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策略探究;解决途径

当前,农村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逐渐萎缩,城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优质学校班容量越来越膨胀,这种愈来愈强的马太效应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当“城市学校挤破头、乡村学校无人读”的分化现象越来越大时,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实现教育的相对均等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社会课题摆在面前亟须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学生生源逐年减少,招收困难。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和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现在乡村学校学生招生越来越困难,学生一届比一届少。教学点较多且分散,学生人数少。教学点较多且分散是偏远山区乡村教育典型的特征。生源流出现象比较严重,当年给村校带来强势冲击的中心小学,而今强烈感受到辖区内生源不断涌向镇上、县里甚至市里学校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除了越来越少的人口出生率和随父母在外就读的因素外,城乡教育越来越大的差距加剧了乡村学校学生的不断流失。

教师方面:一是教师总量不足。从调研情况看,农村学校虽然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但年级不少、班级不少、科目不少,相对师生人数比例来说,农村学校教师超编,但实际在使用上仍存在很大的短缺,不少学校不得不雇佣临时代课教师。

二是教师严重老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40-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占到了80%以上,有些甚至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其语言、知识结构、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很难让学生适应,无法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教师流动性较大,缺乏补充机制。这几年沁水县大力实施了大中专毕业生储备机制,每年都有一批新招聘教师充实到各个乡村中学,但好景不长,刚分下的年轻教师在基层呆上一至两年就通过各种关系返回县城。

四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农村学校同科目的代课教师人数较少,特别是在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师更是缺乏。一方面是原有编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这些大中专学生毕业后返回原籍人数也十分有限。

五是教学理念较为陈旧。现在在农村教育中,由于缺乏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沿用的还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

六是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学校只注重主科的成绩而缺乏丰富多彩的其它课程,使学校素质教育很容易流于空谈。

设备方面:设备设施落后,数量有限,使用率低。随着近几年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乡村学校在教学楼等硬件设施上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相对县城来说,这些乡村中小学校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调研情况看,这些学校没有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虽有图书室,但里面的图书大多年代久远,没有及时更新和引进新的图书;体育器械不足,开展体育健身的场所也寥寥无几;与教学配套的软件资料,由于管理不善而残缺不全,就是这些有限的仪器设备,由于各种原因真正使用的效率也非常低。

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困难,严重制约农村的教育发展。我省现行的学校经费划拨规定是基于学校规模处于理想状态设置的。农村学校由于学生逐渐减少,每年的经费也随之减少,导致学校在各项事务的运转上捉襟见肘。这种不足同时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且难以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数量不足与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矛盾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存在着学生少但年级不少、教师不少但教师不够用的结构性矛盾。按照这样的编制配置教师往往难以开展教学工作。按学生数量算,现有教师完全够用,但实际上要想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每位教师必须要承担7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而音、体、美、英等学科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教授。学校既要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又要实现学科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教师只能选择教学考试科目而放弃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即使如此,老师的上班时间都用来上课了,备课、批改等工作只能用休息时间进行,学科的教学质量还是难以保证。

近年来,我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逐渐减少,一些学校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学校生存发展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已经不适应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随着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客观上要求打破原有的以行政区域界限办学的模式,进一步统筹发展规划,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达到使学校布局更合理、教育结构更优化、教育经费使用更高效、办学条件和规模标准化的效果。根据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内人口状况、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应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和不同的建设模式。

一是集中办学模式。全乡(镇)集中办一所寄宿制学校,中、小学一体,资源共享。这种办学方式适合于规模适中、靠近县城、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

二是联合办学模式。几个村就近就便,以地缘为纽带联合举办寄宿制学校,这种办学方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村与村距离较近、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

三是交叉办学模式。即分散办低小、集中办高小,一、二、三年级在本村办,四、五、六年级联合办,实行集中寄宿制办学。这种办学方式适合于乡镇规模较大、村与村距离较远的乡镇。

四是合办模式,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邻近乡镇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适合于两个或以上距离较近、生源重叠的乡镇。

五是改扩建模式,即依托一所原有学校,进行寄宿制改建和扩建,为学校增建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增大学校容纳学生的能力。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很多农村地区都有乡镇中心校,中心校一般有相对较好的教学设施、学校位置也比较理想,对中心校的寄宿制改建和扩建会节省学校的建设经费,也更容易让村民接受。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学校教师任用和补充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应从经费和制度上,保证农村教师等得到有效培训,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学的骨干。

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校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检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师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很难,不好学。所以在农村初中,数学成了一门薄弱的学科,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从教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整整十九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觉学生却越来越难教。

数学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7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会进行有理数的计算;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真正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作业照抄同学的,应付了事;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喜欢学数学,与老师“唱对台戏”,在数学课上常出现违纪违归的现象。到了8、9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且两极分化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葫芦状”状态,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

每年中考或期末质检,能考及格的人数总是少于不及格的人数,我们数学教师只能暗自感叹:怎么数学不合格的学生有这么多,如果学生是产品,这工厂非倒闭不可。虽然我国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能拿到的初中毕业证的含金量依然很值得推敲。

一、造成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导致学不懂数学,从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农村学生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所以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之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只要前面某个知识点没学懂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农村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难度增大、内容增多,能学好数学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提了多年,但直至现在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代应试教育的理想还相差很远。所以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学生的分数。为了提高成绩,用“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首选教学方法。我校一天的课程加早读、晚读和两节晚自习共有12节课,每节课都安排老师去上课或辅导,初三下晚自习后还要再加一小时的班,有时周末、假期还在加班补课。我县的所有中小学几乎都这样。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劳。“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的方法对数学的作用不大。学生整天呆在教室,加之学校生活的枯燥,结果使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成了陪读生。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社会要求与待遇收入的反差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在农村人眼中,教师应该是素质高品德高尚的象征,他们可以谅解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出现酗酒、赌博等行为。但看到教师中也出现酗酒、赌博行为时就义愤填膺,横加指责,千万个不应该,而在待遇收入上又看不起教师。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到服装店买衣服时,老板对教师们都不大热情,因为他们料定教师买不起。虽然《教师法》上有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条款,但是教师工资一直远远低于公务员工资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师拿的是工资,而公务员除了工资外还有年终奖和其他福利。所以许多教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求改变命运,或是想办法调往城市学校。这些现实让许多教师心理很失落,从而降低了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四)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工作对学历方面没什么要求且薪水不低。如我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同学到福建沿海一带去打工,月薪3000元以上,远比我这个教了十几年书的老师多。现在农村人在附近打零工的工价也不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都包吃包住,每天50元以上,如会木匠、石匠、垒砖等技术的一天包吃包住100元以上。而去读高中读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财力,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且农村学生家里还有土地,所以一部分学生就等着拿到初中毕业证后去打工或回家务农。一些家长甚至灌输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即使去打工,会写名字懂得加减乘除就足矣”。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灌输下,学生也就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对读书失去兴趣。

二、解决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改革评价制度

要落实课程改革,就要重视评价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发现,评价几乎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尤其在农村中学,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处于课程改革的不同层次,但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如何评价学校的工作。在目前中考、高考存在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对于课程改革起着引导作用。只要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农村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为目标,增设劳动技术教材。改革现在这种与城市中学一样只看重分数的评价。因为农村初中每一届学生能上高中的都低于50%,读完高中后能上大学的低于25%,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农村去。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发展职业学校,但对无心学习文化课的学生来说,初中三年多数时间被虚度了。所以我认为,农村初中应兼备职业学校的职能。

(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表明:任何人都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才能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我认为我们教师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现在的物价和消费水平让我们教师越来越寒酸,整天需算计这点工资怎么花才够用。因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想如何去做一名出色的老师,怎样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等高层面的一些问题。

(三)提高农村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既然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一职业,就应热爱这一职业,力争使自己做得更好。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学有所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如在批阅试卷时,当批到30分以下的试卷时,心里会很恼火,有想把试卷撕了或叫学生来骂一顿的冲动。这时要告诫自己,这些学生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好他们是自己的职责,不要厌恶他们,他们学不好也有自己的原因,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批改,想好下去该怎么辅导、怎么让他们改正错题的方法。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相信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在今后会有改观和进步。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我们广大教师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一定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廖端冰.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 中外教学研究,2013(2).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教学现状 策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靠科学技术,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更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要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之本,教育是兴国之本。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小学教育是否发达,对教育事业影响重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比例75% ,农村小学教育面广而大。要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改善和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农村小学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诸如校舍进行了一定的修缮,教学器材有所增加,师资力量相对充足,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环节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1、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依旧薄弱,管理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尽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专业化水平严重不足。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大多数教师还是非专业的。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正规的培训可参加;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机制空白。这些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3、 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评价仍然是以分数为主。使学生和老师的评价只看分数, 分数就成了衡量老师学生的标准。从而教师学生的超负荷工作和学习有些透支。 这样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小学生的天性和自我追求的意识,在成长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不能全面发展。

4、硬件软件配置和教师派遣过于等级化和农村教师待遇的不等化致使教师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学生择校严重。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积极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健全,和社会、家长、教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浅谈一二。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各种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发展中心应当是学生发展,但教师在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实现学生的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用现代素质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及待遇,每月薪金达3000元,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加大教育教学投入,使投入真正用于教学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贫困面比较大,大部分学校的校园设施还不够健全。再加上投入资金使用的政绩化,真正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微乎其微沧海一滴。从而遏制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改革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

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要摒弃陈旧落后的评价制度,与时俱进,强化教育评价中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而不仅仅单一地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考核。因此,教育教学评价考核不仅要有口试、笔试,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

五、抓好学校、社会、家长三维一体的三结合教育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第4篇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有些学校英语课虽然安排了课时,但却不能够完全按课程表上课,英语课经常被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用;有些学校刚开学时上一段时间英语课,随后又停了,基本上是走形式居多,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为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小学开设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与高频率的原则,小学英语课程要保证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每周课时仅为1~2节,课时开设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有些学校的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学资源匮乏

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C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由于村级小学规模小,因而确立的硬件设施齐全的标准是每所学校有一个语音室和一个电脑室,每间教室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CD机,录音机能保证供应每天各个年级的使用。由于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在接受调查的老师中,72%的除了教其他课程外,还兼教2个班的英语,最多的教6个班。各地隋况基本一致。太过忙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改革难以深入开展。

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低。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极低,具有英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并不多。接受调查的老师中,本科毕业的占4%,专科毕业占19%,中师毕业占20%,进修结业占24%,自学的占33%。这一数据与我们在其他县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如修水县乡、村小学多达348所,据了解,多达97%的英语老师仅有进修学历。再则,多数老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他们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再加上乡音浓重,夹杂方言,以讹传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改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加强管理和指导

首先,从教育局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课改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其次,要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各级学校应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确保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规范课程设置

逐步实现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规范化,包括起始年级的规范化,逐步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规范周课时,每周不少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4次教学活动;规范班级规模每班不超过30人。现实中这样的规范化英语教学一时难以实现,可以建设小学英语教学示范校或示范班,发挥示范学校积极的辐射作用,这样会对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小学英语教学应视听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教学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小学领导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这些设备,建立起语音室,配合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软件资料、挂图等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 师资队伍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众所周知,我国近现代体育经过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已经快速崛起为世界体育强国,尤其在已结束的2008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们所获得的金牌数居世界之首,毫无疑问,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体育场地及设施问题。关于体育设施,主要从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表1是一组来自四川省农村小学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场地与器材达标的小学分别占19.8%和16.3%,另有11.7%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运动场地。其中,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购买,小学自制的器材则占比28.3%。从这里不难看出学校的自我转变能力较差,鉴于资金问题其对上级的依赖性较强,这可能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小学体育器材、场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原因之一。关于经费缺乏问题,笔者认为和相关教育、政府部门有着一定的关联,一些经费可能上级已经批示下来,但由于中间的诸多环节,未必能真正用到小学的体育建设层面,尤其对于农村的小学校而言,“体育让路”现象较为严重,此对我国许多小学校完成体育教育任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表1 四川省农村小学调查数据

(二)教学形式及师资力量问题。表2是一份来自湖南省永州的数据调查,调查显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较低、数量较少。据调查,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等小学配备了1-2名专职体育教师,而村级小学几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往往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老师代教,非体育专业的担任体育教师的比例高达69%,部分地方甚至高达88%,可见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表2 永州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年龄、学历情况(%)

(三)小学体育教育体制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建国以来,我国曾设立了种种明显“偏袒城市”的制度政策,如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等发展战略,导致农村与城市不同经济结构的同时,直接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而形成了城乡教育制度分野,尤其是体育教育,在许多人的视野中,体育往往被视为“边缘学科”。就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而言,即使对学生每学期的体育课数量有所规定,但体育课被占用或取代现象时常发生,可见执行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若得不到迅速改善,不仅农村小学体育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地缺乏、师资力量匮乏等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恶化。可见,必须从体育教育体制层面进行完善。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一)完善体育场地及教学设施。据上述分析探讨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体育场地及教学设施缺乏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及机构需要针对农村小学的现状及特点,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一定倾斜,使他们与城市学生一样享有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身心得到愉悦发展,如借助“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的投入,促使农村小学与城市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结对,这样或许可以在体育器材方面得到帮助,使农村小学更快速的发展。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据上述湖南永州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可知,当前诸多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机构改革的前提下,暂不论所配备的体育老师学历如何,至少应该根据农村生源现状,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即能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尽量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不能配备的可考虑配备兼职体育教师;其次,努力提高体育师资的素质,如通过提高薪酬加强准入制度,即加强对体育老师从业资格的准入管理;再者应全方位、多途径地扩宽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完善教师上岗之前与上岗之后的培训制度,从解决“有人上课”过渡到“上好课”。

(三)完善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依据,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修订《条例》,将其中的每一条每一款落到实处。只有从管理制度上对相关部门及学校进行约束,才能加强体育意识。此外,还应加大有关体育教育政策管理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目的就是要让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充分意识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坚决遏制一些占用、取代体育课现象的出现。相对而言,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体育教育情况直接取决于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改变当前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完善体育教育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