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支教的想法

对支教的想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影响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程度的加剧,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灌输观念和模式往往把学生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让学生在交往中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理解,认同或生成共有共享的规范、原则和意义情境,去管理自我和他人及其交往关系。

一、道德品质与交往的理论与分析

(一)交往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依据

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在一定社会的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中,先产生对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则(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关系等)的感知、理解和接受,这种感知、理解和接受即道德认识。以这种认识为先导,对于外界给予的某些道德影响采取接受或者排斥的态度,并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人的道德观念。

教育心理学指出: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倾向。道德品质又叫品德,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着社会规律的制约。学生的品德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勇敢顽强等。

社会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结成各种群体,使之得到发展。因此,人的社会化是以人际交往为前提的,尤其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亲自”交往的机会中,无疑,人际交往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化程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人的交往就没有人的社会化,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现实以人际交往往往在经常互动或关系密切的熟人圈子中进行。而在现实交往中在其所属社会圈子的范围内,受到等级层次和社会界限的制约。

(二)正常交往是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交往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和非言语的媒介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认知与相互作用。学生人际交往包括两大领域,一是与成人的交往,包括与父母的交往和与父母以外其他成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的交往。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对其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可以分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正式交往通常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的,不仅受到组织上的严格限制,而且还受到角色任务的严格规定,使学生接受社会规范。非正式交往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这种交往由于是在需要、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或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常常能够起到正式交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树立交往意识,自觉把自己融入新的班集体之中。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问题的提出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顶调查,其结果令人担忧:20世纪60年代,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

频频出现的学生犯罪,这个现象折射出什么呢?学生本来是天之骄子,道德高尚,为何会屡屡出现触犯刑律的现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等。但是最根本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校。学校被称作是象牙塔,应该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地方,应该从德智体各方面去培养学生、教育学生,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我们学校更多的是紧紧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的培养仅靠书本的学习。要知道,一个道德败坏的高智商学生犯罪远比普通犯罪危害性大得多!而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学校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对于“马加爵事件”,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马加爵出身贫寒,这个众所周知。由于家庭贫寒,他便招来了许多异样眼光。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他的自卑之心因此产生了。进而抑郁过多,害怕与人交往,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心胸狭窄,最后连一点“开玩笑”都不能容忍。家庭贫寒,我认为决不是他犯罪的动因,真正导致他举起屠刀的原因应该是交往与沟通的严重缺乏,学生与学生的交往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交往缺乏。由于出身贫寒,他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内向,与老师同学之间缺乏沟通。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心里有郁闷时,总想找个知己来倾诉,只要说出一点点便会觉得心情舒畅。而马加爵却将所有的话都埋藏在心里,不与任何人交往、交流。那种闷在心里的滋味,大家可想而知。因为自卑,他封闭了自我,拒绝与他人的交往,而学校与家庭也忽视了他的这一现状,没有积极主动地引导他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倘若同学们昔日不对他冷嘲热讽,用一种正常平等的心态与他交往,他也许是一个心胸开阔、爽朗的人,也许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他的父母亲常与他沟通,发觉他的心里问题,及时帮他改正、解决,也许他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人际关系有足够的重视与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也许他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单一的“专业加基础”的办学格局,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时数一般不过总课时10%,组织开展社团活

动、主题班会活动、各类集体活动少,提供给学生之间和面向社会的交流活动不多。导致一部分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目前,道德教育过程对道德教育对象考虑不足、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现状。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具备的民主精神,更不符合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教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道德教育或反道德教育的。以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为核心的交往德育过程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三、应对策略

(一)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学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在参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交往的实践中得到提高。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学生个体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调节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优良班级人际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约束不良交往行为,以形成优良的班级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开展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感。培养关心自己,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重视交往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吸收外国道德教育经验,完善道德教育理论是道德教育获得发展的历史契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研究和理念创新无疑是深化道德教育研究及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有利于我们建立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合作、民主的关系,丰富道德教育理论。深化道德教育实践。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建构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从而具有生活与实践意义,这也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灌输道德教育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与师生之间的疏离。总之,交往道德教育是摆脱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进行有效变革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现代道德教育过程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主体交往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包括培养学生的交往品质,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育往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精神氛围。交往道德教育的真正含义在于体现着道德教育系统诸要素间辩证统一的完整联系,其实现有赖于师生、生生“主体间性”的对立统一的实现,而这又是建立在意义关系情境营构的基础之上的。交往道德教育即是意义关系情境化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它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并促进师生的不断自我觉解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二)把交往作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以此来观照道德教育、认识道德教育、重建道德教育和实施道德教育;针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面临的困境,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教育主体性问题的研究。重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理念,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从灌输的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以及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有效的道德教育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是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是物质和精神发生关系的产物。意义关系的情境作为一种典型情境,是一种适于师生交互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道德教育环境。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过程是一种价值环境或影响,是道德教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觉解和生成的过程。学校(或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往,学生的交往是否正确,往往通过其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交往方法表现出来。学生怎样选择交往对象,反映了学生的交往态度,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往,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要坚持正确的交往原则。

道德教育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应该是环境与道德生长的统一,价值激励、个体觉解和价值生成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是人本身。”“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道德教育的研究,必然要归结到未来的人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造就千千万万具有新的生命价值和交往品质及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人。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精神交往,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自主的新人。

四、结语

交往道德教育过程观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仅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交往中师生的道德觉解与生成。“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们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所面临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道德教育是一种必须注重发挥师生主体性的教育形态,否则,即使有效,也是表面的、外在的,而非深层的、内在的。在灌输道德教育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指导者、控制者,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承接、承受者,是客体。而交往道德教育过程则充分注重实现道德教育主体――学生的道德觉解与另一主体――教师之价值激励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指哪一方的,而是双方的“双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其关系是主体性意义关系。

道德教育,首先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其次,它还要在其中经由学生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凝聚成个体的德性,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最后,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居鸣.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理论探讨,2007,(8).

[2]李太平.学生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4).

[3]辛肠编著.中国班主任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008 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其他部委在天津举办了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盛事。参赛项目从2008 年的24 项增加至2012 年的96 项,参赛专业从10 个上升至18 个,参赛人数从2500 人增加至近10000 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职业大赛的发展形势迅猛,影响力逐年大幅度提升。同时,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也搭建起一个职业教育展示的平台,成功的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

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而言,确实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会有一定的冲击。

1 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推动作用

首先,职业技能大赛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整个竞赛过程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职业技能大赛的每个竞赛项目都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方式,指导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方式对参赛学生进行教学培训。其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指导工作,安排教师下到企业一线去参观学习。通过交流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更深层次的理解技能训练的重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推动作用

教师从技能大赛中了解到新工艺、新方法,之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训练。通过组织训练、比赛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岗位能力要求,随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同时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形成非常强烈的冲击。经过这个平台的交流,能够引发教师思考,激发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技能大赛对教师技能提升的推动作用

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教师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有开放的思维与视野,要善于求异求新;要善于思考研究,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进行尝试研究,或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共同研究和探索;教师应对行业实践有足够的了解和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职业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教师同时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并加强自身知识综合化的培养。对于学校而言,职业技能大赛的荣誉感也促使学校更加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推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辅导更多的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2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提高的推动作用

(一)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推动作用

技能大赛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具有独到的作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在工作中能高质高效的完成企业的每项工作。职业技能大赛本身不仅仅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单纯角逐,也是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比拼。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比赛的成绩是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是分不开的。职业技能大赛培养了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就业能力的推动作用

参赛学生在应聘和就业中所展现出来的竞争力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不但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还让学生形成顽强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毕业后进入社会、服务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以参赛选手为骨干,以点带面地提高学生整体实验操作水平,引导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最终让所有学生都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素质,经过技能大赛的洗礼,增强了学生间的团结互助合作精神,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这也是职业技能大赛独特的魅力之处。

3 职业技能大赛对正常职业教育的不利影响

职业技能大赛既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在赢得金银奖牌的同时,学生也为学校带来极高的声誉。参赛学校通过学生选手的拼搏,获得一份又一份荣誉,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因此,各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现有的职业技能大赛制度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又遏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亟待寻找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技能大赛的公平性有待提高;(2)技能大赛项目覆盖的范围尚需扩大,普及性有待提高;(3)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水平与大赛的要求存在差距;(4)技能大赛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5)技能竞赛组织尚不完善;(6)技能竞赛形式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竞赛体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力的推进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无论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未来,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将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业.2011(3).

[2]杨金栓.影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 1(34):66―69.

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第3篇

虽然高职教育机构一直在呼喊着要不要发展教育创新路线,培养创新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所谓的教育创新确时没有体现,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仍然是一尘不变,我教我的,你学你的,课本上的东西永远都是真理,致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得到束缚,学生内在的潜能被抹杀掉,我相信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生产力的发展了,早晚会被淘汰掉,所以要真正意义上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刻不容缓的!

1.高职教学方法创新的深远影响

普遍来看,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高职教学课时又少,难度又高,导致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差,所以创新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实践与创新走进课堂,让学生自主的讨论和分析,这样一来不但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这就是创新教学的真正价值。

2.如何创新高职教学的教学方法

其实一直以来创新教学无时无刻都困扰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在形式上针对性的实施了创新,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只是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落实到高职教学过程中,那么如何让创新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得到实际的实施呢?如何让创新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效果呢?

2.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分析学生的真正思想,其实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学习节阶段,学生们都喜欢能有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从精神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学生精神上得意放松,从而构建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的真正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空间。当然,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彻底的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彼此的沟通和尊重建立起浓厚的感情,把责任、爱心、耐心复制到教学当中。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优秀的教师也要有学生听他的讲解,并且得到学生的认可,所说就是很多问题是要通过两者的配合共同来解决的,老师并不是唯一的决策者。通过彼此的尊重学生更加的自信,渐渐地不再有恐惧感,敢于说出自己的思路和结论,老师要针对此予以解析和激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浓厚。同时老师也要为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与创兴能力提供足都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建立主动探索与合作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是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不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而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或是讨论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教师要站在一个出题者的角度上设下各种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由发挥,或是团队合作取长补短,最后不论得到的是对的还是错误的结论,老师只做旁观者和聆听者,由此一来,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慢慢的就找到了解决问题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对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自我成就的过程,记忆会更深刻,从此学生自主创新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就会慢慢的养成。

2.2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必备的技能,仅仅单凭教师的理论抽象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样无法帮助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自己主导,手脑并用,把教学中抽象的东西以举例或是还原真实的方式体现出来,使问题在空间上和视觉上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变得透明,学生在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的障碍了,也就是说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的思维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中穿针引线,薄雾见日,通过理论与实践去积累更多的知识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的记忆以及学习思维的养成!

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第4篇

关键字:佛教;古代建筑;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种多样,包括宫殿、住宅、祭祀等,建筑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其作用和用途也各有不同。佛教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使得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佛教建筑层出不穷,而且建筑形式各有特色,例如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等。佛教建筑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传递,而且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风貌和艺术风格,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来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佛教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佛教建筑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代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奥的佛教思想通过现实的佛教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透过这些佛教建筑可以学习和体验到佛教的文明,而佛教的建筑艺术也推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佛教主要是通过以下具体的建筑形式进行传承的:

1、佛塔。中国古代的佛塔是体现佛教思想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依照佛塔不同的建筑材料,佛塔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例如木塔、金属塔、琉璃塔、砖塔等。按照形状划分,佛塔可以分为密檐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等。不同的佛塔的用途也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形态的佛塔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也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佛塔是由地宫、基座、塔身以及塔刹组合而成,主要是方形或八角形,塔的层数为单数,一方面寓意佛教僧人终生不娶,另一方面认为单数吉利,所以佛塔一般为三、五、七层等,而其中的七层塔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的由来。早期的佛塔是作为坟墓而建,后来又经过历史的变迁,佛塔被作为佛教的一大象征,不仅是为了显示佛教的功德,而且是对佛教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些佛事活动也经常在佛塔处进行,用于祈福、祭祀、礼拜等等,例如开封的铁色琉璃砖塔、玉泉寺铁塔、大雁塔等。

2、佛教石窟。石窟是佛教早期的建筑形式,在崖壁上开凿,主要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供以前的佛教僧人参禅打坐,因为石窟中冬暖夏凉,适合僧人们禅定。二是存放僧人的骨灰,僧人死后要进行火化,而他们的骨灰就存放在石窟之中。三是在石窟中建造佛像,供人们参拜。佛教石窟中比较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此外还有一些菩萨道场,例如大慈恩寺、香积寺、兴教寺等。

3、寺院。佛教的寺院林立,有的隐居山林,有的深居闹市,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佛教的寺院一般采用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建设的分布格局,大型的寺院一般都包括大殿、佛阁、配殿、莲池、佛塔等建筑,其中大殿为主建筑,佛塔的地位已经退居其次。寺院的殿堂之间是以小四合院的形式出现,既能够相互分隔开来又可以相互贯通,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其中典型的寺院有北京的隆福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嵩山的少林寺等。

二、佛教对古代建筑形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1、佛教在萌芽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早在汉代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因为佛教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传统的宗教观念并没有形成,佛教领域也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并没有出现佛教建筑,直到洛阳白马寺的建造,才开始了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是仿照中国古代的建筑建造的白马寺,但是却体现了当时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在白马寺塔居寺的四周建设殿房,体现了印度的佛教建筑中塔寺并重的理念,所以佛教刚传入中国,主要以模仿为主,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中国建筑特色。

2、佛教在兴盛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经常发生战乱,人们生活贫困,佛教所追求的大慈大悲和超脱之道得到了民众的强烈认同,佛教因此而大肆兴盛起来。随着印度以及大月氏的僧众不断地涌入中国,佛教思想和文化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和发展,而寄托佛教思想的佛教建筑也开始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建筑主要是模仿印度和犍陀罗建筑风格,例如之后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在早期,佛教建筑以建造佛塔为主,周围配以僧房,是当时印度佛教经常使用的建造模式。接下来多层楼阁式的佛塔兴盛起来,并被普遍的运用到佛教寺院当中。密檐式佛塔也逐渐流行起来,自此不断地进行创新,又出现了多种建造佛塔的形式。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是立足传统的建筑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接纳和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佛教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

3、佛教在成熟阶段对古代建筑的影响。隋唐之后是佛教建筑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开始体现中国建筑特色的时期。佛教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形成比较健全和系统的管理制度,加上国家政治实现了统一,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佛教出现了很多的宗派,例如密宗、禅宗、华严宗等,儒释道由分列并行到融合统一,使得佛教的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佛教建筑体现了古代国家的统治思想,开始形成以中国古代宫殿为基础的建筑理念,传统的以佛塔为建筑中心的佛教建筑开始向以佛教的宗教艺术和民族传统习俗不断地相互融合,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建筑艺术不断的发展起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三、结语

佛教的兴盛伴随着佛教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征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佛教建筑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不断丰富的进程,而且还证明中国古代国家擅于吸收和融合外来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佛教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力,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赞赏。

参考文献:

对支教的想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科研素质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通过专门的理论和技能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渐获得经验专业知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职业知识和技能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并逐步成为专业型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的过程,其实质也就是教师科研素质的专业化过程。所以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落实高校教育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挖掘内因――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

一个人的内在意识会支配一个人的活动,所以教师首先只有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才能自觉地去追求和探索教育科学理论,并把这样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它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个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应,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主体对教育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1.教师自身要对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信念与热情,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教师才有可能自觉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启迪人生的积极而复杂的实践活动,同时教育事业本事也是一项艰难而漫长的平凡工作,所以对于教育事业的执著热爱才是开启教育科研之门的金钥匙,才能激发就是主动去丰富自身的教育底蕴,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教育。

2.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也是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形成的必要基础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而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此过程积累、总结个性化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实现教育科研的有效性。

3.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的眼光和智慧

一个人若老是沉湎自己过去的成绩上面,就会耽于现状停滞不前,只有思维灵活、富于想象力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敏锐的教育眼光、开阔的教育思路也能促使教师敢于大胆假设、勇于实践,用更加清醒的教育科研意识来面对教育实践活动。

二、培养能力――训练教师的问题能力

教师的问题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备素质。

1.教师应当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潜伏在教学活动中的潜在危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深化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前提。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养成发文的意识与习惯,不断地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教学实际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中寻找,可以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捕捉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善于从学习和交流中发现问题。

2.教师还要善于筛选问题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要善于学会筛选出具有科研价值的、客观性较强的问题。也就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真实性,是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的,不能假借别人的问题去进行教育科研;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解决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深化教育认识,具有科研价值。

三、形成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理论知识,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读书、思考、学习、交流都是形成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

1.自主学习

教师的学习内容应当围绕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范围来选择,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读书――教育理论书籍、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实例介绍、专业书籍或者文化类书籍都可以,还可以观看一些教育专家的讲座或者视频、观摩名师讲课现场或者实录等。

2.科研实践

首先,教师要经常与身边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向身边的人学习,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向教育专家学习。形成选题、论证、研究以及总结等教育科研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教育科研水平。

(1)科研选题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科学制订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

(3)正确选择研究方法。

(4)学会撰写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带着对个人发展的美好前景的憧憬与向往,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借鉴中感悟,在思考中前行,在研究者升华,在实践中检验,在不断追求和不断探索中成为一名专业化教师。

参考文献:

[1]张耘.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检视[J].继续教育,2011(1).

相关期刊更多

气象与减灾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气象局

路基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临床肺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