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大学生群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开开眼界,增长点知识。因此在具体工作部署中,不能给予社会实践活动应有重视和支持,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趋于收缩状态,难以满足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甚至存在社会实践活动是投入大效益低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只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该活动。而正是由于资金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只能是自找实践场所和单位,难免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部分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引不起社会实践单位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话动的广泛开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把社会实践“运动”化,每年6—9月抓一抓,然后就放下;实践活动的主题每年随上级主管部门发文而定;实践的组织管理,除了团委和各院系外,其它部门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由于投人少,经费短缺,许多学校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这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缺乏各种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社会实践活动最能吸引大学生的地方就在于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而社会实践基地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但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造成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状。个别条件较好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年年开拓新基地,年年流失老基地的现象,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缺乏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实践要真正使双方受益,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那种一年换一个地方的形式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与社会热点结合不紧密;三是注重表面效应,缺乏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经常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和宣传力度。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把它纳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在人员、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确保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宣传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这项活动能健康、顺利、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是提高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评奖挂钩。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应制定鼓励政策,把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挂起钩来。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富有创新,而且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项目给予综合测评加分,并给予适当的奖惩,提高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路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20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从最初的以认知为主要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发展成为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1]。但从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高度上看,还存在认识上、组织上和内容安排上的偏差,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途径,使社会实践活动收到真正的实效,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偏差
(一)认识上的偏差
一方面,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和教学学习层面上,缺乏对社会实践内容的系统设计,没有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受市场经济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学校重视的是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招收更多的学生,重视容易出成果的科研活动等等,忽略了需要花钱、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帮助学生成长、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高,只是被动地响应,相当多的学生把社会实践看作是第二课堂加分的一个办法,走过场、开假证明的现象严重,这直接导致社会实践实效性差。
(二)组织上的偏差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校教育目的的,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活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形式上,虽然目前不少高校已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但同教学环节相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规划、大纲和考评体系;二是社会实践没有学科化,只停留在业余的层面上,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的活动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绩效评定机制不规范且可操作性差。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专门负责的工作,这样就使社会实践既没有健全的制度保证,又处于不科学、不规范的状况。
(三)内容安排上的偏差
首先,在实践的内容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解过于狭窄,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现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扫盲、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等形式,未能从提高智能、结合专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能更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特点,缺乏向深入发展的改革和创新。其次,注重表面现象,缺乏实效性。社会实践往往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重点轻面,重个别小分队的实践,对面上的学生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的落实措施,追求轰动效应、短期效应,轻长期效应,走形式主义,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生命力。
二、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路径的思考
(一)扩大宣传,转变观念,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合力,全方位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具有个体完善的社会化功能、成才的催化功能和理论的强化功能,[2]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产、学、研结合,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二)建立、健全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与实践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接收单位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要广泛吸收社会资源,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配合,共同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能力,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只有大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构建稳固的实践基地,才能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着眼全体学生,在完善“精英实践”与“大众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组织模式从精英实践向大众实践的转化一方面,当前不少高校仍然坚持“精英实践”的组织模式。但“精英实践”组织模式在组织实践队伍时更多的是考虑骨干学生干部,有限的队伍规模阻碍了更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忽略了广大学生的实践要求,导致大部分同学的实践效果并不能保证,忽视了普通学生的成才需要,因此单纯的“精英实践”满足不了社会对青年学生人才质量的普遍要求。[3]
(四)加强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建设
社会丰富多彩,学生千差万别,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不同,教育作用不同。例如,社会调查、社会考察能丰富学生对国情的感性认识,使之受到形势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服务有利于学生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劳动有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等等。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是两个课堂(学校与社会)、两类教员(教师与工农群众)、两种教材(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在内容形式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全方位、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发展趋势。在时间安排上,低年级学生以军训、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形式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实践服务、专业实习、创业实践为主。在活动内容上,要安排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科学试验、生产实习、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与服务社会相关的理论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医疗服务等;与学校、教师相关的助研助管、公益劳动、文明校园建设、校园网校报校电视台建设、送温暖活动等;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应该加强社会实践专业化建设
大学生处于人生精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专业知识,或者在为生产、生活服务中巩固专业知识,是最好的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手段。要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实践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的高层次发展,找准一些结合专业知识的实践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知识培训、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拓宽到社会,促进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3):44-45.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突出的作用。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一部价值很高的“无字书”,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的教育更为直观、具体且深刻。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大学生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思想得到升华,增强了投身改革、维护稳定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社会实践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分部分,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重要阵地。民族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的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部分民族地区学生进入全新的生活环境后,容易形成敏感或封闭心理。扎实的社会实践有利于他们社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在民族院校学生接触社会各个层面,在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逐步了解了社会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后,在回到民族地区支援服务家乡建设时,不仅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还能自觉生成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对于做好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有力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逐步兴起、走向规范、蓬勃发展和深化完善几个阶段,但是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推进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体系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下,高校内部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技能和创业人格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团委负责具体实施,未能充分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优势,形成社会实践的最大合力;同时,在人员、经费上也没有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因而难以满足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财需要。许多高校没有把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到整体教学计划,导致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2.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实际需求的需要,但是当前一些高校仅当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且绝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有的实践小组由几名教师带队,但更多的是没有条件而自行分散活动的学生。而且,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参观、劳动、文艺表演、进行调查问卷等模式,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另外,常规性的社会实践开展较少,一年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学生最后通常以一份总结报告结束。
3.社会实践基地规划性差,无法保证活动持续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是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和连续化的重要阵地。目前许多高校在建立和管理实践基地上存在诸多问题。许多高校认识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但实践基地的建立健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目前,多数院校注重表面现象,追求短期行为,临时性的活动多,长期性的实践基地少,大大衰减了实践的实际效果。
4.专业特色不突出,未能达到校企双赢。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从社会实践中验证书本上的知识,也通过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升自己的情智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而现实情况是学校在思想上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实践教育和课堂教育脱节,使得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任务和社会的负担,不能体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精神,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
1.科学计划,组织有力,健全机制,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民族院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按照各级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建立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社会实践相关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文件,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做好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各学院在贯彻和落实工作时要高度负责,相互配合,切实抓好准备环节、实践环节、总结交流环节和宣传推广环节四个环节。同时,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完善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学分设置和考核评价外,还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2.丰富实践内容,结合专业知识,体现学科特色,提高民族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知识的支撑,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是新时期少数民族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客观大环境对其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力求内容丰富新颖、形式灵活多样、操作合理可行,不断赋予社会实践新时代的特色,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务实、更加深入、更加贴近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创业就业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要把从传统的考察、调查、社会服务、公益类的活动拓展到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近几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优势,制定分年级、分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内容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结合社会热点、结合民族特色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上,采用社会调研类、实践服务类、学术研究类三项并行的分类项目化管理模式,通过学院引导—同伴分享—教师点评等多方环节的共同作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被不断提炼、升华,触动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实现了自身知识层次的提升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3.建立基地,常短期结合,搭建与民族地区紧密联系的桥梁,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使学生把平时和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各高校要主动与乡镇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联系,始终贯彻“双赢”的原则,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地方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力争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将常规活动和短期活动相结合,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民族院校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落实到民族地区,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例如,大连民族学院积极与少数民族地区联系,建立了多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基地,学生们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进行调整;同时,也提前将所学知识运动用到社会生活中,积淀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为毕业后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积蓄能量。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德育;社会化
一、现代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单方面的生硬灌输的方法,这种靠枯燥的说教来“包打天下”的做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实践与传统德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就课本谈课本,就理论谈理论,就观点谈观点的教育模式,而是以具体、真实、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为背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激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现代大学越来越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确立观念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观、价值观,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大众传播的不同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从根本上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各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很难分辨出真善美、假恶丑,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德育如果仍用较为封闭的传统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之中,脱离社会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呼唤,那当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发生冲突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种深层次的矛盾。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让大学生看到了一个多维的、多姿多彩的社会,才能看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大量真的、善的、美的人和事;同时又亲眼目睹了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将一些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真正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又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才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来的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和立体的把握,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改变纸上谈兵的浮夸作风,积极投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知晓自身的不足,充分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校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在适应性、开放性、协同性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生存要求,使之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生存能力的认识,自觉追求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准社会人”身份使之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要独立完成许多社会工作,这就使得他必须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才能在集体中求生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2]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贴近社会生活,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强化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更加珍惜短短的大学时光,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顺利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进一步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为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好各种知识储备,并在自身能力和现实需求的差距中寻求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努力方向,努力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为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工作做好各种准备。这种准备越充分,毕业后就会越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周围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工作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实践中使之领悟到仅仅有大学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这既是知识观的内容,也是个人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其渐进性、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时刻体会着自己发展能力的巨大改变。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深刻了解到社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推动力,他们会竭尽全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适应日益变化的世界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实践中检验出的真理对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导向性。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考验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依赖社会实践,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提高心理素质,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情景,锻炼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以良好的心态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特别是让有心理问题和轻度缺陷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锻炼,接受挑战,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增强使命感、自豪感、危机感和道德判断力等内在素养。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每个人要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人必须要经过实践这个环节,否则,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在互动当中融合起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他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种产物。因此,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扎实地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建立健全机制,畅通育人渠道。要想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畅通渠道,打通路径,使其在整个育人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1.健全管理机制体制。使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良性运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此项活动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其次,学校应加强整体设计和规划,设立专门机构,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既有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层面的具体指导,不让学生处于自由参与的松散状态。第三,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注重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环境育人机制。学校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协调有力,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保证其育人效果的社会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不能仅仅靠学校,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地方有些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总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把大学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其实,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视为自己份内的责任,变应付了事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能产生人才效益,那么最终真正受益的除了社会和大学生之外,还有单位或部门本身。因此,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落实在行动中。
3.完善考评导向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既要有机构、有组织、有思想教育和引导,又要建立起合理的考评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完善导向机制,调动学生和教师踊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一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和教学质量管理一样建立起严格的考评制度,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评定方法参照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同等看待,二是积极制订鼓励政策,将其劳动付出按照一定的工作量计算。三是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智力创收,并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缓解自身的生活压力。四是可以设立活动基金,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科技发明或已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与大学生评先选优挂钩,将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的动力,增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活动内容,强化育人效果。高校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教育效果。在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要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回眸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这种实践教育是任何理论教育课堂不可替代的。坚持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会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它赋予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要有机结合。书本和课堂给予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将之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强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理论不等于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转化为实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内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神圣使命;而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的必然要求。
3.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要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只有把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要有机结合。高校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提高勤工助学的机会,这是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能够解决其生活问题,使其生存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劳动的甘苦,培养其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坚持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既符合组织者的设计意图,又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