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促进乡村教育

促进乡村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促进乡村教育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现实任务。自上世纪实施“双基普实”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我们这些偏远的农村学校,硬件投入及师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当前农村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效益低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才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当前山区学校教学现状

1.资源匮乏与设备浪费同在

(1)山区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上世纪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学校办学条件不言而喻,为完成“普九”这项战略性国策的达标验收,政府铆足了劲,修建了大量的教学用房,配备了实验器材和图书,学校硬件建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全县也顺利通过“双基普实”验收,这项工作已过去16年。然而16年后的今天,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图书却没有更新与增添,许多村校用一穷二白来描述他们的教学条件一点都不过,所以设备的落后就不言而喻了。

(2)山区学校设备浪费现象突出。为完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现在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正在配备标准化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六大功能室,部分学校配置了“班班通”,设备在不断充实中,问题来了,有的学校缺房子,设备来了没有房子摆放,配置了计算机教室学校却没有教师胜任这个课程。

2.教师满员与师资短缺并存

(1)山区学校教师岗位满员。据调查,某教育管理中心下辖3个乡镇,在校学生1860人,在职教职工275人,师生比为1:6.8,当下城镇的师生比一般在1:25,从师生比来看,部分山区学校的教师是满员,没有岗位空缺。

(2)山区学校师资短缺。同是这个教育管理中心辖区村完校29个教学点,仅有1名专职体育教师、1名特岗英语教师,无专职音乐、美术教师,艺体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所以英语课无法开,音体美只能将就着上。近几年,因三峡库区的搬迁,城市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要从农村招考部分教师进城,无形中农村学校变成了城市教师的培训基地,农村学校教师从数量和质量都逐年退化。

3.山区学校点多面广,教学资源单位效益不高

(1)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多。上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三个乡镇,完村校共计29个教学点,规模大的学校不足300学生,20名学生以下的校点近10个校点,这众多的校点给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山区学校教学效益低。一个教育管理中心在校学生1860人,在职教职工275人,学校炊事员、保安等临聘人员50余人。辖区在职人员工资及保险等粗略估计每年的人员经费在1800万元左右,用于1名学生一年的人员开支(我暂把它命名为生年开支)近1万元,个别偏远学校这个数更大。

4.山区学校师少生少,缺乏竞争意识。一个学校一名老师,学生别无选择,他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教师没有危机意识。一个班级七八个学生,再怎么样他在班上也是前十名,在新教育理念下,不得给学生排名,但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还是得培养。这些因素也是许多家长选择将学生送到城区上学的原因。

二、提升山区学校办学效益策略

1.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当前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视,组织了县级的教材教法培训,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毕竟教师队伍庞大,一个县的在职教师有5000多,能走出去的太少,有的教师可能数十年没有一次外出的机会,所以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当前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的状况,应加强校本培训,只有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根据学科教学及学校管理需要实施培训,才能保证培训的效率。

2.建立合理岗位流动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

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升慢,与城市教师在文化素质、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小学师资的薄弱和下降。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统一招聘和集中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对教师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安排,形成教师在校际间和城乡间的定期流动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中的重要因素,把教师聘任制真正落到实处,打破岗位的铁饭碗,才能有效刺激那些不思进取的教师。

3.强化岗位管理考核

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可谓空前,山区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人员津贴,城区与偏远农村教师同一职称的待遇悬殊,这对保证偏远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也让一些教师不思进取,这个钱没有发挥它的功效。对农村教师津贴等应实行考核发放,实施按劳取酬,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益

学校的规划要结合实际,推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必须求实、务实,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简单化、不一刀切,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于只有几个学生的校点,不可能去建设六大功能室,所以必须认真思考和规划他们的发展,只要充分调研,保证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慎重的撤校并点也是一种选择,把偏远的村校校点相对集中,便于设备的配备,发挥规模办学效益。

5.优化考核机制,借鉴“城乡捆绑考核”机制

曾有学者提出:将一所优质城区学校与一所农村学校实施“捆绑”,不撤销农村学校建制,由城区学校牵头,发挥优质学校优势,弥补农村学校不足,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办法,落实真正的绩效考核。当前推行的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弊端,绩效考核的制度不完善,要让它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工具。

6.探索最优生态移民及农村学校寄宿制办法

当地政府实施生态移民政策是一项很好地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民生工程,居民点的建立把分散的高山偏远学生聚集起来有利于规模教学,但目前享受到的人还有限。学生寄宿制可以有效减少偏远学校,减少撤校并点的难度,但在经费及管理人员的统筹上配套不成熟,增加了实施学校教师工作任务,由于学生少、学校条件差等一些问题没解决,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满意还

不高。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战略性国策,其重心在农村,难点在山区,破解政策瓶颈,探索实施策略,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广大教育人群策群力,提升山区农村学校的办学效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37-01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们都希望在教育方面能够与城市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容否认,农村教育水平的现状与城市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有部分家长会竭尽全力地让孩子去城市读书,导致了农村学校部分升学率的流失,农村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注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促进提高的方法,对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有深远的意义。

1 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想要均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全国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完善农村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50%以上学适学儿童在农村生活,农村的教育需要受到重视。 温总理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温总理还说,"农村教育尤为重要。"这就是充分肯定了农村教育。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条件差、经费少和师资力量不够等等,特别是教学管理问题,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现代教育设施缺乏等客观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诸多新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无形障碍,对农村教育的质量有深远的影响。

2 对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的调查

2.1 调查内容。随机抽样选择调查的对象,对1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为方便记录,每所学校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数量分别为4名、5名、6名,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150份,填写好后收回统计分析。15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女性占37%,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所占比例分别为27%、33%、40%。

2.2 调查手段。采取闭卷与开放式、单项选择与自主填写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当前在教育状况、资源和方式等方面采取封闭式的,对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采取开放式的形式。另外,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办法,与家长、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着重汲取想法和建议,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2.3 调查结果及分析。那么,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调查中认为主要差距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分别占89%、86%、84%和78%。其中师资力量所占百分比最高。上述数据表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办学条件等等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停滞点,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选取的10所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中,90%以上人的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升学率历来是社会和家长们用来衡量学校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这样导致了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设立奖惩机制。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学校对科学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素质和生活技能的讲解越来越被忽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应试教育也随之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流失严重,农村留下了很多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目前乃至未来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首要阻力。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开展。教材换了,教师的思想没有变化;理念换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变化。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就产生了,而且那么显眼,整个农村教育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教学方法仍需要改革。

3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1 对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广大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多,工作软硬件设施差,教育普遍落后,而且,很少有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局限化,成长缓慢。在新课改之后,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诸多的不解和困惑,有的老师,在一片茫然,就这样顺应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局面。那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学习及外出交流的机制。上述可知,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空闲的时间,集中对农村教师业务进行普遍培训,着重对骨干教师培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等等。在完成好培训之后,开设校内培训的方法,提升内部专业素质。然后,通过对农村教师新课程的培训,让他们以新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放弃"照本宣科"的教法,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最后,适当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继续学习,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要求相一致。

3.2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发展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必须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作为推进教育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学校进程,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二是要切实落实规划,按照"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集中;适当照顾边远地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总体要求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加速推进均衡发展进程。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高位、超前、引领、先进、权威、控制"作用,做到规划到位、发展到位,统筹推进。

3.3 建设标准化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直接体现在办学的一体化上。要按照规划,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均衡发展。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第3篇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新手教师 逆向文化冲击 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ural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DUAN Run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ing urbanization 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and la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ulture received baptism rur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towns to teach the mother to re-adapt to the culture - culture in the country, suffered a scholar Scheuts (Scheuts) proposed "reverse culture shock" to solve this impact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rural novice teachers' normal working life, forming a good cultural mentality of rural students, or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reason for this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mainly rural novice personal knowledge questions,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chools away from the huge imbalance i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need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countries united together.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culture adaptation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逆向文化冲击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斯格兹(Scheuts)于1944年提出,原意是针对一些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现象。①本文将这个“逆向文化冲击”概念引入到乡村新手教师的研究中来,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第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乡村新手教师回乡过程中产生“逆文化冲击”前提。第二,乡村新手教师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接受这城乡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乡村新手教师自小生活在乡村,接受者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虽然接受者城市化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一定的想象,甚至有的在城市文化的关照下鄙弃乡村文化,但是由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严重脱离,让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主要还是依托于乡村文化。②进入大学后全方位接受着强大的城市文化洗礼,城市文化才在他们身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第三,乡村新手教师受到的“逆文化冲击”,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通过随机对一些乡村新手教师访谈了解到,一些乡村新手教师极为怀念城市生活的美好,埋怨乡村社会生活的粗俗单调,有的沉迷到电脑网络中去,有的则通过考研,公考或是调到县镇学校,以摆脱乡村教师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将“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概念界定为:出生在乡村,受到乡村文化深刻影响,但接受城市文化趋向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后返乡任教的乡村新入职教师,在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的不适应现象。并根据乡村新手教师的具体情况对其逆向文化冲击心理变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三阶段说,即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2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

(1)乡村新手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乡村文化再适应过程中不适性。首先,乡村新手教师很少对可能会遇到的母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心理准备,其次,是乡村文化自身的变化造成与乡村新手教师心中的家乡概念有所差别,再次,是乡村新手教师没有认识高等教育经历对于他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他们与母文化互动的影响。

(2)乡村新手教师接受的远离乡村的教育,致使重新应付乡村文化无所适从。首先,近代以降,国家权力的下沉,学校进入乡村社区,推行的是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乡村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乡村教育不能满足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③一方面致使新村新手教师难以在乡村教育中学到应付乡村的生产生活知识,另一方面以城市化为取向的乡村教育,漠视甚至贬斥乡村文化,再加上乡民们功用化对待乡村文化,以逃离乡村为目的乡村新手教师,很难有热情学习与乡村有关的知识。

其次,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致使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乡村新手教师重新面对乡村生活生产的问题时难以应付。

(3)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乡村新手教师在乡村难以找到归属感。在文化进化论的视野下,乡村文化成了城市文化的延伸,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前的落后阶段,新村新手教师社会或者教育中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致信奉这样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找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甚至漠视或贬斥乡村文化,因此在他们回到乡村社会时,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乡村社会。④

(4)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乡村新手教师产生的“逆向文化冲击”。即便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城乡文化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层面,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乡村新手教师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乡村,在生活交往方式难以适应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让乡村新手教师很难安于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社区。⑤

3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后的调整与适应

3.1 乡村新手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积极地参入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密切乡村文化与课堂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造和引领乡村文化的发展。⑥其次,应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合理的认识城乡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应该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文化价值观,乡村新手教师还应该把这种观念带入课堂,让乡村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态度。⑦

3.2 乡村学校层面

首先乡村学校可以建立新老教师“师徒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手教师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乡村的互动,为乡村新手教师融入社区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再次,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关心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以温暖帮助。

3.3 国家与社会层面

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太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努力。

注释

①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文化适应[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0.

③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9):73-76.

④ 段会冬.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再思考:对《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的回应[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0-44.

⑤ 侯中太,蔡永红.农村教师生存困境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32-35.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3-02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一书,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符合教育规律,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主张的“教育即生活”,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等等,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收获了幸福,得到了快乐,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活书”呢,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帮助妈妈料理生活,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把课堂搬到大山里,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挖掘树根,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创作根艺,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进行美术创作,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如获珍宝,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我们抓住契机,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才会贴近乡村学生,亲近乡村学生,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拼凑出精美的图案,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巧制作”活动,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源于生活,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还是价值的追求,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本书事例鲜活,分析理性,旁征博引,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