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实现“人的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也使社区教育服务的责任更加突显。幼儿园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更多的社区教育服务的责任。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教育对象覆盖面广、与家庭联系紧密、教育内容要求联系社区、教师学科特点多样等方面。结合幼儿园与社区教育服务特征,厘定幼儿园服务社区教育应追求延伸幼儿园教育、服务家庭教育和丰富社区文化氛围等价值。分析了幼儿园主导、社区主导和双主导三条实现幼儿园参与城镇社区教育服务的路径,并剖析了各路径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幼儿园更好地为社区教育服务。

关键词:

城镇化;幼儿园;社区;教育服务

幼儿园作为社区基本设施的重要组成成分,联接着社区的其他多方面要素,是促成“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媒介。幼儿园作为教育服务机构,在社区教育服务中有哪些优势?作为人的教育的重要机构,幼儿园在实现自身应有价值之外,在社区教育中还应发挥哪些作用,实现哪些价值追求?应通过哪些途径发挥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优势,最大化追求价值完善?对于这些方面问题的厘清与剖析,一方面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也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内涵与认同度。

一、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优势分析

1.幼儿园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社区教育服务更普及。

由于就近入园的政策导向,使一定区域的幼儿最大化地聚集在该区的幼儿园中,也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架起了桥梁[1],扩大了教育范围。目前大多数社区是由传统的村落发展而成,各家庭之间仍保持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而幼儿园中的每个教育对象就如同一条风筝线,联系着家庭与幼儿园,一个家庭又与另外一个家庭相联系,这就使幼儿园教育对象形成一张无形的网,将社区从裙带关系上连成一片。通过幼儿园教育行为的实施,即可实现对社区内各个家庭的教育服务,达到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普及化。

2.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紧密性,使社区教育服务更深刻。

随着农村经济向城镇化经济的转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幼儿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庭的核心任务之一,使家长倾向于紧密联系幼儿园[2]。幼儿园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讲座、家长开放、参观与交流等方式,鼓励社区内的家长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家长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疑问和困惑,改变传统教养方式与习惯。这样也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社区科学内涵[3]。以此,在幼儿园与家庭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反映和实践着幼儿园对社区教育服务的优势。

3.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社区性,使社区教育服务更直接。

国家下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中,多次强调应将幼儿园教育与社区资源相融合,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园教育内容与社区生活相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了解社区中的公共设施,如各种户外体育健身设施的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内的各种公共部门,如养老院、邮局等场所。通过幼儿园教育内容与社区资源的融合,增强了幼儿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了幼儿热爱社区的情感,体现了幼儿园对社区教育服务的直接性,进一步增强了其作用的有效性。

4.幼儿园教师学科的多样性,使社区教育服务更丰富。

幼儿园教师具备多学科性质,他们不仅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能“能唱会跳,能说会演,多才多艺,文武兼备”。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特长,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如社区范围的广场舞蹈编排、舞蹈基本动作指导[4],也可以开展多样性的文艺汇演,举办各种社区内的书画展览等。可见,幼儿园教师学科丰富的特点,增加了其社区教育服务的丰富性。

二、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追求

1.拓展幼儿园教育的范围。

幼儿园产生之初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让女性进入工厂进行生产劳动,其主要承担保育功能。随着教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除了保证幼儿身体健康之外,还具有启蒙教育功能,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基本科学素养的建立等等。然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的价值追求仅仅是这些吗?当然不是,它应该承载改善和优化城镇居民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责任,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教养观念,提升社区整体环境。通过幼儿园参与城镇社区教育服务,就形成了幼儿园以幼儿保育为核心,以幼儿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改善幼儿生活环境为根本的三维教育模式。使幼儿园影响力范围扩大,也使幼儿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提高教育质量,更能彰显幼儿园教育的独特价值。

2.帮助家长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城镇化使原来的农村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改变了以往收入来源,生活条件改善,也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家长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制约着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如“棍棒之下出孝子”、“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分数才是王道”、“孩子回家就问在幼儿园学什么字了?会背哪些唐诗了?会算十以内的加减法吗?”等等,家长的这种教育思维方式很难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合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幼儿园应将引导家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作为其价值追求导向之一,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行为,使幼儿园教育的阻力成为推力和拉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3.优化社区文化环境。

广义的社区文化指的是以人口、地域面积为参数划定的社会自然地域范围内,以居民为参与主体,通过文艺汇演、科学普及、法律法规宣传、文体娱乐等形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文化形态[5]。此处所谓社区文化包括社区成员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等等。幼儿园参与城镇社区教育服务,通过幼儿园内组织幼儿家长开展趣味文体活动,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内公共场所和设施,组织相应的与幼儿园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讲座等,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条件,提高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三、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实现路径

1.幼儿园主导型路径。

幼儿园主导型路径是以幼儿园为主体,由幼儿园发起并组织的社区教育服务形式,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是服务的主要参与者。这种路径是社区在幼儿园提供的教育资源作用下获得某方面的提升,社区仅仅需要给予幼儿园相应的配合,处于从属地位。幼儿园教育服务“走出去”指的是开放幼儿园部分环节,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幼儿园教育,将幼儿园的教育服务带入社区。其前提是:幼儿园充分认识到社区环境对幼儿园的影响;幼儿园必须打破原有的“单位”观念,增强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坚信通过教育服务的影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改善城镇居民原有的习惯。幼儿园可以利用自身科学性和专业性强的便利条件,定期开展相应的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合作共育活动,幼儿家长和其他相关的社区居民可以近距离与幼儿园接触,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增进包括家长在内的社区居民对幼儿园的理解。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宣讲幼儿教育的知识,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应该注意的是,当前幼儿园开展的面向家长的一些活动,大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6]。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园对幼儿的要求,也间接地促进家长活动重视程度提高。但如果幼儿园据此抬高姿态,过于强势,视家长为幼儿教育的“外行”,不尊重家长和社区的想法,幼儿园联系家庭和社区的优势也会成为劣势,弱化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势必影响幼儿园对社区教育服务“走出去”的路径顺利开展。

2.社区主导型路径。

社区主导型路径是以社区公共组织机构为主体,由社区提出相应的教育服务诉求,并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服务形式。幼儿园是在社区教育服务诉求的框架内进行教育服务,因此幼儿园仅仅起到配合的作用。社区对幼儿园的教育服务实施“引进来”的路径主要是指将幼儿园的资源引入社区教育服务,促进社区文化氛围提升,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其提是:社区应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在本社区的独特教育价值;放低姿态,请幼儿园开展相应的教育服务;提供时空条件,为将幼儿园“引进来”提供充分保障。社区可以建立相应的幼儿园教育服务引进机制实现对居民素质的提升。通过为幼儿园设立展示区(展示幼儿作品、幼儿园宣传板等)、向幼儿园开放部分公共设施等形式,为幼儿园提供服务社区的物质条件。同时请幼儿园中有舞蹈专长的教师指导居民的舞蹈健身活动;有美工专长的教师可以在居民活动中心进行专业讲解美工技巧,等等。

3.幼儿园、社区双主导型路径。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社区发展并不完善,社区基本设施、居民素质等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上述幼儿园主导型与社区主导型社区教育服务的实现路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升社区内涵的目的。但这些都表现出幼儿园的社区教育服务的“自发”特点,具体表现为,幼儿园主动走出幼儿园的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达成幼儿园的培养目标;而社区引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提升社区的文化元素,出于“点缀”的目的。其思路是幼儿园和社区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应实现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计划性与组织性,即幼儿园与社区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发展,还应该看到自己的发展对于双方的积极作用,应该实现共赢,幼儿园与社区的双内涵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应成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共同发起者与参与者,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各尽其职,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赢。这样才能达到幼儿园对社区教育服务的最佳状态,实现发展的优势互补。但应该注意到,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机构,而社区是行政管理的结构体,二者存在状态不同,追求的价值不同。因此在互动中,应找准双方互动的平衡点和结合点,通过顺畅的沟通渠道,保障社区与幼儿园协调合作,共同发展。

作者:张海波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青.以社区为依托,建构家、园、社区共育平台[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63-64.

[2]李俊刚,郭苹.城镇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5(7-8):77-80.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J].教育导刊,2002(11):50-52.

[4]崔红英.社区广场舞对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5(4):46-51.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 社区教育 资源共享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和自然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的进步,又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包括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区设施等。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社区资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书籍,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许多幼儿园所处小区都有中心花园,这使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境中”来。我们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创造与想象空间,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境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达到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种新举措、新进步。

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家长提供幼教信息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军,共同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当前,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要取得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尽可能一致,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他们对育儿知识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辟好“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幼教信息;并引导家长认真阅读学习有关育儿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三、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进社区, 走向社会,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儿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 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 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 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 只有社区重视教育, 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 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 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 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 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 互相服务, 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2.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

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 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 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家、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状态。近年来, 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即由单一的保教专职机构转变为社区综合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发生转变。 幼儿园与家庭不应只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幼儿园与社区不应是互不干涉的关系, 三者应加强联系, 构建共育平台, 共同承担保教责任,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导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参与》.《学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2002年11月。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构建社区早期教育管理网络,提供保障

以幼儿园为基地,以社区、家庭为依托,以建构早期教育管理网络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和完善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点面结合”的社区学前教育网络和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即:社区学前教育领导小组、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早教专家指导小组等等;实行“早期教育四纳入” 即把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各镇学前教育十五规划和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纳入园长年终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园所等级评估和学前教育规范乡镇建设标准,纳入幼儿教师聘用和奖惩范畴。同时下发开展社区早期教育活动的相关规定,对早期教育的活动形式、内容、教师来源、活动频率、玩具设备和档案资料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开展社区居民的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婴幼儿养育创造了条件,为社区婴幼儿潜能开发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另外,社区早教中心等机构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包括许多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教玩具的添置、教师待遇等等,都必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到位。

二、开发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

以幼儿园为基地的早期教育活动中心。对村落分布比较集中、居住地距离幼儿园(班)较近的地区,采用这一形式。幼儿园教师利用周六、日时间,每两周组织儿童及家长来园活动一次。其次,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中心。对居住地距离幼儿园较远,村里人口较多的地区,争取各村委会的支持,利用村支部、学校及家庭闲置房舍,建立社区早期教育中心和亲子活动站。另外,以邻里为背景的家庭联合活动站。对于居住分散、人口稀少的村落,利用邻近居住的3~5户家庭建立活动站。活动周期一般是1~2周。教师多数由幼儿园教师兼任。

(一)开设了全日制的托班,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社区内中心幼儿园应该面向社会招收2~3岁的托班,以集体、小组教育与亲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家园合力开展早期教育。并专门派教师参加由杭州市组织的托班教师上岗培训,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习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探索、研究针对该年龄段的婴幼儿的教育策略,初步形成了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该年龄段婴幼儿发展与家庭的关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来提高该年龄段婴幼儿家庭的教养水平。

(二)系统开设双休日的“宝宝亲子园”

每年举办两期双休日的亲子园,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按照不同月龄编班,每班不超出10户家庭,以便于个别指导。招收对象是0~3周岁的社区散居婴幼儿及其家长,通过每周六的亲子活动,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的同时,帮助年轻父母们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教养能力,通过良好的亲子互动,润泽家庭关系。提供一个适合0~3岁幼儿学习、探索、一起游戏的机会和环境,开发婴幼儿的潜能。

(三)举办“0~3岁家教指导专题讲座、咨询会”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面向社区以专家讲座、咨询等方式,向社区家庭宣传早期教养的理念。

我们由社区早教指导站联络,向社区发放0~3岁家长发放邀请函,在社区早教中心内,开展早教讲座和咨询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和教授做家庭教养观念的指导讲座并为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大家一起游戏,亲自动手操作,学会了许多材料简单、玩法多样的亲子游戏,还分享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科学教育方法。

(四)开设“准妈妈准爸爸早教指导班”

招收对象是孕期准妈妈的“准妈妈早教指导班”,以互动、多样的方式,让准妈妈们树立正确的生育教育观、了解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胎儿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提高我区人口的整体素质。延伸到0岁教育的“准爸爸准妈妈班”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进行了早期的胎教培训。准爸爸妈妈们先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通过图像看到了自己肚子里的宝宝现在是什么样子,了解了这个阶段的胎教应该如何开展,了解了情绪胎教、音乐胎教、触觉胎教、感光胎教等方法,而后在优美舒缓的胎教音乐配合下,准爸爸妈妈们还可亲身体验如何胎教,共同练习胎儿操、孕妇健身操。

(五)建立“社区早教指导站”

为了能融合社会各方面教育、保健资源,为社区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提供环境氛围;让家长和看护人得到科学的智慧训练、得到科学早教的方法启迪;让家长和家长交流分享教育经验;让家长和专家交流以解决育儿难题;让孩子和家长交流以增进亲子感情。辖区幼儿园必须与社区联系,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社区合作,共同来推动社区早教工作的展开,宣传普及科学育婴知识,提高广大婴幼儿家长育儿水平、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早教指导站还应成为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联络口,不定期地为居住在社区的0~3岁的婴幼儿父母和看护人员、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以及孕产期家庭提供便捷有效的咨询与培训等服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组织开展亲子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网络。

(六)入户指导

启动了“入户指导”工作,从亲子园中宝宝家庭和早教指导站的家庭入手,尝试开展了入户指导工作,从小处着手:比如指导家长利用家庭里现有的材料开展亲子游戏、如何促进宝宝动作发展、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让早期教育变得轻松实在。通过示范性活动引导家长掌握教养方法和技能;发动家长利用自然资源,制作、充实玩具材料等。着眼家长困惑和问题,挖掘拓展活动内容。可以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座谈,关注家长的困惑和问题,了解近期孩子发展情况和家长教育子女遇到的困难,及时纳入和挖掘活动内容。如针对围绕家长共同关注的“怎样让孩子大胆讲话”“孩子应该学什么”“孩子喜欢玩什么”“哪些食品有营养”“为什么孩子喜欢吃手指”等问题,组织研讨会、交流会,并在家教专栏上选登有价值的家长经验和做法。

三、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早期教育指导策略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进一步明确妇联、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和乡镇、村基层政府职能,协调各部门,使早期教育走进社区、家喻户晓。以促进家长“转变观念、明确责任、掌握方法”为目的,以“家长是第一任教师、生活中的早期教育、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婴幼儿营养保健、卫生防病、科学喂养、优生优育”等为重点内容,通过媒体宣传、印发资料、开动员会、发调查问卷、家长讨论交流、专家培训讲座、现场咨询答疑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并在路边、村口、街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告示牌,营造全社会重视早期教育的氛围。

(二)着眼需求,设计活动

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重点从培养婴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生活卫生习惯、初步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几方面选择活动内容。在设计早期教育活动时力求做到“四化”,即兴趣化、游戏化、生活化和系列化。

(三)完善档案资料,积累经验成果

早教中心、活动站和入户指导都应建立不同年龄段的花名册、出勤记录和指导记录,还为每个婴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更便于家长和指导教师及时准确地进行交流。同时采取图文并茂法记录案例,并分别按不同内容和年龄阶段归纳整理,用文字注明活动名称、目标、玩具材料、玩法规则、指导重点、效果分析和家长指导建议等内容,再按年龄阶段分别归档,以便其他教师参考查阅。此外,还分别汇集整理适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婴幼儿卫生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治等相关内容,正逐步开发适合我县实际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乡土教材。

(四)挖潜力、整资源,共享双赢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整合服务机构;非正规教育

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了教育部等十个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今后五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之一就是通过多样化、生态化的早期社区整合服务机构,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民主、平等的开端机会,这正是加强教育民主化、缩小社会文化阶层差异、减少社会排斥的有力举措。

由于这一改革举措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目标、价值取向、服务功能、运行原则、整合管理、系统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开展理论分析,探寻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运行模式。

一、加强政府导向,明确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价值取向

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政策是由中央几个部委共同签发的。从大教育观立场审视这一政策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发现,处于经济转轨期的中国所面临的家庭问题、民营转制机构的师资培养问题以及流动人口的育儿问题等,都包含在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整合服务网络的服务范围。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存在意义远远超过了保教系统改革本身,不仅关系到学前儿童的发展,同时关系到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既要通过改善家庭、社区环境来营造一个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又要以早期服务为纽带,支持家庭和社区的需要,成为解决当前社会体制变革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的“非暴力因素”。

在政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政策推进的起步阶段,清晰的政府导向有助于人们转变观念,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价值,从而保证该政策的正确推进,实现大教育的目标。在政府导向下,无论是整合机构的工作者、早期服务的使用者,还是社区(行政部门)的支持者,都要认识到,在“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推进过程中,社区的作用不只是保教系统的资源补充,而且应该是各种早期服务资源的整合平台,保教机构成为整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系统通过以社区为核心和平台的网络系统向社区内的儿童或者成人辐射。这决不只是标榜政绩的口头承诺,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更加关注社区各类人员的合作参与,从而使这种整合能够有效实施。

二、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经率先推行一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前教育和保育系统的一体化进程,但是保教一体化只是学前教育和保育系统内部的体制变革,并没有触及学前教育、保育系统和社区的关系――前者属于教育部门要考虑的,后者属于民政部门要考虑的,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关系使我国在实现“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整合社区其他资源的整合网络”这一目标时面临着种种困难。国外相关经验表明,以保教机构为主体进行整合运作时,尤其是在整合性网络运行时,往往存在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这是因为整合力度不仅取决于专业上的权威地位,同时依赖于整合主体在社区中的权威地位。因此,示范性幼儿园能否在“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运作中发挥有效作用,能否与社区以及社区其他相关服务机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这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进一步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笔者认为,可以分两步推行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首先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其次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在分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管理体制的变革。

在我国,示范性幼儿园普遍姓“公”,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虽然增长得很快,但是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正规的早期服务机构还不多,社区在管理这些机构时专业力度也不强,民办幼儿园在质量上仍然无法和示范性幼儿园相比。这些事实表明,如果不能扩大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正规的早期服务机构的数量,不能提高民办幼儿园的质量并逐渐形成一定数量的民办示范性幼儿园,那么,最终要建立社区主体运行网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国家要对社会办学采取鼓励政策,建立一些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正规的早期服务机构,社区要加强对这些早期服务机构的管理,而且要在办学质量的提高上给予积极支持,逐渐形成一定数量的服务功能多样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服务机构以及民办示范性幼儿园,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服务网络”打好基础。

同时,在管理体制上还应打破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以及其他早期服务资源之间互不相关的局面。一种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利用具有跨部门协调能力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控和协调,例如由区长而不是区教育局局长领衔开展社区资源整合协调等。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社区办园力量的增强,还需要逐渐建立、完善社区和保教系统之间沟通协调的长效机制,如设立专职协调人员,制定相应的机制和制度等,以期确实打破社区内各种早期服务资源之间的隔阂。

三、结合区域特点,推进整合运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条件、人口素质都不相同,因此,在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性的特点:管理体制良好的区域可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更加一体的模式整合早期服务资源;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区域则适合先从比较松散的部门人手,以协调、平行的模式进行整合;人口稀少地区可以采用流动服务的方式增加服务的易获得性;对于人口密集的区域来说,易获得的服务应该是一站式、中心式的整合服务机构;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可以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获得财力支持;经济水平不是很高的区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国家资助。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整合运行模式,只有充分结合各区域自己的特点,整合运行模式才可能健康运作。

四、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持续、有力的教育投入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整合服务机构正常、持久运作的物质保证,也是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我国保教系统中都存在着教育投入两极化的问题,这种两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示范性幼儿园和非示范性幼儿园之间,也存在于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之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将一部分资源用来扶植公办机构,的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倘若在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推行中依然运用这一教育投入模式,那么,必然加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早期整合服务机构之间的差距,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将无力推行这种整合服务网络,民营机构容易加重其营利倾向,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将只能成为少数人的资源,无法指向大众,无法实现教育均衡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投入上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大手笔投入方式,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

引入企业、民间资金办学,这对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国家可以逐步将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运行主体从示范性幼儿园扩展到所有具有一定整合运行主体能力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民营学前教育机构)。如果说,国家对于公办示范性幼儿园的支持主要表现为资金和政策,那么,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则更多是靠政策实现的。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标准制定、资格审定、能力评估的方式进行调控,将政策支持、服务质量和整合效率联系起来,使大众在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和民营学前教育机构的公平竞争中真正受益。

针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农村发展存在差异的特点,政府可以在教育投入上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可以通过拨发专项资金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要注意加强专项资金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证国家投入的运行效率。

五、建立效果与效率兼备的支持评估系统

在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的增加,更要追求质量的提高。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果。整合性网络应该满足家庭育儿支持的需要,满足社区相关成员的需要,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缓解家庭压力等。二是效率。对于整合性网络来说,资源整合还必须是一种有效的整合,要尽可能发挥整合在一起的各种不同资源的作用。在资源尚不丰富的情况下,我国在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的过程中更应该追求效果和效率,要防止一哄而上、昙花一现式的低效甚至浪费现象的发生。

当然,效果与效率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国家教育投入和评估系统双轨机制加以调控,通过整合性网络自我评价、专家外部评价、运作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将运作效果、运作效率与教育投入相结合,加强国家的评价和监督。

六、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提高人们的社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政策的推进不仅要依靠社区的专业工作者,更要获得社区成员的认同和支持。社区成员应该成为整合性早期服务网络的获益者和资源的提供者,社区成员对于整合服务网络的知晓程度、价值认可程度、参与的热情程度和参与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整合服务网络的健康运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提高人们的社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组织建设是基础和重点,而推进组织建设的重要因素就是合理、科学地调整和划分社区,明确社区和街道的概念界限,将现有的街道模式科学地调整为社区模式,打破原有街道规模,使调整后的街道符合社区地域性和认同感的基本原则,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共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成为资源整合的平台。

幼儿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社区教育 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社区学前教育的内涵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提出。目前有关社区的定义已达150余种,其中,社会学理论工作者一般倾向于认为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被联合国重视和强调,而后在发达国家倡导和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形态。在我国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之后有关学者的研究已不断深化社区教育理论,当前,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社区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深入研究。

学前儿童是是社区人口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学前教育就是社区内0—6岁学前儿童或全体居民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是社区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其中的教育概念同样是大教育概念,它的教育对象是社区内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家长和看护人,教育内容主要是普及优生知识、指导优育、宣传优教等“三优”工程的内容。因而社区学前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包括对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的教育、服务工作,它比幼儿园教育工作更广泛而灵活。

2. 我国学前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2.1学前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1.1学前社区教育机构纷纷建立

随着我国城市学前儿童数量的日益增多,学前社会教育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而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托儿所却难以满足大多数学前儿童的入学需求。有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有0-6岁幼儿14394万人,幼儿园18万所,在园儿童2711.23万人,入园儿童数仅占全部学前儿童的18.8%,3-5周岁儿童入园率42.2%。大多数学前儿童不能进入托幼机构,特别是0-3岁幼儿入园率很低。其养育基本是在家庭中进行的,而其看护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童早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问题,将它置身于终身教育体系中,从过去主要发展3-6岁幼儿的教育,向下延伸至0-3岁婴幼儿的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探索社区学前教育的模式,积极推进0-6岁教育社区化,以改变我国学前社区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

2.1.2政策法规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我国在各种教育政策法规中愈趋突出和强调学前教育同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沟通。199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哈尔滨、沈阳、青岛、广州等9个城市进行了以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机制为重点的试点工作。上海市1999年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市0-6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依法管理,初步形成了0-6岁学前教育整体、系统、科学的管理一体化格局,又于2001年开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社区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走在了前列;广州、青岛等地也较早启动了以社区为基础的面向0-3岁幼儿的科学育儿项目;北京随后也启动了此项工作,于2001年6月通过全国第一部学前教育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3—6岁向下延伸至0岁,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

2.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2.2.1社区学前教育管理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在上海、广州、青岛、天津等一些经济、教育相对发达的城市,社区学前教育在管理方面已探索出先进经验,这些城市明确规定,不再将0-3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按部门划分管理权限,而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模式。上海、青岛、广州等城市均把婴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建立了托幼机构、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多方位和多形式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满足了学前儿童受教育的需求。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社区学前教育工作仍然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尚未真正纳入政府管理范畴,以社区为依托的学前教育管理与指导机制尚未建立与完善,各个部门职能不明确,统一与协调行动尚未有效的统筹安排。

2.2.2学前社区教育资源短缺

城市社区早期教育基地少,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吸纳低收入和流动人口家庭婴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严重缺乏,0-3岁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2002年在北京市的部分幼儿园建立了早期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已有62个基地分布在12个区。然而,在边缘社区和在城市社会变迁中形成的“自生区”或移民区,非营利性学前社区教育基地非常缺乏。此外,有些城市真正由社区建立与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还是空白,不能满足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要。

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流动人口数量将以平均每年五百万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接近一亿六千万。其数量的急剧增加,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严重缺乏,将使大批低收入和流动人口家庭的婴幼儿无园可上。目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低收入和流动人口家庭婴幼儿的教育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2.3政府对学前社区教育投入不足

据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九五”期间,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虽有增加,但依然严重不足,幼儿教育国拨经费仅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在学前社区教育方面,政府为教育机构的投入也是杯水车薪。亲子园主要以有偿服务为主,尤其是许多未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经费支持的教育机构困难重重,不得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否则难以维持生存。

2.2.4一些私立社区教育机构存在诸多问题

在我国许多地方,早教市场需求日趋旺盛,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早教机构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但其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存在严重问题:有的非法开办;有的规模过小,园舍光线暗、通风弱、卫生差,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无专业人士指导,设置的课程缺乏科学性;有的师资素质差、流动频繁,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有的功利性强,服务对象针对高收入叫停的幼儿,以各种训练为主,对幼儿潜能进行过度开发,打着“蒙氏教育”“多元智能”“感觉统合训练”“特色班”等旗号,迎合家长的期望,有的随意对幼儿进行智商测验、感觉统合协调测验等,一定程度上贻误了幼儿的发展。

3. 我国学前社区教育的发展的对策及趋势

3.1管理模式合作化

目前,各国社区学前教育管理的主要趋势是进行合作式管理,政府对学前教育制定管理政策和计划,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项目,由社区、国家以及父母组成志愿者网络支持项目的合作。

3.2关注范围扩大化

我国低收入和流动人口家庭幼儿是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否接受学前教育,将对其自身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近几年政府对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所做的努力中,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很少。目前一些城市大部分幼儿园对幼儿的户口、住址等不做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园以招生额满为由向家长收取赞助费,而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难以承受额外费用。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以缓解社会问题。

3.3教育内容多元化

对学前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立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机制,形成民政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实现学前社区教育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楼道文化、院落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既拓展儿童的生活视野,充实儿童的生活内容,又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育儿素质,将学前社区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3.4教育管理规范化

建立学前社区教育的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学前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其内容包括社区幼教事业发展、幼教机构保教质量、幼教经费投入与筹措等。定期开展社区学前教育基地的检查工作,主要检查早教基地面向社区散居儿童提供服务的内容忽然质量。鉴于社会力量办园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对其加以规范管理、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 童星.赵夕荣.“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2).

[2] 吴峰.魏伟.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2004(1).

[3] 施克灿.当今日本社区儿童教育发展的新趋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