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生物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种,教法主要有语言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及讨论法),直观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实习的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法,还要对学法进行正确指导。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基础生物学的常用教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来传授新知识,又可用来巩固旧知识,且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常要与讲授法配合。因此讲授法是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现象的方法。生物学中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类及应用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对象或现象描述的性质,一般都采用讲述法。实验、实习、参观等的指导也常用此法。初中低年级采用较普遍。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的方法。生物学中的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和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态学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自然现象说明、解释或科学论证,一般采用讲解法。中学高年级尤高中多采用。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二、系统性。三、启发性和趣味性。四、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并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机动性。五、要运用好板书。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师生相互交谈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优点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来说,可对不同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并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提高教学效果。此法一般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时也可利用合乎逻辑的思维,从当堂了解的现象、事实和规律,去比较、推导、归纳以解决新的问题。此法不适于从未知到已知,因此,不是所有教学内容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谈话法。谈话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就教学环节来看,传授新知识、检查复习、巩固新知识、参观及实习的指导性和总结性谈话均可用。这些环节中进行演示和观察时应用尤多。就教学对象来看,年级越低,采用此法的比重越大。有的国家进行初中生物学教学,主要采用此法,因为初中生的年纪小,自我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不能长时间集中听取讲述。话法根据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运用,可分为三种:一是启发式谈话,用于传授新知识。教师借助提问,启发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或演示的教具和实验,或对课文的分析综合,经独立思考回答问题。二是问答式谈话,用于检查复习和巩固知识,教师就已学的内容提问,由学生回忆和运用已学的知识。三是指导性或总结性谈话,用于参观、实习、实验等教学实践之前后,通过谈话以指导学生顺利完成独立作业或总结活动收获。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有:一、要充分准备;二、要妥善组织;讨论法 讨论法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上海育才中学创造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其中“议议”,就是采用讨论法。讨论法的优点是: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和知识;通过对问题的相互争论,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经过共同切磋琢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还有利于生物教学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实际。此外,讨论中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未考虑到的新问题、新见解,这可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讨论法在生物教学中,一般应用于教师讲述后、独立自学后、实验和复习后。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一、大学外语(1)课程性质

大学外语(1)是通识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让他们在英语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及词汇量等方面达到基本要求,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大学外语(1)教学基本情况

1、本学期我担任的大学外语(1)是一门新课,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学中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需求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20本科数字媒体、美术学、音乐学和舞蹈学都属于艺术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英语学习缺乏自信。这学期,课堂上注重加强学生的词汇、造句、翻译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并针对每个单元教学内容测试和作业,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检测所学的知识。

2. 教学中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视听媒体,采用听说法、讨论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强学法指导。例如:如何记单词,课文朗读技巧,对话、叙述原则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大学外语(1)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生入学英语成绩不高,基础差,底子薄,词汇量不够,发音不准确,课前不按要求预习,教师迫于无奈,总是替学生完成本该学生自己完成的诸如查生词、通读全文、发现问题等预习工作,而这更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有学生的阅读量太窄,缺乏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课前课后测试对学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仍然不够,今后仍然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和扩大阅读量。

四、大学外语(1)课堂教学策略

大学外语(1)课程涵盖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枯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是我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总结出的可以在今后继续尝试的一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所谓讨论法,就是就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根据主题提出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评价。讨论法基于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独立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例如,在学生过完春节返校学习,可以分组讨论春节习俗,该主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效果自然是最好的。在组织讨论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习惯进行表达,所以讨论前应有相应的词汇和句型准备。同时,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讨论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巡回指导,鼓励表扬学生,做好引导与评价都非常的重要。

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法,利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旅游主题,可以在课前先安排学生任务,布置学生查询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学生具备了相关的词汇,背景知识后有利于进一步的课堂任务教学。为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再根据主题,布置课后任务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查找资料,制作PPT,最后在班上介绍展示。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进或创设活动的真实场景,形成使用英语的语言氛围,把学生引入到某种情景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人在景中,在情景中实践,情境由此而生,这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学习自觉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比如关于电影的主题,教师可以设计具体情境,假设学校电影节即将开幕,届时将会有不同类型的电影上映,布置学生制作英文电影海报,根据已知情境,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互相邀请看电影,对电影进行评价等。

4、讲座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科发展

1前言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是为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而设立的。课程的设置、学科的形成,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其能否满足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取决于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1〕。

一个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都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呢?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呢?笔者在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类、筛选的基础上,又结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所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2.2研究方法

这里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教育学书籍,为研究打下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类。

2.2.3逻辑分析法

按照数学逻辑分析、归纳、筛选、推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分类与介绍

3.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其特点是能够迅速、准确而大量地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针对体育英语的学科特点,讲授法又可演化出双语教学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育内容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念的方法。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讲授要有系统性;第三,要组织好语言;第四,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克服讲授法的缺陷;第五,恰当地运用板书和直观教具。

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2)双语教学法

这里的双语教学法特指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教学〔3〕。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然要使用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更清楚明白地了解体育英语的专业性知识和术语,要使英语和汉语相结合教学。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效率也就提高了,如此教学进程也会大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学生有可能只注意汉语意思的理解而忽视了英语表达的学习和记忆。这便需要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和弥补了。

3.1.2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相宜、形象生动的特点。将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知识、背景等教学信息以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深刻理解知识做好准备。

具体地讲,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英语教学中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多媒体模式可以弥补以往单向教学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缺点,资源信息的反复使用和共享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可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第二,体育英语并不像单纯的英语教学,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方向性,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必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1.3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能力。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1)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运用到实际社会环境中,通过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将书本中的“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体育英语教学中,除部分文化知识必须在课堂完成外,大部分教学如能在电视机旁、运动场上、体育馆内完成,必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篮球、足球、藤球、网球等各种运动的体育英语知识,一旦现场一一对照教学,各种复杂的规则、术语的学习难度就都大大降低了。同时,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用品商店等地方,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体育的发展,更好地学习体育英语知识。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便于学生的英语交流与学习〔4〕。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交际活动、运用动作表示情景、创设交际情景氛围等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创新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执行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学习、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例如,进行讨论、做游戏、解决特定任务等。任务活动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体会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染力,使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发展。例如,近期有什么大型的体育赛事,就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与该赛事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其诞生、历史、发展以及规则变化等,待到上课时再让他们按小组进行探讨、交流与学习。

3.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由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1)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第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使学生明确结论及依据,及时纠正错误、模糊、片面的认识等。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

(2)话题演讲法

话题演讲法是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老师提前布置好要演讲的话题,让学生课下准备,等再上课时挑选一名学生或按一定顺序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搜集、积累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老师在课堂上临时给出话题,让学生临场发挥,说多少算多少,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话题演讲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于多媒体,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出话题,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3)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仔细分析、自行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本身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不论是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可以运用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产生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引导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进行归纳发现,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因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2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目的并非简单地堆砌和罗列,而是要具体地研究出这些教学方法在体育英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一般来讲,选择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基本依据:第一,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第二,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第三,根据教学对象和实际情况;第四,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及其具备的条件;第五,依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5〕。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如何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有效地选择适合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

体育英语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文化、赛事、规则和技战术。

文化部分的内容多而杂,然而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仅供学生了解,为学习其他模块奠定基础。因此,该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地讲授,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该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教学效率高。例如,讲奥林匹克的知识,学生刚开始都不太了解,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可以很快地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以便于深入地学习。此外,文化部分还可以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更多地了解相关文化信息。

赛事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法、话题演讲法。赛事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赛事并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选取一些明星或著名赛事作为话题,让学生做好准备后用英语进行演讲,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此外,讲授法、讨论法也都可以使用,以增进学生对赛事的理解。

规则部分细节多,难度大,主要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双语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把规则细点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既了解其汉语意思,又懂得其英语表达。通过情景教学法,模拟比赛场地、参赛队员及比赛流程,可以让学生对规则的含义、使用时间、适用范围及对象都有个透彻的理解。当然,这两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讲足球中的offside,一方面要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越位的含义和判罚,懂得其中英相对应的表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越位的含义,尝试着进行判罚。此外,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技战术部分也是体育英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在。这部分主要可使用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在场地现场观看比赛,甚至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了解各种技战术的使用必然会收到比普通讲解好得多的效果。例如,讲篮球pickandroll,单纯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可一旦来到篮球场上,让学生观看一两场比赛,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挡拆站位,很快学生便能完全地理解。此外,双语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也都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关于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有很多,只要我们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梳理,便不难发现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

(2)体育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相应的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4.2建议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恰当地选择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英语教学效果,促进体育英语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资料和水平有限,作者不能将所有与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有关的内容一一进行研究分析。今后将继续从不同角度对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研究,以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而有用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红梅,周春玲,马玉霞.教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181-189.

〔2〕刘志刚,张艳红.我校体育课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的调查和探讨〔J〕.邯郸: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1):89.

〔3〕付华,李春风.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37.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实践法学 教学形式 法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以来,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心就不再是为立法服务的价值导向型发展模式,过去主张构造论的权利法学、利益法学等各层次法学认知,都在转向一种新的共识,那就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依归的实践法学。因此,传统的以某种“主义、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经典讲授等法学教育教学形式,也必须寻求新的能够承载以“法律规则、司法规则”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教学形式。

1实践法学对法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践法学必然要求法学教学以具体司法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法学既具有人文性,更具有科学性,二者同时存在、共同发挥作用。其人文性主要要求法律应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则,体现人的基本价值关怀,其功能在于实现对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定位。其科学性则在于保持应然与实然、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性,确保法律规范的有效实现。在立法问题已基本解决的历史时期,法律本身的实践理性决定着法律的发展必然由立法主导向司法主导转变,司法问题这种往返于事实与规范之间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实现人文性,就成为实践法学所要求的面对的核心命题。

实践法学必然要求法学教学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和互补。长期以来,法学领域处于分割状态。部门法学专注于法律制度设计的技术细节,与理论法学缺乏沟通;理论法学则关注那些抽象的空洞的“理论”,习惯于自娱自乐,即便同属理论法学的法理学和法律史也是各自耕耘自己的“领地”,鲜有交流。理论法学进行社会法治价值总体塑造的历史使命已经阶段性的完成,法治中国的深度建设需要的是理论法学从天国回到人间,以更加接地气的策略关注部门法学制度设计和操作困难所存在的基本问题,而部门法学也同样亟须获得一种共识性的法治精神来调和各种各样的实践性难题,不再蒙受理论法学空乏的批判。

实践法学必然要求法学教学方法论视角的转向。法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目标,它依赖于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恰当的训练手段。过去的理论教学,其所有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都以知识的讲授为中心,同时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成为学生的基本任务和对其考核的唯一评价标准,因此,法学教学方法论的基本指向乃是经典阐释的解释论导向。而实践教学关注的目标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实证的社会调查的方法论将会代替纯粹的经典阐释和解读的方法论。

2实践法学现有教学形式评析

2.1实践法学现有教学形式

当前,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在不断改革调整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下一些典型的属于实践法学的教学形式:

2.1.1庭审观摩

庭审观摩是学校组织专业学生对实际的庭审过程进行全程旁听学习的一种形式。目前,这种形式在不同学校又发展出几种不同的具体情形,譬如组织学生前往法院旁听、邀请审判部门到高校组织庭审、组织学生观看庭审录像等。

2.1.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方法本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形式,它应当是和庭审观摩、模拟法庭、诊所教育相结合的,但是,由于当前理论教学的原有状况和实际操作,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司法过程的精细解读。

2.1.3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则是通过选取典型、真实的司法裁判案件,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全程模拟司法审判过程的一种教学形式;现形成了学生自主组织和教师参与协助的多种操作形式。

2.1.4诊所教育

诊所法律教育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两种:一是课堂模拟练习;一是真实案件的。这种形式是上述教学形式中最值得倡导的一种,其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操作参与程度最高,无论模拟还是真实,都实现了学生对案件实务处理能力的全方位培训,从专业知识到职业道德、从待人接物到操作技能、从材料选择分析到程序的综合运用等。

2.1.5实习

实习是所有法学专业院校在课程设计和安排总体过程中的必须环节,这一环节多安排在大学即将毕业的学年。主要形式是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主联系相应的司法机构或其他机构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业务知识实践学习和锻炼。任何缺少这一环节的学生,将影响毕业学分或学位的获得。

2.1.6其他特殊教学形式

除上述形式之外,基于部分特殊专业的实践需要,我国高校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实验,主要包括刑事侦查实验、物证技术实验、法医实验等;实训,主要包括速录实训、搏击格斗实训、驾驶实训等。

2.2评析

实践法学现有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在实践法学的基本立场上建立起来的体系,而是传统理论法学教学模式在遭遇历史实践的挑战之后,调整改革的结果。所以,这种教学形式设计总体上遵循了实践法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其建设基础和教学过程仍然没有脱离原有理论法学教学的限制,从而呈现出名不副实、形式大于实质的特征。

就上述具体的教学形式而言,在实际教学当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用。庭审观摩由于成本高、操作不易,因此,组织次数和参与学生数量十分有限,并不具有普适性。案例教学在当前(50人左右)大班教学的现状下,依然是缺乏操作性,所谓的案例教学不过流变为理论法学模式下的案例精讲。模拟法庭一方面缺乏实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其实务性不够,另一方面每次进行参与的学生数同样有限,无法使更多学生受益。①诊所教育尽管已经流行了一阵子,但事实上在大多数院校空有其名,既受制于双师(兼职律师)教师数量和成本,又受制于现行法律对办案资格等方面的规定。实习则实际上更是流于形式,成为应付法学教学基本要求的虚幻共谋,大多数学生不过是随便找个机构加盖个公章而已,实际进入司法部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由于周期极端,实际产生的效果也并不好。

之所以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法学和法治历史发展的自身惯性或许是最根本的原因,但除此之外,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学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由于立足于改变国民教育的一般文化素质状况,提高全民普遍的文化水平,而不是培养某一个专业的精英,即首先是知识的普及而不是打造某一专业专家的教育。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因此背负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历史重任。同其他学科一样,现阶段的法学教育自然也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法学教育逐渐迷失了自己的真正方向,以所谓的社会需求强化了市场化的逐利性一面,法学教育变成了商业的教育,最终“劣币驱逐良币”。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当中要求专业性极高的实践教学必然无法成为主流,而理论法学则相比更便于操作和便于开展,成为法学专业高校的较好选择。

第二,法学课程通识化和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大众教育所要求的肯定是较低层次的通识化课程学习,法学专业并不是反对通识课程学习,而是还应该以法学所有核心课程、以及历史、政治甚至理工科的知识作为辅助;但是,法学职业要求法学专业不能因为通识课程的学习就丧失专业化和精英课程的教学设计。因为,法学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乃是评判社会、改革社会的时代中坚。

第三,法学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实践法学需求的扩展性之间的矛盾。实践法学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并且不断扩展,其实践是在理论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实践。而多年来法学的盲目扩张导致了法学教学资源缺乏和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实践法学的需求。实践教学要求对案件的深度参与,而当前有几个显著问题制约着这种参与,即教学队伍实务工作综合素质较低、理论实践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并且职称晋升和年终教学考核标准严重制约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②学生人数众多,大班教学根本无法进行实践教学,甚至连课堂讨论时间都存在课时制约问题;实践教学成本高昂,一方面是教学设备的采购和建设,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人的工作量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

第四,法学教育和法学实务部门的对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最首要的是法学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直接满足法学实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近年来,虽然司法考试的引导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落后局面,但是,司法考试通过的学生到实务部门后仍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其次,这种不协调还在于法学教育工作人员和实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极为匮乏,有限的交流只在于大学兼职律师的业务工作,而没有正式的、完善的、参与度和参与面广泛的正式机制。③

3实践法学教学形式创新途径

法律职业人员基于其专业性强和高水准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其接受的法学教育必然的定位应当是精英化教育。法学教育某种意义上应包含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公众法律教育,一是法律职业教育。前者可以走大众化的路线,因为其主要目标在于法治文化的宣传和大众法律意识的培育;而后者则必须坚持精英化教育,因为其目标在于塑造可以成为社会标杆的、承担着裁决社会纠纷、影响他人命运、代表国家法律权威的法律人。基于此,高等院校的精英化教育必然是通识化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通而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在法治中国建设深入拓展的新局面下,实践法学的提出必要求对高等院校的法律职业教育进行新的定位,协调社会资源,实现新的变革。

3.1实践法学要求法学职业教育的整体精简

法学职业教育的整体精简其前提在于明确法学教育当中的公众法律教育和法学职业教育之取向和目标不同。在此前提下,法学职业教育必须总体压缩开设法学专业高校的数量,实现以有限存量提升质量。同时,在能够从事法学职业教育高校内部,在教学和学生人才调整策略上,结合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能上能下的教学队伍选择机制、形成学生学习的严进严出考核机制;在课程安排和设计方面,在严格遵循国家法定核心课程安排基础上,精简课程科目和具体内容,形成以需求定课程的机制,而不是以人头定课程、以课时分配定课程;充分协调教学行政各部门的资源,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极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3.2实践法学要求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也就是实现法学教学和法律实务部门的高度融合,这既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法律精神的教育环节,而且还是法治国家构建的必然要(下转第55页)(上接第53页)求。法学教育需要教学队伍拥有很强的实务工作经验和能力,实务部门也需要法学的理论支持,而学生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上述二者的合力。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包含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以及正在从事法律职业的所有法律人在内的一体化队伍建设,任何人为的分离必然是对法学教育、法治国家建设的最大破坏。

3.3实践法学要求评价标准和激励体制的良性引导

如同司法考试要成为对学生等所有进入法律职业的群体一个指挥棒一样,实践法学的真正成功必将要求一个优质的体系化的评价标准和激励体制。一切好的想法和做法要最终落到实处、开花结果,必须要有具体工作者的认真、辛勤劳碌。当前,许多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无法予以落实的关键就在于缺乏肯定的评价和实际的激励。因此,增强实践教学在工资或待遇发放、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权重,如何将课堂外的工作量化为课堂内的工作量,将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改革成败和教师队伍创新的动力大小。此外,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同样也要创新一种多元化的模式,重在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的识记背诵能力,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法律实践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注释

① 以最近几年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为例,参赛学校每次不过十五个左右,而且每个参赛学校为参与付出的费用常常高达近十万元,而参与的学生却连十人不足。

② 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的物质支持、特别是教师劳动报酬的支付缺乏保障,职称晋升靠文章,师资评价标准混乱和缺乏良好的价值导向。

③ 现在组织部门和部分高等院校组织的挂职锻炼,在参与面和参与度等都不能构成严格的、正式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柏峰.‘迈向实践’的法学―读黄宗智著《过去和现在》[J].学术界,2010(3).

[2] 房文翠.法学教育中的法学实践教学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科学;川崎病;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70-02

一、说教材

1.在本教材中的地位。我们所用的《儿科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制所使用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是由于洁主编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用书。“川崎病”是本教材中第十二章免疫系统疾病中第六节内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onode syndrome,MCLS),它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于“川崎病”目前已超越风湿性心脏病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又主要累及婴幼儿,约80%~85%患儿小于5岁,男∶女约为1.5∶1;所以,在讲授本节课时,做好教材的取舍,要紧抓重点,并争取做到主次分明。

2.编写特点。此教材能够紧抓医学专业专科学生的教育培养目的,能够适应新时期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是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培养医学高等专科人才的最根本的教材。本教材的编写参照了卫生部有关职业助理医师相关考纲内容,为医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3.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川崎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熟悉川崎病的病因、病理改变、辅助检查以及预后;了解川崎病的病理生理。(2)能力、技能方面:能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诊疗程序。(3)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医学工作,勤恳敬业,以乡镇基层医疗需求为目标培养“实用型”和“职业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4.重点、难点。重点:川崎病的定义、症状、体征、诊治过程;难点:川崎病的病理生理。

二、说教学对象

我们所教的教学对象是临床医学三年制专科生,我的这门课是开设在第四学期,因此,他们在学习本门课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本门课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仅仅是对医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比较欠缺,不能够把学过的医学理论知识很好地联系到临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临床病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更好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临床思维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板书教学为辅,将启发式提问法、自己回答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图片清晰直观,形象生动,学生易懂,且印象深刻。

2.教学思路。采用以上的多种教学方法,以川崎病的病例导入新课,然后进行讲解,最后再以病例来总结本节课所学过的内容,通过对病例的导入,先让学生留一个问号,然后再通过对川崎病的讲解,最后对病例逐步分析,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归纳、对比、分析问题,通过“思中学,思中教”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逐级深入,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讲解来锻炼学生对临床患儿进行临床思维的能力。

四、说学习方法

大二的学生,虽然学了一年多的医学知识,但是由于他们还缺乏对临床实践的分析能力,那么综合运用能力就更欠缺,因此,本节课就采用了以病例为主线,通过对病例的提出、分析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医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讲授川崎病,强调临床思维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实践,并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先用提问的方式来回顾上节课学过的重点内容,以检查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讲授新课。(1)展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掌握川崎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川崎病的病因、病理改变、辅助检查以及预后;了解川崎病的病理生理。引起学生注意,告知学生掌握的程度,使其明白学习的重点。(2)病例导入,先展示一个“川崎病的病例”,采用启发式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这个病例,思考此患儿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并提出疑问,引出新课。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此病的症状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又有很多疑问,很期待,因此也就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3)讲授新课。①川崎病的定义:采用病例导入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几种综合法进行教学。先通过一个川崎病病例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川崎病,该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也能从病名看出川崎病的定义,用讨论法进一步推导出川崎病的定义和发病特点。②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和感染有关,一种是和免疫反应有关,还有一种说法是可能遗传因素参与发病,由于病因不明,因此要求学生熟悉即可。③临床表现:主要采用展示法、讲解法、讲授法等对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一一讲述,又都互相联系。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进行图片展示,改变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让学生一目了然,就好像是在病房看到这样的患儿一样,印象深刻,并利用了启发提问时教学,采用启发式提问法、回答法、演示法、讨论法等综合方法。给出“双眼球结合膜充血”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自己考虑一下,然后再回答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改变。这样逐步分析、逐步展开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并用同样的方法讲授其他的临床表现。④实验室检查:利用前面讲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分析并讲述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还要让学生明白:川崎病的大部分实验室检查项目没有特异性,再用多媒体演示川崎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图片,内容形象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⑤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强调启发式教学,采用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掌握常见的症状――发热的特点“抗生素治疗无效”,结合川崎病多媒体图片教学,让学生对少见病的临床表现记忆深刻,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川崎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诊断,强调诊断标准;并且要与不典型川崎病进行鉴别诊断。⑥治疗原则: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川崎病的治疗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结。再次回到本节课开始给出的川崎病病例,并将病例完整地重现,让学生加深理解,并自己总结一下,该患儿应该如何诊治,通过对此病例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并且要掌握。

4.课后作业。为了巩固教学重点内容,留思考题:川崎病的鉴别诊断。

六、课后反思

为提高教学效果,留给学生三道复习题:(1)川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3)川崎病如何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