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乡村生活 道德文化 高校德育教育
一、引言
高校的德育教育虽然一直被强调,但是其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界比较特殊的教育内容,虽然没有被文化教育那样重视起来,但是其教育意义却非常之大。随着教育工作者对近年来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分析,教育也要向着“先做人后做事”的方向努力。一个优秀的知识工作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其对社会所带来的就不是贡献而是伤害。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事件。影响最大的就是地沟油事件,专家分析,地沟油的提炼,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是无法研制出来的。由此可见,即便在高的科学素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即便再高的学位也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利益促使下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去体验乡村生活中的道德文化智慧,体味其中的淳朴与真实。因此,本文的重心在于研究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二、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分析
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一种真正形式上的文化。乡村的生活,自然祥和,充满淳朴善良的气息。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积还是非常大的,农民给我们最多的印象就是辛勤、朴实、善良、坚韧。很多美丽的词汇,都能够在乡村的生活中找到,让我们真正的能够体味到那份纯真。乡村的智慧与文化,则更加显得光彩耀眼。二十四节气的总结,对于土地的了解与热爱,天气的瞬息万变,似乎都能够在老百姓的心中。他们似乎就真正的了解大自然,他们身上的智慧虽然没有一些科学家那样的灿烂,却更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亲和力。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近年来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事情,就可以分析得出,教育状况并不好。高校作为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学习平台,给予了学生们更大的发挥与学习的空间。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没有更加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所谓的自由与广阔往往成为了一些学生们放纵自己的空间与机会,与预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从几个方面考虑,高校德育教育的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
诚实守信已经越来越没有影响力。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联想到一个故事,在一个快要被浪潮吞噬掉的小船上,装满了金钱、爱情还有诚信等人的本性。但是这个人丢掉了诚信,而获得了生存。诚信在当今社会似乎也变得和那个危难时候就会被丢掉的一样,越来越不值钱。诚信本来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但是却成为了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学术诈骗,一些具有
很高学历的博士或者是科学家们,居然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来欺骗国人,说自己研究出了什么最为先进的技术。采用这样的手段,还换取庞大的利润。但是却失去了诚信,失去了作为一个学者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校给予学生们学习的平台,传授他们知识与学习方法。但是这些毕业后投身社会的学生们却连最基本的诚信道德都无法做到,进而欺骗社会,骗取利益。
公德心,是对于学者们的第二个考验。近年来,直到现在,地沟油一直存在着。危害着国人的身体健康,让黑心的厂家获取庞大的金钱利益。但是,专家们已经给予了回应。地沟油的提炼过程复杂,技术困难,没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一技术的。这一现象又深刻反应了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严重问题所在。步入高校的大学生们,通过自身努力与拼搏,成为饱学之士。但是,却在利益的驱动下,做起了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勾当。这样的高材生,培养他们真的是有意义的吗?经过多年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就是这些血淋淋的刽子手吗?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以及超强的智慧,制造了侵害人们身体的劣质食用油。为了金钱利益,连自己的良心也丢掉了。这个现象深刻的反映了,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爱国主义在步入高校后,已经渐渐被部分学生们遗忘,从而踏上了与自己祖国相反的路。祖国给予我们学习的平台,机会,但是当那些高材生获得了足够的空间的时候,却选择了出国留在外国,为外国贡献着自己的生命与智慧。高校的德育教育真的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注,培养人才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先培养品德过关的人才。学习成绩无法确定其所有,有才无德的人才必将成为社会未来的祸害。
总之,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在的状况下,急需一种精神或者是文化来影响高校的德育教育,影响在高校学习的人才们。
四、高校德育教育与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
经过分析,高校的德育教育现状比较惨淡,存在这很多问题。应该明确的是,人才的定位并不是其智商有多高,学习能力有多强。道德品质也应该能作为其最为主要的考核标准,没有良好品行的高材生一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上文中分析,可以知道,爱国主义、良心以及诚信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这些最为基本的德育内容,却成为了目前缺失最为严重的道德素质。那么,针对目前这些现状。是否可以考虑一些比较传统的文化呢?考虑那些虽然传统,但是却依然纯洁质朴的文化,来结合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道德教育。
(一)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
虽然乡村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色彩,简单而似乎显得枯燥。但是,乡村的道德文化却一直没有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淳朴,简单,让生活更加简单明了;更加朴实无华,却充满人性的美丽。乡村文化,讲究诚信,善良的农民,从来不会多拿别人一分钱。自食其力,通过自己辛苦的劳动来获得应有的价值。很多舞台上,也演绎过这样的场景。那些淳朴善良的劳动人们,不喜欢外表的美丽与光鲜,他们认为劳动才是最为光荣的。答应别人的事情,从来都不会食言。虽然没有经过特别多的高级教育,却懂得最基本的做人道理。这就是道德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精彩的体现。在微小的事情上才能够体现一种精神的伟大。诚信老实的乡村人,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情从不食言,也绝对不会反悔。让众多所谓的学者们钦佩,他们的笑容也是最为纯真的。
乡村的生活简单而朴实无华,虽然那么清苦,却依然不会被外界所影响。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良心两字,他们的信仰也许没有那么高尚,但是他们都信仰良心。农民的口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语。我没什么信仰,但是我们会信仰良心。良心对于他们就是一种使命,一种生命最高的价值体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些通俗的言语都是来源于乡村,他们本着这样的信念,世世代代的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平凡生活。但是却在平凡中,培养了多年的良好道德文化,值得多数人学习。
(二)高校德育教育应该引入乡土气息
在很多情况下,高校教育似乎都给学生们知识上的灌溉,给予他们大而全的教育方式,总是将实用的东西概念化。那些所谓的德育教育都是书本上的文字,得不到学生们的重视,也收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没有形象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真正去体会,去回味。一味的宣传:诚信、爱国、道德。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让学生们去体味。虽然有些高校也确实将思想政治课程安排到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去,但是却依然收获不到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如果仅仅是通过学分的约束来教育学生们,收到的肯定不会是预期的效果。相反,学生们也许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更加无法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引入乡村气息,最大的关键在于,能够让高校的学生们真正的去体味那份纯真。乡村的气息,虽然给人一种乡土的味道。但是,面对这大城市的利益诱惑,学生在面对种种吸引的时候而无法得到满足,因为身边的色彩太过于鲜艳,而无法让他们真正的去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与奢求,这种渴望慢慢成为了一种欲望。在学校的时候,成为了一种被压抑的欲望。而等到了社会上追求理想的时候,却往往因为社会的现实与残酷,而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一旦有一种捷径,能够让大学生最快的实现其已经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就会让他们忘记曾经所谓的道德与素养。因为,他们没有过真正的道德底线教育,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严重的影响与后果。只是为了满足曾经压抑已久的欲望,而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因此,身边的影响最为重要,会对其以后的选择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乡村的朴实与质朴,正是可以淡化大学生们那内心的贪婪,让他们清楚认识大什么才是生活的最高追求。
五、结语
乡村生活虽然充满这乡土的气息,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以及淳朴的乡村气息却值得多数高校在德育教育中给予参考。生活中的诱惑往往存在于自己的身边,大学校园处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远离了生活的乡村,却带走了很多质朴的情感。给予学生们乡土的文化,让他们更多的清醒的活在对于生活的真正追求之中,而不是只为追求奢华的生活,满足自身的欲望。在追逐了很久之后,也会慢慢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于造福社会,让自己的价值得以最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娇珍,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59-62
[2]胡伟伟,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111-112
[3]金素梅,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高校德育研究的新视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231-233
【关键词】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心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性的公益单位对于构建平衡的城乡教育体系也占据着关键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满足乡村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所以,国家和政府有必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解决。
一、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中的问题
自从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之后,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两者之间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资源的需求方面有着严重的不足。
(一)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时,判定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就是幼儿的入学率高低,确保幼儿的入学率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初期的目标和任务,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幼儿入学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城市,幼儿的入学率很高,并且学前教育的时间也在扩展,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不仅入学率较低,而且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也停留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幼儿在教育的起步阶段就存在了严重的差距。
(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当
在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上,首要且最关键的是教育资金的不到位。由于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最近几年才得到了相对的重视,所以一直处于投资弱势的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的发展中是最为薄弱的,它甚至会影响到后续教育阶段的再发展。目前的学前教育投资发展现状是,过多的学前教育者享受着较少的教育资金,较少的教育资金占据着着国家投入的更少一部分,而这有限的资金大部分却投入到了城市的公立幼儿园中,而大部分城乡中的幼儿园则享受不到这些资金投入,更不要说是民办的幼儿园,几乎享受不到任何国家的资金补贴,这样的资金投入只能导致好的幼儿园越办越好,学生的就读费用也越来越贵,逐渐成为垄断性的贵族学校,办学条件差的幼儿园越来越差,可想而知,在资金投入的影响下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三)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均
由于国家投入力度的不同、资金投入的分配问题导致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队伍建设在目前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所以,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提高招聘的要求,在一些大城市可能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教师的待遇也相应地提高,而在一些普通的幼儿园或者乡村幼儿园,他们没有招聘的统一标准,也没有高要求的资格,所以,教师大部分是临时聘用的毕业生或者根本没有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人,这种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平衡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就有严重的差距。
二、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国家对教育问题有着明确的扶持政策,在最近的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通过政府大力扶持教育的发展,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有着明显的优势,政府的扶持尤其是资金的大量投入就是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关键之处。针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现状,国家或者政府应该采取中央扶持、地方扶持和其他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乡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建设,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农村地区尤其要突出国家和上级政府的扶持,因为地方政府的资金相对较为短缺,所以国家的资金投入比例要占绝大多数。尤其在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要做适度的倾斜,让资金投入到教育中,让教育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建设上,这样就从根本上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差距。
(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国家要根据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教师招聘规范,尤其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编制问题,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才能留住好的教师。资金的投入也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出钱为农村幼儿园配备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培训的老师,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满足他们的合法权利。对于一些乡村中的民办幼儿园,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把它和公立幼儿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扶持,教师待遇也应该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保障建设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三)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针对城市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开办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占地面积、设施配置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很少有幼儿园在建设的时候会执行这样的标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更是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因此,随着国家的重视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政府和幼儿园应该积极地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这一方面,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设施要进行不断地完善,不断丰富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顺利运行,逐渐缩小城乡幼儿园资源配置的差距。
三、结语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所引起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不仅从资金上要给予一定的扶持,还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资源配置上都给予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才能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关键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养模式
天津市作为直辖市,农村卫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现有乡村医生的知识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求医需要,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短期内又不可能下到农村,对现有乡村医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现在已经开始重视乡村医生的培训教育工作,2008年天津市卫生局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始举办乡村医生大专班成人教育,实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现在该项工作已顺利结束,对天津市乡村医生培训是个很好的探索和积累经验的实际性操作。通过课题的研究,建立乡村医生成人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利用大学的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医药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拓新的局面。
1 天津市乡村医生的现状
本课题小组对天津市乡村医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主要从人员数量、医疗水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给出分析报告。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占到84%,年龄结构能适应大专学历教育的学习;64%以上的乡村医生只能看感冒发烧等小病,且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低;95%以上的乡村医生学历为区县等办的卫校中专及以下水平,只学了粗浅的卫生医疗知识;超过97%的乡村医生没有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 乡村医生培养模式的建立
根据天津市乡村医生目前的状况,在已开办的乡村医生大专班探索实践和乡村医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乡村医生培养模式。
2.1 学历教育的载体
学历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来实施,大学具备学历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严格,办学设施齐全。
2.2 学习形式
主要是系统学习,以掌握医学系统理论为主,并掌握学习和初步科研技巧,为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具体培养目标是:(1)重视乡村医生医学系统理论的建立,使乡村医生从人们以前认为的简单技术工向真正的医疗工作者转变,从内心提升作为乡村医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学会初步的科研技巧,以便在实际行医中能发现问题并时刻分析解决问题,累积经验,提高自身进步的能力;(3)取得报考助理执业医师资格。
3 推进策略
在项目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可行性乡村医生培训推进策略,研究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便积累经验,建立乡村医生培训的长效机制。
3.1 培训目标
建立一支医疗水平较高的乡村医生队伍,满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3.2 培养要求
主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临床诊疗一般性疾病的能力和应对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和能力。
3.3 分期规划
用6-9年时间,争取所有乡村医生学历达到大专水平;3-6年时间可以获取报考执业医师证的资格;每年举行一项专业技术培训。
3.4 学习形式
分为集中学习、下到乡镇授课、网络教学。
3.5 具体政策
给参加学习并且取得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的乡村医生报考执业医师继续行医的资格;争取减免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乡村医生学费,或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学业突出的乡村医生给予适当的资金或者物质奖励。
4 对乡村医生培养的建议
4.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视,原先意义上的乡村医生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现状下,还要努力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
4.2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医。
4.3 为农村定向培养医生,像国家实行的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一样。
李风: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
《中国慈善家》:是否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帮助乡村的孩子,你选择做艺术教育而不是其他方式?艺术对于他们有那么重要吗?
李风:艺术并不是物质的问题都解决了,才有的需求。相反,艺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个事物如果存在的时间非常长,那么它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艺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不能当劳动的工具,也不能当跟敌人搏斗的兵器,但为什么人们还是需要呢?人是有思想有情绪的动物,而思想和情绪都需要表达和释放。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这种表达是比较原始的,更多的是通过非文字的方式。通常,狭义的艺术是非文字艺术,比如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等。比如战争胜利了,捕获了动物,一场大雨泽被万物,可能通过舞蹈、唱歌、画画(标注图腾)等方式来庆祝。艺术其实很古老,延续到今天,艺术和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
《中国慈善家》:你曾说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可否具体谈一谈?
李风:欧洲中世纪曾经历过一段非常黑暗的发展时期,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进步都非常缓慢。这段时期的艺术跟古希腊时期和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法比。中世纪结束后,欧洲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文艺复兴是社会进步引发的文明的发展,艺术的百花齐放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批判了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制度,开始突破桎梏,并涌现出大量表现人的作品。比如说,柏拉图学院提出应该把世界还给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关于人的画,在文学上的体现可能是《十日谈》或者莎士比亚的戏剧。
从客观现实来讲,发达国家一般艺术也比较发达。仔细剖析的话,这就是艺术教育好,整体教育更完整,从而培养了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整个社会就不乏创新力。
《中国慈善家》:“荷风”提倡用艺术战胜贫困,如何理解这句话?是一技之长,或者曲线救国,亦或是战胜精神贫困?
李风:第一,现在一说扶贫主要是从物质的角度考量,我认为人要是不“新”,没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村孩子受大环境的局限,很难有非常强大的自我觉醒意识来突破这个局限。他们需要建立信心,有信心才能构成改变命运的动机,然后才会有行动。我们把芭蕾、小提琴这些乡村孩子曾认为遥不可及的东西带给他们,通过学习艺术,可以帮助他们塑造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评估。
第二,人要改变命运,需要宽阔的视野,学艺术有助于开阔眼界。我们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交流让乡村孩子打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比如学芭蕾,孩子们知道了《天鹅湖》《胡桃夹子》和柴可夫斯基等等。艺术帮他们打开一扇门,让他们有机会看到门外还有更多的风景。
第三,有助于帮助孩子改进接受教育的效果。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改善孩子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恰恰有助于提高创造力。芭蕾是身体的表达,音乐是通过耳朵感知旋律、节奏、速度,绘画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感受色彩、构图、主题……他们在接收各种信号、符号的过程中,所有的感官都在接受刺激,这些刺激可以激发孩子的感知力、想象力。
《中国慈善家》:截至2016年底,“荷风”已经有157位专业志愿者老为乡村儿童累计授课22230小时。“荷风”如何拓展志愿者团队?在持续性和质量方面有怎样的思考?
李风:目前来看,志愿者团队的数量不是问题,如何调动孩子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获得家长、老师的支持与配合等等问题才更具挑战。
志愿者老师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做公益很有热情,自身也很优秀,但作为乡村艺术老师还是缺乏经验。目前来看,有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的志愿者教学效果更佳。江苏省张家港南丰小学的志愿者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很好,120人的管弦乐团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希望总结这些老教师的经验,变成一个文字可表达可推广的东西,以便在志愿者团队中推而广之。
《中国慈善家》:要想在每个省都有一所开展荷风全科艺术教育的乡村实验校,面临的考验主要有哪些?
李风:要在全国各省落地,我需要找到相应的资源和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地区,比如重视艺术教育的政府,有积极性的当地企业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需要将政府、企业、教育资源粘合在一起。
艺术教育很难办的是找到艺术教师以及有规律地送这些老师到乡村去,因此我都选离省会或者大城市不远的乡村学校,既能保证就近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保证持续性。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端村学校离北京160多公里,可以借助北京各领域优质的教育资源。张家港南丰小学,也是上海的老师过来上课,从上海到学校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
《中国慈善家》:4年下来,“荷风”已经先后在河北、北京、江苏建立了7所全科艺术教育的乡村试验校。就目前的教育成果,你愿意打多少分,为什么?
李风:七八十分吧。这几年,我们看到了获得艺术教育的孩子们的很多变化。他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更有自信了,更懂得团队合作了,孩子们的这些改变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育成果。
我们现在的力量还是不够大,调动不了各类庞大的教育资源。筹款能力也有待提高,目前基金会70%的资金是我自己掏的,30%主要来自熟人、朋友的捐款。未来,希望能在筹款方面有所突破,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受益。
现在,以这种模式做乡村艺术教育还是太慢了,而且各方面限制性因素也很多。因此,我们同时开展了培训乡村教师的“桃李工程”以进一步推广乡村艺术教育。
《中国慈善家》:“桃李工程”目前具体效果如何?
李风:现在全国县以下的中小学生大约有6000万人,差不多是整个法国的人口。好比大街上全是饥民,你是选择给少数人吃一顿大餐,还是给更多人解决温饱?我们一次可以培训七八十位乡村教师,可以辐射两三千名学生。直接派专家到当地培训,还可以更高效地解决辐射面以及后续执行效果等问题。我让团队做过跟踪调查,产生效果的应该在一半左右。目前,我们主要推广合唱、指挥这类容易推广的项目。培训完成后,当地政府强大的动员力可以让后续的执行效果更好。
《中国慈善家》:“荷风”近期将推出网络艺术教育公开课,相较于面对面教学,网络公开课有何利弊?是否会配套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
李风:网络公开课是在乡村教孩子和师资培训的基础上将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了,它可以一定程度上跨越地区障碍,克服师资不足等问题。我先开展容易通过网络进行的课程,比如合唱、体育舞蹈等等。面对面的教学效果当然会更好,但因为目前资源有限,我得先解决“无”的问题。现在,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使得艺术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的方式在农村学校大面积推广。在教学互动方面,我们设计了帮助老师和孩子相互交流的功能,也会邀请讲授相关艺术课程的专家进行线下的巡回讲座,促进更多的沟通交流。
《中国慈善家》:“荷风”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基会)合作的“小荷行动”,旨在全国约1.8万所希望小学推广艺术教育,这一块是如何运作的?
李风:“青基会”有一些国际企业赞助,他们是带着资金来谈的合作。目前,我们做的网络公开课会首先在“青基”的18000多所希望小学以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几千所学校试运行,之后再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学校。
艺术教育,不单单是艺术课程,也有不同程度的艺术赏析。就好比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一样,这些东西落地之后,周围的环境营造出来,孩子们就会有变化。艺术相当于给他们的精神送去食粮。现状是有那么多的精神苍白、贫瘠,但我现在没有大餐,只能先给他们水。
《中国慈善家》:荷风基金会前段时间推出“荷风艺术指数”,做“艺术城市排行榜”,你们的愿景是什么?如何保证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李风:荷风委托第三方对政府与社会的艺术现状进行客观的统计和监督,数据基本是来自文化部的有关部门。考量一个城市的艺术指数有一套庞大的指标体系,比如城市剧场的数量、民众一年进剧场的数量和频次、艺术教育师资等等。美国的艺术指数有70多个指标,我们主要是根据中国的一些实际情况,再对照国际上一些类似的指标体系来做,当然以后还会不断完善。
我们希望用一套艺术指数,包括艺术城市的排行,帮助人们了解艺术,唤起社会对艺术的重视,让更多人意识到艺术其实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与我们的生活相关。我也希望各地政府能从这个指标体系中看到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优劣势和具体表现,作为其发展艺术的重要参考,在预算和相关工作方面,会有一些相对的改进,能够承认艺术对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 培养 乡村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16-0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在旅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作为第三类产业的旅游业也开始在乡村崭露头角,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型力量。乡村旅游已成为宁乡县这类农业大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也日益强烈。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尤其一线员工和初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但迄今为止,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中尚未有乡村旅游服务相关的专业,也没有学校对乡村旅游人才实施系统全面的培养。本着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城市中职学校没有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必要,而位于农村的中职学校理应承担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这一任务。
一、农村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探索的意义
虽然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国家及政府各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却一直不够重视,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较低,就算有的接受了培训也仅仅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系统的使从业人员了解到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宁乡县作为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宁乡山水奇秀,人文荟萃,临近大都市,交通便捷,名人、名泉、名寺、名山等乡村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确立了“五养之乡・中国宁乡”(少奇故里瞻以养德、灰汤温泉泉以养生、密印禅寺禅以养心、西部漂流动以养气、宁乡花猪食以养胃)旅游主题,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现已有乡村旅游区点(包括乡村旅游景区、农庄、山庄、农家乐等)200多处,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点1处,国家级五星生态农庄1处,湖南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9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7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8家,二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家)。但目前宁乡县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服务质量不高,初级管理人员更是不能很好地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和管理。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凸显。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系统培养已迫在眉睫。但迄今为此,尚未见中职学校开设乡村旅游相关专业和进行系统培训乡村旅游人才的报道。在宁乡县的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探索,可以为当地乡村旅游培养大批急需的、具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满足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这对提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中职学校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乡村旅游是在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后,乡村旅游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迫切要求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更好地指导乡村旅游实践。国内外文献主要是关于概念界定研究、发展机制研究、发展模式研究、旅游主体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发展研究、影响研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乡村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只有少数的高等职业院校针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高校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探讨》在研究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方案。课题虽对培养乡村旅游人才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但是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的调研对中职学校的指导意义不大。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农村乡土旅游资源和人才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人才资源现状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应走政府引导、院校参与的策略。长沙第一师范学院的《“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乡村旅游人才构建研究》研究探讨了长沙市乡村旅游人才资源现状和原因,提出了长沙市乡村旅游人才构建的策略。这两个课题都是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人才现状和问题后,从政府、行业、高职院校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均没有涉及到农村中职学校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目前为止,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尤其农村中职学校中尚未开展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对农村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探究,创设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对缓解乡村旅游人才紧缺的矛盾,将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三、农村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优势条件
“乡村旅游”是集休闲、度假、农事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与服务人才。农村中职学校在培养乡村旅游人才方面具备优势条件。
1.具备相关的专业群,可以实现对接。以宁乡县职业中专为例,有酒店管理、景区管理餐饮管理、旅行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基本涵盖了“乡村旅游”的吃、住、游、娱等服务需求。
2.成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经验,可以提供最佳培养方式。“乡村旅游”景区和企业一般都包括农业休憩区、农家酒店、餐饮娱乐、农家休闲等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以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例,学校现已和宁乡县及其周边地区的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源共享。
3.有相关性强的课程和师资。乡村旅游是综合性极强的旅游行业,知识要求涉及酒店服务、景区服务、景点讲解、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这些有旅游服务类专业群的学校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而且在基础课程上和旅游服务类专业有相通性,可以实现课程与师资的共享,通过完善课程结构就可以培养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农村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农村中职学校应该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本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与旅游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合作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实践,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入农村中职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乡村旅游人才,解决农村地区乡村旅游行业人才紧缺问题,促进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由于乡村旅游专业性很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师及教学设施亟须规范和统一,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更要具备与行业有关的丰富经验,因此农村中职学校要做好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农村中专学校应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专业教师将深入乡村旅游企业,掌握实际技能,了解人才真实需求,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提供鲜活的研究实例。
参考文献:
[1] 段章馨.“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乡村旅游人才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