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支教的认识

对支教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第1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由于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技能实践体系教学,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以至于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适应能力差等。因此,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根本办学宗旨的高职院校来说,必须从新的视角深入探悉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抓住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的契合点,通过职业文化活动的开展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从文化视角看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7日第3版中提到,“文化是人的心灵内涵的修养,是社会的灵魂。目前,中国教育面临很多挑战,而出路在于从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进行战略转变,这种转变的意义是空前的。”由此可见从文化角度进行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更具思想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要想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教育,首先要从文化的视角看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1]现如今,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保障。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员工的职业素质、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企业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二、职业文化活动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文化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力。职业文化活动建设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格,以将学生培养成为集技术高超的能者、品德高尚的智者、持续发展的强者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凸显职业文化专业性、实践性、竞争性、社会性、开放性特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把职业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环节倾力打造,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渠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色,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一)思想导向通过职业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意识。不少高职学生更为关注自己专业是否对口、技能是否精湛,以及关注具体某企业的知名度、薪资待遇等方面,而事实上,对职业文化的适应是一个更重要和更深刻的问题,职业文化极大影响着职场中人的职业生涯。而开展职业文化活动,就容易通过真实的职场实践情境,让学生感悟优秀的职场文化,可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观。(二)增强认知通过职业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的认识。可结合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校训,开展自信与自强教育;开展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快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化,促进学生社会心理成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作为未来“社会人”的成熟度,培养作为未来“职业人”的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也就是说,在校园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实现将外在的职场行为要求内化为职场文化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以,一个高职学生在步入社会前若能感悟到职场文化,就能在面对职场时迅速地把自己的职业气质、性格特点和职场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在就业竞争中获胜的筹码。(三)培养情感通过职业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健康的职业道德情感。校园中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是职业情操熏陶的重要形式,以学生社团为文化组织,增强学风建设氛围。师生置身于这种学术实践氛围中,通过感受、模仿、实验、安装、维修、制作,以及发明、创造等,逐渐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诱导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执著追求。(四)规范行为通过职业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按照职业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企业文化中,规则意识、纪律观念的教育几乎无处不在,在调查中100%的企业均有规则意识、纪律观念教育宣传。因此,通过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在教室里、实训室里,或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张贴一些企业规范内容,如“高效规范,务实严谨”“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责任”等,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企业的规范、制度,或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特别是经营理念中的质量意识、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从而尽早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 优质教师队伍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成人教育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竺鹏说:“成人高校正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成人教育急剧滑坡,目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不断地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才能推动成人教育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劣是能否搞好成人教育的关键。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说过:“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师,兴之抑或亡之,存在于教师。……根本问题,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教师之道尤其要锻炼。”

一、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

专职教师是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骨干和核心,其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不仅能给兼职教师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规范作用,同时从根本上保证成人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水平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从而提高成人教育的办学声誉。但是由于专职教师人数相对较少,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等,因此成人教育学院采取师资共享的方式,聘用了一支分布在普通高校中承担教学的各个院系和外校等学有专长的兼职教师作为对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补充。兼职教师是成人教育生力军,他们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专职教师数量的不够,增强成人教育的活力,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改善专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得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更趋于专业化、优质化,而且使成人教育始终保持在一个先进的前沿水平。然而在兼职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责任心不够强,缺乏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较随意。班级教学管理松散,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给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建构一支优质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保证。

二、对成人教育优质教师的几点要求

优质,是指质量优良。质量则指产品或工作的好坏程度。那么,优质教师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优良或教师的教学成果质量优良。

要建构成人教育优质教师队伍,首先要从提高和加强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开始,因为只有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提高了,建构成人教育优质教师队伍才能有保障。

作为一名成人教育的优质教师,笔者认为应该要基本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对成人教育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成人教育。

在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国发[1987]59号)的通知中就已经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因为“成人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它“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好学上进的社会风气,对于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促进安定团结,成人教育也有着直接的作用”。然而事实上,专职的和兼职的一些教师对成人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甚至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教学上表现为敬业精神不足,责任心不够,教学比较随意和散漫,班级管理不严,不按时上下课等,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2、应重视对成人教育学生特点的研究。强调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成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设计教学方法,强调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等都应该要考虑到成教学生的特点。成人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已经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或者是对已经走上岗位而没有受完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他们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的学生相比,有着这几方面的特点:①年龄跨度较大:成人教育学生的年龄从十七八岁至四五十岁的都有,因而他们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②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成人教育的学生有的是刚从中学毕业,有的甚至是刚高中毕业,因而基础知识就比较好,起点也较高:有的则是初中毕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起点也低:有的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有的则工作了较长的时间,因而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基础知识也不够扎实。③学习动机也不同:有的是为了“混文凭”,有的是因为工作升职的需要,但也有的是想继续学习知识,所以成教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就因目的不同而不同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好教学计划外,同时要重视对成人教育学生特点研究,强调以学生为本。

3、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21世纪是信息化为特征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知识不断的涌现。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重视也在加强。在终身学习观念的倡导下,作为成人教育的教师更应该要不断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站在本学科的学科前沿来思考问题,才能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社会和国家所需的人才。为此,成人教育的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同时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即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而且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因而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提倡教师能走进企业,利用社区的资源,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当然,作为一名成教的优质教师,除了要具备以上几点要求外,还要有其他的要求和条件,如在教学上要有敬业精神,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要不断地改进;在班级管理上既要有原则性又要严中有爱、爱中有威;在与学生的关系上。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要热爱学生,要关心学生,还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学生自尊心等。

三、对建构成人教育优质教师队伍的几点思考

要使成人教育质量得以整体的提高,还需要对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优质化进行建构。对成人教育优质教师队伍进行建构,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选择优秀的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把好“入口”关。

目前,成人教育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大学本科为主。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较少。所以,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选择和聘用,不仅考虑其专业要符合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还要选用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把好教师的“入口”关,是建构成人教育优质教师的前提。

2、推进和加强“教风”建设。

“教风”即教师的教学作风。“作风”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行为。教师的教学作风即指教师在教学的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行为。教师良好的教学作风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建构优质教师队伍。

3、制定和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判断教育效果价值的过程。教育评价的目标在于通过对教育事实的了解,进而求得对成绩的肯定以及缺点的改进。制定和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能够有利于主管教学的上级部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也有利于每一位教师能够及时地获知自己教学的情况,对好的经验就要继续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要不断地改进。奖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能够加强对教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学的一个保障,对教师的丁作能起到改进、推动的作用。

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 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 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 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 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 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 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 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 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 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 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 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第4篇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 教学 管理 创新 认识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推行的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遇,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对支教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都是美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从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

你看音乐中的do、re、mi、fa、so、la、ti与美术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多么奇妙的组合!音乐的本质是听,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响效果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因此,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就是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声音中去,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曲的风格、寓意背景、提示主题。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月亮颂》一课中的插图就一目了然地展现了歌曲的主题背景和音乐风格。我在教学生唱歌之前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这样就直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了歌曲的音乐风格,对乐曲的表达就更准确,真是既开阔视野又加强记忆更启迪思维。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CD、VCD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洁、直观形象,他们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画面的同步处理,展示音乐表现的意境,使悦耳动听的旋律与变幻的画面结合起来。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说唱天地》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视频《小曲好唱口难开》,让学生明白说唱艺术在旧社会是乞讨谋生的一种方式。而当今社会说唱艺术又是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观看了现代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苏州今日好景象》,学生马上明白了唱词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改变而改变。如今的说唱艺术已成为人们赞颂美好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必备手段之一。这样,借助影视媒体的功能学生很快丰富了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其注意力,更提高了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欣赏与活动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音乐具有运动特性。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设定的领域中,把传统的唱歌、游唱、器乐、识谱与视唱等整合在“表现”里,而最具“表现”特征的舞蹈,正是渗透活动来展示和表现音乐美的有效手段。舞蹈与音乐,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光靠欣赏或者讲解,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律动,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伸屈、舞蹈动作等才能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

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把音乐与舞蹈、戏剧、律动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我在教完《阳关三叠》这首歌曲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创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又如,在欣赏《中国人民军歌》时,我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动作,有些学生很自然地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起正步,有的则挥起了大刀长枪,更有同学扮演起英雄英勇牺牲的场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体会了军歌的气势磅礴还对军人崇高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古人说得好:“情有所感,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语言描绘与想象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体验,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感受与鉴赏是一种感知。当我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中国》,眼前就呈现出了巍峨的青松、无边的森林、南海的渔火、北国的飞雪……思维涌动起无限的遐想,沉浸于美丽丰富的意境中,使我们由衷地赞叹祖国的广袤无垠、深邃内敛及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韵。但想象不是幻觉,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想象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描绘。记得有一次,学生在欣赏《蜻蜓点水》时把可爱美丽的蜻蜓想象成勤劳的小蜜蜂,有的更想象成了苍蝇,这显然与音乐内容不符。

于是我让大家来说一说蜻蜓与蜜蜂和苍蝇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结合音乐分析出音乐所描写的是什么。显然,教师的语言描绘帮助了学生更准确地欣赏了音乐。尽管音乐有不可指向性的特征,学生的领悟也各不相同,但是师生之间这种知识、心理、情感互相交流相互传递,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还有一次,看了《铃儿响叮当》的插图,学生大多这样说:冬天,地上一片雪,小朋友坐在马车上奔跑。其实,重要的是注意马脖子上的挂铃是怎样一个响法?狂奔时、缓步时怎样响?乘车的小朋友心情会怎样变化?这样才能将形象感知和情绪体验围绕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材的教学目的通过语言描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语言展示想象。语言描述时要求不重复,你也想,我也想,你这样想,我那样想,逐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音乐世界。

音乐教育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普通话标准流利,字正腔圆,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有速度,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致、松紧有度;其次,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境,诠释其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让音乐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这种语言美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才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

四、知识技能与表现发挥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自我发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主地创造,这是我们所期盼的音乐教学。

相关期刊更多

路基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临床肺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

气象与减灾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