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依托团属阵地树品牌,
丰富中学生课余实践生活
山青世界是集亲近自然、劳动实践、拓展培训、军事教育、户外体验、科普学习于一体的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是山东省内第一家省级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也是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
一方面,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的实践教育基地。多年来,围绕提升山东省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营这一品牌项目,不断完善山青世界基础设施,建成了健身广场、重走路、假日农庄、风雨球场、篝火广场等活动场地,形成了快乐大本营、假日农庄实践区、生态生活园区、国防教育区、素质拓展区、森林探险区等六大实践体验区域,并在孔孟之乡济宁、东岳泰山所在地泰安建立分基地,每年可接待规模达到38万人次。
另一方面,设计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一是开设中学生社会能力课和农耕体验课,组织开展了“山青自留地”包户种养、共青团员体验田种植活动,每年让万余名中学生在此体验农耕、感受农桑、学习炊事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二是开展组织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联合山东省教育厅每年组织适龄中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营,累计服务省内青少年超过100万人次。三是启动“军地青少年联谊共建活动”,邀请部队官兵为中学生开设国防教育课、真人CS野战对攻课程、军事越障课程,增强中学生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四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山东省侨办、山东省外办合作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孔子故里行”海外华裔青少年春夏冬令营活动,向数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五是开展生存训练活动,设计推出了红十字急救、登山抢险、急救伤员、攀岩崖降、扎筏漂流、山地穿越等项目。六是加强中学生科普教育,开设的植物劳技与农耕体验、通用技术等课程深受中学生喜爱,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二、依托团属阵地强基础,
示范开展中学生主题实践
团支部是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首要阵地。为充分发挥中学生团支部的自我教育功能,以“三观”、“三热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示范开展了中学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从执行统一的入团仪式和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入手,把每年五月作为全省中学生团员意识教育月,以中学生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到山青世界开展户外主题团日活动。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在初中生中开展“告别金色童年,唱响青想”迈入青春期教育活动,团支部全体成员在“共青团员体验田”里种下具有青春意义的树苗。在高中生中开展“树立远大志向,担当社会责任”走好成人路教育活动,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并进行为时半天的体验劳动,引导中学生增强团员意识、青年意识、公民意识和成人意识。
二是开设户外体验团课。区别于室内讲述式团课,在山青世界开设露天漫谈式、运动式、互动式体验团课。以中学生班级团支部为基础,由山青世界工作人员或团支部书记主持,围绕“三观”、“三热爱”和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展开交流,有小组交流、主题演讲、时事辩论等传统互动方式,也有通过小组体育竞赛和小游戏等方式来分享中学生对“大道理”的理解和感悟,还有借助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讨论,在科学引导下进行有力发声,进一步促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三是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从养成中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入手,发挥中学生团支部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了以“参与公益劳动,塑造青春形象”为主题的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对山青世界基地内外、周边镇村的河道、山体、卫生死角以及白色污染物、公益广告牌、交通护栏、公交候车亭进行清理。通过身体力行的卫生清理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中学生的文明素质,增强了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依托团属阵地抓培训,
开辟广泛的实践交流渠道
为进一步拓展中学生实践教育渠道,以加强城乡中学、不同民族中学、高校与中学实践交流为切入点,以中学生骨干为主要群体,开展更深层次的实践教育活动。
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要多阅读大量知识充实自己,要让学生崇拜你,让他们觉得你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多花时间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大自然的语言》中需要的是有关地理知识,那么就得对纬度经度有认识,让学生可以根据现实中知道越往山上走越冷;对于克隆技术,则可以对克隆技术的利弊进行讨论。在教学中,对于极少数学习吃力的学生则多给予关注,语文涉及的内容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只要他们在某个方面取得一点成绩就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慢慢爱上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看作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
其次,要让学生学好语文,从学好普通话开始。我所在的兰坪县境内主要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和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7.8万人,占总人口的93.4%。其中:白族9.17万人,普米族1.4万人,因此普通话对有些学生来说是第三种语言(除母语,汉语),而学好普通话,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首先得让他们懂得现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学汉语”潮,中国的汉语博大精深,让他们以说好普通话为荣,同时尽量在学校设置一个说普通话的环境,要让学生看到,我们能学好汉语,没有理由不会学好普通话,平时多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甚至让学生在学校和同学老师交流都用普通话,那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的仅仅是主导作用,主体是学生,很多内容不能靠老师满堂灌,需要同学之间讨论,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以及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了整个小组,要取得成功,并且小组其他的成员也在鼓励自己成功。较为强烈的动机将导致学生更为长久地参与到教学任务中去,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学习。
关键词 激趣;激知;激思;激智
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一框的教学当中,很多优秀教案和教师都采用了漫画“点子从哪儿来”。本文也以这幅漫画为情境,但在使用上将全面展示和全程再现它作为情境的妙用。
大多教师在教学中,常把情境用在进入新知学习前,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作用。就本框的教学来说,就是通过对漫画画面进行形象性描述,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感悟漫画特有的幽默诙谐和讽刺意味,从而开启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顺利切入新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把情境这一作用概括为“激趣:承接课内与课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如此,它还有以下作用。
一、激情:嫁接理论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激趣,实际上只是就事论事,利用情境如漫画自身的元素来打动学生。情境,还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紧密相联。一个好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获得情感和价值上的认同。就这幅漫画而言,画中人的行为常常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成功导入后,可进一步追问:“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这样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笑声会戛然而止,勾起学生对自身类似情形的回忆,反思自身,使学生对新知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情感介入;理论也不因失去生活底色而苍白无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激知:衔接新知与旧知,完善学生知识网络
情境还承载着深刻的理性认识。利用情境还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实现新知与旧知(包括经验性知识)的真正联结。在本框教学中,通过漫画标题:“点子从哪儿来”中的通俗概念“点子”为发端,对标题的深入发问,点子实质是什么?画中人为什么需要点子?点子究竟从哪儿来?必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来源于书本,这是做学生的最熟悉的经历;一种断定是实践。及时抓住分歧,引导学生去讨论或辩论,最后达成并认可共识:既可是书本,也可为实践,但归根到底是实践,从而完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教学。
三、激思:链接表象与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
情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不同类型的情境其组成不尽相同,语言类涉及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彩等;图片视频和实物类涵盖各种角色、形态、声音、色彩、情节及其承载的思想等。让学生透过情境中各种具体物件要素,深入思考,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可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聪明才智,开发学生潜能,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剖析情境,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具有探究性。
在本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关注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衣着打扮等特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发问,学生思维必然洞开,发现许多全新的问题。如:画中人衣冠楚楚,皮鞋锃亮,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找到了点子吗?画中人为什么满头大汗,眼冒金光?《点子大全》真的全吗?画中人应怎样做才能找到点子?……通过讨论和解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迎刃而解。画中人之所以找不到点子,是因为他不明白:实践不仅给他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还需要他学会利用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才能获得新认识,即他所需要的点子。
四、激智:连接理论与想象,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和认知发展
情境具有直观形象性,是意象和意境的结合。通过情境能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头脑中的意象更深远、更富有情感色彩,有助于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认知的发展。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本框教学中,不仅漫画自身耐人寻味,激丝,推动认知,而且稍加引导,更有助于理论的深入和情感的积淀。通过前面探究,了解了画中人找到点子的途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应是如何打扮。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内涵,更让学生获得一次洗礼:学生在想象中肯定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工地或车间里的工人、从事农耕的农民,还有实验室里的科技工作者等等,对劳动群众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萌生了亲近感;同时从中也会感受到实践力量的伟大,真正认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这样,在“情、理、行”上会有彻底转变,并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智慧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人生价值。还就是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了落脚点。
论文摘要: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陕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在不断走向衰微。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并且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强创新与传播,使陕北民歌重现它的生命力与独特文化魅力。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就劳动发生说来看,一些产生陕北民歌的劳动方式现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赶脚、渡船、打夯、推磨、打场等)。就仪式发生说来看,出行、跳火、请神等仪式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复存在;保锁、过关、上梁、婚礼、丧礼等仪式虽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区存在着,但其仪式形式也已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简单化,因而很少有人在这样的仪式上唱民歌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风俗的不便再随意吼起来了。至于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事件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一种历史的陈迹。
如今,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娱乐方式和通用语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逐渐替代,整个社会环境的更迭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唱流行歌曲,这就使许多人不再那么醉心于他们曾经借以排忧解难的陕北民歌。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时,就不能独立地关注这一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对文学活动的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进行整体的观照。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它的兴盛与衰落也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与人文的烙印。陕北民歌是陕北农耕经济社会的民间文化产品,是农业生活的产物,农业文明与民歌是一种依附的关系。物质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创作的彰显以及媒体的炒作,陕北民歌的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已大大削弱。现在演唱的陕北民歌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民歌,内容离时代越来越远。传统民歌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为表现内容的陕北民歌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失去其发展的生命活力了。
陕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继续发展的动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种艺术形式也会因功能弱化而衰落。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客观规律。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陕北民歌的日渐衰微,更引起我们对之加以发展与珍惜的及时性与迫切性。无怪乎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因此,及时全面地抢救、利用、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二、陕北民歌的功能性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丰富的灵活性
虽然,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但是,其传承方式又有着极强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前面讲过,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有着古老传统和深厚积淀的陕北民歌是不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的,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可能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会找到应变之策,以另外一种变体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酒文化是当代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与酒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酒与陕北民歌的密切关系自古有之,但绝无现在如此突出。当前,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为迅捷,陕北乡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脱贫致富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经济的发展也为酒文化及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背景。
第二,陕北地区形成的以民歌手为主要成员的流动团体,成为当代陕北民歌新兴的表演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不少年轻的农民将这当成了谋生手段。不少歌手纷纷走向北京、西安、深圳等大城市的歌舞厅,还有不少走进了艺术院校。
第三,陕北民歌在当代民俗的演变过程中会放弃一些有形的东西,但陕北民歌的特色、风格未变,精髓未失。确实,随着陕北乡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陕北以前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反映在陕北民歌中那种孤愤激昂的悲情美。“‘出走’与‘逃离’为精神主题以及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陕北民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未变,集体创作的创作形式未变,即兴创作、演唱的创作方式未变,陕北黄土地的传承环境未变,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的歌、词、声、腔,反映的是当代乡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对陕北民歌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上陕北民歌功能性在当代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符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转贴于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陕北民歌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的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手艺教育;沛县封侯虎;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A-0019-05
手艺是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学校教育产生之前,手艺是家庭或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或方式;有了学校教育之后,许多国家也是保留着此传统,如苏联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手艺。
一、手艺及其教育意义
(一)什么是手艺?
“手艺,以手造物的技艺,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文明认知、审美、伦理等诸多内容。”[1]这里的手艺,是由民间通常把“乡土美术”“民间手工艺”(诸如民间编结、刺绣、印染、剪纸等)叫做“手艺活儿”的说法而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手艺可理解为民众艺术,从民俗学的角度可称之为“民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美术学的角度手艺又体现了“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的特征。
(二)手艺的基本原理
手艺所遵循的是“自己活动的原理”与“劳作的原理”。约翰・内皮尔说:“一双生动的手是一个生产大脑的产物,但当大脑一片空白时,手是静止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慧生长在手指上。”他在著作中曾不止一次地描述过孩子的手。
实际上,在手艺传授的过程当中,“不仅具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悟,而且除了技与艺的传授,与技艺相关的待人接物、信仰禁忌、情感伦理等都需要全方位的学习,例如行为规矩、为人处世、祖师崇拜、仪式禁忌、师徒情感、善待工具、信仰传说等等,都是技艺以外的综合传授”[2]。因此,可以说手艺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手艺教育的价值体现
手艺教育就是以生动鲜活、玩之有趣的“乡土手工艺术”为载体,通过手、脑合力工作,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培育人的心智,使之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特质。实施手艺教育并不是让孩子们将来就一定要从事这项手艺,而是培养孩子们必备的一种素养。明确手艺教育的重要价值,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真”“善”“美”一体的创造
掌握手艺的往往是一些能工巧匠,他们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作品往往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直观表达,率真而质朴,在艺术上表现具有强烈的地方性。从孩子们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鞋”到孩子们玩耍的“面人”“布老虎”等,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真切情感。民间手艺的这种情感作用使人类的情感活动更加丰富、真切,这种真实情感、真诚流露的特点,就是一种质朴、率真的风格,张道一先生就此将手艺的这一特征归结为“真”。
当然,也只有那些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情感真实的手艺,才是一种“真”,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形态。
手艺对人类的价值观、品德倾向以及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影响,具有某种教育的意义,这正是艺术的“善”。手艺使欣赏主体在对作品的欣赏中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其中的某些内容,可以很自然地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它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
2.“手巧”与“心灵”的达成
若将“心灵手巧”概括为手艺的主要内蕴,应该是不为过的。“心灵”为手工劳动的精神层面,“手巧”为物化层面,并伴以手工产品实体而显现。从整个人类的进化演变角度来看,“心灵”与“手巧”是辩证、互为的存在:因不断重复操练的“手巧”,进而促发“心灵”的产生;而“心灵”又反过来刺激“手巧”向更高层次提升。如此往复,手工劳动在成就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人性化”的修正
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手艺是最古老、最正直的,因为它没有任何的虚假与矫饰。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双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在一起,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地成长。我们在习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过度开发之后,再来重新审视那些所谓的“土玩意儿”时,往往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到势单力孤、无援无助。机械伤害了美是由于抹杀了自然之造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被大机器禁锢得像是被密封的“罐头”,人们失去了自己本有的自然生活。手艺,作为人类延续、生存、发展的重要部分,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几乎消失殆尽。
在上述背景下,手艺显示出了它在修正目前因“人性化”陷入的误区上具有的伦理效用。“手工劳动”在人类发展史上以自觉形态出现之始,便具有了朴实的人本内涵。“手工劳动”这种人本内涵主要通过“手”的不断操练来产生普遍的适应能力。b于此,对“手工劳动”的重拾,可以作为我们恢复或寻回那珍贵的适应本性的有效路径之一。
(四)手艺期待保护与传承
手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甚为可惜的是,近年来,社会的转型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手艺传承带来危机。当前,人们对民间手艺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十分关注,国家已把传统手艺文化以及工匠精神的复兴与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社会热词。报告中的“工匠精神”虽是针对制造产业说的,但是这种精神却源于我国传统手艺文化。
“在当代,手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智慧的宝库。据2013年统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530项,其中,民间美术与传统技艺共408项,占总项目的2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中,传统手艺品类丰富,涉及9个门类180多个品种。”[3]今天,我们怎样来认识手艺、如何来看待手艺、如何把我国优秀传统手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文化使命。
然而,多年来,我国学界缺乏对手艺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代表传统手艺文化的各种事物及物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怎样的价值?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孩子们从传统手艺文化中汲取创新源泉和动力?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二、以“沛县封侯虎”为载体的手艺教育实践探索
“我永远忘不了童年生活里洋溢温馨亲情的一幕:除夕之夜,温暖的小屋里,我缩在红艳艳的被头里准备睡觉,橘黄色的灯光下,奶奶和母亲坐在床头,全神贯注地缝制着一个个‘沛县封侯虎’。大大的眼睛,神气的嘴巴,威风凛凛的虎头纹,那是她们准备第二天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小屋里弥漫着腊梅的香气,洋溢着爱的芬芳。在那个物质不丰、精神贫乏的岁月里,一只小小的‘沛县封侯虎’对于一个孩子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白天是玩具,夜晚是伙伴,这是人世间最具知性与灵性、最珍贵的玩具。”[4]这是我与民间手艺最早的接触。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的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多种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十分熟稔。“沛县封侯虎”手艺是我的家传,祖传制虎工艺已有200多年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也算是一个民间手艺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沛县封侯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的我,从1995年开始就开展“沛县封侯虎”进课堂进行手艺教育的实践探索,试图探索出一种民间手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子。
“沛县封侯虎”进入学校,进入中小学的课堂,让孩子们学这门课程,最主要的是“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沛县封侯虎”,怎么拿“沛县封侯虎”来育人,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沛县封侯虎”课程的性质
“沛县封侯虎”课程到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划分,“沛县封侯虎”课程应属于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地方与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累计要占到总课时的16%―20%,它是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我把“封侯虎”课程定位在以孩子们的“特需”为基本要求,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其课程开发的思想是“让孩子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行动起来,这是贯穿于“沛县封侯虎”课程中的一条清晰主线。“沛县封侯虎”课程中学生的行动多种多样,包括田野调查、史迹考察、建立资源库、讲述故事、编排手抄报、社区采访、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电脑设计、影视制作、作品比赛、编印期刊等等。“沛县封侯虎”课程正是让学生通过有序、渐进、丰富的亲身行动和切身体验,使学生感到民间乡土手艺就是他们创构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作品,“沛县封侯虎”课程就是他们参与建构出来的自己的课程。
“沛县封侯虎”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是学校的选修课程。课程“实施方案”不是教案,而是一N行动方案、活动设计,这样的设计把探究过程还给儿童。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对话,在教师的帮扶下,儿童与教材对话、与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展开知识协同探究与建构的过程。
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为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比较多的是一种阐述式的、描述性的,甚至就是典型案例,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而不是搞指标体系。最主要就是把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这四个问题统筹给予回答,这样,就把课程内容和实施整合在一起来考虑了。
(二)“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基本目标
“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基本目标定位在美术“素养”上,也就是指学生学习“沛县封侯虎”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本课程特点的关键成就,即科目“核心素养”,这是“沛县封侯虎”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认为“沛县封侯虎”手艺课程的科目“核心素养”,需要在“技术意识、文化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审美情趣、物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寻找平衡。
实践中,要达成“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基本目标,则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阶段、分级别、分层次对“沛县封侯虎”课程作具体安排。
(三)“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内容选择
根据“沛县封侯虎”课程的特点,我把“沛县封侯虎”的课程内容分成三个层次进行规划,从初级、中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第一层次的课程是“走进封侯虎”,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第一学段)学生,或者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第二层次的课程是“学做封侯虎”,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第二学段)学生,或者以前学过第一层次课程的学生,目的是学会制作。第三层次的课程是“创造封侯虎”,主要针对初中(第三学段)学生,或者以前学过第一、二层次课程的学生。这样的设计有一个递进关系,让真正有兴趣的学生持续地学习,进入创作层面。[5]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层面:
1.底层:技能层面。利用学科学习,学生通过“沛县封侯虎”欣赏、认识、制作实践,培养文化传播能力,表达情感思想。
2.中层:行动层面。组织跨学科学习,学生通过“沛县封侯虎”综合课程的学习,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3.高层:存在层面。组织超越学科的学习,学生通过“沛县封侯虎”做中学、研中学的实践感悟,培育心智,完善人格,形成普遍价值观。
“沛县封侯虎”课程在设计时重点设计底层,关注高层。
(四)“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实施
“沛县封侯虎”课程实施主要经历以下进程:编写课程纲要、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践过程、完善保障措施。
1.编写课程纲要
“沛县封侯虎”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活动课程,编写课程纲要时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需要研究、分析教学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沛县封侯虎”课程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开展课程的学校审议与教学管理。
2.课程实施建议
学生的学习。“沛县封侯虎”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沛县封侯虎”课程是一种学习活动,而传统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沛县封侯虎”课程是在自主这条线上演绎的,突出自主探究,而不是在讲授。封侯虎课程的实施方案不是教案,而是一种行动方案、活动设计,这样的设计把探究过程还给儿童。
教师的教学。“沛县封侯虎”课程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沛县封侯虎”课程是跨界的,它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为本的,其课程设计是活动式、游戏体验式的玩中学。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多样的机会,充分发挥与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3.课程实施过程
“沛县封侯虎”的实施分普及、兴趣、研究三个层次:在普及层次,将“沛县封侯虎”课程纳入学校课时计划,每周一课时,排入课表。在兴趣层次,学生免费自愿参加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节日开展田野考察活动。研究层次,参加研究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题。时间地点不固定,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法,开展“沛县封侯虎”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样的课程实施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差异,使他们都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4.完善保障措施
成立课程发展委员会。学校成立“沛县封侯虎”课程发展委员会,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手艺人、学生与家长的代表及有兴趣的社区代表等人员组成。课程发展委员会对“沛县封侯虎”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统一组织与管理,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同时负责审议课程纲要。
制订制度。学校为“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实施制订必要的制度,如教师指导活动管理制度、教师专题研修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课程审议制度等,保障封侯虎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有序、有效。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在人力、财力、物质条件、课时安排、活动空间、教育信息等方面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首先,我们根据“沛县封侯虎”课程特点,进行了课程重点内容的教学设施场地建设,建设了包括“沛县封侯虎”课程开发研究室、电脑绣花设计室、动画影视制作室、3D打印体验室及中国虎文化长廊在内的“四室一廊”。此外,我们还建设“沛县封侯虎”课程互动学习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沛县封侯虎”课程的评价
“沛县封侯虎”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多种评价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有对技能的考查,还重视考查孩子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美术素养的提升,主要包含三个阶段。
1.课程实施前的评价
这个阶段的评价,我们主要安排在课程实验阶段进行,邀请课程专家与封侯虎艺人及教师参与其中。这一阶段是“沛县封侯虎”课程实施前的“原始评价”,是对照课程目标要求进行的评价。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是否具有实现该课程目标(科目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实施该课程方案的主要成本以及课程的优势等。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系统性分析等。
2.课程实施中的评价
这个阶段的评价是过程评价,主要指描述“沛县封侯虎”课程实施的过程,亩判断课程实施中是否存在某些问题,是否是按预定计划进行,是否有效利用了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为课程开发者提供准确有效的课程实施信息。这一阶段的评价是一种多主体动态协同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学校课程委员会、沛县张振华封侯虎艺术研究所、“沛县封侯虎”艺人、教师本人、教师同伴、学生及学生家长,决策者可以从以上的主题活动中获取评价的信息。“沛县封侯虎”课程实施中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多为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比较多地是一种阐述式的、描述性的,甚至就是典型案例,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
3.课程实施后的评价
这个阶段的评价是结果评价。这个阶段的评价主要是判断课程实施的成效。即了解“封侯虎”课程规划方案在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效与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实施提供改进信息。
(六)“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实践效果
“多年的‘沛县封侯虎’课程开发与实践,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沛县封侯虎’课程的‘好听、好看、好玩、好用’,让课程的实施与孩子们的‘快乐体验’相随,感悟家乡美、艺术美,使其成为有‘根’之人。”[6]孩子们选择和经历该课程,多年之后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学习做封侯虎课程时所获得的知识和感悟,这些宝贵的记忆一定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沛县封侯虎”课程开发与实践也让教师们学会学校课程开发的方法,掀起课程开发的热潮,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三、总结与反思
手艺是没有断裂的传统文化的“根”,手艺不止一种民间技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根”不能轻易丢弃。从“沛县封侯虎”为载体的手艺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出,让优秀的传统手艺进入课堂,在中小学校中开展手艺教育是合适的,但应遵循可取可用的原则。
回顾20年的“沛县封侯虎”课程开发与实施历程,从封侯虎进课堂的理念形成,到封侯虎综合课程开发的实验推进,再到手艺教育理论的逐步提升,我进行了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实践与改革,开发出本土的、新的“沛县封侯虎”系列课程,较好地弥补了国家课程在民间文化领域的不足,对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作用,为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寻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载体,而且把传承文化与育人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项研究将为我国手艺教学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提示一些可能、积累一些资源,使我们从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得到一些启发、激发一些灵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关于构建中国“手艺学”的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1(1).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5.
[3]赵晓林.追求“极致”,坚守“本心”[N].济南日报,2016-7-15(A03).
[4]张振华.我心中的“布老虎”[J].江苏教育,2007(1).
[5][6]张振华.手艺课程:寻民族文化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6-4-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