都讲,要大胆取舍,“精讲”和“放手”必须处理好.面对新教材呈现的特点,也给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表演舞台,各种方式方法的教学大量出现.可谓百花齐放,都为一个目标:贯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为了下一代.

为了顺应新教材的教法改革,让学生体验亲自动手自主探究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抽象能力,应提供一些新型的现代化的教具.但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受办学经费的影响,这些先进的教具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白日梦.

新教材意在培养学生动手探索能力,但教师和学生连教具都没有. 我们自己制作的又不理想. 我觉得:最好能给教师和学生配备一些简单、可用的教具,来辅佐新教材的学习.实在不行,那就需要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的自产自救.

我在下乡调研所听到的、在初中数学公开课展示所看到的、在自我学习中体会到很多有趣的事例:

“截一个几何体”中,可以用土法切萝卜,让学生动手,亲自体验、获取知识,虽然土,但思想新.

经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生得到如下的结论:(1)已知在平面镜中的像求实际物体时,把像向左翻转所看到的就是实际物体;(2)已知在水中的像求实际物体时,把像向上翻转,看到的就是实际物体.正如费赖登搭尔说:“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5 商榷新教材习题搭配的合理性及对策

商榷 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置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问题等多种层次;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教材可以编入一些拓宽知识的选学内容,但增加的内容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与作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但一线教师的体会是:

现在所用的教辅、练习与教材自相矛盾,编课本的人对课标理解不透,编练习的又对课本不理解,练习太难,不少老师的选择是抛开课本、课标来教课.因为按过去的思路,各种考题出自练习,习题难度大,学生不会做,老师便加入补充习题(这些题中有不少的偏题、怪题、难题、移植题、超纲题).题量大、学生压力大,负担更重了,结果学生没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个性、特长.这又是与课改目标相违背的.

新教材的例题讲解过于简单,练习题较少,习题类型单一,课后习题太少;资料上的习题过深、过宽,与教材不配套;教材编排与考试命题有些脱节.

练习中设计的应用问题不合情理或与实事不符,有人为编造之嫌.

六年级第十章:第三节“世界新生儿图”不明确且不直观,对讲课没有多大的辅助作用.

建议 习题的编写应精心设计,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体现新课标的思路.

习题的编写方法应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经过改变数据、改变题目类型、交换题目的已知和结论、改变题目的含义、把结论适当的延伸、开放结论或条件、几道题目的组合或者结合实际编题等手段自力更生,毕竟自己做的饭是倍香的!

6 商榷新教材使用计算器的合理性及对策

商榷 教师应当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等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益.在《实数》一章的学习时用计算器和不用计算器有些矛盾,在学习计算器应用时,学生非常喜欢用计算器,但考试时又限用计算器. 一线教师的体会是:

使用计算器影响学生估算,如估算平方根和立方根一节,多此一举.对学生来说,用计算器来估算又快、又好,何必那么麻烦,有无病之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计算器,运算能力的培养从何谈起?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差,是不是计算器惹的祸?

课本上用的计算器与实际上统一用的计算器型号不符.

在新课程中我们鼓励使用计算器,于是在平时的作业中学生们自然选择了这个宝贝啊!父母制止时,学生会说:老师准许啊!有些家长来问老师,老师您真的让他们使用计算器吗?我只能说新课程中鼓励使用!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不让用计算器了,因此成绩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啊!面对这些我们该怎么办?

建议 计算水平的下降是否全是计算器惹的祸?是不是有些学生有依赖计算器的倾向,就干脆不用计算器呢?飞机失事发生过,可没有哪个国家就取消飞机作为交通工具.关键我们是如何使用计算器.我个人认为计算器的使用可遵循如下的原则:(1)讲计算器的使用;(2)有的内容计算较繁,可使用计算器;(3)考试时,试题明确要求使用计算器,否则计算器要编号收起来,教师集中保管,用时及时发放. 当然还要培养好学生使用计算器方面的自制能力,绝不能滥用.

我们教给学生使用计算器,从效率上来说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把学生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同时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器操作技能. 从现代教育上来说,也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不重视.相反,我们还要加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建立学生的估算意识;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中生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近几年来中专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学生素质、师资条件、教学方法等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改进教学方法为主的一些建议。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环境.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情感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中专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初级技术人员,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中专教育的作用逐渐弱化,中专毕业生在社会的地位日渐低微。反思中专英语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和状况,笔者提出如下一些观点,与各位同行商讨。

1.1中专英语教学现状

在中学,英语是主科,是通往大学的主要桥梁,老师压力大,竞争性强。在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学生要通过全国等级考试,否则,不能毕业,学生拿不到文凭,且英语对择业起着关键作用。而在中专,中专英语教学经历了一段起起落落的路程。从1997年开始,中专教育逐渐重视英语,省高教厅要求各中专学校的学生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 试,虽说对中专生等级考试要求不高,但至少有一个目标,学生有动力,教师有压力。然而从2002年开始,中专生的等级考试逐渐不了了之,英语课再次沦为考查科(少数专业除外).课时也逐步减少,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无竞争意识。

1.2学生素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生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中专教育面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专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各中专学校为了招生竞争非常历害,因而对进校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总之,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干脆放弃。有些学生想学但缺乏竞争和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不明显,也就慢慢心灰意冷。

1.3师资条件的问题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还相当薄弱,近几年来,师资状况逐年有所好转.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业务水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听力和口语。

1.4教学方法的问题

(1)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教师“一言堂”状况仍然存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2)课堂教学情景性不够.信息量小。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3)教学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缺乏情感教育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2提高中专英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2.1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师资是教学的三大要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又是学校软件建设的主要项目,因此.要使用好新教材,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需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项目不放,各校领导需充分认识到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为教师的业务进修创造有利条件,在时间和经费等问题上要大开绿灯,特别是在目前教育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舍得在这方面下本钱。未达学历要求的教师要积极进取.订出自学计划.坚持业务进修。尤其要努力提高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基本上能用英语上课,不断适应新教材的需要。

2.2改进教学方法

2.2.1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素质的根本规定,学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思维主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英语是学生自己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国家教委文件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守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教育的生命线,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也就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

2.2.2加强课堂情景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是要将文字活化为话语,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结合,把教学活化为交际,使语言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例如,在教材会话(Making aPhone Call>时,应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通过表演把打、接电话的模式和习惯用语教给学生,学生便可以在交际表演的过程中学会这些形式。在教材会话(Shopping>8~,笔者带了一些实物到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会话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照本宣科,你念我跟,从文字到文字,就难以体现语言的功能,就无法将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另外,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采用讲故事、复述、提问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2.2.3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英语教学应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乃至多媒体计算机等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以上电教媒体的运用上,投影依然是目前应用的十分广泛的电教媒体之一,被誉为电化教学的“常规武器”。投影片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启动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能力为契机,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按照注意规律来精心设计制作,要运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做到灵活生动,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色彩鲜明。

针对英语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投影片。如:情景连环片、序列布局片、正误判断片、对照比较片、对话操练片、课文复述片、阅读理解片等。如中专英语教材《英语》上册第九单元的Reading《Mann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篇课文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于是笔者设计了对照比较片,使学生印象深刻;《英语》上册第2单元的Reading《The CleverestSon》,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于是笔者设计了情景连环片,呈现三个儿子是如何完成它们的老父亲所交待的事情。人物设计逼真、色彩鲜明,图文并茂。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4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后进生转变

支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无论是对学生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还是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导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并积极响应教高16号文件要求,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展开。目前《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在教学内容中实践化,如增加模拟企业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②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化,如情景模拟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模块教学法;③课程考核评价实践化,如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增加过程性评价。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与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使用中却存在较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盲目拔高了课程地位、实践教学内容杂乱无序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专业或课程建设需要,诸多院校大幅拔高了《管理学基础》课程地位,打着所谓与岗位或职场对接、提升学生能力的旗号,盲目将大量后续课程教学内容或严重超出当前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内容强行加入,忽略了《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点与课时安排,使得课程实践内容看似丰满实则鸡肋。大量专业而非课程实践内容诸如大型创业计划书编写、企业参观访问、专家专题讲座等都难以落实,这些专业性实践项目都不是《管理学基础》一门基础课程所能承受或应该承受的。

为了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很多院校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和模拟企业经营实训直接归为课程实训。以知识性、趣味、对抗性著称的沙盘模拟实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从而对企业的运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确实可以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沙盘实训与《管理学基础》可以相互印证、补充,却不能成为本课程的附庸。模拟企业经营实训课程目的是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更是要学生在有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之后才能开设的课程。至于企业的顶岗实习通常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因此一般都是安排在暑期或大三实习期间,毫无疑问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的实践项目,但是同样很难将其归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这些混乱而脱离实际教学的设计必然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课程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本身密切相关,能够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滞后

1.常用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继续补充一大批鲜活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实用性案例来锤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此外旨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仅有少数学生踊跃参加,其他学生要么冷漠旁观要么漠不关心,所为现代化的管理沙龙、网上冲浪等更是名存实亡。

2.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成为严重短板。

当前实践教学重教学轻评价,甚至出现了教学过程已经实现了实践化,到了评价时却采用极为落后的笔试方式,采用如名词、判断、选择、简答等题型,单纯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滞后的评价机制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反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迷茫。另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缺少对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评价,完全由教师本人自行安排课程时间内容,对实践教学目标、形式、课时比例等缺乏必要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一)明确课程地位、慎选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践内容选择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结合其所学专业,建立模块化任务清单。例如有关管理概念及管理意识的形成,可以加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荒人岛游戏及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创新力的卡片流水线作业,使学生将游戏转化为管理认知、体验上升为经验、经验提炼为理论,真正在课堂上做到“玩中做、做中学”。再如在计划与决策能力培养方面,则安排日常生活计划(如国庆假期出游计划)制定及玩具模拟公司业务决策,使学生切身参与计划制定的所有环节,同时通过模拟公司业务(如产品类型、价格、目标顾客、营销策略等)的决策,更加真实地体验定量及定性决策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将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改善学生的组织与沟通、竞争与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排课程时间内容时,需要考虑实施可能性及与前后课程的衔接,既要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及实训资源,又要避免内容过度交叉重叠。

(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1.学生评价机制

在有关学生的课程评价方面,一定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管理能力培养。(1)传统的笔试评价方法对学生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不可或缺,但是对能力的评价就显得差强人意,而新型的面试、管理游戏、调查分析报告、管理情景模拟等评价方式,更大限度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可以更全面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状况,同时对学生学习课程进行了正确引导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单纯的结果评价很多时候难以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参与的热情、管理软能力的提高做出公平、正确的衡量,在这种情况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期中+期末考试转化为系列化的模块任务清单,根据授课进度不断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管理、提炼理论、强化意识、提升能力。(3)过去由教师一锤定音的评价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委员会综合评价机制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教师评价的存在的公平性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学生交流平台,在争论中,不同观点得以碰撞从而闪现出新的智慧火花,另外也对学生解决社会管理问题(尤其是利益纷争)进行了模拟,使学生学习到如何在激烈竞争中适当妥协以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2.教师评价机制

在教学中对教师实践教学评价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教案评级机制及“三位一体”听评课机制。为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效果需要课程实践教学教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例如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课时、授课环境、道具安排、展示形式等定期检查,通过明确规定要求每年教学用案例、游戏、管理情景等更新率达到20%,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为获得有关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最新资讯,可建立由学院督导教师、系部专业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听评课制度,由他们站在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内容、形式、组织方式、教学效果给出相应评价,并进一步提出不足及改进建议,为课程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做出贡献。

(三)建立实践教学发展机制

1.建立课程实践教学研讨小组,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开展主题式讨论,针对实践教学内容、实用案例、管理情境、教学方法等深入探讨。

2.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将实践教学资源系统化、条理化,并结合学生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更新、完善。

3.与校内实践平台有效对接,虽然不能用沙盘实训及模拟企业实训代替课程实践教学,但是若能够与本课程合理匹配,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形成、能力的提高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训资源。

4.充分借助校企合作机制,可以改善和提升教师本身的管理水平,并可以对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优化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增强授课教师与企业间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正是由于过去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或华而不实或流于形式或难于与时俱进,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受到了相应影响,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在《管理基础》实践教学方面的些微浅见,可以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改善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吕娜.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