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美学教育

乡村美学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美学教育

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第1篇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课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人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学生也认为美术课是不重要的,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临退休的老教师来上美术课,使得美术课变成了自习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美术课不纳入对学生或教师的考评当中。这就使得我国乡村中小学的美术课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那么,美术课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具体来说,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通过美术课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提升,这里包括对平面形体的认知,还有立体的认知和表现,从而也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简单的素描几何体的训练中,学生由原来的对平面(如圆形)的认识提升到了现在对立体(如圆球)的认识和表现,这就是一个由观察力提升到想象力的过程。有了观察力和想象力之后,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而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在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体现和提高的。

然而,美术教育在乡村中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失现象严重,使得美术课的这些重要作用也无法得到体现。如在不少乡村中学中,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和家长,他们都认为美术课是副课,上不上都无所谓,使得很多学校一个学期下来都上不了几节美术课。当上级来学校进行检查时,很多学校的做法就是临时让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或者是从其他学校借一些美术教具来应付上级检查。这就使得不管从环境上,还是从认识上,给学生灌输的都是美术课不重要,学不学美术都没有事情。此外,乡村中学教师资源匮乏,很多学校的教师人员不足,一个教师要教很多年级的课程,或者要教多门课程。所以,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也就无法开设起来,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也就缺失了。

从根本上讲,造成美术教育缺失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科目没有美术课,所以美术课学不学都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也没有考核标准和内容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所以,乡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就被文化知识的学习所替代了,导致了现在乡村中小学美术课不被重视,美术教育缺失的情况。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领导首先应重视美术教育,改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按照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来安排美术课。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重视美术课,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大对美术配套设施的投入,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上好美术课,还能使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再次,要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让他们参加业务上的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从而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制定考核美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使美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增强,农村的教育问题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国家在最近几年逐渐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很多农村或者贫穷地区已经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怎样使用多媒体技术,怎样科学有效的全面开发使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还有待提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读写听等学习方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学习的。

一、中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贯彻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并且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上,朗诵是一种好的方式,但是在农村地区,教师自身的学习水平有限,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解读上达不到高水平的要求,并且把诗歌的学习更多注重的点是与考试相互结合在一起,就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诗歌感情的能力培养,有了多媒体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科院利用多媒体,选择朗诵诗歌的名师来为学生做示范,能够真正的实现多媒体的充分利用,逐渐增强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多媒体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传统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进行备课的时候,经常受到没有丰富资料的困扰,有了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可以从网上进行资料的查阅,并且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的教案,不仅较少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而且减少了学生练习做题目的时候所消耗的抄写题目的时间,另外,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的研究讨论。

(三)多媒体教学对语文课堂提供更多的素材

多媒体的普及能够极大程度解决学生在写作时没有材料的问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害怕遇到文言文的学习和写作课,在面对写作课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是越少写作素材的表现,多媒体上有丰富的案例和写作素材,并且网络上有很多是动态的画面,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中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学校要着重培养教师的计算机能力

现今社会多媒体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很多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擦教学的方式,计算机越来越在课堂上普及,这就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要求逐渐增高,所以,学校方面应该增强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操作。

(二)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交流的平台

网络上的课堂方案有很多,语文类型的课堂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要在农村或者是偏远地区实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表明网络上的课件和教案虽然很完美,但是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实用性并不强。所以要创建具体地方特色的网络交流的平台,以及资源共享的平台,结合农村发展的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去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三)重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教师的资源是匮乏的,更别说是计算机教师,所以学校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并且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可以引进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人才,对于教师思想意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考试观念,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的知识,逐渐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虽然现今计算机逐渐的发展起来,地区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有两种极端表现的尤为严重,第一种极端是完全的不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其中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觉得使用多媒体会扰乱课堂纪律,不利于课堂正常的教学等。第二种就是完完全全的使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极端就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体现,这对于语文教学是不利的现象。教师要明确多媒体的作用,同时要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应该把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媒体学习的氛围,并且要增强情感的体验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的实现多媒体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

三、总结

本篇文章首先描写了我国农村现今使用多媒体的现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所在,首先利用多媒体可以真正的贯彻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实现,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第二点就是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并且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加的科学省时。第三点就是多媒体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能够解决学生写作写不出来的问题,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态的素材,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接着就是对多媒体使用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首先是学习要着重去培养教师的计算机的能力,并且可以把计算机能力收入考核制度中去。接着就是要创建具有地区特点的网络交流的平台,以及创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努力打造精品的校本课堂,多媒体上的很多精品课堂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所以就要求多媒体课件的创建要适合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特点。第三点就是要重视学校 信息技术课堂,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最后就是教师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语文的教学,要尽量避免极端的出现,要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迟瑞林,杨卫芳.乡村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校长阅刊,2007,03:68-69.

[2]瞿刚.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王兴柱.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24:147-148.

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0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为中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用资源。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改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媒体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扩展了眼界,但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地破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易受外界影响,使得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妥善解决新问题,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中职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下中职教育更偏重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常花更多的精力在技能学习上,而往往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中职教育也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实用型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的标准不仅仅包括合格的科学素质,还包括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办学理念往往功利性较强,在教学资源分配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教学目标定在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提高其专业技能上。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资源投入不够,教育方式落伍。在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步增大的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竞争面临更大的压力。但由于中职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很多中职学校不得不精简人员,因此不受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教师就成了首先被裁减的那一部分,导致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严重不足。教育功利化倾向导致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投入严重不足。要想搞好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一味片面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小部分思想政治课或“教学型”专业教师寄予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采购了一些多媒体设备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但也仅仅是买了一些软硬件设备而已,在教学理念上依然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很多教师也仅仅是会用这些O备,但并没有具备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思想。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至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厌倦了这种保守、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部分教师仍然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他们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抒发,因而心里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新环境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我国的思想教育环境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校应该紧跟互联网发展潮流,认真学习互联网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要意识互联网技术对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影响,要不断转变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和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把握新媒体网络带来的机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断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网络上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而使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飞跃式发展。

(二)借助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教师应该根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有效果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利用新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一方面,中职教师应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在线公开课等现代信息和网络沟通渠道,向学生传播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利用邮箱、QQ、微信、微博、(下转第23页)(上接第7页)班级网页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情感,利用新媒体社区向学生传输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

比如,在中职政治教学《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这一课中的“矛盾”这个概念,有不少同学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将生活常识得来的“矛盾”概念用于对政治学中的“矛盾”的理解,将问题简单化,或者直接回避矛盾,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过于偏激,从而导致矛盾激化。在这一课当中,中职政治教师要向学生分析矛盾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矛盾的实质,对矛盾有正确的认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人生中的矛盾,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这一课里,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引出这一中心意思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一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存在这种关系的图片展示出来,例如“足球比赛当中的攻与守”“学习当中的苦与乐”,等等。然后再使用多媒体,将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展示出来,结合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这个概念。

又如,在中职政治教学《个人收入与理财》这一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将一张幸福的三口之家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告诉学生幸福的家庭需要各种日常生活来维持。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消费品的时候需要使用金钱,而想要获得金钱就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劳动所获得的回报便是我们的收入,那么对自身收入应该如何分配呢?以此来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并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收入与理财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发挥现代科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不能缺少网络道德,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但是,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网络上还存在很多道德败坏的现象。因此,除了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网络管理,规范公共网络行为,中职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明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坚守网络道德底线。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尽可能提高学生在网络应用中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立美教育;立足学校;变形学校;跳出学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10-2

“立美”教育是以“人”为中心,把追求美——思想美、观念美、形式美、结构美、过程美等,作为“育人”(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手段,“立美育人”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既体现一种管理思想,同时又体现一种教育思想。立美教育指向于把美的规律运用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用“美的教育”来实现“美的发展”,把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指向于这个发展方向,即把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把立美作为构建学校管理模式,指导个人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使一切工作都统合到美的标准上来。

一、“立美育人”工作的回顾

我校的“立美育人”理念,从上世纪199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迄今已有整整二十年。“立美育人”这一理念是我校认真研究社会、研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农村教育的宏观、微观背景,以及研究学校自身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产物。因而,它经得起社会发展乃至师生发展的检验,它得到了广大家长以及校友的支持。它是访仙中心校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的红线,贯穿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乃至教师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更是访仙中心校发展的路标,引领着学校持续的发展,使学校信心满满地走过了“九五”、“十五”、“十一五”以及2011~2013三年发展等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它是访仙中心校的“魂”,形成了学校自己赖以绵延并生生不息的学校文化血脉。这二十年来,虽历经校长更迭,优秀教师一批一批的被挖走,但我校的生源并没有什么影响,学校在地方政府、社会知名人士乃至广大的家长心中的认可度一直没有动摇过,广大教师对“立美育人”的信心也一直没有改变过。学校对于“立美育人”的研究、探索、深化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城区学校空前膨胀,乡村学校全面萎缩的今天,我校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办学规模,现有学生1200余人,26个班级。应该说,我校之所以能有此令人欣喜的办学局面,归根到底,是“立美育人”这一教育理念。它已形成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基本目标体系。“立美育人”赋予了这所百年乡村老校的灵韵。“立美育人”的践行逐步确立了这所学校的理想风格和教师、学生的理想人格,形成了“终极关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与传统是一份宝贵的遗产,我们着重理清、梳理二十年的办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阶段,总结二十年来“立美育人”理念所呈现的教育行为的特征。是为了发展,我们在一任任校长艰苦探索的基础上,必须努力确立与时俱进的“立美育人”理念,必须构建有乡村特点的现代小学模式,建立学校自己的课堂美学,课程美学、人文美学,塑造校园人文精神,书写传承与发展、创新的“立美育人”文化与现代教育精神相融合与互动的办学新篇章。

二、“立美育人”的实践与再思考

(一)我校的行动口号是:高举“立美育人”旗帜,打造“美丽乡村”学校。

(二)我校发展的理念是:立美育人,共同发展。

(三)我校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明确定位,全面覆盖,突破瓶颈。

1.明确定位

即以“立美育人”为引领,加快发展现代化小学,必须做到“三个担当”,以唤醒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切实担当起乡村小学对地方经济发展应有的责任,让学校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切实担当起学校对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责任,完善学校师生日常的生存方式;切实担当起学校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责任。在目前业已形成大众化的优质教育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全市乃至全省最美乡村学校”的办学效应,塑立访仙中心校在省内外的办学形象。

2.全面覆盖

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三个融”:一是融入,二是融合,三是融化。一是融入——“立美育人”的理念。要做到“六个融入”:融入班级管理,建设“最美”班级(十星班级);融入办公室管理,建设“最美”办公室;融入课堂管理,建设“最美”课堂风景线;融入教师管理,建设“最美教师”群体(“五星教师”:师德师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活动辅导);融入学生发展过程,建设“最美学生”群体(十星学生);融入课程管理,建设“开放性、普惠性、主体性、本真性”的“最美”综合实践课程。

二是融合,主要是“四个融合”。一是立美教育要与地方资源融合。其载体是举办“乡村少年宫”、“校外辅导站”与开设“社团超市”,让本地的优秀资源进入学校范畴,进入教师、学生的视野。个人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来源于兴趣,一个人上几年学下来没有一个兴趣是很可悲的。兴趣常常是潜能的表征,每个孩子都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会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这些潜能成熟的过程,也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师应该俯下身来,珍视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随着孩子兴趣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孩子的特长有侧重,表明他在某一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潜能,只要找到潜能所在,合理开发,他就是一个成功者,对社会来说就是有所作为。孩子各有所长,才能人尽其才,组合起来,才不会同质化,才能万紫千红,我们这个社会才能丰富多彩,才能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应该给教师和孩子们带去一种幸福的体验,快乐的生活。这种快乐也不是简单的享乐,而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提供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教育生 活,让每个孩子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他自己的梦想所在,都能够帮助他成为他想做的他自己。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构建体验式课程,打造社团超市,建立由社区、教师、退休教师、志愿者队伍、企业人员组成的社团辅导队伍。建立以下社团:艺术类:刺绣、木雕、剪纸、刻纸、折纸、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等。体育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象棋、踢毽、跳绳、田径等。语言类:英语、采编、写作等。思维类、趣味数学、珠心算等。编织、手工制作类:插花、小制作、航模等。科技发明类:发明俱乐部(奇思妙想)、汽车文化等。养殖类:花卉、小金鱼、小乌龟、小蝌蚪等。让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不断升华。二是立美教育与家长资源融合。其载体是: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进研讨会的制度化体系。把小学校办成大学校,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真正成为家长心中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三是立美教育与校友资源融合。其载体是:定期举办“回校行”活动,用动态而不静止的方式,唤醒教师的自身发展意识,不断召唤教师以自己的“立美教育”实践,把握自己乃至学校发展的未来。四是立美教育与教科研资源相融合。整合多年累积而成的丰厚的教科研资源,指导教师自身的立美教育实践,通过校级立美教育主课题与个人微课题研究双轮驱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我们所倡导的注重调查研究的实证性微课题研究,它充分突显了我们一线教师所拥有的实践的优势,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我们一线教师做的主观臆测性的假课题研究,它不仅会消除我们的职业倦怠,而且促进使我们的专业每天能够成长,课堂每天都在不断高效,从而使我们树立向教科研要“立美教育”的质量观。(我们特别倡导教科研骨干队伍自主的教科研沙龙活动,因为这种头脑风暴没有权威、最自由、收获最大,老师也最愿意参加。)

三是融化。通过努力。我校的立美教育一是要融化成乡土文化。无论走到访仙镇哪个骨干企业,或者是街头巷尾,都要看到学校文化在这里的印记。二是要融化成家庭文化。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立美教育的场景,一个家长就是一个立美教育的传播者、践行者。三是要融化成视频文化。自信是幸福成长的翅膀。自信心需要搭建平台让师生来充分展示才能建立。通过网上访小(访小博客网)、小星星电视台、校级橱窗、班级特色橱窗、黑板报、《求美》月刊、“求美”小报、午间少先队大队部和少年警校负责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找粉丝的才艺大比拼等各种手段,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电脑联网,来展示师生成长的经历、喜人的成绩,以营造人人追求成功的氛围,焕发师生再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延伸学校的立美教育,放大校园人文精神的美。四是融化成独具特色的“访小美育文化”。个人认为促进孩子幸福的力量之源在于阅读。它是积淀创造力土壤的养分。所以我们在以前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前提下,开展“亲子阅读,书香家庭”的活动,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走进童话、走近诗词、走近名著,来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氛围。营造了适合儿童的的童话系列、神话系列、其他文学系列、科学系列、天文地理系列、名画、名曲系列、访仙人文历史系列、企业系列的视觉的校园文化;课间营造适合儿童的名曲听觉文化,力图通过美的课程、美的课堂、美的教师、美的学生、美的环境、美的氛围,让学校成为一所美丽乡村学校。

“三个融”,“融入”为立足学校,“融合”为变形学校,“融化”为跳出学校,三位一体,纵横贯通,意在构成学校发展的主体框架。

3.突破瓶颈

乡村美学教育范文第5篇

生态理念设计已经逐渐成为校园景观设计的宗旨,目的是为了创造可持续的校园景观。阐述了校园生态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现状,对校园生态设计原则与思想以及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生态美学;生态设计;校园景观;可持续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改善高等教育环境迫在眉睫。大学校园越来越人性化,大面积的绿化改善了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形象。在进行校园绿化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不只是简单的绿化,还应该考虑到校园景观中丰富的生态性。

1生态美学

所谓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生态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美学关系的研究与思考。

2我国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现状

景观设计学科本身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设计过程中很少有考虑到生态美学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生态美学理念方面来考虑,校园景观设计还处于盲区。现阶段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多停留在设计本身,也就是其形式、纹理、样式等,少数考虑到人在其中使用的,也都是浅显的并未深入到生态美学的层次。因为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只要考虑物质文化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是生态美学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上的应用。

2.1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美学中最首要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校园物质环境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改造,人是校园环境的影响者,人可以按照主观意识来改造校园。马克思曾说过:“人类可以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可以创造人”。环境对其中的审美者进行影响,审美者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从生态美学角度上来看,主要体现在校园自然文化(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方面。西方早期的大学多选址在乡村或者城郊地区,厚重肃穆的建筑和优美的乡村景色,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宽慰。大学校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通过建筑与景观以及整体建筑风格和整体景观风格都应该统一,相互融合,也要结合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校园自然景观建设包括校园原始保留的自然风景、校园内的花坛草坪、景观雕塑等,自然景观是最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物质环境,以客观的存在展现美,具体可分为自然美和形式美,自然美是校园环境的基础,树木、石头、花草皆是自然美的表现,有些大学还保留着整体性景观的自然美。人文景观根据特定历史或人物背景,或者特定场景环境产生的景观,一般具有教育意义,如雕塑等。人文景观对于个体情感的思想展现具有很大作用,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在结合了历史文化名人之后,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2.2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生态美学理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建设,用生态美学的方法处理人与人自身的关系,才可以为大学校园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生态美学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人和其自身的发展进步原则,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人本身,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研究人自身也是有意义的,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态美学关系。大学校园中,老师和学生是创造校园的中坚力量,老师和学生和睦相处也是校园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3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方面,对校园景观建设都有指导作用,人与人自身方面则更偏重于哲学问题。在校园生态景观建设中,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问题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主要考虑的还是人与环境、人与气候文化以及经济、人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校园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基于如果校园内环境条件允许,可以利用自然力但不进行大规模破坏,尝试风能、水能、太阳能来发电。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景观、可持续生态景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让学生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珍惜校园环境。除了以下这些总体的概念,还应考虑一些细节,比如,设计取材应多用当地石材和植物,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大面积铺装选择本地石材,少数非本地石材在选择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卫生及安全问题。

生态美学理念中,不仅包含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同时还包括自然与自然自身的发展问题,自然本身也具有能动性,当它遭受破坏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越大,自然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在设计校园景观过程中,应当尽量多保留现有的完整生态环境,才能使环境的自我发展得以实现,为广大师生带来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生机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