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大学生支教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以继承和创新态度去学习、理解论语、借鉴论语宝贵资源。《论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在于: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 “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 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 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 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 《论语·学而》.
② 《论语·颜洲》.
③⑨ 《论语·雍也》.
④ 《论语·子路》.
⑤⑥ 《论语·为政》.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指标 影响
一、前言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1]。它既承担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锻炼和业余训练功能;既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新体系。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集中在研究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结构上,而在其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为了检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整体效果,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特点,进而促进合理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方面,学习内容单一,绝大多数教学内容以田径的术科内容为主;几乎没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学习[3];(2)教学方法上,技术教学过于精细,难度较大;教学手段机械单调的重复练习;(3)教学组织上,形式死板单一,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人际互动;(4)教学评价方面,过分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情况和身体素质的达标,强调体育考试的成绩[4];(5)课外体育锻炼放任自留,缺乏科学指导与监督。
(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
图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培养目标图
(1)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为基本手段,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小群体的交流与学习;创设情境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基础不同,区别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学[1];(2)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骨干、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体育竞赛和运动队训练等手段,提高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能力[5];(3)教学评价主要运动参与进步幅度、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及课外锻炼状况等方面,都作为评评定学生的指标[6];(4)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培养目标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如图1)[7,8]。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2009级一个教学单元未曾参加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生共2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1人,女生89人,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测试分析。
(二)测量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90)量表,共含有90个项目和10个因子,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强迫、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量表采用0,1,2,3,4表示个体对不同维度的体验水平,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2]。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SCL―90为测量工具,于2010年3月和7月两次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200份,观察时间为4个月,有效问卷为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间隔15天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γ=0.914。
3.数理统计分析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由专业统计软件SPSS12.0完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
表l的数据显示,实验前后SCL―90量表在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各因子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各项心理症状减轻,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其中又以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等心理健康因子的改善尤为明显。
表1: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表示P
(二)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分≥2和因子分≥3的比较分析。
表2: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一个人可能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分≥2或≥3。
根据SCL―90量表的使用说明,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2,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3,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症状。表2的数据说明,实验前,被试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不良症状,其中又以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为尤为突出。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实验数据显示,SCL―90量表各因子分≥2和≥3的人次分布上发生了较为明显变化,人数分布在以上3个维度的都有所下降,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和明显心理症状的人数减少。这说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趋势,其中,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具有明显减轻的趋势。
(三)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项目检出项的均分比较分析。
表3显示,通过对被试者SCL―90各指标的测试值并与全国常模的值比较可以发现,实验前被试者的各因子分值均与国内常模的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表3: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表示P
五、结论
(一)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前,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二)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各项心理症状都有减轻,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被试者对SCL―90各个维度的评价因子分≥2和因子分≥3评价的人数也显著降低,其与全国常模值的比较相对于实验前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以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等心理健康因子的改善最为明显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吴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J]. 体育与科学.2010,5(3):82-86.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4,2(2):68-70.
[3]谢敏,葛耀君.体育新课程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6):650-653.
[4]张红.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6):84-86.
[5]李林,季浏.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2001,6(7):23-25.
[6]BOSK.Sport and gesundheit[J].SpoaPsychologic.1993,16(1):9-16.
[7]刘君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学刊,2010,(2):54―55.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团体结构;策略研究
一、大学生支教团体组织架构不完善
1.男女比例差异性大
男女均衡被普遍认知为一个完美的“黄金比例”,大学生支教团队组建似乎也同样适用。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师范生群体存在着“先天性”的“阴盛阳衰”,女性比例大大高于男性,在特殊的专业背景下甚至达到了1:8。由此可见,男女均衡的“黄金比例”是否能够切合地套用在支教大学生的团队组建中,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
2.专业与经验的利弊
普遍来说,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种认知:师范生背景的大学生在农村支教活动中会更占优势。的确,比起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师范生掌握了更专业的基础知识,接受了更专业的师范技能培训,在教师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层面上都有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而在大学生支教团队班子组建中,中高年级的“经验派”在支教团队的组建过程中更加吃香。对口的师范专业和相对丰富的支教经验并不能确保支教效果万无一失。师范生在支教活动中也曾暴露出眼高手低、教学技能底子薄弱等问题,而中高年级的“经验派”也有变身“经验论者”的可能性。
3.支教选拔的门槛过低
目前,各个支教社团、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上基本都是“宽口径”,对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缺少科学统一的选拔标准,“低门槛”的选拔标准致使大学生支教队伍的质量难以保障。而支教前期培训大多空泛,实质上只算得上是动员大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使得普通大学生空有激情却没有相关的教学知识和手段,招来课堂杂乱无章,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支教团体最优化组织构架
支教大学生在支教的团体语境中需要遵循一致的秩序,以个体角色的优化促进支教团体的优化,将支教团体的优化内化为自身角色的修订。
1.男女比例
当前大学生支教团队的模式是非精英的大众型学生组织,支教队伍中,有来自各种专业、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相关性别研究指出,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愿意与已建立关系的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活动,所以支教女大学生为维持在支教中建立的伙伴关系,持续参与意愿更强烈”。由此可见,支教团队中保持相当数量的女生人数有利于巩固团体的发展,部分师范类院校组建的支教团队由于专业本身男女比例分配的不均衡,多以“娘子军”为主,但支教团体也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男性成员,一是为了互补男女思维的特质,有利于团队发散性思维的全面发展,二是为了支教任务的分配上各有侧重,各有所得。经调查表明,男女比例3:5~4:5是大学生支教团队的理想男女比例构成。
2.“经验论者”与“门外汉”
大学生支教团队的构成人员比较复杂,但根据专业背景和入学学龄大致可以粗分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高段年级与中低年级,前者“有经验”,后者“没经验”,相关研究发现“团队中有经验者的比例与支教项目的持续发展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低年级的大学生能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而高年级的时间相对受限,课余的重心一般侧重在考研、考证等毕业方向上,支教中常常分散精力,难以投入。此外,“有经验”的也可能是“经验论者”,相当一部分师范类专业出身的大学生空有理论却没有实战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也难以提高支教团队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支教团队的构建中,建议保持少数优秀“有经验者”作为团体的领头羊,在此基础上广泛吸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尽量以师范背景的低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为主,辅之以部分非师范生。
3.人员的筛选与培训
科学合理的筛选机制是关乎大学生支教队伍质量优劣的关键环节之一。组织者要选拔适合的人才,“应当全面地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人品修养的同时也要判断其是否具备从事支教活动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具体衡量标准的制定应在一定程度上以课程需要作为参考的一种维度,如教学技能、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身心素质等。其次,要采取公平规范的筛选方式,笔试面试相结合,还可以实行模拟教学实践和相关心理测试,多角度地综合考虑每一个大学生支教的可能性。
此外,高校应对支教大学生进行前期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授课技巧、心理辅导、预防和安全措施、应急和后勤处理、乡土文化知识教育等”,力求针对性地提高支教大学生的专业性,避免因专业知识的匮乏而影响教学质量。这种“口口相传”的培训模式并不能规范系统地落实培训内容,具有主观性强、随意性大的弊病。建议将培训内容结合支教地区的实际,并集合往年的支教经验,装订成随身携带的小手册,制定成文。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联系支教当地的骨干教师对支教大学生进行课堂实战的培训,帮助每一位支教大学生熟练讲台实践演练,在演习中培养备课、讲课的能力,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师素质修养,掌握教学新手段、新方法、新理念,做一名合格的、有发展潜能的支教大学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支教活动;社会实践;大学生支教
中图分类号:G64
一、前言
在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学校或学生组织的支教团体,走进偏远地区,对那里的学生进行义务支教,落后地区的教育设施不够齐全,师资力量薄弱,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支教的到来,无疑是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和激情,给日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义务支教的成功开展对于推动当地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当地学生而言,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孩子在生活中容易养成孤僻、自卑的不良生活习惯,大学生支教团队的到来,可帮助农村地区的学生改善日常生活行为,培养学生知廉耻、懂礼仪的行为习惯。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时代的活力,多数学生具有体、音、美等艺术特长,支教学生可将自身特长爱好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生活的自信。支教活动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扩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健康的向各方面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作为支教活动的践行者,大学生参与其中,与农村学生共同经历这段有意义的时光,同样是支教活动的受益者。支教活动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理念,多数学生都愿意参与此项活动。当代的大学生,经历的实践都相对较少,合作意识淡薄,独立接触生活的能力不够,参与支教活动可有效弥补这些缺点。大学生在支教学校,自己就是一个成年教师的形象,为人处事处处都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青年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要通过自己备课、授课,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从中也可学到与工作同事间人事关系的处理、生活方式的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生活中必备的基础条件,对于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技能普遍不高,课堂效率不能保障
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多不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支教之前并没有足够的代课经验,参与的讲课培训不充分,或者并没有参加相关培训,不能够有效把握课堂讲课的技巧。在这样的情况下,讲起课来则不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纪律不稳定,上课时课堂效率低下。
(二)支教经费短缺,支教学生的待遇条件差
支教活动多借助于“三下乡”的号召而开展,支教学生对于当地教学单位而言只是临时授课人员,不具有长期居住的可能,因此,给予的条件是不到位的。晚上睡觉时,几个人挤在一起,影响睡眠质量,白天精神状态不好,必然影响到上课时的状态。学校所发的支教经费常常是有限的,许多大学生需要自己掏腰包维持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对支教活动认识有偏差,支教活动走形式
大学社团或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是日常教学的必然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是对大学生考核的一种形式。有些学生参与支教,并不是给山村孩子送去光明,而是觉得的好玩,为考研考公务员加分,方便入党、拿奖学金等,急功近利,对号召下的支教活动没有清醒认识,敷衍了事,过于走形式。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支教观,对于学生日后的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四、改善大学生支教活动现状的建议
(一)健全支教活动考核体制,提高支教质量
高校或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支教工作考核标准,在活动立项方面,严格控制支教活动数量,对于通过立项的活动,通过报纸、版面、制作宣传片等方式扩大支教活动的宣传力度,弘扬“博爱、奉献、团结”的精神,广纳贤才,把大学生品质好、能吃苦、思维敏捷、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带到农村,鼓励山村孩子励志成长。
(二)组织支教学生教学技能培训,丰富教学经验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为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这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平时的课堂上给与学生尝试讲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授课胆识和技巧。在支教前期,学校可集中培训支教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和老师的授课优点,提高授课水平,塑造好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三)加大支教活动的资金投入,确保学生生活正常进行
支教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增大这方面的投入,给予学生的活动经费要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工作、生活及学习情况的正常进行,对于部分学校教室漏水、桌椅破损,要及时维修与更新,给予当地学生及支教人员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大学生支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义务支教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支教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用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给当地的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用知识与真情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蓓.大学生志愿支教队伍的发展现状探究[J].时间与探究, 2009.
论文关键词 知识扶农 渠道 管理
“知识扶农”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知识、技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扶助对象,通过农村支教、法律援助、技术推广、医疗服务、村务管理等方式参加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公益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到社会公益的浪潮之中,积极投身于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现阶段,“三农”问题仍待解决,新农村建设尚需大股社会力量的加入。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学生“知识扶农”正显示出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知识扶农”的主要方式
撰写本文之前,笔者对武汉高校大学生“知识扶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了武汉市10所高校,在其中8所成功发放问卷共320份,实收320份,有效问卷309份。调查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的意愿强烈
在受访者中有49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知识扶农”,有148人表示比较愿意,二者共占总数的63.75%;有105人表示参加“知识扶农”的意愿一般,占总数的33.98%;余下的有7人表示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参加“知识扶农”,占总数的2.27%。可见大学生对参加“知识扶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意愿。
(二)大学生实际参加“知识扶农”的比重较小
在受访者中,共有37人曾参加“知识扶农”活动,占总数的11.97%,占愿意参加“知识扶农”者总数的18.78%。相比于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的强烈意愿,实际参加“知识扶农”的大学生较少,所占比重较小。当然,这也说明,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知识扶农”仍有较多的人才资源有待挖掘。
(三)农村支教成为大学生“知识扶农”最主要的方式
在参加过“知识扶农”的大学生中,其支农扶农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农村支教、技术推广、法律援助、村务管理四个方面。其中参加过农村支教的有12人,占实际扶农大学生总数的32.43%,而技术推广、法律援助、村务管理分别占总数的21.62%、13.51%、13.51%。可见,农村支教已成为大学生“知识扶农”最主要的方式。
基于上述调研成果,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以农村支教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述大学生“知识扶农”的渠道及其管理。
二、农村支教的渠道分析
根据活动的组织者不同,大学生农村支教的渠道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社团组织型两种。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或高校团委为推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教育状况,组织大学生前往支教。如自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湖北省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8部门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计划、各高校团委组织学生假期支教的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性支教行为,其优点主要表现为调控力度大,执行性强。第一,这种形式的支教招募志愿者人数多,规模大,力度强;第二,作为一种政策确定下来,可以保证支教的持续性;第三,对于参加支教大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政府主导型支教能够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相对可靠的保障。当然,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政策往往难以确保有效的贯彻落实;其次,政府主导型支教的感召力不足,影响度不够,相当多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政府组织的支教及其相关政策;最后,因为优惠政策的存在,使得一些大学生支教带有功利色彩,目的是争取政策性优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铺路。
(二)社团组织型
社团组织型是指由学生社团或社会非营利组织发起的组织大学生前往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支教。如武汉各高校自强社每学期的支教活动、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CTA)的支教活动、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每年从中美两国招募优秀青年深入中国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等。
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非政府性支教行为,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第一,由于是学生或社会自发组织,所以在支教的内容和支教的形式上显得更为活泼生动;第二,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成志愿团队,利于相互鼓励与支持,公益目的性更强;第三,社团组织型支教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强,更能号召广大学生投身于支教事业;第四,更能够注意到一些细节性问题,利于解决实际性问题。不过,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资金问题成为民间自发的支教活动难以克服的瓶颈性问题;其次,相对来说,社团组织型渠道支教的长期性、人员稳定性问题更为明显;再次,社团组织型支教的变故性大,协调性问题成为活动开展过程中又一大难题;最后,其本身纯志愿性、义务性的性质导致其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必要的可靠的保障。
三、大学生“知识扶农”的渠道管理
通过对农村支教的渠道分析,反观大学生“知识扶农”现有的渠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知识扶农”的资源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第二,“知识扶农”的长期性、人员稳定性问题;第三,“知识扶农”的政府政策导向与大学生自身公益热情之间的平衡问题;第四,“知识扶农”体制的固定性与形式多样性、内容活泼性之间的冲突处理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对“知识扶农”的渠道管理,以更好地推进“知识扶农”的进一步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团组织的优势互补
在渠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优势,加强监管,完善政策落实,努力贯彻并实现政策初衷及其内在价值。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渠道的发展,力争实现规范化。以政府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弥补社会组织自身资金不足的缺陷,以社会组织灵活多样的形式弥补政府主导体制化过程中存在的活力不足的弱点。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二者的结合,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长效互动机制,增进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建立长期定点支农扶农、定岗定人的机制
大学生“知识扶农”并非是一种短期高效益的行为,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事业,因而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定点支农扶农机制,实现“知识扶农”效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与此同时,设立一套定岗定人机制,在一些特定的对人员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设定支农扶农的基本年限,以尽量避免相关工作因人员的去留而荒废或推倒重来。
(三)基本政策保障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虽说多数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相当程度上是属于义务性的、公益性的,但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需要为其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满足其实际需求。政策的导向作用不应是一味地提供丰厚的优惠条件以吸引人才,而应是满足真正热心于“知识扶农”的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提高优惠条件,否则,政策的初衷将无法实现,甚至可能被有心人士所利用。
(四)开拓创新形式以挖掘潜在的人才资源
大学生“知识扶农”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需要加强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保持基本体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各种形式的社会动员,深入挖掘对“知识扶农”有着强烈意愿的潜在人才资源,增添“知识扶农”的生机与活力。尽可能地号召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的大学生融入到“知识扶农”的实践中来,为加快农村全面建设而一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