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制度的改革以及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高校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考验。为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一种通过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学会主动就业,即创业。
1 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正迅猛而来。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重挑战,我们的产品不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将被淘汰,企业不采用新技术将逐渐倒闭,个人不掌握新技能将被迫下岗,国家不发展高科技产业将陷入困境。
当今社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尽快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紧迫任务。创业能力是新型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特别强调要培养创业能力。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必须包括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同等重要。
当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高职创业教育如沐春风,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2 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一般说来,“创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只是创办企业,把“创业”视为“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是国际上对创业最普遍的理解。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事业,与此相应,“创业者”就是指开创事业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就业制度早已从“统分统配”过渡到“双向选择”,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竞争能力和创业素质,以积极的精神参与竞争,以科学的态度选择职业。只有那些注重自身全面发展又学有专长的大学毕业生才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人为本挖掘大学生的个人潜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社会人才资源,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与贡献社会的统一。
3 开展创业教育是创业实践的需要
1999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李玲玲以其高杆喷雾器和防撬锁两项专利入股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开始以创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据调查,参与、拥有创业意向的高职大学生数量已不容忽视,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为例,毕业后打算直接去企事业单位,也就是遵循传统求学就业道路的占调查者的52.4%,而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则占到了19.7%(见下图),足以证明大学生创业已不是小部分人的偶然行为,高校教职人员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加以引导。
但是,机遇与挑战往往共存,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尚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诸多考验。
3.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资源投入不大。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它需要高职院校投入相对大量的资源,以保证创业教育的实施。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生应该先找工作,即先就业,再去创业;认为创业离高职大学生太遥远,认识不到创业也是就业的方式之一。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也仅限于在就业指导课中进行简单介绍。部分高职院校由于领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人力、财力和时间上也无从得到保证,致使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中途而废。
3.2 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它不仅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但是,有些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创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寡浅、社会经验不足,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空洞的口头说教上,教学内容片面,教育形式僵化、单一。一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仍然流于形式。他们更多的只是重视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到想创业,但又不知从何着手。
3.3 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实践基地匮乏。要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要么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要么脱离现实,使学生觉得创业离自己很遥远。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生的职业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培育和发展。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没有适合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教师只能在书本上展能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练拳脚,创业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3.4 学生创业信心不足,缺乏市场意识。许多学生有创业要求和欲望,但信心不足,自我定位不明确。据调查有95%的高职大学生想过个人创业,然而他们却一直在等待,等待所谓创业机会的到来。还有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创业心态,一直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
经济规律,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循的。无法打开市场、不具盈利能力,失败便成为必然。命运之神不会因为你头上的光环而特别青睐你,市场规律也不会因为你的特殊身份而改变。大学生创业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误区是市场观念淡薄。他们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全然没有概念。
4 小结
创业能力是成才成功的核心能力,有创新的思维才会有创业的意识,有创业的成功才能体现创新的成果。创业教育是21世纪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创业能力证书),缺少这本护照,学生的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因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许玫,刘金华. 大学生创业的五道坎[J]. 专题研究:创业教育,2003,9
[2] 蔡楷有. 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3] 贾文华. 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卷,2004,3
四年的大学美好生活就快拉下尾幕,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上,我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从2002年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是19.5万、26.9万、32.8万、37万、40多万,5年间增长一倍多。2006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一词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
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该报告对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做了详实分析。此次问卷调查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人员共向全国近百所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回收率为86.88%。该调查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所进行的访谈结果,与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1、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主要因素,另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而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高达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达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缺乏工作经验是其明显的劣势。
此外,在接受访谈的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2、近三成单位有性别倾向。据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该比例则为41.08%。可见,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也有27.3%的用人单位也表示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有72.7%的单位认为在招聘时没有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到工作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除性别因素外,地区差异是影响就业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3、薪酬要求日趋理性。薪酬一直被比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而这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成以上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于1,000~2,000元之间。在大学生对收入要求日趋合理的同时,有1.58%的大学生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报告中显示,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二、原因分析
除了招生人数增加以外,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其他因素均在发生着重要变化,因此要充分注意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大背景:其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就业弹性的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的力度是持续下降的,这显然并不有利于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其二,国有企业改革与即将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又以减少冗员为重要目标,这些改革虽然提高了效率,却挤出了不少富余人员,他们同样需要有新的就业机会与岗位;其三,近三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率也在持续加速,从而构成了挤压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会有进步,但难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进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将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还需要大规模转移,因此近几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背景难有大的改变。
1、宏观因素分析。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如,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更多地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郑功成说,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利性的自然法则,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简单地去责备大学毕业生们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是不符合这一自然法则的。
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有错,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教育系统仍然残留着计划体制的色彩,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反映不是很灵敏,包括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处于失衡状态,高等教育管理中仍然强调计划经济时代统一规划的培养要求,包括统一考试、材、统一培养模式等,这种追求划齐的培养机制,当然不可能有效地鼓励各个学校输出自己的特色和重视学生能力与个性培养,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不顾条件盲目上新专业,在师资匮乏的条件下,培养的专业人才因质量较低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劳动就业供给导向型还未能向适应市场体制的劳动就业需求导向型转化,这种观念与体制的滞后,必然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而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供给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
2、个体因素分析。学生个人的工作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工作价值观是西方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工作价值观简单的说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是个体所赋予工作的意义,并希望借工作获得个人需求的满足。
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当然,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三、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心理预期才是缓解瓶颈之根本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提出四点具体建议:一要禁止就业歧视,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三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各类就业方式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四要改革教育体制,突出素质教育,消除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统一、雷同考试与培养模式,同时强化高校责任,重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化。
伴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大,一次性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将成为就业主流脉象。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规划做好相关就业准备。同时,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应适度降低心理预期,尤其是要降低“高薪、白领、大城市”的心理预期。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得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创新是特质,创业是目标。大学生群体富有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同时在我国人口问题的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素质,以此来联系和反思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经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对于“创新创业”是一无所知的,甚至包括部分高校的有关工作人员也不是很了解“创新创业”的具体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几无可能去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实现大学生创业,成为企业家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表现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任何个人或者团队要进行创业必须是具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创新为特质的创业风险性更高,创业者需要面临的质疑、挫折和打击将更多。大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需要能够应对危机和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成熟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这样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状态下,人们往往能够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就能够从多角度地去理解和解释事物。
三、校园安全稳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大学生不同于成熟“社会人”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而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会懂得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为自己所在的环境思考。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在这些方面受到侵害的大学生大多是因为缺少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同时也有因为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地从事危险活动或者在虚拟网络世界浪费时光,以致生理出现问题。
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是成体系的一门通识教育,各个教育阶段都有对应程度的课程和实践设计,从幼儿教育开始,创新创业教育就试图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责任感。一般认为要做到创新创业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对社会的灵敏思考、对国家的责任感,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高效社会化,实现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反过来看,一个校园安全稳定可靠,学生的生活也必然是健康而自由的,这给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思想土壤和安全的基础保障。
四、学风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现在大学校园的学习气氛已经不如以前了,大学里考试挂科和作弊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学生群体中间吃喝玩乐之风远胜于求学好问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校园进行学风建设是必要的。创新创业的特质是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创新的基础是专业的科学知识,要创新创业必须对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专研。在这其中,学生需要去主动的查阅文献、采集数据、做实验、分析总结,这样带着极强的兴趣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比起坐在教室里对着课本听不太熟悉的老师讲课更有用。我们必须要承认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课本学来的知识终觉浅,要融汇其中的道理还是要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不断验证。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
据2008年8月18日《法制日报》载,目前,我国将近30%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据有关报道,2008年4月25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系水工05-2毕业班学生朱某某在上虞毕业顶岗实习时不慎落水死亡。2008年5月3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女学生徐某,在浙江省中青国际旅游公司实习,带旅游团至杭徽高速公路时,遭遇车祸死亡……
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其中有相当部分需要完成实习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的顶岗实习更是成为学生就业前的“必修课”。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的风险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工地作业、机器操作、生化试验的风险,使得实习生安全状况引人关注。
一、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对广州部分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很多高校在开展实习指导工作中,都会强调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有些高校还强制要求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入学时购买意外保险,但与实习单位、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阐明相关方责任关系的高校极少,有些高校虽然与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里面也有相关的安全责任条文,但责任模糊、职责不清,没有操作性或者根本无法执行,要么就是落实不到位。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一所高校制定并严格实施了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外省一些高校的尝试性做法有参考之处,比如鄂州职业大学与毕业生签订《毕业生就业实习安全承诺书》,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系与系毕业生签订《毕业生校外安全协议书》,但这些高校也只是强调了学校与学生的责任关系,没有涉及社会支撑体系如实习单位等。
关于实习单位,目前的现状是:基于就业压力的严峻现实,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能联系到实习单位、能上岗就不错了,学校为了保证实习率、就业率,基本上也不会向实习单位提出过多的要求,很多实习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主,为了规避责任,很少会与学校或学生签订需本方承担责任的安全协议!学校、实习单位、学生都没有正确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而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在我国也还没有法律依据。
高校对大学生实习的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备,学生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的薄弱①,实习单位责任规避心理等三重因素,加大了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的难度。
二、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1.上好岗前安全教育课
学生实习前一周内,由安全指导人员集中学生,学习《学生实习手则》《安全知识普及材料》,以及与实习期间紧密相关的安全知识等有关内容,分析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具体讲解实习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保证学生牢记正确的操作方法、规范流程,培养学生紧急应对和安全自救能力,并适度进行安全知识考核,促使学生牢牢树立安全意识,减低安全隐患。
2.做好实习过程管理和安全提示
指导老师事先布置安全实习考核内容,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觉完成,引导学生学会做安全分析,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形成每天进行安全小结、定期汇报的习惯并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适时进行安全知识再教育,比如对违反安全纪律的学生进行行为安全教育(指确定员工违纪而造成事故的行为,然后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避免这些行为)②,把安全教育贯穿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做好实习后的安全总结教育
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安全实习的心得体会,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习体会作总结,分析问题所在、肯定良好行为,对于安全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鼓励,对于安全意识不强甚至违反安全纪律的学生,指导老师要积极关注,诚恳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让所有的学生进一步深化安全管理意识。
(二)建立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实习管理机制
1.完善防御机制、规范实习安全管理
学校要做到预防为主,明确实习安全责任制,制定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量化考核目标,按照规定收取实习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并把学生实习安全要求作为安全部门、各系部的重要考评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中。在实习工作开展前,学校安全主管部门与系部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系部与实习单位协商并与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系部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密切联系,指定实习指导教师,紧密跟踪学生实习过程。
2.健全预警通报、应急预案管理机制
安全事故总是带有突发性、偶然性,因此学校必须与实习单位、相关赔偿单位(如保险公司)健全预警通报、联动应急预案管理机制,保持紧密联系、信息畅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负责同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赶赴现场处理。
3.建立善后处理机制
安全事故一般对当事人有很大的伤害,包括心理、身体、财物等各个方面,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所以善后处理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建立合理合适的善后处理机制,比如学生心理的安抚、总结教训、追究责任人,等等,以免事故发生后对当事人、学校、实习单位留下负面影响。
(三)推动社会支撑体系积极参与
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涉及学校、学生、实习单位,同时也涉及劳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其中,学生是主体,学校是主导,而政府及实习单位,则是社会支撑体系。政府有责任从立法等方面来规范大学生实习的环境秩序,切实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正当权益。此外,实习单位作为社会责任主体,也应该突出主动意识、强化社会责任,结合大学生实习要求,在单位内部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③,并确保安全良好的实习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