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劳动实践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我们面临许多需要理论回答的实际问题: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这些,都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任务。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里,马克思在集中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
在当前信息化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作为商品价值源泉的劳动,同《资本论》写作年代相比,在内涵与外延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变化。
1.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资本论》主要是指直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以及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一部分劳动,即运输、包装、保管等劳动而言的。而把从事商品形态变化(买卖商品)方面的劳动以及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许多服务部门的劳动,都视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第三产业迅速扩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部门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但生产无形产品和劳务为社会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意味着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了。不仅把流通部门,而且把第三产业中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众多经济部门包括进来。这些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是非物质生产的生产劳动,其抽象劳动同样凝结为价值,其价值量同样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2.科技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强化马克思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商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资本论》第一章谈到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时,就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以后,在第十一章谈到协作时又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对于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必须进行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这在《资本论》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表述得很清楚。“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总体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行了。”在作为《资本论》第一卷手稿部分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一文中,马克思更明确指出,在“直接商品形成过程”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清楚地说明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工作者,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者。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已经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知识和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资源。当代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劳动分工的细化,生产过程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些是一百多年前《资本论》写作年代不可能预料到的。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极大的强化了。
3.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一是就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来说。当代社会生产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逐步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整个劳动者队伍日益趋向知识化、技能化、白领化。“总体工人”中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比例增加了,“总体工人”的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了。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因而“总体工人”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了。二是就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个体来说。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的所有劳动者,形成其劳动能力基本要素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都提高了,劳动能力中脑力劳动的成分增多了,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说,参与价值创造的劳动者,其创造价值的能力都提高了。
4.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国际市场作用加大劳动价值论指明,决定价值量的不是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指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每一种特殊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数量超过社会总劳动时间中它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达不到其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不应求,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如此调节供求平衡和资源配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要从世界市场来看,如果一国生产不能达到世界市场水平,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超过世界市场正常生产条件的劳动,就不能形成价值;另一方面,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某种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也要从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来看。马克思十分了解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作用。但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叙述方法,《资本论》第一卷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基本上舍弃了国际市场这一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应从全球化角度把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考虑进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二、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由私人雇工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私营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不是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收人,是劳动收人还是剥削收人?这些问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给予全面的认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如前所述,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管理的必要性和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指出了其属于生产劳动范畴,同体力劳动者一样创造价值。同时,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必要性,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学说: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管理是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一种职能;一方面,这种职能又是剥削雇佣工人所需要的职能。据此,有的论者认为,资本家的管理活动服从于管理的第二重性质,从属于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不属于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资本家的一切收人都是剥削收人。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同时存在的,不能由某一重性质就否定另一重性质的存在与作用,不能由于资本家为了获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进行的管理,就否定由社会劳动过程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的生产性。马克思在另外的地方说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明确肯定了资本家作为生产的指挥者和管理者的劳动,是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属于形成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私营企业主和其他新生社会阶层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私营企业主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并且,如果他有高水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或者同时从事企业高科技产品研制开发工作,兼有企业管理和科技工作职能,则他就不是一般的私营企业主,而是民营企业家。他的管理劳动与科技劳动,是高级的倍加的生产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也应看到,私营企业主的收人,尤其是较大规模私营企业的企业主收人,除了相当于管理劳动报酬和科技劳动报酬的高工薪收人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资本收人。这种资本收人,虽然按其本源来说,都是劳动者提供的无酬劳动,属于剥削收人,但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收人,是私营企业主,按其所提供的“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所得,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下的非劳动收人。它为国家增加税收,为社会提供积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不能无视其现实的积极作用,简单化地把劳动和资本对立起来,以劳动和剥削作为是非取舍的绝对标准,而不切实际地予以歧视和否定。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有一些论者认为,我国现在既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表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与现实不符了,劳动价值论不能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得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创造,都是价值的源泉。有些论者还引证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首先,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混淆起来了。他们谈论价值创造时,实际上指的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论断时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他还引用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就使用价值说的,并不是说劳动不是一切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一般人类抽象劳动,价值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结晶,不包含任何物质元素。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至于构成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则包括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源两个方面。使用价值(财富)的创造,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进行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劳动并非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其次,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价值的分配混淆起来了。有的论者鉴于确立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现实,提出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以之论证现行收人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事实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各有不同的规定性。价值创造与劳动有关,价值分配则与要素所有权有关。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则是由所有制关系或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只要存在所有权差别、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人,是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他不能通过所有权来获得收人,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就是否定了所有权,就是违背了客观规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市人大常委会1997年第81号公告)和《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务工管理规定》(市政府1995年14号令)有关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999年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为迎接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确保再就业工作顺利实施,针对上半年部分用人单位非法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举报案件有所上升的趋势,现决定在全市开展以整顿用人单位使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这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要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999年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精神为依据,积极为建国50周年、两个重大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结合我市今年提出的再就业工作目标和任务,运用政策和监察执法手段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就业岗位。通过这次监察执法检查,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继续加大对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管理力度,保持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二、重点监察单位
(一)建筑行业的重点用工单位和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
(二)各类宾馆、饭店和招待所;
(三)中央和军队系统驻京单位的用人企业;
(四)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各类物业管理单位;
(五)所在地区各类非公有制企业。
三、重点监察内容
(一)按照规定和要求,符合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条件的用人单位,是否到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了申报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计划和有关具体务工人员是否办理了《北京市外来人员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
(二)用人单位使用属于调剂工种(岗位)的外地务工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是否按比例安置了下岗职工,符合使用要求的具体务工人员是否办理了《就业证》。
(三)用人单位使用属于限制工种(岗位)的外地务工人员,按照规定和要求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使用的具体务工人员是否办理了《就业证》。
(四)用人单位
(一)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就业管理处组成3个监察小组,根据本通知提出的重点单位和重点内容,对中央、军队和市级建筑系统的重点用工单位进行监察。
(二)各区、县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主,就业管理科和职介中心派人参加,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分别组成若干组,对本辖区内的用人单位进行监察(中央、军队和市属建筑企业除外),在监察方法上,各区、县可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片、分地段的集中拉网式监察。
(三)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实施监察中,要根据我市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有关规定,针对实际情况,对能够招用下岗职工的用人单位要按照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关要求,通过监察让其进行腾岗,各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随同监察中,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条件,为其招用、输送下岗职工提供全过程服务。
五、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从8月1日开始,至9月底结束。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日至9月10日为全面组织实施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阶段。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结合本区(县)的具体实际,摸准情况,突出重点,不让一户企业漏掉。
第二阶段:9月11日至9月底为复查阶段。市、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根据需要,对部分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管理工作问题较突出的用人单位进行复查。
第三阶段:为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的总结阶段。专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结束后,各区、县劳动监察机构于10月10日前将有关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处。
六、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以清理整顿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情况为重点内容的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是今年全市一系列专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情况加强管理的需要,又是为迎接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制订严密的实施方案,协调好各部门的行动,把这次专项监察执法检查活动搞好。
关键词:领导艺术;哲学思想;管理过程
在哲学的视角下,领导艺术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方法论直接受到世界观的限制和制约。领导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当中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发现这些哲学思想的内容,能够帮助领导者提升对领导艺术的认识,提高领导水平。本文将立足于领导艺术的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视角,分析领导艺术对哲学思想的体现。
一哲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领导艺术是解决管理活动当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策略,领导艺术是对具体的技术环节的总结和概括,因而领导艺术是从属于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范畴,而方法论由世界观所决定。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能够产生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哲学本身具有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同时,领导艺术又能够作为哲学思想的现实承担者,在领导和管理活动当中,要发挥哲学思想的作用,就需要借助哲学思想和具体问题的结合形式——领导艺术。因此,领导艺术可以在管理活动中成为哲学思想的载体。
二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形式
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规律观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固有、本质、必然和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展现为有形的物理联系,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社会行为当中,联系的重要体现形体就是维持整个组织运转的规章制度。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制度进行领导体现着对规律的把握和尊重。规律本身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一)以科学化的制度实施领导是对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科学化的制度是在实践检验的过程当中被证明为有效的固定化的管理模式的统称。在反复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正确制度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是对规律的尊重的体现。尊重规律能够体现为对制度的遵守,而遵守制度,使个体受到制度的制约,则能够体现出利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造福于人的目标。使用制度的形式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行统一是以制度进行领导的最终目的。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背离的情况,缺乏制度约束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当领导者本身对制度和规章并不抱以尊重的态度时,制度本身将成为一纸具文,不对任何人产生约束力。这也是从根本上违背制度设立的初衷,也违背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展的规律。
(二)使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违背规律的后果
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着一定的惩罚。在西方政治学理论当中,政治权利的下限是权利所能够给予的最大惩罚,政治权利的上限是权利所能给予的最大赏赐。在违背制度时,制度本身能够给予的惩处不仅仅是一种领导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相违背时所产生的后果的体现。以安全管理为例,在矿井等高危作业的生产工序当中,众多较为繁琐的安全制度的本质是对生产作业规律的遵从。目前众多煤矿出现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以及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问题,都是对生产制度不遵守,是对客观规律不遵循的问题所产生的恶果。这体现了人违背必要的制度,进而违背制度所承载的规律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在使用制度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当防止制度本身的僵化,事物本身都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当中。制度僵化将使得制度自身不能够反应现实的管理需要,从而导致制度陷入一种阻碍整个组织进步的地位。在此时制度本身不仅仅不能作为客观规律的承担者也会成为违背规律的管理形式的体现。在组织行为学理论当中,伴随组织的发展,企业内部将可能出现保守者,这些保守者将自身的利益依附于一些旧有制度之上,为实现其个别利益,这些保守者将可能阻碍制度的改善,并由此使得制度本身和设立的初衷完全违背。这种现象本身也是一种规律,但是这种规律所揭示的恰恰是制度如合同规律相背离的过程。
三物质激励措施中的唯物史观
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的物质激励措施并不是仅仅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而是强调将领导者的个人目标和整个集体的目标进行整合。调动起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是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实施物质激励措施的主要目的,这种物质激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当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念。
(一)以物质奖励体现人民群众作为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作用
从管理的目的而言,提升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核心目标。在哲学理论体系当中,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当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能够促使劳动者进行更为有效的生产和创新。这将有利于企业或各种组织的运营效率的提升,这在本质上是物质奖励功能的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强调创新的作用,利用创新产品,摆脱产品高度替代所产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避粗浅的价格竞争是在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渠道控制的产业当中,实现超额利润的重要方法。加强对劳动者的物质激励,能够引导劳动者在具有较为良好的生活条件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积极性和闲暇进行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取得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竞争过程当中,通过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在使用最小的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
(二)提高被管理者待遇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应当受到管理者的尊重,是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提升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满足被领导者的心理诉求,从而体现被管理者在企业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前提之下,领导者能够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对整个团队加以领导。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是现代企业体现自身社会责任,确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重要形式。在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当中,物质需求是最浅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能够使劳动者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劳动者的待遇,并配合其他手段进行奖励,能够帮助劳动者感受到企业对其的认同,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体现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目标——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沟通协商的领导方式
体现了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为领导者广泛的征求各方意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使被领导者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到领导者处,这体现了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而沟通协商的领导形式本身也是一种间接性的实践活动。
(一)沟通协商本身可以取得间接性的认识
沟通协商过程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主要体现为用换位思考的形式收集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意见,以及对当前的重大决策的观点。被领导者的意见和观点本身来源于被领导者的实践,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分工决定了领导者的实践内容和被领导者的实践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被领导者意见的听取,能够有效的帮助领导者纠正决策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被领导者基于实践所产生的认识能够通过沟通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在哲学语境之下,这种认识可以被理解为间接认识。通过沟通协商的形式取得间接性的认识,能够体现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在领导的过程当中,体现对民主风习的追求,也有助于塑造领导者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形象,在此背景之下,沟通协商活动应当得到提倡。
(二)沟通协商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式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物质活动,能动性体现为实践者的个人意识。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实践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认识的主观观念,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则体现为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实践的过程也必须以客观物质性活动为依托。沟通协商活动符合于这样的特征,沟通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人。沟通的过程开始之前,沟通的主体已经产生了对沟通过程和结果的一个构想,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沟通的过程施加影响。通过沟通,将被领导者的认识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也是一个认识转化的过程。对于领导者而言,这同样可以被看做是沟通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一个客观结果,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本身体现着通过实践获得认识的一个基本过程。
五引导和示范的领导形式
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可以被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能够通过实践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在领导艺术形式当中,通过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提升被领导者对特定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使被领导者针对某一特定问题产生特定的观念,进而采取特定的行动改造物质世界,就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的重要内容。
(一)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领导艺术当中应当包括引导的内容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意识的变化相对于物质变化的相对滞后性或者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不仅仅体现为纵向关系上的时间先后,也可以体现为团体内部横向的不同成员之间的认识差异。领导者通过引导和示范效应进行带动,能够充分的利用意识独立性的特征加强对团队的领导。在时间上,针对同一个问题,认识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往往是由于意识的所有者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差异而产生的,领导者作为各种信息的中枢,掌握的信息量相对于被领导者更为全面。在此背景之下,领导者同被领导者在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所产生的认识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意识对物质的纵向独立性。在此情况下,领导者加强对被领导者的引导和示范,能够将更为详实的信息向被领导者加以透漏,从而帮助被领导者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横向上,引导和示范作用的主要作用是统一认识,并且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被领导者传递间接经验。基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个人利益,不同的被领导者之间针对同一问题,会形成一种相互差异的状态。此时,用树立典型和榜样的方式进行宣传,使不同的被领导者产生相互的对比,能够帮助被领导者产生较为统一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化解非正式组织对团队运作的影响。
(二)引导和示范的领导艺术目的在于能动的改造客观实际
引导和示范作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被领导者的认识的改变,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相对僵化的管理机制的存在,导致领导者和直接的生产人员之间缺乏较为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管理层的决策往往存在一种空转现象。除了硬性的制度约束,领导者缺乏对下层进行直接影响的能力和意识,这也最终直接导致被领导者同领导者的脱节,领导艺术当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也就因此难以实现。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通过更为有效的工会制度和决策制度,改变原有的上下层分离的情况是解决相应问题的核心,要使得整个集体都产生一种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就需要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直接引领而不是简单的制度约束。
结语
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对作为方法论的领导艺术具有决定作用。在发挥领导艺术的过程当中,强调对规则的使用,这事实上体现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中对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构建起良好的制度,反应现实规律,能够帮助领导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使用物质激励的方法进行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艺术所体现出的是唯物史观当中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认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得到良好的激励,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时,能够具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体现出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能够体现出认识和实践当中的辩证关系,通过沟通协商,领导者可以获得间接认识,而协商本身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所得到的认识也是基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引导和释放的领导艺术更在体现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将统一化的认识传递给被领导者,能够在被领导者的实践过程当中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勇.领导艺术中哲学思想的体现[J].法制与社会,2010,(5):290.
[2]张立杰.哲学视阈下的中国领导艺术研究[J].领导科学,2010,(32):27-28.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
结合教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1)主体和主导的关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2)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是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律探索
溯其源得其质,得其质而求其律。人们揭示档案本源的目的,是为了得道(获得档案管理规律),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实现人与档案的和谐存在与和谐发展。
1 档案管理之道的客观存在性及得道的必然性
道为何意?“道为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的根源性在于混沌,在浩渺的时空中,按人的模式去凿破天然,以分析去破毁混融而达梦幻思维。”道于千古长河处,浩瀚宇宙中,“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档案源远流长,档案管理之道博大精深,“指向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自由境界。”道蕴藏于档案管理活动之中,与乙太(本文亦称“以太”,下同)档案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宇宙空间。任何档案管理形态,不论是可见的实体档案管理形态,还是虚拟的电子档案管理形态,以及生物档案“人档一体化”的管理形态,都表现为档案管理之道的自然延伸与变化过程。档案的物质形态的变化,既是宇宙天体运动的结果,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期间物质与精神实践的产物。它们都是档案本质的变化,是循着一定规律产生的这些变化。人们从事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由于受到实践范围、管理经验的局限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人们观察档案管理活动的视野与深度的限制,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和主观想象力的薄弱,造成了档案管理得道的困难。但是,人们在知识产品生产与再生产(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将档案资源转化为知识产品)过程中,终究要获得和必然获得档案管理规律性的认识,在享受档案自然属性真美的同时,领悟档案管理之道的“本真”。
2 档案管理如何得道
2.1 档案管理者主体的限制性及其影响。档案管理者自我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四种人生境界:“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档案管理者欲求境界,“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别无他求。”档案管理者的劳动动机是为了养家糊口,是被动的甚至是为他方所强迫的,这种状态下的档案劳动无任何人生意义和价值。人为物所役。为了生存必须参加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其人身行动受到多方面、多维度限制,成为不自由的劳动者。“自由是对限制的摆脱”,处于求知境界的档案劳动者,“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认知作为客体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档案管理者把自己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力求从档案管理客体中获得自由,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上的努力,可以在从对档案管理活动的研究中获得一定的自由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但是,处于求知境界的档案管理者,由于处在主客观相互对立状态,人们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档案管理,其对档案管理规律认识的局限与浅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达到了道德境界,将档案管理者的“自我”从某种社会劳动群体中的“我们”中独立出来,不仅从实体档案管理实际操作上,而且,从档案管理观念上一同达到“充分的自主阶段”,“真正具有个性、自主体的自我,才有了精神上的自由”,亦即
档案管理者与档案是档案劳动缺一不可的两个要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作为档案管理者的人,“既是能动的主体,又是受动的客体,而且是主客关系的统一。”实现档案管理主客体统一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关系。”这是档案管理者在从事档案劳动时进入审美境界的主要标志。人与档案,物质与精神和谐相处,并在和谐相处中相互转化,成为混沌,是档案管理者“真人得道”,将档案管理规律变成自己的自觉 行动,实现了档案管理主客体的统一。
2.3 获得档案管理之道。人类社会中的档案管理和档案意识是从原始社会开始产生的,当时的生产资料为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平均分配,社会劳动分工非常简单,人们在集体劳动中结成平等互助合作关系。人们的社会交往依靠语言、手势并辅以简单符号,档案从小们心中产生并通过心理交流活动存储在人的大脑中,通过遗传基因功能,将人档一体化的档案信息(即生物档案)代代相传,不断优化,从社会意识形态瓦解着原始社会。随着文字的产生,阶级社会的到来,社会上出现了龟甲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竹简档案和锦帛档案等实体档案,一直进化到今天最普遍的纸质档案,可以统称为“实体档案宏观管理时期”。实体档案管理是由于社会复杂分工的结果,由社会分离出少数人专门从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由此成为社会中的一项专业劳动。进入21世纪,以电子档案网络虚拟管理为特征的微观档案劳动,将逐渐取代宏观的实体档案管理。这是档案管理向着“用心”管理形态的回归。档案劳动回归社会之后,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普遍的社会活动(包括劳动、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由人类社会劳动中产生的档案信息即时记录在乙太档案信息互联网之上,地球上每一角落的人都可以全天候地利用乙太档案。高级的乙太档案信息网络天地互联、星际间已知各文明星球的乙太档案时空交流,拥有大量生物档案信息的人脑只是乙太档案信息网中的微小分子,地球人类档案与宇宙中的乙太档案混为一体,到达宇空乙太档案存在阶段。由此上溯到文字产生的奴隶社会,数千年的“档案管理”只是在劳动分工造成的人档分离后,由人的主观意识赋予档案劳动这一社会活动的概念,它只能适应于实体档案存在的历史阶段。人与档案,亦即维系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是被动的无规律的非自觉的人与档案互存状态,这只是社会档案劳动中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才存在的特殊性。而人与档案和谐存在和谐发展的协调共融关系,才能真正反映人与档案本质以及二者相互存在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本文所讲的档案管理得道,是寻求人与档案本质联系的一系列努力,当人们真正普遍认识到了档案管理规律之后,专业档案管理活动即从社会劳动中消失,而开始了人类与生物档案(初级的)协调关系。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即地球上人类大同之后,地球人类与宇宙星际其他文明的交流日益频繁,由此进入大乙太档案时期。星际智能集团(地球上的智能集团自称为“人类”)与乙太档案和谐共存互动发展,自此混沌为历史的永恒。
3 档案管理得道的意义
3.1 领悟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特点。笔者关于档案管理形态“由虚拟而至无限”的表述,以及用“档案劳动精神实践”代替“档案管理精神实践”,是为了深刻表达“档案管理得道”的必然性。马克思在1845年《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批判旧哲学时强调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实践将越来越多地由主体来引导”,冲破档案劳动实践中物质与精神的限制,在无限的档案精神实践的时空中,实现对现存档案管理形态的革命性改造。
由传统档案管理脑体并用发展到“脑力劳动、体力休闲”阶段,是社会中的档案劳动本质演变的规律性所决定的。实体档案管理中体力劳动比例的逐渐下降,脑力劳动比例的逐渐提升,是以电子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为转折点的,而档案劳动精神实践,则是以基本上的脑力劳动为特点的。等到生物档案阶段,则出现“脑力劳动、体力休闲”状态,人们用心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成为基本的精神实践,档案脑力劳动者仅仅把体力活动当做锻炼身体、休息大脑的功能了。人与档案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成为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高级阶段。那时,反映在人们大脑中的人与档案间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毫无约束人的作用,只是调节人与档案主客体,理顺新的相互关系的某种方式。笔者自此需要提及的是:人档一体的档案哲学观点,“并不是要泯灭物质和精神的区别,也不是要取消二者之间的界限,而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即都是客观存在,二者之间(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可以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档案劳动精神实践涉及三个大的方面:全部的物质世界、人类(包括档案劳动者自身)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转变关系。从狭隘的意义上讲,作为物质的档案,与参与物质档案劳动的人的意识,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两个本质不同的方面。但是,物质的档案首先是社会产品,是人们劳动的产物,是经由人类思维(即精神实践的作用)才能成为档案(实质上是精神变物质),即知识产品生产的初级形态;而人们在档案产生、存储和转换关系中的精神实践活动,是人的大脑细胞的生物物质运动的结果(实质上是物质变精神);而人们应用档案于社会实践中的活动,是将物质档案再次转换为精神成果的人类智慧,并通过智力再次生产出档案来,是基本上的智能转化为知识能,是知识产品再生产的主要形态。档案在人类社会劳动(自然包括档案劳动)中的物质与精神的反复转换,以及在这种转换中形成的复杂关系,是人们无法通过肉眼发现的,也是难以具体感觉到的。哲学家们以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做出的物质精神及二者相互转化的抽象表述,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无法加以演绎说明,无法通过宏观可见的物质实践方式检验。而这种不可见的全靠思维运作的精神实践产品,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玄学”、“空幻”甚至是谬误。笔者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出的抽象的物质档案与同样抽象的人的精神实践,以及实践中的二者转化关系,也无法通过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宏观实践来检验,但是,正如许多理想与科幻那样,是对档案管理未来及其发展趋向的洞察,非此,难以探索和发现档案管理规律。
3.2 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时空效应。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真人得道”,对于古人是幻想,在今天是理想,在明天则是档案管理“普遍的思维(即精神实践,笔者注)活动”。以形式逻辑为指导的实体档案管理特征明显的体力劳动(当然,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脑力劳动),以辩证逻辑为指导的电子档案虚拟管理特征明显的脑力劳动,再发展到宇空逻辑指导的“混合与调理”人档合一的特征明显的心理劳动,不仅是档案劳动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意义,是在于档案管理者视野的逐渐扩大,档案劳动者认识档案及其管理规律“洞穿力”的逐渐深刻与增强,档案管理由自在形态不断向着自为形态转变,演绎了人们探索档案管理规律——自觉运用档案管理规律——人与档案管理规律融为一体的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由盛唐时期的“飞天”遐想到今天的宇宙飞船,人们飞天梦想成真。但是,随着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空域将在不知不觉间由地球扩大至宇宙太空,人们将身不由己地将自己融合于太空文明之中。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时空效应正是由此(推论)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档案管理者用时空逻辑分析处理问题,广泛参与时空中的档案劳动精神实践,“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会在一个多么广阔的空间放飞思想,会在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里神游,档案管理规律与我们的思想行动融为一体,我们突发奇思,在浩渺的宇宙中自由飞翔。
3.3 科学预见是档案劳动精神实践的特征。以封闭孤寂清冷著称的档案管理活动,真的需要开放活跃与热烈了。我们的思想要开放,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要去除身心世俗的沉重与清规戒律的束缚,在清冷孤寂中放飞理想,在无限的遐想中幻梦,在梦幻中飞翔,在对生命的超越中展示出自然人的质朴愉悦和纯真。人与档案和谐存在和谐发展不单单是兰台人的理想,又是社会化的全员档案劳动为基础的物质(档案,下同)与精神(档案劳动者心理,下同)、精神与物质相互转化这一客观规律性的演示。不管这个理想还有多么遥远的实现过程,但是,与该理想相联系的档案管理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人们终究会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步入这种意境。档案管理者一旦超越了自己,必然浮想联翩,憧憬未来。世上本无天生的天才,科学预见也不光是学者的专利。实践出真知,清纯至理想,思想见真理。天道酬勤,诚有神助。我们身心于档案劳动精神实践中,眼界必然开阔,思维必然活跃,自由地在太空翱翔,在心游中求真悟道,实现档案管理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参考文献:
[1]韩非子.解老.
[2][4][5]徐克谦.庄子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47,149
[3]杨义.庄子还原[j].文学评论,2009(2).
[6][7][8][9][12][13]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n].光明、日报,2009-12-31.
[10][11]庞元正.创新实践与哲学的当代化.[j].哲学研究,2009(7).
[14]姜丕之.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