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支教的原因

支教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支教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支教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胶原蛋白 茶饮料 均质 杀菌

中图分类号:TS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37-01

Abstract:The material configur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beverage we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aking collagen, citricacid,sugar and arabic gum as taw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raw material configuration for the beverage was as follows: collagen 3%,citricacid 0.4%,sugar 6%,arabic gum 0.2%.And the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the beverage was: homogenizing under the pressure 20 MPa and sterilizing under the temperature 80 ℃ for 20 min.

Key words:collagen, beverage, homogenizing, sterilizing

胶原蛋白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无支链的纤维蛋白质,是人体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蛋白,起着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的作用[1]。胶原蛋白是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体内蛋白总量的25%~30%,相当于体重的6%[2]。近年来,随着胶原蛋白提取技术的发展和结构、性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胶原蛋白多肽的生物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胶原蛋白多肽作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食品、美容美体、医疗保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以胶原蛋白多肽、白砂糖、柠檬酸为原料,进行了胶原蛋白茶饮料的研制,探讨胶原蛋白饮料的原料的配合比例、均质压力、杀菌温度和时间等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原辅材料

(1)白砂糖:市售,且符合GB-317-84质量要求。

(2)纯净水:饮料生产车间自制,经砂滤、碳滤、离子交换、精滤、反渗透及紫外杀菌等处理。

(3)胶原蛋白: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4)柠檬酸:市售,且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1.2 主要仪器设备

均质机、离心机、手持式糖量计、精密电子天平、磁力加热搅拌器、数显恒温水浴锅、pH计、糖度计、温度计等。

1.3 工艺流程

原料调和(胶原蛋白、蔗糖、柠檬酸)

纯净水加热溶解均质杀菌冷却灌装成品

稳定剂

1.4 方法

(1)原料配比试验。胶原蛋白浓度分别为2%、3%、4%、5%;蔗糖浓度分别为4%、6%、8%、10%;柠檬酸浓度分别为0.2%、0.4%、0.6%、0.8%。

(2)稳定剂的选择。选择阿拉伯胶作为本茶饮料的稳定剂,分别以0.05%,0.1%,0.2%,0.3%四个不同添加量来测定饮料的沉淀率,以此选择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

(3)均质压力的选择。测定10、15、20、25、30、40 MPa六个不同均质压力下饮料的沉淀率,以此选择最佳的均质压力。

(4)杀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测定60、70、80、90、100 ℃五个不同杀菌温度下和15、20、25、30、35 min五个不同杀菌时间,观察饮料品质的变化,以此适宜的杀菌温度和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料配比试验

原料的配比对胶原蛋白多肽茶饮料的口感以及风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选取胶原蛋白多肽、白砂糖、柠檬酸的不同组合,并确定各因素对饮料感官的影响,发现胶原蛋白多肽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酸,最后是白砂糖,故最优的配方为柠檬酸0.4%,蔗糖6%,胶原蛋白3%。饮料呈现透明的微黄色,味道适中,清凉爽口。

2.2 稳定剂用量的试验

以不同用量阿拉伯胶作为稳定剂进行稳定效果试验。发现在不同用量条件下,静置饮料,对出现沉淀计时,并测定沉淀率,评判稳定效果。结果发现稳定剂用量越大,沉淀越少,饮料越稳定,但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稳定剂用量的增加,饮料越稳定性改善较小。最终确定阿拉伯胶最佳添加量为0.2%时稳定效果较为理想。

2.3 均质压力的试验

均质的是将溶液体系中大颗粒破裂为小微粒,来提高溶液稳定性,同时改善饮料的口感品质,质地细腻均匀。在不同均质压力下进行均质化处理,测定沉淀率大小。最后发现,均质压力越高,均质效果越好,即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沉淀率降低,但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沉淀率变化不大,由于均质压力升高,对动力要求很大,且安全性降低,危险性急剧增加。因此,选择在 20MPa压力下均质安全可靠,品质良好。

2.4 杀菌温度与时间的试验

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胶原蛋白茶饮料稳定性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试验发现,杀菌温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对胶原蛋白茶饮料的稳定性和品质越差。因此,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杀菌温度越低、维持时间越短越好。试验表明,杀菌温度为90 ℃,维持杀菌时间20 min,在室温下存放100 d,无变质现象发生。

3 结语

(1)由上述试验研究可知,胶原蛋白茶饮料的原料配方为:柠檬酸0.4%,白砂糖6%,胶原蛋白3%,稳定剂阿拉伯胶0.2%,饮料呈现透明的微黄色,味道适中,清凉爽口;

(2)胶原蛋白茶饮料的均质压力为20 MPa,均质操作安全可靠,胶原蛋白茶饮料品质良好;

(3)胶原蛋白茶饮料的杀菌温度为80 ℃,维持杀菌时间20 min,可获得较为优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小勇.胶原蛋白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J].食品科技,2006(7):12-13.

支教的原因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demand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remote mountainous area, we find that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demand of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 in the remote mountainous are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o we mak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mand increase, and hope to make our own contribution on how to better meet the demand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hrough the distance education in TV universities.

关键词: 人文素质;需求;远程教育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demand;the remot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62-02

0 引言

电大的人文素质教育要促进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使受教育者在远程教育的指引下达到个人内心与外界的和谐;使学生提高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整体化理解,把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其成为既有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并且还能应对未来高科技社会中所面临种种危机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综合教育有助于实现学员对教育的终身化需求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边远山区远程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研究我们发现,即使身处边远山区,现在的电大学员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需求都是逐年提高。即使是新生开始需求不高,但在参加一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后,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1 对边远山区的电大学员对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我们通过对参与人文素质需求调查的100名学员背景资料的分析,初步从我站学员的年龄、学历、就业和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学员人文素质教育需求提高现象做出了如下的原因分析。

1.1 从年龄分析,我站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员大都是80后,少部分是70后,个别60后。学员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也越强,因此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逐年

提高。

1.2 从学历层次看,随着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的完善,国民教育素质提高明显,我站本科招生人数比例逐年提高,已从最初的本科生只占10%-20%的比列,提高到接近或超过50%。近年来分布在边远山区的学员也大多数都具备了大专学历。在进入电大前已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在以前的学校已经接触过网络,对远程教育也有初步了解。因此在电大远程教育学习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

1.3 从学员的结业构成来看,即使是边远山区有工作的学员也占80%以上,而且大多是供职于事业单位。参加电大远程教育,是为了提高学历,没工作的也是为取得学历参加各种工作岗位的招考。如今各个工作岗位,尤其是公职岗位对于工作人员学历和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在提高。即使村干部也在要求学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学员在参加电大远程教育时已不满足于知识的掌握,更要求人文素质的综合提高。

1.4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边远山区学员参加远程教育条件的满足,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投入不足成为制约边远贫困山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使得学员参加远程教育不现实,也很困难。甚至出现教师帮学生网上挂课,满足电大对学员网络学习时间的要求。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富民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加上电信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有力地带动和推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农村边远山区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不少边远贫困山区农村的远程教育建设,过去确实存在着的基础投入不足、覆盖面不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已有很大的改观。

现如今基本实现电话村村通,无线网络对边远山区全覆盖。农村也实现宽带入户。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笔记本(上网本)的价格下调,使得电脑成为家庭的必备电器的一种,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从而使得边远山区的学员开展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也越来越方便。我站分布在边远山区的学员很多人拥有个人电脑或者单位有电脑。近80%的边远山区学员都能拥有或接触电脑并利用电脑上网参加远程教育。通过宽带网上冲浪,使边远山区的学员都开阔了眼界,因而自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就更加的强烈。

2 结论

面对边远山区学员远程学习条件的改善,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提高。电大作为远程教育的提供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应对,为电大学员提供更好,更有质量的远程教育服务。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真正人”。经过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人格完善、心智健全、情趣高雅、情感丰富、富有朝气的人,而不是所谓的“知识机器”。只会学习、不会做人的人,是人文素养欠缺的人,这对家庭、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这样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因此我们要对边远山区学员的这种需求要有正确积极的引导。

一是要创新远程教育理念。要坚持以全局的观念定位远程教育工作、以开放的思维谋划远程教育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提升远程教育工作、以发展的成效检验远程教育

工作。

二是要创新远程教育方式。根据不同学员的需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培训,做到既有“课堂式”学习满足知识的需要,又有“菜单式”学习满足人文素质的需要。

组织远程教育教学辅导人员,对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解答和引导。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学习的效果。但是,目前我们在管理支持、教师服务支持等方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远远不够,使得学生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远程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性化教育的要求,增强教学氛围,使远程教育接受者能够轻松的接受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这样的人性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参与式、激励式教育模式,提高受教育者学习兴趣等。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建立人性化教育平台,从而才能满足边远山区学员的特定

需要。

参考文献:

[1]夏威.大学生素质教育[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姜国谷英姿,刘靖年.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思

考[A].现代教育科学,2006(3).

[3]黎军.甘青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支教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责任心;学习无用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19-01

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教法的不断推行,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已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让人心寒的是教学环境改善了,教学手段更新了,教学资源丰富了,可教学质量却怎么也提不上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综观全局并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来自学校及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课改”、“新课程”、“参与式”、“高效课堂”等名词成了教师们茶余饭后,闲暇之余讨论的焦点话题,但同时也是教研教改过程中困惑大家的难点问题。由于大多数教师对它的认识不到位,加之理解不够深入,盲目效仿,追赶潮流,从而导致许多教师不但没有学会课改热潮下的新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而且还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忘得一干二净了,弄得他们是不知所措,如一提到参与式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挪挪桌子,动动板凳;一提到新课程,就是对学生的的回答对也说“你真棒”,错也说“你真行”,真是把教育的本质忘得所剩无几了。加之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教师压力的增大,使得一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缺乏,总认为自己的工作过于苦闷,过于单一,成天想着转行到其他单位如何去享清福,所以每天的工作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尽尽义务而已,一节课,不管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要把它完完整整地上下来即完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设计教案无非也只是东抄西挪,了了几笔,更谈不上什么教学研究了。久而久之,作为教师失去了工作的动力,也没有了工作的目标,如此,教学质量怎能提高?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师都是如此。也有一部分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可是一味地追求质量,却忽视了过程,把成绩看得太重,轻视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学生一旦升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或班级,他们的成绩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一落千丈。而近年来,学校也总是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为工作的目标,却很少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及感恩教育,长期下去,使得更多的学生不懂得感恩,不理解父母的辛酸,不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加之义务教育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都自认为有了可以永远依靠的大树,有钱没钱都能上学,总认为老师教学生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学校有义务,老师更有责任。他们却并不知道也并不理解所有这些好的政策的真正用意之所在。新形式下他们早已忘记了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所以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可实事是我们却忽视了这一切。学生不懂得珍惜,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二、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能给学校教育提供必备的保障。所以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

近年来,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严励整顿学校周边环境,而作为学校,也再三想法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但最终也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如学校周围开网吧,建歌厅等,那些见钱眼开的商贩们,明知道网吧是不充许未成年出入的场所,可他们不仅装作文盲对其视而不见,还把网吧专门开设到学校附近,对学生专门提供许多优惠政策,甚至有部分商贩还专们为学生提供“学校检查应急通道”等。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的中小学生不上网吧的微乎其微,几乎占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有过夜不归宿,进网吧上通宵的经历,并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更多。

加之近年来进城打工浪潮的兴起,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无心学习,这进一步使得学习无用论在整个社会愈演愈烈。学生们总认为,如今社会形式好了,各种惠民政策一年比一年多了,有知识与无知识没有太大的区别,打工拼搏做了大老板的人很多,与其坐在教室里“浪费”时间,还不如趁着年轻,赶紧出去闯荡一番,说不准,有一天自己也就成了有钱人了。岂不知,靠运气成功的人天下有几?而正是这种不良社会氛气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信以为真,好多学生连中学都上不完,就外出打工,甚至有些连小学都不能顺利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还有心思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

三、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

支教的原因范文第4篇

【案例】我班有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学校尖子生,同学们遇到疑难问题都向他请教,老师在课堂上也把最难的题目留给他解答,可是这位同学一遇到考试,成绩总不理想,有时甚至很差,问他原因,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拿起试卷就心慌,心越慌就越不会做,连平时记得很牢的公式定律都忘记了,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分析】这就是考场“怯场”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一种心理活动障碍。如果在这种怯场状态下的情绪波动与回忆之间发生恶性循环,那么怯场的心理症状会不断强化,不仅形成习惯性怯场,严重的还会由于心理上不能接受强烈的情绪刺激而产生休克。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是一种焦虑情绪产生的心理障碍。

一、怯场现象产生的原因

1.家长、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当学生本人感到难以实现这种期望时,就会产生忧虑情绪,由于学生把考试看得很重要,也会常常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主要心理障碍是“如果考不好,那么……”的思维形式。

2.生活环境不理想也是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包括家庭经济环境与学生学习环境,学生不能适应而是被动忍受,长此以往幻想逃避,但考试将其拉回现实,使考生的情绪难以平静。

3.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失败,心理受挫。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所带来的“待遇”,不能适应这种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对待方式,久而久之,自怨自弃形成心理疲惫。

4.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善于调节心理冲突,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自我认识能力差,对于生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于矛盾和冲突不能正确妥善处理。如某次竞赛教师没有让他参加,就会怀疑、苦恼和焦虑。

5.突发的意外刺激也是导致焦虑情绪的一个原因。比如亲人发生意外,家庭出现重大打击,个人因病住院等不幸事件造成意志消沉。

6.考试时提前兴奋,想不该想的事,结果导致耗时过多,形成焦虑。

7.由于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考试兴奋不起来,思维展不开,结果用时太多,等到一切调节好了,时间所剩不多。考试“怯场”对学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据心理学家研究,适度的焦虑可以催人奋进。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一点紧迫感、忧虑感,他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二、如何矫治怯场的焦虑情绪

1.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要认识到考试仅仅是检验学习收获的一种手段,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评价你平时学习优劣的唯一途径。

2.考前多回想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想到自己也有成功的时候,时刻保持兴奋、愉悦的心情。如果感觉紧张,适当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以平静心态投入考试之中。

3.在学习中可暂时避难就易,以提高兴趣,增强信心。

4.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乐观精神,提高耐挫能力。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见人人都会遇到挫折,经历失败,这没什么了不起。“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冷静分析原因,对未来充满信心,形成开阔的胸襟、乐观的心理。这样,焦虑的情绪就会一扫而空。

5.从古今杰出人物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当你学习、考试或做某一件事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你就想想平时最敬佩的人物的做法。这样你的心情可能会稳定下来,然后再着手做你要做的事,长期坚持下去,保持旺盛斗志,培养知难而进的精神和运筹帷幄的能力。

支教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价值引导

近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随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高职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管理问题,传统的高职教育大多采用粗犷式管理模式,而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只有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与时俱进,为社会继续输送优秀的人才。价值引导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也颇见成效,如何应用价值管理的方法,优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更是受到高职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价值引导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价值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高职教育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力量和管理模式的欠缺,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却有所下降。过去的国内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的重要过大的放在了应用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着社会企业对人才新的需求,高职院校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意识,提高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但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功利性较强的因素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在师资力量和管理理念欣赏仍旧比较薄弱。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问题之所在,但由于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在原地踏步。价值引导模式的教育管理方法,正是解决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问题的有效措施。价值管理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能够真正实现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将高职教育带回以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宗旨的正确道路。将价值引导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思想,能够帮助高职院校以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方向,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伟大目标。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源数量的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抓住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以价值引导理念为核心,创建高职院校价值引导模式,推动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社会主义新时期全民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使高职教育成为全民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如今高职教育的生源数量急剧扩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的降低。现如今高职教育生源不仅包含应届的高中毕业生,还囊括了社会上的各个群体。随着人们对终生教育理念的不断重视,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上各个群体进行职业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渠道。虽然这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高职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挑战。由于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学习基础的差异,加之社会经验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在教育时必须考虑到社会生源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传统的以技术培养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2、教育管理理念滞后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高职教育的管理理念却创新不足。我国过去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重视形式,重视学生的就业率,这导致高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功利性过强。虽然在过去这种速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支持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意味着高职院校如果继续以这种传统的理念为基础培养人才,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无法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3、网络技术的冲击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计算机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也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第一,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毕业的高中生,他们由于欠缺社会经验,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思想意识形态发生扭曲,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偏差。第二,高职学生由于课余时间较多,极容易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最终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目前,对互联网的管控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工作重点,并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管理价值引导的方法和策略

1、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学生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和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要端正学生的品行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因此,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性化管理。生活上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关爱学生;学习上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上需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理念,提供一定的就业渠道;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重视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培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正确的价值引导要求学校不单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还要求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

2、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工作重点,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自制力较差,自律性不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时,应该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开展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育氛围中,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规划人生,并正确认识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

过去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以技能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进行人才培养的。但经过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虽然能够较快的融入社会,但职业发展潜力却受到了限制。因此,在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应该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同时提高技能教育的水平,保证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齐步走,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优秀综合素养的职业技术型人才。

综上所述,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实现,是高职院校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抓住价值引导的核心理念,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方式,必然能够实现人才素质和技术培养的齐步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l] 李金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1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