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幼儿园卫生保健问题改善措施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属公共卫生的一个领域,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1]。2010年卫生部颁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76号令,采用合理的措施以改善幼儿园目前出现的卫生保健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园卫生保健问题及改善措施做进一步探讨,现综述如下。
1幼儿园卫生保健问题
1.1幼儿园硬件设备不齐全设有保健室和隔离观察室的幼儿园数量少,儿童出现健康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诊治,有时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幼儿园内的卫生消毒设备不全,不能对空气,地面,桌椅有效消毒,增加了儿童感染疾病的机会。设有体重秤等测量设备的幼儿园较少,不能及时检查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无法监测儿童的发育状况。
1.2规章制度不健全调查发现,大量幼儿园集中对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而忽视了儿童的规章制度要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76号文件》成为了无法全面执行的摆设。儿童对卫生保健的理解较差,个人卫生习惯还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以此恶性循环,卫生保健工作不能根据《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执行[2]。
1.3工作人员卫生保健意识差由于大量民营幼儿园的出现,大部分以盈利为目的,幼儿园经营者属于非专业人士,并不十分了解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使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营养物质,同时因教职工对幼儿伤害及紧急救护知识匮乏,直接影响幼儿在园的健康与安全。
2改善措施
2.1提高幼儿园卫生管理把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幼儿园人员的综合素质,选取在卫生保健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幼儿园内集体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在卫生保健方面防患于未然,对各园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对于卫生保健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在维持原来良好为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提高专业水平,帮助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和科研活动,从科学理论方面更好的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建立常规的工作秩序,给予具体工作指导,建立保健室和隔离观察室,在园内设置儿童体格检查的装置,做到一人一杯,用过充分消毒,根据儿童的成长需要,制定合理膳食,确保幼儿营养均衡,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2建立合格的卫生保健教师的队伍建立合格的卫生保健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问题的关键。集中管理幼儿园教育人员,经专业人员授课,提高专业水平,使园内教师能够会管理伙食,会预防和处理小伤小病,教会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园内卫生保健老师成为儿童的榜样。
2.3检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及时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进行各方面视察工作,反馈幼儿园的现况。主要检查方面包括室内开窗通风情况,园内卫生环境和设备,儿童的卫生状况,儿童膳食及饮水情况,幼儿园消毒工作的开展,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水平。
3结语
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保教结合,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活动,预防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3]。从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严格管理幼儿园,加强对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改善幼儿卫生保健中现存的硬件设备不齐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和工作人员素质低下问题,通过提高幼儿园卫生管理,建立合格的卫生保健教师的队伍和定期检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服务范围和技术要求,为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规范各级卫生保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实庆,邓红,吴珍珍.安庆市城区幼儿园卫生保健存在问题及建议[J].江苏卫生保健,2013,15(5):40,41.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与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3.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社区医护人员是党和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直接执行者,也最能发现预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个组织听听他们的建议以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论文摘要:通过对社区护理目前状况的调查,发现其目前存在的主要新问题有社区护理人才匮乏,社会对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等。针对目前社区护理存在的新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即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培养社区护理人才,多渠道开展卫生保健宣教,提高公众的防病保健意识。
论文: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新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目前状况及其发展策略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熟悉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和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目前状况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策略
3.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和。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熟悉}。社区医护人员是党和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直接执行者,也最能发现预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应该有个组织听听他们的建议以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新问题。
【关键词】村医;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25-01
1 全科医生的定义
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提供全面、连续、及时且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进行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1][2]。
2 村医的定义、任务及存在问题
村医,是指在村级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3]。其应担负着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转诊工作,同时还应担负着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宣教及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4]。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科医生的能力,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村医并不具备全科医生的能力,他们只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少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距离全科医生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 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的重要性
3.1 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是农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迫切要求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农村培养并形成一支全科医生队伍已是刻不容缓。
3.2 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和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一支能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卫生保健需求的高素质农村全科医生队伍,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5]。
3.3 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是国家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6],处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网底的村医,其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得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成为必然。
4 村医与全科医生的相似之处及转变优势[7]
4.1 村医工作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第一线,而全科医疗也是一种基层医疗,是居民首先也是最常接触的。因此,村医与全科医生的服务性质有相通之处,有利于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
4.2 村医其既懂西医,又懂中医;既会看病、治病,又会护理、预防,被称为卫生工作者中的“多面手”。而全科医生一般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因此,村医与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有共同之处,有利于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
4.3 村医的工作地点为村卫生室,以门诊医疗为主,兼出诊服务,是一种全天候的服务;而全科医疗也是以门诊为主体的医疗,全科医生的工作地点为诊所或卫生服务站,主要服务领域是病人所在的家庭或社区,一般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村医与全科医疗的服务要求相吻合,有利于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
4.4 村医的服务工作重点是预防保健,包括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等;而全科医疗也是一种以预防保健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为人群提供健康教育等预防服务。因此,村医与全科医生的服务重点有相同之处,有利于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
5 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的途径[8]
现有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主要还是通过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种途径进行。
岗位培训,是目前解决农村全科医生紧缺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村医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科医疗的知识和技能,通常是采取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既充实了知识,又基本不影响工作,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可行性与持续性。但是,这种培训起点低,通常只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彻底改变村医的学历层次结构,从而阻碍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成人学历教育,是对村医开展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成人教育,有利于提高村医的学历层次、自身素质和农村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内涵。但村医仍没接受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且教材和教学大纲多是各高校自行编写的,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业务能力仅得到有限提高。国家医学教育部门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组织专家编写统一的,适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全科医学教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培训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农村全科医生只能算是全科医生的雏形,与国外的全科医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能够掌握全科医疗的思维、原则和方法,基本能按全科医疗的要求进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总之,为适应国家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加快村医向全科医生转变,同时,也要加强村医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参考文献
[1] 伍德威. 家庭医生制度 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根基[J].中国社区医师,2010,26 (6):23.
[2] 董玉明,杜雪平,董建琴. 北京月坛社区试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可行性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763.
[3] 夏松青,胡晓翔.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10):23-25.
[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07-02.
[5] 朱修援,刘仰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5):761-762.
[6] 卫生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我国儿童龋病患病率高,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12岁儿童、35岁-44岁人群组、65岁-74岁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且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养成率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儿童口腔卫生工作亟需加强。
我县于2011年开始实施该项工作,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群体口腔疾病预防干预,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了我县儿童口腔健康,提高了儿童口腔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带动了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但口腔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 现状
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是业务广泛,多学科、跨部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支持在项目地区建立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机制,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层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对适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对探索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特点的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增强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口腔干预不仅是在防治的方法,还体现组织管理、宣传动员等方面,是社会化的工作体系,综合性防治措施。
1.1 覆盖范围较少 我县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由于受经费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导致该项工作不能全面覆盖,受益人群较少,大部分儿童仍不能得到较好地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1.2 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领导重视程度、技术条件,地区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县各地也存在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不平衡,部分地区缺乏长期有效地工作机制,网络建设、服务内容和质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1.3 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和设备缺乏 目前全县67个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口腔治疗的单位只有15个,有资格人员25人,且相应医疗设备不足,远远无法满足我县口腔卫生保健的需求。部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不了解,也在一定程度影响项目的开展。
1.4 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单一 口腔综合干预还只停留在单一的宣传和窝沟封闭的方式上,未更深入开展干预工作,虽然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在口腔疾病预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但相对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保健需求来说,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服务的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 在实施过程中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充分认识当前口腔综合干预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规划。充分发县级医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县级医院为技术主体,各镇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
2.2 加强口腔医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 加强基层口腔医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已经从事口腔综合干预的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要让基层管理人员明白做什么、怎样做,使他们掌握工作方法、程序,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增加口腔防治内容。