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对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的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不能再停留于照本宣科的模式。
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过程中,不存在“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也可以作为一个求知者;同样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师生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使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型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最直接的形式。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学会理解,学会尊重。
二、适应多种人群的教学行为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强调自己是正规的学历教育机构,强调在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个单一的人群中招生,而对其他人群的受教育需要重视不够,对教育市场开发不够,限制了自身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应当设计成综合性的、广为覆盖的,以容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它应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职业教育应该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向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终身教育与培训机会,拓宽服务空间和发展天地。
【关键词】职业适应;教学能力;青年教师
许多高等院校近年来引进了大批来高学历的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有闯劲,从而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要,给校园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他们初上工作岗位,对学校教育教学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对工作内容和性质也不完全熟悉,并且会感到自己的工作表现得不到应有的客观的评价。这些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才能是不是找到了可以充分发挥的地方,如果再加上在师生关系或者是人际关系中不被理解的话,就会加剧他们的不适应感。另外,这些青年教师中不少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学习,没有经过严格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就走上了讲台并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能力的不足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积极探索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适应和教学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这对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
教师职业适应是教师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对自己的要求达到多大一致性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在能力、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职业适应是青年教师由学生或其他职业到教师角色转换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并且能够把自己的师爱倾注在教学中。从教学常规到教育机智的形成,他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据有关调查显示,有高达90%以上的教师认为入职培训对自己可以尽快地适应教师这一行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依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Donald E.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的理论,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们正处在职业理想开始逐渐成型阶段,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应主要是帮助他们学习职业技能,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协作。但是调查也发现,有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并不满意,时常将不如意归结到客观环境上,埋怨自己选错了行;或是由于职业能力不足,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青年教师自身,他们最感困难、也最关注的就是自己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人生进行规划和设计。
然而实际工作中,却远没那么理想。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机构和人力物力,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放任自流,等待其自动适应的传统做饭,甚至还认为青年教师根本不需要培训,所以就使得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经过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提高缓慢。这实际上是学校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也是对学生和教师们不负责任的做法。另一方面,在对青年教师的使用上,高校分配给他们的工作量都较大,许多还是新开设的课程,尤其是一些新设专业,师资力量紧缺,这就造成了本应该在新入职后接受科学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的青年教师,却因承担着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一直处在疲于应对的状态,从而使得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过程处于一种缓慢甚至是被搁置的状况。教师们没有良好的适应,就不会有满意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产生恶性循环。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并且能正常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能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而高校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正是这种心理特征的体现,也是教师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智慧的综合表现。院校逐渐意识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评价
重科研、轻教学。高校已经渐渐成为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的组织机构。与此同时,全国高校对于教师的量化考核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格。年轻教师们无论是在教学工作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没有科研,教学走不到前沿;没有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就与现实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教书育人是学校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本质。在大学本科生招生和就业形势均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归根结底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与学生每天直接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工作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某种意义上,现如今高校实力和名气的综合排名已演变为科研项目和论文的大比拼,反而教学则沦落到无关紧要,成了科研的附属品的地位。教学型高校,尤其是水平不高的本科高校一味的追求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采用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政策,是其本逐末。也将给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把主要精力导向于相对弱势的科研,且由于外部环境、自身局限等因素这一现状短期内很难改变,其结果往往导致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放松,对学生的不重视,极度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师合作
重形式、轻实质,教学反思:重教师、轻学生。教师的职业是以育人为主的特殊职业,时时刻刻都要与学生打交道。青年教师们在多重复杂角色转换的阶段,自已也在努力适应,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尤其是要面对大四的毕业生。有时不知道是应该做刻板严厉的教化者,还是做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合作者;不知道是应做依据自己经验和愿望引导学生成长的导师,还是应该跟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朋友;不知道是应贯彻从领导或者老教师那获取的传统教学理念,还是坚持自己崭新的教学理想。由于对角色定位尚且不确定,往往无法建立稳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容易忽略教和学的创造性,更枉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和“教学相长”的意识。
三、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和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和教学能力提高是青年教师完善自身素质的首要任务和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可以看出,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已经转向注重教师内在综合素质的增强,而并非单单是对学历的要求,老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应该且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懂得不断自我提升。在教育教学中,青年教师除了所学专业知识应当扎实深刻,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涉及到的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也应当具备,甚至是一定的文学修养等等。另外,熟练的教学技能和其他业务能力是对教育学科知识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这也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之一,即解决“传道授业”的问题。
四、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和教学能力提高途径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目的是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并且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课程和教育研究成果、技术来更新教师的技能和方法。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与探索,教师才能强化专业内涵、提高专业素养,使自己早日成为一个业务熟练精湛的专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性和教学能力提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若是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很难将这项工作坚持下去。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体系与行为的遵守基于青年教师对自身处境的认知,同时与资源占有密切相联。想要提高教学能力,需依据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形成的机理,采用从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以职业规划为先导,通过建立三种机制即由个人的内在驱动机制、团队外在引导协助机制及一种以组织文化为导向的规范机制。具体途径如下:
(一)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是都是十分必要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尤其重要,因为评价结果对老师们未来的努力有导向作用,同时有精神鼓舞作用。评价制度要能够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特点,使之可以维持青年教师从事教育和科研的热情,令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和学术,不必机械的追求各种成果或为过多的压力所迫而被课堂塞满。鉴于目前许多院校采用的对教师评价的办法和系统存在许多错误和漏洞,包括过大比例地倚重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这一办法非常不科学。因此,积极探索实施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单一标准为多样化标准,即教学为主型和科研为主型两种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标准。在年度或任期考核、职称评审时,减低科研比重、增加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考核等教学方面的量化要求;全方位各角度地使青年教师真切地感到教学好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这样他们对自身工作的价值会更加认可,更加尊重和理解学校的本质和意义,不断努力探寻教学能力提升之路。
(二)让青年教师加入团队
老教师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往往是以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如果老教师们可以吸纳年轻的新生力量,相信青年、激励青年、欣赏青年,以这样的工作态度和理念来发挥自己的‘传、帮、带’作用,必定会极大地促进青年教师各方面快速的进步;同时,由于团队组成成员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梯队职称年龄结构的互补性以及人格的平等性,从而可以使教师将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地发挥,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最终整个团队得到优化整合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了环境,使成员间可以相互学习。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待年轻人,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要换个角度站在年轻人的立场看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理解其工作与生活上的困难。通过让青年教师加入团队,能让其有一种归属感,依靠团队力量能帮则帮。让青年教师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社会。
(三)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无论是办学还是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国际化,对于课程设置和建设、教师素质和学校的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与国际上的学术前沿时刻紧密接触。比如学校很少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进行学术访问,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是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态度开放,且未来发展亟需这样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利用它。多多创造机会鼓励让青年教师走出去,通过学习交流来掌握教育教学行业的最新做法和潮流趋势,更新拓宽所学知识和专业方向。特别是知识爆炸时代,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材、教学内容一旦出版就已经老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落后更加严重,就需要教师们保持对学科和学术最前沿的敏感度,主动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将其及时恰当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培育中去。例如,具体的科研项目实施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过程,但教学要善于从中提炼出适合教学内容和时机的专业知识和科学问题,将其中包含科学思想、工程技术问题等传递给学生。同时要紧跟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断转化为适合于授课的内容。
(四)此外还有相互观摩、技能展示、教学咨询、案例分析、教学沙龙和课程开发项目等形式来引导青年教师
通过系统的五步岗前培训,以及利用网络等方式促进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手段来促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束仁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3).
[2] 姜兆华,姚忠平,王志江.依托课程建设 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3] 李天龙.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教师教育,2011(12).
[4] 夏素荣.浅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2011(18).
[5] 陈方.重科研轻教学,破坏了大学信仰[EB/OL].http:///view/ent/.
[6] 郭丽君,周清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
技工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目前技工学校的生源很复杂。由于高中、大专和大学的连年扩招及初中毕业生的下降使技工学校的招生工作陷入了有史以来的低谷。基本上已经是无学分入门,只要报名就可以入学这使技工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大部分技校生从小就学习基础差,常常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对前途缺乏信心,得过且过,缺乏上进心。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对他们的现状束手无策。因此,老师工作责任大、难度大。需要老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大的耐心。针对技校学生的这种状况,老师工作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寻找教育的突破口
教师需要有母亲对孩子般的温存,和父亲般的严格。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阶段。已经能够观察身边的事物,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的观察又常常是片面的、孤立的。他们的思想是不成熟的。他们的情感体验是单一的,他们的思维方法是不稳定的。正因为如此,对于老师一般的、刻板的教育方式是不屑于接受的。
在我接班之始,就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家访,把握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通过同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爱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途径,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工作中以“爱”字当头,启发教育学生。我班有位同学刚来学校时不爱说话,学习在班里排二十多名。一次我找她谈话,她不假思索的对我说:老师我叫您妈好吗?我说可以。家访中得知,她从小被遗弃,是好心的爷爷奶奶收养了她,但他们之间却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只是怕伤害她的自尊心,一直没告诉她。她从小学到初中都在私立学校上学,虽然她家经济条件好,但她缺少的是一种父爱、母爱。她住校期间,我就更多地关心她——她有病了,我去宿舍给她量体温、送药、买吃的;天冷了,嘱咐她要多加衣服,我以对待女儿的细心来关怀她。放寒假后,我去她家看她,她去车站接我,看见我一下车,就扑到我怀里,抱着我叫:“妈,我想死您了!”我们边走边聊,她告诉我在家帮助爷爷奶奶干家务,写作业,没到外边玩儿,非常听我的话。我说:“这才是我的好女儿呢!”生活上的关心,带来了她学习和思想的进步,两年来,每次考试后,她都要跟我谈论成绩,最终她进入全班前五名,成为班里的宣传委员,得到大家的拥护,被同学们评为进步生、优秀值周生、优秀团员。
常言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针对我班入学状况,我认为带这样的班,感情的沟通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基础。感情沟通创造一个学生接纳老师教育的环境。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从接近老师到听老师的话。因此,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亲近他们,与他们沟通。
王小朋同学是从外省转入我班的一名插班生。生性好动,喜欢体育,但纪律散漫,上课说话、不穿校服、经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平时是小错不断、大错常有。由于吸烟违反校纪校规,已经有过处分,起初,我与他谈话。总对他严格批评,然后让他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思自己找差距,但效果都不大。
经过调查,我了解到,他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这样,改不了了,“破罐破摔”。于是我改变方法,对他们的进步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寄予期待。称赞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表扬他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这就会给学生送去一缕阳光。心理研究证明:夸奖的言语常被人无意中记在心上,即使不能从理性上加以解释,仍然具有支持和鼓励的力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成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因此,在转变技校生过程中,鼓励和期待起着建设性作用,是一种赏识教育;而惩罚和抱怨,起破坏作用。
二、重视养成教育,加强班级管理
养成教育,小者说就是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大者说,就是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点点滴滴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
三、制定班级目标、规划个人职业未来
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是班主任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内容。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环境的缩影,班集体就要给学生创造适应他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因此正确分析这个社会群体,班主任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现在带的2007年入学的城轨检修班,全班37人,男生30人,占全班81%,他们中吸烟的占90%,留长发的占20%;女生7人,占全班的19%,学习基础差的占70%,100%都是登记入学,语言不文明的占40%,整体反映四差:第一,纪律观念差;第二,学习基础差;第三,是非观念差;第四,集体观念差。学生专业水平差别很大,参差不齐,难于管理。针对这样的班,分析、制定管理目标迫在眉睫,做到心中有数,尽快引导学生进入正轨,达到管理目的。
四、感悟
关键词:高职英语;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反思过程
一、 引言
最新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要求》规定,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在职业教育理念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运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拟结合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构建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职业教育理念下更加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理论基础――构建主义学习六要素
构建主义亦称“结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Bruner(1960)、Ausubel(1968)、Vygotsky(1978)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构建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Gagnon & Collay(2001)等人总结出构建主义学习设计(CL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创设情境(Developing Situations)、提出问题(Asking Questions)、搭建桥梁(Building Bridges)、组织协作(Organizing Groupings)、展示成果(Arranging Exhibits)和反思过程(Inviting Reflections)。
创设情境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建与教学主题有关,有利于教学内容意义构建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构建主义认为,人类知识的构建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把教学内容融入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和情境,使学生意识到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已有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
提出问题是构建主义所倡议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问题学习”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思维。构建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肤浅的思维(丰玉芳,2006)。
搭建桥梁就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联系起来。Piaget(1973)提出的已有图式与现有经历之间的“不平衡”概念,以及Vygotsky(1986)提出的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架”理念都是对搭建桥梁的解释。这一点与Lee Shulman(1999)的观点不谋而合,即在学习任何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先前的知识。
组织协调是指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多种协作方式,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Vygotsky(1986)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体验,构建知识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个人独立思考,理解问题;阶段二,与他人交流协作,检验自己的意义构建;阶段三,在更大的群体中检验意义构建。在交互协作中激活的旧图式,能构建更准确、更全面、更完善和更深化的新意义。协作式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示成果就是让学习小组以不同的形式把他们新学的知识或对问题的思考展示出来。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交流与协商,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其成果。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方法做好准备。
反思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归纳整理。“温故而知新”,反思过程使学生把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融会贯通,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能显著改善学习效果。反思活动进行得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利于学习者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潜能的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整体性也因此得到全面提升,教学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丰玉芳,2006)。
三、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案例
2009年11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英语立体化教材《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任务或职业场景设计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涉及一个主题,浓缩一个典型工作环节。本文以第一册的第三单元 “Deals Over Meals”为例,说明构建主义六要素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商务餐的新闻报道或录像片段,如“赵丹阳出资211万美元和巴菲进午餐”“Bill Gates 和 Warren Buffett共进午餐讨论慈善”等。在讲解或播放录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考虑商务餐的表达、作用、种类以及礼仪。然后,总结商务餐的重要性,并进入教材的导入练习:商务餐座次安排。做这个练习时,先讲解基本的商务餐就坐原则,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完成练习,为进入正文学习做好铺垫。
分析:这个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新闻短片让学生意识到商务餐的普遍性及重要性。商务餐座次安排让学生意识到商务餐安排的复杂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音频、视频、动画、实物、幻灯、图片等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播放英文影片、外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地理风光等内容,为学生创设信息丰富、贴近社会、与真实职场相近的环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学生记忆中的已知知识,使学生能够顺畅地将原有知识运用到新学知识的情境中。
2.提出问题
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先提出一系列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例如:(1)How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business meals do you know?
(2)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kind of business meals?
(3)What should/shouldn’t you do during business meals in the west?
(4)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table manners in the west?
(5)What do w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do in such situations?
(6)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y giving examples.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先不要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然后再次讨论这些问题。
分析:前四个问题的答案是课文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后两个问题是拓展性问题,为后续的搭建桥梁做准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了解程度,学生对于要学的新内容了解多少。在确定了学生的原有知识含量和掌握程度之后,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应深挖素材,适时适当地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自主探究、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纵深、有所提高,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Sanders(1996)曾经指出:“好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或者高度的探究价值。”
3.搭建桥梁
“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搭建桥梁的过程。”(丰玉芳,2006)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会激活其原有的认知结构,自然而然地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桥梁。
具体到本单元而言,上文后两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西方商务餐礼仪的同时,联想已知的中国商务餐桌礼仪,激活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新旧知识和经验的对比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另外,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
分析:构建主义认为,意义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双向反复的交互过程中构建的,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先前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意义建构和学习新知识时,其已有知识如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哲学知识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激活这些已有的认知结构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4.组织协作
这个环节特别适合本单元的Mini-project部分:在网上查找西餐摆台的规则,将书本上列出的餐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英语水平,适当增加难度,如增加中餐的摆台练习。
教师要提前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和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并选出组长负责督促。要提前安排各个小组进行课前准备,分工协作。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应当适当点拨,让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避免在下一步的成果展示中出现内容相同的情况。
分析:分组很重要,要确保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代表性,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爱好特长的组员能够在合作讨论中彼此激发、互相帮助、各展所长。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生成性学习的机会。在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合作沟通时,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输入,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分组学习的组织方式能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活跃。构建主义理论(Jonassen,1992)认为,虽然理解由个人构建,但是理解和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重视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
5.展示成果
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教师和其他同学在聆听的过程中若有疑问或不同意见可以提问,演示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对问题作出解答。
分析:通过讲台上同学的展示,讲台下同学的提问,全班同学都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中西餐桌礼仪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构建者。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口语练习。
长此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这种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积极互动的环境不仅能增强师生情、同学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另外,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安排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6.反思过程
展示成果之后进入反思评价阶段,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可以参照下表:
在小组自评和互评之后,教师要对各组的表现作出公平、公正、详细的点评,指出各组的成绩和不足,并对本单元所需掌握的知识和重难点进行总结。另外,还要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达到融会贯通、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Compare the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less than 120 words。
分析: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而是在活动中进行知识建构。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概括和总结,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构建意义和创新性学习。另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丰玉芳,2006)。
四、 结语
诚然,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组织融洽的协作学习,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系统;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发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将问题引向深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既要敢“发散提问”,又要敢“收敛总结”。教学之余,教师应当自觉加强在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有条件的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到企业实践,体验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提高“双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Ausubel, D.P.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8.
[2]Brooks, J. G.& Brooks, M. G. 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 [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3.
[3]Bruner, J.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 George W. Gagnon & Michelle Collay. Designing for Learning: 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M].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2001.
[5] Joassen. Marra, R.& D Jonassen. Whither Constructivism [M]. Englewood: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1992.
[6]Piaget, J.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6.
[7]Sanders, Norris. Classroom Questions: What Kinds?[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6.
[8]Shulman, Lee. Taking Learning Seriously [J].Change (New Rochelle), 1999,(2).
[9]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Ma MIT Press,1986.
[10]武晓燕.试论构建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关键词】:转换角色、尊重、兴趣、信心职业高中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的弱点,作为一名职业高中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转换角色,改变已往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独自学习、同桌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如何辨明方向。当学生面对学习中的遇到的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心的激情,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再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其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例如,在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争议不休、并且与正确结论之间发生偏差时,教师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语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教师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经历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如:在讲“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懂得“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映射”的定义,从而得出:在定义域和值域之间只有是“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课堂练习中“求y=x2(x≤0)的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x≤0去掉?”,其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y值时,就不是唯一确定的x值与其对应,从而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之间就不是“一一映射”,所以在没有附加条件时,函数y=x2就没有反函数。
二、制作数学模型,调动学习兴趣
动手制作数学模型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要措施,数学模型易于表现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和各元素之间的实际位置关系,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建立空间观念。比如,在讲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我号召学生用一块硬纸板和几根小木棒,制作了简易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演示数学模型,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实质,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与之相关的题目。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数学模型,降低了思维难度.从而使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进而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三、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仔细观察,并充分估计,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传统教学的“整体”教学观的束缚,注重整体与个体并重,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教师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关注学生全体的同时,侧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以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
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条件适当改变,请中等或较高水平的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多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并及时地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坚持这样做,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由于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片面地认为数学跟工作和生活联系不大,因而有部分学生在数学课上睡觉、聊天、看小说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讲《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时,我选用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某城市的电话号码由8位数字组成,其中从左边算起的第一位只能是6或8,其余7位可以从前10个自然数0,1,,9中任意取,允许数字重复。试问:该城市最多可装电话多少门?
在讲直线的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公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际服务。比如,木工师傅用墨斗拉线,站队时如何将队列排列整齐,如何解释成语“一箭双雕”等。在讲线段的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我让学生们设计自己的上学路线怎样走才能最近,才能节省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就记住了这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