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内科医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生;应用型人才;神经内科;专科;素质
伴随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神经内科专科教学模式提出了考验。面对这种时代背景,传统的神经内科教学模式严重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和社会需求,出现了众多的缺陷与弊端,因此对这种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已成为必然。这里我们在传统神经内科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自主学习能力且懂得团队合作的村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
1 传统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模式概述
医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社会科学之一,它是人类观察、处理健康问题的逻辑思维和行为方法,是人类特定历史阶段对医疗工作给出的整体认识。神经内科与传统的医学模式相比较,它有着专业性强、难度大且风险系数高的特征,这也对医学工作者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们对医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还要求,这也给医学教学模式给出了新考验。面对这种要求,传统神经内科专业的教学方式表现出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做简单阐述。
1.1 教学课程体系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神经内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未曾将现代科学技术全部容纳到其中,整个教学工作也仅仅是以系统教育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以及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说,传统的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是以文化基础课程为核心,以医学理论知识为重点、以专业知识为关键的教学流程,而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少注重,同时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也比较短,造成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低、不适应岗位要求的现象,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与患者沟通都无法做到,使得患者病情得不到详细的了解。尤其是在新世纪,面对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的患者,这种教学体系的局限性就表现的十分的突出,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给神经内科学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方面
在传统的神经内科专业教学工作中,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生物学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因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而引起的神经内科疾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而传统的医学诊疗手段面对这种情况经常会措手无忌,导致不少病例出现了漏诊、误诊的现象。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大部分都是因为当初学校教育普遍以患者的病情预防为重点,忽视了人们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导致了该专业病例诊疗中出现错误。
1.3 传统教学模式方面
在过去的神经内科教学工作中,大多工作人员采用满堂灌、填鸭式以及板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内容以及分配情况,看似给予了学生大量的临床知识理解时间和积累方式,但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却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优越感,无法及时的与患者交流,也谈不上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要求,为患者病情治疗带来影响。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都只重视病情的观察与治疗,很容易忽视患者心理、所处环境方面的困扰。
2 全新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专科教学中的应用
2.1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虽然传统的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了大量的神经内科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差等原因很难为城市医院所接纳,同时个人又不愿意去农村等卫生机构,造成就业状况较难,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原因与农村的卫生机构条件差有一定关系,与待遇低也有一定关系,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且缺乏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也不能良好的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机构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人员,以建立一支全科医学的卫生服务团队,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2.2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模式需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逐渐转变,而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因素进行疾病的治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21世纪的生态医学模式迫切需要传统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需要培养出具有相应思维方法、知识结构体系、教育方法、广阔视野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患者进行诊治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3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3.1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观念转变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下,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医学观,对于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有准确的认识,从理念和行为上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从传统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采用创新思维全面审视整个医学领域的情况。
3.2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体是教师。高素质的人才是在良好的教师教育的引导下产生的,没有创新型教师的辅导不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3 现代神经内科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再是简单课程的删减,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对课程进行整体整合,以社区为导向,增加各种医学教学的内容,更新全科医学教学理念、服务模式、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治疗方法、医患关系、人际沟通能力等,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基地拓展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改变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现状,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洪芹,李兆松,张怀斌.论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疗机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1(5).
同学们的盛情没有因为炎酷的夏日所放弃,同学们的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因为直淌的汗水而动摇。因为大三已经完成,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广了,认识也比较多了,所以按照同学们的意愿,把同学们安排在自己想去的科室。主要有妇产科,儿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内科等等。
妇产科,向来老师都说是很辛苦的一个专业,也是风险很高的一个科。一般所见患者,以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癌等等为多,其实还有很多病种。老师认真的看病,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看病之余,向同学们解释病因,如何诊断,如何治疗,同学们都细细的听讲。
儿科,小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现在已经很重视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最近新生儿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了。肺炎是我国小儿死亡的首发因素,因此,在门诊或者病房,见得比较多的是肺炎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等是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同学们都比较了解,把所学的知识对应在患儿身上,理解的比较透彻,虽然病情的发展并不是按照书本来发展,可是基本的表现还是很明显。老师也很热心的讲解特殊情况,同学们都感到受益匪浅。
【关键词】临床药师;神经内科;药学监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26-02
神经内科不属于内科,而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部疾病及神经系统性病变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临床药师的直接参与对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药师针对不同的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药学监护方法,对临床药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本文以神经内科的典型病例为例,探讨临床药学监护的内容、方法及体会,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药学服务。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脑梗死、肺部感染住院。入院后进行痰培养未发现明显致病菌,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排痰差或不配合取标本有关。由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曾用哌拉西林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10天后患者仍有发热现象,并出现腹泻,查便正常。经医师们会诊,临床药师提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点,认为患者可能患上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建议口服甲硝唑,并停用其他抗菌药物。临床医师接受建议,患者给药,口服甲硝唑,一天后患者腹泻次数减少,二天后腹泻停止。2医学监护
2.1医学监护内容
2.1.1查阅患者病例,参与临床查房,并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根据其工作性质,参与日常的查房工作,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及护理情况。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临床药师则可发挥掌握药物方面的知识特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本例中,因临床药师的参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使患者腹泻得到有效制止。
2.1.2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合理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反之则会引起疗效下降,还会发生异常反应,影响治疗,加重病情。药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程度不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2]。
2.1.3关注缺少预防知识及健康观念的患者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脑疾病患者,并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等方面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有正确的认识。
2.2医学监护方法根据神经外科多样化的病症及临床表现,临床药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医学监护,比如对于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临床药师分析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并关注患者全程用药及护理情况,联合临床医师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宣传相关用药知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用药药剂量及合理用药;对于患者应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并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有特殊用药事项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并给予用药指导,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药师注重引导患者对不良反应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对临床药师的信任及治愈信心等等。
2.3医学监护的体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应熟练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临床思维,尽可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为会诊做好准备;参加会诊时认真听取临床医师介绍患者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学类知识适时、准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好记录。通过参与临床会诊让临床药师体会到,参与临床工作是发挥自己在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的优势,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关键是要将药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会诊时发现的问题应寻找解决方法,并将会诊内容做好记录,不管最终意见能否被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有必要继续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追踪,以便从中积累经验,帮助临床解决问题。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比例更大,约占用药者的26%,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达20万人左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临床药师联合医师进行临床监护,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减少不合理的用药,突显了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患者也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的发展成为必然。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从传统的药品管理转型为药学技术服务模式,从被动转型为主动,较好的工作模式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而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要从传统的药学思维转变为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才能够联合临床医师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发现并解决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扎实的药学知识,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是临床工作的首要切入点。临床药师在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对常用药物禁忌证的熟知和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药学监护的关键与重点[4]。
目前,临床药学监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作为临床药师,首先要加强专业性的知识学习,形成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参与临床会诊时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针对各种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的成熟需要临床经验来支持,而会诊对临床药师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是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参考文献
[1]王飞,李毅,匡丽萍.我字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36-38.
[2]王玲,刘颖,夏贤梅,等.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09,20(26):2078.
破伤风是外科常见病,因该病早期表现不典型而收入非外科科室。现将工作中遇到的3例破伤风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例1,男性,63岁,农民。因背部疼痛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干农活后出现腰背部疼痛,转身或弯腰时加重,伴僵硬,无伴发热、发冷、尿频尿急。即到当地诊所就诊,按腰肌劳损治疗,肌注祖师麻,口服颅通定止痛,病情无缓解,相反疼痛反射至上腹部。既往史:否认有外伤史。入院查体:神清,被动,无张口困难,颈软,心肺正常。腹肌稍紧张,上腹部轻压痛。背部、腰部肌肉僵硬、强直,无明显触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因病情加重,由救护车接回我院,做胸、腰椎X线片后,先后请神经内科、外科会诊,神经内科考虑“破伤风?”外科考虑“背部风湿性肌炎?”,因破伤风临床表现不典型,收入内科治疗。入院第2天,又出现颈肌僵硬、强直,颈抵抗,经暗示疗法,似有减轻,又考虑有癔病。第4天,出现张口困难、痰多,咀嚼肌、颈部、背部、腰部及腹部肌群持续性僵硬,强直,有阵发性肌痉挛、抽搐,刺激时明显。这时才又考虑破伤风,转外科按破伤风治疗,痊愈。
例2,女性,55岁,农民,因吞咽困难、呛咳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自觉头痛、全身不适,即口服去痛片,止头痛,但又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不能进食,无发热抽搐,大小便失禁。即到当地卫生站就诊、治疗,病情无好转。后到我院做食道吞钡造影,提示未见明确食道器质性病变,做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门诊收入院。既往无外伤史、皮肤感染病史。入院查体:神清,自动,口唇无紫绀,张口正常,颈软,心肺腹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构音含糊,余神经系统无异常。诊断:脑干梗死?神经官能症。予以降颅内压,清除氧自由基,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第4天,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轻度苦笑面容,颈肌痉挛,腰背部肌僵直,角弓反张,并有大汗淋漓,考虑破伤风,即转外科例3,男性,66岁,城镇居民。因咳嗽、咳痰4天,张口受限、咽痛2天收入感染性疾病科。患者于入院前4天,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伴午后潮热及夜间盗汗,无胸痛、咯血。曾在当地诊所诊治,无明显改善。2天前出现张口受限,咽痛,进食困难,无角弓反张,无昏迷、四肢抽搐。既往史:于2个月前,因“右头顶头皮癌肿并感染、颅骨缺损”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入院查体:神清,被动,头部右侧有一8 cm×10 cm的颅骨缺损区,形似火山口,火山底部见脑组织及血管搏动,火山口周边头皮腐烂化脓,奇臭并有渗液,并外敷黑色的中草药。张口受限,齿距仅有一小缝隙,咀嚼肌紧张。颈硬。两肺闻及少许散在细小湿性啰音。腹肌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诊断:“1.肺结核进展期?2.右头顶头皮癌肿并感染”,予以对症支持疗法。入院当晚,该科请神经外科会诊,会诊意见:“未除癌肿侵犯咽部、颈部”。第2天下午,出现气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紫绀,喉部可闻及较多的痰鸣音。经吸痰,吸氧,静滴氨茶碱,病情有所缓解,呼吸困难改善。之后,先后请神经内科、骨科(我院收住的破伤风病人均在该科治疗)会诊,排除狂犬病,均考虑破伤风。晚上,患者频繁喉部痉挛,呼吸困难。因患者及家属均不同意气管切开及转科治疗,并放弃抢救,于当晚自动出院。
讨 论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生成的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及溶血毒素两种。痉挛毒素是由轻链、重链构成的一种蛋白,重链能与神经节苷脂结合,轻链则有毒性。伤口局部的痉挛毒素吸收后经由运动神经干或经由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循环,到达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结合在灰质中突触上,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对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使得运动神经元对传入的刺激反射强化,引起全身横纹肌强直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由于交感神经也受到毒素的影响,引起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大汗淋漓以及心律不齐,外周血管收缩等症状。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日,平均6~14日。初起可有头晕、乏力、烦躁、出汗、反射亢进、咬肌酸痛、张口不便等前驱症状,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持续1~2日,随之出现肌持续性收缩的典型表现。最初是咀嚼肌,其后依次累及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与肋间肌群。面部表情肌的痉挛收缩、口角歪斜,形成“苦笑”面容。颈部肌收缩,出现颈项强直,头向后仰。胸腹背部肌强直性收缩,使得腰部前凸,头足后屈,呈“角弓反张”。在肌强直的基础上,轻微的刺激,如声、光、触碰、咳嗽、吞咽均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发作时患者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口吐白沫,手足搐搦,头频频后仰,全身大汗,但病人神志始终清醒[1]。
目前,临床上尚无直接测定破伤风毒素的方法[1],故诊断破伤风,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包括:①外伤史;②下颌肌肉强直,痉挛所致的张口困难;③颈及其他部位的肌强直,吞咽困难,易激惹和反射亢进;④轻微刺激引起的痛性惊厥[3]。3例破伤风的误诊,笔者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①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接诊医师对不典型的体征没有进一步分析,因而误诊。如例1,最初的体征为背部疼痛、僵硬,而不是张口困难,牙关紧闭,此外,家属未提供有否外伤史,因而不易考虑破伤风。②鉴别诊断能力不强。破伤风,脑干梗死均可引起脑干的运动神经核损伤,均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痰多,不能伸舌。两者的区别是:是否有持续性咀嚼肌僵硬,有则破伤风可能性大,否则脑干梗死可能性大。例2每日查房没有注意检查咀嚼肌,此外,头颅CT提示脑梗死,没有进一步分析,就考虑脑干梗死引起吞咽困难,因而误诊。③诊断思路狭窄,常局限本专业、系统的疾病谱内,对本专业、系统疾病以外的不常见症状、体征不会分析。例3,曾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已确诊为右头顶头皮癌肿,此次住院,出现张口受限,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后即首先考虑癌肿侵犯咽部、颈部。癌肿转移至咽、颈部,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少见张口受限。此外,癌肿溃烂的周边外敷中草药,有腐烂的脓液流出,极易感染破伤风杆菌,会诊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因而误诊。④医学知识不全面,许多临床医师对破伤风缺乏足够认识,对不典型的缺乏警惕性[3],因而不及时请外科会诊。针对以上误诊的原因,下列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误诊:①加强临床医学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将诊断思路拓宽一些,掌握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②对有外伤史,正存在肌强直的农民患者要提高警惕,在诊断时,将破伤风考虑进去。③对不典型症状、体征,不能排除破伤风,要及时科内会诊或及早请外科会诊。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7-218.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对症处理。两组在入院时和治疗6周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记录并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早期康复,康复评分60分以上20例(40.00%),对照组60分以上5例(1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科显著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活动能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4
近年来,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86.5%)。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86.5%)。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脑卒中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6~82岁,平均69.4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31例。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9~79岁,平均66.5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1例。
2007~2010年收治脑卒中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6~82岁,平均69.4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31例。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9~79岁,平均66.5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1例。
方法: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并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软瘫期、恢复早期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方法: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并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软瘫期、恢复早期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⑴超早期康复:发病3天内,严密监测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加强基础护理,一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开始床旁康复。床旁康复包括床上正确、被动关节活动、床上运动、坐起训练等。维持肢体功能位,即肩关节屈曲、外展,肘关节伸展,腕略背伸,手指伸展或微屈;下肢稍屈膝、屈髋,踝关节置中立位。并定时翻身、更换。无论是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患侧卧位均以此为原则。同时尽量鼓励患者取患侧卧位,并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被动活动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尖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操作时用力要适中,一般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至全范围。床上活动:包括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床上桥式运动。床边坐位:包括独立坐起和辅助坐起。这些动作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绝非单纯的翻身坐起,要求操作者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知识和熟练的康复治疗技术。
⑴超早期康复:发病3天内,严密监测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加强基础护理,一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开始床旁康复。床旁康复包括床上正确、被动关节活动、床上运动、坐起训练等。维持肢体功能位,即肩关节屈曲、外展,肘关节伸展,腕略背伸,手指伸展或微屈;下肢稍屈膝、屈髋,踝关节置中立位。并定时翻身、更换。无论是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患侧卧位均以此为原则。同时尽量鼓励患者取患侧卧位,并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被动活动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尖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操作时用力要适中,一般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至全范围。床上活动:包括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床上桥式运动。床边坐位:包括独立坐起和辅助坐起。这些动作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绝非单纯的翻身坐起,要求操作者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知识和熟练的康复治疗技术。
⑵软瘫期康复:病后3周内。在保持肢体功能位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可作肢体近端至远端的按摩,按摩后进行各关节适度、短时间的被动屈伸和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活动顺序应由肢体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用力适宜,循序渐进,切忌暴力,以免导致软组织损伤,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2~3次/日,每次40分钟,并指导患者家属一些简单动作,定时活动。
⑵软瘫期康复:病后3周内。在保持肢体功能位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可作肢体近端至远端的按摩,按摩后进行各关节适度、短时间的被动屈伸和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活动顺序应由肢体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用力适宜,循序渐进,切忌暴力,以免导致软组织损伤,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2~3次/日,每次40分钟,并指导患者家属一些简单动作,定时活动。
⑶恢复早期康复:病后3~6周。指导患者行主动、被动运动,包括转换、平衡练习、上肢及手的功能训练、下肢负重训练以及髋、膝、踝关节屈伸练习和语言训练等等,2次/日,每次30~60分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因地制宜,结合基层实际,通过训练,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作业训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患者年龄、性别、原职业、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作业治疗方法。如应用墙式或桌式插件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训练;捶木钉板、调和黏土等做肘屈曲的训练;拧水龙头、拧螺帽,利用圆盘壮插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训练;捡豆、和面、编织、拼图、打字等进行手指精细活动的训练;踏自行车、缝纫机、拉锯、砂板作业等改善协调平衡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
⑶恢复早期康复:病后3~6周。指导患者行主动、被动运动,包括转换、平衡练习、上肢及手的功能训练、下肢负重训练以及髋、膝、踝关节屈伸练习和语言训练等等,2次/日,每次30~60分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因地制宜,结合基层实际,通过训练,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作业训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患者年龄、性别、原职业、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作业治疗方法。如应用墙式或桌式插件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训练;捶木钉板、调和黏土等做肘屈曲的训练;拧水龙头、拧螺帽,利用圆盘壮插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训练;捡豆、和面、编织、拼图、打字等进行手指精细活动的训练;踏自行车、缝纫机、拉锯、砂板作业等改善协调平衡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
疗效评价: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对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6周后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行走、轮椅转移、上厕所等项目,每项10分,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生活需要帮助,≤40分需要很大甚至完全帮助。
疗效评价: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对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6周后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行走、轮椅转移、上厕所等项目,每项10分,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生活需要帮助,≤40分需要很大甚至完全帮助。
结 果
结 果
结果,见表1、2。
结果,见表1、2。
讨 论
讨 论
过去一直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应卧床制动静养,而近年来多主张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甚至有超早期治疗的说法[3],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使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脑机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过去一直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应卧床制动静养,而近年来多主张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甚至有超早期治疗的说法[3],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使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脑机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要求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对患者的每一次进步和提高,可进行必要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支持,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要求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对患者的每一次进步和提高,可进行必要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支持,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韦明兰.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难点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6):556-557.
1 韦明兰.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难点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6):556-557.
2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379-381.
2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379-381.
3 何爱敏,曹贤畅.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1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